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7《请到我的家乡来》教案

合集下载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请到我的家乡来》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请到我的家乡来》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请到我的家乡来》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乡村的生活环境和文化风情,懂得珍惜乡村的资源和发展潜力;2.培养学生良好的参观观察习惯和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国家文化自信心;3.强调乡村文化对城市人生活的重要性,拓展学生的视野和见识;4.通过课堂研讨、实地观察和反思总结,学习与他人合作、分享和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探究乡村文化的内涵和外延;2.参观观察,发现乡村文化的特点和价值;3.认识到乡村文化对城市人生活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从自身角度出发,理解乡村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2.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地区乡村文化的多样性和异趣性;3.让学生了解乡村文化中的传统价值观念以及当代价值的融合和创新。

四、教学过程1. 热身启动(10分钟)(1)师生问候,放松身心,进入学习状态。

(2)引导学生复习前几课的内容:“维护公共秩序”,“劳动最光荣”,“让我来守护你——太阳与地球”,简要回忆课堂思考和讨论过程。

2. 新课讲解(15分钟)(1)介绍新课主题:《请到我的家乡来》,引导学生关注课题;(2)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介绍课文的背景和基本内容;(3)简要讲解乡村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让学生了解乡村文化的重要性。

3. 分组讨论(25分钟)(1)安排学生分组,带领学生走进乡村、观察乡村风貌,探索乡村文化内涵;(2)给予学生观察指引,让学生关注生活细节和场景;(3)鼓励学生相互合作,进行思辨、讨论、分享,交流个人见解和感想。

4. 总结归纳(15分钟)(1)让学生交流展示、汇报结果,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2)引导学生对乡村文化进行总结和归纳,提炼出乡村文化的内在价值和体现方式;(3)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反思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5. 课堂作业(5分钟)(1)布置小组作业,让学生以组的形式设计一份以“请到我的家乡来”为主题的乡村文化旅游路线,注重文化内涵和景点选择;(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加强实际操作、观察和体验,以此加深对乡村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下《请到我的家乡来》教案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下《请到我的家乡来》教案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下《请到我的家乡来》教案一. 教材分析《请到我的家乡来》是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下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介绍我国的地理、风俗、文化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描述不同地区的特色,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教育意义,适合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地理知识,对家乡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其他地区的特色了解不多,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地理、文化知识。

同时,学生对本课的内容充满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风俗、文化等特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爱他人的情感,增强学生的乡土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各地特色,掌握相关的地理、文化知识。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课文所描述的各地特色。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家乡的特色,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以课文中的实例为依据,分析各地的风俗、文化等特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各地特色图片、视频等资料。

2.教材:准备课文《请到我的家乡来》及相关辅助材料。

3.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便于讨论和分享。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不同地区的特色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各地的风俗、文化等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中描述的各地特色。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请到我的家乡来》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请到我的家乡来》教案

7.请到我的家乡来教学目标:1.能运用简单的地图知识,了解自己的家乡所在省级行政区的位置。

2.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物产情况以及家乡人的特点,感知家乡人的可爱,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能运用简单的地图知识,了解自己的家乡所在省级行政区的位置。

教学难点: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物产情况以及家乡人的特点,感知家乡人的可爱,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学生课外搜集关于家乡风景名胜的传说或故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出示目标出示本课简洁化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明晰目标投入课堂学习。

二、活动教学(一)活动一:我的家乡在哪里1.看一看:课件出示第42页情境图,呈现了四幅图,分别是与家乡相关的信息,即家乡的电话区号、简称、风景名胜和城市标志物。

2.猜一猜:图例中几位同学的家乡是哪里?3.想一想:像这样提问,让大家猜猜你的家乡在哪里?4.说一说:学生回答,老师点拨。

(二)活动二:我是家乡的小导游1.看一看:课件呈现第44页情境图。

设问:介绍一下家乡的景点。

2.说一说:学生回答,老师点拨。

家乡的景点的特点、简要提提历史。

3.看一看:课件出示教材第45页“阅读角”,这是一篇传说,生动地叙述了“神女峰”的由来。

设问:你能介绍一下家乡的风景名胜的传说或故事吗?4.说一说:学生回答,老师点拨。

(三)活动三:观看动画视频1.看一看:课件播放视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2.说一说:根据提问回答相关问题。

(三)活动三:朗读课文,巩固新知。

三、回归目标,课后总结让学生说说本课收获(学到了什么)。

四、布置作业,学习延伸让学生搜集、了解家乡有哪些特产,选择感兴趣的特产探究成因。

第二课时一、揭示课题,出示目标出示本课简洁化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明晰目标投入课堂学习。

二、活动教学(一)活动一:家乡的特长真不少1.看一看: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的情境图。

两张照片呈现了两个家乡特产,图注简单说明了家乡特产的成因。

2.说一说:学生介绍搜集、了解家乡有哪些特产,选择感兴趣的特产探究成因。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请到我的家乡来》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请到我的家乡来》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请到我的家乡来》教案一、教学背景本教案适用于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请到我的家乡来》的教学。

本课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人物、风土人情等,增强学生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根据课文内容描述家乡的人物、风土人情等,以及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小组合作讨论、情感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情感认同。

3.态度与价值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对社区和家乡的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家乡的了解与认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情感。

2.教学难点: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理解、个人经历等方式表达对家乡的感受。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教具展示与家乡相关的场景,引起学生对家乡的记忆和思考。

2.学生观察图片或教具,进行交流讨论,引导学生回忆起家乡的一些特点。

步骤二:阅读课文1.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请到我的家乡来》。

2.学生根据理解情况自主回答问题,或与同桌合作讨论。

步骤三:小组合作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3-4人。

2.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选取一种方式(如绘画、手工制作、诗歌等),表达对家乡的感受。

3.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并分享。

步骤四:情感互动1.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乡的感受,鼓励学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2.学生互相交流,听取他人对家乡的看法,并进行适当的反馈。

步骤五:课堂总结1.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肯定和赞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家乡对每个人的重要性。

3.收集学生的作品,并留在班级展示或学校图书馆。

五、课后作业1.学生根据本次活动,撰写一篇感受家乡的小作文。

2.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写下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在小组合作和情感互动中积极参与,他们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也得到了增强。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7课《请到我的家乡来》优质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7课《请到我的家乡来》优质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请到我的家乡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请到我的家乡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请到我的家乡来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和物产。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和物产,感受家乡的新变化。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具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家乡风景名胜的图片、照片或文字资料,家乡特产的实物或图片等,并将有关资料进行整合。

教学过程: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1.谈话教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在自己的家乡生活了六七年,相信你们对家乡的大街小巷、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吧。

可是,当你喝着甜甜的家乡水,吃着肥沃的土地上生产出来的粮食时,你有没有问过自己,喜欢我们的家乡吗?(生答)教师:老师和同学们一样,也爱我们的家乡。

2.揭示课题教师:如果老师是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来到了你们的家乡,你们会怎样介绍你的家乡?(生答)教师:同学们真热情。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请到我的家乡来》。

(板书课题:请到我的家乡来)教师:我相信,如果我们去认真仔细地了解、研究一下,就会发现我们的家乡是那么美丽,那么迷人。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活动一:家乡的风景名胜1.小组交流教师:课前让同学们搜集了有关家乡风景名胜的资料,请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注意,一会儿展示的时候,要选择我们家乡那些最具代表性的风景名胜啊!(学生分组交流)2.全班交流教师:在刚才的巡查过程中,老师发现同学们搜集到的图片真漂亮,大家交流得也很认真。

哪个小组先来汇报呢?(学生分组汇报展示)3.设计家乡导游图教师:我们家乡的风景可真美丽,有一些著名景点还具有深厚的文化气息。

如果让你规划一下家乡这些景点的旅游路线,你想怎么设计?(生思考后答)教师:同学们的方案真棒!客人们如果根据我们的路线游览,既可以节省时间和路程,又可以遍览我们家乡的美丽景点。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7《请到我的家乡来》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7《请到我的家乡来》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7《请到我的家乡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简单运用地图知识,了解自己家乡所在省级行政区的位置。

2.通过当小导游的活动,增进对家乡自然风光的了解,感知家乡的美,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初步掌握搜集资料的途径和方法,提高自主研究能力。

教材分析:请到我的家乡来》是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的最后一课,是在社区邻里生活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研究的内容。

本课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我们的社区生活”里的第1条能够识读本地区(区、县、市等)、旅游景区等小区的平面示意图,正确辨认区域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

第2条则是“了解本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本地区的变化和发展;了解对本地区发展有贡献、有影响的人物,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本课带领学生进入更广阔的生活环境——“家乡”的研究中,教材的四个板块先地理后人文,先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在此基础上了解家乡独特的自然风光,懂得它的独特与家乡的地理位置有关,接着了解并懂得家乡丰富的特产也与家乡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关,最后了解让自己佩服的家乡人以及家乡人的特点。

让学生对家乡的认识与情感体会建立在环境和人这两个维度上,获得立体的、完整的感受。

本课是第一课时,旨在通过课前调查家乡自然风光,体验“家乡美”活动,画一画家乡图,增进对家乡的认识,激发孩子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本课时分两个板块。

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我的家乡在哪里”,旨在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整体感知家乡的独特信息。

运用简单的地图知识,从中国政区图上了解家乡所在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和轮廓,帮助他们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对家乡建立一个感性的认识。

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我是家乡小导游”,让学生在当小导游活动中增进对家乡自然风光的了解,感知家乡的美。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地图,因此对地图的研究侧重于简单读图,并初步具备最基本的使用地图技能。

新统编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请到我的家乡来》优质教学设计

新统编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请到我的家乡来》优质教学设计

第七课《请到我的家乡来》【教学目标】1.通过探寻古商城特产和“家乡特产展销会”活动展示,探究家乡丰富特产及其成为特产的原因。

2.通过“寻找最美家乡人”活动,总结家乡人共有的令人敬佩尊重的精神品质,学会理解并尊重“新家乡人”。

3.通过对家乡特产和家乡人的探究学习,感受家乡的物丰人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家乡丰富特产及其成为特产的原因;了解总结家乡人共有的令人敬佩尊重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通过对家乡特产和家乡人的探究学习,感受家乡的物丰人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泱泱齐风,悠悠鲁韵,在齐鲁大地的中央,坐落着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也是同学们的家乡——周村。

上节课我们跟着家乡小导游了解了周村的地理位置和风景名胜。

老师想考考大家,周村都有哪些别称?(列举周村别称)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近周村,走近这座“活着的工商业博物馆”,去探寻丰富的家乡物产,探访最美家乡人。

(板书:请到我的家乡来)【设计意图】复习回顾第一课时内容,通过一个问题能有效的集中学生地注意力,使学生迅速地进入“角色”。

二、探究活动活动一:古商城里探特产——视频情境1.播放自制视频:古商城内探特产。

2.结合视频判断以下商品哪些是周村特产?(学生答,教师板书)3.拓展不常见特产:猪胰子(黑肥皂)具有滋润皮肤的作用。

4.除了上述特产,周村还有哪些特产?(生答并找出特产贴上)5.看到这么多特产,你想说些什么?(随机回答:多、丰富·····)6.小结:周村特产数量丰富,种类多样。

(板书:丰富多样)【设计意图】实地录制视频,贴近学生生活,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知识拓展,让学生认识了解到更多的家乡特产,总结出家乡特产的特点丰富多样。

活动二:古商城特产销售员——情景表演1.特产这么多的周村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

一到节假日,许多外地人都会慕名来到古商城里游览,都想带点特产回去送给家人。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7课《请到我的家乡来》优秀教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7课《请到我的家乡来》优秀教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7课《请到我的家乡来》优秀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请到我的家乡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请到我的家乡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A.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生活,热爱家乡。

B.知识目标1.了解、熟悉家乡的风景名胜、特产。

2.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C.能力目标:1.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2.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获得更多的知识与经验。

课前准备:1.调查了解家乡有哪些好的景点,搜集相关图片、实物,准备介绍给别人。

2.假如有手拉手的小伙伴到家中去,你想用什么家乡特色菜招待客人。

3.你想向小伙伴送一些什么特产。

教学过程:一、模拟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五一假期马上就要来临了,你们想到哪去游玩呢?有好多小朋友想到了我们的家乡——盐城。

这儿人杰地灵,风景秀丽,物产丰富。

可是有许多外地的游客对它还不够了解,今天就让我们做回小导游,带他们一起走进我们的家乡——盐城。

大家愿意吗?二、借助材料,欣赏风景。

1.选择旅游景点:(1)师:从同学们的回答和表情中,我感受到了你们的热情、好客。

今天,我们就来一个小竞赛,介绍的好的小导游,我们就发给他一个“金导游”奖章。

[好动,爱表现,是孩子的天性,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组织一些竞赛活动,会让学生热情高涨,调动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

] (2)提供话题:你认为在我们家乡,有哪些地方很美,值得向小伙伴们介绍呢?(学生思考酝酿)[对话,应该在学生进行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这样,对话才会有深度,才有利于真正让学生说出来自他们的真切的话。

给学生一些时间思考酝酿,正是为了保证对话的质量。

] (3)交流:谁先来把你最想介绍的一个景点介绍给你的小伙伴?(4)学生介绍。

引导对话:(对介绍的还不足的)你觉得他的介绍能让小客人满意吗?能得到我们今天的“金导游”奖章吗?还有谁也去过那里,对那里了解的比较好的,能为他补充介绍吗?(对介绍的好的)介绍的真不错,充分展示了家乡的美。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7《请到我家乡来》教案1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7《请到我家乡来》教案1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7《请到我家乡来》教案1一. 教材分析《请到我家乡来》是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有趣的故事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他们对家乡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和加深。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好奇心强、积极参与的特点,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将成为本节课的学习动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爱家乡的情感。

3.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

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爱家乡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家乡的魅力。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事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家乡的文化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家乡的相关知识,搜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提前调查家乡的基本情况,准备分享自己的家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家乡的风景宣传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家乡的特点,如山水、建筑、美食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互相学习,增进了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家乡知识的掌握程度,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家乡。

5.拓展(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家乡的典型事例,如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请到我的家乡来》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请到我的家乡来》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请到我的家乡来》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中的故事情节,并能正确复述故事的内容。

2.掌握本课的主要词汇和表达方式。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故事中的人物行为,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第7课《请到我的家乡来》。

2.学生准备教材及学习工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让学生观察教室的布置,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要邀请一个陌生人到我们的家乡来参观,应该怎么做?(提示学生主动邀请、提供帮助等)2. 预习导入(10分钟)让学生看教材上的图片,根据图片猜测故事的大概内容。

然后请几名学生进行简短的表演,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3. 听说读写(30分钟)Step 1:听故事(10分钟)让学生带着问题,听教师播放故事录音,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问题示范: 1. 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2. 有哪些人给小明的家乡带来了帮助? 3. 小明为什么要邀请他们到家乡来?Step 2:复述故事(10分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复述故事的内容,并找出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分析其价值观。

Step 3:读故事(5分钟)学生轮流朗读故事,教师纠正发音错误,并解释一些生词和短语的意思。

Step 4:写作练习(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写作练习,写一篇关于自己邀请陌生人到家乡的短文,包括自己的理由和希望给陌生人展示的内容。

4. 讨论与拓展(25分钟)Step 1:讨论话题(15分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并给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问题示范: 1. 为什么小明要邀请陌生人到家乡来? 2. 你们觉得小明的行为对家乡有什么影响? 3.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帮助他人?Step 2:拓展活动(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拓展活动,小组内自由组织角色扮演或小品表演,模拟小明邀请陌生人到家乡的情景,展示自己的创意和合作能力。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7《请到我的家乡来》说课稿3篇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7《请到我的家乡来》说课稿3篇

7.《请到我的家乡来》说课稿第一课时各位评委,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请到我的家乡来》,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等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想进行说明:一、说教材分析《请到我的家乡来》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中的第三课内容。

这个单元围绕“社区与家乡”这个主题,从社区、邻居、家乡三个生长环境,引导学生认识社区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邻里交往方式,扩展到对家乡这一更广阔的生活环境的学习中。

课程标准在“我们的社区生活”第1条“能够识读本地区、旅游景区等小区域的平面示意图”和第2条中要求“了解本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本地区的变化和发展;了解对本地区发展有贡献、有影响的人物,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本课安排了“我的家乡在哪里”“我是家乡小导游”“家乡的特产真不少”“我的家乡人”四个话题。

四个话题之间是先地理后人文的逻辑顺序,让学生对家乡的认识与情感体会建立在环境和人这两个维度上,获得立体的、完整的感受。

二、说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由于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地图,对地图的学习侧重于简单读图,并具备最基本的使用地图技能。

随着三年级学生生活空间逐步从家庭和学校扩展到家乡,生活空间的扩大要求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物产和人。

为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家乡,逐步从情感上认同自己的家乡,需要从学生日常生活中能感知到的自然环境、物产和人入手。

三、说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家乡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能力与方法:1.培养学生收集、调查、访问、整理家乡资料的能力。

2.分享家乡的资料,争做优秀小导游活动,培养学生合作、表达能力。

知识:1.能运用简单的地图知识,了解家乡所在省级行政区的位置。

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物产情况以及家乡人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家乡,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7. 请到我的家乡来 》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7. 请到我的家乡来 》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7. 请到我的家乡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7. 请到我的家乡来》是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我国的地理、文化和民俗特色,通过讲述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增强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插图精美,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和阅读价值。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家乡和祖国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地域文化、民俗特色等方面,学生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拓宽视野,提高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文化和民俗特色,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文化和民俗特色。

2.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中蕴含的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家乡和祖国的美好。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案例教学法:分析具体的家乡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家乡的特色。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以便在课堂上展示。

2.提前让学生预习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美景,引导学生产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和美感。

随后,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课文中的人物,体验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

同时,教师提问,让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新统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请到我的家乡来》优质教学设计

新统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请到我的家乡来》优质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7请到我的家乡来》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 知识与能力:通过了解和探究家乡的特色、文化和风俗,培养学生的家乡认同感和自豪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调查访问、资料收集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家乡,珍惜家乡的文化和传统,培养对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中的内容。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自己所在社区的基本情况,认识到社区对于个人成长和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本课通过具体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特色、文化和风俗,培养学生的家乡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开始关注自己所在社区的情况,对于家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于家乡的认知还比较浅显,缺乏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因此,本课的教学对于三年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四、重难点重点:了解家乡的特色、文化和风俗,培养学生的家乡认同感和自豪感。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热爱家乡,珍惜家乡的文化和传统。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师)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我在这里长大》这一单元的《请到我的家乡来》这一课。

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首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2. (师)听完这首歌曲,你们有什么感受?3. (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

4. (师)每个人的家乡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色、文化和风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和探究我们的家乡。

(二)了解家乡的特色1. (师)首先,我们来了解家乡的特色。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你们认为家乡有哪些特色?2. (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师)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4.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认识到家乡的特色可能包括自然风光、建筑风格、美食文化等方面。

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家乡的特色都是独特的,值得我们去了解和珍惜。

(三)了解家乡的文化1. (师)接下来,我们来了解家乡的文化。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请到我的家乡来》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请到我的家乡来》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请到我的家乡来》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家乡文化与传统,增强爱国情感。

2. 掌握家乡历史人文知识,培养对家乡的认同感。

3. 培养正确的旅游态度和文明旅游的意识,增强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家乡文化与传统的重要性。

2. 掌握家乡历史人文知识,培养对家乡的认同感。

三、教学难点:1. 培养正确的旅游态度和文明旅游的意识。

2. 增强文化自信,为家乡的发展和文化传承做出贡献。

四、教学方法:1. 情境导入法。

2. 归纳与演示法。

3. 实践教学法。

五、教学用具:1. 多媒体课件。

2. 同步测试题。

六、教学过程:Step 1、情境导入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或者演示图片或视频,介绍家乡的文化、景点等,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丽;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为什么要了解我们的家乡呢?Step 2、新授知识1. 引导学生认真听讲,呈现教材中的故事,让学生感受真实的情感和内涵,明确活动的主题和学习内容。

2. 讲解课文中出现的关键词语,例如「乡村」、「祖辈」、「家族」、「家风」等,培养学生语文词汇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Step 3、合作探究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定一个家乡相关的话题,例如乡音、乡土风情、家庭文化等,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精神和自我表达能力。

2. 让同学们在小组中分享家乡的传统文化、历史人文和地方特色,理解家乡的独特之处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Step 4、展示交流1. 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旁听小组有收获的同学可以进行补充和提问,突出团队合作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2. 引导同学们进一步探讨,如何保护和传承家乡文化,为自己的家乡发展做出贡献,明确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和发展方向。

Step 5、巩固练习1. 教师提供测试题,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并就错题进行讲解。

2.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家乡情况,写出一篇以「我的家乡」为题的文章,彰显家乡的传统文化、历史人文和地方特色,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主题表达能力。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下第七课《请到我的家乡来》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下第七课《请到我的家乡来》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下第七课《请到我的家乡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下第七课《请到我的家乡来》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出发点,通过家乡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和名人故事等方面,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增强学生的家乡认同感。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家乡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家乡情感。

但在家乡文化的深入了解和表达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此外,学生之间的家乡差异较大,对于不同地区的学生,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增强家乡认同感。

2.培养学生主动了解家乡文化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和名人故事等方面。

2.难点:培养学生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以及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进行交流和分享。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了解家乡。

2.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主动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案例教学法:以家乡的典型人物和事件为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文化和历史。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家乡的图片、视频、资料等教学资源。

2.准备家乡的文化遗产、名人故事等案例。

3.准备课堂讨论和分享的时间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和名人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家乡情感。

2.呈现(10分钟)呈现家乡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和名人故事等,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各个方面。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方面的家乡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和分享。

鼓励学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各自了解到的家乡文化。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7《请到我家乡来》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7《请到我家乡来》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7《请到我家乡来》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请到我家乡来》是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课。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富有童趣的文字,展示了不同地区的特色,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同时引导学生学会与不同地域的同学友好相处。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常识,对家乡有了一定的认识。

然而,对于其他地区的特色文化,学生可能了解不多。

此外,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喜欢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学习新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了解和尊重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特色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3.引导学生学会与不同地域的同学友好相处,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了解不同地区的特色文化。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故事等教学资源。

2.准备教室环境布置,如家乡特色展示区、文化墙等。

3.准备学生分组讨论的材料和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不同地区的特色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特色,引发学生对其他地区文化的探究欲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特色文化。

通过讲解、展示、分享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美丽和独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家乡的特色文化。

【部编版】三年级下道德与法治《7请到我的家乡来》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下道德与法治《7请到我的家乡来》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下道德与法治《7请到我的家乡来》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7请到我的家乡来》这一课时,是部编版三年级下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字,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进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材还设计了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家乡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对家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家乡的方方面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挖掘。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对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等方面有所接触,但缺乏系统的了解和深入的思考。

此外,学生对于如何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还需要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2.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归属感。

3.培养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2.培养学生表达对家乡热爱之情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家乡的美好。

2.实践活动法: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了解家乡,培养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料。

2.视频、图片等媒体资料。

3.实践活动所需道具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引导学生产生对家乡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逐一介绍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让学生对家乡有更全面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家乡的魅力。

如:学生参观家乡的自然景观,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体验家乡的风土人情。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请到我的家乡来》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请到我的家乡来》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请到我的家乡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请到我的家乡来》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介绍我国各地的风土人情,通过讲述不同地区的特色,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朴实,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地理知识,他们对家乡和祖国的美好景色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课文中所提到的各地特色,增长地理知识。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4.增强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课文中所提到的各地特色。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家乡的特色。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效果。

4.朗读感悟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魅力,提高朗读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区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地图,方便学生查找和了解各地位置。

3.准备课文中所提到的特色食品、工艺品等实物或图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地区的美景,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特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提到了哪些地方的特色。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感受课文的情感。

老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家乡的特色,并进行交流分享。

4.巩固(10分钟)学生通过查找地图,了解课文中所提到的地方位置。

老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过渡语:原来同学们的家乡就在这些地方,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地点,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购买车票,搭上旅游的巴士,一起去看看吧!
【我是家乡小导游】
1、师:每个人的家乡都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我们一起来到你的家乡,你可要当仁不让地当我们的小导游呀!让我们一次准备准备,带大家到自己的家乡游玩一番,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家乡吧!
思考。
视频导入。
讲授新课
【我的家乡在哪里】
1、猜一猜:你能根据下面的提示,猜出这几位同学的家乡在哪里吗?
(1)我家乡的电话区号是010。
(2)我家乡的简称是“苏”。
(3)我的家乡有美丽的漓江。
(4)紫荆花是我家乡的区花。
2、小活动:你能也出一道这样的题目,让大家猜猜你的家乡在哪里吗?
(1)我家乡的姑娘都被成为“辣妹子”,还有一首专门写给我们的歌《辣妹子》。
重点
加深了解并熟悉家乡的风土人情和特产。
难点
能够尊重、理解、包容其他地方的特色与文化。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5、展示桂林米粉图片并提问学生: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6、播放视频《声名远扬的桂林特产——桂林米粉》
7、七嘴八舌:你在你家附近见过“桂林米粉”的店铺吗?你吃过桂林米粉吗?好吃吗?
5、家乡传说交流会:我国许多地方都有着属于自己美丽的传说,你的家乡有哪些关于风景名胜的传说或故事呢?
6、活动园:班级旅游图册。
猜一猜。
猜一猜。
找一找、说一说。
导游前准备。
根据写好的导游词、展示照片介绍自己的家乡。
通过猜一猜的活动,家乡对家乡基本常识的了解。
认识家乡的地位位置,认识家乡所属的行政区划以及相邻的行政区。
(4)观点4:海鲜还是要原汁原味才好吃,爆炒辣炒简直不知所谓。
6、小小调解员:你如何看待他们的说法呢?你觉得他们说得对吗?他们应该怎么做?
7、举例说明:不同地方的人们有所不同
(1)山西人以面食为主。在山西众多风味面食中,首推刀削面。有顺口溜赞曰: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刀。银鱼落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梢。
通过当小导游的活动,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并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制作旅游图册,寄语没有期望。
课堂小结
我国各地都有着美丽无比的自然风光,但是无论将来我们走到哪里,心中最美的还是我们的家乡。
总结提升
板书
请到我的家乡来第一课时
1、我的家乡在哪里
2、我是家乡小导游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7请到我的家乡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陕北人的腰鼓极有特色。它豪迈粗狂的动作,刚劲奔放的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性格。
8、小小分享会:你觉得家乡人有什么特别的生活习惯吗?他们喜欢什么东西或活动?善于做什么事情?
(1)我家在贵州,我们苗族人都喜欢唱山歌也善于唱山歌。
(2)我家在内蒙古,人们善于骑射,喜欢吃烤全羊、喝奶茶。
2、活动前准备:
(1)想一想,你要向大家介绍你家乡的哪里风光景点呢?
(2)请准备好这些旅游景点的照片,了解一下相关的传说,写一段导游词来为大家介绍吧!
3、提问:谁先来当家乡的小导—象鼻山。
(2)桂林游第二站——漓江。
(3)桂林游第三站——龙脊梯田。
4、我的家乡在这里:
(1)我的家乡在黑龙江省,我觉得它像一只大白鹅。在它隔壁的是呼伦贝尔省和吉林省。
(2)我的家乡在内蒙古自治区,我觉得它像一只奔跑的小狐狸。和它相邻的有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八个省份。
(3)我的家乡在广东省,我觉得它像一只香喷喷的大鸡腿。和它相邻的有江西、福建、广西、海南、湖南五个省份和澳门、香港两个特别行政区。
8、导入并过渡:我们的家乡都有着自己的特产,有些地方的特产声名远扬,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特产,你认不认识吧!
思考。
视频导入。
讲授新课
【家乡的特产真不少】
1、展示图片并提问:你知道这是哪个地方的特产吗?
(1)景德镇的陶瓷。
(2)长沙的臭豆腐。
(3)潮汕的牛肉丸。
2、家乡的特产真不少:特产是指一个地方特有的、著名的产品。我们的家乡不仅景色优美,还有很多远近闻名的特产。你的家乡有哪些特产呢?请把你带来的特产分给大家看一看、尝一尝吧!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7请到我的家乡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请到我的家乡来第一课时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三年级
学习
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知识目标: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所属的行政区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风景名胜。
(1)我们村张叔叔种植有机蔬菜,带领大家增收致富。
(2)侗绣传承人覃奶奶带领姑娘们在绣侗绣。
(3)我们乡王叔叔参与设计了市里的发电厂,太了不起了!
(4)刘爷爷能把出问题的自行车很快修好,他手真巧!
2、阅读角:阿里木的故事。
3、小讨论:阿里木都做了哪些好事?
4、最美家乡人:你的家乡一定也有很多像阿里木这样的“家乡人”在为家乡作贡献吧。你知道哪些呢?说说它们的故事吧!
重点
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风景名胜,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难点
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风景名胜,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桂林山水》
2、人人都把我家乡夸:展示夸赞桂林山水的诗句。
3、一起来朗诵:人人都说家乡好。
4、导入语:谁不说自己的家乡好?谁都说自己的家乡好!那么,你的家乡在哪里呢?
9、小提示:由于环境和历史的原因,不同地方的人们在生活与饮食习惯等方面往往会有不同,甚至在体型、外貌、性格特征上也会有所差异。
抢答。
分享特产。
探究。(课前准备)
设计广告语。
分享。
分享(课前准备)。
思考。
表达自己的观点。
分享。
通过逐步深入的设计,帮助学生在主要了解自己家乡特产的前提下,也认识各地的特产,并了解有些地方的特产是因为气候、环境等地理原因造成的。
总结提升
板书
请到我的家乡来第二课时
1、家乡的特产真不少
2、我的家乡人
(1)香港慈善家——田家炳.
(2)马旭:分毫积攒,千万捐赠的老人。
(3)张玉滚:担起乡村未来的80后教师。
5、小镜头:大家都夸自己的家乡最好。这不,矛盾发生了……
(1)观点1:以面食为主食最好,养胃,大米可不如面食好吃。
(2)观点2:四川火锅才是最正宗的,其他火锅都不如四川火锅。
(3)观点3:还是江南水乡的女子比较温婉,北方女子又壮又野蛮。
(2)我的家乡被成为天府之国。
(3)我的家乡是以“粤语”为主要语言的省份。
(4)我的家乡会用“献哈达”的礼仪来表达敬意和祝贺。
3、小活动:我的家乡在这里。
(1)你能在地图上找到你家乡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吗?请你找一找,指出来给我们看看吧!
(2)找到后描一描它的轮廓,想象一下它像什么。
(3)再试着在地图上找一找你家乡的邻居:毗邻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1)吐鲁番的葡萄。
(2)无锡惠山的泥人。
3、家乡特产探一探:请你选择你最感兴趣的特产,探究它为什么会成为家乡的特产。
(1)四川火锅:四川处于盆地,常年湿气比较重,人们需要用辣来祛除体内的寒气,所以四川人都爱吃又麻又辣的火锅。
(2)东北人参:人参喜阴凉、湿润的气候,只能生长在严寒地区。所以,我国人参主要产自东北三省,栽培面积和产量以吉林省最大,约占全国的70%以上,辽宁、黑龙江两省占20%多。
课题
请到我的家乡来第二课时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三年级
学习
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尊重、理解、包容其他地方的特色与文化。
2、能力目标:能够大胆向别人介绍家乡的特点,能够正确对待各地特色与文化。
3、知识目标:让学生加深了解并熟悉家乡的风土人情和特产,学会正确对待各地特色和文化。
4、家乡特产发布会:家乡特产发布会开始啦!请你为你最喜爱的家乡特产设计一条广告语,为它打响广告吧!
(1)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火锅,一种吃了就不想停的鲜香。
(2)景瓷世人夸,“红叶”入万家。
【我的家乡人】
1、我的家乡人:我们的家乡不只景美、物美、食美,家乡的人更美。你的家乡有哪些人令你佩服的呢?你佩服他们什么?
为家乡特产打响广告,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
认识家乡的人文之美,并能够向为家乡作出贡献的人们学习,争取自己也能为家乡作出贡献,树立回报家乡、建设家乡的意识。
懂得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这些东西都没有优劣之分,我们应该相互尊重、理解和包容。
课堂小结
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都有值得骄傲的文化。我们应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