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1《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设计(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设计
实验中学:唐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长征的原因、经过及历史意义;遵义会议及历史意义。
2.过程、方法与能力
(1)通过引导学生探究“长征的原因?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长征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
(3)通过学生讲长征经过,并能说出发生在那里的重大事件,及搜集红军长征的故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展示自我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讨论长征精神,引导学生学习红军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长征的开始,遵义会议,长征的经过,长征的意义,长征精神。
2.教学难点:遵义会议的意义,长征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学生搜集长征故事,课前查找红军长征的原因,预习长征路线并能在黑板上大体画出长征所经过的各个省份,路线。
2.教师准备:
结合本班的学生写教学设计。多角度收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红军不怕远征难》。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用《长征》的视频导入。
1、你知道这段视频讲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学生回答:红军长征
师:红军长征是宣言书是播种机,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了解二万五千里长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认识到没有这段历史,就没有新中国的今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师:出示幻灯片一,导学案,检测学生的预习。
(1)学习新课:
课堂讨论:出示多媒体课件。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独立完成基础知识,自己不能解决的用红笔做上记号)
1、长征开始的原因:红军的失败。
2、开始时间:年月。进军路线: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从中央根据地——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渡过——夺取遵义——四渡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急渡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抢渡飞夺——爬雪山——过草地-——进入甘肃,到达陕北与陕北的红军会师
3、转折:遵义会议:
1:时间:年
2:内容:①解决取
消,肯定
②确
定
。
3:意义:①确立
了
。②会议挽救了、挽救了、挽救,
是转折点。
4、结束:会宁会师:年10月,方面军和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与前来接应的方面军胜利会师,红
军会师,标志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5、长征的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
了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
的,使转危为安
二:合作探究;解决疑难
1:对比感悟:探寻红军长征的原因
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给予点评。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则材料。
师:出示材料
(1)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概况
(2):师:前面四次反“围剿”的结果是怎么样的红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组织学生讨论后由学生回答,教师作补充:前四次反“围剿”是由毛泽东指挥红军作战,采用的是“游击战”和“运动战”的战术,而且是采用“避敌主力,击其虚弱,的战略战术。毛泽东的正确指挥
次数敌军
人数
红军
人数
歼敌
人数
指挥者战略战术结果
第一次10万4万 1.5万毛泽东逼敌主力
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
胜利第二次20万3万3万毛泽东
第三次30万3万3万毛泽东
第四次30万7万3万毛泽东
朱德
第五次50万8万博古等人分散兵力
冒险进攻
失败
生:答略
(3):师:第五次“围剿”:蒋介石有多少人?红军有多少人?负责指挥第五次反“围剿”的是哪些领导人?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的结果怎么样?第五次反“围剿”红军为什么会失败?尽量引导学生回答,
(4):师: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导致了什么后果?如果红军不进行长征,而是继续留在江西革命根据地,那结果又是怎么样?现在你能明白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了吗?那么长征的性质是什么呢?怎么看长征呢?
生:答略
2:引导学生重走长征路,体会长征的艰辛
(1)师:出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
(2)师: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红军,请你给大家讲讲长征的经过,经过了哪些主要省份,哪几条江河,并在此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生:瑞金→冲破四道封锁线→湘江→贵州→乌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雪山→草地→吴起镇→会宁。
生:走过广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
生:湘江,乌江,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
师:给以学生的肯定
师:引导学生共同学习长征的经过,教师点击图以动态的形式展示长征的路线,以加深学生印象,使抽象问题直观化。
(3):例:师:红军什么时候开始长征的?长征的出发点在哪里?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时,红军有多少兵力?等到红军渡过“湘江”时,红军此时只剩下多少人?为什么会这样?主要原因是什么?一路上红军遇到了什么困难?(4)利用多媒体动态示意图展示并提问:
红军长征初期遭遇失利,红军该向何处走?当时红军内部有几种意见如果执行“博古”等人的意见,红军将向什么方向前进?这样会有什么后果?敌人做好了什么准备?毛泽东提出了什么意见?毛泽东为什么要反对红军去湘西而提出让红军去贵州?在这个问题上最终结果怎么样?事后证明毛泽东的意见正确吗?(5)在长征途中,最能体现毛泽东战略指导思想和军事才能的是哪次军事行动?(6)启发学生自己展示收集到红军长征的故事。《一双草鞋》《金色的鱼钩》《七根火柴》并讲解
(7)刚才我们“重走”了一趟“长征路”对长征的路线我们有了大概的了解。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朗读最后一段课文读完之后请大家看一段视频《大会师》然后请大家思考下面的问题。
3:红军长征是什么时间结束的?这时候红军到达了什么地方?“三大主力”指的是什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标志着什么?有什么意义?
四、拓展升华
一:红军在长征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启发学生回答请大家从“敌人方面、自然界方面、红军领导方面、少数民族关系方面”寻找原因。
二组织学生讨论:红军在长征中遇到那么多的困难,为什么还能取得长征的胜利?关键是什么?教师点拨:红军后来在长征中的很多次战役都取的胜利是在什么事件之后发生变化?生:遵义会议的召开。
师:我们共同学习遵义会议:展示相关知识点
(三):遵义会议
首先组织学生朗读教材“1935年月1月……转折点”这些内容最后组织学生讨论下列问题
⒈“遵义会议”是什么时间召开的它属于什么级别的会议这次会议主要解决了什么问题?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启发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㈡遵义会议、时间、内容
⒉“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地位它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教师板书:意义、地位
3:学生讨论为什么说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议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呢?展示多媒体画面两个十四年
师:遵义会议之前,博古的左倾错误指挥导致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初期的失利。如果任由他指挥下去,红军仍然很危险。而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由毛泽东、周恩来全权负责指挥军事。实际上就是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英明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最后建立了伟大的新中国。所以说,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从而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所以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师:1921—1935 年, 14年出现了错误,经受了大革命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等重大挫折。
1935—1949 年, 14年在以毛泽东为在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建立了新中国。(通过比较让学生更加明确这次会议的重要性,进一步认识毛泽东是个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四)我们要学习红军哪些精神?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弘扬“长征精神”先由各小组的学生自主讨论,然后派学生代表发言,最后由教师小结
教师归纳:重走长征路,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的英勇顽强,如果说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主要是与人斗的话,那么红军在爬雪山过草地时就是与大自然做斗争!我们感受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集体主义精神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所以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努力学习。
告别了长征,留下的是那永恒的长征精神。最后让我们在优美的歌声中结束这节课的学习。播放歌曲《十送红军》。
五:作业:《导学案》
六、教学反思:
面对与学生生活相隔甚远的长征,又基于这个教学重点,更为了孩子们有更深刻的体验,在设计教学时得想方设法拉近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特别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让学生搜集与长征相关的资料,把学生的视野引向了课外的读物,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同时把课内知识的理解放缓了坡度,也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为了缩小时空差距,考虑到充分发挥学生的视听作用,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