灵性照护晚癌患者宁养服务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灵性照护与晚癌患者宁养服务

【中图分类号】r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2-0182-02

【摘要】随着宁养“身心灵全人服务”理念的提出,灵性照护越来越受到宁

养服务人员的重视。本文阐述了灵性的内涵,探讨了灵性照护的重要性,并对晚癌病人灵性照护现状作一简要介绍,以期带给宁养服务人对灵性照护更多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灵性照护;晚癌患者;宁养服务

1灵性的内涵

灵性是人类超越自身的过程。对于信仰上帝的人,灵性是他们与上帝的关系的体验。对于人道主义者来说,灵性是与他人相处的自我超越体验[1]。它与人类追寻意义、目的和价值的体验有关。(prest&russel,l1995,p4)”。而宗教只是对这些信念和体验的组织化、机构化的阐释和实践,不同的宗教会有不同的阐释和实践[2]。在我们思想意识的深处,在我们精神观念的核心部分,有着一种超越肉体约束、超越世俗生活局限的纯粹精神性的追求,这个东西我们便可称之为灵性[3]。灵性是统合并超越个人身体、心理与社会完整性的本质,也是人类求生存的原则。carson(1989)[4]指出灵性的需求(spiritneeds)为:意义、目标、爱、信任、希望、宽恕和创造性。石世明[5]在对临终照护的灵性现象考察一文中,以质性研究的方式,以生命实相有三个位阶和临终处境所出现

灵性实相的开显会揭露其开显的渐次转化两个假设为基础,提出灵性的开显需要经过从自我现实的艺术转化到超个体的整全意识;从水平缔结转向垂直缔结,从外在缔结转向内在缔结;从消解自我界限,从转向与他者的亲近与交融;从控制的意志转向本心臣服四个回归运动。从以上界定中可以得出:1.价值观是属于灵性层面的东西。2.传统宗教固然提供灵性传统,但灵性更具有普世性,灵性需求不仅限于有宗教信仰的人,每个人都具有灵性和灵性的需求。3.人们对世界和人生的阐释和理解根据其认知深度、广度和整合程度,可以被划分成不同的灵性发展阶段,对应着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6]。4.临终者的灵性实质上是一种回归运动。

2晚癌患者灵性照护的重要性

2.1晚癌病人的灵性困扰和需求

由于疾病原因,晚癌病人常常需要忍受疼痛、乏力、食欲不振、焦虑等多种躯体不适;在社会自我方面,晚癌病人因身体的失能,导致社会关系的剥脱,归属的落空引发的无意义感和存在的孤独感;再者,病员不得不在生命远没有达到预期时面对死亡,其所带来的恐惧让病人所有的思想出于痛苦情绪中。死亡本身是一种失去,失去身体,失去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失去的实质是失去控制,失去对身体、工作、生活、人际关系等等的控制。失去控制带给人的是归属感的落空、生命的无力与绝望,走进一种空无的恐慌。精神病学家伯提逊指出,濒死之人将会产生如下几种恐惧:一是对未知的恐惧;二是对孤独的恐惧;三是对失去家人和朋友的恐惧;四

是对失去自我身体的恐惧;五是对失去自我控制的恐惧;六是对失去同一性的恐惧;七是对回归的恐惧。[7]

对不期而遇的疾病和濒死,病人往往表现为否认、拒绝、愤怒、自责及他责、孤独、绝望、恐惧、担心等负面的情绪反应。躯体的痛苦,以及对死亡及未来的未知和困惑带来精神上的极度不安,随着病人身体的衰弱,死亡的临近,病人原有的价值和信仰系统就会受到极大干扰,往往会有“死后,我什么也没有了?我为什么会在此刻离去?我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去世后,我会到哪里?”等对世界对自己的种种心灵追问和灵性困扰。

在宁养疗护的临床实践中,许多实践证明晚癌病人有着灵性的需要。笔者从事宁养疗护临床实践发现,具有信仰的病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有按照自己信仰方式过世的愿望。有研究[8]发现,居家癌末患者有完成心愿、与家属相互表达爱与感谢,及宗教信仰等需求。”当死亡一天天的临近,生命中的恩怨纷争成为迫在解决的问题,晚癌病人会花时间思考这些问题并希望妥善解决,了却心愿。而道谢、道爱、道别、道歉被称为临终病人的四道人生。赵可式博士通过对临终病人灵性需求方面的调查发现:临终病人一般在灵性上宽恕与被宽恕、爱、希望、及宗教信仰等项需求[9]。临终时,病员会自然回顾他的生活史,企图从人生经验中发现生命的意义。

2.2宁养服务与灵性照护

现代宁养疗护的创始人桑德丝曾这样描述宁养疗护:“你是重要的,因为你是你,你一直活到最后一刻,仍然是那么重要,我们会

尽一切努力,帮助你安详逝去,但也尽一切努力,令你活到最后一刻。”这里提到安祥逝去,其实质就是以照料为中心,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达到高品质的尊严死。宁养服务的理念就是通过身心灵全人照顾,提高病人的死亡品质,达到尊严死,安详死的理想境地。什么是尊严死?其内涵应该至少包括躯体无痛苦、病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死亡、其社会现实的恩怨纷争得以交代和了却,以及面对死亡过程时心灵中宁静平安的状态等四个方面。而安详死是尊严死基础上的灵性抚慰与平静的结果。躯体的痛苦是一种感觉,心灵的痛苦则是一种意识和反省。躯体痛苦的控制缓解不了病员面对非预期死亡时的灵性追问与困扰,也化解不了生活中的恩怨纷争。因此从宁养疗护的理念可知,宁养疗护不仅需要借助于日益发展的医疗科技和手段,而且需要心理灵性照护,临终者才能达到生死两安的境地。如今的宁养照顾已发展出“五全照顾”的理念,即全人照顾、全家照顾、全程照顾、全队照顾、全社区照护。而灵性照护理应成为宁养疗护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3灵性照护在晚癌病人宁养服务中的应用现状

3.1灵性照护的认知误区

西方国家,灵性照护被作为满足多元文化需求与服务的一项指标,ross(1994)[10]明确指出灵性照顾是护理的责任,美国的护理实践要求护理人员对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者进行的理解与尊

重式的护理[11]。在台湾,许多医院如慈济医院的心莲病房、罗东圣母医院、台东圣母医院等都重视病员的信仰和灵性需求。在香港,

教会医院设有院牧部,专门负责宗教信仰工作,如香港灵实医院,病人可以在每周规定时间去做礼拜,也可以由院牧部的人员根据病人的需要,到床前祷告[12]。在中国大陆“无神论”的文化背景下,虽然提倡宗教与信仰自由,人们常常认为灵性与信仰是“非科学”的,宁养疗护从业人员往往在意识深层对临终者的灵性和信仰“嗤之以鼻”,很难对其持尊重的态度,更不必说非宁养疗护从业人员和社会民众对信仰和灵性的态度。

miovic提出,任何一种世界观(有神论、无神论、不可知论)都可以和迄今为止的科学发现相容。换句话说,迄今为止的科学发现既可以被用来支持有神论的观点,也可以被用来支持无神论和不可知论的观点[13]。这一论点可以作为宁养疗护从业人员对生命有限患者的信仰持尊重态度的基础。宁养疗护人可以借鉴宗教关于生死的智慧为癌末病人就灵性和生命的终结寻求慰藉,获得生死两相安的心理平衡。因为在生命朝向终结之际,濒死的人已经无法从社会自我中寻找到依靠,但仍然可以在精神心理和灵性上寻找到无限的成长。当然,尊重患者的信仰,并不等于全然接受,更不表示我们是传道士,可以灌输我们的信仰,科学的态度是采取心理咨询的理念,从促进临终者的身心整体利益出发,尊重病人的意愿、愿望和目标,让其按照适合自己的心灵路径成长。汪敏等认为尊重不同人的不同信仰,如天主教、基督教、佛教与道教信仰等,应在一定程度上允许濒死者祈祷[14]。有学者[5]提出,宗教徒为濒死病人的服务基本上局限在宗教仪式的层面,而如何与病人灵性思考的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