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烷浸渍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码头工程
硅烷浸渍施工技术方案
XXX码头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0年7月
硅烷浸渍施工技术方案
1. 编制依据
1.1招投标文件
1.2工程承包合同
1.3设计文件
1.4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
交通运输部《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
交通运输部《水运工程施工安全防护技术规范》JTS205-1-2008。
交通部《海港混凝土结构防腐技术规范》(JTJ275-2000);
国家和部颁有关的标准、规范规定及标准图集等。这些标准和规范使用现行版本。若以上提到的标准、规范在同一内容上标准不一致,则按较高标准执行。
1.5 其他文件
上级、业主、监理颁发的其他文件。
2. 工程综述
2.1 工程名称
XXX用码头工程
2.2 工程地点
2.3 工程规模
本工程包括2个2 万吨级通用泊位(兼靠5 万吨级散货船)及连接码头与陆域的引桥一座,在码头后沿引桥西侧设侯工楼平台一座,平台尺度为16×37m。
码头平台长度392.0m,宽40m,采用标准高桩梁板结构,码头共分6 个结构段(2×71m+4×62.5m)。码头桩基采用φ1200mmPHC(B)管桩。排架间距为8.5m,每排架布置8 根桩(4 根直桩和2对5:1 叉桩)。上部结构采用预制安装靠船构件,现浇桩帽和横梁结构,纵向梁系为预应力混凝土边纵梁、轨道梁,先预制安装,后现浇节点连续。码头面板为预制叠合板,板厚400mm,现浇面
层厚150mm,码头面磨耗层厚50~100mm。码头系靠船设施为1500kN 单檐方底盘铸钢系船柱和1250H 两鼓一板鼓型橡胶护舷。
引桥长3714.18m,标准桥宽15.5m,其中东侧为车行道桥,桥宽度10m,西侧预留皮带机廊道桥,桥宽度5m,引桥东侧共设置了3跨错车带(间距约1km),错车跨桥面加宽至20.5m。引桥共100跨,101个墩台,根据滩面高程和打桩船乘潮施工功效,墩台桩基自根部向海侧分别采用三种布置形式:0#~40#墩(泥面高程+1.0m 以上)采用3 Φ1500mm钻孔灌注桩桩基,计41个墩台,跨距40m,总长1600m;41#~80#墩桩基(泥面高程-3.0m~+1.0m)采用6 根Φ1000mmPHC 管桩,计40个墩,跨距40m;81#~90#墩(泥面高程在-3.0m 以下)桩基采用8 根Φ1000mmPHC管桩,共10个墩,跨距40m;91#~99#墩采用3 根Φ1000mmPHC 管桩基础,共10 个墩,100#为喇叭口墩式结构,采用11根PHC管桩基础。其中0#~90#墩跨上部结构采用预制安装40m跨T梁(后张法预应力结构),90#~100#墩跨上部结构采用预制安装10m跨空心板梁(非预应力),100#墩采用独立墩结构与码头衔接。
侯工楼平台尺度为16×37 ×2.5 m,布置在栈桥根部东侧,顶面与码头齐平,基础为21根Φ1200mmPHC管桩。
2.4 工程环境分类
本工程根据桥址处的水文情况将混凝土所处部位分区为大气区(表干区)、浪溅区、水位变动区及水下区,受环境作用分区及其相应的受腐蚀作用级别见下表:
码头设计高水位:5.78m,极端高水位:7.95m,设计低水位:0.57m,极端低水位:-0.64m,
设计要求本工程浪溅区和水位变动区均需进行硅烷浸渍防腐,其主要包刮:
从桩顶向下22米PHC管桩,引桥0#~90#墩底面及四周侧面,91#~99#墩底面、挡块及四周侧面,100#墩底面及四周。码头桩帽、横梁(面板以下部分)、纵梁系(顶面除外)、靠船构件、水平撑、走道板。
由于PHC管桩砼的高致密性,硅烷浸渍在脱模后立即实施,PHC管桩浸渍深度应不小于1.5mm,混凝土强度等级≤C45的浸渍深度应不小于3mm,吸水率平均值不应大于0.01mm/min0.5,氯化物吸收量降低效果不低于90%。
3硅烷浸渍施工
3.1 硅烷浸渍体系
工程采用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硅烷浸渍系统的涂料具体说明如下:
高纯度的未经稀释的硅烷浓缩液,小分子结构可胶结性表面,渗透到混凝土内部与暴露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中的空气及基底中的水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斥水处理层,从而抑制水分子进入基底中。产生防水、防Cl-、抗紫外线的性能且具有透气性。可有效防止基材因渗水、日照、酸雨和海水的侵蚀而对混凝土及内部钢结构的腐蚀、疏松、剥落、霉变而引发的病变,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经保护的基材具有良好是斥水性,并保留原有的外观。碱性环境如浇注不久的混凝土,会刺激该反应并加速斥水层的形成。
3.2硅烷浸渍施工工艺
3.2.1施工工艺流程
砼防腐施工准备→砼表面处理→第一道喷涂→第二道喷涂→评定验收。
3.2.2 硅烷浸渍施工
1) 浸渍硅烷前应对混泥土进行下列表面处理
a.用水泥浆修补蜂窝、露石等明显缺陷;用钢铲刀清除表面碎屑及不牢固的附着物;
b.按《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裂缝宽度不大于0.2㎜;否则应进行修补。
c. 清除不利于硅烷浸渍的灰尘、油污等有害物与污染物;
d. 当混泥土采用脱模剂或养护剂时,应通过喷涂试验确定脱模剂或养护剂
对硅烷浸渍的影响,否则,在硅烷浸渍前,应充分清除;
e. 喷涂硅烷的混泥土表面应为面干状态。进行上述清除工作时,当需使用饮用水冲洗时,则应在冲洗后自然干燥72h。在水位变动区,应在海水落到最低潮位,混泥土表面看不到水时,喷涂硅烷,以尽量延长喷涂前的自然干燥期。下雨或有强烈阳光直射时不得喷涂硅烷。
2) 硅烷浸渍施工
a. 喷涂硅烷规范规定:混凝土的龄期不应少于28d,或混泥土修补后应不少于14d;根据施工现场典型施工经验,以及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考虑浇注不久的混凝土,会刺激并加速斥水层的形成,建议混凝土的龄期控制在7天左右。
b. 混泥土表面温度应在5~45℃之间;
c. 浸渍材料应原罐密封,储存于阴凉干燥处,浸渍所需要的全部硅烷用料在施工现场应一次备足,使用前,方可启封,并应于启封后72h内用完,否则应予废弃;
d. 施工现场附近应无明火,操作人员应使用必要的安全保护设施;
e. 浸渍硅烷工作,应在硅烷制造厂家的技术要求下,由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实施;
f. 喷涂设备应为不断循环的泵送系统,该系统提供的喷嘴为60~70kPa,水不得进入该系统的任何部分;
g. 应注意避免硅烷和氯丁橡胶、沥青质密封材料等其他可能腐蚀的材料接触;
h. 对早期暴露于海水环境的现浇构件,应在拆模后立即浸渍硅烷,待表面自然干燥后,再进行养护模养护。
3) 重涂间隔时间控制
浸渍硅烷工作应连续喷涂实施,使被涂表面饱和溢流。在立面上,应自下向上地喷涂,使被涂立面至少有5S保持“看上去是湿的”状态;而在顶面或底面上,都至少有5S保持“看上去是湿的”状态。喷涂两遍。两遍之间的间隔时间至少为3~6h.
4) 硅烷浸渍检测
采用染料指示法:应在最后一次喷涂硅烷后至少7d,钻取直径为50㎜、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