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病机分析及辩证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病机分析及辩证治疗
发表时间:2015-10-21T16:44:24.727Z 来源:《河南中医》2015年7月供稿作者:李宗怀
[导读]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中医医院 RRTI主要是由于患儿呼吸道反复、数次感染,最终形成习惯性呼吸道感染。
李宗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中医医院陕西宝鸡 722400)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病机,为今后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儿科住院部收治的80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患儿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辩证治疗,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1)8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共39例,病因分别为胃食管反流13例,慢性鼻窦炎11例,慢性扁桃体炎9例,病因不明6例;下呼吸道感染共41例,胃食管反流7例,哮喘9例,支气管及肺先天异常6例,肺炎感染5例,纤毛不动综合征5例,气管异物3例,先天性免疫缺陷病4例,病因不明2例。(2)观察组中,显效13例、有效26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中,显效8例、有效25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复杂,主要分为上呼吸道感染与下呼吸道感染两种,针对不同的病因给予相应的中医辩证治疗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辩证治疗
【中图分类号】R37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7-0189-02
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RTI)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尤其多见于少年儿童[1]。RRTI主要是由于患儿呼吸道反复、数次感染,最终形成习惯性呼吸道感染,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临床中认为先天因素(严重肺部感染),后天因素(支气管异物),全身因素(免疫功能缺陷),局部因素(纤毛不动综合征)等[2]是RRTI的最常见发病原因,而且患儿病情变化快,病程长,发展迅速,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同时还给家长带来巨大的经济与精神负担。中医理论认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多因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所致。本文中将通过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病机,为今后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儿科住院部收治的80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患儿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3个月-13岁,平均(5.14±0.64)岁;体重9-33 Kg,平均(13.57±3.51)Kg。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4个月-11岁,平均(5.77±0.26)岁;体重8-31 Kg,平均(14.05±3.45)Kg。所有患儿的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气喘,且伴有恶心、呕吐、呛奶或厌食、消瘦、贫血、腹痛、吞咽困难、胸骨后痛等症状。2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排除脑、心、肺、肾等器官功能障碍的患儿。
1.2方法
1.2.1诊断标准
本组患儿诊断参照我国第一届小儿呼吸道疾病会议制定(1987 年)、经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修订(2008 年)的RRTI诊断标准[3]进行:(1)症状:咳嗽、咽痛、发热以及咳痰气喘等;(2)体征:鼻黏膜及咽部充血、扁桃腺肿大、肺内呈现异常呼吸音;(3)辅助检查:X线胸片:提示肺部有炎性变化或双肺呈现紊乱及纹理增粗,伴有片状及点状阴影;血常规提示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升高,红细胞轻中度降低;(4)发作次数见表1。
1.2.2治疗方法
本组研究中,所有患儿在入院后均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儿科医师进行诊断,给予营养支持、增强体质、抗病毒与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同时根据患儿的发病原因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1.2.2.1 对照组:对于胃食管反流患儿给予胃动力药物,改善其胃肠道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对于原发性免疫力低下的患儿给予人血丙种球蛋白增强其免疫力;对于支气管异物的患儿及时将异物取出;对于哮喘患儿则先给予解痉平喘治疗。
1.2.2.2 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临床症状分为三型:
(1)肺脾气虚症见反复外感,面黄少华,形体消瘦,懒言少动,多汗,食少纳差,大便溏薄,苔薄白,脉无力,指纹淡。治法宜益气固表。方选玉屏风散加减。
(2)营卫失调症见反复外感,恶风畏寒,面色少华,四肢欠温,多汗易汗,汗出不温,舌淡红,苔薄白,脉无力,指纹淡。治法宜调和营卫,益气固表。方选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3)脾肾两虚症见反复外感,面色少华,形体消瘦,肌肉松软,发育落后,乏力气短,多汗易汗,食少纳差,大便溏稀,夜尿频繁,舌质淡,苔薄白,脉无力,指纹淡。治宜温补肾阳,健脾益气。方选金匮肾气丸加减。
1.3评价标准[4]
治疗疗效评价标准参照:(1)显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呼吸道感染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病程缩短;(2)有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呼吸道感染发作次数无明显减少,但病程缩短;(3)无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呼吸道感染发作次数及病程均无明显好转甚至有所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针对所得资料进行系统的统计学分析,其中的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当P<0.05时认为
两组之间所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病因分析
8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共33例,病因分别为胃食管反流9例,慢性鼻窦炎11例,慢性扁桃体炎13例;下呼吸道感染共39例,胃食管反流7例,哮喘7例,支气管及肺先天异常6例,肺炎感染5例,纤毛不动综合征5例,气管异物3例,先天性免疫缺陷病6例;病因不明8例,见表2。
3 讨论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儿童肺、脾、肾三脏亏虚,肌表疏松,而且鼻腔结构发育尚不成熟,呼吸道气道狭窄,含气量少,肺部弹力纤维不足[5],外邪容易经口、鼻或皮毛入肺,导致鼻塞、流涕和喷嚏不止。而且儿童鼻黏膜淋巴血管分布丰富,组织质嫩、柔软,黏膜下分布有肥大细胞,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易充血肿胀而患鼻炎,兼之窦腔开口较小,且常有腺样体肥大,导致鼻窦炎。因此一旦发生感染极易引起局部黏膜水肿,导致RRTI的发生。
RRTI的病机本质正是肺、脾、肾三脏虚损,而致卫外不固,反复感邪,病性多为本虚标实,其发病“关键不在邪多,而在正气不足”。本组研究中可以发现呼吸道感染是RRTI临床中最常见的发病原因,呼吸道感染又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两种,其中小儿胃食管返流(GER)是两种感染共同的原因,GER是指胃内容物返流入食管,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哭闹、呕吐、溢乳、拒乳等消化道症状为主,而且还会伴有慢性咳嗽、哮喘、咽喉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呼吸暂停、婴儿猝死综合征等呼吸道症状[6]。GER引起RRTI的作用机制考虑与胃液返流进入呼吸道后,会对于儿童的呼吸道及上呼吸道感受器及食道黏膜感受器产生化学性刺激有关,当呼吸道及食道黏膜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会导致以迷走神经反射机制为主的气道介质释放、炎症反应及气道痉挛[7]。本组研究中对于GER患儿给予胃动力药物,改善其胃肠道功能,缓解临床症状。
虽然GER是上呼吸道反复感染与下呼吸道反复感染的共同原因,但是发病比例相对较少,本组研究中上呼吸道感染共出现胃食管反流9例(11.25%),下呼吸道感染共出现胃食管反流7例(8.75%),其中慢性鼻窦炎与慢性扁桃体炎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分别占13.75%与16.25%;慢性肺炎则是下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11.25%)。对于慢性鼻窦炎患儿除了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外,还要保持鼻腔通气与卫生[8],同时加强营养支持,增强患儿抵抗力,避免病情反复发作。
通过本组研究,可以发现上呼吸道感染(胃食管反流,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及下呼吸道感染(胃食管反流,哮喘,支气管及肺先天异常,肺炎感染,纤毛不动综合征,气管异物,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是RRTI的重要发病原因,根据发病原因给予相应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生黄芪、党参、防风、橘红等中药与推拿疗法共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经络畅通、脏腑调和,从而能达到“祛邪”治病,扶正、强身健体、预防保健、抵御外邪入侵的目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5%,治疗效果理想。综上所述,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复杂,主要分为上呼吸道感染与下呼吸道感染两种,针对不同的病因给予相应的辩证治疗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燕.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的病因及其治疗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14(15):82-83.
[2]李瑞凤,康文斌.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胃食管返流关系探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45(8):978-979.
[3]范云英.100 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病因分析[J].中外医疗,2010,29(2): 87.
[4]《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小儿胃食管返流病诊断治疗方法(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6,44(2):96.
[5]黄东华,周启深,蔡爱尤.反复呼吸道感染72例的病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10(20):52-54.
[6]徐雯杰,刘卫红,郑铁勋,等.北京朝阳区3-6岁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J].北京中医药,2011,30(4):258-261.
[7]黄海碧.影响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3):302-303.
[8]乔静,梁爱萍,庞新丰.60例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学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1):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