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儒家仁义说的研究

合集下载

先秦儒家哲学思想研究

先秦儒家哲学思想研究

先秦儒家哲学思想研究【摘要】先秦儒家哲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核心价值观念包括仁、义、礼、智等,对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从儒家经典的研究入手,探讨了儒家思想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接着分析了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以及与其他学派的对比,揭示了其独特之处。

在古代社会中,儒家思想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政治和社会伦理等方面,为社会稳定和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还探讨了儒家思想在当代的价值,并对其持续影响和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通过对先秦儒家哲学思想的深入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有助于启迪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伦理道德建设。

【关键词】先秦儒家哲学,思想概述,研究背景,儒家经典,核心观念,社会影响,学派对比,当代价值,持续影响,未来研究。

1. 引言1.1 先秦儒家哲学思想概述先秦儒家哲学思想是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张以仁爱和礼义来规范人的行为,提倡“以礼治国”的理念。

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等,他们在其著作中深刻探讨了人性、仁义道德、社会秩序等重要议题。

儒家思想注重修身养性,强调德行修养和道德自律,以达到身心和谐统一的境界。

儒家哲学体系丰富多元,包括了伦理道德、政治哲学、教育思想等多个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哲学理论体系。

先秦儒家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对于塑造中国传统价值观和道德准则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先秦儒家哲学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为当代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1.2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在先秦儒家哲学思想研究领域,历来备受学者们的关注和探讨。

这不仅因为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更是因为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术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儒家哲学思想的理解和解读也在不断深化和扩展。

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如何重新审视和理解先秦儒家哲学思想,以及如何将其传统价值与现代现实相结合,也成为了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孟子仁义的概念

孟子仁义的概念

孟子仁义的概念孟子是战国时期中国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他对于仁义的概念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理解。

孟子的仁义观念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职责和道德等多个方面。

首先,孟子对于仁义的理解是建立在人性善良的基础上。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因此每个人都有做好事、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能力。

他说:“仁者爱人”,强调了仁爱之心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基础,也是实现社会秩序和稳定的要素。

从这个角度来看,仁义的概念是人们互相尊重、互助、关心他人利益的道德准则。

其次,孟子认为仁义的实践需要具备有爱心、道德感和责任感,他主张的仁义行为是一种情感和道德的结合。

他说:“心有所系,而恒于怀之”,强调了人们应该有一颗爱心,并将爱心转化为行动,让其成为对他人的关怀、帮助和尊重。

孟子认为,仁义不仅是一种目标,更是一种行动,需要通过实际的努力来体现出来。

他提出了“君子有终身之行而无终身之名”的观点,强调了仁义行为不需要追求名利,而是出于内心的真诚和责任感。

此外,孟子的仁义观念还包含了对社会关系和政治制度的思考。

他强调了君子的修养和责任,认为君子应该以身作则,以其道德的行为影响他人,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和谐。

孟子强调了政治道德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真正的君子能够以其道德的力量来治理国家和社会,为人民谋福祉。

他说:“仁者以为至上,而不蔽人”,意味着仁义是君子所应追求的最高境界,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忽视其他人,相反,仁义的实践应该为他人所感知和影响。

在孟子的仁义观念中,他还强调了仁义与利益的关系。

他认为,仁义不仅仅是一种道德准则,更是人们追求幸福的方式。

他认为,遵循仁义之道可以达到自己的利益,同时也可以让社会变得和谐稳定。

他说:“民无斯道,则不得安所”,意味着只有社会实现了仁义的原则,人民才能够得到安定、幸福和发展。

因此,孟子的仁义观念是一种兼顾个人和社会福祉的道德准则。

总结起来,孟子的仁义观念是建立在人性善良的基础上,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道德责任。

儒家学说的发展与变革

儒家学说的发展与变革

儒家学说的发展与变革儒家学说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思想传统之一,其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力。

儒家学说源于春秋时期,其始祖为孔子,后经过几代儒家的发展和完善,成为一种文化传统和价值系统。

儒家学说主张“仁义礼智信”,强调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儒家学说也经历了许多变革与演进,逐渐形成了多种流派,如经学、理学、心学等。

本文将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探讨儒家学说的发展与变革,以期更好的理解和把握儒家学说的内涵和意义。

儒家学说的诞生与初期发展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生活在公元前551年至公元前479年之间的春秋战国时期。

孔子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文化人物,他的思想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学说主要包括仁、孝、礼、义、诚、智等方面。

他强调要实现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和谐,重视人际关系,提倡教育与修养,并提出了“君子”、“小人”、“贤人”等概念,为后世的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虽然孔子的思想得到了一些人的推崇和传承,但在他逝世后的一段时间里,儒家学说却遭受了一系列挫折。

孔子的弟子们在传承他的思想过程中并没有形成一致的观点,并出现了一些分歧和争论。

另外,在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之后,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导致儒家学说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然而,儒家思想并没有消亡,反而在后世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与发展。

儒家学说的发展与流派从秦朝灭亡到汉朝建立的时间里,儒家学说经历了一个相对漫长的夹缝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儒家思想逐渐从封建制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变得更加理论化和系统化。

公元前2世纪,汉朝时期的儒家思想家们开始将儒家思想整合成了一种系统性的理论,逐渐形成了儒家经典。

这些经典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

在儒家经典的基础上,儒家学说也逐渐发展出了多个流派。

其中最重要的是经学、理学和心学。

经学主要是通过注解和解释经典,使其更加贴近现实,被誉为“解经之学”。

儒家思想发展史概况总结

儒家思想发展史概况总结

儒家思想发展史概况总结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孔子创立以来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演变。

以下是儒家思想发展史的概况总结。

1. 孔子时期(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强调了德行的重要性,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孔子的思想强调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他的弟子们将其学说总结为儒家经典《论语》。

2.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各种思想学派争相兴起。

儒家经过与其他学派的辩论和交流,逐渐形成独特的学说体系。

这一时期的儒家代表有孟子、荀子等人。

孟子主张人性善良,强调仁义道德的实践,提出了“四端五常”等重要理论。

3. 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在汉代,儒家思想被正式确立为国家的意识形态,并成为国家教育的核心内容。

儒家经典《大学》、《中庸》等开始广泛传播。

同时,新的学派如道家和墨家等也开始与儒家进行交融。

4.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这一时期,儒家遭受了佛教和道教的挑战,但儒家学说仍然保持了重要地位。

尤其是南朝刘宋时期,儒家思想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陶渊明等人对孔子的学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补充。

此外,这一时期还产生了儒学的三家之说,即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和王阳明心学,对儒家学说进行了更深入的解释和探讨。

5. 宋明清时期(960年-1840年)这一时期,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并逐渐形成了儒家传统文化的鼎盛时期。

宋代的程朱理学成为当时的主流学说,并且在明清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儒家代表有朱熹、陈献章等人,他们对儒家经典进行了全面的解读和深入的研究,对后世影响深远。

6. 近现代(1840年-现在)近代以来,西方的思想进入中国,儒家思想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在晚清时期,面对列强的入侵和国家的危机,一些学者开始反思传统文化,并提出了“新学”,试图将儒家思想与西方思想相结合,推动中国的现代化。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等人。

儒家对仁的解释

儒家对仁的解释

细谈儒家之“仁”“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周公(被后世称作元圣)制礼作乐,有一个基本的指导思想,即“敬德保民”。

“敬德”,是因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有德才会得到上天的保佑。

“保民”,是因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保民”实际上就是保社稷、保国家。

周公提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是夏商以来中国思想从敬鬼神到重人事的一大转变,可以说是仁的开端。

同时《周礼》还提出保息养民的六项措施,即“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

”富而安之,体现了儒家早期的富民思想。

孔子提出富而教之的思想,子适卫,冉有仆。

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

孔子说:"人口真多呀!"冉有说:"人口已经够多了,还要再做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起来。

"冉有说:"已经富裕了又该做些什么?"孔子说:"教育他们。

)即是使众多的人民生活得到满足而富裕,然后施之以教,使人民有道德。

从周公制礼到孔子提出仁学,在世界文化史上首先推进了尊神性的巫史文化向尊德性的礼乐文化转化,同时也规范了以德性为主导的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势。

“仁”字始见于儒家经典《尚书》:予仁若考。

仁指好的道德。

仁字从人从二,其基本涵义是指对他人的尊敬和友爱,也就是人们互存、互助、互爱的意思。

孔子首先把仁作为儒家最高道德原则和道德境界,提出以仁为核心的一套学说。

他的思想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仁。

儒家的五常不是并行的,义、礼、智、信道德规范都是以仁为前提的,没有仁,其他的都不存在。

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爱人就是要求人与人之间以恭、宽、信、惠、敏的态度相处,使人与人都保持温良、谨慎、宽容、谦恭、信任、文雅、礼让、快乐的品性,这样才能使天下所有的人相亲相爱,过上幸福的生活。

孔孟的仁政思想

孔孟的仁政思想

孔孟的仁政思想儒家的仁爱思想是儒家思想最为重要的内容。

孔子之时,仁的思想得到了充分的论述。

孔子在许多具体场合都谈论过仁,学者们的研究也证明“仁”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在孔子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并且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按照孔子“仁者爱人”的说法,仁的基本含义应该落实到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上面,具体地说,应该承认人的存在,尊重人的人格,具有明确的人化意识和行为。

孔子“仁”的思想强调人伦义务,希望人人尽伦尽职。

这样,在为人处世方面就应该努力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以“爱人”解释仁,作为仁德的根本标志,他不仅希望以“仁爱”精神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以“仁爱”原则来治国安邦。

如果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做到仁、具有仁爱之心,上下、长幼、尊卑有序的礼治社会便不难实现了。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孔子思想自然是基于对那时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他的仁爱思想也是如此。

孔子所思考的是社会如何安定,是怎样使政治清明,因而在政治的层面上,孔子的仁爱思想便十分自然地推衍出了仁政德治的思想,从而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理论体系,以仁来统摄诸德,强调仁在智、仁、勇等重要德行之中的中心地位,把恭敬、慈惠、诚信、宽厚、敏捷等德行作为实现仁德的标志。

孔子以后的几位思想家孟子、墨子和荀子都对仁学有重要发展。

尤其是孟子将孔子的仁爱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影响后世极大。

孟子把“恻隐之心”看成“仁之端”。

孟子看到了人生具有的良知、良能,看到了人所共有的怜悯、同情之心,进而把仁看成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依据,因而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有道德的人就是保存了先天的仁德的人,具备了仁德,才能以仁爱之心处世待人。

在将仁爱思想建立成为人性论的依据之后,孟子又将仁爱精神推而及于政治,从而产生了他的仁政学说。

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这便是孟子的仁政论。

在他看来,仁与不仁应当作为施政的根本。

历史中的儒家学说

历史中的儒家学说

历史中的儒家学说儒家学说的起源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

它以儒家学者孔子为代表,集中阐述了关于社会伦理、政治治理、教育等方面的思想。

儒家学说的出现不仅对中国自身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东亚地区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孔子与儒家学说的形成1.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是儒家学说的奠基人。

他在当时的社会动荡中,提出了诸多关于人性、道德和政治方面的观点,后世将这些观点整理为儒家学说。

2.孔子的学生及后续的儒家学者对其思想进行了扩展和深化,形成了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

儒家学说的核心观点儒家学说的核心观点围绕着人性、礼道、仁义等方面展开,对于社会伦理和政治治理的讨论尤其重要。

人性观儒家学说认为人性本善,即每个人都具有天赋的善良本性。

人性的善良需要通过良好的教育和道德规范来培养和发展。

儒家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修身来实现个人的道德自律,通过治家来维护家庭和睦,通过治国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礼道观儒家学说强调礼乐的重要性。

礼道是一种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它包括了对于个人行为、家庭关系、社会交往等多个方面的规范。

儒家学者认为,通过遵守礼乐,人们能够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仁义观儒家学说强调仁义的重要性。

仁义是指对他人的关爱与尊重,是一种基于人性善良的道德情感和行为准则。

儒家强调个体应该以仁义为核心价值观,通过实践和体现仁义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儒家学说的影响与传承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并且在东亚地区广泛传承。

儒家学说对中国历史的影响1.儒家学说对中国古代政治治理产生了深远影响。

许多中国古代的帝王统治者都重视儒家思想,将其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以达到社会稳定和治理效果。

2.儒家学说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古代的教育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儒家学说在东亚地区的传承儒家学说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其他东亚国家如日本、韩国等也有广泛传承。

儒家学说的发展历程

儒家学说的发展历程

儒家学说的发展历程大致如下:
起始阶段: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提出“仁”和“礼”的理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仁爱和社会的秩序。

孔子的思想在战国时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接受。

孟子时期: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人性本善,提倡仁义道德,提出了“仁政”的理念,认为君主应以人民利益为重。

荀子时期:荀子则强调人性本恶,主张通过教化来改变人性,提出了“礼乐”的理念,认为通过礼乐可以规范人的行为,使社会秩序化。

汉朝时期: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成为了官方正统思想。

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哲学根本,杜绝其他思想体系。

此时,儒家学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宋明理学时期:随着佛教和道教的兴起,儒家学说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某些思想,形成了宋明理学。

理学家主张“天人合一”,认为天理即是人性,强调道德实践和内省。

现代新儒家时期:在清朝末期和民国时期,一些儒家学者试图将儒家学说与西方现代思想相结合,形成了现代新儒家。

他们主张“中体西用”,即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吸收西方现代思想的某些元素。

总的来说,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起始、发展、兴盛、衰落、复兴等阶段。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儒家学说
都有不同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但都强调仁义道德、社会秩序和人性修养。

(完整版)_仁义礼智信_的由来_发展及其基本内涵_上_

(完整版)_仁义礼智信_的由来_发展及其基本内涵_上_

“仁义礼智信”的由来、发展及其基本内涵(上)邓球柏(长沙大学, 湖南长沙410003)摘要:“仁”、“义”、“礼”、“智”、“信”为先秦儒家提出并发展成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范畴和价值取向标准。

“仁”是先秦儒家的最高道德准则,它的内涵在各个时代各有不同,《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的“团结友善”、“敬业奉献”可视为“仁”德在今天的体现与发展。

“义”德的基本内涵是威仪、友谊、情谊、美善、公平、正义、适宜,目的在于实践“仁”。

“礼”德的核心是“敬”,其根本是“孝”,其效果是构建和谐人生、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国家与和谐世界。

“智”是关于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关心他人、理解他人、明辨是非、分别善恶的智慧。

“信”德是诚实、有信用,中国近现代的儒商都以诚信为事业之本。

《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爱国守法”可视为“义”德在今天的继承,“明礼诚信”中的“明”以及“勤俭自强”可视为“智”德在今天的发展,“诚信”二字则是对传统“信”德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仁义礼智信;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图分类号:B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81(2005)06-0004-07一“仁”德的由来、发展及其基本内涵(一)“仁”德的由来与发展1、先秦之“仁”德“仁”这一道德条目,是由孔子和孟子等人在继承和发展唐尧、虞舜、夏禹、商汤、文、武、周公等人的亲亲、爱亲、爱人、仁民、敬德保民、忠厚等仁爱思想的基础上,为了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概括提升出来的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范畴和价值取向标准。

是先秦儒家尤其是孔子、孟子等儒家的最高道德准则。

“仁”源出《尚书》。

《尚书·仲虺之诰》“克宽克仁,彰信兆民”,言汤宽恕仁爱之德明信于天下。

《六经》言“仁”盖始于此。

《尚书·金》“予仁若考”,指一种好品德。

史臣赞美尧能“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亲”乃“仁”之根柢。

为了改变“百姓不亲,五品不逊”的社会状况,舜命契“敬敷五教”,莫先于父子有亲。

荀子的仁义观与儒家思想的完善

荀子的仁义观与儒家思想的完善

荀子的仁义观与儒家思想的完善荀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其对于仁义观的研究和儒家思想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的研究中,我对荀子的著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下面将就荀子的仁义观和其对儒家思想的完善进行探讨。

首先,荀子对于仁义观的研究具有独特的见解。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的本性倾向于追求自身的利益和欲望满足,而不是追求仁义道德。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只有通过教育和修养才能使人们具备仁义之心。

荀子指出,仁义是一种道德修养和人伦关系的规范,它通过外在的教化和内在的自我约束来实现。

荀子提出了“性恶论”,强调了人性的恶劣和人们追求私欲的本性,但他同时也强调了人性的可塑性和修养的重要性,认为通过教育和修养,人们可以培养出仁义之心。

其次,荀子对儒家思想的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荀子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对于仁义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为儒家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荀子认为,仁义是人伦关系的基石,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他强调了仁义的重要性,认为仁义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秩序的基石。

荀子提出了“性恶论”,对于儒家思想中的“性善论”进行了挑战,使儒家思想更加全面和深入。

此外,荀子还对于政治伦理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提出了“王道”思想,强调了君主的道德修养和政治责任。

荀子认为,君主应该以仁义为准则,以身作则,以道德的力量来统治国家和管理社会。

他强调了君主应该具备的仁义道德,认为君主的道德修养对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繁荣至关重要。

荀子的“王道”思想对于后来的儒家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儒家政治伦理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荀子的研究对于仁义观和儒家思想的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对于人性的研究,以及对于仁义观和政治伦理的探讨,使儒家思想更加全面和深入。

荀子的研究不仅对于古代的儒家学派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现代社会的道德建设和政治伦理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荀子的研究中汲取智慧,不断完善和发展儒家思想,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类的幸福做出贡献。

儒家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演变特征

儒家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演变特征

儒家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演变特征儒家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演变特征儒家思想的演变1、儒家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2)汉代成为正统思想: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3)宋明发展为理学:两宋时期程颢、程颐和朱熹的思想主张、明朝陆九渊和王阳明的思想主张(4)明清时期的新发展:李贽的异端思想,顾炎武、王夫之和黄宗羲关于经世致用的主张和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极大地影响了东亚和东南亚思想文化的发展,成为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

2.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形成及其特点形成春秋时期孔子的思想——“仁”和礼、为政以德、有教无类等。

战国时期孟子的思想——“仁政”学说、“民贵君轻” “性善论”等。

荀子的思想——人定胜大思想、“性恶论”、礼法并施等。

从孔子创立儒家提出学说,经过孟子、荀子的总结、改造与发展,儒家思想体系更加完整。

特点儒家思想较为具体,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没有严密的理论基础,大多是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理想方面的治国原则;孟子的“仁政”“民贵君轻”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但因脱离现实政治而遭新兴地主阶级冷遇。

3.汉代儒学主流(正统)思想地位的确立背景诸侯王国威胁中央政权、匈奴的威胁使统治者认识到加强中央集权的必要性;汉武帝时期,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政治上进一步开拓大一统国家的需要;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董仲舒的思想①“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理论;②宣扬“君权神授”,提出了“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学说;③“三纲五常”学说是为人处世的标准,成为封建伦理关系的准则;④针对土地兼并严重和百姓牛活困顿的现实,提出“限田……薄赋……省役”的主张。

意义①有利于国家统一;②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③确立了儒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儒家思想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④限制君主的权利,使君主实行“仁政”;⑤兴办学校,有利于教育的发展。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力的思想学说,它以佛教
传入中国为契机,渐渐发展成为传承至今的儒家思想,甚至影响了中
国文化的发展。

下文将通过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的分析,
加深对这一思想的理解。

首先,讲论起源。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发源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仁学”,并由孔子代表其名义,树立了“仁政”的理念。

“仁学”是儒
家思想系统的精髓,它提出了“仁义”作为道德准则,认为仁义可以
把人们的品德融入社会的生产和管理,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繁荣。

其次,发展过程。

儒家思想在三百年的发展中,以儒家学派的学者们
的努力为主要推动力,经过不断的研究和思考,把儒家思想多层次地
完善和发展成立。

著名的学者如荀子、孟子、韩非子、老子等都对儒
家思想进行了系统整理和思想实践,最终把儒家思想演化成一种保守、具有稳定性的思想体系。

最后,有影响力。

发展到宋元时期,儒学已经在中国文化史上起到至
关重要的作用,其影响力极大。

《素书》、《左传》以及《论语》等
儒家经典被印发,被尊称为“中国经典三宝”,成为了中国和谐文明
的支柱。

同时,儒家思想也影响了后世对中国人民品德观念的塑造,
成为了中国文化及政治思想的基石。

总之,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并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源自一系列文化、
政治和社会因素,经历了大量思想家们灌输、润物细无声的努力,最
终发展成为传承至今的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思想学说,值得人们去探寻其中的精髓。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1)xx和早期儒学: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他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他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他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克已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孔子被后人尊称为“万世师表”和“至圣”。

(2)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是儒家的两位代表人物。

孟子主张“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要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荀子主张以德服人,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巨大。

荀子提出“性本恶”,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经过孟子、荀子的改造和发展,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从“无为”到“有为”:汉初,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但是,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都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董仲舒是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

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他认为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国家的需要;要维护政治的统一,必须实行思想上的统一。

他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

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董仲舒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称为“三纲五常”。

老庄的“仁义”观

老庄的“仁义”观

老庄的“仁义”观刘献春自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说:“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

“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说庄子“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来,普遍认为老庄反对仁义,但经过仔细研究之后,笔者认为老庄反对的不是仁义本身,而是反对儒家提倡的带有功利目的的仁义和统治阶级对仁义的无耻盗用。

老庄不仅从根本上维护仁义,而且追求更高层次上的仁义。

一、老庄反对儒家的仁义,提倡更高标准的“大仁”“大义”。

仁义的对立面是不仁不义,如果老庄确实反对仁义,那么他们就会提倡不仁不义,然而他们没有,反而提倡比儒家标准更高的“上仁”、“大仁”、“大义”。

《老子》说:“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庄子·齐物论》说:“大仁不仁,……仁常而不周”。

《庄子·天地》说:“相爱而不知以为仁”。

《庄子·天运》说:“利泽施于万世,天下莫知也”。

《庄子·天道》说:“泽及万世而不为仁”。

《庄子·天庚桑楚》说:“至仁无亲”。

等类似的语言在《老子》、《庄子》还有很多,由此可以看出,老庄的“仁”与儒家的“仁”在内容上并无本质差异,都是“相爱”“利泽施于万世”等;《庄子·天地》说:“爱人利物之为仁”。

因而从仁义的内容上看,老庄与儒家处于同一水平,但在施仁的对象和行仁的态度上,二者是明显不同的。

第一,老庄打破了儒家建立在“亲亲”基础上的推恩法,提出了“至爱无亲”“仁常而不周”的观点。

也就是说,至爱没有偏私,对所有的人、所有的物都一视同仁。

《吕氏春秋·贵公》说:“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曰:‘去荆而可矣。

’老聃闻之曰:‘去其人可矣’。

故老聃则至公矣。

”这则故事未必实有,但它确实揭示了老子与孔子在施仁对象上的差异,孔子爱的是人,且爱有差异,而老子连人带物全爱。

第二,老庄要求把“爱人”由有意识的行为变成无意识的行为。

孟子与孔子对仁义的理解

孟子与孔子对仁义的理解

孟子与孔子对仁义的理解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孟子与孔子对仁义的理解】孟子和孔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他们对仁义的理解都有着深刻的见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和环境中,但对于仁义这一核心价值观念的认识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孟子和孔子都认为仁义是人类道德行为的基本准则。

在他们的理念中,仁义是一种内在的品格和行为准则,是人类在社会交往中应该遵循的准则。

孔子将仁义视为人类行为的最高准则,在他看来,仁义是一种包容与尊重他人的美德,必须要具备仁义才能成为一个有德之人。

而孟子则认为,人天生具备仁义,只要努力修身养性,就能实现仁义之道。

孟子和孔子都强调了仁义与道德的关系。

在他们看来,仁义是道德的核心,是一种集善良、宽厚、公正、忠诚等多种美德于一体的品质。

孔子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以仁义为中心的行为准则,有效地推动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发展。

而孟子也认为,人类要实现道德的完美,就必须以仁义为基石,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仁义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孟子和孔子对于仁义的实践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孔子着重强调了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修身齐家,尊崇祖宗,孝顺父母,与人交往要以礼待人,不搞非分之想,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而孟子则更强调了仁义在治国方面的应用,他认为君王只有以仁义为中心,才能使国家安定、百姓安乐,实现天下太平。

他提倡仁义政治,强调了仁者必有忠、义,仁义必须与智慧相结合,才能为天下造福。

孟子和孔子对仁义的理解,对于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

他们通过对仁义的不断探讨和实践,构建了儒家的伦理道德体系,为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们强调了仁义之道在家庭、社会和国家中的重要性,对后世的教育、政治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孟子和孔子对仁义的理解都是深刻而全面的,他们本着礼仪、孝悌、忠信、仁爱的思想,弘扬了儒家的仁义道德观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荀子的仁义观与道德行为准则

荀子的仁义观与道德行为准则

荀子的仁义观与道德行为准则荀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对于仁义观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我的研究中,我发现荀子对于仁义的理解与其他儒家学者有所不同,他强调人性的恶与善的斗争,主张通过教化来培养人的道德行为。

在本文中,我将对荀子的仁义观和道德行为准则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荀子对于仁义的理解与孔子有所不同。

孔子认为人性本善,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自利的,人们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会忽视他人的利益。

因此,他强调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通过教化和修养,人们可以克服自己的恶性本能,培养出仁义之心。

其次,荀子对于道德行为准则的提出也具有独特性。

他主张通过“性恶论”来约束人的行为,即通过法律和道德规范来规范人的行为。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只有通过外在的约束和规范,才能使人们遵守道德准则。

他强调了君主的重要作用,认为君主应该制定明确的法律和规章,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

同时,他也提出了“明王”的概念,即君主应该以身作则,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通过自身的行为来影响他人的道德行为。

此外,荀子还强调了人的教化和修养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的道德行为是可以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培养的,只有经过长期的教化和修养,人们才能真正具备仁义之心。

他提出了“性即理”的观点,认为人的本性是可以通过学习和修养来改变的。

他主张通过学习经典、修养品德,培养出高尚的道德情操。

同时,他还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是培养人们道德行为的重要途径。

总的来说,荀子对于仁义观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研究具有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人性本恶,主张通过教化和修养来培养人的道德行为。

他强调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君主的作用和“明王”的概念。

他还强调了人的教化和修养的重要性,认为人的道德行为是可以通过学习和修养来培养的。

荀子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传统文化中的仁义观和道德行为准则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

孟子的“仁义内在”说

孟子的“仁义内在”说

孟子的“仁义内在”说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他提出了“仁义内在”的观点。

他认为人天生具备仁义的本性,只需通过正确的教育和实践来激发和发挥出来。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详细阐述孟子的“仁义内在”说。

首先,孟子认为人类天生具备仁义的本性。

他认为人的本性中蕴含了善、良、正义等内在的价值观念。

在《离娄上》中,孟子说:“人之性也善,如水之本清。

”他将人的本性比喻为水的本质一样纯洁,人天生具备善良的本性,这是与生俱来、天然存在的。

这种内在的仁义之性,来源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心灵深处,无需外在的引导和教育即能体现出来。

其次,孟子认为仁义的内在需要通过正确的教育和实践来激发和发挥。

他认为虽然人天生就具备仁义的品质,但这种品质需要通过正确的教育来引导和培养,而不是任其自然发展。

在《尽心下》中,孟子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教育是引导人的天性向善向义发展的关键。

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才能使人的仁义之心得到有效地刺激和发展。

此外,孟子还提出了“四端”和“五常”的教育理念,分别指的是:仁爱、义理、礼节和智慧。

通过这种全面而系统的教育,人的仁义品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最后,孟子强调仁义的内在可以通过实践来增进和完善。

他认为通过实践可以增进人的仁义之情,提高自己的人格水平。

在《尽心上》中,孟子说:“一日思己过,再日思己过,三日思己过。

”他强调了思考和反省的重要性,通过持续的思考和反省,人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努力加以改进。

孟子认为实践是人实现自身仁义价值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和实践,人的仁义品质才能不断完善和提高。

总而言之,孟子的“仁义内在”说强调了人类天生具备仁义的本性,但需要通过正确的教育和实践来激发和发挥。

他认为人的仁义之性源自人的本质和人的心灵深处,是与生俱来的。

通过正确的教育和实践,人的仁义品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完善。

因此,孟子提出的“仁义内在”观点深刻地阐述了人的本性中蕴含的善良和正义,并为人们实现自身仁义价值提供了指导。

孟子的“仁义内在”说

孟子的“仁义内在”说

孟子的“仁义内在”说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家之一,其主张“仁者爱人”、“义者守礼”,提出“仁义内在”说。

这一说法主张人的内心具有仁义的本能和天赋,只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使其得以发展和展现。

孟子认为,人天生有恻隐之心,即对他人遭受苦难时自己也会感到痛苦的共情能力。

这种共情心是人类内在的本能,是人类道德行为的基础。

同时,孟子提出了“养心”之说,即要通过修炼自身的品德、意志力、自控力等方面,让自己的内心实现升华,从而得到更高层次的内在满足。

孟子认为,只有将内心中的恻隐之心与养心之道相结合,才能体现真正的仁义之道。

在孟子看来,仁义是人的追求,而不是外部规定的行为。

他认为,不管是天下之大,还是人类自身,都不可能没有任何形式的秩序和规律限制。

然而,这些规律并不是生命的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工具。

孟子要求人们通过内心中的恻隐之情,选择遵守规律的道路,进而达到到持久、内在的精神追求。

孟子的“仁义内在”说为人类解决了关于道德起源、规范、意义等问题,使得人们意识到道德并非来自外力的约束,而是人类本身内在的自我追求。

在实践中,孟子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们通过内在的道德规范,体现了公平、公正、良知和尊严的价值,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和谐作出了贡献。

同时,这种思想也使得人们更关注个体的发展和内在的精神追求,有益于人类的自我完善和幸福感的提升。

总之,孟子的“仁义内在”说对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展现了人类内在的道德本质和价值,为人类提出了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精神追求。

这种思想理念在今天的现实社会中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加人性化、自我完善的道德追求方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性和启示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儒家仁义说的研究∗王 博Early Confucianism’s Theory on Ren and Yi关键词:仁义情与理刚柔仁内义外亲亲与尊贤人与我提 要:仁义说是早期儒家的核心理论,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在庞朴有关研究的基础之上,从仁义关系的角度,利用近年新出土的资料以及现存文献,系统梳理早期儒家对此问题的理解。

文章从情与理、柔与刚、亲亲与尊贤、内与外、人与我以及仁义之和等六个部分,讨论仁义之间相反又相成的关系。

作 者:王博,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仁义说可以说是早期儒家思想的核心。

1《汉书·艺文志》认为儒家“游文于六艺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我一直觉得是很恰当的概括。

前一句话强调其与经典的关系,认为儒学是经典解释之学,着眼于形式。

后一句话描述的是其主要关注,认为儒家的核心价值是仁义,偏重在内容。

这种概括不仅在儒家文献中可以得到验证,2而且也体现在其他学派对儒家的看法中。

《庄子·天地篇》:“孔子往见老聃,繙十二经以为说。

老聃曰:愿闻其要。

孔子曰:要在仁义。

” 就是从经典和仁义两方面描述孔子。

《韩非子·外储说右》:“子路曰:所学于夫子者,仁义也。

”明显是以仁义为儒家思想的要义。

本文主要想处理早期儒家的仁义说,需要说明的是,这并不是一个关于仁义说的全面研究,而只是着眼于一个特殊的角度——“仁义之际”。

如上所述,“仁义之际”的提法已见于《汉书·艺文志》。

此种说法颇值得玩味,这里不仅有仁义,更重要的是仁义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正是由于把仁义置于一个内在的关系之中,它们各自的意义才得到更深入的发掘和更明确的界定,儒家思想也才呈现出更透彻、全面和均衡的性格。

因此,本文的重点只是仁义说中仁义关系的方面,而不是分别地描述和分析仁与义观念各自的起源和意义,虽然这方面的内容有时候不可避免地会被涉及到。

在做这个研究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提到庞朴先生。

他在《儒家辩证法》3中的有关论述,构成了本研究的基础。

在那里,庞朴明确地把仁义作为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范畴加以研究。

他提到了一些重要的资料,表明古人对此种关系的认识,以说明这种研究的合理性,譬如:∗本文曾于台湾大学东亚文明中心2004年11月18、19日举办之“东亚语文学与经典诠释学术研讨会”上宣读,并将收入该中心所编之论文集。

1 不同作者使用“早期”一词时的含义也许并不相同,因此需要略做解释。

冯友兰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前后曾经把整个的中国哲学史区分成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子学时代大约对应于先秦百家争鸣时代的儒家,经学时代则从汉代尤其是董仲舒开始,一直到清代。

这里所谓的早期儒家,约略相当于子学时代的儒家,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之前的儒学。

如果以人物为标志的话,是指从孔子到董仲舒的时期。

2譬如《孟子·梁惠王上》“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尽心上》:“何谓尚志?曰:仁义而已矣。

”《易传》“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以及《荀子·荣辱》“仁义之统”等说法,都表现出对仁义核心地位的肯定。

孟子极言仁义礼知,四者之中,又以仁义为根本,所以《离娄上》说“仁之实,事亲是也。

义之实,从兄是也。

知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

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

”郭店竹简语丛一也有“仁义为之臬”之说。

3 《儒家辩证法研究》,中华书局,1984年6月。

其部分内容后收入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庞朴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

据我所知,庞朴近些年曾经以“探仁索义”为题进行过多次讲演。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4“齏万物而不为义,泽及万世而不为仁。

”5“所谓仁者,同好者也;所谓义者,同恶者也。

”6“(诸子之学)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

”7当然更重要的是,庞朴先生提供了一个从关系的角度深入理解仁义问题的思路。

他说: “仁义是儒家学说两个最基本的范畴,它们的政治伦理方面的含义,人们已经说得够多了;现在,我们将指出它们还是一对相反相成的范畴,揭示出其辨证法方面的含义——正是这一方面,还几乎是一种拓荒的工作。

”8仁义之间相反相成的关系,早已经存在于早期儒家的大量论述之中。

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研究者也许会忽略或者漠视这样的论述,因此从研究的立场来看,接近于是一种拓荒的工作。

庞朴先生重新提出这个问题,当然是一个重要的贡献。

令人兴奋的是,近几十年来新出土的文献对该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资料,使我们对仁义关系有更深入和细致的了解。

以下,本文拟在庞朴先生有关研究的基础之上,从几个方面对早期儒家的仁义说进行探讨。

一、情与理作为一个追求中庸的学派,儒家思想总是追求着某种均衡感,这种均衡感表现为“执两用中”的主张,即在各种各样的对立之中发现和运用“中”。

就情与理而言,它不是单纯的主情或者主理,而是崇尚情与理的平衡与交融,成就所谓合情合理的理想境界。

因此作为儒家秩序象征的礼就被看作是“义之理”和“人之情”的结合。

9应该指出的是,这种均衡感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够很好地被把握,它表现为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具体而言,孔子由于想为秩序(礼乐)提供坚实的基础,因此针对着此前过分重视天道的态度,更多地表现出向内心发掘的倾向。

很自然地,在他的思想中,情就得到了特别地强调。

这种态度当然会对稍后儒学的发展产生影响,但就在重情的趋势看来要走向极端的时候,理就适时地出现在儒家思想的视野中,并与情达到了某种均衡。

本文的主题不是关于情和理的讨论,我们只是关注其与儒家仁义说的关联。

在这个视角中,可以发现早期儒家对于仁义的规定和解释,与情和理有密切的关联。

大体来说,仁是偏重在情的,义则是理的象征。

我们先来看一下《庄子·天下篇》中的说法:“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薰然慈仁,谓之君子。

”在这个显然是对儒家思想的描述中,仁被规定为恩,义则被规定为理。

同时提到的还有礼和乐,对于一个君子来说,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

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描述显然不是庄子学派的创造,而是对儒家说法的转引。

在《礼记·丧服四制》中,我们可以发现如下的记载: “凡礼之大体,体天地,法四时,则阴阳,顺人情,故谓之礼。

有恩有理,有节有权,取之人情也。

恩者仁也,理者义也,节者礼也,权者知也。

其恩厚者,其服重,故为父斩衰三年,以恩制者也。

门内之治恩掩义,门外之治义断恩。

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贵贵尊尊,义之大者也。

故为君亦斩衰三年,以义制者也。

”这里具体讨论的是丧服问题。

虽然为父和为君都是斩衰三年,但是其依据却是不同的。

父子之间的关系属于门内,处理这种关系的原则是恩而不是义,即所谓恩掩义,出于父亲对自己的厚恩,所以要有三年的重服。

君臣之间的关系属于门外,处理这种关系的原则是义而不是4 《周易·说卦传》。

5 《庄子·大宗师》。

6 《鶡冠子·学问》。

7 《汉书·艺文志》。

8 《儒家辩证法研究》,见前揭书《庞朴卷》,532页。

9 《管子·心术上》:“礼者,因人之情,缘义之理,而为之节文者也。

”恩,即所谓义断恩,出于君主之尊贵,也要有三年的重服。

很显然,恩和义是两个不同甚至对立的原则。

恩也就是仁,义也就是理,两者在上述的语境中似乎可以互相置换。

所以既说“恩者,仁也;理者,义也”,恩与理对,仁与义对。

但后文却又直接地把恩和义对立了起来。

恩是什么?《说文》:“恩,惠也。

”“惠,仁也。

”“仁,亲也。

”这似乎是绕了一个圈子,又在说着“恩者仁也”的话。

但是,就对“恩”字意义的理解而言,显然是有帮助的。

无论是“惠”还是“亲”,表达的都是与爱相关的某种行为或情感,尤其是情感。

如我们所知,“恩”字在《孟子》那里是经常使用的,如“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不足以事父母”,10“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

父子主恩,君臣主义”11等,其意义均与亲或者爱有关。

于是我们又回到了那个对于仁来说也许是最重要的规定上面来,这就是“爱人”。

12无论如何,爱首先是一种情感,《礼运》中所说的七情之一。

13所以研究者多肯定孔子之仁和人的内在情感之间的关联。

《论语》中对仁的说明很多显然是直接诉诸于情感的,譬如孔子所说的: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14这是从好恶的角度来描述仁,好恶当然是情感,相当于《礼运》七情中的“恶欲”。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云:“民有好恶喜怒哀乐,生于六气。

是故审则宜类,以制六志。

哀有哭泣,乐有歌舞,喜有施舍,怒有战斗。

喜生于好,怒生于恶。

是故审行信令,祸福赏罚,以制死生。

生,好物也;死,恶物也。

好物,乐也;恶物,哀也。

哀乐不失,乃能协于天地之性。

”六志也就是六情,指的是好恶和喜怒哀乐。

在郭店竹简《性自命出》中,好恶被认为是性,所谓“好恶,性也;所好所恶,物也。

”15实际上,这和以好恶为情的说法并不矛盾。

因为按照《性自命出》的说法,“情生于性”,作为性的“好恶”只是抽象的存在,而具体的好恶(譬如好人、恶人)已经属于情的层面了。

孔子主张把礼建立在仁的基础之上,故有“人而不仁,如礼何?”16的说法。

在具体说明礼之依据的时候,仁的原则就表现为内在的情感。

如我们在《论语》中看到的关于三年之丧的讨论,《阳货篇》记载: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旧谷既没,新谷既升。

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

女安则为之。

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

今女安,则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作为礼的三年之丧,其依据不在钻燧改火所代表的天道,而是内心的感觉,即心安与否。

这里显然表现出把内在的情感视为秩序终极基础的态度。

因此,虽然孔子还没有明确提出“情”的概念,但他的思想的确体现出了明显的重情特征。

这个特征在稍后的儒者那里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最突出的仍然是《性自命出》,它认为“道始于情”,给予“情”以根本的地位,并且说:“凡人情为可悦也,苟以其情,虽过不恶。

不以其情,虽难不贵。

苟有其情,虽未之为,斯人信之矣。

”“凡声,其出于情也信,然后其入拨人之心也厚。

闻笑声,则鲜如也斯喜。

闻歌谣,10 《梁惠王上》。

11 《公孙丑下》。

12 《论语·颜渊》:“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13 《礼记·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14 《里仁》。

又《大学》:“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15 本文所引与郭店竹简有关的资料以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为主,同时参考《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

16 《八佾》。

则陶如也斯奋。

听琴瑟之声,则悸如也斯叹。

”情的可贵是因为它直接和人心相通,因此也最真实无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