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名中医
岭南名医司徒铃·上篇
岭南名医司徒铃·上篇岭南名医司徒铃 司徒铃(1914-1993),男,原籍⼴东开平县。
司徒铃教授幼年因⽗亲久苦于⽔肿病,于是⽴志学医,14岁时他不仅博览儒家经典还涉猎医籍。
1931年考⼊当时的⼴东省中医药专科学校(现为⼴东省中医进修学校),在校时司徒铃教授勤奋学习,博览古典医著,成绩优异,考试屡居榜⾸。
1936年毕业之际他以优异的成绩留校,成为附属医院的住院医师。
1937年⽇军侵华,⼴州沦陷前⼣司徒铃教授被迫返乡,在开平县⼀中医诊所执业,抗⽇战争结束后他⼜返回母校继续任住院医师,1948年起兼任教学⼯作。
1956年起,司徒铃教授到⼴州中医学院(现为⼴州中医药⼤学)任教。
REC 司徒铃教授医德⾼尚,毕⽣精⼒都倾注于针灸事业,在针灸的临床、教学、科研⼯作中成绩斐然,先后发表论⽂30余篇,还著有《刺法灸法学》(副主编)。
他先后当选为⼴东省第四、五届政协委员,担任⼴东省针灸学会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理事、卫⽣部针⿇学术委员会委员、⾼等医药院校针灸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等职务,1978年获“⼴东省名⽼中医”称号。
司徒铃教授治学严谨,⼗分重视经典,对《灵枢》《伤寒论》《⾦匮要略》《针灸甲⼄经》《针灸⼤成》等医籍研读颇深,并结合⾃⼰的临床实践进⾏阐发。
司徒铃教授的针灸临床和理论特⾊⾸先体现他对针灸取⽳规律及针刺临床疗效影响因素的认识上。
1980年他以《灵枢》对针灸的相关记录为基础,结合多年的临床、教学⼯作经验,总结并提出了针灸组⽳的规律,并发表《循经取⽳针灸治疗处⽅原则》⼀⽂。
⽂中司徒铃教授系统阐述了通过辨证分经进⾏循经取⽳的规律,包括循本经取⽳、他经取⽳、多经取⽳的针灸取⽳规律,结合临床例证,强调在脏腑经络理论指导下加上循经取⽳进⾏针灸治疗,对提⾼针灸疗效有关键的作⽤。
1983年⾄1984年司徒铃教授带领学⽣在急诊科开展传统针灸治疗急诊常见病的临床研究,⼜为提⾼针刺临床疗效补充了逢时取⽳的规律,他们对417例患者的临床疗效进⾏分析,结果表明使⽤“辨证逢时循经开⽳”法治疗痛症的显效率最好。
岭南名医录——专访广东省中医院大院妇科科主任黄健玲教授
岭南名医录——专访⼴东省中医院⼤院妇科科主任黄健玲教授盆腔炎性疾病是妇科常见的疾病,尤其急性盆腔炎性疾病治疗不彻底往往会迁延不愈转为慢性盆腔炎性疾病。
症状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病情顽固,不宜根治。
治疗⼀直是妇科中的⼀个难题,且增加家庭与社会经济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及⽣活质量。
随着宫腔节育器和⼈⼯流产⼿术的⼴泛发展,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近⽇,⼴东省家庭医⽣协会⾮常荣幸采访到⼴东省中医院⼤院妇科科主任黄健玲教授,黄教授为我们介绍了盆腔炎性疾病这⼀类疾病的发病原因和医治⽅法。
⼀、什么是盆腔炎性疾病?盆腔炎性疾病是指⼥性上⽣殖道的⼀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宫内膜炎、输卵管卵巢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盆腔脓肿。
炎症可局限于⼀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个部位。
以下腹部疼痛、坠胀,痛引腰骶,或伴发热、⽩带増多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既往称为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今称为盆腔炎性疾病和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盆腔炎性疾病是⼀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多见于育龄期妇⼥。
其危害较⼤,严重的会导致败⾎症、脓毒⾎症、肠梗阻、感染性休克,甚⾄危及⽣命。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导致⽉经不调、不孕症、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痛。
严重影响妇⼥的⾝⼼健康以及家庭幸福,所以⼀定要引起重视。
⼆、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1、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分娩后产妇体质虚弱,宫颈⼝未很好关闭,如:分娩造成产道损伤或有胎盘、胎膜残留等,病原体侵⼊宫腔,易引起感染。
⼈⼯或⾃然流产过程中由于⼿术时间过长,流⾎时间过长,或有组织残留⼦宫腔内,或⼿术⽆菌操作不严格,或病⼈不注意卫⽣,过早性⽣活等都可以产⽣流产后感染。
2、宫腔内⼿术操作后感染:如上环术、除环术、诊断性刮宫术、输卵管通畅试验(包括通⽓术、通液术、输卵管⼦宫造影术)、宫腔镜检等,由于⼿术消毒不严格或术前适应症选择不当,⽣殖道原有慢性炎症,经⼿术⼲扰⽽引起急性发作并扩散。
3、经期卫⽣不良:⽉经期⼦宫内膜的剥脱⾯,有扩张的⾎窦及凝⾎块,为细菌的良好滋⽣环境,如经期不注意卫⽣,使⽤不洁的⽉经垫、经期游泳、性交等均可使病原体侵⼊⽽引起炎症。
岭南名医张阶平论治肾炎水肿
第13卷 第1期 2011 年 1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3No. 1Jan .,2011研究,也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似乎很难确定哪个地区最符合运气学说的推测。
第五,历史气候的变化以及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都具有时变性,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准周期以及气候特点,而运气60年周期循环往复,具有较强的规律性,各周期之间的气候变化基本相同,60年周期之间并不存在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依据运气学说推演的灾害气候变化特点,与历史上实际的极端气候变化特点并不相符,说明运气学说不能准确预测灾害性气候的变化,缺乏相应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 丁一汇.中国气候变化科学概论[ M ] .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87.[ 2 ] 孟庆云.五运六气:中国古代的灾害预测学[ J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 ( 2 ):81-83,85.[ 3 ] 竺可桢.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J ] .中国科学,1973 ( 2 ):168-189.[ 4 ] 葛全胜,方修琦,郑景云.中国过去3000年冷暖千年周期变化的自然证据及其集成分析[ J ] .地球科学进展,2002 ( 1 ):96-103.[ 5 ] 葛全胜,郑景云,刘健.过去2000a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变幅与周期[ J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2 ( 3 ):108-112.[ 6 ] 王绍武,赵宗慈. 我国旱涝36年周期及其产生的机制[ J ] . 气象学报,1979,37 ( 1 ):64-73.[ 7 ] 张德二.中国历史气候记录揭示的千年干湿变化和重大干旱事件[ J ] .科技导报,2004 ( 8 ):47-49.[ 8 ] 朱亚芬.530年来中国东部旱涝分区及北方旱涝演变[ J ] .地理学报,2003,58(增刊):100-107.[ 9 ] 姜彤,张强,王苏民. 近1000年长江中下游旱涝与气候变化关系[ J ] . 第四纪研究,2004,24 ( 5 ):518-524.[ 10 ] 郭瑞,查小春.泾河流域1470—1979年旱涝灾害变化规律分析[ J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 ( 3 ):90-95.[ 11 ] 张丕远,龚高法.十六世纪以来中国气候变化的若干特征[ J ] .地理学报,1979,34 ( 3 ):238-247.[ 12 ] 陈家其. 近二千年中国重大气象灾害气候变化背景初步分析[ J ] .自然灾害学报,1996,5 ( 2 ):18-27.[ 13 ] 王绍武,赵宗慈.近五百年我国旱涝史料的分析[ J ] .地理学报,1979,34 ( 4 ):329-341.[ 14 ] 朱亚芬.530年来中国东部旱涝分区及北方旱涝演变[ J ] .地理学报,2003,58(增刊):100-107.[ 15 ] 沙万英,郭其蕴.长江、黄河流域近500年大旱大涝对比分析[ M ] //黄荣辉.中国气候灾害的分布和变化.北京:气象出版社,1996:261-269.[ 16 ] 葛全胜,王顺兵,郑景云. 过去5000年中国气温变化序列重建[ J ] . 自然科学进展,2006,16 ( 6 ):689-696.[ 17 ] 屠其璞,邓自旺,周晓兰. 中国气温异常的区域特征研究[ J ] .气象学报,2000,58 ( 3 ):288-296.[ 18 ] 陈育峰,张强.气候周期与天体活动周期的对应性及其区域特征的初步探讨[ J ] . 地理研究,1995,14 ( 4 ):91-96.[ 19 ] 顾震年. 太阳活动对地表气候和地球自转的影响[ J ] .天文学进展,1991,9 ( 1 ):51-59.[ 20 ] 张丕远,王铮,刘啸雷,等.中国近2000年来气候演变的阶段性[ J ] .中国科学(B辑),1994,24 ( 9 ):998-1008.[ 21 ] 薛积彬,钟巍.历史时期广东地区旱涝灾害与气候变化关系[ J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 ( 5 ):75-79.岭南名家张阶平是广东著名中医大家,曾两次被广东省政府授予“广东省名老中医”的光荣称号。
岭南名医李丽芸治疗崩漏的经验撷要
尹小兰1,李丽芸2(指导) (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0075;
301
2015年10月苏州
2.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510120) 【摘要】李丽芸教授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广东省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 承工作指导老师。李老业医50余载,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崩漏的诊治有独到 的见解。笔者有幸侍诊,得以管中窥豹,受益颇深,现将李老治疗崩漏的经验撷要介绍如下。 【关键词】崩漏;用药经验;李丽芸;名中医 妇女经血非时而妄下,或量多如注,或淋漓不尽,称为“崩漏”。一般来说,突然出血,来势急, 血量多的叫崩;淋漓下血,来势缓,血量少的叫漏。 1.疑难重症,细究病因 李老认为,“崩为漏之甚,漏为崩之渐”,崩与漏交替,因果相干,致使病变缠绵难愈,成为妇 科最常见的血症、疑难重症。诊断上需多系统疾病相鉴别,病情易反复缠绵,急性期大出血甚至有 危及生命的可能,临床上颇为棘手。古人对于崩漏的定义广泛,如胎动不安的下血证、同房后出血、 外伤等都归属崩漏范畴,李老带教时强调,崩漏属于月经病范畴,临床诊治必须排除妊娠、外伤、症 瘕等引起的下血【11。 2.脾肾为本,瘀热为标 李老认为崩漏的病机总离不开脾肾功能失常,脾不统血,肾失封藏,气血不调,以致下血不止。 青春期少女,冲任未盛,先天禀赋不足,导致肾气亏虚,久之肾阴亏虚,冲任不固,经血不藏;或 后天饮食不节,起居无常,思虑过多,导致脾气虚弱,无以固摄经血,非时而下。育龄期妇女,多 因房劳产堕伤。肾,或生活、工作压力过大,忧思多虑伤脾,均可导致崩漏发生。更年期妇女,肾气 渐虚,冲任虚衰,天癸将竭,加之更年期角色转换,常致肝气不疏,肝木克伐脾土,久之脾气虚弱, 经血妄行。脾气虚,肾阴虚,血行艰涩,滞于脉中,虚中夹瘀。虚瘀皆可生热,动血耗血,瘀血加 剧,进一步加重出血。 3.辨证用药 对于崩漏的治疗,李老推崇“塞流、澄源、复旧”治崩三法。李老指出,临证时需四诊合参,审 其病因,准确辨证,灵活应用塞流止血、澄源求因、复旧固本。 3.1确定治则,分期辨治 崩漏根据病情缓急,可分为急性期、缓解期、稳定期。治疗时需根据不同时期的病情,选择中 医药、中西医结合、西医治疗方案有所侧重。如塞流时因崩漏出现严重贫血、虚脱等情况急需止血, 应以西医治疗为主,严格掌握适应症,灵活选择激素、诊刮等方法。另外,李老强调,必须重视妇 检和妇科B超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疾病如粘膜下肌瘤、息肉、子宫颈癌等引起的长时间不规则阴道 出血或阴道大量出血,不可盲目一味止血。 3.2出血期调理脾肾,兼顾气血 李老治疗崩漏,主张“临证审因须细辨,虚补瘀消热用清”。根据多年临床工作经验,李老认为 出血期以脾肾两虚、阴虚血热两个证型多见。出血期常因脾虚无以统血,肾虚无以固冲造成下血不 止。临证常治以健脾益气、补肾固冲之剂,处方:益母草209,补骨脂159,续断159,党参209,岗 稔根209,制何首乌209,炙甘草59,血余炭109,白术159,艾叶lOg,黄芪159为主方随证加减拉1。 李老指出,方中血余炭,如患者夹有痰湿或胃纳欠佳则不宜使用,因炭类收敛凝聚之力可加重痰湿 滞留,亦可影响脾胃运化。若气随血脱,需重用党参、黄芪一类大补元气,正所谓“有形之血不能骤 生,无形之气可以速固”,以减少出血。辨证属阴虚血热者,李老常治以滋阴补肾、凉血止血之剂, 药物喜用制何首乌209,白芍109,珍珠母209(先煎),墨旱莲159,丹皮209,岗稔根209,紫珠草 159,太子参159,阿胶159(烊化)加减【2J,配合止血丹胶囊口服。李老强调,“塞流”并非一味涩止, 治疗上若妄用固摄、收涩之品,则有闭门留寇之虞,而应同时适当选用化瘀止血之品如血余炭、益 母草、三七粉等,达到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之功效。急性期出血若同时夹有瘀血之象,不宜过 多使用活血化瘀中药,以防活血太过加重出血,需待患者阴道出血渐止,气血逐步恢复之后,方可
岭南名中医介绍
(1)“广东省名老中医”1962年9月3日至9月7日,广东省卫生厅在广州的东方宾馆召开了继承名中医学术经验座谈会,出席会议的80位省内各地老中医有:郭梅峰、李耀芝、甘伊周、钟玉池、陈若孔、宋展岐、吴灼燊、黄子明、管霈民、范鹤年、罗次梅、区少章、伍天民、郭耀卿、卢宗强、黎达英、陈治平、李玉林、黄珠、梁乃津、董岳淋、潘静江、黄省三、张露清、许云庵、冯德瑜、刘赤选、周子容、何竹林、陶葆荪、邓鹤芝、黄耀燊、程祖培、李藻云、朱敬修、司徒铃、罗元恺、杜明昭、杨志仁、林夏泉、邓铁涛、张阶平、李仁溥、吕直纯、冯意周、李家任、温玉良、何桐生、瞿甘堂、朱圣惠、何晓生、林维消、岑观海、林巽权、朱步楷、蔡仰高、尤寿田、林维镛、刘悟石、蔡荫庭、钟汉明、陈汉麟、钟少卿、李广海、陈典周、余子修、李延芳、李翼农。
1978年1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刘赤选等67人“广东省名老中医”称号:刘赤选、梁乃津、罗元恺、邓铁涛、李仲守、黄耀燊、关济民、司徒铃、林建德、钟耀奎、何志雄、关汝耀、蔡荣、杨志仁、赵思兢、林夏泉、张阶平、甄梦初、文子源、岑鹤龄、潘静江、王俊民、钟玉池、范鹤年、管霈民、区金浦、杜蔚文、区少章、梁天照、梁端侪、胡肇基、沈炎南、黎炳南、刘仕昌、陈金声、蔡仰高、黄传克、蔡荫庭、郑定良、李仁溥、钟明远、陈一鸣、陈超桂、杨济平、林品生、陈典周、彭玉林、梁柏楠、李枝任、李皓平、李尘、简锡禧、李翼农、夏伯宽、余道光、何炎燊、文介峰、管铭生、李立万、周瑞石、韦植生、梁剑波、陈达光、崔南声、黄峰。
(2)“广州市名老中医”1979年4月15日,广州市卫生局召开广州市中医工作会议,广州市人民政府命名了51位“广州市名老中医”:陈敬昭、刘瑞霖、雷仁生、江少岐、朱卓峰、郭昭卿、叶留康、罗广荫、胡伯明、王威、陈东、郭兆仪、张成和、吴粤昌、吴耀南、张志达、樊伯贤、刘仁普、江汉荣、李志强、冯国良、单位补、黄灼生、吴驭洲、周展程、樊国欢、何子谦、张绍荣、温甫卿、邓荣滋、梁具天、徐楚生、莦展堂、何霭谦、将钓堂、甘少周、黎佩銮、马民川、谭烘照、李家裕、刘亦康、陈益群、米汉祖、朱钊鸿、周益民、潘仲明、黄继祖、陈振煦、黄相周、林仲文、王香石(3)“广东省名中医”1993年1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何广贤等70人“广东省名中医”称号:何广贤、邱志楠、罗永佳、黎成科、刘惠纯、杨干潜、黄敏、汤国杰、邱健行、周伯康、罗笑容、张梅芳、邓晋丰、刘伟胜、陈基长、李任先、丘和明、刘仕昌、余绍源、陈全新、黄宪章、李丽芸、禤国维、区永欣、劳绍贤、赵立诚、李国桥、黄春林、刘茂才、刘亦选、彭胜权、靳瑞、王德鉴、岑泽波、杨文辉、熊曼琪、张家维、陈纪藩、欧阳惠卿、朱秉匡、肖劲夫、骆继杰、李志铭、王孟庸、彭太平、刘菊芳、林星远、蔡妙珊、郭志伟、谢震强、曾汉基、赖伯良、刘英杰、孙康泰、李旭、沈鼎荪、叶子宽、林天辅、陈渭良、周焕钧、洪启德、元日成、黎家玉、郑志道、郭朝广、梁其源、黄建业、欧阳汝忠、林君玉、魏甫贤。
岭南名老中医对脾胃学说的运用与发挥
上 输 于脾 , 脾气 散精 , 归 于肺 。 饮 食 水 谷 人 胃 , 胃 上 ” 经 的受 纳腐 熟及 脾 的运化 作用 , 生为精 气 津液 , 化 继而 输 布及 营养 全 身 。若 胃之 受 纳腐 熟 功 能 失 常 , 易 致 胃 则 痛、 痞满 、 大便 秘结 等病 变 ; 脾 之运 化功 能失 常 , 可 若 则
食 方式 上 , 老 和陈 全新教 授都 提倡 三 餐应 定时 定量 , 邓 均衡 营养 , 有节 有度 , 养 胃气 , 保 以免 “ 饮食 自倍 , 乃 形 大 伤 ”1 _ 。古 常云 :是 药 三 分 毒 。 治 病用 药 , 愈在 “ ” 病 养, 而脾 胃为 后 天 之 本 , 仲 守 教 授 认 为 只 要 重 视 脾 李 胃 , 能达 到养 生 防病 的 目的 。 就 综 上所 述 , 可见 岭 南 名老 中 医在 传 承 脾 胃学说 的
滞 , 阳失 衡 ; 阴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阴太 过 , 阴 属 补 反而 伤及 阳气 。故
出 : 胃强 则 强 , “ 胃弱 则 衰 , 胃则 生 , 胃则 死 , 以 有 无 是 养 生家 必 当 以脾 胃为 先 。 邓 老认 为脾 胃的健 旺 , 五 ” 使 脏 六腑 四肢 百骸 都 强健 , 身体 没 有 弱 点 给 疾 病 以可 乘
关键词 岭南; 名老 中医 ; 胃学说 脾
降 息则气 立孤 危 , 故非 出入 , 则无 以生 长 壮 老 已 ; 升 非 降, 则无 以生 长化 收 藏 , 以 升 降 出入 , 器 不 有 。 升 是 无 ” 降出入 是人体 气 化功 能 的基 本形 式 , 维持 人 体 新 陈 是 代谢 和 生命 活动 的 基本 作 用 。 脾 胃同居 中焦 , 为升 降 枢纽 , 主升, 脾 胃主 降 , 胃升 降功能 正 常 , 可 畅达 五 脾 则
中医名师介绍
中医名师介绍以下是几位知名的中医名师介绍:1.张仲景张仲景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被誉为中医药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代表作《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作,对后世的中医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张仲景的医术精湛,他擅长辨证论治,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独到的见解。
2.李时中李时中是当代著名的中医名师,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
他在中医内科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尤其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李时中注重临床实践,结合现代医学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出了一系列独特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3.吴阶平吴阶平是中国著名的老中医,被誉为“活的中医药百科全书”。
他在中医针灸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是当代针灸学的泰斗之一。
吴阶平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通过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针灸疗法,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4.陈可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及终身研究员。
90岁高龄仍出诊,2014年被评为中国国医大师。
陈可冀是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在国内率先建立了“血瘀证诊断标准”和“冠心病血瘀证诊断与疗效评价标准”,成为国家行业标准,并获国际认可。
首倡以活血化瘀为主治疗冠心病,使有效率从以往的70%提高至88%左右,为我国该领域第一篇RCT论著。
5.吴以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络病学学科创立者和学科带头人。
2019年度“国之名医”大型评选活动获奖医师。
吴以岭建立起了“络病证治”理论体系临床重大疾病防治,创立中医络病学新学科,被评为“推动行业前行的力量-十大杰出医学贡献专家”。
注重健康产业的发展,被评为“健康中国十大医药人物”。
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等多项成果。
6.王琦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医体质学创始人、男科学创始人。
构建并完善了中医体质学、中医男科学、中医藏象学、中医腹诊学四大学术体系,开拓了中医原创思维、中医未病学等新的学科领域,入选第二届国医大师,荣获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等荣誉。
岭南名医壁 HM
岭南名医壁是我校78级校友朱拉伊(1994年创办广东新南方公司并出任总经理,多次为母校捐资,并建立“新南方教学奖励基金”)捐资100万元建造,长约100米,高4米。
浮雕为红砂岩石雕,选取岭南医学史上10位在学术上有突出贡献的医药学家,结合岭南文化及岭南医药特色进行内容及背景设计。
1·葛洪葛洪,字稚川,晋朝人,原籍江苏,后隐居广东罗浮山,修道炼丹。
“稚川丹炉”是罗浮山著名遗址。
著有《抱朴子》和《肘后救卒方》等,后者以简、便、廉、验为特色,葛洪突出贡献是发现青蒿有治疟疾的功效。
葛洪和妻子鲍菇隐居于罗浮山,鲍菇也是岭南著名女医家。
2·刘昉刘昉,字方明,宋代潮州海阳县人。
进士出身,官至直龙图阁学士,著有《幼幼新书》,为儿科集大成之专著。
3·释继洪释继洪,号澹寮,元代河南汝州人。
他多次云游岭南,认真总结治疗岭南瘴病的经验,著有《岭南卫生方》《澹寮集验秘方》,对岭南地理气候与疾病的关系有较深刻认识。
4·何克谏何克谏,名其言,号青罗山人,清初广东番禺人,约生于明代崇祯六年,明亡后隐居在番禺青罗峰。
岭南草药专家。
他留心使用草药的经验,著有《生草药性备要》二卷,第一次系统的整理了岭南民间使用草药治病的经验。
另著有《食物本草》,总结了许多有岭南特色的药食治疗经验。
5·何梦瑶何梦瑶,字报之,清代广东南海人,早年中进士,在文化界很有名。
出任过州县之官。
辞官后先后主持广州粤秀书院、越华书院。
学识渊博,有“南海明珠”之称。
对中医学有深入研究,并积极招徒习医和赠方施药。
著有《医碥》《医方全书》《人子须知》等,后人称之为“粤东医界古今第一国手”。
医学上力纠温补之弊,继承发展河间、丹溪之学。
6·朱沛文朱沛文,字少廉,晚清广东南海人。
出身中医世家,有积极学习西医,曾向西医观摩学习解剖知识,进行中西医脏腑对比研究,著有《华洋脏腑约纂》。
提出“中西医学各有所主”应“通其可通,并存其异”,被称为“中西汇通四大家之一”。
岭南医史篇之十:《伤寒“四大金刚”》
岭南医史篇之十:《伤寒“四大金刚”》岭南阐扬仲景《伤寒》、《金匮》经方者,亦不乏其人。
清代有香山麦乃求,东莞陈焕棠;近代有新会陈伯坛,顺德黎庇留,南海谭彤晖,鹤山易巨荪,号称“四大金刚”。
陈伯坛(1863—1938年),号英畦,广东新会人,近代岭南经方派医家,着作有《读过伤寒论》、《读过金匮》、《麻痘蠡言》等。
陈氏自幼刻苦好学,聪敏过人,博览经史,精通《周易》,尤笃好医学,22岁时开始悬壶济世,后为光绪甲午(1894年)举人。
1905年受聘于广州陆军医学堂,任中国医学总教习,主讲伤寒论。
1924年在广州书坊街设中医夜学馆,该馆学员大半为广州执业名医,白天行医夜间切磋技艺,可见陈氏为同道所推重。
1930年于香港文咸东街创办伯坛中医专校,传授长沙之学,在此期间,香港一度痘疹流行,西医认为痘诊是疮科一类,要从外治,一见灌浆,即加洗刷,以此十不一生,而经陈氏用中药内服救治者多所全活,由此名噪香江。
又因其治病所用经方,药量特重如桂枝生姜之属动以两计,大锅煎敖,药味奇辣,而服之奇效,故人多称之“陈大剂”。
《读过伤寒论》与《读过金匮》代表陈氏学术成就,他认为两书的关系是:“论合卷亦合,分之则书亡……伤寒分卷不分门,金匮分门不分卷。
”所以《读过伤寒论》终于卷十八,《读过金匮》始为卷十九,二书相应如合璧,读之相应宜互参。
学术上陈伯坛采用“以经注经”及以临床经验注经的方法研究伤寒金匮,他强调阴阳的理论,指出仲景《伤寒论》实以阴阳二字为核心,知阴阳为法眼,治阴阳为手法;他阐发气化学说及标本中气的理论,以体现中医整体观的特点;他对仲景经方运用灵活且能结合实际,如用治疗阳毒的升麻鳖甲汤加减治疗当时广东流行的“疫核症”,也就是鼠疫,活人无数。
黎天佑,字庇留,广东顺德人,儒而通医,学术上专师仲景,为广东近代伤寒名家之一。
光绪甲午年(1894年)任省城十全堂医局医席,民初在广州流水井设医寓“崇正草堂”,大厅悬挂“振兴医风,挽回国命”对联以自勉。
集思医案 岭南名医——易巨荪(已修改)
集思医案岭南名医——易巨荪易巨荪(1913出生)原名庆堂,号巨荪,亦作巨川,广东鹤山县人。
出身医药世家,自幼受祖父教育熏陶,爱读神农、黄帝、扁鹊、仲景等医学名著,对金元四大医家有所研究。
注重临床实践,吸收融汇前人经验,医技日臻成熟。
清末在广州西关小半甫开业行医,医寓名“集易草庐”。
当时在广州医林中,与以专研经方著名者陈英眭、黎庇留、谭肜晖一起被称为"四大金刚",是岭南中医伤寒四大家之一。
光绪二十年(1894年)广东疫核(鼠疫)流行,不少医生用败不毒散等医治无效,他以升麻鳖甲散为药救活了很多人。
后来,广州清平局绅宋秋生创办十全堂医局,聘请他为主席,主持医务。
著有《集思医编》、《集思医案》,前书现已不复存在,后书成于光绪二十年冬,付梓刊,并有手抄本传世。
序清末之末,广州医林中,以专研经方著名者有四人焉,当时称为“四人金刚”,乃陈英畦、黎庇留、谭彤晖、易巨荪是也、英公著述有《读过伤寒论》、《读过金匮论》《麻痘蠡言》三书行世。
庇公著有《伤寒崇正编》。
谭公为南海县举人,号星缘,亦作星源,有无著述未详。
医林易公之著述余仅见此医案一帙耳。
易公,名庆棠,号巨荪,亦作巨川,鹤山县人,寓西关小半甫,榜其门曰“集易草芦”。
民国二年去世。
其运用经方比之英庇两公更为灵活。
书未付梓,首见友人存手稿一册。
因借钞一本,以资玩索。
本省医籍中以医案为最少见,得此一册,为本省医林著述中生色不少。
后学肆江苏任之识。
序例一予自弱冠受先大父庭训,即嗜读神农、黄帝、扁鹊、仲景诸圣之书。
然《伤寒》、《金匮》有体有用,尤极心摹力追,每于无字无方处着眼。
爰将平日所治各证,自癸未至甲午,择其与经旨相发明者,辑为一卷,名曰:《集思医案》。
其有不能发明经旨,虽能出奇制胜亦弗录。
一宋元以后,刘、李、朱、张四大家,虽各有所偏,然择其所长,亦可治病、予因经方骇入耳目,每借时方以取效。
然切脉辨证法必衷诸仲圣,所谓以古文手笔为时文体裁,故集中亦录时方一二。
现代名医传记之甄梦初
现代名医传记之甄梦初古有“医勿三世,勿服其药”之说,家学渲染,代代相传,继承发展,使臻完美,而成世家。
老一辈的人大概还记得,解放初期,在解放路一带的甄家医馆,名声显赫,口碑很好,医馆主人叫甄梦初。
甄梦初(1909-1990),又名兆熊,号幹达。
省开平县人,是建国以来省授予的第一批名老中医之一,德馨粤南北,誉享省港澳。
世家传略甄梦初出生于三代中医世家,祖父甄氏金光公,业中医药20余载,年48去世。
其父甄显松为药业工人,经营中药材买卖,其母瑞琴略通医道,善手骨,常为乡里宗亲疗疾治病,求医者众,甄先生耳濡目染,便对医学产生了兴趣,开始涉猎一些简单的医学入门典籍。
随着医学知识的积累,他对医道渐有所悟,医学志趣越浓,自此确立了悬壶济世的志向。
至甄梦初这一代,甄家医药业真正得到发扬光大,而闻名于岭南。
甄梦初先生之父辈在及均有生意买卖,故甄先生少年时期就于两地居住,1926~1929年间,分别在培正学校及圣约翰学校接受现代教育。
1929年就读于中医药专科学校,接受了正规医学教育,由于学习勤奋、医道悟性高,甄先生在中医专门学校还没毕业时,就得到校长任枚的赏识,在中医院出任主诊医生。
毕业后,小小年纪就已经在、、澳门一带开设医馆。
抗战爆发,甄先生举家北迁,开业于市。
由于学验俱丰,医术精湛而名噪粤北,活人无数。
所谓“医者之道,仁心第一,仁术第二。
急病者之所急,体病者之情伤,务求心德一致,悯恤之心不可因人而异。
”甄先生为人治病,不分贫富贵贱,一视,且以不论报酬之厚薄,出诊路途之远近而为病者所称颂。
虽医业繁忙,先生仍热心于公益事业。
当时国难当头,抗日将士、家属缺医少药,鉴于天职所在,遂毅然担负起市患病官兵及出征家属医疗服务队东河区队长之职,而行管理及义务诊治之责,为粤北将士及人民的医疗保障工作做出了贡献。
1940年11月,与江济时、江汉荣、家任、吴粤昌等当时的名医一起发起并组办了“医药旬刊”,成为当时颇具影响力的医学刊物之一。
本世纪岭南名医
本世纪(1900~)经历了满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期。
百年岁月,几经沧桑,南粤医林,名医辈出,抒写了广东中医近现代历史的壮丽诗篇。
在即将跨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回顾二十世纪广东中医著名人物医事活动及他们对祖国医学作出的贡献,显得特别有意义。
本世纪初乃清末民初之际,近代的广东已成为我国商业资本发展的重要区域,中外文化沟通之枢纽。
在这种特定的地理环境下,中医药学术跃然崛起,创造了具有地方时代特色的岭南医学文化。
而这一切,往往是通过著名医学人物历史贡献来体现的。
1、陈伯坛及伤寒四大家陈伯坛(1863~1938年),字英畦,新会人,近代著名经方派医家,著作有《读过伤寒论》、《读过金匮》、《麻痘蠡言》等。
陈氏乃光绪甲午(1894年)科举出身,儒而通医,1905年受聘于广州陆军医学堂任中国医学总教习,1924年在广州书坊街设伯坛中医夜学馆,1930年迁居香港创办伯坛中医专科学校。
临证善用经方,药量奇重故有“陈大剂”美誉。
学术上主张“以经注经”的方法研究《伤寒》、《金匮》,其治学皓首穷经,在《读过伤寒论》、《读过金匮》里用了很多功夫作经文考证,表面看来泥古,注经以文字求,但深入细读则可发现其不但以经注经,更复以临证经验注经,正如著名中医学家邓铁涛所说:广东伤寒四大家表面看来泥古,但确能挽救危重病者。
广东伤寒四大家之称,首见于民国苏任之为易巨荪《集思医案》所写序言:“清季之末,广州医林中,以专研经方著名者有四人焉,当归称为…四大金刚‟,乃陈英畦、黎庇留、谭彤晖、易巨荪是也。
”黎庇留,名天佑,顺德人,著《伤寒崇正篇》;谭彤晖,号星缘,亦作星沅,举人出身,有无著述未详;易巨荪,名庆棠,鹤山人,著《集思医案》,其运用经方比之英、庇两公更为灵活。
2、杨鹤龄杨鹤龄(1875~1954年),大埔人,近代著名儿科医家。
杨氏出身医学世家,祖父杨湘南、父亲杨继香均有医名,在各善堂及广东育婴堂当医生职。
鹤龄自幼随父研读医书,长即在堂帮同诊视,1892年考取前清官医,1907年任广州东山育婴堂内儿科医生职,育婴堂收养婴幼共分七栅,其中一栅住危重病儿,鹤龄每天细心诊治,前后任职6年,积累丰富儿科临床经验。
把脉的经验(岭南妇科名家蔡仰高)
把脉的经验(岭南妇科名家蔡仰高)蔡仰高(1891一1984年) 汕头市莲下镇程洋冈村人。
农工党员。
蔡仰高擅长妇科。
写有《脉学辑要》、《中医脉学经验》、《妇科学》、《补中固经汤治疗总结》等10多篇医学论著,所创制的“补中固经汤”制剂被选辑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他还把祖传13代的秘方献给国家。
其事迹载入《中医人物辞典》。
一、读脉书首先要说明的,是初时学习脉诊,必须将脉书读熟,王叔和的脉经,李濒湖的脉学。
所谓脉书不厌百回读,而且不仅要熟读,还要烂读,烂,像吃的肉一样,必须烂,才不要嚼。
这样,然后才可以谈切脉的道理。
二、关于呼吸定脉初学脉时,要仔仔细细的以呼吸定脉,后来纯熟了,就不必数呼吸,而且要闭住呼吸,再细心听脉。
切不要虚应故事,以为诊脉只不过是一种形式。
三、锻炼看脉知病的方法看脉知病,不是不可能的,但要苦打苦炼。
有极大部分的人,一面看脉,一面问病人:头痛吗,胸痛吗,这样,便不会看见脉,所以学习脉诊,要先看脉,切莫忙着问病,慢慢的自然便能够体会脉象所反映的病症了。
四、脉学的基本精神脉是两种相对的:有数,就有迟,有滑,就有涩,有大,也有小,有短,也有长。
从相对的当中,找出它所反映的病症和疾病的机理,作为诊断和处方的依据。
五、平人脉和病时脉常脉和病脉不同,以缓为平,以独为病。
这在张景岳已经有较详的论述。
独是什么,独就是不同。
脉有三部,两手六部;如五部同等,一部不同,那便是病。
所谓不同,是独大、独小、独虚、独实。
六、脉象可以反映生死和寿夭性情不但平人有平人的脉,病人有病人的脉,而且据脉断病,可知生死。
七怪脉如出现,那多数是死脉,不能得生。
久病的脉,有胃气则生。
所谓胃气的脉,就是所谓“‘阿阿缓若春杨柳’”,善状胃状者也。
六部俱如是象,则俱有胃气”。
此外,尺为生命之根,尺部无力细微,病状虽轻,而脉象所指示的真实病情,是岌岌可危的。
若是两尺无力,而又浮散,那么生命不能超过三天。
据脉还可以知道情绪的起伏,定其喜怒:心脉浮大,主心有喜,六脉沉伏,主忧思失志,无精打采,胃纳欠佳。
忆岭南名医何竹林 思骨伤医师成材路
忆 岭南名 医何 竹林
思 骨伤 医师成材 路
徐 险峰
( 广 州 中 医 药大 学 ,广 州 5 1 0 0 0 0 )
摘 要 :从 研 究 前 贤 的 生 平 中 学 习 ,从 模 仿 先 哲 的行 止 中提 高 ,将 是 年 青 中 医人 成 长 的 捷 径 。现 将 研 习近 现 代 岭 南骨 伤 科 名 医何 竹 林
昔 的 万里 寻 道 、经 年 远 游 已经 没 有 意 义 了吗 ? 我 的 导 师 ,
黄枫教授对此有其一番见解 。 “ 时易景迁 ,各人 自有 其机
州光孝寺 的老 和 尚学 习少林武功 ;及 长则昼 间行 医,夜 间习武 ;与大侠霍元 甲之子霍 东 阁结 为忘年交 ,任 广东 精 武分会顾 问及 教练 ;直至 老年 ,仍亲身 指导后 辈练气
认为 ,“ 有强健的体魄 ,才能有足够的力量 ,否则到施行 手法时就有心无力 了l _ 2 ] 。 ”故此 ,要做一名合格 的骨伤科 医生 ,需要加 强 自身身 体锻炼 。在 既往 ,骨伤科 医师 素 有 医武兼修 ,功术 同练之 传 统 ,多有 习武强 身 的 习惯 , 甚则兼任武术 教头 。何老 的亲身经历 就是这种 理念 的真
影响其一生 的决定 :与师兄结伴 ,周游祖 国 。其后三年 , 何竹林 足印遍及 南北 ,从家 乡经江西 、湖 北 、河南 等至 北京 ;又 自北返南 ,从 哈尔滨经 山东 、江苏 、上海 等 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到广州 ,行 程逾 二 万里 ,一 路 上栉 风沐 雨 、晓行 夜 宿 , 历尽辛劳 。这途 中既有 见识祖 国大好河 山 、美丽胜 景 的
岭南名医陈伯坛调研新收获
岭南名医陈伯坛调研新收获作者:肖永芝李君张丽君黄齐霞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0年第36期编者按:陈伯坛是广东四大名医之一,在近代医学史上影响较大。
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历代名医传记资料调研与编纂”课题组远赴广东。
开展了对岭南名医陈伯坛的调研工作。
其间调研了广东省广州市和江门市的12家机构,走访了相关后人、研究者、知情者19人,获得采访录音素材约15小时25分钟,拍摄照片素材734张,收集文字资料100余万字:尤其是对陈伯坛之孙陈宝瑞、陈宝琛,外孙袁举雄,外孙女袁衍翠以及研究者刘小斌、黄仰模的访问,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资料。
通过实地访问调研,对陈伯坛后人、弟子、故里、族谱、宗祠、遗像、手迹、墓地等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
陈伯坛(1863-1938年),原名文伟,字英畦,“伯坛”是其乡试时所用名,广东省新会县外海乡人(今江门市郊外海镇1。
陈伯坛行医50余年,著有《读过伤寒论》、《读过金匮》和《麻痘蠡言》等,是近代岭南伤寒学派的鼻祖,为广东四大名医之一,与赵鹤琴、黎卑流、陈月樵齐名。
陈伯坛之后人据陈伯坛外孙袁举雄所述,陈伯坛娶一妻一妾,陈伯坛正妻赵氏去世较早,育有一子一女,侧房生育四子。
子女中:长子陈万驹(号晓沧)、次子陈万鹏(号里天)、三子陈万骝(号京轺)、四子陈万鸿(号聪雪)、五子陈万骧(号昂宇)、女儿陈坤华等,均已故去。
其中陈万驹、陈坤华为正室所生,其余出自侧室。
孙辈有:孙子陈宝祥(已故)、陈宝瑞、陈宝琰、陈宝徽(已故)、陈宝颐、陈宝桐(已故),孙女陈帖云(已故)、陈婉薇,外孙袁举雄、外孙女袁衍翠等。
陈伯坛的长子陈万驹对医学没有兴趣,只做过一些伯坛中医专科学校的教务工作,后来不再从事与医学有关的工作。
陈伯坛在世时,二房所生四子年纪较小,故均未从父学医。
陈伯坛之女陈坤华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在伯坛中医专科学校学习,是陈伯坛子女中唯一从医的后人。
陈坤华婚配留德归国的农学博士、中山人袁开。
陈伯坛去世后,陈坤华原本有意继承父亲医馆,因夫家不同意而作罢。
岭南医家陈伯坛《读过伤寒论》学术思想探析
的精髓。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03
陈伯坛注重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中,通过实践来检验和丰富自己
的学术理论。
03
《读过伤寒论》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读过伤寒论》的篇章结构与内容概述
篇章结构
该书共分为多个篇章,包括对伤寒理论的解读、对伤寒症状的分析、对伤寒治疗 的探讨等。每个篇章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结构清晰,内容详实。
04
《读过伤寒论》的学术思想分析
对《伤寒论》的理解与阐述
重视经典理论
陈伯坛认为《伤寒论》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强调对经典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提倡“读书明理”的学习方法。
强调辨证施治
陈伯坛重视辨证施治,认为这是中医治疗的关键,主张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 进行诊断和治疗,反对“一方治一病”的机械应用。
对仲景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贡献
陈伯坛的《读过伤寒论》对伤寒论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学术思想对中医临床实践和中医理论体 系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研究成果不仅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也为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发展 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不足
尽管我们对陈伯坛的《读过伤寒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由于历史文献资料的 限制,我们对他的学术思想的理解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我们无法完全还 原他的临床实践过程,也无法对他的学术思想进行全面的评价。
培养医学人才
陈伯坛的学术思想影响了岭南地区的众多医学家,培养了一 批优秀的医学人才,为岭南医学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05
《读过伤寒论》的现代意义与价值
对现代中医教育的启示与借鉴
强调伤寒理论在中医教育中的重要性
陈伯坛在《读过伤寒论》中深入探讨了伤寒理论的内涵与临床应用,强调了伤寒 理论在中医教育中的核心地位。这启示现代中医教育应注重伤寒理论的学习,培 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岭南名中医林夏泉平肝泻心健脾治疗儿科疾病经验
岭南名中医林夏泉平肝泻心健脾治疗儿科疾病经验杨晓;华荣【摘要】本文通过整理岭南名中医林夏泉医案、手稿,分析林老在运用平肝泻心健脾理论治疗小儿急惊风、疳积、腹泻等的疾病疗效及临床用药特点,传承和发扬名老中医医术.【期刊名称】《中医研究》【年(卷),期】2016(029)004【总页数】3页(P27-29)【关键词】林夏泉中医师;平肝泻心健脾;小儿气惊风/中医药疗法;小儿肝积/中医药疗法;小儿腹泻/中医药疗法;咳嗽/中医药疗法;经验【作者】杨晓;华荣【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510120;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5101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2林夏泉先生(1908-1980),广东台山人,1931年毕业于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先后任广东省中医院医务处副主任、门诊部主任、副院长等职务。
其擅长治疗内科、妇科和儿科杂病,尤其精于治疗癫痫及脾胃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显著的疗效。
由于医术精湛,学识渊博,深受广大患者的尊敬和热爱,并于1979年被授予“广东省名老中医”称号,是广东省中医院历史上九大名医之一。
为传承其学术,成立了林夏泉学术传承工作室。
经数年来系统收集整理学习林老生前有关儿科疾病论治的文章及部分手稿、医案,笔者从中领悟林老对儿科常见病的独到见解和临床用药经验,深感荣幸。
本文从部分临床医案入手,阐述林老在儿科治疗方面的经验。
林夏泉老中医在儿科临床治疗方面遵循“平肝、泻心、补脾”之法,该法见于晚清岭南儿科名医程康圃《儿科秘要》。
程氏的学术思想主要源于《黄帝内经》,又受到钱乙、万全、王肯堂诸家的影响。
其在《儿科秘要》中,将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概括为“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火常炎,染病皆由此故”,据此提出的“儿科八证”(风热、急惊风、慢惊风、慢脾风、脾虚、疳证、燥火、咳嗽)和“治法六字”(平肝、补脾、泻心)。
这是从钱乙、万全的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肾常虚、心常有余、肺常不足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其以“平肝、补脾、泻心”之六字治法为儿科之准绳。
近代岭南名医卢朋著《四圣心源提要》研究的开题报告
近代岭南名医卢朋著《四圣心源提要》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近代岭南名医卢朋著《四圣心源提要》研究研究背景:《四圣心源提要》是卢朋在清朝末年所著的一部中医学经典,该书是卢朋将自己诊治过程中的经验总结而成,包含病症分类、治疗方案以及药方等内容,成为中医学重要的经典之一。
该书对于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四圣心源提要》的分析研究,探究卢朋的医学思想和治疗方法,并探讨该书在中医学传播和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以期推动中医学的发展和传承。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对《四圣心源提要》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整理,明确其主要的医疗原则、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
2. 对卢朋的医学思想进行研究,探讨其在治疗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对中医学的贡献和影响。
3. 分析《四圣心源提要》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探讨其中蕴含的传统医学文化和价值观,并探讨其对当代中医学的启示和指导。
研究方法:1. 文献分析法:将对《四圣心源提要》的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阅读和解读,并对其中的医学原理和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2. 比较研究法:将通过对多种中医学经典的比较分析,探讨《四圣心源提要》中的医学思想和理论与其他经典的异同。
3. 经验研究法:将通过对遵循《四圣心源提要》治疗方法的中医医生的案例研究,对该书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预期结果:通过对卢朋著《四圣心源提要》的研究,预计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1. 全面、深入地掌握《四圣心源提要》的内容和精髓,并对其中的中医学原理和方法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2. 突出卢朋在中医学研究和应用方面的贡献,并对当代中医学的发展产生启示。
3. 探讨《四圣心源提要》在中医学文化传承中的价值和作用,并对传统医学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广东省名老中医”
1962年9月3日至9月7日,广东省卫生厅在广州的东方宾馆召开了继承名中医学术经验座谈会,出席会议的80位省内各地老中医有:郭梅峰、李耀芝、甘伊周、钟玉池、陈若孔、宋展岐、吴灼燊、黄子明、管霈民、范鹤年、罗次梅、区少章、伍天民、郭耀卿、卢宗强、黎达英、陈治平、李玉林、黄珠、梁乃津、董岳淋、潘静江、黄省三、张露清、许云庵、冯德瑜、刘赤选、周子容、何竹林、陶葆荪、邓鹤芝、黄耀燊、程祖培、李藻云、朱敬修、司徒铃、罗元恺、杜明昭、杨志仁、林夏泉、邓铁涛、张阶平、李仁溥、吕直纯、冯意周、李家任、温玉良、何桐生、瞿甘堂、朱圣惠、何晓生、林维消、岑观海、林巽权、朱步楷、蔡仰高、尤寿田、林维镛、刘悟石、蔡荫庭、钟汉明、陈汉麟、钟少卿、李广海、陈典周、余子修、李延芳、李翼农。
1978年1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刘赤选等67人“广东省名老中医”称号:刘赤选、梁乃津、罗元恺、邓铁涛、李仲守、黄耀燊、关济民、司徒铃、林建德、钟耀奎、何志雄、关汝耀、蔡荣、杨志仁、赵思兢、林夏泉、张阶平、甄梦初、文子源、岑鹤龄、潘静江、王俊民、钟玉池、范鹤年、管霈民、区金浦、杜蔚文、区少章、梁天照、梁端侪、胡肇基、沈炎南、黎炳南、刘仕昌、陈金声、蔡仰高、黄传克、蔡荫庭、郑定良、李仁溥、钟明远、陈一鸣、陈超桂、杨济平、林品生、陈典周、彭玉林、梁柏楠、李枝任、李皓平、李尘、简锡禧、李翼农、夏伯宽、余道光、何炎燊、文介峰、管铭生、李立万、周瑞石、韦植生、梁剑波、陈达光、崔南声、黄峰。
(2)“广州市名老中医”
1979年4月15日,广州市卫生局召开广州市中医工作会议,广州市人民政府命名了51位“广州市名老中医”:陈敬昭、刘瑞霖、雷仁生、江少岐、朱卓峰、郭昭卿、叶留康、罗广荫、胡伯明、王威、陈东、郭兆仪、张成和、吴粤昌、吴耀南、张志达、樊伯贤、刘仁普、江汉荣、李志强、冯国良、单位补、黄灼生、吴驭洲、周展程、樊国欢、何子谦、张绍荣、温甫卿、邓荣滋、梁具天、徐楚生、莦展堂、何霭谦、将钓堂、甘少周、黎佩銮、马民川、谭烘照、李家裕、刘亦康、陈益群、米汉祖、朱钊鸿、周益民、潘仲明、黄继祖、陈振煦、黄相周、林仲文、王香石
(3)“广东省名中医”
1993年1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何广贤等70人“广东省名中医”称号:何广贤、邱志楠、罗永佳、黎成科、刘惠纯、杨干潜、黄敏、汤国杰、邱健行、周伯康、罗笑容、张梅芳、邓晋丰、刘伟胜、陈基长、李任先、丘和明、刘仕昌、余绍源、陈全新、黄宪章、李丽芸、禤国维、区永欣、劳绍贤、赵立诚、李国桥、黄春林、刘茂才、刘亦选、彭胜权、靳瑞、王德鉴、岑泽波、杨文辉、熊曼琪、张家维、陈纪藩、欧阳惠卿、朱秉匡、肖劲夫、骆继杰、李志铭、王孟庸、彭太平、刘菊芳、林星远、蔡妙珊、郭志伟、谢震强、曾汉基、赖伯良、刘英杰、孙康泰、李旭、沈鼎荪、叶子宽、林天辅、陈渭良、周焕钧、洪启德、元日成、黎家玉、郑志道、郭朝广、梁其源、黄建业、欧阳汝忠、林君玉、魏甫贤。
2001年1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又授予吴伟城等41人“广东省名中医”称号:吴维城、刘恩琪、莫愚、祁开平、蔡康保、蔡炳勤、刘国普、陈镜合、许鑫梅、刘庆思、罗云坚、邓中炎、李俊彪、卢桂梅、黄松柏、沈英森、王启梁、黄海龙、陈福如、罗陆一、邹志为、郑瑞璋、朱嘉扬、钟广玲、潘金辉、欧兰芳、全权、梁宏正、王子耀、柳河中、刘木荣、林英基、胡标伦、叶伟洪、蔡木扬、张有礼、陈先泽、卢永兵、欧炳楠、王伯章、谢国材。
(4)“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自1991年以来,国家卫生部、人事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
岭南地区名中医名单有:
第一批:王德鉴、邓铁涛、刘仕昌、关汝耀、沈炎南、罗元恺、周伯康、钟耀奎、赵思兢、梁乃津、黄耀燊、靳瑞、黎炳南、冯耀南、何炎燊、林品生、周瑞石、钟明远、梁剑波第二批:黄火文、罗致强、杨守玉、邱健行、邱志楠、彭胜权、熊曼琪、刘亦选、关国华、刘茂才、李丽芸、禤国维、黄春林、余绍源、刘伟胜、邓晋丰、郑志道、孙康泰、陈一鸣、夏洪生、骆继杰、孙外主、王孟庸
第三批:沈英森、邱健行、彭胜权、陈纪藩、刘伟胜、禤国维、王士贞、李丽芸、靳瑞、丘和明、许鑫梅、赵立诚、邓晋丰、余绍源、黄春林、邓铁涛、周岱翰、陈全新、刘庆思、崔学教、陈基长、陈镜合、欧阳惠卿、梁冰、蔡炳勤、罗笑容、张梅芳、林应强、陈福如、骆继杰、孙外主、夏洪生、何世东、黎家玉、陈渭良、钟广玲。
第四批:张家维、劳绍贤、周福生、丘和明、陈纪藩、周岱翰、蔡炳勤、林毅、司徒仪、黄春林、刘伟胜、冯新送、刘庆思、沈英森、莫通、邱志楠、杨群玉、陈宝田、邱健行、王清海、卢桂梅、吴维城、罗陆一、陈志维、叶伟洪、余伯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