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_教案教学设计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感受人物形象学习表达方法——《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一、说教材这个片段选自清代著名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一个爱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本片段虽然只有短短412个文字,但是作者吴敬梓却通过他的一支生花妙笔,巧妙运用一连串的表达方法,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文学史上不朽的文学形象——吝啬鬼严监生,是我们学习刻画人物的绝佳范本。
二、说理念本课设计基于这样两个基本理念:一是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把课堂变为学堂,摒弃碎问碎答的教学模式,将全课划分为三个主要板块,每个板块都是以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主,教师尽量“隐藏”到“幕后”,只在适当的时候为学生提供一点必要的帮助或点拨;二是突出语文课的本体,摒弃繁琐的内容分析,而将教学重点放在对本文表达方法的探究上,并通过表达方法的探究,丰满对人物形象的感受,指导学生今后的习作,初步掌握阅读类似文章的方法。
三、说学生1.五年级学生基本能整体把握教材的主要内容,但欠缺用准确的语言概括的能力。
2.五年级学生对通过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来刻画人物特点的写法并不陌生,但是如何迁移到自己的习作中却是难点。
3.学生爱读书,但是读中外古典名著相对比较少。
四、说目标1.能正确朗读“诸亲六眷、郎中、监生、哥子、医家、穿梭、揩揩、记念、插口、登时、故此、一声不倒一声”等词,并理解它们的意思。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人物形象。
3.体会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的作用,初步学习通过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五、说流程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严监生伸出的这两个指头代表的究竟是什么?”这一线索来贯穿整堂课的教学,总共分成三个步骤来教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二、细读课文,走进人物内心。
三、总结写法。
第二部分我又分成四块来教学,首先引导学生体会严监生病情的严重,即学习课文的1至7句。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案(通用13篇)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案(通用13篇)《临死前的严监生》篇1教学目标:1、认识片断中的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侄子”、“监生”、“郎中”等词语,理解其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人物的方法,并能通过人物动作、神态揣摸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活动,以达到对人物性格的了解。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感受严监生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检查课前预习。
1、你读过的书,学过的课文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人物描写一组中的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请看老师板题:临死前的严临生。
(老师故意把“监”写成“临”,让学生区别易混淆的字“临”和“监”)监生是人名吗?(出示注释)同学们读读题,再轻轻读一遍。
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还是叙事文?说说描写人物的方法。
(学生说,教师板)2、请同学们翻开书p133页,昨天的课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可以是对字词的理解,多音字、作者资料等)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请大家看大屏幕。
(出示吴敬梓和《儒林外史》资料)3、老师想检查一下同学们读的情况(选几个学生分层读)。
(根据学情适当板书生词、多音字)二、初读,了解片段主要内容。
1、同学们预习得不错!这个片断有点难读,请大家大声自由读课文,注意结合注释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想想这个片段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2、学生交流片断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三、范读,想象人物外部形象。
1、听同学们读得如此投入,你能找出文段中最能表现严监生这个人物性格的句子吗?(学生说完,画好)下面老师也想读一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严监生临死前的样子。
(师范读句子,生想象画面)2、请把眼睛睁开,你脑海中浮现的严监生的形象是怎样的?(让学生轮流说)3、你们真会想象!让我们来亲眼目睹严监生临死前的样子(师出示课文插图学生仔细观察)。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4篇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4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篇1教材内容:《临死前的严监生》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组第22课《人物描写一组》中第二个文段,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的第五、六回。
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肯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
作者用白描手法,塑造了一个极度贪财的“吝啬鬼”形象。
本单元围绕“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安排了三篇课文,文章在刻画人物时采取了不同的手法,其意图就是让学生在把握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时,能体味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但欠缺用准确的语言概括的能力。
学生对人物描写的各种方法并不陌生,但是将这些技巧迁移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却并非易事。
学生也普遍有了阅读的习惯,爱读书,但是对比阅读,尤其是中外名著的对比阅读能力欠佳。
而此篇文章又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篇古白话文,作者在短短三百余字中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学生受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的限制,也不容易理解透彻。
教学目标:2011版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提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结合本册教材及本单元教学目标,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理解“诸亲六眷、郎中、监生、哥子、医家、穿梭、揩揩、插口、登时、故此、一声不倒一声”等词。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人物形象。
3、体会人物动作、神态描写的作用,初步学习通过动作描写、神态描写以及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教案、反思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第二小学李芳一、单元重点简析1、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2、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尝试在习作中运用二、文本简析严监生是名著《儒林外史》里经典的吝啬人物。
《临死前的严监生》这个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这是一段绝妙的描写,严监生临死时,总是断不了气,却一个劲地伸出两个指头,这两个指头是什么意思呢?这一令人难以捉摸的动作给众人造成了一个难以破解的谜,最后由赵氏把谜底揭出来。
原来他是看到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怕费油。
多烧一茎灯草,竟会使一个行将就木的人耿耿于怀,放心不下,难以断气,这种经过艺术夸张的描写,活生生地刻画出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
三、学习对象分析1、五年级学生基本能整体把握教材的主要内容,但欠缺用准确的语言概括的能力。
2、五年级学生对通过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来刻画人物特点的写法并不陌生,但是如何迁移到自己的习作中却是难点。
3、学生爱读书,但是读中外古典名著相对比较少。
四、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结合本单元的编排意图、教学目标及学情,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体会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
重难点:体会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
五.教法和学法根据新课标,我采用朗读法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法六.设计理念1、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我力求落实了“学生是课堂主人”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自己的学习主人。
我从学生真实阅读的角度,不求深,不求远,扎扎实实领会编者的意图,扎扎实实投入文本的学习,扎扎实实体味人物形象,扎扎实实感悟文章的写法,让学生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能力的训练、运用和语言素养的提升。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ppt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结合本单元的编排意图、教学目标及学情, 结合本单元的编排意图、教学目标及学情,我将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严监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生鲜活的人物形象。 生鲜活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 神态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神态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体会课文中生动 .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形象的语言,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 形象的语言,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 重难点:体会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 重难点:体会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了解人物 描写的方法。 描写的方法。
临死前的严监生 两个手指
弄清人物 抓关键词
动作神情
摇了摇 狠狠摇 闭眼摇
内心
着急 生气 绝望 吝啬鬼 守财奴
两茎灯草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 五年级下册
临死前的严监生
一、教材简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四、教法学法 五、设计理念 六、教学流程 七、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临死前的严监生》 选自清代著名讽刺小说《儒林 临死前的严监生》 选自清代著名讽刺小说《 外史》 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 外史》,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 伸着两根指头不得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 伸着两根指头不得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 呜呼的故事,刻画了一个爱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 呜呼的故事, 本片段虽然只有短短的四百多文字, 象。本片段虽然只有短短的四百多文字,但是作者吴敬 梓通过他的一支生花妙笔,巧妙运用一连串的方法, 梓通过他的一支生花妙笔,巧妙运用一连串的方法,为 我们刻画了一个文学史上不朽的文学形象——吝啬鬼严 我们刻画了一个文学史上不朽的文学形象 吝啬鬼严 监生,是我们学习刻画人物的绝佳范本。 监生,是我们学习刻画人物的绝佳范本。本单元学习重 点是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并体会作家描写人 点是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 物的方法,尝试在习作中应用。 物的方法,尝试在习作中应用。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一)说教材及课程目标《临死前的严监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组第22课的一个组成片段。
它通过描写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伸着两根指头不肯咽气只为心疼灯盏里的两根灯草,刻画一个活灵活现的吝啬鬼形象。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1、感受作者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2、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运用。
新课程标准对5——6年级在阅读和习作方面提出如下目标:1、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说出自己喜爱或憎恶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积累习作素材。
(二)说学生实际五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语文基础的听说读写能力,也接触过人物描写手法中的动作神态描写,这篇课文的趣味性也能激起他学习的兴趣。
但作为第一次接触白话文,有些词语他们会比较难理解。
而作者在短短三百余字中运用到人物特写、留有悬念、贴近现实的写法,五年级学生野兽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的限制,也不容易理解到。
(三)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实际、以及课程目标特点,我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目标:了解《儒林外史》以及吴敬梓相关资料,掌握“痰”、“侄”等生字词;技能目标:1、读中感悟严监生这一入木三分的吝啬鬼形象,2.品读鉴赏作者高超的讽刺艺术、经典的细节描写,学习作家抓住人物动作、神态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阅读名著和激发写作的兴趣其中重难点是:品读鉴赏作者高超的讽刺艺术、经典的细节描写,学习作家抓住人物动作、神态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四)说教法和学法根据新课标,我采用朗读法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法。
(五)说教学流程一、导题引入1.谈话导入,简介《儒林外史》⑴同学们,你们平时都爱读什么书?其实,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上,还有许多优秀的著作值得一读,尤其是古典著作。
鲁迅先生就非常推崇一部长篇讽刺小说,甚至连自己的写作风格都受影响。
知道是哪部小说吗?“监生”是古代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号,就像我们常说的李秀才,王举人之类的,这位姓严的监生原名严致和,他这“监生”,是用钱捐来的。
黄泽霞《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天池镇向阳小学:黄泽霞一、说教材首先谈谈教材,《监死前的严监生》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人物描写一组》课文中的第二篇,它选自清代著名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一个爱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本片段虽然只有短短412个文字,但是作者吴敬梓却通过他的一支生花妙笔,巧妙运用一连串的表达方法,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文学史上不朽的文学形象——吝啬鬼严监生,是我们学习刻画人物的绝佳范本。
二、教学目标(含学情分析)结合本单元的“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尝试在习作中运用”的训练重点、“‘五年级学生没有接触古典白话文’和‘我校五年级大部分学生只能运用神态与动作描写方法进行句子练习’”的学情及课文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 能正确读写“监生、侄儿、穿梭、郎中、诸亲六眷、挑掉、登时”等词语;能结合上下文说出词语的意思。
2.理解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认识严监生这个鲜活的吝啬鬼形象。
3.学习作者抓住动作神态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并尝试模仿迁移。
为了充分发挥本教材的优势,我把本课文的重点定为:运用“抓住典型动作描写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进行片段练习。
难点定为:通过“一读片段找句子——二读句子猜心理——三读片段说形象”的教学策略,学生深刻领悟神态动作描写方法,并尝试模仿迁移,使学生都能运用神态动作描写方法写一段话三、教法学法2011版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是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
美国教育家杜威也说过:教育不是一种告知与被告知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生主动性建设的过程。
为此,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①、朗读探究法②、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受法。
③、读写结合法。
同时将创设情景法指导学生自读法及联想、想像、多媒体展示作为辅助教学法。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一、单元重点简析1、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人物形象。
2、体会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的作用,学习通过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二、说教材1、本篇文章位于五年级下册第七组22课人物描写一组第2课时,选自于清朝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2、课文是一个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得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吝啬形象。
三、说作者写作意图这是一段绝妙的描写,严监生临死时,总是断不了气,却一个劲地伸出两个指头,这两个指头是什么意思呢?这一令人难以捉摸的动作给众人造成了一个难以破解的谜,最后由赵氏把谜底揭出来。
原来他是看到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怕费油。
多烧一茎灯草,竟会使一个行将就木的人耿耿于怀,放心不下,难以断气,这种经过艺术夸张的描写,活生生地刻画出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
这种如同素描一般的细节描写,把严监生的特点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地表现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说学生1、五年级学生基本能整体把握教材的主要内容,但欠缺用准确的语言概括的能力。
2、五年级学生对通过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来刻画人物特点的写法并不陌生,但是如何迁移到自己的习作中却是难点。
3、学生爱读书,但是读中外古典名著相对比较少。
五、说学习目标1、能正确朗读“诸亲六眷、郎中、监生、哥子等词语,并理解它们的意思。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人物形象。
3、体会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的作用,初步学习通过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六、说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了解人物出处1、根据描述猜猜人物形象,引发兴趣(设计意图:了解名著中人物经典形象)2、读题、解题(设计意图:帮助理解监生称呼)(二)、初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1、师展示疑难字读音,采用自读,点名朗读等方式排除字词障碍。
《临死前严监生》说课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一、教材分析《临死前的严监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2课“人物描写一组”中的第2个片段,节选自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这是一篇白话文,虽然只有短短三百多个字,但是语言精练传神。
它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
作者以充满讽刺的手笔对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可谓是人物描写的经典之作,这正是学生习作的一个绝佳蓝本。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和听说读写能力,也接触过人物描写手法中的动作、神态描写。
但作为第一次接触白话文,有些词语对于他们来说会比较难以理解。
特别是作者在这个短短三百多字的片段中运用到的人物特写、留有悬念、贴近现实的写法,就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一)教学目标结合本单元“读人、说人、写人”的教学要求并兼顾学生学习白话文的实际情况,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在: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侄儿、穿梭、郎中、诸亲六眷、挑掉、登时”等字音。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吝啬鬼形象。
3.品读鉴赏作者经典的细节描写,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动作、神态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4.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二)重难点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四、教法及学法(一)说教法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曾说过:“教育不是一种告知和被告知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生主动建设的过程。
”为此,我采用了以下教法:创设情境法和情感朗读理解法,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中,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二)说学法根据新课标,我制订了以下教法:鼓励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
通过读、想、写、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大胆想象、发现、质疑、创新。
临死前的严监生
感受人物形象学习表达方法、激发阅读兴趣——《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一、说教材《临死前的严监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组第22课的一个组成片段。
它通过描写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伸着两根指头不肯咽气只为心疼灯盏里的两根灯草,刻画一个活灵活现的吝啬鬼形象。
本片段虽然只有短短412个文字,但是作者吴敬梓却通过他的一支生花妙笔,巧妙运用表达方法,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文学史上不朽的文学形象——吝啬鬼严监生,是我们学习刻画人物的绝佳范本。
二、说理念1、我力求落实“轻轻松松学语文”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乐学、善思,因为学习是终身的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从学生真实阅读的角度,不求深,不求远,扎扎实实投入文本的学习,扎扎实实体味人物形象,扎扎实实感悟文章的写法,让学生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能力2、尽力突显“读悟结合,读写结合”。
我通过拓展想象、感悟补白、概括提升等方法,把教学的支点落在“两个指头”这个经典的特写镜头上,落在作者对人物神情、动作的细致描写上,从理解、体味、内化再到运用,把人物形象上的巨大的创造力,深深地刻在学生的心里。
3、努力体现“把书读薄,把书读厚”。
初读课文,我让学生用一个词概括对他的印象,用合适的词概括他的身体状况。
读悟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根据严监生的动作、神态揣摩揣摩内心世界,从而学生对人物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人物形象也越来越丰满。
在此基础上,我推荐学生阅读《儒林外史》,进一步体会作家人物刻画上的精妙,丰厚学生的阅读储备。
三、说学生1、五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白话文,有些词语他们会比较难理解。
能整体把握教材的主要内容,但欠缺用准确的语言概括的能力。
2.五年级学生对通过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来刻画人物特点的写法并不陌生,但是如何迁移到自己的习作中却是难点。
3.学生爱读书,但是读中外古典名著相对比较少。
四、说目标1.能正确朗读“诸亲六眷、郎中、监生、哥子、医家、穿梭、揩揩、记念、插口、登时、故此、一声不倒一声”等词,并理解它们的意思。
人物描写一组——临死前的严监生 说课稿2016.10.13
《人物描写一组——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一、全面把握,解教材教材分析:《人物描写一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它由三个独立的片段组成。
《临死前的严监生》是其中第2个片段,节选自我国古典白话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虽然本文只有短短三百多个字,但作者以充满讽刺的手笔对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可谓是人物描写的经典之作,更是学生习作的绝佳蓝本。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学习目标确定为:1.知识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侄儿、穿梭、郎中、诸亲六眷、挑掉、登时”等字音。
2.能力目标:领悟、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动作、神态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运用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写片断。
3.情感目标:通过对重点句、段的理解感悟,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吝啬鬼形象。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依据以上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确立了这样的教学重难点: 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二、整体理解,说教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根据《语文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本课特点,我采用了以下教法:创设情境、以读代讲、读写结合,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中,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三、以生为本,研学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
所以,在教学时,通过读、想、写、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大胆发现、质疑、想象、创新。
四、步步为营,述过程为了让教法、学法充分运用,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
我这样安排教学内容。
(一)揭示课题,初识严监生上课伊始,我用孩子们熟悉的古典文学中的人物导入本课的学习。
这些人物有着鲜明的性格特点,在我们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位与众不同的人物(板书“严监生”)齐读。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临死前的严监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组第22课的一个组成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二、说目标
知识目标:能正确朗读“诸亲六眷、郎中、监生、哥子、医家、穿梭、揩揩、登时、一声不倒一声”等词
技能目标:1、读中感悟严监生这一入木三分的吝啬鬼形象,
2、品读鉴赏作者高超的讽刺艺术、经典的细节描写,学习作家抓住人物动作、神态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阅读名着和激发写作的兴趣
三、说重难点
学习通过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四、说教法
采用朗读法和小组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读准课题中的“监”字为四声
2、学生读阅读提示初步了解《儒林外史》和。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教案、反思 李复习课程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第二小学李芳一、单元重点简析1、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2、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尝试在习作中运用二、文本简析严监生是名著《儒林外史》里经典的吝啬人物。
《临死前的严监生》这个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这是一段绝妙的描写,严监生临死时,总是断不了气,却一个劲地伸出两个指头,这两个指头是什么意思呢?这一令人难以捉摸的动作给众人造成了一个难以破解的谜,最后由赵氏把谜底揭出来。
原来他是看到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怕费油。
多烧一茎灯草,竟会使一个行将就木的人耿耿于怀,放心不下,难以断气,这种经过艺术夸张的描写,活生生地刻画出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
三、学习对象分析1、五年级学生基本能整体把握教材的主要内容,但欠缺用准确的语言概括的能力。
2、五年级学生对通过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来刻画人物特点的写法并不陌生,但是如何迁移到自己的习作中却是难点。
3、学生爱读书,但是读中外古典名著相对比较少。
四、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结合本单元的编排意图、教学目标及学情,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体会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
重难点:体会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
五.教法和学法根据新课标,我采用朗读法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法六.设计理念1、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我力求落实了“学生是课堂主人”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自己的学习主人。
我从学生真实阅读的角度,不求深,不求远,扎扎实实领会编者的意图,扎扎实实投入文本的学习,扎扎实实体味人物形象,扎扎实实感悟文章的写法,让学生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能力的训练、运用和语言素养的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临死前的严监生》是五年级下册第七组《人物描写一组》里的一篇文章。
《人物描写一组》有3个独立的片段组成。
《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选自中篇小说《小兵张嘎》,《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儒林外史》,《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自《红楼梦》。
这三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三个人物形象,每一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不尽相同,可以说这三个片段是人物描写的经典。
本组课文的.编写意图是引导学生感受著名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
在这部小说里,作家吴敬梓用讽刺的手法,描写了封建社会读书人对功名的追求,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
在小说了,严监生是一个很有钱的人。
课文中的这个片段继续了严监生临死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二、说学情学生对人物描写有一定的认识,知道描写人物的一些方法,例如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外貌描写等,但是只是一些粗浅的认识。
本组课文中对人物的刻画注重细节,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特别传神,堪称经典。
而且三个片段均出于名著,大部分同学对名著不甚了解。
三、说模式本科教学采取情趣教学法,像说笑话一样,学习交流。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感悟人物形象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四、说设计1、教学目标:认识生字,正确读写词语:侄子郎中穿梭感受严监生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形象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课外名著的兴趣2、教学重点:感受人物形象,学习人物描写方法3、教学过程: (1)课前铺垫认识油灯,由此引出课文人物——严监生(2)预习导学,揭示课题阅读提示,简介严监生。
介绍《儒林外史》,揭示课题。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A、学生自读课文,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B、检查初读课文情况:指名认读生字,读课文。
C、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随机板书.(4)精讲点拨,研读感悟A、感知情节: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情节B、感知人物形象:根据情节,引导学生想象人物心理,感受人物形象C、感知悬念:引导学生感知小说的写法,创悬念,引人入胜。
(5)激发兴趣,拓展阅读介绍《儒林外史》,引发阅读兴趣五、说板书:两个亲人摇头情节(动作、神态)两笔银子又摇头悬念两个指头两个舅爷还是摇头两茎灯草点头吝啬鬼守财奴六、说评价课堂上客观评价学生的表现,同学之间自发评价。
七、说开发为了更好地感受人物形象,感悟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向学生介绍课文的出处——《儒林外史》,并引入相关内容。
学生了解了课文以外的严监生,同时激发了阅读《儒林外史》的兴趣。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2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
下面我从教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与学法、学情、教学程序、以及教学板书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首先说对教材的分析。
一、说教材教材分析:《临死前的严监生》是第七单元人物描写一组课文中的第二篇,节选自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课文节选的片断不长,只有区区三百字左右,但是语言精炼传神,活脱脱地刻画了一个吝啬鬼形象。
这个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这是一段绝妙的描写,严监生临死时,总是断不了气,却一个劲地伸出两个指头,这两个指头是什么意思呢?这一令人难以捉摸的动作给众人造成了一个难以破解的谜,最后由赵氏把谜底揭出来。
原来他是看到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怕费油。
多烧一茎灯草,竟会使一个行将就木的人耿耿于怀,放心不下,难以断气,这种经过艺术夸张的描写,活生生地刻画出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
这种如同素描一般的细节描写,把严监生的特点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地表现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我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侄儿、穿梭、郎中、诸亲六眷、挑掉、登时”等字音。
技能目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吝啬鬼形象。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通过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方面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发展目标: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吝啬鬼形象。
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特点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四、说教法和学法在这堂课中,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情感朗读,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形成学生质疑问难,自主合作学习的`局面。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五、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识字、朗读能力都较强,理解人物性格和学习写作方法上较弱,因此我主要在读上下功夫,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人物的性格,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进一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教学程序本课教学是1课时(一)设计理念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凭借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交流、讨论,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自己的学习主人。
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更多发挥自己语言和才能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发现、质疑、创新。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多媒体(三)教学过程我的课堂结构是:创设情境、谈话导入——自读课文、初步感知——精读课文、感受形象——体会写法、拓展延伸1、在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我先简介文中主人公严监生,并出示〈儒林外史〉和作者吴敬梓的简介。
引出题目板书让学生分析课题。
了解文中主人公严监生的背景,理解“监生”的意思,让学生对严监生这个人物有一个初步的印象,知道这是一个非常有钱的人。
继而让学生猜想,这样一个人,临死前大概是怎样的情形,会有怎样的安排?1、课堂中学生可能说好多答案,目的使学生能在体会人物特点这是个吝啬鬼作好铺垫,形成天壤之别。
2、首先引导学生体会严监生病情的严重,及对他的初步印象。
我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带着“严监生临死前究竟是怎样的情形呢?”这个问题来自读课文,对严监生临死前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后指名读课文,其它同学思考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严监生?课堂中可能有学生这样说:(节约、吝啬)我让同学表面理解后出示理解节约、吝啬的意思。
板书:节约吝啬3、这时前面已经埋下了一个伏笔——严监生到底是节约还是吝啬,所以继续学习课文。
接着通过学习“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手指头。
”这一句来引导学生质疑:严监生的病情已经奄奄一息了,为什么还伸着两个指头,这两个指头代表的到底是什么?这里我是这样设计的:听读课文边听边想象严监生临死前的样子,学生回答后我会继续出示严监生临死前的图片让学生看图说说严监生临死前的情景。
接着再由“为什么还伸着两个指头”这个疑问引出三位亲人和严监生的对话,最后揭晓答案,从而体会严监生这一吝啬鬼的形象。
我是这样设计的:学生看图口述后继续读课文并划出描写严监生动作的句子。
目的一是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二是为理解课文找到根据,因为严监生的病重及动作变化正是他极度吝啬的表现。
让同学对照课文具体谈谈严监生的动作、神态的变化。
然后让同学说说一共猜了几次,每次的动作是什么?出示: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课文有了很深的理解并知道严监生是一个吝啬鬼,所以问:此时严监生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无药可救!奄奄一息!)继续问:此时严监生已经无药可救了又为何伸着两个指头总不得断气?(两茎灯草)点两茎灯草是一个怎样的环境?(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出示灯的。
让学生说说灯光(微弱,星星之火)出示严监生临死前的图片的总结严监生是一个吝啬的人。
擦掉板书节约在学生了解严监生是一个吝啬鬼后开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问:此时的严监生不会说话,如果会说话他会说些什么?然后让学生走进严监生的内心根据严监生的动作、神态猜测他临死前的心理活动,他如此的着急心理会想些什么呢?这两个想像说话训练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地走进严监生的内心世界,把他不能说的话说出来,另一方面也给较为严肃的课堂增添了一些活跃的气氛。
在学生大胆想象的基础上继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问:如果此时你就站在他的床前,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说吗?目的是让学生深刻的理解严监生是一个吝啬鬼同时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再读课文让学生在边读边想中头脑里浮现出严监生临死还伸着两个手指的精妙动作。
也进一步深刻体会严监生是一个吝啬鬼。
体会写法多么高明的作家呀!短短三百多字就让我们如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
谁能说说作家是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特点的?学生很容易说出(动作、神态)板书:动作描写(小练笔)拓展延伸向学生简单介绍世界文坛上的四大吝啬鬼,他们是《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还让学生知道严监生只是中国的四大吝啬鬼之一,其它三个吝啬鬼是《围城》里的李梅亭,《一文钱》里的卢至,《外物》中的监河侯。
总之这节课我给学生更多发挥自己语言和才能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发现、创新,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3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临死前的严监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组第22课的一个组成片段。
《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儒林外史》第五、六回,这个节选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油灯里燃着两茎灯草,于是伸着两根指头不肯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
作者吴敬梓紧紧抓住严监生神态和动作上的细微变化,抓住那经典的“两根指头”,采用艺术化的白描手法,把严监生的性格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个活生生的守财奴形象。
那惜墨如金、寥寥数笔充分展示了作者抓住细节刻画人物形象的功力。
根据以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⑴.读通课文,学习生字词语,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受古白话文的情味,掌握阅读此类文本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