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交换的概念与形式_李艳春

论社会交换的概念与形式_李艳春
论社会交换的概念与形式_李艳春

2014/

1

论社会交换的概念与形式

李艳春

摘 要:

社会交换是人类社会的古老现象。本文回顾社会交换研究的历史,阐述社会交换的相关概念,论证社会交换的直接交换和间接交换两种形式。直接交换分为互惠交换和协商交换,间接交换分为合作型交换和一般化交换。同时,对直接交换的两种交换形式进行区分:在交换结果、交换信息、交换时间、交换风险、利益流动等几个方面分析互惠交换与协商交换的差异。

关键词:社会交换;交换形式;互惠交换;协商交换

作者简介:李艳春,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学院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在站博士后。(黑龙江哈尔滨,150001)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SH054);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基金项目(HEUCF20121309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3&ZD177).

一 社会交换研究的历史沿革

交换作为一种古老的人类社会现象,是当今生活的常态,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人类行为都可以视为交换行为。从人类历史发展上看,经济学首先发现人类活动中的交换现象与交换规律,并将其纳入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视域之内。经济交换的古典理论通常假定,交换是陌生人之间独立的、一次性交易。亚当·斯密认为,

“互通有无、相互交换的倾向是人们的自发倾向,受到人们永恒不变的

本性驱使”

[1]287

。在经济学看来,任何复杂的社会生活都可以从个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中找到根源,因此应该从个人趋利避害的本性出发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此后,人类学家在考察不同于当今西方现代社会的现象时,在土著民族中发现了令人惊异的诸如库拉圈、婚姻交换等交换形式,从而开创人类学中的交换研究。人类学研究在制度化交换与一般化交换方面(Generalized Exchange)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交换行为受到社会学家的关注并且进行系统性研究要比经济学和人类学晚得多。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市场之外的许多社会互动形式都可以概念化为利益交换,因为只有通过依赖他者、通过社会交换,人们才可以得到社会生活中所需之物。社会交换理论从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领域

中衍生出来,形成自己的研究范式。

现代交换理论可以追溯到两位社会学家———乔治·霍曼斯和彼得·布劳。霍曼斯在1958年的一篇文章中最先将社会交换作为一个独特的研究视角提出来,然后在《社会行为:它的基本形式》中将其概念范围进一步扩大。霍曼斯借鉴经济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同时借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提出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与满足命题、攻击与赞同命题、理性命题等六个交换命题。在霍曼斯看来,个人为了满足自我的某种需求而具有与他者进行社会交换的动机,而布劳的旨趣则是在更为复杂的交换系统上,在组织与机构的宏观层面上进行分析。不仅如此,他还对微观交换加以拓展,使之融入到交换结构中,目的是要克服霍曼斯理论的缺陷,从而实现社会交换理论从微观层面向宏观层面的过渡。

在霍曼斯和布劳之后,爱默森(Emerson)、库克(Cook)及其同事以及莫姆(Molm)等人的研究对该理论不断加以扩充。爱默森把交换从二方交换扩展到规模更大的交换网络研究,他的理论围绕权力、结构展开,将交换与社会网络分析联系起来,他的权力依赖理论为交换理论指出新的研究方向。遵循这一最新研究动向,爱默森、库克等人创建交换论中一个新的理论流派—

——交换网络理论(Theory of Exchange Network);而同样对交换感兴趣的维勒(Willer

)等人则从结构性视角来研究DOI:10.16059/https://www.360docs.net/doc/2014566604.html,43-1008/c.2014.01.026

交换网络,从而发展出交换论中的另一个流派———网络交换理论(Network Exchange Theory)[2]。

二 社会交换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社会交换

布劳认为,“社会交换指的是人们期望从别人那里得到并且一般来说也能够从别人那里得到的回报所激发的自愿性行动”[3]。他认为社会交换是这样一种行为:个体之所以愿意发生交换,是因为他们通过彼此的交换能够得到各自所需要的东西,这些东西对于行动者来说构成一定的激励,满足其需求愿望,从而使得行动者能够不断地持续交往。也就是说,参与交换的各方期待从对方处得到回报,一旦无法获得这种回报,那么交换关系就会中止[3]。

(二)行为主体———行动者

几乎所有的交换理论假定,行动者是自利的,行动者的行为目标是要增加他们认为有价值的资源,同时减少他们认为没有价值的资源[4]4。一些当代的交换理论,如网络交换理论、弗里德金的期望价值理论、理性选择理论等都明确假定行动者是理性的,其交换行为是出于需要或渴望获得有价值的利益而激发出来的。即行动者的动机是要获得更多的他们所需资源,但是该资源却是由他人所控制,因此该行动者只通过与对方进行交换才有可能得到资源。

(三)行为客体———资源

资源就是用来交换的物品。用于进行交换的资源可以是有形物体也可以是无形之物,当行动者所拥有之物或行为能力受到其他行动者的重视时,这些有形之物或无形的能力就成为行动者与他者发生交换关系过程中的资源。有形之物如财物或物品,这些有形资源的交换即物品从某一行动者向另外行动者的传递与转让。社会交换当然也涉及到非实物性资源转让的情形,此时的资源可以是提供具有社会价值资源的能力,例如批准某一工程项目开工的决定权或某种社会地位,也可以是诸如快乐或自尊这样的心理状态。总之,行动者的行为给对方行动者带来了在后者看来有意义的价值。而且资源只是对于需要资源的人来说才是有价值的,因此资源拥有的是关系属性,这种关系是双方在交换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emergency),不可还原为其中任意行动者自身的一种属性。也可以这样理解资源,行动者A与行动者B形成某种关系中的资源,在行动者A与行动者C形成的关系情境中很有可能就不再是有价值的[4]21。书店出售的书籍对于求知的人来说是一种需要,对于厌倦读书的人来说就是“无用之物”。无论是在何种情况下,交换行动都会让施加行动的行动者付出成本,为对方带来某种有价值的资源。

(四)交换结果———正向或负向

交换所带来的结果可能具有正向价值即奖励性(例如使利益增加、某种奖励、令人满意的服务,亦或是某种具有实用性的功能),也可能具有负向价值即惩罚性(例如利益的减少、某项处罚、不令人满意的服务)。行为主义者根据交换结果是奖励还是惩罚而从发生的频次上对其加以界定:如果交换结果是奖励性的,那么交换发生的可能性会增加;如果交换结果是惩罚性的,那么交换发生的可能性会降低。

当然,因为行为主体有时无法预先判断交换结果是奖励性的还是惩罚性的,因此交换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要取决于时间的验证,即从较长一段时期来看这种交换行为是正向还是负向,同时交换结果还要取决于不同行动者当前自身的状况[4]146。例如,能够到高级饭店免费吃上一顿大餐,对于多日食不果腹的人来说肯定是天上掉下的馅饼,但是对于以瘦为美、想要保持苗条身材的时尚女性来说很可能意味着需要花费半月甚至更长时间来消耗掉这顿大餐所产生的多余脂肪。

(五)交换媒介———关系

参与交换的行动者都是为了获得有价值的资源才进行交换,因此在交换过程中彼此形成某种程度的互相依赖关系。交换关系为行动者提供交换资源的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关系会随资源交换机会的运用、交换价值与分布的变化而改变。如果一种交换关系依赖另一种交换关系的话,这样形成的交换网络就可以界定为正向连接网络,例如从某种关系中所获得的金钱可以用来交换另一种关系中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如果一种交换关系要视另一种非交换关系而定,那么这样的网络连接就是负向的。例如某男孩要与某女孩确定恋爱关系取决于该女孩不能与其他男孩确定恋爱关系[5]。

三 社会交换的形式

社会交换取决于行动者彼此之间的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当只有两个行动者A和B参与交换时,这种交换是

最简单的社会交换形式,在A与B建立的直接交换关系(direct exchange)中,A(B)直接向B(A)付出其所有之物,A(B)的交换结果直接取决于B(A)的行为,即A向B提供有价值之物,B也向A提供有价值之物。

这种交换形式是早期交换研究学者的主要研究对象,当代交换学者将这种交换置于规模更大网络中的三个或多个行动者时,交换往往就是间接发生的。

间接交换分为一般化交换(generalized ex-change)和合作型交换(productive exchange)。在一般化交换中,行动者向对方付出,但未必从对方处直接有所收获,即付出者和获得者不具有一一对应关系,B从A处获得的收益并不是因为B对A有所付出的直接结果,而是通过B对网络中其他者(如C)有所付出而间接从A处获得回报[6]。例如,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比赛,教师不会因为学生从比赛获得的奖励中直接得到回报,而是由师生双方共同所在的学校对教师的付出给予某种物质或精神上的回报(假定教师与学生同属于所院校)。合作型交换是两个(或多个)行动者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结果而分别做出各自的努力,最终的结果有利于每个行动者,行动者都会因这一目标结果而受益。显然,单个行动者不能独立完成合作型交换所期望的结果,为了实现最终的目标而生发出来的共同责任感将多个行动者聚集在一起。例子如两人(或多人)共同撰写一本著作、股份制商业合作伙伴、家长委员会共同抵制学校按学习成绩将学生分为优等班、差等班。

虽然人类学家从一开始就对集体形式的社会交换产生极大兴趣,但是社会学的研究学者对于一般化交换与合作型交换都没有太大关注,相反,直接交换在研究和理论化方面则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后者不仅在社会生活中比较常见,而且在当代交换研究明显占据优势。在直接交换关系中,交换依据其交换过程是协商性的还是互惠性的而得以分类[7]。

(一)协商性交换

在协商性交换中,行动者要参与共同的决策过程,就交换结果进行明确的谈判和议价,就交换条件进行协商以达成某种契约性的交换协议,使行动者能够依据交换协议向对方提供利益,一旦协议达成对于双方来说具有严格的约束力。协议过程涉及交换双方提供报价、讨价还价,甚至在有些时候,意欲达成交换的双方中的一方或双方有必要做出某种妥协或者让步。

协商性的交换要求交换双方在同一时间点上就交换条件进行商定,在真正进行交换之前,双方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付出什么,又会因之而得到什么。大多数经济行为都具有协商性交换的特点。购房者A向开发商B购买房子,如果双方能够在房子的销售价格、房子质量及相应售后服务等方面达成一致,则此种交换可以顺利进行,购房成功;如果双方中的任意一方在房子价格、质量等方面无法认同对方提出的条件,即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则购房行为终止。当然,某些社会交换也可以归为协商性交换,常见的如家务劳动分工,夫妻双方会就谁干哪些家务活而进行协商[7]。协商性交换中尽管在达成协议时也强调双方的共同性,但是同合作型交换相比,这种交换形式中涉及到的共同责任感要小一些。

(二)互惠性交换

在互惠交换中,行动者进行的交换不是在同一时间点上进行的,而是在不同的时间点上分别进行的,行动者彼此之间没有就交换条件进行协商。行动者向对方施加单向的有利于对方的行动,但是不知道对方能否在未来的某一时间点上、在多大程度上由于已经接收到的有利行为而有所回报。在接下来的某个时间点上,如果一方由于接收到另一方的有利于其自身的互惠性行为而向另一方做出回报性的反应,那么双方的交换关系就得以建立并且有可能进一步发展,在未来的时间里双方之间也许会有多次交换发生。也就是说在互惠性交换中,行动者要受到对方或然性行动的影响,要视其合作伙伴是否发出有利于对方的行为而定,行动者可以对交换伙伴给予有价物品,也可以保留有价物品或者拒绝给予有价物品,即决定是否要做出有利于自己的行动或者不做出有利对方的行动。

例如行动者A向B提供论文写作意见或修改建议,此时A向B施加了有利于B的行动,该行动是A独自引发的交换,但是此时A不知道B能否会因此行为对其有所回报,也不清楚B何时会对其回报,更不晓得B对其有多少回报。然而,如果在A向B发出有利于B的行动之后,如果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之内A没有收到B对其进行的回报,那么这种关系可能会中止。也可以这样认为,这种关系的维持需要一系列依时间顺序发展起来的或然性行动。

另外,这种交换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出现平等交换或不平等交换,此时的交换平等或不平等性是依据行动者给对方带来有价利益的多少而定的。因为互惠性交换发生在不同时间点上,在T1时刻A对B的付出可能多些,T2时刻B对A的回报可能少些,T3时刻A对B的付出可能少些,因为互惠性交换发生在不同时间点上,不是即时性的,而且某一方收到的回报可能不足以抵消其行为付出,因此这种交换关系就会逐渐产生平等性或不平等性,而这种平等或不平等的关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建立起来的,平等或不平等程度由行动者的付出及收到回报的比例决定[8]。再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在T1时间点上行动者A参加行动者B的婚礼,并随附一定金额的礼金;当A在T2时间点上结婚时,B可能参加其婚礼,也可能不参加。如果B参加其婚姻,则A与B建立起互惠性交换,如果B没有参加,则A与B的交换或者到此结束;或者在T3时间点上B再对A施加其他形式的回报性行为,这样也可以认为A与B建立起互惠性交换。当然如果B参加A的婚姻,随附的礼金金额未必与A曾经付出的礼金相等。如果接到的礼金等于其之前付出的,则A与B建立起平等交换,如果礼金小于其以前付出的,则A与B建立起不平等交换。大多数社会交换,尤其是朋友、家庭成员等非陌生人之间的交换具有互惠性特点。

虽然古典理论家主要关注的是互惠交换,许多现代理论家们开始研究协商性交换。然而,互惠交易以及它们同协商交换之间的区别已开始接受重新关注。下面分析不同交换形式之间的差异。

(三)区别

爱默森(1981)认为协商交换与互惠交换的区别类比于博弈论中的合作与非合作博弈之间的差异[9]。合作性博弈类比于协商性交换,在合作性博弈中,行动者要共同制定具有严格约束力的协议。非合作博弈类比于互惠性交换,在非合作博弈中,行动者独立做出行为选择,不知道他人的行为选择是什么。简单地说,这两种不同类型交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6]。

1.交换结果

在互惠交换中,每个行动者的交换结果完全取决于其交换伙伴的行为。即A单独对B发出有利于B的行为,或者相反,而没有考虑其他因素。因此在这种交换情况下,利益是从A单向流动到B。行动者可能开启一个没有回报的交换,也可能从对方处获得利益而无需给予回报。然而,在协商交换中,每个行动者的交换结果都是要依自己和他人的共同行动而决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利益是双向流动的。交换双方不能在没有达成对双方都有益协议的情况下而进行交换[6],如果对于双方都有益处的协议没有达成,则此交换不能发生,此时双方无法获得利益。

2.交换信息

行动者进行协商性交换时,双方要就交换的对象进行沟通和商议,因此,行动者在进行交换之前就知道他们的付出会有什么样的回报,也就是说交换双方对于交换信息是完备的。协商交换需要任何一方在获得收益之前就要达成互惠协议,行动者对于为了要达成交换自己需要做什么,即对于达成交换所做的贡献在获得利益之前就是已经知晓的。

但是在互惠交换中,由于行动者是在没有就交换进行彼此协商的情况下而单独向对方施加的行动,因此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并不确定由于其所付出会因此得到什么样的回报。这种交换情境中的信息处于“黑箱”状态,当行动者个体在没有协商的情况下将利益给予他者时,他们不了解他人是否能够以及何时能够给予回报。

3.交换时间

在互惠性交换中,发出行动和接收行动是分开进行的单向行动。互惠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并逐渐发展起来,即行动者依据对方以前是否有所付出而决定其现在是否决定实施付出行动。如果A接收到B发出的单方向利益,A内心里可能觉得有义务提供利益作为对B的回报;如果A对B发出单方向的利益,A可能会期望B在稍后的时间里有所回报。这只是A的一个期望,然而事实是否如A所料,还要视B的行动而定。

这两种不同形式的交换导致的平等或不平等交换出现的时间也不相同。在协商交换过程中,每次交换之前协商的协议能够使行动者意识到交换带来的是相等亦或是不等性交换。而在互惠交换中,相等或不等的交换结果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定,并不是随着单次交换的结束而结束,而是在交换发生之后的较长一段时间之内,在未来的某一时间得到对方的某种反应(或者得不到对方的反应,即没有形成互惠性交换)。另外,交换结果取决于一方行动者向另一方施加有利行为的频次,还取决于互惠行为自身对于接收行为的一方具有多大的价值[6]。

4.交换风险

所有形式的社会交换都会涉及不确定性和风险问题,但是这种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数量和类型却是各有不同。在互惠性交换中,行动者开始交换时不知道他们会得到什么样的回报,而且不能保证对方就一定能够提供回报。随着时间的推移,交换双方一旦彼此建立起某种关系,进而他们能够推断对方的意图,因此互惠交换会更加顺利的进行。然而,他们最初开始的交换是在缺少这些信息的前提下发生的,有时即使是在已经建立起来的、成熟的关系中,被剥削、被利用的情况也是始终存在的。因此,互惠性交换中的行动者将会面临这样的风险:单向提供利益的同时很可能得不到什么作为回报[8]。因此,在互惠交换中,行动者就其合作伙伴和他的行为做出选择,不知道其合作者发生回报的可能性有多大,合作者是否提供回报也没有保证。在面临这些风险时,行动者往往更更加注重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而不是最大可能地增加收益。

另一方面,在协商性交换中,协商过程本身具有某种不确定性。意欲进行交换的行动者双方不仅可以就交换条件不断地议价,也可以选择采用多种心理上的战略战术以达成最后的交换协议,这些都会影响协议条款以及达成协议的可能性。然而,事实是,行动者双方一旦就交换条款达成共识,这种不确定性就不存在:行动者知道他们付出什么又会因之而得到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以决定进行交换也可以决定不交换。其中的一方或者双方或许感觉到协议条件可能是不平等、不令人满意的,但是如果双方都认为从交换中得到的利益比他们不进行交换时获得的利益少的话,那么这种交换就不会在这两者之间发生。一旦达成某种协议,交换受到有约束力协议的保证的话,行动者就不大可能会面临对方不会兑现协议条款的风险[8]。

5.交换利益

在互惠性交换交换中,利益是单向流动的。行动者做出要交换的决定以及交换发生的行为是单独进行的,只要行动者A对行动者B做出有益于B的行动(例如给予帮助或提出建议),此时,A就独自启动了交换行为。因为这种交换行为是由行动者A独自做出的,因此利益是从A单向到流动到B。无论这种单向的利益流动是从A到B,还是从B到A,总之,这种有益于其中一方的行为可能在未来的某一时间上能够产生互惠性的利益。

在协商性交换中,利益的获得是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完成的,一旦具有约束力的协议生效,双方的交换得以进行,因此利益是在二者之间双向流动的。而且在协商性交换中,A给予B的有价物品越多,A从协议中获得的利益就越少;在互惠性交换中,A向B提供利益的交换次数越多,A从B之外的其他行动者中获得的利益就越少。

以上对两种交换形式从多个角度进行划分,然而这两种交换形式并非泾渭分明、截然不同,他们有区别,也有联系。以上关于交换形式所做的区别性分析有时会变得模糊,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一般说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协商性交换的行动者之间形成某种程度的依赖性时,他们协议的交换条件往往不再具有严格的约束力。此时协商性交换开始类似于互惠性交换,他们需要了解彼此,以获得关于对方更多的可能用于未来交换的信息。另一方面,即使是发生在家庭和朋友之间的交换,一些人情的交换、家庭工作、活动的选择也都是可以协商的[8]。

参考文献:

[1]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刘军,David Willer,Pamela Emanuelson.网络结构与权力分配:要素论的解释[J].社会学研究,2011,(2):134-135.[3]彼得·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4]Linda D.Molm,The Social Exchange Framework,Con-temporary Social Psychological Theories,2006,edited by Peter J.Burke,P25-26.

[5]Emerson,Richard M.1972."Exchange Theory,Part I:APsycho-logical Basis for Social Exchange,"and"Exchange Theo-ry,Part II:Exchange Relations and Net-works."Pp.38-87inSociological Theories in Progress,Vol.2,edited by Joseph Berger,Morris Zelditch,Jr.,and Bo Anderson.Boston:Houghton-Mif-flin.

[6]Linda D.Molm,Theoretical Comparisons of Forms of Ex-change,Sociological Theory,Vol.21,No.1(Mar.,2003),p2,4.

[7]Linda D.Molm,Gretchen Peterson,Nobuyuki Taka-hashi,Power in Negotiated and Reciprocal Exchange,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64,No.6(Dec.,1999),p876-890.[8]Linda D.Molm,Nobuyuki Takahashi,Gretchen PetersonRisk and Trust in Social Exchange:An Experimental Test of aClassical Proposition,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105,No.5(Mar.,2000),p1399-1401.

[9]Emerson,Richard M.1981."Social Exchange Theory."P30-65in Social Psychology.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edited byMorris Rosenberg and Ralph H.Turner.New York:Basic Books.

(责任编辑:乌东峰)

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是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流派之一。产生于50年代末期的美国。交换理论最初是针对结构功能主义提出的,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实证主义、自然主义和心理还原主义的倾向。它强调对人和人的心理动机的研究,批判那种只从宏观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或抽象的社会角色上去研究社会的作法;在方法论上倡导个人是社会学研究的根本原则;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相互的交换过程。这是对美国心理学家B.F.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功能主义的文化人类学和功利主义的经济学的全面综合。 社会交换论的基本研究范畴和概念包括价值、最优原则、投资、奖励、代价、公平和正义等。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社会学家G.C.霍曼斯、P.M.布劳和R.埃默森。霍曼斯是交换理论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一组普遍性命题:①成功命题。一个人的某种行为能得到相应的奖赏,他就会重复这一行动;某一行动获得奖赏愈多,重复活动的频率也随之增多;获得的奖赏愈快,重复活动的可能性就愈大。②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可能会带来相同或相似性行为。如某人过去在某种情况下的活动得到了奖赏或惩罚,而在出现相同的情况时,他就会重复或不再重复此种活动。③价值命题。如果某种行为的后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那么,他就越有可能去重复同样的行动。④剥夺与满足命题。某人(或团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的次数愈多,那么,这一奖赏对该人(或团体)的价值就愈小。⑤攻击与赞同命题。该命题包括两方面:一是当个人的行动没有得到期待的奖赏或者受到了未曾预料到的惩罚时,就可能产生愤怒的情绪,从而出现攻击性行为;二是当个人的行动得到预期的奖赏,甚至超过期待值,或者没有遭到预期的惩罚时,他就会高兴,就会赞同这种行为。霍曼斯将 5个命题看成是一组“命题系列”,强调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性,并认为只要将5个命题综合起来,就能够解释一切社会行为。霍曼斯指出,利己主义、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由于每个人都想在交换中获取最大利益,结果使交换行为本身变成一种相对的得与失。对个人来说,投资的大小与利益的多少基本上是公平分布的。 布劳的交换理论是从社会结构的原则出发考察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换过程,其理论目标既想克服功能主义忽视研究人的理论缺陷,又想弥补霍曼斯理论只局限于微观层次方面的不足。布劳的理论方法是从描述交换过程及其在微观层次上的影响开始,再从群体层次上升到制度与社会的宏观层次。他认为,社会交换关系存在于关系密切的群体或社区中,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的。社会交换是一种有限的活动,它指个人为了获取回报而又真正得到回报的自愿性活动。布劳还区分了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内在奖赏和外在奖赏的差别,引入了权力、权威、规范和不平等的概念,使交换理论在更大的范围内解释社会现象。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从微观到宏观,系统地追溯了交换现象的各种发展过程及其影响,从而形成一种归纳过程取向的社会结构理论。 继布劳之后,对交换理论作出重要贡献的还有埃默森等人。埃默森运用严密的数理模型和网络分析,阐述社会结构及其变化、社会交换的基本动因和制度化过程,在方法论上进一步充实了交换理论的理论体系。 霍布斯在他早期发表的学术文章 (1958 年 ) 以及专著《社会行为的基本形式》(1961 年和 1974 年版 ) 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他理论的主要根据。在五种理论中,他的

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

第七章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4课时) 教学目的: 掌握社会交换理论与社会影响理论;从众、服从和顺从的含义和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 社会交换理论与社会影响理论;从众、服从和顺从的含义和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社会交换理论与社会影响理论 教学方法及手段: 以讲授法为主;依据启发式教学法向学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列举丰富的实例,提高学生兴趣,加强教学;采用幻灯片教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社会交换 1958年美国社会学家Homans提出了社会交换思想。社会交换是人类社会生活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不论是经济生活中的商业行为,还是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交往活动,无不受交换的影响。 一、社会交换理论的基础 1、功利主义经济学 *创始人: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主要观点:惟利是图是人的本性。在市场竞争中,人总是理性地追求最大的物质利益。 *人在市场竞争条件下权衡所有可行的选择,理性地选择代价最小但报酬最大的行为。 不总是追求最大利润,但当与他人交往时总是试图得到一些好处 不总是理性的,但在社会交往中的确要核算成本与收益 不具备完备信息,但知道有些信息是评价成本与收益的基础 社会生活中,经济交换只是人们普遍交换关系的特例 交换中不仅追求物质目标,同时也交换非物质的东西 2、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张 *代表人物:巴甫洛夫、桑代克、华生和斯金纳 *主要观点:人的行为是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为基本目的的 *Homans把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一些命题引入到社会交换理论中: 任何情境中机体都将产生能够获得最大报酬和最小惩罚的行为。 机体将重复在以往曾经受到强化的行为。 在与过去行为得到强化类似的情境下将重复同样的行为。 从某一行为中得到的报酬越高,该行为越不值得,机体可能产生替代性的行为以寻求其他的报酬。 二、社会交换理论的思路 1. 酬赏与成本 酬赏指个体从人际交换里所获得的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如被爱的感觉,得到经济上的援助等。事物对人是否具有酬赏作用因人而定,在一个人看来重要的东西,别人可能认为一文不值。 社会交换中的成本是指与他人交换过程中的付出或产生的负性结果,如社会交换需要时间、精力,有时还伴随着冲突和责难等,这些成本是我们与他人交往

社会交换理论完整版

社会交换理论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第八章社会交换理论(S o c i a l E x c h a n g e T h e o r y)本章授课要点: 1、明确交换理论所使用的基本概念及其思想来源; 2、正确区分霍曼斯和布劳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各自的理论缺陷 第一节社会交换理论的思想来源 现代社会学的交换理论是在五六十年代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的着作中诞生的,同冲突理论一样,交换理论也是作为对功能主义的反拨而发展起来的。社会交换理论是在广泛地吸收其他学科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思想来源是古典政治经济学、人类学和行为心理学。 一、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交换思想 以亚当·斯密等为代表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理论取向。在他们看来,交换是人类一切历史阶段上一切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古典政治经济学同时把人看作是富有理性的,人在行动时,总是精心计算,对市场信息作出全盘估计,对行动的成本和利润加以权衡,尽量选择只付出较小成本就能获得较大利润的行动方案。社会交换论者吸收了以上关于成本、报酬、利润等概念,在他们看来,经济学对商品交换的分析不仅适合于经济领域,也适合于社会领域。 二、人类学中的交换思想 20世纪上半叶,西方人类学对初民社会的研究取得了相当的进展。在以下这些人类学家的研究成果中,交换被作为一种社会整合的要素受到关注,其成果为社会学的交换理论提供了一些基本思想。 (一)弗雷泽的澳大利亚土着居民姑表联姻模式: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用经济动机来解释澳大利亚土着居民中的姑表联姻模式,即土着居民由于没有娶亲的财力,只好用自己的女性亲属作为交换妻子的物品,因而妇女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拥有较多姐妹或女儿的男人就富有,并给他带来威望和权力。 (二)马林诺夫斯基的交换心理学说:马林诺夫斯基在对特罗布里恩德群岛进行研究时发现,居民中通行一种“库拉圈”的交换制度,交换以臂环和颈饰为物品,但这种交换主要的不是源于获得的经济动机,而是一种建立并维持友谊的方式。马林诺夫斯基由此区分出物质交换和非物质交换,这对现代交换理论摆脱功利主义影响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摩斯交换理论中的结构主义:马歇尔·摩斯既反对从个体的经济动机解释交换,也反对从个体的心理动机解释交换。在他看来,促使人们进行交换的力量不是来自个体,而是来自社会或群体。个体从事交换活动是根据群体规则进行的,又是任意的,它体现了群体的道德。而这种道德一旦出现并在交换中得到巩固,其作用就远

社会交换论

布劳将霍曼斯的分析扩大和延伸,得出了他自己的交换观。他的《日常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势》一书 (1964 年 ) 和两篇论文 (1964 年, 1968 年 ) 是研究他的观点的主要素材。布劳虽然不像霍曼斯引起那样多的争议,但他对社会学现象的研究方法还是受到了一些学者的批评。 理论基础 一般来说,学者们对布劳的批评少于对霍曼斯的批评。布劳的观点之所以被人接受,原因之一是他认识到发生特性是社会交换的控制因素,并且依靠经济学原理——而不是操作心理学——作为其理论基础。 如前所述,霍曼斯信奉简化论;他相信任何复杂行为都能简化为他提出的几项命题。这一立场未能获得普遍赞同,继而发生了热烈的争论。 布劳承认,在人际交换中,会出现一些无法用双方过去的强化事例来解释的特性,这样他就避免了争议。他并不否认操作心理学的有效性,但也指出:操作心理学无法解释人际交换中的所有现象——不能解释发生特性。 按照布劳的观点,发生特性“实质上是一个结构之中各个成分之间的种种关系。这些关系虽然必定与诸成分共存,但并不寓于成分之内,它们限定了该结构。例如,人际社会交换中的发生特性就是交换双方之间的关系。从关系双方经历过的强化事例不一定可以看出双方取得的一致的性质何在。两人对对方采取某些人际行为,可能是因为在过去这样做曾一直使双方得益。除非双方都发现对方的反应有利可图,否则就可能无法继续对方所期望的行为。假定有一个人曾把做家务和受惩罚联系在一起,从这一过去的强化事例我们可能预料他将竭力逃避这类家务。但是,为了保持与别人的某一关系,他可能不得不分担家务。人们为了获取回报,有可能达成一些难以用过去的强化事例来解释的一致。这些一致甚至可能是出于对未来回报的期望,而不是基于对过去回报的记忆。 布劳运用经济学作为其主要理论基础。霍曼斯也谈论经济学,但他首先是从操作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相反地,布劳固然承认操作心理学的重要性,却偏向于主要依靠经济学。 第一章中已指出,布劳看到了社会交换与经济交换之间的若干重要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来源于社会交换的非正式性和非特定性。尽管如此,布劳还是相信,描述经济原理的方法 ( 如无差异曲线、供求曲线 ) 能被用来引伸出关于社会交换的可检验的假设。他正是运用这些方法来预测在工作群体中可以怎样用劝告来换得服从。诺德也对群体中社会赞同和社会一致的交换作了类似的分析。 大多数批评家对布劳运用经济学方法表示欢迎,但也没有忽略其中的一些问题。希思曾指出布劳对各种曲线的描述中的若干小错误;更重要的是,他还提出了质疑:我们在考察社会交换时能否符合经济模式中的数学假设。我们对社会回报的计算可能与经济模式的要求相抵触,某些社会回报的质可能与经济生活中商品的性质不同。所以说,布劳对经济学方法的运用提供了一个有用的类比,但无法作出经精确的预测。 经济学的决策 布劳对人们如何决定行为的分析是以人们的期望为基点的。他写道:“可以作出的唯一假设是,人类在选择潜在合伙人或行动步骤时,首先对与他人以往的

行为主义与社会交换浅谈

行为主义与社会交换浅谈 摘要:型为主域与现代社会交换理论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现代社会交换理论存在着明显的行为主义色彩。本文主要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推动相关理论的发展。 关键词:行为主义;社会交换;交换行为主义 一、行为主义与社会交换的融合 社会交换与行为主义融合后,使社会交换理论充满着浓厚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元素。在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中认为:双方通过有选择行的强化对方的活动,同时影响到将来可能发生交换的活动或行为,即为社会交换。他在交换理论的开篇就指出:在两人的互动环节中,一方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另一方行为的强化,在强化的过程既会产生一定的价值,同样另一方也要付出必要的代价和损失,这就是社会交换的基本方式。交换双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关系,每个行为主体都是通过行为强化的过程完善和塑造对方的行为,乙方对另一方的行为反应和塑造,必须符合对方的行为报酬。在交换过程中,交换双方都必须有利可图,这也是交换活动的“公开秘密“。在交换过程的表达中,霍曼斯将社会交换的原因归结于现在和未来因素,而对强化效果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显然,很明显存在着行为主义心理论调。 二.交换行为主义的局限性 作为社会主义何时回家换融合的产物,交换行为主义冲破了传统研究的束缚,以全新的视角为社会交换的研究带来了曙光。但是由于交换行为主义在创建的过程中,由于创建者的思维狭隘和观点偏激,因此表现出许多难以自圆其说的破绽。 由于交换行为主义是以心理演绎主义为基础,一方面霍斯顿认为操作行为主义是最有效的心理学理论,也是所有心理学的总括,显然这是一种狭隘的认识;另一方面他认为人类行为是起源于动物行为的心理学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此问题。【1】 在霍曼斯的交换理论中,存在一种难以摆脱的矛盾。一方面他坚信通过心理学角度对人类进行研究;另一方面有坚持通过动物行为角度对人类行为进行分析。从而导致整个理论体系对人类独立于过去的经验和未来的预测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3

社会交换论

社会交换论 主张从经济学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重点强调,“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社会交换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其他代表人物有布劳、埃莫森等。社会交换论是综合了操作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经济学边际效用递减理论以及功能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的一些观点而发展起来的。始于1958年。 基本观点 霍曼斯提出社会交换论的五个普遍性问题。 1.成功命题 个体的某种行为能得到相应奖赏,他就会重复这种行为;某一行为获得 奖赏越多,重复行为的频率就越高; 2.刺激命题 相同的刺激可能引起相同的或相似的行为。 3.价值命题 某种行为的结果对个体越有价值,他重复这种行为的可能性越高。 4.剥夺与满足命题 个体或群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次数越多,则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越小。5.侵犯与赞同命题 当个体行为没有得到期待的奖赏或受到出其所料的惩罚时,他可能产生愤怒情绪,从而出现侵犯行为;反之,如果个体行为得到、甚至超过预期的奖赏,或没有受到预期的处罚,他可能会高兴,就会赞同该行为。· 上述五个命题成为一个系列。之所以为普遍性命题,是因为在霍曼斯看来,它们可以解释一切社会行为。社会交换论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由于每个人都企图在交换中获取最大收益,减少代价,使交换行为本身变成得与失的对照。 人们在互动中倾向于扩大收益、缩小代价或倾向于扩大满意度,减少不满意度。如果收益(产出)与代价(投入)平衡,互动得以维持;相反如二者不平衡则互动难以长期维持。

后来布劳发展了社会交换论,认为社会交换关系是建立在互惠基础上的人们自愿的活动;它不仅存在于个体之间,而且存在于群体和社区之间。他还引人权力、规范、不平等的概念使交换论在更大范围内解释社会现象。

霍曼斯 交换理论

霍曼斯人物简介 霍曼斯(George Casper Homans,1910—)美国社会学家,社会交换论的代表人物之一。生于波士顿。193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39—1941年任大学讲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美国海军服役。1946年回到哈佛大学,转入社会学系,1953年任社会学教授,1967—1970年任社会学系主任。1963—1964年任美国社会学会主席。他早期受结构功能主义的影响,强调小群体研究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其中的行为变量,如活动、交往和情感三者的关系,为交换理论奠定了基础。后期,他强调人和人的动机的重要作用,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交换过程,把社会学的研究还原为微观的社会心理研究。他把社会看作是个人行动和行为交换的结果,社会结构是个人行为的集合,因而个人行为应成为社会学研究的最高原则。霍曼斯的社会学思想被称为行为主义交换论。 霍曼斯交换理论背景 2O世纪4O年代以后,帕森斯的功能主义在美国乃至全世界社会学界占据着绝对统治地位,适应美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帕森斯把社会看成一个有机整体,它们由AGIL等四个有机部分构成,其中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整个社会系统中占据一定的结

构、承担相应的角色、发挥各自的功能。这正如吉登斯所说:“在二战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整个世界的社会学都为美国社会学所主宰,社会学理论中深深地埋下了帕森斯的印记”。 然而,社会结构和功能如此的完美性忽视了社会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的丰富性特征.因而往往也就表现为一种抽象的理论,显然不符合20世纪6O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社会现实,这种理想主义的社会学研究方法所构造的“理想类型”引起了社会科学家们的严重不满。其情形诚如吉登斯所言:“现在回过头来看。帕森斯的思想享有的声望未免太高,因为他那种抽象、含混的风格引起许多人的麻烦。”所以,反思社会学功能主义研究理路、寻求社会学方法论突破、构建真正能够反映和把握社会现实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就成了帕森斯以后社会学家的共同心声。因此,针对帕森斯整体主义方法论。6O年代初,以心理学为基础的个体主义力法论自然就应运而生,霍曼斯便成了开路先锋。 霍曼斯交换理论的来源 按照恩格斯的理解,任何一种社会科学理论都是。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基础上的理论思维”,它总会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及理论来源。总体上看,霍曼斯交换理论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

评述部分 社会交换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进而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的一种社会学理论。由于它对人类行为中的心理因素的强调,也被称为一种行为主义社会心理学理论。这一理论主张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能够带来奖励和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因此,人类一切社会活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交换,人们在社会交换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也是一种交换关系,而这一理论的主要开拓者就是霍曼斯。(以心理学为基础的个体主义力法论自然就应运而生,霍曼斯便成了开路先锋。) 而霍曼斯交换理论的产生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它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马克思的经济思想。第二,文化人类学家的交换思想。第三,斯金纳的个体主义心理学思想。 该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成功命题。就个人的全部行动而言的。人的行动与动物有着相似的地方,他要遵循报酬原则。也就是说,频率的有规律性所获得的报酬和奖励要低于没有规律所得到的奖励和报酬。 第二个是刺激命题。某一特定的刺激或者一组刺激的出现会给某人的行动带来某种报酬或奖励。那么现在的刺激与过去的刺激越相似,个体就越有可能进行类似的行动。 第三个是价值命题。如果某种行动所产生的结果对一个人来说越有价值.那么他就越有可能采取同样的行动。当然.霍曼斯所讲的价值不仅仅指经济价值也包含了社会价值乃至伦理道德价值因素在内. 第四个是剥夺——满足命题。一个人在最近越是经常地得到某种报酬,那么随着报酬的增加此人所获得此报酬的满足感和价值感就会减少。 第五个是攻击——赞同命题。这个命题包括两层含义;其一,当某人的行动没有得到他期望的报酬或者他得到了料想不及的惩罚时,他将被激怒并越有可能采取攻击性行为,而这种行为可以发泄他的不满情绪,因而对他来说有价值。其二。当某人的行动获得了他所期望的报酬,特别是报酬比预期的还要大,或者他的错误行动没有受到预想中的惩罚,他都会非常高兴,继续做得到报酬的行动或者避免错误行为的再度发生。 第六个是理性命题。霍曼斯认为人是有理性的动物,在人际交往中,人们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最高酬赏和利润。 从上面我们不难发现,霍曼斯是在吸收上述思想家们的思想并总结斯金纳心理学理论五个命题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命题,与原先的社会理论相比,更具有时代性和较强应用力。但是,与布劳、科尔曼等人的社会理论相比,他一味地反对帕森斯的功能主义,而没有深入揭示建立在个体交换基础上宏观水平上的社会交换。 霍曼斯交换理论在20世纪的60年代之后,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角落。尤其是其成功命题和刺激命题,被广泛应用到薪酬制度当中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总而言之,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对于重新恢复人的主体性、克服功能理论忽视人的因素具有积极的作用,他的理论因此被公认为是一个精致的、“完整的具有强解释力的现代社会学理论眦”。而且,霍曼斯理论非常重视人的需要和情感在人际交往与社会交换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理性人的选择性,这种将微观互动与宏观整合相结合的尝试也为心理学、社会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 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这理论所存在的不足之处。首先,霍曼斯忽视了社会因素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过分夸大了人际交往以及社会交换中个人的目的与动机,而忽视了宏观社会结构对个体活动的制约作用以及个人对于社会结构的能动作用。其次,霍曼斯混淆了动物为了生存而形成的本能行为与人类的社会行为之间的界限,忽视了人类生活、人类文化以及

社会交换理论

听黄先生讲课有一大乐趣,在于可以听到许多从未了解过的领域的知识。然后就会去查阅并试图在日常中去考证它。平时被忽视的事情也突然就与之产生关联,会有一种“哦,原来如此”的心情。 “社会交换理论”发生于社会互动,任何人际关系,其本质上就是交换关系。人与人之间精神和物质的交换过程达到互惠互利时,人际关系和谐,而且只有在相对平衡的条件下,互动得以长久维持。 黄先生将这种交换过程描述为“信用账户”,即给予我们精神支持或是物质帮助的这个人,其实是在我们这儿往他的账户里“存款”,而你会很自然的为此适时作出回报性的反应,于是互动继续。“社会交换理论”目前被量化为六类,X1—爱、X2—时间、X3—物、X4—社会地位(彼此之间的稀缺性)、X5—服务、X6—信息。他还给出了一个公式,更加准确直观。 Y=K1*X1+K2*X2+K3*X3+K4*X4+K5*X5+K6*X6 其中,Y是“信用账户”的总和,K值代表权重(黄先生称之为“情感放大系数”),我们看重的东西各不相同,六类事物在我们心中占据的分量不同。且面对不同的个体,衡量标准可能不会是唯一的。 上个周末,去看了心心念念的La La Land,电影很好看。被电影的拍摄和结局感怀之余,不由自主的就试图开始套用之前提及的理论,从一个一点儿也不浪漫的角度去分析它。Sebastian和Mia偶遇多次,Seb热爱爵士乐,梦想是开一家爵士乐俱乐部,可以纯粹创作,不受约束。女主Mia努力试镜,想要成为一名演员。两个坚持梦想的人(“社会地位”),相爱了。 Mia满足了Seb对于“爱”的需求,他太需要一个对他的执着感同身受的聆听者(服务、时间)。而试镜并不顺利的Mia同样需要一种精神上的支撑(服务),愿意花“时间”去陪伴她的人(爱)。这个阶段大家都在往“信用账户”存款,信用状态良好。 由于一个契机,Seb加入了乐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与Mia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也与最初的梦想渐行渐远。争吵随着这种失衡而来,Mia责备Seb背叛自己的梦想,Seb则认为当初是为了给Mia稳定的生活,不得已选择了乐队,而现在Mia却指责自己辛苦获得的成功事业。此时双方的付出与各自收到的并不相同,两者试图满足对方的,都恰恰不是对方最需要的。双方互耗“信用”,社会交换的良性循环被打破。 Mia也迎来了转机,在一次重要的试镜之后,她问Seb,"Where are we?",这句话,代表着在这个时候,Seb的爱对于Mia来说,已经没有梦想照进现实更加重要。在梦想面前,她将“爱”相应K值变小。交换停滞,社会互动中止。 结局很美,很伤感。他们试图圆满了所有过去,并祝福各自的当下。在现实面前,能做的就是,将相遇之歌作为离别的礼物。我会永远爱你,但是我尊重我们的选择与错过,相视一笑,就是最大的默契。 从某个层面看,用这个理论解释亲子关系,也是说得通的。子女对父母总有一种无法拒绝的心情,不正是因为他们在子女心里的“信用账户”,早已经让作为孩子的我们,可能永远都无法完成真正与之匹配的回应。也想到,当我们对一个人抱有期待或是要求时,是否应该掂量一下自己在对方心中的信用状态,不该贸贸然的一味索取。 诚然,这个理论有点过于凉薄,或许你一点也不认同。我也始终相信,有不存在所谓“信用账户”的两个人,我相信,大千世界,许多情感,无法简单用理论言明。 当我们无法面对某一个人时(即社会互动中Y值失衡),暂时放下一颗敏感脆弱的心,用一个较为客观的理论来安抚你的不平衡、挫败、受伤。我但愿,但愿它在你很难的时刻,对你有一点点的帮助。

12社会交换理论

第11章社会交换理论 第一节社会交换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 11.1.1社会背景 (一)、对帕森斯的批判。 二战后,功能主义一度占据主导。50中后期,国内矛盾普遍激化,暴露不平衡,人们强调个性发展,崇尚个人力量。霍曼斯认为,功能理论只是描述而非解释。如“内化”等命题,批判功能论抽象空洞,忽视对人的研究,把人简单看作是占据。 (二)、由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导致新的理论的出现。 社会生活中,人们普遍强调重视人的个性发展,崇尚个人力量,霍曼斯和布劳倡导的强调个人行为的社会交换理论于50后期登上美国社会学舞台。 11.1.2思想根源: 在社会学领域中一直存在着两条线索,即源于迪尔凯姆的集体主义线索和韦伯的个体主义线索。这两条线索的彼此冲突要远远大于其整合,霍曼斯的交换行为主义,从个体理性出发的社会学理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视为对帕森斯的直接批评,交换行为主义是少数几种可以同时适用于宏微观过程的理论方法之一。 (一)古典政治经济学:功利主义取向 交换是人类历史阶段上一切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呈”是每个人都期望从相互交换中得到报酬,正是人类的本性。同时,人是有理性的,人在行动时,总是精心计算,对市场信息作出全盘估价,对行动的成本和利润加以权衡,尽量选择只付出较小成本就能获得较大利润的行动方案。(二)人类学中的交换思想 20世纪上半叶,在人类学家的研究成果中,交换被作为一种社会整合的要素受到关注,其成果为社会学的交换理论提供一些基本思想。 1.如弗雷泽用经济动机来解释澳大利亚土著居民中的姑表联姻模式,即土著居民由于没有娶亲的财力,只好用自己的女性亲属作为交换妻子的物品,因而妇女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拥有较多的姐妹或女儿的男人就富有,并给他带来威望和权力。相反就贫穷。 2.马林诺夫斯基发现“库拉圈”的交换机制,交换以臂环和颈饰为物品,建立并维持友谊的方式,而不是获得经济动机,强调心理需要,这对摆脱功利主义起了重要作用。 3.摩斯反对从个体出发来进行解释,个体从事交换活动是根据群体规则进行的,体现了群体的道德,并得到了巩固,转向了社会结构分析。 4.列维—斯特劳斯重申了交换关系,反映了社会组织模式,还在于他明确提出了交换对等原则,即任何交换必须是得到与提供的相等,这种对等可以是俩人之间的直接行为,也可以是许多人产生的间接行为,只有对等,交换关系才能继续存在下去。 (三)行为心理学的影响 斯金纳:一切行为者都可用刺激—反方的公式来表示。人的意识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不能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强调个人的行为由外部决定,别难过随环境变化而变化,通过对动物的观察可以推断和解释人类行为。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分析,理解人际间大多数行为的最佳方法是将行为作一种有形或无形的商品和服务来交换,这些商品和服务包括食品,住房等有形之物,也包括社会认同,同情,怜悯之类的无形之物。人们的选择往往是将其能够分享的物品进行交换。而人们又是在权衡了行动过程之利弊得失并选择最有吸引力的东西之后才有所行为的,也就是说人在交换这种互动过程中是理性的。 霍曼斯的交换理论着眼于个人层次上对个人行为的解释,一般称为交换论,布劳的理论侧重于探索从人际互动的交换过程到支配社区与社会复杂结构的交换过程,可成为社会结构交换论。 第二节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理论 11.2.1生平及主要观点。 (一)学术经历 (二)主要观点 霍曼斯认为,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单位是人,对社会现象的合理解释必须以人性的内在心理结构为基础。人与人之

社会交换理论

第八章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 本章授课要点: 1、明确交换理论所使用的基本概念及其思想来源; 2、正确区分霍曼斯和布劳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各自的理论缺陷 第一节社会交换理论的思想来源 现代社会学的交换理论是在五六十年代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的著作中诞生的,同冲突理论一样,交换理论也是作为对功能主义的反拨而发展起来的。社会交换理论是在广泛地吸收其他学科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思想来源是古典政治经济学、人类学和行为心理学。 一、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交换思想 以亚当·斯密等为代表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理论取向。在他们看来,交换是人类一切历史阶段上一切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古典政治经济学同时把人看作是富有理性的,人在行动时,总是精心计算,对市场信息作出全盘估计,对行动的成本和利润加以权衡,尽量选择只付出较小成本就能获得较大利润的行动方案。社会交换论者吸收了以上关于成本、报酬、利润等概念,在他们看来,经济学对商品交换的分析不仅适合于经济领域,也适合于社会领域。 二、人类学中的交换思想 20世纪上半叶,西方人类学对初民社会的研究取得了相当的进展。在以下这些人类学家的研究成果中,交换被作为一种社会整合的要素受到关注,其成果为社会学的交换理论提供了一些基本思想。 (一)弗雷泽的澳大利亚土著居民姑表联姻模式: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用经济动机来解释澳大利亚土著居民中的姑表联姻模式,即土著居民由于没有娶亲的财力,只好用自己的女性亲属作为交换妻子的物品,因而妇女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拥有较多姐妹或女儿的男人就富有,并给他带来威望和权力。 (二)马林诺夫斯基的交换心理学说:马林诺夫斯基在对特罗布里恩德群岛进行研究时发现,居民中通行一种“库拉圈”的交换制度,交换以臂环和颈饰为物品,但这种交换主要的不是源于获得的经济动机,而是一种建立并维持友谊的方式。马林诺夫斯基由此区分出物质交换和非物质交换,这对现代交换理论摆脱功利主义影响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摩斯交换理论中的结构主义:马歇尔·摩斯既反对从个体的经济动机解释交换,也反对从个体的心理动机解释交换。在他看来,促使人们进行交换的力量不是来自个体,而是来自社会或群体。个体从事交换活动是根据群体规则进行的,又是任意的,它体现了群体的道德。而这种道德一旦出现并在交换中得到巩固,其作用就远远超出交换事物的活动范畴。摩斯的这一观点把功利主义的交换与社会结构分析紧密地联系起来,对社会学的交换理论形成是有意义的。 (四)列维·施特劳斯的结构主义:列维·施特劳斯是结构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他对社会交换理论的影响不仅仅是他重申了交换关系,反映了社会组织模式,还在于他明确提出了交换对等原则,即任何交换都必须是得到的与提供的相等。

社会交换理论

第八章社会交换理论(S o c i a l E x c h a n g e T h e o r y)本章授课要点: 1、明确交换理论所使用的基本概念及其思想来源; 2、正确区分霍曼斯和布劳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各自的理论缺陷 第一节社会交换理论的思想来源 现代社会学的交换理论是在五六十年代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的着作中诞生的,同冲突理论一样,交换理论也是作为对功能主义的反拨而发展起来的。社会交换理论是在广泛地吸收其他学科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思想来源是古典政治经济学、人类学和行为心理学。 一、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交换思想 以亚当·斯密等为代表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理论取向。在他们看来,交换是人类一切历史阶段上一切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古典政治经济学同时把人看作是富有理性的,人在行动时,总是精心计算,对市场信息作出全盘估计,对行动的成本和利润加以权衡,尽量选择只付出较小成本就能获得较大利润的行动方案。社会交换论者吸收了以上关于成本、报酬、利润等概念,在他们看来,经济学对商品交换的分析不仅适合于经济领域,也适合于社会领域。 二、人类学中的交换思想 20世纪上半叶,西方人类学对初民社会的研究取得了相当的进展。在以下这些人类学家的研究成果中,交换被作为一种社会整合的要素受到关注,其成果为社会学的交换理论提供了一些基本思想。 (一)弗雷泽的澳大利亚土着居民姑表联姻模式: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用经济动机来解释澳大利亚土着居民中的姑表联姻模式,即土着居民由于没有娶亲的财力,只好用自己的女性亲属作为交换妻子的物品,因而妇女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拥有较多姐妹或女儿的男人就富有,并给他带来威望和权力。 (二)马林诺夫斯基的交换心理学说:马林诺夫斯基在对特罗布里恩德群岛进行研究时发现,居民中通行一种“库拉圈”的交换制度,交换以臂环和颈饰为物品,但这种交换主要的不是源于获得的经济动机,而是一种建立并维持友谊的方式。马林诺夫斯基由此区分出物质交换和非物质交换,这对现代交换理论摆脱功利主义影响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摩斯交换理论中的结构主义:马歇尔·摩斯既反对从个体的经济动机解释交换,也反对从个体的心理动机解释交换。在他看来,促使人们进行交换的力量不是来自个体,而是来自社会或群体。个体从事交换活动是根据群体规则进行的,又是任意的,它体现了群体的道德。而这种道德一旦出现并在交换中得到巩固,其作用就远远超出交换事物的活动范畴。摩斯的这一观点把功利主义的交换与社会结构分析紧密地联系起来,对社会学的交换理论形成是有意义的。 (四)列维·施特劳斯的结构主义:列维·施特劳斯是结构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他对社会交换理论的影响不仅仅是他重申了交换关系,反映了社会组织模式,还在于他明确提出了交换对等原则,即任何交换都必须是得到的与提供的相等。 三、行为心理学对社会交换理论的影响

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下浅析大学生恋爱观

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下浅析大学生恋爱观 王春荣 [摘要]本文首先对社会交换理论进行了系统概括,然后主要运用霍布斯、布劳等人关于社会交换理论的观点,从全新的理论视角对大学生恋爱过程中的恋爱动机、择偶标准、互动方式、分手进行分析,以突出大学生恋爱中的理性因素。最后,笔者作为大学生中的一员,以同龄群体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关于大学生恋爱观的想法与建议,希望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提供借鉴。 [关键词]社会交换论;大学生恋爱观;误区;建议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受西方的“性自由”、“性解放”思潮的影响,社会上鱼龙混杂的性文化泛滥,传统的爱情观、两性观、婚姻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怀疑。高等学校作为一个小社会,也受到了这种思潮的影响,对于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的影响尤为突出。 恋爱是大学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由于影响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人格发展及社会化等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学生恋爱的动机、择偶标准、交往方式等皆是相关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主要采用实证调查方式对大学生恋爱心理和行为进行描述并分析利弊,而缺乏从理论视角对大学生恋爱过程中交往特征的研究。恋爱的重要特征是互动,包括行为互动、情感互动和交往的心理特点等。由此,本文试图在交换论的视野下重点分析恋爱过程中的交往特征与互动方式。 一、理论概述 (一)社会交换理论。交换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和布劳提出,论证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的合理性,并把它们放在了社会关系基础的地位,认为人们的需要只有在社会相互作用中才能发现和寻求到。他把个人看作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人。他把人的活动看作“商品”。那么人们通过交换自己的活动,得来的收益就是报酬。“活动的成本”就是由于从事这项活动而放弃其他活动所能获得的报酬。“利润”是报酬减成本。这里的利润、成本、报酬等不一定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从“物质与非物质”这一点来看, 霍曼斯的交换理论具有广泛的意义。也只有从这一点出发, 把经济学引人社会学才成为

社会交换论

第十三章社会交换论 社会交换理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社会学界逐渐兴盛、流行的一种社会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分析、理解人际间大多数行为之最佳方法是将行为当作一种有形或无形的商品和服务来交换。 现代社会交换理论的奠基人是乔治?霍曼斯,其他主要代表人物有彼得?布劳和理查德?爱默森两位美国社会学家。其中霍曼斯的交换理论着眼于个人层次上对个人行为的解释,一般称之为行为主义交换论;布劳的理论侧重于探索从人际互动的交换过程到支配社区与社会复杂结构的交换过程,可称之为社会结构交换论;爱默森把网络分析技术应用于交换理论,一般称为社会交换网络分析。 一、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 (一)社会交换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50年代中后期,美国国内社会矛盾的普遍激化,暴露了美国社会发展不平衡的一面。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开始普遍强调个性发展,崇尚个人力量,反对那种只把人作为团体的组成部分,而不把人作为社会个体行动者的理论观点。 (二)社会交换理论的来源 古典政治经济学(交换是人类一切历史阶段上一切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人是“理性人”) 人类学(交换是一种社会整合的要素) 行为心理学(斯金纳的“刺激—反应”模式) 1、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交换思想 洛克、亚当·斯密 人的欲望的满足主要是通过交换过程实现的。交换会使双方都有利可图,人们进行交换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最大利益的满足。 交换理论在研究过程中,所利用和修正的古典经济学的主要假设有: (1)每个人都是最大利益的追求者; (2)个人所拥有的某类资源越多,那么个人对这种资源的需要便越小; (3)物质市场上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4)垄断、独占下的物质价格.必然高于自由竞争下的价格。 2、人类学中的交换思想 弗雷泽(用经济动机来解释澳大利亚土著居民中的姑表联姻模式。) 马林诺夫斯基(“库拉圈”的交换制度) 马歇尔·摩斯(促使人们交换的力量来自于社会或群体。) 列维-斯特劳斯(交换对等原则) 3、行为心理学 斯金纳的“刺激—反应”模式 1、在任何特定的场合,有机体都将发出那些能得到较大报酬和最少惩罚的行为。 2、有机体将重复那些已经证明能得到报酬的行为。 3、若目前的刺激与过去要得到奖励的刺激一样,有机体会重复过去的行为。 4、若目前的行为情景与过去曾受到奖励的行为情景相似。有机体会重复过去的行为。 5、只要行为能继续得到奖励,该行为就会重复出现。 6、当以前曾被奖励的行为在同样或类似的情景中突然被中断奖励时,有机体会表现出某种情绪。 7、有机体从某一特定行为中得到的奖励越多,该行为的奖励价值就越小,有机体更愿意采

社会交换理论

大学生交往中社会交换行为的分析 摘要:一直以来,赠予和反馈的交换行为充满于人民的生活当中,从人情互惠到对他人的帮助予以报答。本文探讨了大学生交往中常见的交换行为,说明学生交往中普遍存在着交往行为的回报期待,并希求付出与回报的适当平衡。本文探讨了交换行为概述、交换行为的不同类型, 以及个人对大学生交往中社会交往行为的观点。 中心词:交换行为回报期待平衡 一、交换行为的概述 1.交换行为的界定 交换行为是最主要的经济活动之一,是一种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即两方或两方以上的人在遵循各类规则的前提下,相互换取为他人所拥有的各种形式的“所有物”。 2.交换行为是人类社会和经济系统中普遍存在的重要现象,经济学、人类学和社会学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分析探讨,产生了诸多研究成果,这些理论经过梳理可以归为三条线索: (1)个体主义。交换研究中的个体主义将每一个进行交换的社会成员看作为个体的、利己的、理性的人,在交换过程中每一个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利益最大化是行动的原动力。霍曼斯将理性人假设引入到社会交换的研究领域中,结合心理学中行为主义的观点,提出交换理论六大命题,推动了社会学对交换行为这一长期被看作为特定的经济行为概念的深入研究。 (2)结构主义。结构主义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交换现象进行研究,列

维—施特劳斯通过对原始社会中亲属关系的研究,提出来限制性交换和普遍性交换两种交换形式的划分。马林诺夫斯基则认为交换行为是社会关系影响之下而进行的社会行动。作为结构主义交换论者的布劳则认为无论微观还是宏观,都发生着同样的交换过程,不同的是,在宏观领域,交换主题从个人扩展到群体和组织,由直接扩展到间接,交换从先于和创造社会制度及社会结构的过程变为受制度结构制约的过程。 (3)对个体主义和结构主义的调和。布迪厄的资本理论,布迪厄将资本看做交换对象,并指出正是通过资本的转移导致了交换的形成。有限理性选择理论则在修正理性人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几个命题,比如人们并非是纯粹理性的,但他们在社会交换中却会盘算成本和收益。 二、交换行为的不同类型 1.利他型———亲密性 利他型,行动者双方都以满足对方的利益为目的。它以亲密的角色关系为基础,如近亲、密友等角色关系以及建立在亲缘基础上的亲密关系。行动者若考虑到这种关系,其行为会受到某种情感因素的支配而表现出大度、慷慨的奉献精神。行动者不去估价或计较特定场合下这种角色互动所付出交换的价值。利他型中,行动者期待的报酬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定,也没有数量和质量的限制。这种行为是在一些力量的驱使下发生的:一是由于关心爱护他人,或对他人负有责任,行动者往往把自己与他人等同起来,以他人的喜怒哀乐为自己的喜怒哀乐,休戚相关。二是行动者展示出奉献精神回应另一行动者的慷慨大

社会交换论

社会交换论 在20实际60年代早期,针对结构功能主义的不足,交换理论开始初露头角,在经过霍曼斯、布劳、科尔曼和埃默森等人的努力后,在20世纪60、70年代,交换理论已经成为社会学理论中最重要、最多产的分支之一。 那么为什么称他们的理论为交换论呢?原因在于这些社会学家都认为社会领域的特征在于:生活于其中的行动者在同他人的关系中受其得到的酬赏或效用的驱使而彼此交换资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下面重点来对霍曼斯和布劳的理论进行介绍,来详细了解这句话的意思。 社会交换论主要有三个理论渊源:古典政治经济学、人类学和行为主义(尤其是斯金纳的)心理学【大家自己看看,吸收古典经济学中的成本、报酬、利润等概念,该理论认为经济学对商品的分析不仅适用于经济领域,而且也适用于社会领域,如父亲和孩子交换;人类学,我们在经济人类学中学到,人类学认为在初民社会,交换的功能并不仅在于经济、物品的交换,更重要的是交换是实现社会整合的一种方式;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关键在于刺激,即人的一切行为都可以用刺激——反应的公式来表示】。 我们要讲的这两个人,霍曼斯着眼于个人层次对个人行为进行解释,其理论是建立在行为主义和功利主义基础之上,我们一般将他的理论成为行为主义交换论;而布劳的理论侧重于探索从人际互动的交换过程到支配社区与社会复杂结构的交换过程,我们一般将他的交换论称为社会结构交换论。首先我们来看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论。 第一节、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论 霍曼斯1910年出生于美国的波士顿,原来在哈佛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一次偶然的机会使得他转向了社会学研究,他曾任哈佛大学社会学系主任,1964年当选为美国社会学会主席。霍曼斯从事社会学研究的早期对结构功能主义很有兴趣,《人类群体》是他这段研究的代表作。后来他的研究转向交换论,成为社会交换论的主要代表人之一,这方面的著作主要有《社会行为:它的基本形式》(1961);《返回到人》(1964);《社会交换的性质》(1967)。 一、对结构功能主义的批评 同冲突论一样,交换论也是从对结构功能主义的批评中找到自己的理论立足点。霍曼斯对帕森斯的结构功能论的批评集中在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对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建构方式的批评。这部分比较抽象,涉及的是知识本体论和建构论的一些东西,这里我只要将他的观点讲讲,大家听听就行。霍曼斯认为,任何科学都有两件事情要做,发现和解释。通过前者,即发现,我们来判断它是否是一门科学,通过后者,即解释,我们可以判断这门科学的成功程度如何。在霍曼斯看来,结构功能主义代表的是发现的努力,但不能进行有效的经验解释。这同默顿后来对结构功能论修正的出发点不约而同。例如,功能论对体系维持均衡很为重视,但这种理论却没有回答一个更现实的问题,即为什么这样一个系统从一开始就存在,功能论无法提供足够的解释。 第二个对结构功能主义的批评表现在霍曼斯对个体的注意。在结构功能主义,特别是在帕森斯后期的理论那里,我们看到的是或大或小的系统和他们的结构、功能,而个人被简单地理解为服从这种结构、地位的角色,这种对于结构的强调来自迪尔凯姆的传统,它在很大程度赏忽视了社会中行为者个人的重要性和能动性。因此,霍曼斯的理论是从个人的层面开始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