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早》教案(通用5篇)

《早》教案(通用5篇)

《早》教案(通用5篇)《早》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早》教案(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早》教案1一、活动目标:1、知道故事名称,了解故事的情节。

2、丰富词汇:勤劳;了解蜜蜂、牵牛花、公鸡、猫的有关特征。

3、知道勤劳好,愿意做勤劳的人。

二、活动准备:故事插图、纸偶(山羊、蜜蜂、太阳、牵牛花、猫)丰富幼儿有关蜜蜂、牵牛花、公鸡、猫的特征。

三、活动过程:1、谜语、引出公鸡、猫、太阳;2、出示纸偶蜜蜂、牵牛花、公鸡、猫,带着幼儿说一说谜语,讲一讲它们的特征;a、蜜蜂在清晨就开始采蜜;b、公鸡在清晨太阳快出来的时候打鸣;c、牵牛花在太阳刚升起时候就开放;d、猫在夜里捉老鼠;3、教师运用故事插图有表情地讲述故事;4、出示小山羊纸偶,以小山羊的口吻通过问答指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

“我是小山羊,小朋友喜欢我的故事吗?记得故事里有谁呀?”“我第一次向谁学习,我们说了什么?”教师.总结性讲述。

谁比蜜蜂起得早?谁比牵牛花起得早?谁比太阳起得早?谁比公鸡起得早?边回忆边出示相应的纸偶。

6、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主题获得相关的认识。

小朋友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喜欢它?(知道勤劳好,虚心学习好)“为什么要早起呢?不早起有什么不好?”告诉幼儿早起的好处,早起能做很多事情,早起好锻炼身体,使身体健康,睡懒觉不好,是坏习惯。

《早》教案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并能理解重点词语。

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试背描写梅花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思考,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能按顺序对照插图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阅读中感受鲁迅先生那种“为革命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树立起珍惜时间的观念。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教学时间:两教时第一课时一、导入1、谈话: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鲁迅”这个名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鲁迅的课文。

《早》教学设计方案

《早》教学设计方案

《早》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1. 能够学习和掌握《早》这首儿歌的歌词和曲调。

2. 提高学生音乐、语言和动作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配合能力。

教学内容:《早》这首儿歌的歌词和曲调。

教学活动:1. 创设情境:教师播放《早》这首儿歌的音乐,引导学生讨论歌曲的名称和主题,并向学生介绍儿歌的内容和背景。

2. 学习歌曲:教师分发歌曲的歌词给每个学生,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歌词,重点强调每个词的发音和韵律。

然后,教师进行整体演唱示范,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唱歌,注意节奏和动作配合。

3. 反复练习:教师与学生一起多次合唱《早》,并逐渐加快节奏和提高难度,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可以加入一些动作和舞蹈动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增强舞台表演能力。

4. 多媒体展示:教师准备一个幻灯片或视频,包括歌曲的歌词和相关的图片,向学生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意义和情感。

5.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在给定的时间内编写自己的表演方案,并进行小组间的比赛。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可以根据歌曲的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加入一些独特的舞蹈动作和表演元素。

6. 表演展示:每个小组轮流进行表演,并邀请其他同学进行欣赏和评价。

教师可以根据表演情况给予一些反馈和指导,鼓励学生展现自己的才艺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评估:1. 学生合唱《早》的音准和节奏是否准确。

2. 学生在表演中能否正确并流利地表达歌曲的歌词和情感。

3. 学生是否能够与小组成员进行良好的合作,配合完成表演任务。

教学资源:1. 《早》这首儿歌的音乐2. 歌曲的歌词3. 幻灯片或视频展示设备。

《早》教案(通用5篇

《早》教案(通用5篇

《早》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第二册第四章,详细内容为《早》一课。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将了解鲁迅先生少年时期的学习生活,感悟“早”的意义,培养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书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品质,激发学生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早”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关于鲁迅先生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1)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针对生字词进行讲解;(2)分析课文结构,讲解课文内容;(3)结合课文,讲解“早”的意义。

4. 例题讲解(1)请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并说明理由;(2)分析作者通过关键词语表达的情感。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用“早”造句,培养其运用词语的能力;(2)针对课文内容进行填空练习,巩固知识点。

6.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将“早”的意义运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课题:《早》2. 生字词:珍惜、时间、勤奋、学习3. 课文结构:起、承、转、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2)用“早”造句,至少3句;(3)根据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早”的理解。

2. 答案:(1)珍惜、时间、勤奋、学习;(2)例句:早睡早起,有益健康;早起的人有虫吃;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3)答案不唯一,只要围绕“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主题进行阐述即可。

《早》鲁迅的教案

《早》鲁迅的教案

《早》鲁迅的教案教案:《早》鲁迅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早》,本文是鲁迅先生为自己母亲写的碑文。

课文通过讲述鲁迅童年时的一次经历,表现了母亲对鲁迅的关爱和教育,同时也展示了鲁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2. 学习鲁迅先生的写作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难点:学习鲁迅先生的写作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上课铃声,引导学生说出“早”,引出课文《早》的主题。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和词义。

3. 理解课文:通过PPT展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理解鲁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4. 分析课文:通过PPT和黑板,分析鲁迅先生的写作手法,如细节描写、情感表达等。

5. 朗读练习: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6. 课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7.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鲁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8. 布置作业:抄写课文,并回答课后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课题:《早》板书内容:母亲关爱鲁迅鲁迅感激母亲鲁迅怀念母亲七、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早》。

2. 回答课后问题:(1)课文《早》是鲁迅为他的母亲写的碑文,碑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课文《早》写了鲁迅的童年时的哪一件事?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对鲁迅的什么?(3)课文中鲁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是如何表现的?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鲁迅先生的写作手法掌握情况较好,但在课堂练习环节,部分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不够准确。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培养。

拓展延伸:让学生阅读鲁迅的其他作品,如《呐喊》、《彷徨》等,进一步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和思想内涵。

《早》教学案

《早》教学案

《早》教学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早》这首诗的作者、背景和主题;2.能够理解并朗读《早》这首诗;3.能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首类似主题的短诗。

二、教学内容1.呈现和解读《早》这首诗;2.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3.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和呈现一些相关的图片或短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 呈现与解读向学生呈现《早》这首诗的全文,引导学生读一读,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然后,老师对这首诗的作者、背景和主题进行简要介绍,为后续的诗歌分析做铺垫。

3. 意象与修辞解析《早》这首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仔细思考和分析诗中的具体表达方式。

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和意见。

4. 创作活动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首类似主题的短诗。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各种意象和修辞手法,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通过诗歌表达出来。

可以组织小组竞赛或展示,增加学生的积极性。

5. 总结与讨论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创作心得。

同时,进行总结和讨论,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引导学生理解和领会诗歌的美与价值。

四、教学评估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回答问题、发表看法等;2.诗歌朗读:评估学生对《早》这首诗的朗读表现,包括语调、节奏等;3.创作评价:评估学生创作的短诗,包括意象的运用、修辞手法的使用、思想的表达等。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还可以在讲解《早》这首诗的过程中,把一些感人或有趣的诗歌作品进行引用,以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

此外,鼓励学生多读和欣赏各种类型的诗歌,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早》教学设计

《早》教学设计

《早》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早》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听说认读字母“Z”及其发音;2. 掌握词汇“早上、早饭、早安”等相关词汇;3. 熟练运用所学词汇进行简单的交流;4.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字母“Z”的认读及发音;2. 教学难点:词汇的听说认读与运用。

三、教学准备:教师:字母卡片、图片、词汇卡片、录音机、PPT等;学生:练习册、纸和笔。

四、教学过程:Step 1:热身活动(5分钟)1. 教师准备一个盒子,里面放入一些与早晨活动相关的图片,如:早餐、牙刷、洗脸巾等。

2. 学生们依次从盒子中取出一个图片,用英语说出图片所代表的物品,并说出相关的英文词汇。

Step 2:字母“Z”的认读(10分钟)1. 教师给学生展示字母卡片“Z”,并帮助学生正确发音。

2. 学生们按照教师的示范,一起大声朗读字母“Z”。

3. 教师请学生用手指在空中画出字母“Z”的大小写形态,并反复练习。

Step 3:词汇学习(15分钟)1. 教师出示PPT上的早晨活动图片,分别朗读图片上的词汇:“早上、早饭、早安”。

2. 教师帮助学生正确发音,并进行简短的解释与用法示范。

3. 学生们跟读词汇并进行操练,互相问候“早安”,并模拟早饭时的简单对话。

Step 4:练习与强化(15分钟)1. 教师发放练习册,让学生完成与字母“Z”和早晨活动相关的练习。

2. 学生们在小组内互相合作,互相纠正错题,并向教师请教不懂的问题。

Step 5:拓展与应用(15分钟)1. 教师播放关于早晨活动的录音,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2. 学生们闭上眼睛,仅通过听力识别录音中的词汇,并尽量写出相关单词。

3. 学生分组进行情景对话演练,模拟早晨起床、洗漱、吃早饭等场景,并使用学过的词汇进行交流。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练习册上与本节课相关的作业;2. 学生完成作业,并互相批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活动引入和巩固了字母“Z”及早晨活动的词汇。

《早》教案(通用5篇

《早》教案(通用5篇

《早》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基础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包括:数的乘法法则、乘法运算中的优先级、乘法与加法的关系及混合运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的乘法法则,能够熟练进行乘法运算。

2. 使学生理解乘法运算中的优先级,能够正确处理混合运算。

3.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数的乘法法则、乘法运算优先级、混合运算。

难点:乘法与加法的关系、混合运算中的顺序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乘法口诀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例如购物时计算总价,引导学生思考乘法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a. 提问:同学们,当你们去购物时,如何计算多个商品的总价?b. 学生回答:将每个商品的价格相加。

2. 新课导入:讲解乘法的基本概念和法则。

a. 讲解乘法法则:乘法是相同加数的简便运算。

b. 示例:3 × 4 = 12,表示3个4相加的和。

3. 例题讲解:解答乘法运算中的优先级问题。

a. 例题1:计算3 + 4 × 2。

b. 解题步骤:先进行乘法运算,再进行加法运算。

c. 答案:3 + 4 × 2 = 11。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乘法运算和混合运算练习。

a. 练习1:计算4 × 5。

b. 练习2:计算6 + 3 × 2。

5. 知识拓展:讲解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a. 乘法分配律:a × (b + c) = a × b + a × c。

b. 示例:3 × (2 + 4) = 3 × 2 + 3 × 4。

六、板书设计1. 乘法法则:a. 3 × 4 = 12b. 乘法是相同加数的简便运算。

2. 乘法优先级:a. 3 + 4 × 2 = 11b. 先乘法后加法。

3. 乘法分配律:a. 3 × (2 + 4) = 3 × 2 + 3 × 4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计算7 × 8。

《早》教学设计

《早》教学设计

《早》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早》。

本课主要讲述了鲁迅先生童年时的一次早读经历,以及他对时间的认识和珍惜。

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鲁迅先生的名言“时间就是生命,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并从中受到启发,培养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珍惜时间的品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提取课文关键信息,理解鲁迅先生的名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珍惜时间的品质。

难点:学会提取课文关键信息,理解鲁迅先生的名言“时间就是生命,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课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课件,展示鲁迅先生的照片,引导学生回忆起之前学过的鲁迅先生的作品。

然后提问:“谁能告诉我,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谁的作品?”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课文《早》。

2. 自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认读。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读音,帮助学生理解词语。

3. 讲解课文4. 学习鲁迅名言教师提问:“课文中,鲁迅先生说了什么名言?请大家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名言:“时间就是生命,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

5. 讨论交流6.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

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更好地表达情感。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时间就是生命,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七、作业设计1. 抄写鲁迅先生的名言,并说明自己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这句话。

答案:略2.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时间的认识。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鲁迅先生童年时的早读经历: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童年时的早读经历,以及他从中学到的珍惜时间的道理。

《早》教案设计范文2份

《早》教案设计范文2份

《早》教案设计范文2份教案一:《早》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诗歌《早》的内容,能够准确朗读诗歌,理解其中的意境与情感。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欣赏和感悟诗歌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清晨的宁静与美好,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尊重,引导学生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珍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讲解《早》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表达,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和体验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清晨的自然风景视频,让学生感受一下清晨的宁静与美好。

然后,教师出示《早》这首诗歌,让学生先自己默读一遍,然后听老师朗读。

2.理解诗歌(10分钟)3.诗歌赏析(15分钟)教师为学生解读诗歌中的意义和情感,让学生理解《早》所表达的清晨美好的情感内涵。

4.小组合作(20分钟)让学生自由分组,一起讨论并写下他们对清晨的感受和想法。

可以让学生进行朗诵和分享,增强对诗歌的情感体验。

5.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和体会,对诗歌《早》进行一个小结。

四、课后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清晨的感受,写一篇短文或者诗歌,表达对清晨的情感和看法。

五、板书设计清晨的美好净如水如明镜立六、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可以全面评价学生对《早》这首诗歌的理解和感悟程度,看到学生在情感表达和语言表达方面的提升和进步。

教案二:《早》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早》一诗的作者以及创作背景;2.通过分析《早》的诗意,理解诗歌表达出的哲理;3.培养学生对清晨的情感表达和赏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1.理解《早》一诗的内涵和意蕴;2.活动开展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1.收集与清晨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源;2.准备《早》一诗的简洁概述;3.准备让学生发挥的情感表达环节。

《早》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早》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早》教学设计(精选12篇)《早》篇1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读题2.围绕“早”,文章写了哪几个方面?板书:鲁迅(在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以此提醒自己,时时早,事事早)梅花(在春天里开得最早)3.选择一个方面进行学习,分别找出描写梅花和鲁迅先生的部分,想一想,文章为什么既要写鲁迅,又要写梅花。

(借物喻人,梅花象征着鲁迅)a.找出描写梅花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1)第二小节:作者为什么会由梅花香想到书香?同样的纯净疏淡{洁净、纯洁、清新、淡雅}闻到花香,仿佛听到了咿咿呀呀的读书声,想到当年鲁迅先生就是在这里开始了他的学习生涯,与书本结下了不解之缘。

书本就如人的精神食粮,“三味”正是指五谷、蔬菜、点心,闻着梅花的清香,读着“诗云”“子曰”,这就是鲁迅当年就读的书塾,这就是鲁迅当年学习的地方。

(2)第五小节:指名读你觉得园中的梅花开得美吗?颜色美: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质感美: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冰清玉洁品质美:飘香、送暖、开得最早、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都用自己的文笔赞颂过梅花:赞颂梅花的冰清玉洁,赞颂梅花的特立独行,赞颂梅花的傲对风雪,赞颂梅花的不畏严寒。

《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尤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板书:冰清玉洁飘香送暖开得最早这样的梅花,有谁会不喜欢呢?带着赞美的语气读。

b.作者写梅花,写鲁迅为什么在第三自然段要介绍三味书屋,以及里面的陈设呢?读一读,想一想,文章第三自然段起什么作用?(1)看图读文,说说书屋里的摆设(2)这段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的,找出表示方位顺序的词:朝西(门、窗)南墙(圆洞门、小匾)东面正中(画)画前面(先生的座位)东北角上(鲁迅的座位)(3)写这一段的目的:去“三味书屋”访问,自然应该介绍一下“三味书屋”,鲁迅读书的地方屋内有一张鲁迅刻着“早”字的书桌,引出鲁迅关于“早”的故事自然地引出腊梅花,把鲁迅和梅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c.梅花早,鲁迅也早,(1)关于书桌上“早”字的来历,读第七小节:从“一面、一面、天天奔走于”你知道了什么?(鲁迅先生的迟到是有不得已的苦衷的)当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批评他以后,鲁迅默默地回到座位上,轻轻地刻了一个小小的“早”字,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严格要求自己,把一个坚定的信念牢牢地记在心里。

六年级语文教案《早》教学

六年级语文教案《早》教学

六年级语文教案-《早》教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早》。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掌握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复述等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早》。

2.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字词的含义,并能正确书写。

3. 句子理解:分析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理解句子的含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早》。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子结构。

2. 教学难点:(1)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的理解。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间的态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早》的背景和作者。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主题。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2)学生合作探究,讨论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子结构。

(2)教师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和默读。

4.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朗读和默读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2)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进行拓展练习,运用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早》,巩固生字词。

(2)书写课后练习题,巩固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

2. 拓展作业:(1)写一篇关于热爱生活、珍惜时间的作文。

(2)进行课外阅读,选择一篇优秀的文章进行赏析。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朗读、默读、复述等活动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鲁迅《早》教学设计5篇

鲁迅《早》教学设计5篇

鲁迅《早》教学设计篇5教学目标:1、研读“早”字的来历,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梅花的高洁,了解鲁迅先生的梅花品格。

教学重难点:领悟作者写梅花的用意;“早”字的来历,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教学过程:一、复习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二、精读讲解:1、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还想知道哪些知识?2、小组讨论交流①按方位顺序介绍三味书屋:南墙上----匾东面正中----画画前面----先生座位四面----学生书桌东北角上----鲁迅用过的一张书桌②出示三味书屋的挂图,请学生说说三味书屋的陈设。

③当你看到鲁迅先生用过的书桌时会想到什么呢?而作者看到鲁迅先生用过的书桌又想到了什么?(2)鲁迅在桌上刻“早”的原因(第6、7自然段)①自由读②思考:鲁迅迟到的原因是什么?鲁迅后来迟到过吗?为什么?(3)描写梅花的句子(第五自然段)出示:迈进后园,蜡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

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

梅飘香而送暖,梅花开的时候,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

a.自由读,想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b.指名说c.理解“润泽透明”、“冰清玉洁”、“韵致”等词的意思。

d.腊梅花美在哪儿?e.指导朗读这段话。

f.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呢?三.朗读全文四.总结课文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1.朗读课文。

2.按方位顺序,写一段话介绍你的教室或房间。

板书设计:梅花早以花喻人鲁迅早教材分析:《早》这篇课文通过对三味书屋陈设的介绍、腊梅花的赞美以及鲁迅书桌上“早”字来历的讲述,教育人们要珍惜时间,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设计理念: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本课教学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学、在读中悟。

2、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发展。

《早》语文教案

《早》语文教案

《早》语文教案教材:《早》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早》的内容和意境。

2.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感受能力。

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早》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2.表达自己对早晨的感受和喜爱。

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意义和意境。

2.创造性表达自己对早晨的感受和喜爱。

教学准备:1.录音机。

2.图片。

3.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播放与早晨相关的自然声音,如鸟鸣声、蝉鸣声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2.出示一些与早晨相关的图片,如日出、晨雾等,让学生描述图片中的景物和感受。

二、呈现与讲解(10分钟)1.教师朗读诗歌《早》,让学生感受诗歌中所描绘的场景和意境。

2.解释和讲解诗歌中的生词和短语,指导学生理解全诗意义。

三、合作探究(15分钟)1.学生小组活动,讨论诗歌中表达的意义和形象是什么,并写下自己的理解。

2.学生展示各自的理解,并与全班分享自己的观点。

四、思考与拓展(10分钟)1.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早晨的美和自然景色的美。

2.学生自由发挥,写下自己对早晨的感受和喜爱,可以是诗歌、散文或短文形式。

五、作业布置(5分钟)1.让学生将自己写的作品带回家,分享给家人。

2.查找一些有关早晨的诗歌或文章,准备下节课与全班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听触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对早晨的感受和喜爱;学生也通过小组活动和展示,增强了互动交流和思考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美感,并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和感受早晨的美。

2024年《早》教案(通用5篇

2024年《早》教案(通用5篇

2024年《早》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早》教材第二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1. 时间的认识与表达;2. 时刻与时间的换算;3. 时间单位及其转换;4. 时间的基本运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时间的基本概念,了解时刻与时间的区别,学会时间单位之间的转换;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规划时间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时刻与时间的换算,时间单位之间的转换;2. 教学重点:时间的基本概念,时间的基本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时钟模型,时间计算器;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时钟模型,展示时间的变化,引导学生关注时间的重要性。

2. 基本概念:(1)时间:指时间的长度,如1小时、2分钟等;(2)时刻:指某一具体时间点,如8:00、9:30等;(3)时间单位:秒、分钟、小时、天等。

3. 时间换算:(1)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2)1天=24小时,1小时=60分钟;(3)举例讲解,进行随堂练习。

4. 时间单位转换:(1)秒、分钟、小时之间的转换;(2)天、小时、分钟之间的转换;(3)举例讲解,进行随堂练习。

5. 时间运算:(1)加法:两个时间相加,如2小时+3小时=5小时;(2)减法:两个时间相减,如5小时2小时=3小时;(3)乘法:时间与数字相乘,如3×2小时=6小时;(4)除法:时间除以数字,如6小时÷2=3小时;(5)举例讲解,进行随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时间的基本概念;2. 时刻与时间的换算;3. 时间单位转换;4. 时间的基本运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将下列时刻转换为时间:8:00,9:30,12:45;(4)将下列时间转换为小时:90分钟,120分钟。

2. 答案:(1)8:008小时,9:309小时30分钟,12:4512小时45分钟;(2)1小时20分钟+2小时30分钟=3小时50分钟;(3)5小时2小时15分钟=2小时45分钟;(4)90分钟=1.5小时,120分钟=2小时。

《早》教案 3份(通用

《早》教案 3份(通用

《早》教案 3份(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通用教材第三章《时间的测量与计算》,详细内容为第一节《早》的概念及其应用。

主要包括早晨的定义、时间的表达方式、早晚时间的计算方法以及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早晨的定义,掌握时间表达方式,能够准确地表述早晨的时间。

2. 使学生掌握早晚时间的计算方法,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规划生活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时间的计算方法,特别是早晚时间的换算。

教学重点:早晨的定义、时间表达方式以及早晚时间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时钟模型、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介绍早晨的情景,如早晨起床、上学等,引导学生关注早晨的时间。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早晨的定义,时间表达方式,早晚时间的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早晨时间的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环节(5分钟)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息时间,讨论如何合理安排早晨时间。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早》2. 主要内容:早晨的定义时间表达方式早晚时间的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写出早晨起床、上学、吃早餐的时间,并计算出总时间。

(2)将24小时制的时间转换为早晨时间。

(3)举例说明如何合理安排早晨时间。

2. 答案:(1)略(2)略(3)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情况较好,但对时间换算部分仍有困难,需要在课后进行巩固。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时间问题,学会珍惜时间,合理安排生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时间的计算方法,特别是早晚时间的换算。

2.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早晨时间的计算方法。

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设置需针对性强,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六年级语文教案《早》教学

六年级语文教案《早》教学

六年级语文教案-《早》教学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精神,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准确运用。

2. 课文深层次情感的理解。

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

2. 相关生字词卡片。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匆匆》,让学生谈谈对时间的认识。

2. 宣布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课文《早》。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尝试解决生字词问题。

2. 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解决生字词难题。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生字词,重点解释“促织”、“夜深人静”等词语。

2. 分析课文结构,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谈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学生进行课文填空练习,巩固生字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讲解、课堂讨论和课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课后作业设计(5分钟)作业内容:1. 根据课堂学习,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课文《早》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变化。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互动。

七、拓展学习(5分钟)拓展内容:1. 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其他作品,如《匆匆》、《岁月无声》等,进行比较阅读。

2.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八、课程评价(5分钟)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早》教学设计5篇

《早》教学设计5篇

《早》教学设计5篇《早》教学设计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早》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早》教学设计1文本解读:《早》是一篇文质优美的游记课文。

通过对三味书屋的陈设、腊梅花以及鲁迅课桌上的“早”的来历的描述,教育人们要珍惜时间,学习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课文有两个部分写的很有特色。

第一是对腊梅花的刻画。

由闻到的花香到看到的花的颜色、形状,把腊梅的特点栩栩如生地描写出来。

字里行间充满喜爱、赞美之情。

第二是借物喻人手法的运用,由腊梅花的清香纯净,开的最早,引出鲁迅桌上“早”的来历,进而讲到“时时早,事事早”的人格品格。

腊梅清纯的特点与鲁迅高洁的人格品质,多有相似之处。

所以选好切入点,紧抓主线,通过朗诵、对比,体悟鲁迅的高洁品质,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梅花的“早”与鲁迅“早”的相似之处。

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3、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能够理解并学习鲁迅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品质。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直奔主题。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生齐读课题)《早》,板书课题。

2、上一节课,同学们通过自学、交流,解决了哪些问题?交流。

3、你知道文章写了谁的“早”?(板书:梅花鲁迅)4、对,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梅花的早和鲁迅的早。

课文是怎样写梅花的早的呢?【设计意图】在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上课伊始,引导学生复习第一课时内容,让学生在回忆、梳理中看到自己的学习收获,从而增强继续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这样的安排达到三个目的:回顾了课文内容;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为下面的教学提供切入点,从而直接抓住主线,直奔主题展开研究。

二、精读课文,体悟“早”的含义1、学习第五自然段,研读梅花的“早”(1)出示梅花图,学生欣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教学设计
辛兴小学王金福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并能理解重点词语。

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试背描写梅花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思考,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能按顺序对照插图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阅读中感受鲁迅先生那种“为革命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树立起珍惜时间的观念。

学习过程:
一、激发兴趣,谈论“早”
1、教师板书:早
2、设问:想到什么?
3、揭示课题,齐读
4、设问:最想了解什么?
5、教师归纳小结:为什么要用“早”做课题?“早”有什么来历?含义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了解“早”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读准生字词的读音,并能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有不懂的做上记号,可以问问同桌,还不能解决的准备提问。

2、指名读文,相机正音。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汇报自己读懂的地方,并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4、汇报自己在读文过程不懂的地方。

5、师生通过读文、讨论等方式共同解决。

三、选读课文,感悟“早”
1、在这篇课文中,你最喜欢哪节?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节?
2、指名读学生自己选定的小节,感情朗读汇报,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学生一般都是选择第五节和最后一节,重点指导学生朗读)
四、精读课文,品悟“早”
1、课文哪几节与“早”有关?(5~8小节)
2、精读5~8小节,课文一共写了哪几种“早”?
3、品评两种“早”的异同。

请同学们任选一种“早”进行批注式阅读,如“你读懂了什么?”或者“这一节主要写了什么?”等。

可在文章的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想、发现等,准备汇报。

4、根据学生汇报的顺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A、学生汇报第五节的内容:
a、这一节主要写了梅花的冰清玉洁的韵致和梅花开花的早。

b、课文写的梅花美吗?理解“冰清玉洁”,能通过你的读使我们感受到吗?
c、自由练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d、这么美的文字,你愿意记在自己的心里吗?
e、课文为什么要写梅花的“冰清玉洁”和开花时的早?
B、学生汇报第六节:
a、这一节主要写了鲁迅书桌上“早”的来历。

b、说说自己读完后有什么样的感受?
c、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

d、你觉得这个“早”字与写梅花有联系吗?
e、交流、讨论。

f、师生经过交流、讨论,达成以下共识:一借梅花的冰清玉洁来形容鲁迅的品德高尚;二借梅花的开花早说明鲁迅为了革命事业时时走在时间的前面,奋斗了一生。

/view/53159.htm
五、联系实际,深化“早”
1、师小结过渡,并引读最后一节。

2、“东风第一枝”指的是什么?
/view/204284.htm
3、学到这儿,你最想说什么?
六、图文对照,联系“早”
1、再读课文,了解写作的顺序。

闻到清香——了解清香来源——梅花的特点——想到书桌上“早”——要珍惜时间,学做梅花
2、图文对照,了解三味书屋的方位。

/view/30006.htm
3、自由练说,指名说。

4、试对教室练说。

七、总结课文,升华“早”
作者由蜡梅的清香纯净引出鲁迅书桌上“早”的来历,进而彰显鲁迅“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人格品质,希望同学们也能像鲁迅先生那样,勇做“东风第一枝”!
八、板书设计

梅花早精神
}以花喻人
鲁迅早精神
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