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权投资损益确认的两种方法(上)
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操作技巧

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操作技巧长期股权投资是指企业持有其他企业的股权,并且预期将长期持有的投资。
对于企业来说,长期股权投资不仅仅是一种资产,更是一种战略性投资决策,因此,掌握好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操作技巧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键的会计操作技巧,用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长期股权投资。
1. 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与计量首先,企业需要确认是否符合其长期投资目标的特定条件,如持有期望、投资方式等。
在确认后,企业需要按照其成本进行计量。
一般情况下,投资成本包括购买股权的现金支付、所付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以及因并购而发生的其他直接支出。
2. 长期股权投资的估值长期股权投资的估值主要有两种方法:成本法和权益法。
成本法是指按照买入成本进行核算,不考虑投资所带来的利润或亏损。
权益法是指按照公司对被投资公司的控制程度,将投资公司对被投资公司的权益与被投资公司净利润挂钩。
3. 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测试企业需要定期进行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测试,以确保其投资价值得到适当的反映。
减值测试的主要方法有两种:按照投资成本法进行测试和按照公允价值法进行测试。
按照投资成本法进行测试时,企业需要判断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如果存在,则需要根据被投资公司的价值进行减值准备。
按照公允价值法进行测试时,企业需要计算被投资公司的公允价值,并根据该公允价值进行减值测试。
4. 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利得或损失当企业减少或者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需要确认利得或损失。
利得或损失的计算一般基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或者剩余价值与所得现金之间的差额。
5. 长期股权投资的持续评估企业需要定期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持续评估,以确保其投资决策的有效性。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投资目标的实现情况、投资环境的变化以及被投资公司的经营状况等。
综上所述,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操作技巧包括确认与计量、估值、减值测试、确认利得或损失和持续评估等方面。
企业在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技巧,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投资的效益,并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会计实务:长期股权投资损益的确认观点和方法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的确认观点和方法问:长期股权投资损益的确认有哪几种观点和方法?答: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和损失如何确认,是股权投资会计中的重要问题。
长期股权投资有两种收益观点,由此产生两种损益确认方法:(1)以收到利润或现金股利时确认收益。
这种观点认为:股权投资成本是企业取得被投资单位股权时的实际支出,一项投资能够获得多少利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分回多少利润或现金股利,当处置某项股权投资时,计算该项投资累积获得的收益是实际分回的利润或现金股利,以及处置该项投资时实际收回金额与投资成本的差额的合计。
在这种观点下,长期股权投资以投资成本计价,收到利润或现金股利时确认为投资收益。
这种方法通常可称为成本法,期末长期股权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价。
采用这种收益观点确认收益,能反映企业实际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的情况。
(2)按所持股权所代表的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确认收益。
这种观点认为:股权代表股东应享有或应分担被投资单位的利益或损失,当被投资单位产生利润而增加所有者权益时,投资企业应按投资比例确认投资收益,同时增加投资的账面价值;反之,若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而减少所有者权益时,投资企业应按投资比例计算应分担的份额,确认为投资损失,同时减少投资的账面价值。
这种确认损益的方法,通常称为权益法,期末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的,应按其差额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计提的减值准备直接计人当期损益。
在实际运用中还需视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所具有的控制或影响能力而定。
我国投资准则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
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
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成本法和权益法)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成本法和权益法)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两种:一是成本法;二是权益法。
1.成本法(1)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①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即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注意: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
②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2)成本法的核算步骤①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借:长期股权投资(金额为初始投资成本)应收股利(金额为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贷:银行存款(金额为实际支付的价款、税费等)②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企业按应享有的部分确认为投资收益:分录是: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注意: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无论属于投资企业投资前还是投资后实现的净利润,投资方均应该确认投资收益。
③企业收到现金股利或利润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股利④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企业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应当设置“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核算。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⑤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借:银行存款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贷:长期股权投资应收股利(金额为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投资收益(也可能在借方)【例题1:教材例1-68】甲公司2008年1月10日购买长信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股票50000股准备长期持有,从而拥有长信股份有限公司5%的股份。
每股买入价为6元,另外,企业购买该股票时发生有关税费5000元,款项已由银行存款支付。
甲公司的会计分录为:借:长期股权投资305000贷:银行存款305000【例题2:教材例1-69;1-70】甲公司2008年5月15日以银行存款购买诚远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100000股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每股买入价为10元,每股价格中包含0.2元的已宣告分配的现金股利,另支付相关的税费7000元。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比较三篇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比较三篇篇三: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比较长期股权投资有两种核算方法:成本法和权益法。
成本法是指投资后按实际成本确认账面金额,并且在持有期间一般不因被投资企业净资产的增减而变动投资账面余额的方法;权益法是指投资企业对长期股权投资最初以初始投资成本计价,在持有该投资期间,投资企业应根据享有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该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
二、成本法和权益法适用范围不同(一)成本法的适用范围1.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2.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将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由原先采用权益法变更为采用成本法核算。
对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界定,增加了限定条件“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
(二)权益法适用范围根据新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此规定将权益法的适用范围进行了调整,适用范围不再包括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关系的长期股权投资。
变化比较明显。
二、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相同点两者的投资内容相同。
在会计处理上,初始投资成本的核算内容一致,都是指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支付的全部价款,或放弃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
具体分为以下四种情况:1.以支付现金资产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2.企业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或以应收款项换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3.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包括股权投资与股权投资的交换),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方法

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方法投资是企业实现利润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长期股权投资是指企业购买其他企业股权,并拥有对被投资企业的控制权或重大影响力。
为了准确、规范地处理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事务,企业需要遵守一定的会计处理方法。
本文将介绍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
一、投资分类及确认方法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分为两类,即以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和以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1. 以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以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是指企业通过投资持有的股权,对被投资企业施加重大影响甚至控制其经营决策。
按照权益法处理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初始确认时按照购买时所支付的对价计入投资成本,随后按照投资所占比例确认投资收益或损失。
2. 以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以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是指企业对被投资企业仅具有投资权益,而没有对被投资企业的重大影响力或控制权。
根据成本法核算,投资时以购买对价计入投资成本,并按照成本减值方法进行减值测试。
如果计提的减值损失发生逆转,应当转回以前计提的减值准备。
二、投资减值测试与会计处理企业在进行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投资减值测试。
投资减值测试是为了反映被投资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变化,以判断是否需要计提减值损失。
投资减值测试有两种方法:按个别投资减值和按投资组合减值。
按个别投资减值是对每个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单独测试;按投资组合减值是将具有共同风险特征的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汇总测试。
在投资减值测试时,如果发现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且预计无法通过对被投资企业的控制和影响获得经济利益,应当计提减值损失。
减值损失计提后,应当同时转回以前计提的减值准备。
三、投资收益确认与会计处理长期股权投资在被投资企业实现利润分红、转增股份或其他相关交易时,企业应当确认投资收益。
确认投资收益的时机取决于企业通过长期股权投资获得经济利益的方式。
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

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长期股权投资是指企业拥有其他企业股权,持有时间长期并具有长期经营意图的投资。
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初始确认、后续计量以及减值处理等方面。
一、初始确认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确认,应当按照成本方法进行。
具体的操作是在购买股权时,以实际支付的成本作为初始计量的基础。
同时,还应确认购买时所需要支付的其他费用,如手续费等,将其计入初始投资成本。
二、后续计量1. 股权法计量法对于长期股权投资,可以采用股权法进行后续计量。
根据股权法计量,投资者应在投资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日基于该企业最新可获得的可靠数据计算投资金额。
投资金额的变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应当调整原有投资成本,根据分红情况与其他当时调整记录,便是投资成本的变动。
其次是投资企业利润的变动,投资企业实现利润后,投资者按照其所持股权的比例从投资企业获得对应份额的利润。
2. 成本法计量法除了股权法,还可以采用成本法进行后续计量。
按照成本法计量时,企业应基于其投资成本来计量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
该投资的价值将在损益表上显示为投资收益或投资亏损。
三、减值处理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处理是指在投资价值可能发生减少时,对投资进行减值的会计处理方法。
一般而言,当投资企业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应对投资进行减值测试。
具体的减值测试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下两种方法之一:1. 公允价值减值方法根据公允价值减值方法,企业应评估投资企业的公允价值,并将其与账面价值进行比较。
如果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就需要进行减值处理。
2. 成本计量减值方法根据成本计量减值方法,企业应评估投资企业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并将其与投资成本进行比较。
如果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低于投资成本,就需要进行减值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当发生减值时,需要及时计提减值损失,并在损益表上确认为投资损失。
而且需要定期进行减值测试,以确保企业能够及时反映投资价值的变动情况。
综上所述,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初始确认、后续计量以及减值处理三个方面。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一)采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
1.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 除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外,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 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企业所发生的与 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应计入长期股 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2.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应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价。 3.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 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企业 按应享有的部分确认为投资收益。 4.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按实际取得的价款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 差额确认为投资损益,并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二)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 1.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取得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 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已确认的初始投资成 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 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计入当期损益。 2.投资损益的确认 投资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应当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被投资实现净利润或发生净亏损的份额(法规或章程规定不属于投资企业的净 损益除外),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确认为当期投资损益。
3.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 变动,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相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 面价值,同时增加或减少资本公积。 4.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按实际取得的价款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 差额确认为投资损益,并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会计是一门很基础的学科,无论你是企业老板还是投资者,无论你是 税务局还是银行,任何涉及到资金决策的部门都至少要懂得些会计知 识。而我们作为专业人员不仅仅是把会计当作“敲门砖”也就是说,不 仅仅是获得了资格或者能力就结束了,社会是不断向前进步的,具体到 我们的工作中也是会不断发展的,我们学到的东西不可能会一直有用, 对于已经舍弃的东西需要我们学习新的知识来替换它,这就是专业能力 的保持。因此,那些只把会计当门砖的人,到最后是很难在岗位上立足 的。话又说回来,会计实操经验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学到的,坚持一天 学一点,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缺陷,你可以针对自己的习惯 来制定自己的学习方案,只有你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最后希望同 学们都能够大量的储备知识和拥有更好更大的发展。
知识点总结-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损益的确认

知识点总结: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损益的确认甲公司06年初投资乙公司1000万元,取得30%股权,对A公司产生重大影响,投资当日被投资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3000万元,账面价值2800万元,差异由一固定资产引起,该固定资产公允价值220万元,在购买日甲公司取得股权日评估剩余可使用年限均为10年,在乙公司账面剩余使用年限也为10年。
06年6月乙公司将其成本为600万元的某商品以1000万元价格出售给甲公司,甲公司将取得的商品作为存货。
至XX年资产负债表日,甲公司仍未对外出售该存货,在尚未得知一公司XX年净利润时,甲公司对该批存货由于市价持续下降计提了300万元的资产减值损失。
乙公司XX年实现净利润为3000万元。
XX年5月,甲公司将从乙公司购置的存货的40%售出。
XX年,甲公司将其账面价值为900万元的商品以7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乙公司。
至XX年资产负债表日,该批商品尚未对外部第三方出售。
乙公司XX年实现净利润为1800万元。
XX年1月1日,甲公司以1800万元的价格将其持有的乙公司的股权中的50%售出。
要求:编制甲公司各年相关的会计分录。
1、投资持有30%股权,形成重大影响,应该采用权益法来核算。
1)06年初投资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1000贷:银行存款 10002)06年确认投资收益在确认投资收益时,要考虑公允价值的调整,另外,对于投资企业与其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应予以抵消。
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发生的内部交易损失,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等规定属于资产减值损失的,应当全部确认。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30%=894贷:投资收益 774库存商品 *30%=120由于甲公司已计提300万元减值准备,故而需冲回120万元,因为上面分录已将存货价值降低了借:存货跌价准备 120贷:资产减值损失1203)07年确认投资收益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594营业收入 700*30%=210贷:投资收益 *30%=534营业成本 900*30%=2704)调整40%的内部交易已实现利润借:库存商品 48贷:投资收益 *40%*30%=48调整上面分录2)中的存货跌价准备借:资产减值损失 120*40%=48贷:存货跌价准备 482、08年出售15%,转换成成本法核算1)出售借:银行存款 1800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500--损益调整744投资收益 5562)结转借:长期股权投资 1244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500--损益调整744在确认投资收益时,要考虑公允价值的调整,另外,对于投资企业与其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应予以抵消。
关于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的分析

2 中华人 民共和 国财政部 ,企业会计 、 准则—— 应用指 南2 O (】 匕 -中 O 6M,l 京- 国财政经济 出版社 ,2 o 0 06
财政部会计 企 业会计准j讲解 i 0
【] 京:人 民出版社 ,2 0 M ,北 。 。 07
【 作者 简 介】。 曩 0 囊 。 。。 。 张彬 男 青 岛人 岛 酒店 管理职 业 青
关于长期股权 投资成本法和权 益 法核算 的分析
张
【 文章摘要】
成本 法和权 益 法 是 长期 股权 资持 乏 有 期 间 的 两种核 算 方 法 本文 就成 本 法 和 权 益 法 的原 理 和 使 用 务件进 行 分 析 , 探寻长期 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理论依据。
彬
青 岛酒店 管理职业技术学 院 山东 青岛 2 6 0 1 6 0
技术学院 教师 管理学硕 士“ 究方 u 研 向 :财 务 理 论 ≤ ■ 一 岛 一 。 。
J - 贝 商 业 M D R B sN s 代 o E N u lE s
投 资 企业 通 过 购 买普 通 股 、优 先股 或 通过直接购买股权 的方 式取得长期股权投 资,获得被投资企业相应的股权,从而取得 投 资收 益 或 投 资 叫报 。取 得 长 期股 权 投 资 后, 投资企业应当根据被投资企业的经营成 果核算投资价值和投资权益的影响 , 以评价 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效果, 为投资决策者提 供决策有片 的会计信息 。 j
长期股权投资持有 期间的两种核 算方法一一成本法和权益法
一
、
投 资企 业 获 得 长期 股 权投 资 以 后拥 有 被投资 业的股份, 随着被投资企业的生产 经黄 , 随着利润的产生 ,所有者权益的变 伴
动, 股利分发等一系列可以影响投资企业投 资权益的事项 。 作为股东 ,投资企业应当对 这些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调整投资成本或投 资收益 ,记录投资后的会计信息。根据投资 企业对被投资企业 占有股份的不同, 投资企 业 ・以对被投资企业实施不同的控股影响。 叮
初级《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

初级《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2018初级《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导语:初级会计职称即助理会计师。
担任助理会计师的基本条件是:掌握一般的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并能正确执行有关的财经方针、政策和财务会计法规、制度。
下面和店铺来看看2018初级《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知识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两种:一是成本法,二是权益法。
1. 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但投资方为投资性主体且子公司不纳入合并报表的除外(例外情形)。
2. 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1)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对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2)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即对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提示】投资企业对联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其中一部分通过风险投资机构、共同基金、信托公司或包括投连险基金在内的类似主体间接持有的,无论以上主体是否对这部分投资具有重大影响,投资企业都可以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有关规定,对间接持有的该部分投资选择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并对其余部分采用权益法核算。
解释:对于上述权益性投资,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通过类似主体间接持有的)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处理,一部分(其余部分)采用权益法处理,也就是说对同一个投资可以采用不同的计量基础,现实中这种情况是不常见的,但是如果满足上述规定,就需要采用不同的计量基础进行核算。
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应设置的科目为了反映和监督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持有和处置等情况,企业应当设置“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其他综合收益”等科目。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区别与联系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区别与联系作者:姜家福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3年第08期摘要: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和权益法,一直以来都是财会工作人员关注的焦点,而在新会计准则中,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也是难点和重点。
本文针对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区别进行论述,以便在实际工作中能正确使用。
关键词: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权益法一、适用范围企业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的情况有以下两种:第一,投资企业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
第二,投资企业不具有对投资单位产生重大影响或控制,且在市场中没报价、公平价值不能可靠计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在投资企业对被投单位具有重大影响或共同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与其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时,适宜采用权益法。
二、会计处理(一)账面价值计量(1)成本法。
投资后依据起初的投资成本完成账面价值的确认,以后除了追加投资,将分得的现金或利润转为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基本保持不变。
(2)权益法。
投资最初按刚开始投资的成本算,以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
(二)会计科目设置(1)成办法。
“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下不设明细科目。
(2)权益法。
“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下分设“成本”、“损益调整”、“其他权益变动”等明细科目核算。
三、联系成本法和权益法是长期股权投资的两种核算方法,在特定条件下他们可以相互转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能够共同控制被投资单位或对其产生重大影响但不构成控制时,应采用权益法代替成本法。
2、投资企业不再控制影响被投资单位,且在市场上没有报价、不能准确测量其公允价值时,权益法作废,依照成本法核算。
四、案例分析(一)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1、成本法计算【例1】2010年3月14日金元公司用银行存款购买了金泰公司50000股股票作为长期投资,每股买入价15元,其中含有未分派的现金股利0.5元,另外支付了3000元的相关税费。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比较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比较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比较长期股权投资有两种核算方法:成本法和权益法成本法是指投资后按实际成本确认账面金额,并且在持有期间一般不因被投资企业净资产的增减而变动投资账面余额的方法;权益法是指投资企业对长期股权投资最初以初始投资成本计价,在持有该投资期间,投资企业应根据享有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该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二、成本法和权益法适用范围不同成本法的适用范围1.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2.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将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由原先采用权益法变更为采用成本法核算对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界定,增加了限定条件“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权益法适用范围根据新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此规定将权益法的适用范围进行了调整,适用范围不再包括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关系的长期股权投资变化比较明显二、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相同点两者的投资内容相同在会计处理上,初始投资成本的核算内容一致,都是指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支付的全部价款,或放弃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具体分为以下四种情况:1.以支付现金资产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支付的全部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2.企业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或以应收款项换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初始投资成本3.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初始投资成本4.通过行政划拨的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划出单位的账面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三、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不同点1.两种方法运用的前提不同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无控制、无共同控制或无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2.投资成本所包含的内容不同成本法下的投资成本就是初始投资成本;权益法下的投资成本是指投资企业在被投资企业净资产中所占的份额3.投资收益所确认的时间和内容不同成本法下,投资收益确认的时间为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对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企业按应享有的部分,确认为当期的投资收益,如果所分得的现金股利超过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部分,作为清算性股利,返还投资,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权益法下,投资收益确认的时间为被投资企业宣告其财务状况时,内容为投资企业在被投资企业实行的净损益中所占的份额4.对现金股利的处理不同成本法下,现金股利分为两种情况,对于投资企业投资当年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由于它是由投资前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利润分配得来的,所以,不把它作为投资收益,而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如果投资企业在投资当年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部分是来自投资后被投资企业的盈余分配,则应作为投资企业投资年度的投资收益而权益法下,现金股利作为投资返还,当被投资企业盈利时,按投资比例计算出应享有的份额,把它作为投资收益入账,同时调增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当被投资企业亏损时,按投资比例计算出应分担的份额,把它作为投资损失入账,同时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5.在权益法下,须确认股权投资差额和股权投资准备企业在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按其占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的份额作为投资成本,实际投资成本与投资企业占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的份额之间的差额,作为股权投资差额单独核算在权益法下,被投资企业净资产的变动受企业净损益、接受捐赠资产、外币折算差额的影响,投资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也应随着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而变动,按其应享有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准备的增加和资本公积的增加成本法下则没有四、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相互转换当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之间的控制关系发生改变时,投资企业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就要发生改变1.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当投资企业因追加投资等原因使其对投资企业能够控制、共同控制或具有重大影响时,投资企业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应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投资企业应自实际取得对被投资企业的控制权、共同控制权或具有重大影响时,按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并在此基础上计算股权投资差额按照制度和规则规定,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视同权益法在原投资时就一直采用原成本法核算时投资的账面价值,经按权益法核算调整后形成的账面价值,加上追加投资成本,作为新的投资成本2.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当按权益法核算的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持股比例减少或因其他原因,对被投资企业不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时,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应由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投资企业应按权益法停止使用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新的投资成本,被投资企业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属于已记入投资账面价值的部分,作为新的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新的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详细区别长期股权投资有两种核算方法:成本法和权益法成本法是指投资后按实际成本确认账面金额,并且在持有期间一般不因被投资企业净资产的增减而变动投资账面余额的方法;权益法是指投资企业对长期股权投资最初以初始投资成本计价,在持有该投资期间,投资企业应根据享有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该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一、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相同点两者的投资内容相同在会计处理上,初始投资成本的核算内容一致,都是指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支付的全部价款,或放弃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具体分为以下四种情况:1.以支付现金资产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支付的全部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2.企业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或以应收款项换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初始投资成本3.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初始投资成本4.通过行政划拨的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划出单位的账面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二、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不同点1.两种方法运用的前提不同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无控制、无共同控制或无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2.投资成本所包含的内容不同成本法下的投资成本就是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时,按照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时的成本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权益法下的投资成本是指投资企业在被投资企业净资产中所占的份额,其初始投资成本与投资时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相比较,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按其差额,调整初始投资成本3.投资收益所确认的时间和内容不同成本法下,投资收益确认的时间为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对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企业按应享有的部分,确认为当期的投资收益;权益法下,投资收益确认的时间为被投资企业宣告其财务状况时,内容为投资企业在被投资企业实行的净损益中所占的份额4.长期股权投资会计科目设置不同,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下不设置明细科目,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下分设“成本”、“损益调整”、其他权益变动”等明细科目核算5对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变动处理不同6对现金股利的处理不同成本法下,现金股利分为两种情况,对于投资企业投资当年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由于它是由投资前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利润分配得来的,所以,不把它作为投资收益,而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如果投资企业在投资当年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部分是来自投资后被投资企业的盈余分配,则应作为投资企业投资年度的投资收益而权益法下,现金股利作为投资返还,当被投资企业盈利时,按投资比例计算出应享有的份额,把它作为投资收益入账,同时调增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当被投资企业亏损时,按投资比例计算出应分担的份额,把它作为投资损失入账,同时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7.在权益法下,须确认股权投资差额和股权投资准备企业在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按其占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的份额作为投资成本,实际投资成本与投资企业占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的份额之间的差额,作为股权投资差额单独核算在权益法下,被投资企业净资产的变动受企业净损益、接受捐赠资产、外币折算差额的影响,投资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也应随着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而变动,按其应享有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准备的增加和资本公积的增加成本法下则没有坏账损失的确认条件和坏账准备的计提坏账损失的确认条件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纳税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收账款,应作为坏账处理:1、债务人被依法宣告破产、撤销,其剩余财产确实不足清偿的应收账款;2、债务人死亡或依法被宣告死亡、失踪,其财产或遗产确实不足清偿的应收账款;3、债务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巨大,以其财产(包括保险赔款等)确实无法清偿的应收账款;4、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经法院裁决,确实无法清偿的应收账款;5、逾期3年以上仍未收回的应收账款;6、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核销的应收账款;同时,《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关联企业之间往来账款不得确认为坏账此后,国家税务总局在国税函[]号文件中规定,考虑到实际经济活动中,关联企业之间存在大量的正常交易,为了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总局意见:关联企业之间的应收账款,经法院判决负债方破产,破产企业的财产不足以清偿的负债部分,经税务机关审核后,应允许债权方企业作为坏账损失在税前扣除一、交易性金*产和可供出售金*产在会计处理上的相同之处两类金*产的初始计量属性相同交易性金*产和可供出售金*产在初始确认时都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是确认和计量这两类金*产的关键以公允价值作为这两类金*产的计量属性,主要是为了反应该类金*产相关市场变量变化对其价值的影响,把该类金*产和市场紧密的结合从两类金*产的初始入账金额来看,均不包含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利息和已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企业在取得以上两类金*产所支付的价款中如果包含已到付息日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单独确认为应收款项,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处理从资产负债表日来看,两类金*产都应当根据公允价值的变动调整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在资产负债表日,两类金*产都要按照公允价值且不扣除将来处置该金*产时可能发生的交易费用来计量企业应当根据公允价值的变动调整交易性金*产和可供出售金*产的账面价值当公允价值大于金*产的账面价值时,企业应当调增金*产的账面价值;反之,则应减少该金*产的账面价值企业根据公允价值的变动调整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主要是为了把金*产更加紧密的和市场结合起来从处置这两类金*产来看,都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该项金*产的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同时还应当把原来由于公允价值变化形成的累计变动额转出为投资收益企业在处置交易性金*产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该项金*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比较,并将其差额作为投资收益,同时还应当把原来在资产负债表日由于金*产公允价值变动而形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投资收益;企业在处置可供出售金*产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该项金*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比较,并将其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同时还应将原来由于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变动累计额计入投资收益二、交易性金*产和可供出售金*产在会计处理上的不同之处取得两类金*产时相关的交易费用的处理有所不同交易费用是指可直接归属于购买、发行或处置金融工具新增的外部费用新增的外部费用是指企业不购买、发行或处置金融工具就不会发生的费用,这里所指的交易费用一定是与取得金*产相关的、新增的费用交易性金*产在取得时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作为该类金*产初始入账金额的一部分但可供出售金*产在取得时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应当作为初始入账金额企业在持有这两类金*产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收入应当计入投资收益,但这两类金*产在会计处理上仍有区别就企业拥有的权益类金*产来看,无论是交易性金*产还是可供出售金*产都应当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股利时计入当期的投资收益但企业拥有的债券类金*产在计息日的会计处理方法有所不同交易性金*产应按债券的票面利率计算应收利息,同时确认为企业的投资收益;但企业拥有的可供出售金*产则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来确认企业当期的投资收益在资产负债表日,两类金*产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化时具体的会计处理方式不同当金*产公允价值发生变化时,该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和还是当期损益,关键是要看金*产所属的分类,不同类别的金*产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企业拥有的交易性金*产公允价值发生变化时,应将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当交易性金*产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时,就形成企业的当期收益;反之,则形成企业当期的一项损失企业拥有的可供出售金*产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幅度较小或暂时性变化时,企业应当认为该项金*产的公允价值是在正常范围的变动,应将其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性金*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将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金*产发生减值时处理有所不同一般而言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其拥有的金*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金*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有影响且该影响能够可靠计量,我们就认为该金*产发生了减值,应当计提减值准备然而企业却不需要对其拥有的交易性金*产计提减值准备,这主要是因为此类金*产的价值变动已经计入当期损益,其中公允价值变动造成的损失和减值的会计处理在实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更加客观的反应企业拥有的金*产的价值在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产公允价值发生了较大幅度的下降或下降趋势为非暂时性时,我们就认为可供出售金*产发生了减值损失,应确认减值损失和计提减值准备可供出售债务工具的减值损失在以后的会计期间可以通过损益转回,但可供出售的权益工具一旦确认即使在以后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产的价值已恢复,原确认的减值准备也不能通过损益转回企业对两类金*产的重分类处理不同某项金*产一旦划分为了交易性金*产后,不能在重分类为其他类别的金*产,其他类别的金*产也不能在重分类为交易性金*产可供出售金*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等三类金*产之间可以转换,但不得随意重分类,必须遵守有关的规定企业出售两类金*产时,会计处理方式有所不同企业应按照出售金*产取得的收入与该项金*产的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企业的投资收益,此外为了正确的核算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还应当结转相应的科目企业出售的交易性金*产时,应当将原来由于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对应转出为投资收益,把原来计入当期损益转出作为企业总的投资损益的组成部分;企业出售可供出售金*产时,需要将原来由于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的资本公积对应转出为投资收益,作为核算该金*产投资收益的一部分第二种方法一般情况下,企业为了更好的利用资金创造价值,往往会选择把闲置的资金投放于各类金*产,以期获得更高的收益金*产的分类和金*产的计量密切相关,不同类别的金*产,其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别金*产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下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产,包括交易性金*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产,包括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和可供出售权益工具对于在活跃市场有报价的金*产,即可以将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产也可以划分为可供出售金*产就某一项具体的在活跃市场有报价的金*产而言,不同的企业可能把它划分为不同类别的金*产,企业最终把该项金*产划分为哪一类的金*产,主要取决于企业管理层的风险管理和投资决策等因素,金*产的分类是管理层的管理目的的真实体现交易性金*产和可供出售金*产作为企业两类重要的金*产在企业的会计处理中由许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诸多不同,在会计处理过程中很容易混淆本文主要就交易性金*产和可供出售金*产在会计处理中的异同做简要的对比和分析一、交易性金*产和可供出售金*产在会计处理上的相同之处两类金*产的初始计量属性相同交易性金*产和可供出售金*产在初始确认时都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是确认和计量这两类金*产的关键以公允价值作为这两类金*产的计量属性,主要是为了反应该类金*产相关市场变量变化对其价值的影响,把该类金*产和市场紧密的结合从两类金*产的初始入账金额来看,均不包含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利息和已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企业在取得以上两类金*产所支付的价款中如果包含已到付息日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单独确认为应收款项,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处理从资产负债表日来看,两类金*产都应当根据公允价值的变动调整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在资产负债表日,两类金*产都要按照公允价值且不扣除将来处置该金*产时可能发生的交易费用来计量企业应当根据公允价值的变动调整交易性金*产和可供出售金*产的账面价值当公允价值大于金*产的账面价值时,企业应当调增金*产的账面价值;反之,则应减少该金*产的账面价值企业根据公允价值的变动调整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主要是为了把金*产更加紧密的和市场结合起来从处置这两类金*产来看,都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该项金*产的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同时还应当把原来由于公允价值变化形成的累计变动额转出为投资收益企业在处置交易性金*产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该项金*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比较,并将其差额作为投资收益,同时还应当把原来在资产负债表日由于金*产公允价值变动而形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投资收益;企业在处置可供出售金*产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该项金*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比较,并将其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同时还应将原来由于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变动累计额计入投资收益二、交易性金*产和可供出售金*产在会计处理上的不同之处取得两类金*产时相关的交易费用的处理有所不同交易费用是指可直接归属于购买、发行或处置金融工具新增的外部费用新增的外部费用是指企业不购买、发行或处置金融工具就不会发生的费用,这里所指的交易费用。
分析权益法核算与成本法核算范围的改变

分析权益法核算与成本法核算范围的改变作者:李慧琴来源:《时代金融》2015年第23期【摘要】为了进一步规范企业的对外投资业务,反映对外投资状况,我国相关部门对投资业务处理进行了再次修订,推出了最新投资准则,相对以往,修订后的投资业务准则在规范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以及准确披露投资业务信息中表现出很大优势。
投资准则的最新修订中对权益法核算与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适用范围进行了调整,本文针对权益法核算与成本法核算范围的改变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成本法权益法范围改变一、成本法核算与权益法核算成本法与权益法是长期股权投资的两种确认损益核算方法,两种核算方法都有各自的观点和特征。
成本法是指在收到股利或者利润的情况下确认收益。
如果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则需按照投资成本计价,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只有在回收投资或者是追加投资的时候进行调整,而平时不作调整。
如果采用权益法核算,则最初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以后的根据投资企业获取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化来对账面价值进行调整。
二、调整前后成本法和权益法的长期股权投资适用范围的变化(一)适用范围的变化调整前后成本法和权益法的长期股权投资适用范围如下表1所示:通过比较调整前后成本法和权益法的长期股权投资适用范围可以发现,成本法和权益法长期股权投资适用范围的变化重要表现在于在把之前通过权益法来处理的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情况改为由成本法处理,也就是指被投资单位持股比例大于百分之五十的情形不再使用权益法处理,而是改为采用成本法处理。
该调整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长期股权投资对权益法核算与成本法核算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其在被投资单位有表决权资本占有的比例。
当持股比例在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五十之间需要采用权益法,当持股比例不在这个范围之内,也就是大于或者小于这个范围的时候适合采用成本法。
相应的,原来采用成本法的长期股权投资在持股比例发生变动并进入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五十之间时需要采用权益法来进行核算。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该如何处理?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该如何处理?应确认的处置损益为: 借:银行存款4700000贷:长期股权投资430000投资收益400000同时,还应将原计入资本公积的部分按比例转入当期损益: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500000贷:投资收益 500000。
在投资方面,人们最关注的就是其中的风险问题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损益问题。
关于这个,有丰富的市场经验的人,会提前作出大概的估算,但▲如何理解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对于一部分人来说,相信都会是一个难题,有可能会亏损,其中,损益调整包括调整三方面的内容,下面,由为您详细解说此问题。
▲一、如何理解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分两种:1、成本法(持股比例在大于50%或小于20%,并且这20%在公开市场上没有报价)2、权益法(20%到50%之间的持股比例。
▲在权益法发中分三级明细:成本,损益调整,其他权益变动。
损益调整调整三方面的内容:1、实现的会计利润与税法计量利润的差额,比如由于帐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引起的折旧计提方法带来的差异的调整。
2、内部交易没有实现的利润3、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
确认被投资公司实现的投资收益时,借指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贷指投资收益。
即是由于计量差异带来的调整事项。
比如企业现有固定资产一台价值200万元预计使用5年,企业按照加速直线折旧法计提折旧,为80万;但是税法中采用年平均折旧法,为40万。
若当年实现净利润800万,则应做相应的调整,在本年利润中加上40万。
分录为: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贷:投资收益每年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帐面价值。
▲二、损益调整的处理▲1、确认损益调整投资单位按照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按照持股比例计算的分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明细科目。
▲2、确认投资收益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1000,按照持股比例25%计算应该享有的部分确认投资收益: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000×25%=250贷:投资收益250▲3、调整净利润如果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不一致的,投资单位需要按照被投资单位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被投资单位账面净利润,然后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分额。
长期股权投资的两种核算办法

北京人才市场北京找工作长期股权投资的两种核算办法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其实长期股权投资分为二种办法,一种是权益法核算,一种是成本法核算,下面我列举两种不同的算法,让大家看看有什么区别。
一、权益法核算。
取得时: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公允价值份额时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贷:银行存款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公允价值份额时: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公允价值份额)贷:银行存款营业外收入(差额)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贷:投资收益被投资单位发生净亏损:借:投资收益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被投资单位以后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借:应收股利北京人才市场北京找工作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或成本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或相反分录)处置时借:银行存款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以计提的减值)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损益调整(或借记)——其他权益变动(或借记)应收股利(尚未领取)投资收益(差额,或借记)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投资收益二、成本法核算。
借:长期股权投资应收股利(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股利)贷:银行存款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北京人才市场北京找工作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实际收到时: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股利处置时:借:银行存款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贷: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应收股利(尚未领取的)投资收益(差额,或借记)以上讲述了长期股权投资的两种方法的算法,区别主要是成本法是只有成本和投资收益的计入.和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权益法则涉及到成本,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和投资收益,另个还需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投资收益.。
权益法下的投资收益确认要分两步

1、联营(合营)企业公允价值调整2、投资企业与联营(合营)企业内部交易抵销购买法下的合并报表1、权益法调整2、母子公司内部交易抵销其中购买法下的权益法调整只有联营(合营)企业权益法的第一步,即子公司公允价值调整亦即购买法下的合并报表也是两个步骤:1、子公司公允价值调整2、母子公司内部交易抵销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1号第七问七、企业在确认由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产生的投资收益时,对于与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发生的内部交易损益应当如何处理?首次执行日对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存在股权投资借方差额的,计算投资损益时如何进行调整?企业在首次执行日前持有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取得子公司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如何处理?答:(一)企业持有的对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在按持股比例等计算确认应享有或应分担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时,应当考虑以下因素:投资企业与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损益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归属于投资企业的部分,应当予以抵销,在此基础上确认投资损益。
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内部交易损失,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等规定属于资产减值损失的,应当全额确认。
投资企业对于纳入其合并范围的子公司与其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损益,也应当按照上述原则进行抵销,在此基础上确认投资损益。
投资企业对于首次执行日之前已经持有的对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如存在与该投资相关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还应扣除按原剩余期限直线摊销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确认投资损益。
投资企业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按照规定计算应分得的部分确认应收股利,同时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二)企业在首次执行日以前已经持有的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应在首次执行日进行追溯调整,视同该子公司自最初即采用成本法核算。
执行新会计准则后,应当按照子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中应分得的部分,确认投资收益。
长期股权投资损失的会计处理

长期股权投资损失的会计处理在会计准则中,长期股权投资损失的会计处理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准备对损失进行计提和对已计提的损失进行处理。
首先,对于准备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损失,按照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提。
在公允价值模式下,企业将投资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如果发生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即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低于其成本或账面价值,就需要对投资进行准备计提。
准备计提的金额应当是投资公允价值与其可收回金额之间的差额,可收回金额是指估计投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其次,对于已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损失,会计处理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当企业决定在未来能够实现可收回金额时,可以对已计提的损失进行逆回收。
企业需要将可收回金额与原先准备计提的损失进行比较,如果可收回金额大于原先准备计提的损失,则可以逆回收已计提的损失,将逆回收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二是当企业确定不能实现可收回金额时,需要确认损失。
确认损失的金额应当是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之间的差额,确认损失后,需要将该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除了以上的会计处理,还需要注意几个方面。
首先,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的确定,企业需要依据可观察市场价格来进行估计。
其次,企业在计提和处理损失时,需要进行充分的风险识别和评估工作,确保计提的损失充分准确。
另外,在进行损失的处理时,企业需要及时披露相关信息,以便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综上所述,对于长期股权投资损失的会计处理,需要根据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准备计提,并根据可收回金额对已计提的损失进行处理。
在进行会计处理时,需要准确估计投资的公允价值,做好风险识别和评估工作,并及时披露相关信息。
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财务报告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其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方法有哪种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法有哪种长期股权投资有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两者之间存在较⼤差异。
下⾯店铺⼩编为你具体解答有关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法种类的相关问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和权益法投资者进⾏股权投资时,其最初取得股份时的投资记录都是按实际⽀付的⾦额计价⼈账。
在股份取得以后,其账务处理则要根据投资者在对被投资企业经营政策和财务⽅⾯所能产⽣的影响程度,决定是采⽤成本法,还是采⽤权益法。
(⼀)成本法的适⽤范围所谓成本法,就是投资后按实际成本确认账⾯⾦额,并且期间⼀般不因被投资单位净资产的增减⽽变动投资账⾯余额的⽅法。
下列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成本法核算:1.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2.投资公司对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采⽤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价。
追加或收回投资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股利或利润,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
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产⽣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利润或现⾦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
(⼆)权益法的适⽤范围所谓权益法,指投资最初以初始投资成本计价,以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价值进⾏调整的⽅法。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权益法核算。
采⽤权益法核算,投资企业在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应当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的份额,确认投资损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贴⾯价值。
投资企业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股利计算应分得的部分,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价值。
投资企业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它变动,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价值并计⼈所有者权益。
⼆、长期股权投资股票股利的处理分派股票股利,⼀不会使所有者权益总额发⽣变动,⽽仅仅是所有者权益各项⽬结构发⽣内部的调整;⼆不需要企业拿出现⾦。
中级会计职称《会计实务》重点:投资损益的确认

中级会计职称《会计实务》重点:投资损益的确认2017中级会计职称《会计实务》重点:投资损益的确认导读:对考生只有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中级会计师备考不要羡慕别人的效率和成绩,你的努力和付出将给你想要的自信和底气。
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2017中级会计职称《会计实务》重点:投资损益的确认,想了解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考试网!投资损益的确认投资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应当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份额,确认投资损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1.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贷:投资收益2.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借:投资收益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教材例5-10】沿用【教材例5-9】,假定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大于取得投资时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情况下,2×09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8 000 000元。
A公司、B公司均以公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
由于投资时B公司各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相同,不需要对B公司的净利润进行调整,A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2 400 000元(8 000 000×30%),一方面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另一方面作为利润表中的投资收益确认。
A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 400 000贷:投资收益 2 400 000【例题单选题】2015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2 500万元取得乙公司20%有表决权的股份,对乙公司具有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核算;乙公司当日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2 000万元,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均相同。
乙公司2015年度实现的净利润为1 000万元。
不考虑其他因素,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项投资在资产负债表中应列示的年末余额为( )万元。
A.2 500B.2 400C.2 600D.2 700【答案】D【解析】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项投资在资产负债表中应列示的年末余额=2 500+1 000×20%=2 7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