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 Modeler简易操作流程

合集下载

dpmodeler详细操作流程

dpmodeler详细操作流程

dpmodeler详细操作流程DPModeler Detailed Operation Procedure.1. Problem Definition.Define the problem you want to solve with DPModeler.Identify the decision variables involved in the problem.Specify the constraints that apply to the problem.2. Model Creation.Choose the appropriate model type for your problem (e.g., optimization, simulation, queuing, etc.).Build the model using the DPModeler interface.Specify the decision variables, constraints, andobjective function.3. Data Input.Gather the necessary data for the model.Import the data into DPModeler.Map the data to the appropriate model elements.4. Model Calibration.Adjust the model parameters to ensure it accurately represents the problem.Validate the model's accuracy by comparing its predictions to actual data.5. Model Optimization.Optimize the model to find the best solution to the problem.Use DPModeler's solver to search for the optimal solution.Analyze the optimization results and identify potential trade-offs.6. Sensitivity Analysis.Perform sensitivity analysis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input parameters on the model's predictions.Identify the parameters that most influence the optimal solution.Use DPModeler's tools to visualize the sensitivity results.7. Reporting and Visualization.Generate reports and visualizations to present the model's findings.Use DPModeler's reporting tools to create customized graphs, tables, and charts.Communicate the results clearly and effectively.中文回答:DPModeler详细操作流程。

dpmodeler 操作手册

dpmodeler 操作手册

---dpmodeler 操作手册1. 介绍dpmodeler 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数据建模工具,它能够帮助用户进行高效的数据分析和建模工作。

本文将为您全面介绍 dpmodeler 的操作方法和应用技巧,以帮助您更好地利用这一工具进行数据建模。

2. 安装与配置在开始正式使用 dpmodeler 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安装和配置。

您可以从官方全球信息湾上下载 dpmodeler 的安装程序,并按照指导逐步进行安装。

安装完成后,您可能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一些配置,比如选择默认语言、设置工作目录等。

3. 数据导入与处理dpmodeler 支持多种数据源的导入,包括文本文件、数据库、Excel 等。

在导入数据后,可以使用 dpmodeler 提供的丰富功能进行数据处理,如数据清洗、变量转换、缺失值处理等。

通过这些功能,可以使原始数据更适合进行建模分析。

4. 模型建立与评估dpmodeler 提供了各种建模算法,包括回归分析、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等。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算法,并进行模型的建立和评估。

在建立模型后,还可以使用 dpmodeler 提供的评估工具对模型进行评估,并进行模型的优化和改进。

5. 模型部署与应用在模型建立和评估完成后,用户可以使用 dpmodeler 进行模型部署和应用。

dpmodeler 提供了多种部署方式,如导出模型、生成代码等。

通过这些功能,用户可以将建立好的模型应用到实际的数据中,进行预测和分析。

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文的介绍,您对 dpmodeler 的操作方法和应用技巧应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使用 dpmodeler 进行数据建模可以帮助您更高效地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提高工作效率。

希望本文能够对您有所帮助,也欢迎您共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个人观点与理解作为一款数据建模工具,dpmodeler 的功能丰富、操作简便,非常适合数据分析和建模工作。

通过使用 dpmodeler,我能够更轻松地进行数据导入、处理、建模和部署,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和建模质量。

dpmodeler建模操作流程

dpmodeler建模操作流程

dpmodeler建模操作流程英文回答:To begin with, the modeling process in dpmodeler involves several steps. The first step is to define the problem or the objective of the model. This involves understanding the purpose of the model and what it aims to achieve. For example, if the objective is to optimize a supply chain, the problem may be defined as minimizing costs while maximizing customer satisfaction.Once the problem is defined, the next step is to gather and analyze the data. This involves collecting relevant data from various sources and performing data analysis to understand the patterns and trends. For instance, if the model is being built to predict sales, data such as historical sales data, market trends, and customer demographics may be collected and analyzed.After the data analysis, the next step is to select theappropriate modeling technique. dpmodeler provides avariety of modeling techniques such as regression analysis, decision trees, neural networks, and simulation. The choice of technique depends on the nature of the problem and the available data. For example, if the objective is to forecast future sales based on historical data, a time series analysis technique may be used.Once the modeling technique is selected, the next step is to build the model. This involves setting up the model parameters, defining the variables and constraints, and running the model. For instance, if the model is beingbuilt to optimize production scheduling, the variables may include production quantities and the constraints may include resource availability and production capacity.After the model is built, it needs to be validated and tested. This involves comparing the model's predictions or outputs with the actual data to assess its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For example, if the model is being used to predict customer churn, the model's predictions can be compared with the actual churn rate to evaluate itsperformance.Finally, once the model is validated and tested, it can be deployed and used for decision-making. This involves integrating the model into the existing systems or processes and using it to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For example, if the model is being used to optimize inventory levels, the model's recommendations can be implemented in th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ystem.中文回答:首先,dpmodeler的建模过程包括几个步骤。

DPModeler天际航操作手册

DPModeler天际航操作手册

D P M o d e l e r天际航操作手册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倾斜摄影三维建模软件DP Modeler使用手册中国·武汉目录1系统简介1.1系统概述倾斜摄影三维建模软件Digital Photo Modeler(以下简称DP Modeler)是一套基于多幅影像进行快速、精确三维建模的软件。

该软件可集成多种倾斜摄影、地面近景拍摄的影像和空三成果,提供多种观察视图和建模工具,完成具有精度尺寸和位置的三维模型构建,交互简单,减少三维建模成本。

该建模软件适用于数字城市的大规模快速三维建模、不动产登记、工程竣工测量、矿山与土地的精确建模等相关应用。

DP Modeler具有以下核心特点:高精度三维建模:突破传统立体像对的模式,多视角自动优选配准影像,达到测图级精度的三维建模;◆模型纹理自动映射:实现模型贴图自动从影像中采集,一键完成模型贴图;◆支持大影像调度:通过创建多级金字塔的影像结构,支持超过一亿像素的影像无缝调度;◆支持多种模型格式导出:可与3D MAX无缝集成,进行二次修编;1.2配置要求1、硬件要求(推荐配置):⏹CPU:Intel I3 以上⏹内存:2GB 以上⏹硬盘:100GB 以上⏹显卡:NVIDIA芯片显卡,显存1GB以上2、系统要求:Windows XP、Windows 7、Windows Server 2000等。

2配置DP Modeler解决方案2.1.1Bundle输出配置解决方案(1)运行Dp Modeler,点击菜单“文件”,选择“新建解决方案”,在弹出窗口中选择项目类型、输入新建解决方案名称与储存位置,点击“确定”;(2)在影像集中选中“航空影像”,点击鼠标右键,选择“添加影像分组”,在弹出窗口输入新建的影像分组,点击“确定”;(3)在影像集中选中新添加的影像分组,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导入Bundle输出”,弹出“导入Bunble文件”窗口;(4)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Bundle文件位置,点击“确定”,弹出是否添加图像窗口;(5)在是否添加图像窗口中,选择“是”(图像会复制到新建的解决方案的目录中),点击确定,系统自动生成解决方案;2.1.2手工配置解决方案(1)大多数情况下无Bunble格式的空三成果,这时需手工配置解决方案,可根据现有空三成果整理对应的三个文件:影像列表、相机内参数、外方位元素。

dpmodeler建模操作流程

dpmodeler建模操作流程

DPModeler 是Microsoft Data Platform Studio(DPS)的一部分,它是一个用于数据平台项目的图形化工具,可以帮助开发人员设计数据流和数据仓库解决方案。

DPModeler 支持SQL Server 数据转换服务(DTS)的替代方案,用于集成、转换和加载数据。

在使用DPModeler 进行数据建模和设计操作流程时,一般的步骤如下:1. 启动DPModeler:打开Microsoft Data Platform Studio。

创建一个新的项目或打开一个现有的项目。

2. 创建新的数据流:在DPModeler 中,右键点击“数据流”文件夹,选择“添加” > “新的数据流”。

给数据流命名,并选择或指定数据流文件的存储位置。

3. 设计数据流:在数据流设计视图中,通过拖放数据流任务来构建数据处理流程。

常见的任务包括:提取转换加载(ETL)任务、数据流任务、脚本任务、维护计划任务等。

4. 配置数据流任务:双击任务以打开其属性窗口。

配置任务的属性,如输入/输出数据源、转换逻辑、加载目标等。

5. 添加数据源和目标:在数据流设计视图中,添加数据源和目标组件,如SQL Server 数据库、Excel 文件、Flat File 等。

配置数据源和目标的连接属性,如服务器名称、数据库名称、表名称等。

6. 定义数据转换逻辑:在数据流任务中,使用内置的转换组件(如筛选器、映射器、派生列等)来定义数据转换逻辑。

可以通过编写脚本或使用表达式来处理复杂的数据转换。

7. 数据流监视:配置数据流监视,以便在运行数据流时监控其性能和进度。

添加监视组件,如数据流变量、计数器、数据流表等。

8. 数据流任务调度:为数据流任务配置调度,以确定任务的运行时间、频率和触发条件。

可以配置自动调度,也可以手动触发任务。

9. 测试和调试数据流:在设计视图中,可以使用“测试”菜单来执行数据流的测试和调试。

检查数据流的输出和错误,确保数据按照预期进行转换和加载。

DP_ Modeler使用手册

DP_ Modeler使用手册
2 配置 DP Modeler 解决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Bundle 输出配置解决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手工配置解决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 影像缓存生成....................................................................错误!未定义书签。
3 DP Modeler 建模模块..............................................................................................................5 3.1 新建建模工程...............................................................................................................5 3.2 二维平铺视图...............................................................................................................6 3.2.1 影像平均高层设置................................................................7 3.2.2 影像垂直筛选...................................................................................................7 3.2.3 像对选取工具...................................................................................................8 3.2.4 影像拣选工具...................................................................................................9 3.2.5 影像导出.........................................................................................................10 3.3 双屏测图视图.............................................................................................................10 3.3.1 测量特征点.....................................................................................................10 3.3.2 删除测量点.....................................................................................................12 3.3.3 导入导出测量点.............................................................................................13 3.4 三维建模视图.............................................................................................................14 3.4.1 三维建模视图组成.........................................................................................14 3.4.2 几何建模工具介绍.........................................................................................18 3.4.3 手工贴图.........................................................................................................42 3.5 三维建模流程详解.....................................................................................................44 3.5.1 基于航拍影像的建模.....................................................................................45 3.5.2 基于影像与 MESH 的建模 .............................................................................53

基于DP-Modeler的建筑物三维建模

基于DP-Modeler的建筑物三维建模

第42卷第7期2019年7月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GEOMATICS&SPATIALINFORMATIONTECHNOLOGYVol.42ꎬNo.7Jul.ꎬ2019收稿日期:2018-01-22作者简介:杨㊀珍(1984-)ꎬ女ꎬ陕西西安人ꎬ工程师ꎬ博士ꎬ2017年毕业于长安大学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ꎬ主要从事遥感㊁地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工作ꎮ基于DP-Modeler的建筑物三维建模杨㊀珍(自然资源部第一航测遥感院ꎬ陕西西安710054)摘要:针对建筑物三维模型构建过程中细节缺失㊁成本较高㊁效率低下的问题ꎬ本文采用倾斜辅助人工建模技术ꎬ利用倾斜影像ꎬ基于DP-Modeler软件实现建筑物的建模ꎬ且与其他建模方法进行比较ꎬ采用倾斜辅助人工所建模型保持了建筑物的细节信息ꎬ适用于大范围精细模型场景ꎬ且提高了建筑物的建模效率ꎬ降低了设备成本ꎮ关键词:三维模型ꎻ倾斜影像ꎻDP-Modelerꎻ效率ꎻ三维场景中图分类号:P25ꎻTB2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2-5867(2019)07-0011-03Buildingᶄs3DModelingBasedonDP-ModelerYANGZhen(TheFirstInstituteofPhotogrammetryandRemoteSensingofMinistryofNaturalResourcesꎬXiᶄan710054ꎬChina)Abstract:Regardinglossofdetailsꎬhighercostsandlowefficiencyduringtheconstructionofbuildingᶄs3DmodelꎬtheauthoradoptstiltaidedartificialmodelingtechnologyandtiltimagestoachievethebuildingᶄsmodelingbasedonDP-Modeler.Comparedwithothermodelingmethodsꎬaccordingtotheresultꎬthemodelusingtiltaidedartificialtechnologykeepsdetailsofthebuildingꎬfitsthefinemodelsceneoflargerangeꎬimprovesbuilding smodelingefficiencyandreducesequipmentcosts.Keywords:three-dimensionalmodelꎻtiltimageꎻDP-Modelerꎻefficiencyꎻthree-dimensionalscene0㊀引㊀言建筑物的三维建模是创建数字城市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ꎮ传统的三维建模方法有以下几种:基于线框模型ꎬ例如用AutoCAD㊁SketchUp等进行建模ꎻ基于地图的三维模型ꎬ根据在地图上叠加的矢量范围ꎻ对纹理图片进行处理达到三维模型ꎬ例如用ESRI的cityengine进行建模[1]ꎮ传统的建模方法要经过现场拍照㊁手工建模㊁纹理贴图等步骤ꎬ不但要耗费大量的人力㊁物力ꎬ而且建模精度难以保证ꎮ彭磊等在真三维建模中将点云数据导入TrimbleRealworksꎬ经过数据配准㊁点云降噪㊁模型创建等处理ꎬ生成三维模型[2]ꎮ周平华等采用半自动的面向对象的机载LiDAR点云建筑物重建三维模型[3]ꎮ利用LiDAR技术虽然获取的三维坐标精度高ꎬ但是设备价格较高ꎬ并且建模算法目前还不是很成熟ꎮ谭金石等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构建实景三维模型ꎬ并对模型精度进行评估[4]ꎮ采用的建模自动化程度虽然高ꎬ但是地面较低处模型效果较差ꎮ邱春霞等尝试改变PhotoScan软件参数㊁操作顺序来优化倾斜影像构建的三维模型[5]ꎬ但在建筑物的局部区域ꎬ效果较差ꎮ本文利用街景工厂影像自动处理系统对倾斜影像进行空三加密ꎬ生成三维实景模型ꎬ基于DP-Modeler软件来实现建筑物的三维建模ꎬ兼顾建筑物三维模型的总体效果和局部特征ꎮ1㊀建筑物建模过程建筑物三维建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构建建筑模型和制作模型属性文件ꎮ构建建筑模型ꎮ首先使用倾斜影像处理系统ꎬ将高分辨率的倾斜影像生成三维实景ꎻ然后通过人工方式ꎬ对建筑物的平面㊁高度和细节进行修饰ꎬ获取建筑物的结构信息ꎻ最后ꎬ通过倾斜纹理自动关联和外业实际拍照ꎬ获取建筑物的纹理信息ꎮ构建建筑模型作业流程如图1所示ꎮ图1㊀构建建筑模型作业流程Fig.1㊀Buildingabuildingmodelworkflow㊀㊀模型属性文件制作首先提取出模型的范围线ꎬ然后对模型结合表数据存储模型中每个单体建筑物的信息进行赋值ꎮ2㊀建筑物建模过程的实现2.1㊀研究区概况本文选取的研究区为陕西省榆林市某区域ꎬ涉及的数据有倾斜影像㊁倾斜模型㊁DOM㊁DEMꎮ数据情况分别见表1㊁表2㊁表3㊁表4ꎮ2.2㊀数据准备三维模型格式转换:由于倾斜模型的格式为osgbꎬ将模型格式转为osg或者iveꎬ方便更好地读取建模数据ꎮ影像主点便移:由于街景工厂生成的倾斜影像ꎬ只对影像进行了畸变校正ꎬ所以ꎬ建模前需对影像进行主点偏移ꎮ影像格式转换:在建模过程中需建立影像金字塔ꎬ由于jpg格式影像数据量相对较小ꎬ为了提高生产效率ꎬ将tif格式转换为jpg格式ꎮ表1㊀倾斜影像数据说明Tab.1㊀Tiltimagedatadescription航摄仪航向重叠度旁向重叠度影像地面分辨率(m)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影像模式格式微软UCOp倾斜数码航摄仪70%70%0.05WGS-84大地高RGBTIFF表2㊀倾斜模型数据说明Tab.2㊀Tiltmodeldatadescription模型块坐标系统投影分带高程系统300mˑ300mCGCS2000高斯-克吕格3ʎ分带大地高㊁正常高表3㊀DOM数据Tab.3㊀DOMdata比例尺坐标系统投影分带高程系统1ʒ500CGCS2000高斯-克吕格3ʎ分带1985国家高程表4㊀DEM数据Tab.4㊀DEMdata比例尺坐标系统投影分带高程系统1ʒ500CGCS2000高斯-克吕格3ʎ分带1985国家高程2.3㊀单体模型构建Osg模型为建筑物提供了立体模型ꎬ但这个模型有其自身的缺点ꎬ很多细节信息丢失ꎬ如图2所示ꎬ故在建模过程中ꎬ须以Osg模型作为参考ꎬ并结合空地的影像进行建模ꎮ图2㊀细节信息丢失Fig.2㊀Lostdetails2.3.1㊀设置基准面基准面的设置用于确定模型轮廓线采集的高程基准面ꎬ将基准点定位在OSG模型上某点便直接获取了该点的基准面ꎮ如将基准点定位在房屋角点上ꎬ这时基准面便在房屋所在的面上ꎮ基准点设置如图3所示ꎮ2.3.2㊀单体模型构建为了保证建筑物间的垂直关系ꎬ所以建模之前ꎬ要建立好垂直约束ꎬ具体实现方法是打开 网格 ꎬ按住鼠标右键左右移动调整网格的方向ꎬ使网格方向与OSG模型房屋的走向一致ꎮ单体模型框架按照部件和功能的不同ꎬ可细分为楼体㊁阳台㊁女儿墙㊁雨罩㊁栏杆㊁柱廊等不同的建筑构件ꎮ图3㊀基准点设置Fig.3㊀Benchmarksetting综合运用选择对象㊁绘制多线段㊁创建柱体㊁创建面㊁内偏移㊁复制㊁切割等工具ꎬ进行轮廓线的采集ꎮ建筑物整体应无空洞面㊁重面ꎬ无体交叉出现ꎮ将模型旋转成俯视图模式ꎬ进行模型轮廓勾勒ꎬ由于最后的模型以影像为准ꎬ所以画的房屋轮廓可以进行适当调整让其与影像吻合ꎮ使用选择建筑要素工具ꎬ使用 平移 或 旋转 ꎬ对三维模型的点或线进行处理ꎮ使用 创建柱体 工具进行楼体创建ꎬ设置 自由创建 沿法面线挤出 柱 等选项ꎬ长按左键拖动至楼底即可完成楼体主体的创建ꎬ或先在与楼底等高的地面设置基准面ꎬ然后选择 挤出到基准面 选项ꎬ单击楼顶轮廓面完成柱体的创建ꎮ使用内偏移工具偏移出一个等距的多变形ꎬ使用推拉工具可做出建筑物的凹凸结构ꎮ使用切割工具可切割出窗户的形状等ꎮ创建出的模型如图4所示ꎮ图4㊀建筑物单体模型Fig.4㊀Buildingunitmodel21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9年作业区范围内所有的单体模型构建完成后ꎬ可通过 错面检查 ꎬ检测到建筑中面积为0的面ꎬ并删除ꎮ2.3.3㊀纹理贴图纹理贴图时首先采用自动贴图ꎬ进行纹理的自动映射ꎬ然后采用手动贴图ꎬ进行模型纹理的精细化修改ꎮ纹理贴图图面应保证清晰㊁整洁㊁自然ꎬ能正确反映建筑的表面特征ꎮ自动贴图时ꎬ使用 多面体纹理自动映射 工具ꎬ设置贴图参数ꎬ面积和角度的权值各设为50%ꎬ贴图的外扩像素选择20像素ꎬ贴图尺寸选择1024ˑ1024ꎮ自动贴图的效果如图5所示ꎮ从图5可看出ꎬ矩形框部分存在遮挡ꎬ需要采用手工贴图进行模型纹理的精化ꎮ常见的贴图遮挡有 树木㊁建筑物 ꎮ使用影像切换功能ꎬ从中选取无遮挡的影像ꎬ如果有遮挡ꎬ则进行纹理置换ꎬ完成影像的修改替换功能ꎮ如果不存在无遮挡的影像ꎬ则需要借助Photoshop软件ꎬ使用手工贴图ꎬ进行交互式纹理修改ꎬ最终得到的纹理如图6所示ꎮ图5㊀自动贴图效果Fig.5㊀Automapeffect图6㊀手动贴图效果Fig.6㊀Manualtextureeffect㊀㊀采用倾斜交互式建模技术进行三维模型采集ꎬ使用倾斜影像进行模型贴图ꎬ最终得到三维场景效果ꎮ3㊀模型属性文件制作模型范围线提取通过对模型底部轮廓点提取来实现ꎬ模型属性见表5ꎮ模型的属性信息必须与模型数量保持对应关系ꎬ当建筑物实际信息与影像信息不一致时ꎬ在备注信息中进行记录ꎮ如新建的说明为 新建 ꎬ拆迁的说明为 拆迁 ꎮ两个不同单位建的一个模型则分别说明两个单位的名称ꎮ表5㊀三维模型属性表Tab.5㊀3Dmodelattribute列名名称允许空备注ModelNum模型编号否NAME模型名称是Department所属单位是Floor楼层否Height楼层高度否Level模型级别否ModelType模型类型否DataTime生产时间否Note备注信息是单位:m一级模型至四级模型对应数字1 4古建筑/火车站/宾馆/商场4㊀与其他方法的比较将该方法与倾斜三维自动建模技术㊁机载LiDAR倾斜建模技术㊁人工建模技术进行比较[6-7]ꎬ对比结果见表6ꎮ从表6可看出ꎬ倾斜辅助人工建模技术协调了效率和成本之间的关系ꎬ所需的人员较少ꎮ表6㊀4种建筑物建模方法的比较Tab.6㊀Comparisonoffourbuildingmodelingmethods方法数据资料适用范围时间㊁成本㊁人员对比倾斜三维自动建模技术通用倾斜平台大范围实景模型场景效率高㊁设备成本高㊁人员很少机载LiDAR倾斜建模技术通用LiDAR㊁倾斜平台大范围单体模型场景效率高㊁设备成本高㊁人员较少倾斜辅助人工建模技术(本文方法)倾斜影像㊁倾斜模型㊁照片大范围精细模型场景效率较高㊁设备成本低㊁人员较少三维数据人工建模技术DWG㊁照片㊁其他资料小范围超精细模型场景效率低㊁设备成本低㊁人员多(下转第21页)31第7期杨㊀珍:基于DP-Modeler的建筑物三维建模务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ꎮ3㊀结束语随着测绘地理信息与自然资源管理的深度融合ꎬ新时期测绘地理信息 五大业务 (新型基础测绘㊁地理国情监测㊁应急测绘㊁航空航天遥感测绘和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将会根据自然资源管理的需要被赋予新的内涵ꎻ同时ꎬ自然资源管理注重全国统一规划㊁统一组织㊁统一标准㊁互联互通ꎮ因此ꎬ需要对测绘地理信息在自然资源管理的调查评价㊁确权登记㊁空间规划和督查监管4个环节在中央和地方的组织分工㊁服务模式㊁投入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ꎮ参考文献:[1]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G].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ꎬ2018.[2]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ꎬ2013. [3]㊀中共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E].北京:中共中央国务院ꎬ2015.[4]㊀张高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J].求是ꎬ2013(24):95-99.[5]㊀徐德明.监测地理国情服务科学发展[N/OL].人民日报ꎬ2011-04-02[2018-07-05].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10402/11159635449.shtml.[6]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发展研究中心.推进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R].北京: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发展研究中心ꎬ2012.[7]㊀桂德竹ꎬ张月ꎬ刘芳ꎬ等.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内涵的再认识[J].测绘通报ꎬ2017(2):8-12.[编辑:任亚茹](上接第13页)5㊀结束语采用倾斜辅助人工建模技术ꎬ利用倾斜影像ꎬ基于DP-Modeler软件实现建筑物的建模ꎬ所得结果如下:①模型保持了建筑物的细节信息ꎻ②适用于大范围精细模型场景建模ꎻ③提高了建筑物建模效率ꎬ降低了设备成本ꎮ在建筑物三维建模过程中ꎬ还存在重叠面依靠手动删除的问题ꎬ重叠面的自动删除将是下一步需要研究的内容ꎮ经过不断的改进ꎬ倾斜辅助人工建模技术的生产效率还会不断提高ꎮ参考文献:[1]㊀张晖ꎬ刘超ꎬ李妍ꎬ等.基于CityEngine的建筑物三维建模技术研究[J].测绘通报ꎬ2014(11):108-112.[2]㊀彭磊ꎬ黄真辉ꎬ程平ꎬ等.TrimbleRealworks在点云数据真三维建模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ꎬ2017(6):155-156. [3]㊀周平华ꎬ熊彪.半自动机载LiDAR点云建筑物三维重建方法[J].测绘科学ꎬ2017ꎬ42(5):128-130ꎬ135. [4]㊀谭金石ꎬ黄正忠.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实景三维建模及精度评估[J].现代测绘ꎬ2015ꎬ38(5):21-24. [5]㊀邱春霞ꎬ董乾坤ꎬ刘明.倾斜影像的三维模型构建与模型优化[J].测绘通报ꎬ2017(5):31-35.[6]㊀朱涛ꎬ黎恒明ꎬ杜延峰ꎬ等.基于Skyline的三维实景地图创建[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ꎬ2017(13):42-45ꎬ50. [7]㊀詹总谦ꎬ李一挥ꎬ桂鑫源.倾斜摄影测量与SketchUp二次开发技术相结合的建筑三维重建[J].测绘通报ꎬ2017(5):71-74.[编辑:张㊀曦](上接第18页)[6]㊀李贵民ꎬ马丰原.基于视觉感兴趣度和视觉系统特性融合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ꎬ2014ꎬ14(7):236-240.[7]㊀马丰原.基于视觉感兴趣区域的图像质量评价算法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ꎬ2013.[8]㊀杨春玲ꎬ徐小琳.重视边缘区域的结构相似度图像质量评价[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ꎬ2011ꎬ16(12):2133-2139.[9]㊀王阿红ꎬ郁梅ꎬ彭宗举ꎬ等.一种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立体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J].光电工程ꎬ2011ꎬ38(1):134-141.[10]㊀李祚林ꎬ李晓辉ꎬ马灵玲ꎬ等.面向无参考图像的清晰度评价方法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ꎬ2011ꎬ26(2):239-246.[11]㊀孙彦景ꎬ刘东林ꎬ谢新新ꎬ等.基于人类视觉系统的特征相似性图像质量评价[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ꎬ2017ꎬ45(3):11-19.[12]㊀陈玉坤.基于视觉特征的图像质量评价算法[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ꎬ2013.[13]㊀李国庆ꎬ朱百明ꎬ齐洪钢ꎬ等.基于Gaussian-Hermite矩和HVS的图像质量评价[J].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ꎬ2017ꎬ34(3):389-394.[14]㊀田浩南ꎬ李素梅.基于边缘的SSIM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J].光子学报ꎬ2013ꎬ42(1):110-114. [15]㊀ZhangWꎬBorjiAꎬWangZꎬetal.TheApplicationofVisualSaliencyModelsinObjectiveImageQualityAssess ̄ment:AStatisticalEvaluation.[J].IEEETransNeuralNetwLearnSystꎬ2016ꎬ27(6):1266-1278. [16]㊀段影影ꎬ陈武凡ꎬ冯前进ꎬ等.医学图像质量评价中的梯度加权SSIM[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ꎬ2011ꎬ47(24):205-210.[17]㊀徐小琳.重视边缘的结构相似度图像/视频质量评价方法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ꎬ2012.[18]㊀熊超ꎬ沈远彤ꎬ杨迪威.一种针对高斯模糊图像的无参质量评价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ꎬ2013ꎬ49(15):192-194.[19]㊀杨杨ꎬ明军ꎬ俞能海.基于彩色空间视觉相似分解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ꎬ2013ꎬ43(7):34-40.[20]㊀MahamudSTꎬRahmatullahB.ImagequalityassessmentbasedonpropertiesofHVSandprincipleofimagestructure[C]//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mageandVi ̄sionComputingNewZealand.IEEEꎬ2016:1-6.[编辑:刘莉鑫]12第7期桂德竹等: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自然资源管理的思考。

DP-Modeler简易操作流程

DP-Modeler简易操作流程

DP-Modeler简易操作流程DP-Modeler操作⼿册⼀、数据准备1.Osgb格式模型2..xml格式空三(注意:坐标系为平⾯坐标,转⾓顺序为OPK)3.匀光匀⾊后的影像。

以上三个⽂件的坐标系⼀致。

图为smart3D的导出设置⼆、新建⼯程,数据预处理“打开软件,⽂件--新建解决⽅案”设置⼯程名称,路径导⼊航空影像参数osgb格式转换。

Osgb-osgOsg-ive三、修饰流程1 模型导⼊将模型导⼊⽹格编辑视图2画范围线打开⽮量测图图层管理器,”新建-激活图层-⽮量线-范围线”3批量重建“选择-选择⽮量要素-选择范围线-批量重建”4重建平⾯“⽮量测图图层管理器-激活rebuild层-选择-选择⽮量要素-选择rebuild范围边界线-选择-重建预览-内收值-平均⾼程-预览-⽣成”5显⽰平⾯“测图建模解决⽅案-⽹格-重建-rebuild-⿏标右键,显⽰”6建模1)勾勒顶部轮廓线“模型管理器-新建层-激活-设置基础⾯-绘制多段线”2)挤出主体结构“在相机布局图选择⼀张倾斜影像-创建柱体-挤出屋檐厚度”●补⾯“创建⾯-顺时针选择⾯-右键结束”复制⾯“选择⾯-编辑多⾯体-按住CTIL键,复制-翻转法线” 内偏移3)⾃动贴图四、成果导出1成果数据新建⼀个总的⽂件夹⾥⾯会包含3个成果,DP精修的模型,DP重建地⾯平⾯,修改后的场景2导出精修模型,●在模型管理器中选择需要导出的模型,显⽰●导出obj格式模型,⾥⾯会让你设置偏移量,这个偏移量最好和osgb⾥⾯metedate.xml ⾥⾯的偏移量⼀样●将obj格式模型使⽤格式转换⼯具转为osgb格式3导出DP重建地⾯平⾯●导出模型分级(ive格式)●复制刚刚建筑你练的report,将⾥⾯的report值更改成地⾯的root.osg⾥⾯的偏移量●将地⾯的ive格式转为osgb格式4 将修改后的osg模型转为osgb格式模型⾸先将report⽂件复制到osg⽂件夹,如果建筑的偏移量好⼈模型⾥⾯metedate⼀样,直接⽤复制建筑⾥⾯的rerort就可以5成果串连将3个osgb⽂件放到⼀个总的⽂件夹⾥⾯使⽤串⼯具直接串起来就可以了。

dp软件建模标准流程

dp软件建模标准流程

dp软件建模标准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1. 需求分析。

与相关利益者进行沟通,了解业务需求和问题。

确定建模的目标和范围。

dpmodeler操作流程

dpmodeler操作流程

dpmodeler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DPModeler 是一款数据流程建模工具,以下是一般的操作流程:1. 打开 DPModeler 软件:双击软件图标或通过开始菜单找到并打开DPModeler。

dpmodeler详细操作流程

dpmodeler详细操作流程

dpmodeler详细操作流程英文回答:DPModeler: A Step-by-Step Workflow.DPModeler is a powerful tool for building and training deep learning models. It provides a user-friendly interface that makes it easy to access the latest deep learning algorithms and techniques. In this workflow, we willprovide a step-by-step guide to using DPModeler forbuilding a deep learning model.1. Import Data.The first step is to import your data into DPModeler. DPModeler supports a variety of data formats, including CSV, JSON, and HDF5. You can also import data from a database or cloud storage.2. Data Preparation.Once your data is imported, you need to prepare it for training. This involves cleaning the data, removing outliers, and normalizing the features. DPModeler provides a number of tools to help you with data preparation.3. Feature Engineering.Feature engineering is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ing the raw data into features that are more useful for training a deep learning model. DPModeler provides a number of tools to help you with feature engineering, including feature selection,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and binning.4. Model Training.Once your data is prepared, you can start training your deep learning model. DPModeler provides a variety of deep learning algorithms, including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s),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RNNs), and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GANs). You can also customize the training process by setting thehyperparameters of the model.5. Model Evaluation.Once your model is trained, you need to evaluate its performance. DPModeler provides a number of metrics to help you evaluate your model, including accuracy, precision, recall, and F1 score. You can also use DPModeler to visualize the performance of your model.6. Model Deployment.Once your model is evaluated and meets your requirements, you can deploy it into production. DPModeler provides a number of tools to help you with model deployment, including Docker and Kubernetes.中文回答:DPModeler 详细操作流程。

DP操作(3)

DP操作(3)

4.3 Manual Joystick Mode(手动操纵杆模式)操作员使用操纵杆和航向钮来手动控制船舶的位置和航向。

Joystick(操纵杆):根据操纵杆的位置和方向控制向前的力矩(surge:纵向的),和可用的侧推的斜向力矩。

Heading Knob(航向钮):通过运用侧推力矩和舵角的偏差(offset)来调整航向。

COR(center of rotation):按这个钮,使用航向钮来改变船舶的旋转动作。

Auto Wind Compensation: 蓝色:按这个钮实现自动风压补偿功能。

绿色:能够自动风压补偿。

船舶使用风向和干扰的风力来补偿力量。

按这个钮可以取消这个功能。

Settings: 按这个钮显示和/或调整窗口。

调整适合这个模式。

4.4 Auto Joystick Mode自动操纵杆模式Joystick:操纵杆:根据操纵杆的位置和方向控制向前的力矩(surge:纵向的,和可用的侧推的斜向力矩。

Heading Knob:航向钮:使用各种不同的旋钮偏转率(deflection)向左/右调整“SET Heading”。

在“MINIMAL POWER”模式,这个功能没有用。

Minimal Power Auto Heading: 按“MINIMAL POWER”从事低能耗自动保持航向功能。

通过抵抗风干扰的“Set heading )的自动调整,侧推的动作和动力消耗保持到最小。

按这个钮可以取消这个功能。

Heading Out of limits:当DP系统不能够控制船舶航向在设定范围内时,航向偏离限制范围报警。

例如:在罗经故障时。

Settings: 按这个钮显示和/或调整窗口。

调整适合这个模式。

为这个模式设定适合的:JC 增益(%)、设定ROT[°/min]、Heading Gain、Heading Limit。

4.5 Auto Position Mode船舶的位置被自动的保持在设定位置上;航向也能被自动的保持在设定的航向上。

DP Modeler实训报告

DP Modeler实训报告

DP Modeler实训报告转眼间为期两个星期的实训就结束了,DP Modeler实训过程仍历历在目。

两个星期的实训让我学到了许多东西,不仅在理论上对DP Modeler有了全新的认识,在实践能力上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此外,在实训期间我学会了如何把所学的知识在应用在实践中,让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这次实训对于我以后学习、找工作真是受益,在短短的两个星期中让我初步从理性回到感性的重新认识,也让我初步的认识这个社会,对于以后做人所应把握的方向也有所启发!经过这次实训,让我明白了DP Modeler的流程,同时要由团队来分工合作,确保每一个环节无误,利用现代化技术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效率,这样才会创造更多利润。

同时也使我了解一个DP Modeler操作程序,增强感性认识,并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了解运作方式,将我们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以提高我的专业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DP Modeler实训的过程中我感受最深有以下几点:其一、实训是让每个同学检验自己的综合能力。

要想做好任何事,除了自己平时要有一定的功底外,我们还需要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因此,每个同学都应该多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其二、此次实训,我深深体会到了积累知识的重要性。

俗话说:“要想为事业多添一把火,自己就得多添一捆材"。

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只有努力充实自己才能够站得住不被淘汰。

其三、实训是让每个同学确定自己的未来方向。

以前缺乏实践,无法认识社会企业的需求,因此,对自己的未来也十分迷茫,但通过这次实训我们体会到了我们这一行的艰辛和干这一行所需要必备怎样的能力,只有我们确定了自己未来的方向、定下目标才能给自己定位,并努力提升自己来让自己适任职位。

这是一个短暂而又充实的DP Modeler实训,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

dpmoderler单体化建模流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dpmoderler单体化建模流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dpmoderler单体化建模流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这个部分,我们将会对dpmoderler单体化建模流程进行一个概括性的介绍。

dpmoderler单体化建模流程是一种用于创建单体化建模的方法,它能够将一个复杂的系统分解成一系列单一的模块,从而使得系统的理解和分析更加容易。

在dpmoderler单体化建模流程中,我们首先需要对系统进行整体的概括和定义。

这包括了系统的功能、目标以及所需要满足的需求。

接下来,我们会对系统进行分析,找出系统内部的不同模块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确定了系统的模块之后,我们会对每个模块进行详细的建模。

这包括了模块的功能、输入和输出,以及模块与其他模块之间的交互。

我们还会考虑到模块的复杂度和可扩展性,以便在需要进行系统更新或扩展的时候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操作。

dpmoderler单体化建模流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模块的独立性。

每个模块都应该能够独立地运行和进行测试,这样可以确保每个模块都能够正常地工作,并且在整个系统中不会出现潜在的问题。

最后,在进行dpmoderler单体化建模流程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靠性。

这包括了对系统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和验证,以确保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能够满足预期的要求,并且能够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保持稳定。

总而言之,dpmoderler单体化建模流程是一种将复杂系统分解为单一模块的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系统。

通过使用这个方法,我们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系统的开发和测试,从而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靠性。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如下方式进行撰写: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探讨dpmoderler单体化建模流程的相关内容。

文章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文章所研究的主题进行概述,即dpmoderler单体化建模流程。

我们将介绍它的定义、背景以及目前的研究状况。

之后,我们会简要说明本文的结构,让读者对全文有一个清晰的预期。

dpmodeler建模操作流程

dpmodeler建模操作流程

dpmodeler建模操作流程一、DPModeler简介DPModeler是一款专业的数据建模软件,具有强大的数据建模和分析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准确地构建数据模型,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DPModeler支持多种数据源的导入和导出,包括数据库、Excel、CSV等常见格式,还可以通过API接口获取数据,方便用户对各种数据进行建模和分析。

DPModeler采用直观的图形化界面设计,在用户建模过程中提供了丰富的建模元素和建模工具,用户只需通过简单的拖拽和连接操作,就可以构建出复杂的数据模型,实现数据之间的关联和分析。

DPModeler还支持数据建模过程中的版本管理和协同编辑,用户可以方便地进行团队协作和模型共享。

在数据分析方面,DPModeler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分析工具和图表展示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进行各种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展示,帮助用户更直观、深入地理解数据,并做出准确的决策。

此外,DPModeler还支持可视化报表生成和自定义的数据导出,用户可以方便地生成各种报表和数据输出。

二、DPModeler建模操作流程1. 进入DPModeler用户通过浏览器打开DPModeler的网址,进入登录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

登录成功后,进入DPModeler的主界面,可以看到各种建模和分析的功能模块。

2. 创建新项目用户点击“新建项目”按钮,输入项目名称和描述,选择项目的数据源和分析目标,确认后即可创建新项目。

在新项目中,用户可以添加各种数据源和建模元素,进行数据建模和分析操作。

3. 导入数据在新项目中,用户可以通过“导入数据”功能,将所需的数据源导入到DPModeler中。

DPModeler支持多种数据源的导入,包括数据库、Excel、CSV等格式,用户只需选择相应的数据源,按照提示操作即可完成数据导入。

4. 创建实体和属性在DPModeler中,用户可以通过“创建实体”和“添加属性”的功能,创建各种实体和属性,构建数据模型。

DP操作流程范文

DP操作流程范文

DP操作流程范文DP(动态规划)是一种常用的算法思想,用于解决具有最优子结构的问题。

它通过将问题划分为子问题,并利用子问题的解来构建原问题的解。

DP操作流程可以分为以下步骤:1.理解问题:首先,需要完全理解给定问题的要求和限制条件。

例如,如果问题是求解最长递增子序列,那么我们需要定义什么是递增子序列,并明确问题的输入和输出。

2. 定义状态:DP问题中最重要的一步是定义状态。

状态可以看作是问题的子结构,它包含了问题的一部分信息。

以最长递增子序列为例,我们可以定义dp[i]为以第i个元素结尾的最长递增子序列的长度。

3. 定义状态转移方程:状态转移方程是DP解决问题的核心。

它描述了问题的当前状态如何通过之前的状态转移而来。

以最长递增子序列为例,我们可以使用以下状态转移方程来计算dp[i]:dp[i] = max(dp[j] + 1) for j in range(i),其中0 <= j < i,且 nums[j] < nums[i]此转移方程表示第i个元素的最长递增子序列的长度,等于前面所有比当前元素小的元素对应的最长递增子序列长度的最大值+14. 初始化状态:在应用状态转移方程之前,需要对状态进行初始化。

初始化的目的是将问题的规模缩小到只有一个元素或一个初始状态。

对于最长递增子序列问题,可以将所有的dp[i]初始化为1,因为每个元素都可以是一个长度为1的子序列。

5. 状态转移:根据状态转移方程,从初始状态开始逐步计算出所有的状态。

对于最长递增子序列问题,可以使用一个嵌套循环来计算dp[i],其中外层循环遍历元素i,内层循环遍历之前的元素j。

6. 计算最优解:在计算完成所有的状态后,可以根据需要计算问题的最优解。

对于最长递增子序列问题,最优解就是dp数组中的最大值。

7.输出结果:根据问题的要求,输出最优解或其他所需的结果。

总结起来,DP操作流程包括理解问题、定义状态、定义状态转移方程、初始化状态、状态转移、计算最优解和输出结果。

dp软件建模标准流程

dp软件建模标准流程

dp软件建模标准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动态规划软件建模标准流程。

1. 确定问题。

理解问题要求,明确求解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P-Modeler操作手册
一、数据准备
1.Osgb格式模型
2..xml格式空三(注意:坐标系为平面坐标,转角顺序为OPK)
3.匀光匀色后的影像。

以上三个文件的坐标系一致。

图为smart3D的导出设置
二、新建工程,数据预处理“打开软件,文件--新建解决方案”
设置工程名称,路径
导入航空影像参数
osgb格式转换。

Osgb-osg
Osg-ive
三、修饰流程
1 模型导入
将模型导入网格编辑视图
2画范围线
打开矢量测图图层管理器,”新建-激活图层-矢量线-范围线”
3批量重建
“选择-选择矢量要素-选择范围线-批量重建”
4重建平面
“矢量测图图层管理器-激活rebuild层-选择-选择矢量要素-选择rebuild范围边界线-选择-重建预览-内收值-平均高程-预览-生成”
5显示平面
“测图建模解决方案-网格-重建-rebuild-鼠标右键,显示”
6建模
1)勾勒顶部轮廓线
“模型管理器-新建层-激活-设置基础面-绘制多段线”
2)挤出主体结构
●制作屋檐
“在相机布局图选择一张倾斜影像-创建柱体-挤出屋檐厚度”
●补面
“创建面-顺时针选择面-右键结束”
复制面
“选择面-编辑多面体-按住CTIL键,复制-翻转法线” 内偏移
挤出柱体结构
3)自动贴图
四、成果导出
1成果数据
新建一个总的文件夹里面会包含3个成果,DP精修的模型,DP重建地面平面,修改后的场

2导出精修模型,
●在模型管理器中选择需要导出的模型,显示
●导出obj格式模型,里面会让你设置偏移量,这个偏移量最好和osgb里面metedate.xml
里面的偏移量一样
●将obj格式模型使用格式转换工具转为osgb格式
3导出DP重建地面平面
●导出模型分级(ive格式)
●复制刚刚建筑你练的report,将里面的report值更改成地面的root.osg里面的偏移量
●将地面的ive格式转为osgb格式
4 将修改后的osg模型转为osgb格式模型
首先将report文件复制到osg文件夹,如果建筑的偏移量好人模型里面metedate一样,直接用复制建筑里面的rerort就可以
5成果串连
将3个osgb文件放到一个总的文件夹里面使用串工具直接串起来就可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