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卷 文言文实词推断阅读

合集下载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卷逐题解析版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卷逐题解析版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

2017年高考全国卷2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7年高考全国卷2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乙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2017全国1卷文言文阅读分析

2017全国1卷文言文阅读分析
2017全国一卷文言文精读分析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 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 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 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 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 矣。”
•注释
•1、从叔:堂叔。
•2、嗣:继承人。 •3、内讳:指母亲、祖母等的名讳。 •4、以字行:仅称呼此人的“字”代名。 •5、端审:稳重谨慎。 •6、时然后言:该说话的时候才说话。 •7、知人:能鉴察人的品行、才能。。 •8、异之:认为他与众不同。异,意动用法,“认为……非 同一般”。 •9、深中夙敏:深,非常;中,符合;夙敏,早慧。非常符 合早慧孩子的特点。
•原文
•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遗财 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 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 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 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
•注释 •1、素:向来,一向。 •2、所继:“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一般情况下在句 中做主语或宾语。如“所见所闻”,意即“所见到的事情(东西)所听到 的事情(东西)”。这里的“所继”就是弘微过继的家庭。
•原文 •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 委以弘微。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 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
•注释 •1、刘毅:晋末群雄之一,东晋末年北府兵将领。不服在刘裕以下,后暗地与建 康朝中的谢混等大族联络,扩充自己的势力,并欲以荆州为本,意图举兵攻打 都城建康,412年刘裕抢先讨伐之,刘毅兵败自杀。(刘裕,南朝刘宋开国皇帝 ,小名寄奴。) •2、见诛:被诛杀。见,表示被动。 •3、晋陵公主:东晋孝武帝司马曜之女,下嫁谢安之孙、谢琰之子谢混。 •4、委:委托;托付。 •5、经纪:料理,安排。 •6、生业:产业;资财。

(完整版)-2017全国卷文言文考题汇编及答案

(完整版)-2017全国卷文言文考题汇编及答案

(2017全国卷1)(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

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

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

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

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

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约微子.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之弘微。

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

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

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母忧..去职。

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

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

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

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

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D)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C.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历年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题 PPT课件

历年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题 PPT课件

C.日暮作毕,受直归家
直:报酬
D.于里中买籴,然后举爨
爨:做饭
A 禀:生性, 禀性
2008年全国1卷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部使者檄刚抚定
檄:文告
B.刚遣长子迟喻贼
喻:开导
C.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 稽:查考
D.以杜金人窥伺之意
杜:制止
A 檄:用檄文征召、声讨,引申为命令
2008年全国2卷
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
B.病目眚
病:疲惫
C.詈不佳
詈:责骂
D.令五县会鞫之 鞫:审讯
B 病:患病
2015年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为人纯实不欺 欺:欺骗
B. 不治科举文词 治:研究
C. 要必申其意
申:施展
D. 召君问其制
问:询问
C 申:申明,说明(陈述)
2014年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行且求中以益己
宠:重用
C.祈天永命之要
祈:恳求
D.法天道,顺人心
法:效仿
B 宠:宠爱、骄纵(使……荣耀)
2010年全国2卷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 项是保裔在周屡立战功,及再遇阵没,诏以保裔代父职
A.及再遇阵没
及:趁着

2017年高考全国卷2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7年高考全国卷2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乙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2017年高考试题新课标II文言文深度解析

2017年高考试题新课标II文言文深度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语文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憙字伯阳,宛人也。

少有节操。

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

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

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

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

顾谓仇曰:“尔若健,远相避也。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氏有孤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

憙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氏遂降。

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

邓奉反于,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方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

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憙真长者也。

”后拜怀令。

大姓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

憙下车..,闻其二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自杀。

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

时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

王曰:“素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憙欲杀之,愿乞其命。

”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

”王无复言。

其年,迁憙平原太守。

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

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

”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留。

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

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侯。

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卑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思为久长规。

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视。

及薨,车驾往临吊。

时年八十四。

谥曰正侯。

(节选自《后汉书·憙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氏有孤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B.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氏有孤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C.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氏有孤/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D.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氏有孤/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分值】3分【答案】A。

(完整版)2017全国二卷文言文详解与翻译

(完整版)2017全国二卷文言文详解与翻译

2017全国二卷文言文详解与翻译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

少有节操【指人的气节、操行、正义感】。

(赵憙字伯阳,是南阳宛县人。

年轻时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

(堂兄被人杀害,没有儿子,赵憙十五岁,时常想着报仇。

)乃挟兵结客【带着兵器,约上朋友】,后遂往复仇。

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通“拒”,抵御,抵抗】者。

(于是带着兵器约好朋友,后来终于前去寻仇。

仇人们全部生了病,没有人抵抗。

)憙以因【趁着】疾报杀,非仁者【指有德行的人】心,且释之而去【离开】。

顾谓【回头看着说。

顾:1、<动>回头;回头看.《荆轲刺秦王》:“荆轲顾笑武阳。

”2、〈动〉视;看。

《行路难》:“拔剑四顾心茫然。

”3、〈动>看望;拜访.《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副>只是;不过。

《荆轲刺秦王》:“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5、〈副〉但;却;反而。

《廉颇蔺相如列传》:“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不敢加兵于赵者。

”】仇曰:“尔曹【你们。

曹,辈】若健,远相避也.”(赵憙认为乘别人生病报仇杀人,不是仁爱的人所应做的,就暂且放过他们而离开了,回头对仇人说:“你们如果病好了,躲我远远的。

”)更始【指公元23年二月,绿林军领导者王匡、王凤等人拥立刘玄为帝,恢复汉朝国号,建立的更始政权,自称玄汉王朝.消灭王莽政权后统治天下两年.公元25年九月,赤眉军攻入都城长安,投降赤眉,更始政权告终】即位舞阴大姓【指世家大族,人口众多的姓氏或某一地域人数众多、势力强大的姓氏】李氏拥城不下【占据城池不肯投降】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可译为“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更始帝登位,舞阴大姓李氏占据县城不肯投降,更始帝派柱天将军李宝招降,不肯,说:“听说宛县赵氏有个独孙子赵憙,讲信义很有名,我愿意向他投降。

”更始帝就召见赵憙)憙年未二十,既引见【旧时皇帝接见臣下或外宾,须由官员引领,叫“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行……事:做……工作】,使诣【到……去;前往】舞阴,而李氏遂降。

(完整版)文言文翻译之实词推断法

(完整版)文言文翻译之实词推断法
(圣明之君,治平之国)
实战演练
(2012年课标全国卷)今贤否杂糅,风俗 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 内治。
否:无德才的人。 裕:富裕、富足。
译文:如今有德才和无德才的人混杂一道,风俗 浇薄虚浮,兵力未强,财力未富,应当卧薪尝胆以求 国内安定太平。
四、语法分析法
句子的结构是基本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 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推断词义提供了依 据。
试试看:
1、追亡逐北 (败逃者,逃亡的人)
2、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更加,越来越)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安逸享受)
4、通五经,贯六艺。(贯通)
试试看:
5、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被举荐)
6、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灭族) 7、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
(2012年辽宁卷)后因酒过为有司所纠,帝亮其情,
亦未加黜责。 亮:通“谅”,谅解、原谅。
译文:后来他因为醉酒的过失被官吏检举,皇帝谅 解他的情况,也没有对他贬斥责罚。
三、结构观察法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互 文等语言现象很多,在这样相近似的语言 结构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 词义相近或相反,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 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 词性、词义。
从“ (言)、辶(走)、彳(行)”者 与 人的行为 有关。
请说出这些偏旁的字跟什么 有关?
禾-- 五谷 贝-- 金钱 歹-- 死亡
皿-- 器具 纟-- 丝麻 月-- 肉
宀-- 房舍 目--- 眼 隹-- 鸟雀
Hale Waihona Puke 用“贝”作偏旁的字与“钱财”有关。
例: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高考文言文真题详解(2017全国卷Ⅱ)

高考文言文真题详解(2017全国卷Ⅱ)

【2017全国卷n】《后汉书•赵惠传》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赵惠字伯阳,南阳宛人也。

少有节操(气节,操行)。

从兄(堂兄)为人所(为…… 所:被)杀,无子,盛年十五,常思报(为……报仇)之。

乃挟兵(带着兵器)结客(约上宾客,常指结交豪侠之士),后遂往复仇。

而仇家皆疾病,无相(他)距(通“拒”,抵抗)者。

点以(认为)因(趁着)疾报杀,非仁者(有德行的人)心,且释之而去。

顾(回头)谓仇曰:“尔曹(你们,曹,辈)若健(康复),远相(我)避也。

”更始(汉帝刘玄年号)即位舞阴大姓(世家大族)李氏拥(占据)城不下(不肯投降)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招降)之不肯云(说)闻(听说)宛之赵氏有孤孙意(省略“以”,因为)信义著名愿得降(能够向……投降)之更始乃(于是)征点。

嘉年未二十,既(已经,……之后)引见(旧时皇帝接见臣下或外宾,须由官员引领,叫引见),即除(授予官职)为(担任)郎中,行偏将军事(行……事:做……工作),使(省略之)诣(到……去,前往)舞阴,而李氏遂降。

光武破寻、邑,盛被(遭受)创,有战劳(战功),还拜(授予官职)中郎将,封勇功侯。

邓奉反于南阳(状语后置,在南阳),盛素(一向)与奉善(交好),数遗书(wei4送信)切责(严词斥责)之,而谗者(进谗言的人)因(趁机)言点与奉合谋,帝以为疑。

及奉败,帝得点书(信),乃惊曰:“赵惠真长者(德高望重的人)也。

”后拜怀令(县令)。

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豪猾(强横狡诈不守法纪)并兼(合并,并吞土地),为人所(被)患(憎恶,讨厌)。

点下车・・(官吏到任),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被发现觉察,暴露,败露),即穷诘(深究问责)其奸,收考(拘捕拷问)子春,二孙自杀。

京师为(省略“之”)请者数十,终不听(被允许)。

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帝王所乘的车,指帝王皇帝)亲临王,问所欲言。

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亲厚),今犯罪,怀令赵意欲杀之,愿乞其命。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详注详解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详注详解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详注详解2017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Ⅲ】文言文详解(节选自《宋史·许将传》)10.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的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B.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的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C.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的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D.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的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10【答案】.D【解析】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正确标点为: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

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

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B.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C.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影响也很大。

D.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11.【答案】C(“职位很高”无据)11.【解析】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学&科网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考点定位】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201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的逐句分析

201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的逐句分析

201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的逐句分析2017年的高考语文考试中,文言文部分的真题是考察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下面将对201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进行逐句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文言文的考试。

题目:请根据所学的文言文知识,对下面文言文句子进行分析。

句子一:朝中措置事务者多言曰“廷杖则不行所宜焉,下寄挞则不行所宜焉,当按则不行所宜焉,斥责则不讳所宜焉。

”此世之大醇也。

分析:这句话主要是讲述了官员在处理事务时存在的问题。

句中的“廷杖”、“寄挞”、“当按”都是指对官员处罚的方式。

然后通过四个“则不行所宜焉”的说明,强调了官员所做的措施都不符合规则和宜官之道。

最后加上“此世之大醇也”的评价,暗示官员在处理事务上应当诚信守法。

句子二:上字透上官愈清,下字透下官愈明,官吏之所以宜尊君上者,百世之良相也。

分析:这句话是在赞扬官员尊重国家元首的重要性。

通过上字和下字透露出官员对于上级及下级在官场中的地位不同,上级愈清,下级愈明。

然后通过“官吏之所以宜尊君上者”表明,官员尊重上级是为了让自己能够在历代中成为良好的官员,从而服务于国家百世之良相。

句子三:昔者秦人用兵伐韩、赵,则草木为兵,甚于人民;赵、韩人用兵救己,则民以守辱,兵以图存。

分析:这句话主要讲述了秦国和赵、韩两国的战争时的情景。

句中的“草木为兵”和“民以守辱,兵以图存”两句话,通过对比表现了双方在战争中的不同。

秦国用草木来军事进攻,让草木兵力超过了人力,而赵、韩两国则以人民来进行守卫,=不顾个人的尊严和威信,为的是图存。

句子四:乃聚群臣而谋曰,“岁之穷年,宜省以恤民有伤于时者”乃止兵卒而代之以民夫。

分析:这句话主要描述了谋士们在解决困难时的行动。

通过“乃聚群臣而谋曰”表明了谋士们商议后的方案,在穷年时节时,应该节省开支,用于救济那些受到时局伤害的民众。

然后“乃止兵卒而代之以民夫”说明停止了征召士兵,而是让民众来承担农田的耕作,以缓解困境。

2017高考语文全国卷2含文言文翻译诗歌鉴赏

2017高考语文全国卷2含文言文翻译诗歌鉴赏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

高考文言文真题详解(2017全国卷Ⅱ)

高考文言文真题详解(2017全国卷Ⅱ)

【2017全国卷Ⅱ】《后汉书·赵憙传》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

少有节操(气节,操行)。

从兄(堂兄)为人所(为……所:被)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为……报仇)之。

乃挟兵(带着兵器)结客(约上宾客,常指结交豪侠之士),后遂往复仇。

而仇家皆疾病,无相(他)距(通“拒”,抵抗)者。

憙以(认为)因(趁着)疾报杀,非仁者(有德行的人)心,且释之而去。

顾(回头)谓仇曰:“尔曹(你们,曹,辈)若健(康复),远相(我)避也。

”(省略“以”,因为)信义著名愿得降(能够向……投降)之更始乃(于是)征憙。

嘉年未二十,既(已经,……之后)引见(旧时皇帝接见臣下或外宾,须由官员引领,叫引见),即除(授予官职)为(担任)郎中,行偏将军事(行……事:做……工作),使(省略之)诣(到……去,前往)舞阴,而李氏遂降。

光武破寻、邑,憙被(遭受)创,有战劳(战功),还拜(授予官职)中郎将,封勇功侯。

邓奉反于南阳(状语后置,在南阳),憙素(一向)与奉善(交好),数遗书(wei4送信)切责(严词斥责)之,而谗者(进谗言的人)因(趁机)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

及奉败,帝得憙书(信),乃惊曰:“赵憙真长者(德高望重的人)也。

”后拜怀令(县令)。

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豪猾(强横狡诈不守法纪)并兼(合并,并吞土地),为人所(被)患(憎恶,讨厌)。

憙下车..(官吏到任)......,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被发现觉察,暴露,败露),即穷诘(深究问责)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

京师为(省略“之”)请者数十,终不..(拘捕拷问)听(被允许)。

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帝王所乘的车,指帝王皇帝)..............亲临王,问所欲言。

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亲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

“吏奉法(奉行或遵守法令),律不可枉(弯曲,弯屈,引申为行为不合正道或违法曲其年,迁(升职调动,重新任命)憙平原太守。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详注详解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详注详解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详注详解2017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Ⅲ】文言文详解原文译文与注释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许将字冲元,是福州闽县人。

考中进士第一。

神宗召他入对,任集资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当初,选拔调动人才,先要经过南曹,接着是考功,综合考査没有法度,官吏得以改动,选人不能向上级官吏诉说。

许将上奏罢免南曹。

设公堂接待前来上诉的人,士人没有无理阻止,故意刁难。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

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

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

”及肄射,将先破的。

契丹以二十万的兵力逼近代州,派遣使者要求代州的土地,每年宋方的使者不敢去,就任命许将去。

许将入朝对答説:“我在侍从的职位,朝廷的重要决定不能不知道。

万一契丹谈到代州的事情,不对他们驳斥,就会伤害国家大体。

”于是命令许将到枢密院查閲文书。

等到了契丹境内,当地住的人骑在房梁上聚众观看,説道:“看看南朝的状元。

”等到练习射箭,许将先射中。

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

归报,神宗善之。

契丹派萧禧作陪客,萧禧果然拿代州来提问,许将随问随答。

萧禧又説:“界线没有定下来,以和好爲重,我将到贵国去进行划分。

”许将説:“这件事情,命令守边的大臣去做还不行吗?爲何还要出使呢?”萧禧羞愧不能回答。

回来报告,神宗称赞他,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

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

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2017年全国卷Ⅲ语文逐题详解(已校对)

2017年全国卷Ⅲ语文逐题详解(已校对)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丙卷—III卷)语文山东沂水一中魏继国校对整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2017·高考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上课)(选用)

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上课)(选用)

方 法 小 结
三:语法辨析,词性定位
• 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 (如所做成分、与其它词的搭配 关系、修饰关系等)来推知词义。 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 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 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反 馈 练 习
运用方法三判断下列划横线词的 解释是否正确。
1、拜住(人名)袖其疏入谏(重庆卷) 袖:袖子 ( ) 袖:藏在袖子里
课 堂 总 结
文言文实词推断六法
1、字形推断,据形索义 2、看清结构,对举互释 3、语法辨析,词性定位 4、成语印证,以古释古 5、已知联想,举一反三 6、借助语境,确定词义
2、开(柳开,人名)奇之(代李迪), 曰:公辅才也。 (09广东卷) 奇:奇妙 ( ) 奇:认为…… 奇特
试 题 探 究
四 解释下列划横线的词
1、(湖南之为邦,北枕大江,)南薄五岭 (湖南卷) 薄:接近。(日薄西山)
2、先涕泣不自胜. 胜:控制。(喜不自胜)
方 法 小 结
四、成语印证,以古释古

试 题 探 究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 1、淮南岁俭,启听淮北取籴)(全国卷)
籴:买米、买进粮食
• 翻译: 淮南歉收,苏琼向上报告要求听任 (淮南的商贩)到淮北购买余粮。 • 2、(其仆亦来慰解,曰:“公父母春秋高, 若少屈(稍微屈从金人),)冀得一归觐”
(全国卷)
觐:拜见
方 法 小 结
一、分析字形,据形索义
试 题 探 究
五 解释下列划横线的词
1、素与郭善,登门造访。 善:友好,与……交好。
课文
素善留侯张良
2、使老弱女子乘城。 乘:登上。 课文 乘彼垝垣。
方 法 小 结

2017文言实词的推断解析

2017文言实词的推断解析
2017-文言实词的推断解析
方法一:语境推断法
隆庆时,绍兴岑郡候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岑曰:
“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未己,
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
(冯梦龙《古今谭
概》)
弄璋:生男 弄瓦:生女
海客谈瀛州,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的确、确实)
试试看: 张苍罢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相,曰:“恐天下以吾私广国。”
(偏爱、偏私)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试试看: 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2005年湖北高考卷)
3、使弈秋诲二人弈
联想:诲人不倦 诲:教导、指导
4.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殚精竭虑: 殚、竭--尽
5.赵奢之伦制其兵—— 不伦不类: 伦--类
6.夫晋,何厌之有—— 贪得无厌: 厌--同“餍”,满足
7.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长治久安: 治--安定,太平
8.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 人浮于事: 浮—超过
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遂饿死于首阳山。(2006年福建省) C.我安适归矣 适:往,到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逍遥游》
2011年湖南卷 B.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 拔:拔除 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
2012年湖南卷 B.使得时则以势劫 劫:胁迫,挟制
考:敲打 过:责备 趁:追赶 幸:希望
高考题演练
为奸利无所忌 (96年全国卷) 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 (03年上海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高考全国1卷文言文阅读鲁芝字世英,扶风郡人也。

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

父为郭汜所害,芝襁褓流离,
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

举孝廉,除郎
参骠骑军事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
不从!!”
大尚书,掌刑理。

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

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


为人所重如是。

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

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节选自《晋书•芝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B.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C.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D.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11.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

C.“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C.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芝自小受苦,仕途少有挫折。

他家本为豪族,但幼年失去父亲后,即流离失所;入仕后受到郭淮器重,后又随从曹真出督关右,官职也不断得到升迁。

B.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

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恢复旧境: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

C.鲁芝审时度势,进言劝谏曹爽。

曹爽辅政时,他在曹手下任司马,曹受到讨伐,他率部下驰援,并提出应对策略,劝曹挟天子以号令四方,然而未被采纳。

D.鲁芝洁身自好,深受羊祜推重。

羊祜任车骑将军时辞让说,鲁芝为人清心寡欲,与人和睦又不苟同,任职到老,以礼始终,自己愿意将车骑将军礼让鲁芝。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

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2)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