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三节群落的结构ppt课件

合集下载

《群落的结构》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PPT课件

《群落的结构》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PPT课件

四、群落的空间结构
四、群落的空间结构
四、群落的空间结构 森林中鸟类分层现象示意图
上层 杜鹃等 中层 啄木鸟等
下层 画眉等
四、群落的空间结构
麻雀总是成群地在森林的上层 的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 煤山雀、黄腰柳莺、和橙红鹤 等鸟类总是森林的中层营巢。 血雉和棕尾雉则是典型的森林 底层鸟类,吃地面上的苔鲜和 昆虫。
二 、 群落的物种组成
• 跟踪训练2.某生物课外兴趣小组对甲、乙两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丰富度进 行了调查研究,每次随机取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地土壤对比研究。结果发现, 甲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平均有18种,个体数平均值是109个,乙地土壤中 的小型动物类群平均有15种,个体数平均值是209个,则甲、乙两地土壤小型 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大小是( )
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B )
A.竞争、捕食、共生 B.共生、捕食、竞争 C.竞争、共生、捕食 D.捕食、竞争、共生
三 、 种间关系
关系类型 互利共生
物种 AB ++
关系一般特征 彼此有利,彼此依赖
寄生
+-
一方有利,一方受害
竞争
--
捕食
+-
(“+”表示有利,“-”表示有害)
彼此抑制
种群A得利 种群B有害
三 、 种间关系
A
C
“你死我活”“你增我减”的同步性变化
B
生 物
B


A
时间
★竞争实力悬殊时 (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



A

B
时间
★竞争实力相当时 (牛与羊):
三 、 种间关系
下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被M、N两个物种所摄取的食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3群落的结构课件4共27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3群落的结构课件4共27张PPT

课堂小结
物种组成是群落的主要特征 物种组成
2 5
群 落 的 概 念 及 研 究 的 问 题
丰富度 竞争
种间关系
捕食 寄生 互利共生
空间结构
课堂巩固
1、下面的实例中,能构成群落的是( C ) A、亚马逊河谷的热带雨林 B、大兴安岭的红松林 C、无菌培养基污染后长出的各种菌落 D、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菌落
地衣 大豆与根瘤菌 切叶蚁与真菌
互利 共生
追踪问题4:
1、判断下列各图表示的种间关系各是什么? 2、若各图中的A死亡,对B有利的是图 ① ② 个 体 数 捕食 B A 1 个 体 数 3 时间 A B 个 体 数 2 竞争
2 1 。
A B B
时间
共生 时间
个 体 数
4
寄生 时间
A
思考讨论:
(1)引起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1)概念:
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2)举例: 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羊与牛、水稻与稗草 (3)生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图:
生 物 数 量 生物B
1 0
生物A 时间
(4)特点
对位练习:如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 用曲线.(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被M、N两个物种所 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
藻类 真菌
光合作用
给真菌提供有机物 供给藻类
吸收水和无机盐
根瘤内有大量 根瘤菌 豆类植物的 根
通过固氮作用提供含氮养料
根瘤菌
豆类植物
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有机养料
种间 关系 竞争 捕食 寄生
举例
羊与牛 水稻与稗草 大、小草履虫
数量 关系图
利益 关系图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4章第3节 群落的结构 课件(共24张PPT)[优秀课件][优秀课件]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4章第3节 群落的结构 课件(共24张PPT)[优秀课件][优秀课件]

竞争
优势种
当竞争能力不同时
当竞争能力相同时
【资料2】
捕食
特点: 不同步增减 一般捕食者数量较少
被捕食者 捕食者
菟丝子与植物
蛔虫与人
寄生
生 物

(无固定曲线) 量
B 寄生虫
A 宿主(寄主)
时间
地衣中藻类与真菌
互利共生
生 物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生物A 生物B
时间
【判断】 下列生物的关系是竞争还是捕食?
三、种间关系 【阅读P72-73 资料1】
高斯实验中所用的大草
履虫、双小核草履虫是两 个 物,种容器中的全部大
草履虫、全部双小核草履 虫是两个 。种群
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属于 种间关系中的 竞关争系。
导致大草履虫数量下降的
非生物因素是
生存等空,间、溶解氧
生物因素是
种间竞争与大草履虫、捕食与杆菌、种内竞争
11、跳虫、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动植物 遗体的分解起重要作用。 请回答: (1)略 (2)现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最好选择下图中
4.3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概念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_各__种_生__物__种__群__的 集合。
包括这个区域内所有生物
1.下列实例属于群落的是(D) A.一个池塘中全部鱼 B.一块朽木上的全部木耳 C.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藓、真菌、昆虫、 蜗牛等 D.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 虾及其它生物
群落的空间结构 1.垂直结构 (1)植物 分层的现象与
对光有的关利。用
(2)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
栖息空和间 食,物所条以件,动物也有类似的 现象分。层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4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课件(共39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4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课件(共39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4章第3节 群落的结构 课件(共39张PPT)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
1、记名法: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 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 这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 限的群落
2、目测估计法:按预先确定的多 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 的多少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4章第3节 群落的结构 课件(共39张PPT)
A.群落中物种的数目 B.群落中各生物的种间关系 C.群落的空间结构 D.群落的物种组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4章第3节 群落的结构 课件(共39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4章第3节 群落的结构 课件(共39张PPT)
3. 下列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 而发生的数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 依次是
垂直结构
是指群落在空间 上的垂直分层象 。它是群落中各 植物间及植物与 环境间相互关系 的一种特殊形式 。
水平结构
指群落的水平配 置状况或水平格 局,其主要表现 特征是镶嵌性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4章第3节 群落的结构 课件(共39张PPT)
垂直结构——分层现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4章第3节 群落的结构 课件(共39张PPT)
A.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B.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不同 C.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少 D.丰富度越多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4章第3节 群落的结构 课件(共39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4章第3节 群落的结构 课件(共39张PPT)
2.下列属于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4章第3节 群落的结构 课件(共39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4章第3节 群落的结构 课件(共39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4章第3节 群落的结构 课件(共39张PPT)

高中生物 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4章第3节 群落的结构(37张ppt)

高中生物 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4章第3节 群落的结构(37张ppt)

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物种组成
研究池 塘群落
种间关系
2020/5/29
群落的空 间结构
群落的 演替
5
三、群落的物种组成










你能说说上面两个森林群落分别有哪些物种(种群) 组成吗?
1、物种的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夷山 低等植物 840种 高等植物 2888种 动物 5000余种 脊椎动物 475种
2020/5/29
27
这种分带现象是由海拔(地形)造成的温度和 湿度差异引起而不是生物自身差异引起的。
2020/5/29
28
探究
调查方法: 取样器取样法
2020/5/29
29
2020/5/29
30
2020/5/29
31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
1、记名计算法: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
西伯利亚
低等植物 670种 高等植物 139种 动物 约1000种
2、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2020/5/29
7
热带雨林 苔原
2020/5/29
我国南方到北方群落 丰富度变化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常绿针叶林
8
四、种间关系
两种草履虫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时个体种群
数量发生变动的原因是什么?
2020/5/29
双方获利
17
两者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 彼此有利。
数量坐标图
“同生共 死”
2020/5/29
18
2020/5/29
竞争
相互抑制
竞争

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课件 (共24张PPT)

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课件 (共24张PPT)

4.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虾及其 它生物
种群水平的研究集中于种群数量动态,包括? 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
若要你研究上池塘生物群落,你将从哪些方面 着手研究?
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种群种类 优势种群 种间关系
种群位置
研究池 塘群落
群落的 空间结构
群落演替
池塘的范 围和边界
根瘤内有大量 根瘤菌
豆类植物的 根
根瘤菌 通过固氮作用提供含氮养料 豆类植物
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有机养料
地衣(真菌和藻类植物的共生体 )
真菌 通过菌丝提供水、CO2、无机盐 藻类 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有机养料

生物A


生物B

时间
思考:
种间关系
关系类型 物种 AB
互利共生 ++ 寄生 +-
关系一般特征
有益菌群
人体肠道
提供营养
2、有益菌群与人体是什么关系? 互利共生
谈一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 什么收获?
学以致用:
1.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B.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不同 C.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少 D.丰富度越多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
彼此有利 相互依存 一方有利 一方受害
实例 地衣 蛔虫和人
竞争 --
彼此抑制
狮子和大象
捕食 +-
个体A得利 个体B有害
牛与草 狼与羊
(“+”表示有利,“-”表示有害)
生活链接:人体肠道与有益菌群
思考:
1、为什么适量饮用添加了有益菌群的奶制 品可以防止维生素缺乏症?
阻止和抑制外来致病菌群的入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三节—4.3群落的结构(共36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三节—4.3群落的结构(共36张PPT)
C、种群和群落没有任何关系 D、种群特征和群落结构都与生态因素密切相关
4、影响生物群落水平方向的分布不包括( D )
A、光照强度 B、湿度 C、温度大小 D、生物种群的特征
练习
(1)唯一能为丝兰传粉的丝兰蛾,以丝兰的花蜜为 食,雌蛾只有把卵产在丝兰子房内,幼虫才能发育。
丝兰蛾与丝兰的关系(A )
A. 共生 B.竞争 C. 寄生 D. 捕食
(2) 采蜜的蜜蜂回巢后便围绕蜂房以跳
舞的方式将发现的蜜源告诉同伙,这种现象在
生物学上称(A )
A.种内互助
B.种内斗争
C.互利共生
D.竞争
下例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生长一致的稻田不存在垂直结构 B·高山长草,低处长大树的现象是垂直结构 C·只要有生物群落就有一定程度的垂直结构 D·沙漠上只有极少的生物,不构成生物群落
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
C
A. 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
B. 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C. a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D. b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知识储备
1.种群数量的增长有“ ”型和“ ”型两种类型。下图
为微山湖中鲤鱼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图,该图属于“ ”型。
J型曲线的公式是 “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是 点。
3.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该 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应该 使该动物种群的数量保持在图中 点 所代表的水平上。
4.图中表示种群数量最大的点是 。若在此点鲤鱼的种群
肉食性鱼 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 植食性鱼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 种群的集合。
“同一时间”→随着时间的迁移,群落内种群的种类和 数量会发生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例 地衣、根瘤
蛔虫和人
竞争 --
彼此抑制
水稻和稗草
捕食
+-
种群A得利 种群B有害
羊与草 狼与羊
(“+”表示有. 利,“-”表示有害)
数量
数量
数量
捕食
0
时间
A
竞争
0
B
时间
共生
0
时间
C
.
五、群落的空间结构
(一)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
1.垂直结构的概念:是指群落在空间上的垂直 分层现象。它是群落中各植物间及植物与环境间相 互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
肉食性鱼
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
.
植食性鱼
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种群种类 优势种群
种间关系
研究池 塘群落
群落演替
.
群落的 空间结构
种群位置
池塘的范 围和边界
种群水平上的研究和群落水平上的研 究明显不同。
种群水平: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群落水平:种群种类、优势种群、群落的 空间结构、种间关系种群位置、池塘的范 围和边界、群落演替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教学目标:
1、理解群落的概念。区分种群与群 落
2、明确种间关系,要求能识别象 3、概述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水平
结构和垂直结构;
.
一、群落
1、定义: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
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2、特点:a、一定的自然区域
b、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
c、各种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的总
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 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于灭亡。
常表现为相__互_抑__制__,有时表现为一方占
_优__势___,另一方处_劣_势_甚__至_灭_亡__。
A 量生

C

B
.
生生物物BA
生生物物AB
时间
捕食
捕食(predation):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 物作为食物的现象。
如果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的捕食关系,则可表示为
量生 物 数
生物A 生物B
时间
A、B两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步,先增者先减 少,后增者后减少;后增后减者为捕食者,先增 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A.为被捕食者,B为捕食
寄生
寄生:是指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在另一种 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 以维持生活。对寄生者有利,对寄主有害。
山雀、莺、啄木鸟等鸟类 总是森林的中层营巢。
血雉、画眉等则是典型的 森林底层鸟类,吃地面上 的苔鲜和昆虫。
植物的垂直分布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垂直
分布现象
.
池塘生物群落中,荷花、芦苇等将茎叶 高高地挺出水面;睡莲、满江红、浮萍等浮 于水面;金鱼藻等则生长于水底。鲢鱼在水 体浅层、鲩鱼在中层、青鱼、虾、蚌等在水 底,泥鳅、鳝鱼等则在水底淤泥中生活。
两个或多个群落间过渡地带,即群落交错区,如 海陆交界的潮间带、河口湾,森林与草地或农田交 界的地带,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常比相邻群落中多,
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
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发育的 时间愈长,生物种的数目愈多,群落的丰富 度越高,群落的结构也愈复杂。
常绿阔叶林
我国 南方
北方群落的丰富度?
.
三、群落的物种组成
1、物种的组成 是区别不同群落 的重要特征。
不同的群落之 间用物什种么组来成区是别一 样不的同吗群?落呢?
2、物种丰富度: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
多少称之为丰富度
苔原
群落的物种数 目多少如何表示呢?
.
比较下列物种组成的多少?
平原---山地 草地---林地 远离大陆的岛屿---大陆附近的岛屿 平原的生物种类一般比山地的少,草地比林地的少, 远离大陆的岛屿比靠近大陆的岛屿生物种类少。 群落间的过渡地带---非过渡地带
.
在高山植物群落中,不同海拔地带的植 物呈垂直分布主要是受温度制约的。
高山草甸

针叶林

落叶阔叶林 海拔

常绿阔叶林
热带雨林 低
低 温度

.
思考讨论:
(1)引起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光照强度
(2)引起动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食物、栖息场所等
(3)群落的垂直结构出现分层现象的 意义是什么?
使生物群落在单位面积上能容纳更多 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提高了群落利用 环境资源(如阳光、空间、营养物质 等)的能力。
和。(不是简单的集合,而是通过各种关系
建立起的有机整体)
例:一个池塘中的鱼类是一个种群,还是一个群 落,或都不是?
若要你研究池塘群落,你将从哪些方 面着手研究? 下图展示了在池塘水面、水中、水底生活的多种生物。
1、这个池塘中有哪些生物?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植食 性鱼、肉食性鱼、微生物等
2、假如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 量减少,池塘中其他种群的 数量将会出现 Nhomakorabea么变化?
3


群 落 的 结
构 2、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
起伏、光照的明暗、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等环境因 素影响,不同生物分布于不同地段的现象。
.
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的区分:
1、造成垂直结构分层现象原因: (生物本身的高度)
2.分层现象
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以及地被物层 ;
草本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也具有分层;
根系、根茎等在地下也是按深度分层分布的 群落的分层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植
物与环境相互矛盾统一的反. 映。
四、群落的空间结构
1、 垂 直 结 构
.
鹰、杜鹃、黄鹂等总是成 群地在森林的上层的活动, 吃高大乔木的种子。
例如: 蛔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 内;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表;菟丝子寄生在豆 科植物上;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部。
量生 物 数
B 寄生物
A寄主
.
时间
互利共生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 依赖,彼此有利 。
如何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的共生关系:
量生 物 数
生物A 生物B
时间
.
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苔原
.
常绿针叶林
四、种内关系
种内互助
种内斗争
.
资料1:高斯实验 1934年生态学家高斯选用了两种形 态和习性上很接近的草履虫进行了以下实验:取相等 数目的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用一种杆菌为饲料, 放在某个容器中培养,这两种草履虫都没有分泌杀死 对方的物质。
.
五、种间关系 1、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根瘤内有大量 根瘤菌
豆类植物的 根
根瘤菌 通过固氮作用提供含氮养料
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有机养料
.
豆类植物
地衣(真菌和藻类植物的共生体 )
真菌 通过菌丝提供水、CO2、无机盐 藻类 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有机养料
.
种间关系
物种 关系类型
AB
互利共生 ++ 寄生 +-
关系一般特征
彼此有利 相互依存 一方有利 一方受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