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期末综合测试题(试卷及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第1卷选择题(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百岁兰,沙漠地区的裸子植物,远古时代留下来的植物“活化石”。
在侏罗纪时期,像百岁兰这样的裸子植物主宰着陆地风景。
百岁兰的茎较短,一生只长两片叶,叶片长、宽、厚,常被撕裂成多个条状;叶上多气孔,且夜间张开。
图示意百岁兰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1-2小题。
1.百岁兰繁盛的地质年代是()A.元古代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2.百岁兰叶上气孔夜间张开,其主要作用是()A.吸收水分B.调节大气成分C.降低风速D.减少水分蒸发2023年10月22日起,京津冀周边地区出现重度雾霾天气,下图为“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3-5小题。
3.图中②、④、⑥依次为()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4.雾霾笼罩时,京津冀地区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与其直接相关的环节有()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④⑤5.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A.①增强B.②增强 C.③减弱D.④增速减弱亚速海是乌克兰和俄罗斯南部海岸外的内陆海,亚速海东北部有多条河流注入,其中以顿河淡水注入量最大,但顿河流域全年降水较少。
下图为亚速海地理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6-7小题。
6.春季是塔甘罗格湾海水盐度最低的季节,其原因最可能是()A.大气降水多B.海水蒸发少C.河水流量大D.海域较封闭7.亚速海南部海域比北部海域更不易结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盐度B.植被C.气候D.光照2021年5月9日至15日是第30个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宣传周的主题为“贯彻断发展理念,建设节水型城市”。
水资源对于青岛这个北方沿海缺水城市显得光为珍贵。
多年来引黄济青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共向青岛供水近50亿立方米,为青岛市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保障。
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地理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高一 地理(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分数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北京时间2021年8月11日(农历辛丑年七月初四),全国多地夜空上演“金星伴月”景观天象,明亮金星和弯弯的月牙闪耀在夜空,引路人驻足拍摄。
完成下面小题。
1.“金星伴月”的当晚,拍摄者会看到( ) A .月球亮面始终朝向东方 B .金星距离地面高度不变 C .月球亮面形状基本不变D .金星和月亮全夜皆可见2.从该日起大约经过4天,在浙江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 .新月大潮 B .上弦月小潮C .满月大潮 D .下弦月小潮鲎(h òu )属于节肢动物,下图为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的始鲎类化石,距今约4.85亿年的奥陶纪早期。
完成下面小题。
3.鲎所代表的海上无脊椎动物繁盛的地质年代是( ) A .元古宙B .古生代C .中生代D .新生代4.鲎与下列哪一物种类似( ) A .总鳍鱼B .三叶虫C .恐龙D .大象太阳能充电宝,采用光伏板,实现充电速度快,折叠便携,深受旅行者青睐。
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球内部的能量来自太阳B .太阳能的利用稳定性很高…○………………内………………○………………装………………○………………订………………○………………线………………○6.以下四个城市中,太阳能资源最贫乏的是( ) A .乌鲁木齐 B .西宁C .成都D .呼和浩特2020年11月18日,新疆克拉玛依市(北纬44.16度,东经84.82度)发生3.3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
高一地理期末试卷

高一地理期末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50分)1.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的日期是( )A.不存在 B.秋分日 C.冬至日 D.夏至日2.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 )A.赤道以北地区 B.赤道附近地区C.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D.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3.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向外依次是()A.日冕、色球、光球B.色球、光球、日冕C.日冕、光球、色球D.光球、色球、日冕4.关于晨昏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晨昏线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B.晨昏线任何时候都平分地球C.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零D.在夏至日,晨昏线与地轴在同一平面内且与太阳光垂直5.下列表示冷锋天气的示意图是:6.下面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错误的是()A.低压带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B.热的地方形成低压,冷的地方形成高压C.全球气压带分布具有高低相间的规律D.高压带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7.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A.太阳活动造成的B.月球的引力C.海水的热胀冷缩D.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8.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的是下列中的()A.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B.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C.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D.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9.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是()A 河流水B 浅层地下水C 湖泊水D 冰川水10.下列渔场中,不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是()A.舟山渔场 B.秘鲁渔场 C.纽芬兰渔场 D.北海道渔场11.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A.冰川水、河流水B.河流水、湖泊水C.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D.河流水、地下水12.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季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A.大量开采地下水B.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C.减少农田种植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D.扩大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13.表示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用()A.蒸发量B.多年平均径流总量C.降水量D.地表径流量14.在河口处形成的三角洲地貌主要是由于()A.流水侵蚀作用B.流水切割作用C.流水沉积作用D.流水搬运作用15.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 )A.太阳辐射能B.重力能C.潮汐能D.地球内部的热能16.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差异较明显的地区是()A.低纬地区B.中纬地区C.赤道地区D.高纬地区17.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在()A.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B.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C.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破坏无关18.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我国()A.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 B.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政策C.人口出现高速增长的态势 D.养老保险制度较为完善19.当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A.农村到城市B.城市到农村C.农村到农村D.城市到城市读右下人口增长图,完成20~21题。
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地理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高一 地理(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题号 一 二 总分 分数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6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021年12月4日,一场精彩的“天象之王”——日全食现象在南半球震撼登场,我国天文爱好者借助互联网了解到此次盛况。
下图为日食照片以及日食时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显示的天体系统级别有( ) A .一级B .两级C .三级D .四级2.图a 中,未被遮住的太阳大气层活动时产生的影响是( ) A 影响我国南方地区的交通运输B.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有线网络通讯 C .轮船航行过程中指南针突然失灵 D .流星现象突然异常增多印尼当地时间2021年12月4日,位于爪哇岛东部的塞梅鲁火山猛烈喷发,火山灰烟尘迅速上升到1.2万米的高空,烟尘到处弥漫,火山附近白天瞬间变成黑夜。
左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右图为塞梅鲁火山喷发照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火山灰来自地球内部圈层的( )…○………………内………………○………………装………………○………………订………………○………………线………………○4.左图中表示岩石圈的是( ) A .②B .③C .②和③D .③和④5.按照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火山喷发属于( ) A .气象灾害 B .生物灾害 C .海洋灾害 D .地质灾害“海绵城市”是指城市中的绿地、公园、湿地等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下图为我国2015~2020年省际人口迁入、迁出规模(不包括港澳台)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出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 )A.迁出分散,迁入集中自然因素B.迁出分散,迁入集中经济因素C.迁出集中,迁入分散自然因素D.迁出集中,迁入分散经济因素2、人口学者普遍认为,两地之间的迁移流与逆向迁移流会同时并存。
下列省区间迁移流与逆向迁移流最明显的是( )A.上海——北京B.宁夏——青海C.广东——湖南D.河南——湖北潮州嵌瓷,俗称“贴饶”或“扣饶”。
2011年嵌瓷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东省东北部沿海的潮汕地区特有的建筑装饰工艺,明清时期为兴盛。
嵌瓷运用各种彩色瓷片剪裁镶嵌表现形象,主要用在宗祠建筑上(下图),大致流程分为塑胚、剪瓷、镶嵌、调整等步骤。
工序复杂特殊,全靠手工制作。
完成下面小题。
3、与我国传统建筑常见的木雕、砖雕装饰相比,当地建筑选用嵌瓷更能( )A.抵御强风B.保温御寒C.耐晒抗蚀D.隔热防水4、潮州嵌瓷申请非遗成功,最有利于( )A.嵌瓷技术的全球化推广B.嵌瓷技艺的保护与传承C.扩大嵌瓷产业的规模D.提高嵌瓷建筑的知名度北京时间2021年9月16日,四川泸县(29.2°N,105.34°E)发生了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下图为泸县及周边区域简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此次地震震源所在圈层( )A.由铁和镍组成B.平均厚度为60~70千米C.位于莫霍面以上D.呈熔融状态6、地质学家常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A. B. C. D.2023年3月23日,民航局正式批复重庆第二国际机场场址位于璧山区。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国家中,冰岛、挪威、瑞典和芬兰都属于()。
A.北欧半岛B.东南亚半岛C.南亚次大陆D.南欧半岛答案:A2. 非洲第二长的河流是()。
A.巴奔基河B.刚果河C.尼罗河D.扎伊尔河答案:C3. 旅游业是全球最大的第几个经济活动部门?()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答案:C4. 地球上目前已知最大的瀑布是()。
A.亚马逊瀑布B.黄果树瀑布C.维多利亚瀑布D.安赛乐瀑布答案:A5. 下列国家中,人口最多的是()。
A.印度B.美国C.俄罗斯D.中国答案:D第二部分:简答题1. 什么是生态系统?请列举出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答: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的生物圈的一个自然单位。
它包括生物群落(如物种、种群、生物群落等)和非生物因素(如光、水、温度、气候、土壤等)。
2. 获取太阳能的两种方式及其利弊分别是什么?答:获取太阳能的两种方式是利用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发电可以实现能源电力的生产,占用空间较小,但需考虑夜间和阴天无法发电的问题;太阳能热水器可以实现普及家用热水的需求,采用方便简单,但需注意使用场所和水质。
3. 请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时间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答:地球自转是指地球以自身轴为转轴每日自西向东旋转一周,周期为24小时;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沿椭圆轨道围绕太阳公转,周期为365.24天。
自转和公转共同影响我们的生活,如日夜规律的变化、四季交替的出现、影响气温的变化和生物活动的影响等。
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地理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高一 地理(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题号 一 二 总分 分数第I 卷 (选择题 共4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凌日是指太阳被一个小的暗星体(通常是太阳系行星)遮挡,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可看到日面上有一个小黑点在缓慢移动。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四幅图中,可能会出现凌日现象的是( )2.能产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是( )A.水星、火星B.水星、金星C.金星、火星D.火星、木星2020年9月的某天,美国宇航局天文学家对外公布了一则重要消息:太阳活动进入新一轮周期,我们现在正处于太阳活动的第25个周期。
据观测,上一个太阳活动极小期出现在2009年。
据此完成3~4题。
3.人类观测到的最近一次太阳活动峰年最有可能出现在( ) A.2015年 B.2020年 C.2010年 D.2030年4.在太阳活动峰年A.黑子和耀斑发生的次数都很少B.高纬度上空的极光罕见C.极端天气现象出现的概率减小D.太阳风强度显著增大读风的形成示意图,完成5~6题。
5.图中a 、b 、c 、d 代表的事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风向B.b----水平气压梯度力C.c----地转偏向力D.d----重力 6.下列关于地转偏向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会影响风速B.风速越大,地转偏向力越小C.影响空气垂直运动D.始终和风向垂直古人的诗句中蕴含着大量的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高处不胜寒"的表述准确而凝炼。
高一地理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期末测试题及答案由于题目是一个地理期末测试题及答案,我会根据常见的考试格式来编写文章,包括题目、问题、选项和答案的排版。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格式,你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高一地理期末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0分,共40分)1. 下列选项中,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特征的是:A. 季节性明显,降水集中在夏季B. 年温差大,降水分布均匀C. 气温高,降水量大D. 气温变化不明显,降水量稀少2. 世界最大的大陆是:A. 南美洲B. 非洲C. 亚洲D. 欧洲3. 下列选项中,属于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区的是:A. 内陆高原地区B. 沿海地带C. 河谷地带D. 草原地区4. 以下哪个国家是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A.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B. 加拿大C. 澳大利亚D. 其他二、解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 简述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探讨其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解析: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导致的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加,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等。
这些温室气体的增加导致地球热量不平衡,引起气候变暖。
气候变化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气候变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威胁到沿海地区的生态系统和人们的生活。
其次,气候变化会引发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干旱、风暴等,给农业、水资源和基础设施带来严重影响。
此外,气候变化还导致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生态平衡。
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气候变化也带来了诸多挑战。
例如,粮食生产受到影响,导致粮价上涨和粮食安全问题;健康问题增加,如疾病传播和热浪死亡等;社会不稳定性增加,可能引发迁徙和冲突等。
因此,全球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全球合作来应对。
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适应能力和采取可持续发展措施,可以缓解气候变化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2. 简述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解析:非洲是一个地理多样性极为丰富的大陆,包括沙漠、高原、平原、山脉和湖泊等多种自然地理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测试高一地理试题命题范围:必修一全册第Ⅰ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卷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读“天体系统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示里共包含几级天体系统()A.2个B.3个C.4个D.5个2.目前,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进入火星表面,表明人造天体已经离开:()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2010年8月4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上周末太阳耀斑两次爆发均朝向地球,一场携带大量带电粒子的太阳风暴抵达地球。
当晚英国民众看到了罕见的极光现象。
据此完成3~4题。
3.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太阳活动对下列部门影响最小的是()A.通信部门B.航天发射部门C.化学工业部门D.气象预报部门4.太阳出现特大耀斑爆发,右图中影响最大的点可能是()A.甲 B.乙C.丙 D.丁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图上所注节气为北半球节气),回答5~6题。
5.图中a、b、c、d四地,位于赤道的是()A.a B.b C.c D.d6.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由慢到快依次是()A.c、d 、b、a B.a、b、c、dC.d、c、b、a D.c、d、a、b下图是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构造图,据图完成7~8题。
7.关于地震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④通过固体、液体传播,③的传播只能通过固体。
B.④和③传到②时,波速突然下降C.④和③传到①时波速加快。
D.横波的传播速度高于纵波。
8.①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A.地幔和地核B.岩石圈和地壳C.地壳和地幔D.地幔和地壳读右图,完成9~10题。
9.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A.地面辐射B.太阳辐射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10.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B.大气的反射作用——DC.大气的吸收作用——B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右图为等压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①②③④箭头表示地转偏向力的是()A.①B.②C.③D.④12.从气流运动看,该图表示的是()A.北半球气旋B.南半球气旋C.北半球反气旋D.南半球反气旋13.某学生课后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三十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甲比乙高3℃。
该实验所模拟的地理原理是()A.热力环流B.温室效应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反射率差异读某日08时地面天气图(下图)和文字信息,回答14~15题。
14.某气象小组学生探讨天气图中a→b天气的空间变化。
在学生绘制的图中,接近a→b 天气实际状况的是()15.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洋面,发展到一定强度的热带气旋,可给所经过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
若判断天气图中的台风能否登陆台湾岛,最有价值的信息是台风的()A.形成原因 B.形成源地 C.移动路径 D.移动快慢读“全球洋流模式图”,回答16~18题。
16.下列洋流由盛行风作用形成的是()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⑥⑧⑩C.②③④⑤⑥D.③⑤⑦⑨⑩17.假设该图表示太平洋,则图中对我国的气候有重要影响的是()A.②B.③C.④D.⑤18.假设该图表示大西洋,则①③两支洋流交汇处形成的世界性大渔场是()A.秘鲁渔场 B.北海渔场C.北海道渔场 D.纽芬兰渔场外力作用是削高填低,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的主要动力的结果,但其形态的变化往往促使我们做更具体的分析。
据此回答19~20题。
19.下列选项与图中①、②最符合的是()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20.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形态是哪种外力作用的结果()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C.沉积作用D.搬运作用21.图15中沙丘由风力沉积形成,A,B,C,D中正确表示风向的是()A.AB.BC.CD.D下图为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示意图。
据图回答22~23题。
22.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最密切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3.此图可以说明()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碳循环关系不明显B.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往往跨越圈层界限C.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独立而存在的D.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处在不断的循环之中下图为某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示意图,完成24~25题24.该地可能是()A.刚果盆地B.撒哈拉沙漠南缘C.巴西高原D.北美洲五大湖地区25.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户、屋檐搭配对室内光热的影响有()①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②冬至到春分,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增大③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④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综合题:本卷共5小题,共50分。
26.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甲、乙两处的昼夜分布放大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在甲处放大图上,弧线AC为为昼夜的分界线,其名称为________,此时甲位于________(近日点、远日点)附近。
(2分)(2)甲处放大图为________(南极、北极)俯视图,请在甲处放大图上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分)(3)地球公转到甲处时,开普敦比北京市的白昼________(长、短);由甲处公转到乙处过程中,开普敦与北京两城市昼夜长短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4)地球公转到乙处时,C点的日出、日落时刻分别是________。
(1分)(5)地球公转到甲处时,A、B两点的昼长分别约是______、________。
(2分)27.读某河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某港务局拟在A、B两处河段建港,请问是选在A处好,还是B处好?_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岛D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河流的下游常常形成什么堆积地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成因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1)甲地地形是______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地和丁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丙处地貌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形成该地貌的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图中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循环,该循环最重要的地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2010年第41届世博会在我国的上海举行,第一届世博会1851年在英国的伦敦举办,图甲和图乙为两地的气候资料。
读图完成下表:(8分)城市上海伦敦气候资料图甲图乙气候类型气候特征气候成因气候分布规律30.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a),回答问题。
(12分)图a(1)图中①—②—③—⑦—⑧—④—⑤的更替,反映了自然带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2)⑦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北半球有两处自然带相同,但气候类型不同,这种自然带的名称是________,气候类型在大陆西岸是________________气候,在大陆东岸是______________气候;有两处气候类型相同,但自然带不同,这两种自然带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图b(4)图b表示某科学考察队从东北平原详细考察,经大兴安岭、内蒙古草原,最后到达塔里木盆地。
在这个过程中,考察队穿越的自然带分别是(填图a中的序号)________________。
自东向西,自然带变化属于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这种地域分异是以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在________纬度表现最为明显。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50分,每小题2分)26.(10分)(1)晨昏线远日点(2分)(2)北极逆时针方向画箭头。
(2分)(3)短昼变长夜变短昼变短夜变长(3分)(4)8∶00 (1分)(5)14小时12小时(2分)27.(10分)(1)A A处位于河流的凹岸,流水的侵蚀作用显著,河床深(2分)(2)北岸(或左岸)(1分)该河位于北半球,河水在流动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因而南岸侵蚀,北岸则泥沙堆积(2分)(3)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沙堤等(1分)河流带来的泥沙,在流速减缓及海潮的顶托下泥沙沉积而形成的;(2分)其地形特征是地势低平,河汊纵横交错。
(2分)28.(10分)(1)山地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紧密不易侵蚀(4分)(2)断层背斜(2分)(3)冲积扇流水沉积(2分)(4)海陆间循环更新陆地淡水资源(2分)30.(12分)(1)由赤道向两极(1分)(2)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地中海气候(2分)(3)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海洋性温带季风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5分)(4)④⑨⑩(或⑧⑨⑩)从沿海向内陆水分中(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