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中心句的方法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b4c9f6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42.png)
长订计划。
(2)爸爸执行计划一丝不苟。
(3)在爸爸的计划之下,我能有自己的计划吗?(三)分析课文,突破难点各部分内容中,为了说明一个中心意思,分别选取了哪些事例或从哪些方面来写?学生结合课文的批注,讨论,汇报,教师点拨指导:(1)我爸爸是一个工厂的计划科科长,擅长订计划。
指名读一读爸爸在家里给每个人订的计划,从中你看出了爸爸的什么特点?(列出爸爸给每个人订的计划,凸显爸爸爱订计划的特点)(板书:给每人订计划)(2)爸爸执行计划一丝不苟。
爸爸是怎样执行计划的?作者举了什么事例来表现“爸爸执行计划一丝不苟”这一中心意思?(事例一:计划先关气窗后关门窗,不管打雷下雨,哪怕雨水打湿了床、正在订的计划也不改变计划。
事例二:计划每个人都用自己的牙膏,爸爸偶尔用了妈妈的牙膏,还要再还给妈妈。
)(板书:严格执行计划)(3)在爸爸的计划之下,我能有自己的计划吗?借订暑假计划这件事,说明爸爸订的计突破难点做准备。
教师点拨指导,使学生明确作者为了说明一个中心意思,分别选取了哪些事例。
懂得作者选取这些事例的原则:写最能表达中心意思的事例。
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指导。
出示问题,让学生从整体上着眼,就全篇课文来看,作者从2划最全面,我不可能有自己的计划。
这件事是重点,所以写的最具体。
(板书:制订暑假计划)(四)课堂小结,明确写法1.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爸爸爱订计划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出示课件4】(1)爸爸给每个人都订了计划,并且给我制订了好多计划。
(2)爸爸执行计划一丝不苟。
(3)爸爸给我制订了非常全面的暑假计划,我不可能有自己的计划。
2.课文的主要写法是怎样的?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
二、按照这节课的学习方法,自学例文《小站》,讨论解决例文后面的问题。
哪些方面或者选取哪些事例写出了爸爸爱订计划的特点,真正落实目标教学,为学生习作提供方法。
板书设计爸爸擅长订计划给每人订计划严格执行计划制订暑假计划教学反思本单元习作例文有两篇,即《爸爸的计划》和《小站》。
找中心句(讲义)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找中心句(讲义)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be49432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1.png)
找中心句教学设计课程名称如何找中心句容量1课时课程定位小学语文阅读中学会找中心句这类题型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就有所涉及,之后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可见其重要性。
较为简单的是找出段落的中心句,然后是找出整篇文章的中心句。
有部分学生直到中高年级还无法准确的找到文章的中心句,直接影响其对文章中心的把握。
本堂课旨在让学生明确中心句在文中位置的一般规律,并了解其作用,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
此课程适用于一对一或班组教学。
总体课程目标教学目标1、明确中心句在文中位置的一般规律,了解其作用;通过随堂练习,总结找中心句的技法,并学会运用。
2、学生自主探究,归纳找中心句的技法。
3、通过中心句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文章所抒发的美好情感或蕴含的深刻道理。
重难点学会找中心句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探究法。
精梳要点理思路:1、中心句是段落或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段或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段或文中最重要的句子。
2、①起概括和总述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
②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中间。
③起归纳和总结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末尾。
④起强调和增强印象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和结3、如何找中心句?1)、从题目去找。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有的题目就是中心句。
2)、从反复句上去找。
有的文章为了突出某种意思,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反复出现同一个句子,它就是中心句。
3)、从议论句或抒情句上去找。
文中议论或抒情之处往往透露出文章的中心,因此,议论句或抒情句中的关键部分就是中心句。
4)、从哲理性句上去找。
有的句子很有哲理性,这个句子就是中心句。
5)、从含义深长的句子上去找。
有的句子中意义含而不露,蕴藏着深长的意义,这个句子就是中心句。
新授课:中心句的位置除了在开头和结尾,还有其他的位置吗?我们看看下面的这篇文章。
例1:我家的那只帅鸽有一身亮丽的衣服。
乳白色的尖嘴,墨绿色的脖子,深紫色的胸脯,黑色的身子,白色的翅膀和尾巴,搭配得多么协调哇!它不仅有一身亮丽的衣服,而且飞行姿态优美。
群文阅读《奇妙的中心句 》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奇妙的中心句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7219cb2336c1eb91b375d47.png)
教学设计奇妙的中心句执教年级:三年级议题:奇妙的中心句选文:《庐山的云雾》《卢沟桥的狮子》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本组群文,能找出文本的中心句,快速把握文本主要内容。
2.比拟中发现中心句在文章中出现的位置不同,初步感受中心句的作用。
3.学习运用中心句,提高阅读和习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1.比拟中发现中心句在文章中出现的位置、作用。
2.学习运用中心句,提高阅读和习作能力。
教学准备:选文材料及学习单教学PPT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出示大雁南飞的视频,通过领头雁,引出议题。
二、回忆《富饶的西沙群岛》把握文章开头的中心句。
1、出示阅读提示:〔1〕用默读的方式读一读《富饶的西沙群岛》〔默读就是不出声、不唇读、不指读。
〕〔2〕用“-------〞勾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3〕想一想作者把全文的中心句放在了哪个位置,有什么作用?2、全班交流3、小结:文章开头的中心句,一般都揭示了全文内容,就像统率万军的大司令,总领了下文的内容。
(板书:总领全文)三、群文共学《庐山的云雾》《卢沟桥的狮子》1、出示阅读提示:〔1〕默读的方式读一读《庐山的云雾》《卢沟桥的狮子》〔2〕用“-------〞勾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3〕想一想作者把全文的中心句放在了哪个位置,有什么作用?〔4〕填写表格〔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
〕2、小组代表交流3、小结:文章中间的中心句,就像连接两列车厢的铁链,把上文与下文紧紧连结在一起,既承接了.上文的内容,又引出了下文,这样的中心句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板书:承上启下)文章末尾的中心句,就像穿项链时打的结,在文中的作用是总结全文。
(板书:总结全文)四、整合发现出示表格,比拟三篇文章的中心句,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学以致用1、给中心句找家朗读下面两段话,思考:“我的书包不仅好看而且实用。
〞这句话放哪里最恰当?我的书包是我喜欢的粉红色,书包上印着一位公主,穿着蓝色的服装朝我们微笑,旁边有一只“猫〞,它肚子圆圆的,脑袋也是圆圆的,眼睛在黑暗中闪闪发光,可漂亮了。
群文阅读:《奇妙的中心句》教学设计+选文材料
![群文阅读:《奇妙的中心句》教学设计+选文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67b7b0b1e53a580216fcfede.png)
《奇妙的中心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本组群文,能明白什么样的句子被称为“中心句”。
2、培养学生快速阅读,学会在阅读中寻找中心句,快速把握文本主要内容。
3、阅读对比中发现中心句在文章中出现的位置不同,初步感受中心句的作用。
4、学会并运用围绕中心句把一段话写具体。
教学重难点:1、比较中发现中心句的位置、作用。
2、围绕中心句把一段话写具体。
教学准备:1、PPT课件2、《专心的玛利亚》、《卢沟桥的狮子》和《庐山的云雾》三篇文章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认识中心句1、出示课文片段(秋天的雨),抽生读2、抽生回答:哪个句子能概括这段话的主要意思?4、齐读句子二、共读群文,习得方法(一)阅读《专心的玛利亚》1、出示阅读要求:(1)请用你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将文章读通顺、读流利。
(2)思考:哪句话是这篇课文的中心句,用“——”画出。
(3)作者把全文的中心句放在了哪个位置?2、学生自读思考,完成学习要求。
3、学生汇报,师适时板书并填写相应表格。
4、抓重点词句,感悟作用:课文里有一个词语告诉了我们玛利亚读书的特点呢?它是?——专心致志(出示词语)同桌讨论:你是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玛利亚专心致志的特点?找出相关的词句并说说感受。
5、小结学法(概括出:读-思-悟的学习方法)(二)自学《庐山的云雾》、《泸定桥的狮子》1、出示自学提示(1)快速阅读课文,四人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学习单。
(2)组长负责填表汇报。
2、小组学习并在组内交流。
3、小组汇报,师相机板书并完成填写表格。
4、抓重点词句,感悟作用:(1)同桌讨论:你从课文的哪些句子体会到庐山云雾的特点和卢沟桥的特点的?请勾画出来并说说你的感受。
(2)分享交流三、梳理比较、归纳提升1、出示表格,统整内容2、比较三篇文章的异同3、交流汇报4、总结:四、妙笔生花,学以致用1、请选择“中心句在开头”、“中心句在中间”、“中心句在结尾”其中的一种形式展开小练笔。
中心句在前:如:(1)我的课余生活像万花筒一样丰富多彩……(2)春天真美呀……(3)今天真热呀…………中心句在中间:如:(1)我们的学校不仅干净,还很美丽。
群文阅读《抓关键 悟观点》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抓关键 悟观点》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1bd8dac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e7.png)
群文阅读抓关键悟观点教学目标:1.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2.运用“找中心句、抓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提炼课文内容,了解文章是怎样一步步说明主要观点的。
3.选择合适材料写一篇观点明确的说明文。
教学重难点:1.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2.运用“找中心句、抓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了解文章是怎样一步步说明主要观点的。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归纳方法1.同学们,第六单元教给了我们一个学习方法: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2.刚学完的《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作者表达了一个什么观点?(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3.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先找到第9自然段,我是抓住关键句得出的。
)(板书)4.这一观点(结论)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告诉我们的?(同桌交流)①美丽渺小;②资源有限;③不可移居师:你结合课文内容来理清了作者的写作思路。
你又是用什么方法提炼出这些内容的?①运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我提炼出了“美丽渺小”②运用抓中心句的方法,我提炼出了“资源有限”③运用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我提炼出了“不可移居”。
(板书)师:这一篇说明文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不一样,它有明确的观点。
我们“抓关键句”可以提炼整篇文章的主要观点,还可以“抓关键词、找中心句、提取关键信息”等方法提炼课文各部分内容,从而明白作者是如何一步步得出主要观点的。
5.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学习其他的文章。
(出示自学要求)二、选材训练、学以致用(一)出示自学要求1.认真默读三篇文章,组内讨论交流: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这一观点是如何一步步得出的?(勾画批注)2.按要求完成表格内容。
(二)小组合作学习(三)班级交流分享1.《“能吞能吐”的森林》①主要观点:生:请大家看到第一篇文章第4自然段,(读)从这段话中,我们抓住关键句,得出文章的主要观点:大力植树造林,使每一座荒山都绿起来。
②如何得出结论:生:作者主要写了以下内容来一步一步得出结论的。
2024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五单元16 夏天里的成长 优质版教案
![2024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五单元16 夏天里的成长 优质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644d0c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a.png)
【教学反思】《夏天里的成长》是一篇通过描写夏天里万物都在成长的自然现象,说明人要把握时间,“尽量地用力地长”的哲理散文。
课文的中心句是第一句,即课文的第1自然段。
全文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所以可以用这句话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揭示了全文的主题。
一、教学效果本节课我们通过新课导入、整体感知、深入研读、讲练结合、拓展延伸、小结作业等环节,与学生一起了解了《夏天里的成长》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了作者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体会了文章所蕴含的感情与主题。
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说、写、读、感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1.学习生字词。
同学们都能较好地完成预习任务,生词拼读声音洪亮,读音准确。
对课文的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寻找中心句以及围绕中心句所列举的事例来学习围绕中心意思写的方法。
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能够紧跟老师思路,快速准确的反应出问题答案。
2.对文章整体思路了解之后,进入重难点的讲解部分。
重点在于找到第二自然段所列举的动植物并说明各种动植物在夏天如何生长。
难点在于学习作者的写作方式即“围绕中心意思写”并能够浅层次的体会本课主题。
本环节注重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深入体会,利用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朗读方式,提升学生的感悟、朗读能力。
在对于重难点的讲解上,借助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的培养。
同学们积极思考,讨论激烈,朗读较有感情。
二、成功之处注重感悟、积累和运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做到了五个“参与”,即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主动参与、创造参与和差异参与;抓住语言文字训练点,进行扎扎实实语言文字训练,提高了听说读写的能力。
这样一环扣一环,最终突破重难点。
三、不足之处1.时间分配还需考虑。
对字词、文章内容的讲述占用课堂较多时间,导致对于课文主题。
《奇妙的中心句》教学设计
![《奇妙的中心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e737564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d9.png)
《奇妙的中心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中心句,学会在文本阅读中寻找中心句。
2、通过读、析、整,比较发现中心句在文章中出现的位置所体现的不同作用。
教学重点:比较中发现中心句的位置和作用的关系。
教学难点:比较中发现中心句的位置和作用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阅读文本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认识中心句,切入议题1、谈话导入:出示PPT大雁南飞,让学生观察图上内容,通过“领头雁”,引出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句子。
2、PPT出示阅读提示: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找出这篇文章中哪个句子能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在小组内讨论,并说说理由,并汇报。
3、请学生读出句子。
引导学生抓关键词。
(风景优美物产丰富)4、找出哪些段落能体现这两个关键词。
5、引出“中心句”的概念,并问中心句位置,引导学生感悟其作用.二、比较阅读,求同存异出示阅读提示:(请学生读)2、汇报学习单,找出两篇文章中心句和位置,教师引导学生感悟其作用。
(1)交流《庐山的云雾》,找出中心句和位置,抓中心句关键词,哪些部分能体现其关键词,教师引导学生明白中心句在文中起到的作用。
(2)交流《卢沟桥的狮子》,方法同上。
3、学生归纳整合表格说说你的发现:相同之处:中心句的语言简洁。
不同之处:位置不同,作用不同。
三、迁移运用1、出示文本,说一说把“我的书包不仅好看而且实用。
”这句话可以放在两段话的什么位置?(放开头、中间、结尾都可,分别说出其不同作用)2、请给下面这段话选择合适的中心句。
()这里的花有红的、紫的、白的、黄的,五彩缤纷,美丽极了!不但有芍药、美人蕉、紫罗兰,还有许多奇花异草。
这儿果子也很多,香蕉、菠萝、荔枝、果实累累,挂满树梢。
肥硕的木瓜,簇拥在一起,还有一种芒果,长得又肥又大,一个就有一斤重,果肉有五寸厚,而核只有拇指那么大。
A、西双版纳是花的海洋。
B、西双版纳是果实的海洋。
C、西双版纳是花果的海洋。
四、教师总结,推荐阅读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总结。
如何突出中心教案
![如何突出中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c1a7d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41.png)
如何突出中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能够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2. 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文章内容,概括和提炼中心思想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如对比、举例、归纳等,突出文章的中心。
二、教学内容:1. 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的主旨,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观点。
2. 中心句: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通常位于文章的开头、结尾或重要段落。
3. 突出中心的方法:对比、举例、归纳等。
三、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章,思考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中心句是如何表达的。
2. 讲解:讲解中心思想和中心句的概念,举例说明如何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3. 实践:让学生阅读一篇文章,找出中心句,并用对比、举例、归纳等方法突出中心思想。
4. 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各组找到的中心句和突出中心思想的方法,互相学习和交流。
5. 总结:总结突出中心思想的方法,强调中心句在文章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找出文章的中心句,理解中心思想。
2. 学生能够运用对比、举例、归纳等方法,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3. 学生能够通过讨论,互相学习和交流,提高概括和提炼中心思想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文章:提供不同类型的文章,供学生实践找出中心句和突出中心思想。
2. 教学工具:黑板、投影仪等,用于展示和讲解中心句和突出中心思想的方法。
3.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进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中心思想运用到写作中,使文章更加有说服力和吸引力。
2. 举例说明:通过分析一些优秀文章的中心思想,让学生了解如何巧妙地运用中心思想,提升文章品质。
3. 练习:让学生尝试在写作中突出中心思想,互相交换欣赏和提出建议。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突出中心思想的方法。
2. 强调中心句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提醒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注意把握中心思想。
八、作业布置:1. 阅读一篇篇文章,找出中心句,并用所学方法突出中心思想。
奇妙的中心句 群文教学设计
![奇妙的中心句 群文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b3eaa440b1c59eef8c7b43e.png)
“我”的发现——奇妙的中心句——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教学年级:三年级教学议题:用抓中心句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选文:语文s版教材第19棵《我的发现》,贵州人民出版社群文阅读教材《读海》《庐山的云雾》《梧桐树》。
学习目标:1、学会在精读课文中寻找中心句,围绕中心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比较中发现中心句在文章中出现的位置不同,初步感受中心句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1、比较中发现中心句的位置、作用。
2、学会快速地抓课文的中心句,将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的简洁而完整。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拉开屏幕)孩子们,当你们看到本节课标题的时候,你想知道些什么?预设:生1:我的发现是什么?生2: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生3:我的发现有趣吗?师:本节课让我们一起带着同学们的这些疑问,继续走进课文《我的发现》。
(板书:课题)师:哪位同学能给我读一下这篇课文的自读提示?师:好,请坐。
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这篇课文的自读提示,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将你觉得有趣的段落多读几遍,开始吧。
师:谁愿意用朗读的方式,来给大家分享课文中的“我”有哪些发现?预设:生1:徐老师这段(从你的朗读中,老师感受到了徐老师脚步声如此轻快)生2:李校长这段(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了李校长脚步声是那么轻柔)生3:何老师这段(也谢谢你的勇敢,如果语气读得再重一些,就更棒了)生4:高老师这段(很好,你朗读出了奇怪的语气)生5:陈老师这段(不仅人长得帅气/好看,声音也那么动听)生6:第一段(你朗读的声音真甜美)二、初步认识和理解中心句的位置和作用。
师:刚刚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到了这么多“我”的发现,那你们有没有觉得,有一段与其他段落不同?哪一段?你能把它读出来吗?预设:生:课文第一自然段师:你找得可真准呢,你能说一说它不同在哪里吗?预设:生: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包括了其他自然段的内容。
师:是的,你们说得太好了。
第一段就是这篇课文的中心句。
它的位置在?(开头)。
中心句在文章开头有什么作用?它会像领袖一样,总领着我发现的全部内容,起到总领下文作用。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略读课文 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略读课文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e52b1e960590c69fc37669.png)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这个语文园地有4项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交流平台版块是通过交流中心句在文中的不同位置;识字加油站出示了6个表示动物的词,两种偏旁,进一步巩固形声字的知识;词句段运用出示了8个ABB式词语,训练用词造句能力和根据提示写片段的能力;日积月累部分学习李白的古诗《早发白帝城》,正确、有节奏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和积累诗句。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ABB式词语有:黑沉沉、亮晶晶、亮闪闪、香喷喷、金灿灿静悄悄、黑压压、胖乎乎、水汪汪、笑哈哈喜洋洋、沉甸甸、气冲冲、白茫茫、孤零零眼睁睁、黑乎乎、慢吞吞、绿油油、笑眯眯齐刷刷、笑盈盈、白皑皑、绿葱葱、黑洞洞暖烘烘、绿茵茵、乱蓬蓬、火辣辣、兴冲冲红扑扑、乱哄哄、热腾腾、明晃晃、黑糊糊李白的写景诗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精彩片段用四步法学习古诗(一)交代学习方法1.今天我要交给大家一种新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四步法。
2.什么是“四步法”呢?一是熟读古诗;二是理解诗意;三是想象意境;四是练习背诵。
(二)学生按照“四步法”开始学习诗句1.老师指名读古诗,检查发音①强调字音:帝(dì) 辞(cí) 陵(línɡ) 还(huán) 猿(yuán) 啼(tí)2.同桌互相读古诗,相互纠正读音。
3.小组交流,互相说说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4.老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5.练习背诵。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同学们自学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
(三)教师点拨1.指名读,读出节奏。
2.教师范读,学生听画节奏。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学生练读。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不仅要交给学生课本中的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理念和方法。
《奇妙的中心句》教学设计
![《奇妙的中心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d0d5714b8f67c1cfbd6b8e7.png)
巧妙的中心句教课年级:三年级教课议题:巧妙的中心句选文 :《丰饶的西沙群岛》《漂亮的小兴安岭》《香港,绚丽的明珠》《海南明珠》学习目标 :1、以人授课标版三上第22、24 课为例,学会在阅读中找寻中心句,迅速掌握文本主要内容。
2、比较中发现中心句在文章中出现的地点不同,初步感觉中心句的作用。
3、学会并运用环绕中心句把一段话说详细。
教课重难点:1、比较中发现中心句的地点、作用。
2、环绕中心句把一段话说详细。
教课过程一、导入,认识中心句1、孩子们,老师请你们赏识一段话,在赏识这段话的同时我请一个朗诵最好听的孩子来读这段话。
其余同学注意听,找出一个能归纳这段话主要意思的句子来。
2、学生朗诵课件出示的片段。
相机指导。
3、抽生回答:哪个句子能归纳这段话主要意思?4、来,我们一同读一读。
(齐读句子)像这样能够表示自然段主要意思的句子,我们叫——中心句(板书)。
其实,我们小学生阅读的好多文章中都有中心句,在我们初步阅读过的第六组课文中也有这样的中心句。
二、学习课文,找寻中心句A、找寻全文中心句1、下边请同学们翻开书,默读第22、24 课课文,分别找找全文的中心句,用“ ——”勾勒出来。
2、沟通《丰饶的西沙群岛》(1)《丰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的中心句藏在哪儿呢?睁大我们的眼睛,你找到了吗?为何你以为是这句话呢?(海面、海底、海滩、海岛让我们感觉到景色优美、物产丰富)(出示句子,齐读)作者把全文的中心句放在了哪个地点?3.沟通《香港,绚丽的明珠》:沟通全文的中心句,出示,齐读。
中心句出此刻哪个地点?4、沟通《漂亮的小兴安岭》:沟通全文的中心句,谈谈为何你以为是这句话呢?中心句在结尾的作用是什么?我们学过的哪篇课文有中心句在中间的?(《赵州桥》)哪句话?是啊,这句话也是一句过渡句,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呢?(承前启后)B、找寻段落中心句。
1、同学们,全文有中心句,段落中有中心句吗?请同学们翻到《富饶的西沙群岛》,找找哪些段落有中心句?要点指导学习第二自然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围绕中心写一段话》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围绕中心写一段话》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7594c2f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c6.png)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围绕中心写一段话》教学设计《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从一段话中准确的找出中心句。
2.了解中心句在文中的位置和作用。
3.掌握总分的写作方法。
4.能把中心句放在段的开头,围绕中心句,采用总分的写法,写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1. 掌握总分的写作方法。
2. 能把中心句放在段的开头,围绕中心句,采用总分的写法,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微课视频教学过程:一、找出中心句1.出示句子:“青蛙最喜欢吃昆虫。
苍蝇、蚊子、白蛉、蚱蜢……它都爱吃。
它鼓着一对大眼睛,蹲在池塘边上,只要有虫子飞过,它“噌”地跳起来,舌头一伸,就把虫子卷进嘴里去了。
”(1)找出中心句,想想中心句在段中的位置及作用。
(2)中心句是:“青蛙最喜欢吃昆虫。
”(3)中心句在段的开头起概括和总述的作用。
2.出示句子:“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1)找出中心句,想想中心句在段中的位置及作用。
(2)中心句是:“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3)中心句在段的中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3.出示句子:“春天在哪里呢?到大自然中找春天去!春在枝头,柳条嫩绿,桃花鲜艳。
春在空中,和风送暖,燕子翻飞。
春在水里,鱼儿追逐,鸭子戏水。
春在田间,麦苗返青,菜花金黄。
到处都有春天,春满人间。
”(1)找出中心句,想想中心句在段中的位置及作用。
(2)中心句是:“到处都有春天,春满人间。
”(3)中心句在段的末尾起归纳和总结的作用。
二、学习总分的写法过渡:今天,我们就以中心句在段的开头为例,来学习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
1.出示句子:“有玫瑰、月季、菊花、三角梅、茉莉……白的似雪,粉的赛霞,红的如火,黄的似金。
瞧,玫瑰那柔嫩的花瓣摇曳在风中,那鲜艳的颜色好像用红墨水涂过一样;看,菊花那稍卷的花瓣好似外国人那金黄的卷发,微风拂过,它的“头发”随风飘摆;茉莉那乳白的花瓣飘在风中,如雪,那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
找中心句阅读教学设计
![找中心句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788f95f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61.png)
找中心句阅读教学设计阅读教学设计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步骤,精心设计和组织学生的阅读活动,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个好的阅读教学设计应该能够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策略。
下面是一个以找中心句为目标的阅读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寻找文章中心句的能力- 培养学生理解中心句和主旨大意的能力2. 教学准备:- 一篇篇幅适中的文章- 笔记本和铅笔3.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会找出一篇文章的中心句。
- 引导学生讨论何为中心句,并与他们一起总结出找中心句的重要性。
第二步:示范- 选择一篇简短的文章,并向学生展示该文章。
- 阐述如何通过阅读文章中的主题句、关键词和段落开头结尾来找出中心句。
- 指导学生使用笔记本记录自己找到的中心句和找到中心句的方法。
第三步:实践- 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发一篇不同的文章。
- 每个小组成员独立阅读自己的文章,并用笔记本找出中心句。
- 小组成员相互交流并讨论各自找到的中心句,确保各自理解和分析的准确性。
第四步:分享与总结- 邀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他们找到的中心句和找到中心句的方法。
- 整合各组的分享内容,让学生共同总结找中心句的技巧和方法。
- 强调中心句与主旨大意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心句在理解文章时的重要性。
4. 教学延伸:- 提供更多练习材料,让学生继续巩固找中心句的能力。
-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更多文章,提高对不同类型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 在以后的阅读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找中心句的能力。
5. 课堂评价:-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找中心句的掌握程度。
- 收集学生的笔记本,检查他们找出的中心句和记录方法的准确性。
- 在课堂结束时进行口头反馈,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困难。
通过以上的阅读教学设计,学生能够通过找中心句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对阅读策略的运用和总结能力。
写作:如何突出中心 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写作:如何突出中心 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df38ee8580216fc710afd40.png)
写作: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借助课文学会找文眼,找出文章的中心句,进而提炼中心思想。
2、读经典文章,学习并体会如何找出中心词、突出中心。
3、通过放学路上所见所闻所感,围绕中心立意,写出文章结构。
4、学习审题、立意、构思的方法。
重点:如何突出中心难点:如何选取合适的材料一、导入。
下面三段文字是学校组织夜行军后,小学三年级、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同学写的,请你猜一猜,这几段文字分别是哪个年级的同学写的,为什么?二、阅读提示内容,学习“中心”的相关知识1.什么叫中心?中心是是文章中传达出来的作者的基本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也就是作者写作文章的主旨所在2.中心有什么作用呢?“意犹帅也。
”有了中心,文章也就有了主心骨;没有中心,或者中心不明确,文章就像一盘散沙,杂乱无章,叫人不知所云。
3.怎样才能做到突出中心?1)首先要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就围绕这条线来写。
2)还要注意安排好内容的主次和详略。
三、回顾课文,明确各篇中心本单元各篇课文的中心分别是什么?1、《猫》:文章通过对三只猫不同结局的描写,抒发了“我”的不同情感,表达了“我”对第三只猫的悲剧的内疚、痛苦之情。
进而揭示了一定的人生哲理:做事不能单凭主观臆断,那样会留下痛苦的回忆,如果被冤枉的对方没有机会辩解,那会让自己良心更难安。
2、《动物笑谈》:这篇课文用幽默风趣的文字,讲述了有关动物的趣事,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的热爱。
在环境破坏,物种面临灭绝的今天,劳伦兹用行动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善待生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狼》:本文讲述了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贪婪、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的刀下。
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四、《放学路上》写作指导1.审题:先审题目的限定性:走出校园(非校内,时间、地点不受限制)2.提炼中心:事情或者是景物如何触动你的内心,引发你怎样的思考?3.选材组织:筛选素材,再组织材料。
群文阅读《奇妙的中心句》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奇妙的中心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f5d657f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11.png)
群文阅读《奇妙的中心句》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奇妙的中心句引言:群文阅读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的有效方法。
在中学语文课堂中,引入群文阅读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教学设计将以群文阅读为基础,通过《奇妙的中心句》这本书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中心句的概念和重要性,并提升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心句的功能和特点;2.能够分析、找出和写出文章的中心句;3.通过群文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4.能够运用中心句的概念,写出有条理、连贯和鲜明主题的作文。
二、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话题(15分钟)1.教师准备一些与中心句相关的短句或段落,并呈现给学生。
2.鼓励学生先读后猜测这些短句或段落的中心句,并进行小组讨论。
3.整理学生的观点,引导学生讨论中心句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步骤二:群文阅读(30分钟)1.教师介绍《奇妙的中心句》这本书,简要介绍书本中的各个故事。
2.分发书本给学生,让他们阅读其中的几个故事,并找出每个故事的中心句。
3.学生按照小组合作的方式,相互讨论并分享他们找到的中心句。
步骤三:中心句分析与讨论(30分钟)1.教师选择一到两个学生找到的中心句进行分享和讨论。
2.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每个中心句在文章中的作用和意义,并与其他小组分享。
3.教师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指导,引导他们深入理解中心句的特点和功能。
步骤四:作文写作(30分钟)1.教师提供一个主题或故事情节,让学生根据所学的中心句概念,构思自己的文章。
2.引导学生运用中心句的写作技巧,确保文章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或中心思想。
3.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并在小组内互相修改和改进自己的作文。
步骤五:展示和评价(15分钟)1.学生选择自己最满意的作文进行展示,并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体会。
2.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提问,以促进整个班级对中心句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升。
3.教师总结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和技巧,并展望后续学生继续运用中心句提升写作能力的可能性。
群文阅读《奇妙的中心句》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奇妙的中心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631842e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d3.png)
中心句的作用:帮助读者 理解文章主旨,把握文章
结构
中心句的提炼方法:根据 段落内容提炼,确保准确
反映段落大意
寻找中心句的方法和技巧
关注文章标题和开头结尾 寻找关键词和关键句 理解文章结构和层次 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推断
中心句在写作中的运用
小组讨论与个人思考相结合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中心句在文章中的作用和意义 个人思考:学生独立思考,理解中心句对文章主题的揭示和表达 小组分享: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加深对中心句的理解和认识 教师点评:教师对小组讨论和个人思考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
课堂互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教学方法:通过课堂互动,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习积 极性
小结与作业: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 学知识。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 所学知识
THANK YOU
汇报人:XXX
实际操作:学生自己寻找一篇文章的中心句,并尝试在写作 中运用中心句
寻找文章中心句的方法:阅读全文,理解文章主旨,关注开头和结尾的句子。
运用中心句的技巧:将中心句放在文章开头或结尾,与段落内容紧密相连,注意句子的简洁明了。
实践操作: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寻找中心句并尝试在写作中运用。
注意事项:提醒学生注意不要生搬硬套,要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理解运用中心句。
群文阅读《奇妙的中 心句》教学设计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X
目录
CONTENTS
Part One
添加标题
Part Two
教学目标
Part Three
教学内容
《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设计【教学参考】
![《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设计【教学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f00f57c4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fa.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15《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生字,理解“谚语、苔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找出课文叙述的中心。
3.引导学生学会寻找中心句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学习运用浅显的语言表达情感的方法。
5.引导学生明白人一定要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教学重点】1.会写本课生字,理解“谚语、苔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找出课文叙述的中心。
3.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学习运用浅显的语言表达情感的方法。
4.体会作者的表达特点,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学会寻找中心句的方法。
2.引导学生明白人一定要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播放音乐《四季歌》,引发学生畅谈四季感受。
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美,因为四季轮回,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不同面貌。
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能说说原因吗?(学生畅谈)刚才大家说了自己最喜欢的季节,老师发现有许多同学喜欢夏天呢!谁能说说在夏天里我们能做些什么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夏季有关的课文——《夏天里的成长》。
二、讲授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A认真预习,检查字词1.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词。
2.听录音,按要求扫除生字、词障碍并同桌互查3.教师检查学生读音情况,及时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比如“蔗”字读作zhè,不读作zhé。
“缝”是多音字,在本课读fènɡ。
4.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1)我会读棚架苔藓草坪甘蔗瀑布缝隙谚语(2)我会写A 注意字的结构B 注意字的笔顺棚苔藓坪蔗瀑缝谚(3)理解词语【苞蕾】指尚未开放的花。
《富饶的西沙群岛》名师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名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81b9434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be.png)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概括大意,找出中心句,感悟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和物产丰富。
2.学习课文中描写事物写作方法。
3.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品读文中的好词佳句,学习描写事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通读全文,概括文章大概意思。
2. 找出中心句,感悟全文主旨。
二、重点词句品读,学习写作方法1.阅读第2自然段明确:写的是西沙群岛的海面。
2.西沙群岛的海水有什么特征?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特征呢?明确: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形成的原因是: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3.学习第3自然段,说说这个自然段讲的什么内容?明确:写的是海底的珊瑚、海参、大龙虾。
4.在介绍海底这些生物时,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明确:写珊瑚的时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珊瑚比作花朵、鹿角,生动地写出了珊瑚的样子美丽可爱。
写海参、大龙虾的时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海参懒洋洋地蠕动的姿态和大龙虾全身披甲、样子威武的外形特点。
5.学习第4自然段明确:写了西沙群岛海里面的鱼,特点是多。
6.作者是怎样写出鱼的多呢?明确:用了“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句式,构成排比,从数量和品种上来写出鱼的种类多。
用“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鱼的数量多,7.西沙群岛的海底有着丰富的生物,那么海岛上有什么呢?明确:鸟。
8.阅读第5自然段,找到本段的关键句。
明确: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9.第5自然段是如何围绕这个中心句来写的?明确:“栖息着各种海鸟”,正面写了鸟多;“遍地都是鸟蛋”写的是鸟蛋多;“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写的是鸟粪多。
这些句子从侧面说明鸟多。
10.朗读第6自然段,说说这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内容。
明确:写了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并且相信西沙群岛会建设得更加美丽和富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中心句的方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理解中心句在段内位置的一般规律。
2.学生能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重难点:
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怎样找中心句的方法。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中心句?”(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开门见山,点明题目,让学生明白本课的学习目的及重要性。
二、自读批划,互讲感知。
怎样才能找到中心句呢?请同学们打开学习资料《找中心句的方法》,一边自学,一边勾划,然后小组讨论。
三、析听结合,议思研读。
示例 1 :青蛙最喜欢吃昆虫。
苍蝇、蚊子、白蛉、蚱蜢……它都爱吃。
它鼓着一对大眼睛,蹲在池塘边上,只要有虫子飞过,它“噌”地跳起来,舌头一伸,就把虫子卷进嘴里去了。
讨论:这一段文章有没有中心句?是哪一句?为什么?
观察:这个中心句在文中处于什么位置?(板书:位置段首)
这个处于文章开头的中心句,在这段话中起什么作用?(板书:作用概括、总说)朗读,体会这种作用。
出示例2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出示例3 :春天在哪里呢?到大自然中找春天去!春在枝头,柳条嫩绿,桃花鲜艳。
春在空中,和风送暖,燕子翻飞。
春在水里,鱼儿追逐,鸭子戏水。
春在田间,麦苗返青,菜花金黄。
到处都有春天,春满人间。
出示例4 :陈老师多珍惜粉笔哟!每次上课,她从盒里取出一支粉笔,用到最后一点点,还舍不得扔掉。
两个指头掐得紧紧的,用力地写着,直到无法再写的时候才扔掉。
那时候,你看到粉笔头只有豆粒儿那么一丁点儿了。
你一定会想:陈老师多珍惜粉笔哟!
师生共同讨论,找出各段的中心句,并归纳出中心句在段内的位置和作用。
(板书:承上启下段的中间总结段尾强调、增强印象段首和段尾)
四、自议要旨,整体把握。
你是怎样找到中心句的?
自由讨论:找中心句的方法是什么?
指名回答,归纳总结出——找中心句的方法:
⒈认真阅读全文。
⒉仔细分析段内句子间的关系,明确全段的中心意思,判断本段是否有中心句。
⒊了解中心句在段内位置的一般规律:
①起概括和总述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
②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中间。
③起归纳和总结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末尾。
④起强调和增强印象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和结尾。
⒋运用这一规律,具体明确中心句。
教师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原则,围绕整体步步深入进行教学,体现着以学生为主,教师导之以法,突出了学法指导。
同时教师教法服务于学法,切实培养了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
五、再读课文,巩固提高。
㈠请同学们运用学到的“找中心句的方法”,找出下面几段文章的中心句。
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⒈陈毅从小就刻苦练习毛笔字。
那时候的小学生一定要练习毛笔字。
陈毅除了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主动给自己增加了任务——每天写一百个大字、二百个小字。
⒉操场右边围了一些同学。
这些同学在跳绳。
一个女同学的绳子甩得飞快;另一些同学在跳花样,像燕子一样上下翻飞。
⒊春天来了。
春风轻轻地吹,春雨细细地下。
小草儿钻出泥土,鹅黄的树叶儿从枝头伸出脑袋,桃花纷纷绽开笑脸。
春天真美啊!
⒋爷爷一生过的都是简朴的生活。
战斗时代,他和战士们吃一样的饭菜,穿一样的粗布军装。
一身衣服穿了几年,补了又补。
解放以后,他把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带到了北京。
㈡听老师朗读几段话,请找出各段的中心句。
⒈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的时候,一支燃烧的蜡烛被一只小老鼠咬断,庙宇起火了。
危急中,三个和尚不分你我,争先恐后,挑水救火。
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
三个和尚从这件事中悟出齐心协力的好处。
⒉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
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⒊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
是他们,在我童稚的心灵里播下美好的种子,教导我:要爱国,要勤勉,要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
几十年过去了,老师们的话仿佛还在我的耳边回响。
⒋真是一场及时雨啊!大田里的玉米苗一定会咕咚咕咚地喝个痛快。
我仿佛看到雨水流进地里,流进果园里,流进人们的心窝里。
㈢听同学朗读几段话,找出各段的中心句。
⒈站在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单看这些数不尽的条石,每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汽车、火车,没有起重机,单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⒉清晨,我来到南京长江大桥。
今天的天气格外好,万里碧空飘着朵朵白云。
大桥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十分壮丽。
波涛滚滚的江水中,九个巨大的桥墩稳稳地托住桥身。
正桥连着二十二孔引桥,仿佛一条钢铁巨龙卧在大江上面。
桥上,行人车辆穿梭似的来来往往。
⒊校园的东墙边,有一张乒乓球台。
球台的四周围满了同学,不时传来喝彩声和欢笑声。
乒乓小将们打得多认真啊!他们你追我挡,一个球常常打了几十个回合还不分胜负。
理论联系实际,在课堂中通过举一反三,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通过听话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及思维能力。
㈣请同学们阅读《办好黑板报》一文,运用今天学到的方法,找出各段的中心句。
办好黑板报
我校有块黑板报,我是黑板报的编辑。
一年来的编辑工作,使我积累了不少经验。
我深深认识到,好的黑板报一定要有两个重要条件:一是文章好,二是编排好。
黑板报的文章要短小精悍,具体生动。
短小精悍,就是要抓住要点,用二、三百字把同学们最需要知道的问题说清楚。
具体生动,就是要内容实在,形象感人。
力求用典型事例和数据来说明问题,用真情实感来感染读着,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
黑板报的编排要美观大方,寓于变化,要把主要内容放在显著地位。
标题要有吸引力,要醒目,使人一看就知道正文。
要有独立的美术作品和诗文的搭配,还可以设置“读者来信”“问题解答”等小专栏。
黑板报要做到文章好和编排好,还需要有一个好编辑。
编辑要制定具体的编辑方针,拟定选题计划,开展组稿活动。
还要有一批写稿人,写稿人要根据黑板报的需要选题。
写稿改稿还要随时征求读着的意见。
只要编者、作者和读着齐心协力,黑板报一定可以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