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直角三角形教学设计及反思 (2)

合集下载

解直角三角形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解直角三角形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解直角三角形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 “勾股定理”等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解直角三角形。

通过直角三角形中边角之间关系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如比和比例、图形的相似、推理证明等。

将为一般性地学习三角形的知识及进一步学习其他数学知识奠定基础。

对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使学生掌握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会选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求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的过程,体会三角函数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感受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的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体会数学与实践生活的紧密联系。

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励学生敢于面对数学学习中的困难。

通过获取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学习数学的信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重难点:创设情境:2.4米时,梯子与地面所称的角a 等于多少(精重点:理解并掌握直角三角形边角之间的关系。

难点:从条件出发,正确选用适当的边角关系解题。

教学过程:问题1:如图所示,一棵大树在一次强大台风中折断倒下,树干折断处距 地面3米,且树干与地面的夹角是30° ,大树折断之前高多少米?问题2:要想使人安全地攀上斜靠在墙面上的梯子的顶端,梯子与地面所 成的角Q —般要满足50° W a W 75。

(如图),现有一个长6米的梯 子,问: (1)使用这个梯子最高可以安全攀上多高的墙(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确到1。

)?这时人是否能够安全使用这个梯子?(2)当梯子底端距离墙A C如图,已知:在A ABC中,ZC=90° ,你能说出这个图形有哪些性质吗?知识回顾:1、在一个三角形中,共有几条边?几个角?(引出“元素”这个词语)2、在Rt A ABC中,ZC=90°。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3 解直角三角形》教学设计2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3 解直角三角形》教学设计2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3 解直角三角形》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3 解直角三角形》是学生在学习了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学会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的理解不够深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直角三角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发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直角三角形的相关课件,包括图片、动画等。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

3.学生活动材料:为学生提供一些卡片,上面写有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直角三角形图片,如建筑物的角落、三角板等,引导学生关注直角三角形。

提问:“你们知道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吗?”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讲解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直角三角形的特征。

通过课件展示直角三角形的特点,如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同时,给出勾股定理的公式。

《解直角三角形》教案

《解直角三角形》教案

《解直角三角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直角三角形中五个元素的关系,会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2)能够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直角三角形中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解直角三角形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探究解直角三角形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和方法。

(2)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1)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直角三角形中元素之间的关系。

(2)选择合适的锐角三角函数来解决问题。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与直角三角形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测量建筑物的高度、计算斜坡的长度等,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解直角三角形。

2、知识讲解(1)直角三角形的元素直角三角形有六个元素:三条边和三个角。

其中,斜边用 c 表示,两条直角边分别用 a 和 b 表示,两个锐角分别用∠A 和∠B 表示。

(2)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①勾股定理:a²+ b²= c²②锐角三角函数:sin A = a/c,cos A = b/c,tan A = a/b(3)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已知元素,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3、例题讲解例 1:在 Rt△ABC 中,∠C = 90°,a = 3,c = 5,求∠A、∠B 和 b。

解:因为 sin A = a/c = 3/5,所以∠A ≈ 3687°因为∠A +∠B = 90°,所以∠B = 90°∠A ≈ 5313°根据勾股定理,b =√(c² a²) =√(5² 3²) = 4例 2:如图,在△ABC 中,∠B = 30°,∠C = 45°,BC = 10,求AB 和 AC 的长度。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3《解直角三角形》教学设计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3《解直角三角形》教学设计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3《解直角三角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解直角三角形》是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3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学会用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能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在数学学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巩固了锐角三角函数的知识,而且为后续学习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奠定了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锐角三角函数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和运用可能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来理解和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掌握用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2.能够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用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解直角三角形的规律,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计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分享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2.准备解直角三角形的案例,用于分析和讲解。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解直角三角形的边长。

例如,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分别是30度和60度,求这个三角形的斜边长。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解直角三角形》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解直角三角形》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解直角三角形》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数学
教学课例名
《解直角三角形》

本课内容是在学习锐角三角函数及特殊角三角函
数的基础上,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勾股定理、直角三角
形两锐角互余,打破以往由边求边,由角求角的模式,
解直角三角形.问题是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已知直角
三角形的一个锐角和斜边求另一条直角边,以及已知斜
再让学生分别解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最后总结解直角三 角形实际上就是求两类问题:一是已知两边,解直角三 角形;二是已知一边和一角,解直角三角形.让学生在 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展示,教师对学生中出现的 不同解法给予点评,并规范书写过程.
【设计意图】分别给出已知一角一边和已知两边解 直角三角形的例题,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选择不同的 方法解直角三角形,在对比各种方法后体会如何灵活运 用边角的关系解直角三角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三角函数在解直角三角形
中的应用,体会用勾股定理或者三角函数都可以求边
长,感受数学方法的多样性.
2.如图,已知在△ABC 中,∠A=60゜,∠B=45゜,
AC=12,求 AC,BC 以及△ABC 的周长.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能否根据图象,添加辅助线,
找出要解的直角三角形,求出答案.
如果要你根据上述信息,用“塔身中心线与垂直中 心线所成的角θ”来描述比萨斜塔的倾斜度,你能完成 吗?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 化为数学问题,建立模型,画出图形,标出已知量和未 知量.
【设计意图】从实际情境中引出解直角三角形,建 立数学模型,将实际问题抽象数学问题.
2.共同探究,获取新知 问题 2(1)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五个元 素之间有哪些关系? (2)知道五个中的几个,就可以求其余元素?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弄清这是一个关于解直 角三角形的问题,回忆勾股定理、三角函数及直角三角 形两个锐角互余,它们分别体现了直角三角形中哪些元 素之间的关系,尝试借助这些关系解直角三角形.教师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3《解直角三角形》教学设计2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3《解直角三角形》教学设计2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3《解直角三角形》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3《解直角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相关知识的学习,这部分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学会用勾股定理和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为后续学习三角函数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几何知识,对三角形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和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掌握。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实例感受解直角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学会用勾股定理和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和锐角三角函数在解直角三角形中的应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运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感受解直角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采用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分享心得。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实例,用于引导学生发现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2.准备多媒体课件,展示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应用。

3.准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测量身高、计算物体距离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到解直角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介绍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通过示例,讲解勾股定理和锐角三角函数在解直角三角形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初三数学上册《解直角三角形》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初三数学上册《解直角三角形》教案、教学设计
3.小组讨论题需在小组内进行充分讨论,形成统一的解题方案。
4.请家长协助监督,确保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6.差异化教学,关注个体: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7.课堂小结,巩固知识:在每个知识点讲解结束后,进行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巩固记忆。
8.作业布置,拓展提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包括基础知识和拓展提高题目。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二)讲授新知
1.首先,我会带领学生回顾直角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如直角三角形的定义、特点以及勾股定理等。
2.接着,引入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概念,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它们在直角三角形中的应用。
3.讲解锐角三角函数的表示方法,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函数求解直角三角形中的边长和角度。
4.结合实际例题,演示如何使用勾股定理和锐角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白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
3.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拓展思维,提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定的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通过拓展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紧扣教材,注重实践:紧密围绕教材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4.解直角三角形:通过例题,讲解如何运用勾股定理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5.实际应用: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与拓展:总结解直角三角形的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考。
7.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解直角三角形》教学反思

《解直角三角形》教学反思

《解直角三角形》教学反思【理论支持】我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针对学生前一节已经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以前学习的勾股定理的知识,整合这些知识而引出本节课的问题:解直角三角形。

我认为这节课不仅要让学生会解一个直角三角形,而且要让学生掌握解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前提条件是什么,以及要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去解决一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一种成就感,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心理特点,我结合了如下的一些理论或数学学科规律,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环节。

一、课前延伸这一块,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我设计了一组简单的锐角三角函数和勾股定理的题目,旨在让学生复习和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同时结合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体验,我设计了一道利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有一种满足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课内探究这一块,第一个课内探究,根据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的核心理念一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二是注意新旧知识的相容性。

我设计了一组题目让学生自主学习,问题探究,从而得出解直角三角形的定义。

然后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教师的角色要面向熟悉而学习活动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我引导学生注意解直角三角形的一些注意点,易错点。

第二个课内探究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前提条件是什么?这个地方是学生从感性的训练到理性归纳。

如果仅仅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不易理解而且也不容易让学生信服。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认为:真正的学习是学生主动的、自主学习,而且学生必须通过动作学习。

所以我设计了一个根据已知条件画直角三角形的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合作讨论探究的氛围中理解什么条件可以画出一个确定的直角三角形,进而理解解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第三个课内探究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存在个体差异理论,以及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中的两个关键:一是课堂上讲授的与每个目标相关的材料和方式应适合大多数学生,二是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各项活动应能调动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的原则,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作题。

初中数学_2.4 解直角三角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2.4 解直角三角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解直角三角形》教学设计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意义,能运用直角三角形的角与角(两锐角互余),边与边(勾股定理)、边与角关系(锐角三角比)解直角三角形;2、探索发现解直角三角形所需的最简条件,体会用化归的思想方法将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去解决;3、通过对问题情境的讨论,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意识,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

【学习重点】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学习难点】锐角三角比在解直角三角形中的灵活运用。

【学习过程】情境引入高54.5m的斜塔偏离垂直中心线的距离为5.2m,求塔身偏离中心线的角度。

回顾旧知1、熟记30°、45°、60°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值。

2、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B ∠C的对边分别是 a、b、c,则a、b、c、∠ A、∠B这五个元素之间有哪些等量关系呢?(1)角与角的关系:________。

(2)三边的关系: _________。

(3)边角的关系:sinA=______ cosA=______ tanA=______。

sinB=______ cosB=______ tanB=______。

3、在Rt△ABC中,∠C=90°,AB=13,AC=12,求∠A的各个三角比。

你有哪些疑问?小组交流讨论。

生甲:如果角不是特殊的角,能通过边与角的关系求角的度数吗?生乙:我想知道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哪些元素能求出直角三角形的其他元素?师:你有什么看法?生乙:从课前预习看,我知道了特殊的一边一角能求直角三角形的其他元素,那么两边呢?两角呢?还有三边、三角呢?师:好!这两位同学不但提的问题非常好,而且具有非凡的观察力,那么他们的意见对不对?这就是这一节我们要来探究和解决的。

师:我们掌握了直角三角形边角之间的各种关系,就能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问题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解直角三角形”。

解直角三角形教学反思_共10篇.doc

解直角三角形教学反思_共10篇.doc

★解直角三角形教学反思_共10篇范文一:解直角三角形教学反思解直角三角形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直角三角形的解法,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的解法,首先要使学生知道什么叫做解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中三边之间的关系,两锐角之间的关系,边角之间的关系,正确选用这些关系,是正确、迅速的解决直角三角形的关键。

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很多,灵活多样,学生完全可以自己解决,但例题具有示范作用。

因此,在处理例题时,首先,应让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通过本节课教学,我觉得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恰当。

结合课程标准,在对教材深入钻研的基础上,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制定了以“会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作为本节课的核心目标,“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分类思想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结合课堂教学,我个人认为教学目标达成度是比较高的。

第二,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

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给学生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轻松,力求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探索能力、创新精神、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三,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帮助者。

在学生选择解直角三角形的诸多方法的过程中,我并没有过多地干预学生的思维,而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师组织学生比较各种方法中哪些较好,而后选择了一种解法进行板演。

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上下了功夫。

通过本节课的实践,我觉得也存在一些需要自己深刻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比如,在探讨解直角三角形的依据时,处理的有些过于仓促,讲话语速太快,影响学生的思考时间,有些问题还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可能效果更好;在讲正多边形的例题时,从特殊到一般,处理上有些欠妥。

又如,课堂总结时,总想把现成的规律性结论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告知他们,但忽视了学生在没有亲身体验与感受的情况下,老师的努力将大打折扣。

初中数学_解直角三角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解直角三角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六.教学设计课题解直角三角形课时 1教学目标:1.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并能由已知条件解直角三角形及实际问题。

2.通过对全章知识的回顾引出一些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再由学生自己发现解直角三角形一般具备的三种已知条件得情况并由此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含义和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直角三角形的解法.教学方法一、本章知识结构图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____ 锐角三角函数________解直角三角形________实际问题二、回顾与思考1.(1)锐角三角形函数是如何定义的?(2)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包括哪些内容?2. 总结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完成下面的表格教学内容师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复习引入教师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然后有学生来回答回顾复习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边、角与角、边与角之间的关系以及锐角三角函数的有关知识二、回顾汇总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教师提出问题,引导提示学生思考总结回顾复习汇总,为解直角三角形打下基础三、典型例题例1在平地上一点C,测得山顶A的仰角为30°,向山沿直线前进20米到D处,再测得山顶A的仰角为45°,求山高AB ?教师:1、就学生分析简要讲评。

2、有学生板书出过程,强调做题规范性然后出示解题过程,让学生自己批改,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五.学情分析通过以前的数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已能用数学思想来思考问题,能与教师或同学一起来分析问题。

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发展参差不齐。

部分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点掌握不牢固,做题没有把握,讲不出原因。

八.效果分析1. 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积极参与,缺少主动发言的热情或根本不愿意发言;另外,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听课时跟不上老师的节奏。

2. 学生对数学课堂知识的理解不全面,课外花的冤枉时间多。

大部分学生对书本知识不够重视,找不到数学学科复习的有效载体,不能有效的利用课本,适时地回归课本。

3.学生缺少教师明确的指导,在复习时缺乏系统安排和科学计划,或者学习和复习没有个性化特点, 导致学习效果不明显。

解直角三角形教学设计及反思

解直角三角形教学设计及反思

解直角三角形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设计:解直角三角形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如何解直角三角形的基本原理和解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解法教学难点:如何灵活运用直角三角形的解法解决问题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直角三角形的模型、直角三角形的练习题教学过程:Step1: 导入通过问题引入直角三角形的概念,例如:小明想要测量房间一角的大小,但又无法直接测量。

请问他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Step2: 引入直角三角形的概念介绍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包括直角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关系。

Step3: 解直角三角形的基本原理解释直角三角形的基本原理,即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并给出相应的公式和应用场景。

示例问题: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边长分别为3和4,求斜边的长度。

步骤一:根据勾股定理,已知两个直角边分别为3和4,斜边为x,可以得到方程:3^2+4^2=x^2步骤二:计算出x的值,即可求得斜边的长度。

Step4: 解题实践让学生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来运用所学知识解直角三角形。

示例问题:一艘船要从A地沿直线航行到B地,如果A点与B点之间的距离为10千米,A点与C点之间的距离为8千米,C点与B点之间的距离为6千米。

请问船的航线与AB线之间的夹角大小是多少度?步骤一:通过正弦定理,计算出∠ACB的大小。

步骤二:通过余弦定理,计算出∠ACB与AB线之间夹角大小的余弦值。

步骤三:通过反余弦函数,求得船的航线与AB线之间夹角大小的度数。

Step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并提醒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如何选择正确的解法,合理运用所学知识。

反思:本节课通过问题导入和实际问题解题的方式,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兴趣。

然而,在教学设计中可能还存在以下问题:1.配置学生合作学习的环节:本节课中,未设计合作学习的环节,限制了学生与同学的互动和思维碰撞。

下次课堂设计中可考虑将解题任务分配给小组,让学生们合作解决问题,以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解直角三角形》2教学设计

《解直角三角形》2教学设计

《解直角三角形》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基本信息课程说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结合方面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利用西沃技术与ppt结合,通过paid实现互动信息技术环境软硬件要求及搭建环境情况Seewo EasiNote seewo link教学背景分析本节课是解直角三角形第一课时,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函数的知识,通过与之前学过的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整合,形成了新的知识体系。

本节课围绕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教师的引领,学生对解直的依据进行归纳,引导学生对解直条件的细化进行探究,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注重思维的训练,提炼最简方法、优化解题方案,注重一题多解,探究活动起点低,以先发散再聚焦的方式进行学法指导,不断的明确问题,体现知识的系统性。

明确具体问题,知道要干什么,怎么解决问题,对于表格的探究,注重师生互动,梳理各种类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会结合具体图形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掌握已知一边一角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2.通过探究,逐步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展示逐步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已知一边、一角的直角三角形的解法教学难点:探究活动中,对解直不同条件的分类教学过程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意图技术应用时间安排阶段一、引导学生对课前测进行分析前测中的问检测基础抓拍学生5分钟a bc C B A 课前测 二、合作探究反馈和分析: 1.sin60°= ,cos45°= ,tanA=33,则∠A = ;2.在Rt △ABC 中,∠C=90°,sinA=32,a=4,则c= ;3. 直角三角形都除直角外还包含哪些元素?在Rt △ABC 中∠C=90°,除直角外,其余元素之间都存在哪些关系?探究活动: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至少已知几个元素,可以利用元素之间的三种等量关系求出其余所有元素?试举例说明。

解直角三角形教案精选5篇

解直角三角形教案精选5篇

解直角三角形教案精选5篇解直角三角形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理解直角三角形中五个元素的关系,会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二〕能力训练点通过综合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1.重点:直角三角形的解法.2.难点:三角函数在解直角三角形中的灵活运用.3.疑点:学生可能不理解在的两个元素中,为什么至少有一个是边.三、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1.在三角形中共有几个元素?2.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b、c、∠A、∠B这五个元素间有哪些等量关系呢?〔1〕边角之间关系如果用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那上述式子就可以写成。

〔2〕三边之间关系a2+b2=c2〔勾股定理〕〔3〕锐角之间关系∠A+∠B=90°.以上三点正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依据,通过复习,使学生便于应用.〔二〕整体感知教材在继锐角三角函数后安排解直角三角形,目的是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知识,对其加以复习稳固.同时,本课又为以后的应用举例打下根底,因此在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之后,就是运用本课——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来解决的.综上所述,解直角三角形一课在本章中是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重要一课.〔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我们已掌握Rt△ABC的边角关系、三边关系、角角关系,利用这些关系,在知道其中的两个元素〔至少有一个是边〕后,就可求出其余的元素.这样的导语既可以使学生大概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同时又陷入思考,为什么两个元素中必有一条边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2.教师在学生思考后,继续引导“为什么两个元素中至少有一条边?〞让全体学生的思维目标一致,在作出准确答复后,教师请学生概括什么是解直角三角形?〔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两个元素,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3.例题例1在△ABC中,∠C为直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c=287.4,∠B=42°6′,解这个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很多,灵活多样,学生完全可以自己解决,但例题具有示范作用.因此,此题在处理时,首先,应让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其次,教师组织学生比拟各种方法中哪些较好完成之后引导学生小结“一边一角,如何解直角三角形?〞答:先求另外一角,然后选取恰当的函数关系式求另两边.计算时,利用所求的量如不比原始数据简便的话,最好用题中原始数据计算,这样误差小些,也比拟可靠,防止第一步错导致一错到底.例2在Rt△ABC中,a=104.0,b=20.49,解这个三角形.在学生独立完成之后,选出最好方法,教师板书.4.稳固练习解直角三角形是解实际应用题的根底,因此必须使学生熟练掌握.为此,教材配备了练习针对各种条件,使学生熟练解直角三角形,并培养学生运算能力.说明:解直角三角形计算上比拟繁锁,条件好的学校允许用计算器.但无论是否使用计算器,都必须写出解直角三角形的整个过程.要求学生认真对待这些题目,不要马马虎虎,努力防止出错,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四〕总结与扩展1.请学生小结: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还有五个元素,知道两个元素〔至少有一个是边〕,就可以求出另三个元素.2.出示图表,请学生完成abcAB1√√2√√3√b=acotA√4√b=atanB√5√√6a=btanA√√7a=bcotB√√8a=csinAb=ccosA√√9a=ccosBb=csinB√√10不可求不可求不可求√√注:上表中“√〞表示。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解直角三角形》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解直角三角形》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解直角三角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解直角三角形》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性质和解法。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直角三角形的定义、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和计算,以及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基本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但解直角三角形这一部分内容较为抽象,需要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相结合,进行合理的转化和推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困惑,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学会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2.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和计算。

3.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及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规律。

2.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直观展示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解法,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软件。

2.直角三角形模型和实物。

3.练习题和测试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直角三角形实例,如建筑物的楼梯、自行车的三角架等,引导学生关注直角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提问:这些实例中的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出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2.呈现(10分钟)讲解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同时,介绍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让学生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工具。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第2课时的教学反思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第2课时的教学反思

第一篇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第2课时的教学反思《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教学反思》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数学教学应该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本节课就是本着这一目的,使学生在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的解法的基础上,能将一些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还注重对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数学学习中,有一些学生往往不注重基本概念、基础知识,认为只要会作题就可以了,结果往往失分于选择题、填空题等一些概念性较强的题目。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知识的归纳、总结,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基本概念、基础知识。

[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 本节课是我对新课程理念的初次尝试,存在许多缺陷,促使我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在教学中加入新的理念,发挥传统教学的基础性和严谨性,不断地改善教法、学法,才能适应现代教学。

第二篇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第2课时的教学反思《22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教学反思》解直角三角形应用——方向角的教学反思在前几节课用了这些关系式解决了实际问题中的测量、建筑等问题,其中涉及到了仰俯角等概念,这节课的内容涉及到的概念是方位角。

所以我们也把它叫做方位角问题。

本节课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演示以及网络教学资源,使学生理解方位角的概念;并善于将某些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归结为直角三角形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以一组中国海军舰队在亚丁湾海域航行的图片导入,引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从而给出方向角的定义。

以中国海军军舰营救人质为背景设计问题后,给同学们以时间去讨论和思考,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最后总结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思路,给出构建直角三角形的模型,帮助学生掌握。

解直角三角形(设计 反思)

解直角三角形(设计 反思)

《解直角三角形》课堂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直角三角形中五个元素的关系,会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2、通过综合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综合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逐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二、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正确运用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解直角三角形.2、学习难点:三角函数在解直角三角形中的灵活运用.三、学习任务:思考: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至少已知几个元素才能解此直角三角形?具体可分为几种情况?巩固练习:如图,在Rt△ABC中,∠C=90°,根据下列条件,解这个直角三角形.(1)a=15,b=5;(2)∠B=30°,b=30 探究解直角三角形的类型。

完成巩固练习任务二在Rt△ABC中,∠C为直角,AC=6,∠BAC的角平分线AD=43,解此直角三角形.小组合作完成。

任务三如图,在△ABC中,∠B=45°,∠C=30°,AB=4cm。

求:AC、BC的长以及∠BAC的度数.小组合作完成。

ACBabcAB C4cmAD BCACBabc课堂 小结请你谈谈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体会。

个人总结或小组总结课堂 检测1、在下列直角三角形中不能求解的是( ) A 、已知一直角边一锐角B 、已知一斜边一锐角C 、已知两边D 、已知两角2、在Rt△ABC 中, ∠C=90°,若sin A=53,AB=10,那么BC=_____,tan B=______.3、如图,在△ABC 中,∠A=30°,tan B=23,AC=32 ,求AB.独立完成布置 作业《同步练习册》解直角三角形(一)课后完成教学反思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是:让学生通过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地数学价值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直角三角形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使学生掌握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会选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2、数学思维:
经历探求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的过程,体会三角函数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感受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的唯物主义思想。

3、解决问题:
通过利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体会数学与实践生活的紧密联系。

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励学生敢于面对数学学习中的困难。

通过获取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学习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直角三角形边角之间的关系。

难点:从条件出发,正确选用适当的边角关系解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问题1:如图所示,一棵大树在一次强大台风中折断倒下,树干折断处距地面3米,且树干与地面的夹角是30°,大树折断之前高多少米?
问题2:要想使人安全地攀上斜靠在墙面上的梯子的顶端,梯子与地面所成的角α一般要满足50°≤ α ≤ 75°(如图),现有一个长6米的梯子,问:
(1)使用这个梯子最高可以安全攀上多高的墙(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2)当梯子底端距离墙面2.4米时,梯子与地面所称的角α等于多少(精确到1°)?这时人是否能够安全使用这个梯子?
二、知识回顾:
如图,已知:在ΔABC中,∠C=90°,你能说出这个图形有哪些性质吗?
1、在一个三角形中,共有几条边?几个角?(引出“元素”这个词语)
2、在RtΔABC中,∠C=90°。

a、b、c、∠A、∠B这些元素间有哪些等量关系呢?
讨论复习:
RtΔABC的角角关系、三边关系、边角关系分别是什么?
总结: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1)两锐角互余:∠A+∠B=90°
(2)三边满足勾股定理:a2+b2=c2
(3)边与角的关系:
sinA=cosB=a/c
cosA=sinB=b/c
tanA=cotB=a/b
cotA=tanB=b/a
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已知元素求出未知元素的过程就是解直角三角形。

三、探究新知:
从以上关系引导学生发现,在直角三角形中,只要知道其中两个元素(至少有一个是边)就可以求出其余的几个元素,从而引出解直角三角形的定义:
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已知元素求出未知元素的过程就是解直角三角形。

交流讨论:
(1)已知两条边如何解直角三角形?(可分为已知a、b或已知a、c两种情况考虑)
(2)已知一条边及一个角如何解直角三角形?(可分为a、∠A或c、∠A两种情况考虑)
四、知识应用:
例1:如图在RtΔABC中,∠C=90°,AC=√2,BC=√6,解这个直角三角形。

例2:如图:在RtΔABC中,∠C=90°,∠B=35°,b=20.解这个直角三角形(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以上两例有学生小组内讨论解决。

解决本章引言中提出的有关比萨斜塔倾斜角的问题。

在教师引导下分析解决之。

师生共同分析解决本节问题1、问题2.
注意强调:在解决直角三角形的过程中,常会遇到近似计算,出特别说明外。

边长保留四位有效数字,角度精确到1′。

五、总结概述
一、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来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是中考的一大类型题,主要涉及测量、航空、航海、工程等领域,解答好此类问题要先理解以下
几个概念: 1 仰角、俯角; 2 方向角; 3 坡角、坡度; 4 水平距离、垂直距离等。

再依据题意画出示意图,根据条件求解。

二、解实际问题常用的两种思维方法:(1)切割法:把图形分成一个或几个直角三角形与其他特殊图形的组合;(2)粘补法:此方法大都通过延长线段来实现。

六、课堂练习:
七、作业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