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献身科学的敬业精神、良好的合作风格和严谨的科学作风的高级专门人才。
1.硕士学位:掌握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的系统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本领域的研究动态,基本上能独立开展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或应用前景。
2.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获得者应系统掌握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相关方向的研究方法,具有宽广和坚实的理论基础,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最新研究动态,能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学位论文应在科学发现或科学理论或科技应用方面具有明显创新的重要成果。
二、招生对象1.硕士研究生:应届本科毕业生、大学本科学历的在职人员、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的人员均可报考。
2.硕-博连读生:已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在入学后的两年内完成学位课程学习,于第四学期进行中期考核,优秀者经校研究生院审核批准后可直接转为博士生。
3.博士研究生:应届硕士毕业生、已获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和已获学士学位并有高级技术职称者均可报考。
三、研究方向《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的前身是《放射性地质》专业,始建于1958年,于1963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点。
本专业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2人。
主要研究方向有:(1)核能地质学与成矿理论,(2)同位素地质学,(3)环境同位素地球化学,(4)海洋同位素地球化学,(5)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6)核废物处置,(7)硅资源与材料。
正在进行的科研课题有:(1)973项目:大规模成矿作用及大型矿集区预测;(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a)南岭地区晚中生代花岗岩成因与岩石圈动力学演化,(b)华南寒武纪大爆发时期环境和生命过程的综合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扬子区寒武纪大爆发前后古海洋的Os-Nd-Sr-Si-O同位素示踪,(c)扬子板块西缘新元古代蛇绿岩厘定及其构造意义,(d)大海岩型铀矿床的生物直接成矿机制及其对核废料管理的意义,(e)隐生宙向显生宙过度期间海洋Nd, Sr同位素演变及其意义,(f)华南印支期花岗岩成因与板内造山作用;(3)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若干重要地质时段(新生代、新元古代-早寒武纪)古海洋Nd-Os-Pb-Sr同位素演化及其古环境意义;(4)核工业科研项目:(a)广东下庄矿田基性岩脉与铀成矿作用研究,(b)粤北印支期花岗岩与铀成矿作用;(5)大洋协会“十五”研究项目:富钴结壳Nd-Pb-Os同位素演化与古海洋环境演变;(6)江苏省科技攻关类高新技术研究项目:石英中杂质成分及去处技术研究。
地质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矿产普查与勘探、核资源与核勘查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地
质学、非常规油气地质学、油气田开发地质专业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简介
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简介: 该学科于 1981 年被批准为硕士点; 1984 年被批准为博士 点,1988 年首次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的主要二级支 撑学科。该学科是在先进的地质理论指导下,应用多种勘查手段,深入研究矿产资源的地质 背景、形成过程、富集规律和矿体的空间赋存状态和富集规律,并通过可行性分析、开发前 景分析,评价其经济价值。该学科依托于“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设有博 士后流动站、“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在师资队伍、实验设备、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方 面均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该学科从上世纪 80 年代招收博士生以来,已经毕业博士生 300 多名,为国家矿产资源勘查与研究做出巨大贡献。
③具备科学的思想方法、诚朴的工作作风和规范的学术道德行为;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 好的心理素质与从事科学研究及实践工作的百折不挠的精神。
三、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
1. 固体矿产勘查评价理论与技术; 2. 核资源与核勘查理论与技术; 3.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与评价; 4. 非常规油气地质与开发; 5. 油气田开发地质描述与评价。
二、培养目标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要求,注重提高研究生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 通过三年的培养,使本专业博士研究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扎实、宽广的理论基 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承担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能遵 守学术道德规范,有献身于科学的事业心和创造精神;具有很强的学术交流能力和科学研究
非常规油气地质学学科简介: 该学科是以适应我国当前非常规油气勘探而设置的二级 学科。主要围绕“非常规油气储层地质、非常规油气成藏机理、非常规油气勘探原理、非常 规油气资源评价”主题展开。该学科建设与发展,将在弥补常规油气资源不足,保障国家能 源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培养目标:
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扎
实的地质学基础知识和调查技能,能够独立进行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工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
和综合能力,能在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领域进行创新研究和科技推广。
最后,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和跨学科交叉能力,能够与相关部门和科研机
构合作开展综合性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项目。
培养方案概述:
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为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两个
阶段,持续培养时间为4年。
其中,基础教育为前两年,侧重培养学生的
基础地质学知识和调查技能;专业教育为后两年,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
能和实践能力。
基础教育阶段:
1.地质学基础课程: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层学、岩石学、矿
物学等,培养学生对地质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数理化基础课程:数学、物理、化学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分
析问题的能力。
3.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实训:通过实地调查、实验室分析等方式,提
高学生的调查技能和实践能力。
4.通识教育:开设人文、社会科学等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
合能力。
专业教育阶段:
1.工程地质学:建筑地质、水文地质等,培养学生分析土地利用和地质灾害风险的能力。
2.矿产普查技术:矿物、矿床学、矿产资源评价等,培养学生对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技术的掌握。
3.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报告撰写与展示等,培养学生项目管理和沟通能力。
13、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培养方案 - 山东科技大学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81802)
一、培养目标
应具有坚实的地质理论知识及数理化基础,系统掌握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和研究前沿。
具有较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从事野外和室内科学研究的能力。
能够应用各种探测仪器和熟练应用计算机,具备应用探测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提出合理对策的能力。
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具有科学严谨的学风。
毕业后能够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或技术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
1、应用地球物理
2、应用地球化学
3、遥感与地学信息技术
三、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设置表
四、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非学位课程设置表。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课程要求: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首先需要明确课程要求。
在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学校应该提供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课程,包括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
专业课程需要根据学生的研究领域设置,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自己感兴趣和正在研究的学科领域。
公共课程则涵盖了跨学科的知识,可以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
2.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选择适当的研究生导师非常重要。
导师应具备扎实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研究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指导和支持。
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也是培养博士研究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导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研究项目的指引、建议和反馈,并帮助学生克服遇到的困难。
3.研究项目:培养博士研究生的一个关键环节是进行研究项目。
学校应鼓励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选择研究课题,并提供适当的资源和支持。
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需要提出具体的研究问题,进行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并撰写学术论文和报告。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术研讨会、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研究成果的机会。
4.学术交流:在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学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
学生可以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研讨会和研究生论坛,主动与其他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术讲座和导师学生座谈,为学生提供了解最新研究动态和学科发展趋势的机会。
5.科研道德:培养博士研究生还应注重科研道德的培养。
学校可以设置科研道德课程,教授学生科研诚信和学术规范。
此外,学校还应建立完善的科研诚信监管机制,及时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并为学生提供举报渠道和保护机制。
采矿工程博士培养方案
采矿工程博士培养方案一、专业介绍采矿工程专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工程学科之一,是工程技术学科中与地球资源开采、环境保护和矿山安全等领域相关的专业。
采矿工程专业培养有关矿山及其开发、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与矿山安全等方面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二、培养目标1、掌握采矿工程专业的核心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2、具备从事采矿工程研究和开发、生产和管理等工作的软实力和专业技能;3、具备从事采矿工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
三、培养要求1、掌握采矿工程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2、具备扎实的科学研究基本功,能够独立进行采矿工程科研工作;3、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工程管理能力,能够在国内外工程项目中进行合作与交流;4、具备良好的科学道德素质,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四、培养计划1、学术课程(1)硕博连读期间,按照课程设置学习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相关选修课程,共计不少于36学分;(2)博士阶段学习专业前沿课程、研究方法、矿山工程及环境保护等6学分;(3)学术研究、学术论文提高课程7学分。
2、科研实训(1)开展科研训练,包括学习科研方法、文献检索、学术写作及实验技能等;(2)参与国家和省部级项目或企业合作项目,进行实际研究和工程实践。
3、学术论文(1)每年至少发表1篇SCI期刊论文或EI学术论文;(2)参加国际和国内重要学术会议,提交并发表专业学术论文,提高学术交流和合作能力。
4、学术活动(1)参与学术讨论和学术交流,积极参加学术报告、学术讲座等学术活动;(2)参加学术竞赛、学术论坛等科研活动,提高学术研究的创新能力。
五、实习实习(1)到大型矿山企业、地质勘探单位、设计研究院等单位进行实习,了解国内外矿山开发和环境保护等工程技术;(2)参与专业实践和工程项目,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和工程应用能力。
六、研究生招生1、招收采矿工程(可利用地下资源)相关专业本科生,其中包括生产、制造、建筑等方向的工科背景学生;2、硕士研究生学习两年,博士研究生学习三年;3、严格控制学生入学资格,择优录取学生,包括综合素质、专业背景、科研潜质和外语能力等。
青海大学 矿产普查与勘探 培养计划
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是地球科学领域中应用为主的学科,本学科建设的总目标是为21世纪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对矿产资源新需求,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高层次专业人才。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守宪法、法律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献身于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领域的探索研究与创新,求真务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 掌握材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矿产普查与勘探领域专门知识、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野外和室内地质工作研究方法,了解本学科及其所从事研究方向国内外发展趋势和研究前沿。
具有较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从事野外和室内科学研究的能力。
熟练掌握并应用相关的测试设备和熟练应用计算机,具有熟练的专业实验操作技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较强的教学与社会实践能力。
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英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具有科学严谨的学风,具有较强的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能够在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研究相关方向和领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实验操作能力与教学实践方面的综合能力。
3.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生源要求和选拔方式1.生源要求须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符合以下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2)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为熟悉地掌握一门外国语;(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②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人员;③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历身份报考;④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代码: 070901 (Mineralogy, Petrology, Ore Deposit)一、学科概况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是地球科学中有关地球物质组成的最重要基础和应用学科,矿物学研究矿物的成分、结构、形态、性质、成因、用途和内在规律,岩石学研究地壳和地幔分布的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流体地球化学、岩石成因演化规律、地质构造环境和它与成矿作用的关系等,矿床学研究各类矿床(包括非传统矿产资源、非常规油气)的物质组成、成矿物质来源、成因机理及其时空分布规律,随着地球科学的发展,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相互交叉融合为一门新的学科,向着更高层次的系统化和理论化发展,为解决地球形成、演化以及人类面临的资源、能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学科主要在各类岩石的组成、分布规律、形成过程、岩石化学与岩石地球化学、岩石的实用价值及与矿产资源、环境和大地构造的关系、地幔岩浆事件及大规模成矿作用、地球深部流体、地球动力学、非常规油气等方面形成特色研究。
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等方面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具有良好的地质学理论基础,掌握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的系统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本领域的研究动态,能独立开展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用外文进行科技论文写作,并具有国际学术交流能力能;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或应前用景。
毕业生适合在地质、地理、环境、海洋、能源与矿产等领域的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和企业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和高层技术管理工作。
三、学习年限博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为三至五年、最长在校年限为六年,女性研究生因生育可延长到七年。
四、研究方向1. 岩石学成因与成矿过程2. 沉积学与全球变化3. 区域成矿学4. 岩石圈演化与成矿作用5. 岩石学与全球构造6.油气地质学与成藏动力学五、课程设置与学分安排(附后)六、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附后)七、毕业论文及学位论文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要求能够体现研究内容有一定的创新性,具备较强的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矿产普查与勘探博士点
矿产普查与勘探博士点矿产普查与勘探是矿产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资源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矿产普查与勘探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我国设立了矿产普查与勘探博士点,培养高水平的矿产普查与勘探人才。
本文将从矿产普查与勘探的重要性、矿产普查与勘探博士点的设立背景和培养目标以及矿产普查与勘探博士点的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矿产普查与勘探的重要性矿产普查与勘探是矿产资源开发的前期工作,是确定矿产资源储量和分布的重要手段。
通过矿产普查与勘探,可以了解矿产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和分布情况,为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矿产普查与勘探还可以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资源保障,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二、矿产普查与勘探博士点的设立背景和培养目标为了提高矿产普查与勘探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设立了矿产普查与勘探博士点。
矿产普查与勘探博士点的设立旨在培养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专业知识的高级矿产普查与勘探人才,为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矿产普查与勘探博士点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具有扎实的矿产普查与勘探理论基础和广泛的专业知识的高级矿产普查与勘探人才;2.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矿产普查与勘探专家,能够开展矿产普查与勘探的前沿研究;3.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学科背景的矿产普查与勘探人才,能够在国际矿产普查与勘探领域具有竞争力。
三、矿产普查与勘探博士点的培养模式矿产普查与勘探博士点的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学术研究和实践训练两个方面。
在学术研究方面,矿产普查与勘探博士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生需要深入研究矿产普查与勘探领域的前沿问题,开展独立的科研工作,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同时,学生还需要参与学术交流和学术会议,与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拓宽学术视野。
在实践训练方面,矿产普查与勘探博士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西南石油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通晓本学科的趋向;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在本学科前沿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身体健康。
二、培养年限我校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实行弹性学制。
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一般为3-8年,其中全日制博士生采取全脱产方式培养,非全日制博士生实行半脱产和不脱产方式培养。
硕博连读生、提前攻博生、直博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5-8年,按全脱产方式培养。
若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时在最低培养年限内完成学业者,延期所涉及的一切费用(包括生活费和业务费)由导师或研究生自行解决。
三、培养方式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博士导师负责和集体(指导小组)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为主,重点是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应按规定和学位论文工作的需要及个人特点,学习有关课程,在拓宽和加深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以及掌握学科前沿动态的基础上学会进行创造性研究工作的方法和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
四、课程设置和学习安排1、博士生课程设置(1)博士生课程设置的原则:博士生课程设置遵循“宽口径、复合型”原则,即按一级学科建立课程体系、二级学科设置课程,构筑研究生交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主要突出四点:一是重视本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学习;二是强调数学教育,加强现代数学基础的学习,着重于数学理论和原理的系统学习;三是重视跨学科课程的学习;四是加强素质教育、德育教育和人文教育。
在设课时,按一级学科设置相对统一的课程,注意课程体系的优化、课程内容的合理性和整体功能。
课程学习阶段具有统一规范的要求,强调宽与博;课题研究分方向实施,强调深与精。
吉林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F AN Xu e — we i , HAO G u o — l i ,S HAN Xu a n — l o n g 2
p r o ra g ms f o r g r a d u a t e s t u d e n t ,w h i c h e mp h a s i z e s he t t e c h n o l o g y ,me ho t d s a n d he t o r y i n p os r p e c t i n g .T h e c o mb i n e d e d u c ti o n p a R e r n s郐 e s t a b l i s h e d,s u c h a s u n i v e r s i t y a n d e n t e r p r i s e ,u n i v e si r t y a n d i n s t i t u t e,u n i v e si r t y a n d f o r e i g n
P r a c t i c l a a b i l i t y t r a i n i n g s y s t e m i n t h e p o s t - g r a d u a t e s t u d e n t s e d u c a t i o n i n t h e s u b j e c t
第3 3 卷 第 4期
2 0 1 3拄
高 师 理 科 学 刊
J o u na r l o f S c i e n c e o f T e a c h e r s C o l l e g e a n d U n i v e r s i t y
矿产普查与勘探(固体)博士、硕士培养方案
成都理工大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矿产普查与勘探、油气田开发地质、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核资源与核勘查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专业简介: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简介: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于1981年被批准为硕士点; 1984年被批准为博士点,1988年首次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的主要二级支撑学科。
该学科是在先进的地质理论指导下,应用多种勘查手段,深入研究复杂矿产资源的地质背景、形成过程、富集规律和矿体的空间赋存状态和富集规律,并通过可行性分析、开发前景分析,评价其经济价值。
该学科依托于“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在师资队伍、实验设备、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学科点现有研究人员45人,其中教授23人(博导15人),副教授8人,讲师9人;实验教学与技术管理人员5名;本学科点拥有设备先进、仪器配套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另有多个与国内大型集团企业共建的科研和教学实践基地。
与美国、加拿大、南非、沙特、伊朗、缅甸等建立了长期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关系。
该学科从上世纪80年代招收博士研究生以来,已经毕业博士生300多名,为国家矿产资源勘查与研究做出巨大贡献。
核资源与核勘查工程学科简介:“核资源与核勘查工程”具有五十余年的发展历程,是我校的优势、特色学科之一,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该学科于1992 年被批准为四川省首批重点学科,建有我国核技术在地学中应用唯一的“地学核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是与“核科学与技术”并重,与其它学科领域交叉渗透而形成的现代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该专业师资队伍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健全,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科研成果显著,获得多项国家科学进步奖、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及国家专利,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学科简介: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学术积淀。
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事业心。
树立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本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外文文献,具有撰写学术论文外文摘要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学科代码:0818)下设的二级学科(学科代码:081801),设以下6个研究方向。
1.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以中大比例尺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为研究重点,在系统研究矿产形成条件、控矿因素及成矿信息基础上,总结成矿规律,建立成矿模式及找矿模型,提出矿床预测准则,进行矿床和矿体定位(量)预测。
2.固体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加强综合勘查与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深入研究控矿条件、成矿规律,建立矿床地质模型;探索各种勘查技术方法的最佳优化组合及应用效果,研究矿体标志值的变化性,探索矿体数学特征和规律,建立矿产综合勘查模型。
3.资源与勘查经济研究矿产勘查与矿床经济评价及矿业权评估的理论方法,建立矿产勘查经济评价、咨询与决策方法体系,开展矿产勘查经济分析、矿床经济评价和矿业权评估。
4.石油与天然气勘查采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研究方法及现代分析测试和计算机技术,进行常规和非常规储层和油气藏描述,研究油藏中油气水的成因及其时空分布规律。
研究与成储和成藏作用相关的地质过程,开展储层沉积学和盆地火山岩、烃源岩和含油气性研究,预测储层和油气分布规律。
5.油气资源综合评价与预测以油气地质理论为基础,结合盆地分析方法、地球物理勘探及计算机技术,研究含油气盆地充填和层序地层学特征,开展非常规和常规油气成藏规律研究,进行区块评价、油藏描述、远景预测。
6.油气田开发地质综合利用油藏的精细沉积微相、开发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生产测井处理和解释的成果,结合生产测试数据和生产动态数据,实现油气田开发末期的精细地质研究,研究剩余油的分布规律,进行开发井网的调整部署。
采矿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博)
采矿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博)
(081901)
一、培养目标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国家利益;遵纪守法、情操高尚、学风端正;具有很好的协作精神。
(2)在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具备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语。
(3)注重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学位论文应有成果创新,博士生在学期间应当在各学科认定的刊物上发表不少于5篇论文,其中:重点中外文刊物(A级)(不包括增刊)上发表2篇或被国际检索(SCI,EI,ISTP)的论文2篇(第一作者至少1篇);在普通刊物上发表论文3篇(B级) (第一作者至少2篇)。
(4)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研究方向
1、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
2、岩体力学与工程
3、开采沉陷控制与环境保护
4、采矿信息技术
5、现代采矿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是地球科学领域中应用为主的学科。
以“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高起点的培养指导思想为宗旨,培养博士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在本学科和相邻领域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科学研究基本功,要求具有锐意进取和务
实的科学研究作风,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成为能胜任经济建设需要的应用
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
1、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论,加强邓小平理
论和三个代表的教育以及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学习,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教育,
使博士生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肩负起应有的责任。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具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和较高的综合素质,遵纪守法,
品行端正,作风正派,服从组织分配。
2、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地质基础理论,具有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坚实而宽广的理
论基础,掌握本学科发展趋势及学术前沿,并了解相关边缘学科。
能熟练开展野外地质工作和
实验测试工作,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并在本学科的研究领域做出创新性的成果,
具有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的应用能力,培养具有严谨的科学研究作风,毕业后能胜任在高校和研究
院所的教学、科学研究以及高级管理层的工作。
二、学习年限
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 3 年,非全日制博士生或交叉培养的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可延
长至 4 年,硕博连读研究生为 5 年。
三、培养方向
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结合本学科专业当前发展的方向,可设置出学科、专业的研究方向。
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共设置下列 5 个研究方向。
1、油藏描述
2、油气田开发地质
3、储层沉积学
4、油气构造学与盆地分析
5、天然气资源评价
四、课程设置
博士研究生课程设为学位课、选修课。
博士研究生应修最低总学分18 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 6 学分,专业学位课 6 学分,选修课 6 学分。
选修课根据博士生的具体情况和培养方向而
定,学分多少不予限制。
(一)学位课程
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外语及专业学位课程。
( 1)公共学位课 2 门, 6 学分
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40 学时, 2 学分,第 1 学期开课。
第一外国语,140 学时, 4 学分,第1、 2 学期开课。
(2)专业学位课 2~ 3 门, 5 学分
(二)选修课
选修课应体现学科发展前沿,反映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的新进展,紧密结合
1
生产,讲求实用,突出专业理论、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可设前沿型课程、交叉
型课程、应用技术型课程等,所设选修课不低于 6 学分,最多不超过12 学分。
第二外国语为公共选修课,140 学时, 4 学分,第1、 2 学期开课。
(三)补修本科生课程
这类课程设置主要是以同等学历或跨学科、专业录取的博士生,除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
学位课、选修课外,还应补修该专业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1~2 门,博士生专业基础课 2 门。
如不满规定的本科课程,不能进入博士生论文撰写及答辩。
附:课程设置一览表
五、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培养博士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使其具有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为保证博士生论文质量,博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在公开刊物上至少发表 3 篇学术论文,其中至少中文核心刊物 2 篇或者权威刊物 1 篇或者三大检索 1 篇。
博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强调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其主要数据、图件基本上是研究生自己采集、编制。
采用他人成果需标注,且其数量要严格控制。
要培养研究生
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精神,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博士生在论文开始前要进行文
献阅读和综述,进行生产实际的调查研究,把握本研究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并
在此基础上确定具体研究课题。
博士生在校期间应在本学科范围内积极参加学术研讨活动至少 5 次并做至少 2 次学术报
告(其中至少一次使用外文);应参加本学科领域重要的学术会议至少 2 次。
参加学术活动
和学术会议应向所在院系提交由导师签字认可的书面材料后方可取得学分。
博士生最迟在第
三学期进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并在一定范围内(课题组或系)报告,广泛听取意见,经
指导教师同意和系审定确认后,制定论文工作计划,开展科学研究。
在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
告后的一年左右进行论文中期检查。
论文的选题要贯彻“三个面向”的方针,选题必须对国
民经济有意义或在学术上有一定意义或价值。
全文一律采用计算机编辑和输出,具体格式参照《长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的统一要求》。
研究生在修完规定的学分和撰写完学位论文后,可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
施办法》组织论文答辩。
通过答辩者,准予毕业并由学校学位委员会批准,授予博士学位。
六、中期筛选
对攻读博士研究生实行中期筛选分流制,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所谓“筛选分流”是选拔优秀,促进多数,淘汰个别的一种鞭策机制。
研究生的素质应从品德、
学识、能力三个方面来衡量,通过中期筛选对研究生进行一次全面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培养目
标教育。
七、培养方式
1、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个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
在研究生入学后三个月内制定出研究生的培养计划。
2、对研究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相结合的方式,既要使研究生深入掌握基
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又要使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整个培养过程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
3、在指导上采取导师负责或者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
2
附表:
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一览表
课程结构
学位课课程编号
(研究生学课程名称
院统一编写)
现代科技理
论与马克思
主义理论
博士研究生
英语
本专业学科
前沿讲座
学时
学
开课学期
理实第二第三第四开课单位备注
第一
论验
分
学期学期学期
学期
402√政法学院
1404√√外语学院
1.5 万字读
书报告( 50
402√地科学院篇参考文献,
英文文献占
30%)
1.5 万字读
非学位课
学术活动
学习要求
研究方向文
献阅读与述
评
第二外国语
(日语、俄
语)
储层建模方
法学
天然气地质
与地球化学
油气成藏动
力学
沉积—成岩
动力学
构造综合解
释与储层地
震学
导师指定跨
学科课
学术活动
学术会议
应修最低课程学分
学术活动(必修)学分
学术会议(必修)学分
603√
140 4 √√
32 2 √
32 2 √
32 2 √
32 2 √
32 2 √
32 1 √
1
1
18其中学位课最低学分
1
1
书报告( 50
篇参考文献,
地科学院
英文文献占
30%);做公
开学术报告
外语学院
地科学院
地科学院
根据研究方
地科学院向选 6学分
以上
地科学院
地科学院
必选
必选
12非学位课最低学分 6
由院组织,要求每位博士生导师主讲或主持至少一次学术讲座( 时间为 3-4 小时 ) ,讲授内容以本专业学科
说明
前沿信息、知识为主,也可以请校外专家举行学术讲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