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四层模型和OSI七层模型功能及不同点

合集下载

TCPIP协议各层详解

TCPIP协议各层详解

TCPIP协议各层详解OSI七层协议互联⽹协议按照功能不同分为osi七层或tcp/ip五层或tcp/ip四层TCP/IP协议毫⽆疑问是互联⽹的基础协议,没有它就根本不可能上⽹,任何和互联⽹有关的操作都离不开TCP/IP协议。

不管是OSI七层模型还是TCP/IP的四层、五层模型,每⼀层中都要⾃⼰的专属协议,完成⾃⼰相应的⼯作以及与上下层级之间进⾏沟通。

由于OSI七层模型为⽹络的标准层次划分,所以我们以OSI七层模型为例从下向上进⾏⼀⼀介绍。

TCP/IP协议毫⽆疑问是互联⽹的基础协议,没有它就根本不可能上⽹,任何和互联⽹有关的操作都离不开TCP/IP协议。

不管是OSI七层模型还是TCP/IP的四层、五层模型,每⼀层中都要⾃⼰的专属协议,完成⾃⼰相应的⼯作以及与上下层级之间进⾏沟通。

tcp/ip是个协议组,它可以分为4个层次,即⽹路接⼝层,⽹络层,传输层,以及应⽤层,在⽹络层有IP协议、ICMP协议、ARP协议、RARP协议和BOOTP协议。

在传输层有TCP,UDP协议⽽在应⽤层有HTTP,FTP,DNS等协议因此HTTP本⾝就是⼀个协议,是从WEB服务器端传输超⽂本,到本地浏览器的⼀个传输协议OSI模型OSI/RM协议是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它需要三个基本的功能:提供给开发者⼀个休息的,通⽤的概念以便开发完善,可以⽤来解释连接不同系统的框架。

OSI模型定义了不同计算机互联的标准,是设计和描述计算机⽹络通信的基本框架。

OSI模型把⽹络通信的基本框架⼯作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层和应⽤层(1)(Physical Layer)孤⽴的计算机之间要想⼀起玩,就必须接⼊internet,⾔外之意就是计算机之间必须完成组⽹物理层功能:主要是基于电器特性发送⾼低电压(电信号),⾼电压对应数字1,低电压对应数字0物理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层,它利⽤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

TCPIP模型及OSI七层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和主要协议

TCPIP模型及OSI七层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和主要协议

TCPIP模型及OSI七层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和主要协议TCP/IP模型和OSI七层参考模型是两种不同的网络协议体系架构,用于描述和管理计算机网络中传输数据的过程。

虽然它们是两个独立的模型,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

下面详细介绍TCP/IP模型和OSI七层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和主要协议。

一、TCP/IP模型TCP/IP模型是互联网常用的网络协议体系架构,由四个层次构成,即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1.网络接口层:网络接口层是通过物理连接和电流,将数据变成二进制电信号以便于在网络中传输。

它负责将数据包转换成比特流传输,是数据在局域网中的传输介质,主要包含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负责物理传输介质的传输细节,如光纤、电缆等。

数据链路层:负责数据在物理网络中的传输,通过帧传输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如以太网、WiFi等。

主要协议:Ethernet、PPP、ARP等。

2.网际层:网际层是在网络中定位和标识主机的过程,它负责通过IP地址将数据传输到目标主机。

网际层是TCP/IP模型中最重要的层,提供传送和路由数据包的功能。

主要协议:IP、ICMP、ARP、RARP等。

3.传输层:传输层主要是为应用层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负责数据的分段、传输和排序,确保数据的有序、可靠和无差错。

主要协议:TCP、UDP。

4.应用层:应用层是TCP/IP模型最上层的层次,主要是用户和网络应用之间的接口层。

应用层的协议提供了网络应用之间的通信。

主要协议:HTTP、FTP、SMTP、DNS等。

二、OSI七层参考模型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七层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通信协议模型,它将数据传输过程分成了七个不同层次,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1.物理层:物理层是物理媒介上数据的传输和传输的电流、光信号转换的功能部分,负责传输原始的比特流。

osi和tcpip层次模型的区别

osi和tcpip层次模型的区别

osi和tcpip层次模型的区别OSI和TCP/IP层次模型的区别在计算机网络中,层次模型是一种组织和管理计算机网络功能的方法。

OSI(开放式系统互联)和TCP/IP(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是两种不同的层次模型,它们都为网络通信提供了标准化的框架。

然而,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一些区别。

一、OSI层次模型OSI层次模型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的,它将网络通信划分为七个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负责一种特定的功能。

以下是每个层次的简要介绍:1. 物理层(Physical Layer):负责传输原始的比特流,例如通过光缆或电缆发送数字信号。

2.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负责在直接相连的设备之间传输数据帧,并检测和纠正传输中的错误。

3. 网络层(Network Layer):负责在多个网络之间进行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以实现数据的传递。

4.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负责确保端到端的可靠传输,提供数据的分段和重组等功能。

5. 会话层(Session Layer):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网络会话,以便在通信设备之间进行通信。

6.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负责将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以便不同设备之间可以正确地解释和处理数据。

7.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负责提供特定应用程序(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所需的服务和协议。

二、TCP/IP层次模型TCP/IP层次模型是因特网的基本通信协议,它将网络通信划分为四个层次,每个层次有不同的功能。

以下是每个层次的简要介绍:1. 网络接口层(Network Interface Layer):与OSI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相对应,负责提供网络接口以进行数据传输。

2. 网络层(Internet Layer):与OSI的网络层相对应,负责在不同网络之间进行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

3.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与OSI的传输层相对应,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数据传输,并为应用层提供端口和流控制等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分层模型是什么请解释OSI模型和TCPIP模型

计算机网络的分层模型是什么请解释OSI模型和TCPIP模型

计算机网络的分层模型是什么请解释OSI模型和TCPIP模型计算机网络的分层模型是什么:解释OSI模型和TCP/IP模型计算机网络的分层模型是一种将网络功能划分为不同层次的框架,每一层负责不同的功能和任务。

这种模型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和互操作性。

两种最常用的分层模型是OSI模型和TCP/IP模型。

一、OSI模型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

它将计算机网络的通信过程分为七个层次,每个层次提供不同的功能和服务。

1. 物理层(Physical Layer):负责传输比特流,主要包括电气特性和物理连接接口的定义。

2.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负责数据帧的传输和链路管理,主要包括帧同步、帧定界、差错检测等功能。

3. 网络层(Network Layer):负责数据包的传输和路由选择,主要包括IP地址分配和数据包转发等功能。

4.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负责建立端到端的传输连接和数据可靠传输,主要包括分段、流量控制和差错恢复等功能。

5. 会话层(Session Layer):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

6.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负责数据格式的转换和加解密等功能,确保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交换格式的兼容性。

7.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提供网络应用服务,包括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网页浏览等。

通过OSI模型,计算机网络中的通信过程被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只关注特定的功能和服务,从而提高了网络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二、TCP/IP模型TCP/IP模型是一个更常用的分层模型,它也将网络通信过程划分为多个层次,但层次的个数和名称与OSI模型略有不同。

1. 网络接口层(Network Interface Layer):与OSI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相对应,负责定义数据在物理媒介上的传输。

OSI七层模型与TCPIP模型的比较

OSI七层模型与TCPIP模型的比较

OSI 七层模型与TCPIP 模型的⽐较OSI 七层模型与TCP/IP 模型的背景故事就略过吧,直接进⼊正题。

⾸先,OSI 有七层模型,⽽TCP/IP 模型只有四层,不过⼀般书上为了⽅便讲解则将这两者的优点合在⼀起分为了五层。

注:以下顺序均为从低到⾼OSI 七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层,应⽤层TCP/IP 四层分别是:⽹络接⼝层,⽹际层,传输层,应⽤层我们⼀般的五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络层,传输层,应⽤层下⾯对上述模型进⾏详细叙述OSI 模型:TCP/IP 模型的⽹络接⼝层可近似看为物理层+链路层⽹际层可近似看作⽹络层传输层可近似看作运输层但是TCP/IP 模型和OSI 模型的⼀个很⼤的区别就是:OSI 模型中,⽹络层可以选择⾯向连接和⽆连接,⽽运输层中必定是⾯向连接的TCP/IP 模型中,⽹络层不⾯向连接,⽽传输层中是可以选择⾯向连接的TCP ,和⽆连接的UDP此外,他们之间还有些差别.OSI 参考模型精确地定义了三个主要概念:服务、协议、接⼝;⽽TCP/IP 模型并没有,这不符合软件⼯程的思想。

OSI 模型诞⽣于协议产⽣之前,因此是通⽤的,不偏向于任何协议,但也由于没有协议⽅⾯的经验,不知道将哪些功能放到哪⼀层更好;TCP/IP 模型诞⽣于协议产⽣后,因此不会出现协议不能匹配模型的情况,但是不适合于任何⾮TCP/IP 的协议栈。

TCP/IP 充分认识到了异构⽹络的互联问题,因此将⽹络协议IP 作为单独的重要层次;⽽OSI 则在此后才在⽹络层中划分出⼀个⼦层来完成类似与TCP/IP 模型中的IP 的功能。

⽽⾄于我们现在常⽤的五层模型,就是从上⾯将那五层抽取出来,⼤家⽐较学习即可。

层次简介物理层传输单位:⽐特硬件:集线器、中继器任务:透明地传输⽐特流功能:定义了电路接⼝的⼀些参数(如机械尺⼨、形状,交换电路的数量和排列等)也规定了通信链路上传输的信号的意义和电⽓特性(即什么信号代表0,什么信号代表1)注意:传输信息所⽤的物理媒介,⽐如双绞线、光纤等不属于物理层协议,⽽在物理层协议之下数据链路层传输单位:帧硬件:交换机,⽹桥任务:将⽹络层传下来的IP 数据报封装成帧功能:成帧、差错控制、流量控制、传输管理作⽤:实现数据在链路上的点对点的正确传输⽹络层传输单位:数据报硬件:路由器任务:将传输层传下来的报⽂段封装分组,选择合适的路由使分组能够正确交付到⽬的主机功能: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差错控制,⽹际互联,路由选择作⽤:就是实现信息在各个⽹络之间的正确传输运输层传输单位:报⽂段(TCP),⽤户数据报(UDP)任务:负责两个进程间的通信功能:流量控制,差错控制,服务质量,数据传输管理作⽤:实现端到端之间的通信,链路层是点到点注:运输层还具有复⽤和分⽤的功能会话层向表⽰层实体或⽤户进程提供建⽴连接并在连接上有序地传输数据,也成为建⽴同步(SYN)会话层负责管理主机间的会话进程,包括建⽴、管理以及终⽌进程间的会话表⽰层转变数据格式,包括加密、解密、压缩等功能应⽤层为特定类型的⽹络应⽤提供访问OSI 的⼿段。

TCPIP四层模型和OSI七层模型功能及不同点

TCPIP四层模型和OSI七层模型功能及不同点

试述TCP/IP四层模型和OSI七层模型中每一层所完成的功能,以及这两个模型的不同点。

(一)OSI七层模型O S I模型将网络结构划分为七层:即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每一层均有自己的一套功能集,并与紧邻的上层和下层交互作用。

,在顶端与底端之间的每一层均能确保数据以一种可读、无错、排序正确的格式被发送.物理层是O S I模型的最低层或第一层,该层包括物理连网媒介,如电缆连线连接器。

物理层的协议产生并检测电压以便发送和接收携带数据的信号。

尽管物理层不提供纠错服务,但它能够设定数据传输速率并监测数据出错率。

网络物理问题,如电线断开,将影响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是O S I模型的第二层,它控制网络层与物理层之间的通信。

它的主要功能是将从网络层接收到的数据分割成特定的可被物理层传输的帧.帧是用来移动数据的结构包,它不仅包括原始(未加工)数据,或称“有效荷载”,还包括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网络地址以及纠错和控制信息。

其中的地址确定了帧将发送到何处,而纠错和控制信息则确保帧无差错到达.网络层,即O S I模型的第三层,其主要功能是将网络地址翻译成对应的物理地址,并决定如何将数据从发送方路由到接收方。

例如,一个计算机有一个网络地址1 0 。

3 4 . 9 9 。

1 2(若它使用的是T C P / I P协议)和一个物理地址0 0 6 0 9 7 3 E 9 7 F 3.传输层主要负责确保数据可靠、顺序、无错地从A点到传输到B点(A、B点可能在也可能不在相同的网络段上)。

因为如果没有传输层,数据将不能被接受方验证或解释,所以,传输层常被认为是O S I模型中最重要的一层。

会话层负责在网络中的两节点之间建立和维持通信。

术语“会话”指在两个实体之间建立数据交换的连接;常用于表示终端与主机之间的通信。

会话层的功能包括:建立通信链接,保持会话过程通信链接的畅通,同步两个节点之间的对话,决定通信是否被中断以及通信中断时决定从何处重新发送.表示层如同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翻译官,在表示层,数据将按照网络能理解的方案进行格式化;这种格式化也因所使用网络的类型不同而不同。

osi模型和tcpip模型区别

osi模型和tcpip模型区别

osi模型和tcpip模型区别osi模型和tcp/ip模型是计算机网络中两个重要的参考模型,它们都是为了规范和标准化网络通信而设计的。

虽然这两个模型都有类似的目标,但它们在细节上存在一些区别。

本文将详细介绍osi模型和tcp/ip模型的区别。

1. 结构层次osi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共分为7个层次,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的功能和任务,它们通过接口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通信协议栈。

相比之下,tcp/ip模型是一个更简洁的四层模型,包括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tcp/ip模型将osi的第一层和第二层合并为网络接口层,第三层到第五层合并为应用层,从而减少了层次的复杂性。

2. 协议不同osi模型是一个参考框架,没有规定具体的协议,只是提供了一种分层思想和标准。

不同的网络协议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实现,只要满足相应层次的功能即可。

相比之下,tcp/ip模型具有更明确的协议定义。

它定义了一系列的协议,如IP协议、TCP协议、UDP协议等,每个协议在tcp/ip模型的特定层次上工作。

3. 发展历史osi模型是从理论上提出的第一个完整的网络参考模型。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osi模型并没有得到广泛的采用,主要是因为其层次过于复杂,实现和维护比较困难。

相比之下,tcp/ip模型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它基于早期的arpnet 和darpanet网络协议,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逐渐成为现代互联网的基础。

4. 应用范围osi模型的设计初衷是为所有类型的计算机网络提供一个统一的标准,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的网络环境。

相比之下,tcp/ip模型主要用于互联网通信。

由于tcp/ip协议在互联网上得到广泛应用,tcp/ip模型也成为当前网络通信的事实标准。

5. 接口设计osi模型的每个层次都有接口定义,不同层次之间通过这些接口进行通信。

TCPIP协议:OSI七层模型、TCPIP四层模型的对比

TCPIP协议:OSI七层模型、TCPIP四层模型的对比

TCPIP协议:OSI七层模型、TCPIP四层模型的对⽐1. OSI七层和TCP/IP四层的关系1.1 OSI引⼊了服务、接⼝、协议、分层的概念,TCP/IP借鉴了OSI的这些概念建⽴TCP/IP模型。

1.2 OSI先有模型,后有协议,先有标准,后进⾏实践;⽽TCP/IP则相反,先有协议和应⽤再提出了模型,且是参照的OSI模型。

1.3 OSI是⼀种理论下的模型,⽽TCP/IP已被⼴泛使⽤,成为⽹络互联事实上的标准。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UDP:user data protocol ⽤户数据报协议OSI七层⽹络模型TCP/IP四层概念模型对应⽹络协议应⽤层(Application)应⽤层HTTP、TFTP, FTP, NFS, WAIS、SMTP表⽰层(Presentation)Telnet, Rlogin, SNMP, Gopher会话层(Session)SMTP, DNS传输层(Transport)传输层TCP, UDP⽹络层(Network)⽹络层IP, ICMP, ARP, RARP, AKP, UUCP数据链路层(Data Link)数据链路层FDDI, Ethernet, Arpanet, PDN, SLIP, PPP物理层(Physical)IEEE 802.1A, IEEE 802.2到IEEE 802.11具体如下图所⽰。

2. OSI七层协议模型2.1 七层结构记忆⽅法:应、表、会、传、⽹、数、物2.2 应⽤层协议需要掌握的是: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rotocol)、POP3(post office protocol 3)、IMAP4(Internet mail access protocol)2.3 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传输过程如上图所⽰,在OSI参考模型中,当⼀台主机需要传送⽤户的数据(DATA)时,经历的过程如下:(1)(DATA)数据⾸先通过应⽤层的接⼝进⼊应⽤层。

计算机网络分层模型-7层和4层

计算机网络分层模型-7层和4层

计算机⽹络分层模型-7层和4层计算机⽹络中会把⽹络结构分层⽬前主要有2种7层(osi国际标准组织定制)4层(tcp/ip标准,美国军⽅制定)虽然osi是国际认证,但是⽬前⼤部分⽤的都是tcp/ip标准7层:物链⽹输会⽰⽤应⽤层:⽤户交互协议:FTP(⽂件传输协议),SMTP(电⼦邮件传输协议),HTTP(超⽂本传输协议)表⽰层:数据处理(加密,格式转换,压缩和恢复),⼈类语⾔变成机器语⾔协议:ASCII码会话层:建⽴连接,添加校验点,在链接失效时重新连接同步数据(⼤⽂件传输)协议:ADSP,ASP传输层:端到端通讯,两个主机的进程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讯(可靠传输,不可靠传输)协议:TCP(可靠传输,3次握⼿保证建⽴连接,双⼯通讯(双⽅同时发送和接受数据),利⽤缓存保证数据完整有序,添加了序号和确认号验证数据完整性(⽐如3次握⼿演⽰中中经常出现的的seq和ack),电⼦邮件⼀类的⼀般使⽤这个,保证可靠性,不⽤太在意即时性),UDP(不可靠传输,⼀直发送,没有流量控制(有多少发多少),不纠错,⼀般视频会议⼀类的使⽤这个,保证数据速度和即时性,偶尔掉帧什么的⽆所谓)⽹络层:选择最佳路径,控制发送端流量,纠错(保证传输层数据正确),阻塞控制(控制整体流量)协议:IP数据链路层:数据组装成帧(把⼀个⼤数据分成⼀个⼀个的数据帧101010101010011.。

⽅便物理层传输)物理层:物理媒体上数据⽐特流的透明传输(把 0 1 数据帧变成⾼低电压信号传输出去)协议:IEEE802.4,Rj244层:接⽹输⽤应⽤层: 7层中的应⽤层,表⽰层,会话层协议:FTP(⽂件传输协议),SMTP(电⼦邮件传输协议),HTTP(超⽂本传输协议)传输层: 7层中的传输层协议:TCP,UDP⽹际层: 7层中的⽹络层协议:IP⽹络接⼝层: 7层中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协议:Ethernet(以太⽹(现在⼤部分局域⽹都是这种,⽆连接(没有三次握⼿),不可靠(没有数据帧号,丢了不知道))),ATM(异步传输模式(信元传输)), Frame Relay(帧中继(数据帧传输,已经过时了))主要记住:每个层的名字,每个层的作⽤,每个层的协议。

四层转发和七层转发

四层转发和七层转发

四层转发和七层转发网络通信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网络通信中,转发是一项重要的功能。

转发可以实现数据包在网络中的传递,使信息能够顺利到达目的地。

根据OSI模型的不同层次,网络转发可以分为四层转发和七层转发。

本文将对这两种转发方式进行详细介绍,并比较它们的特点和优劣。

一、四层转发四层转发是指在OSI模型中的传输层进行的转发过程。

传输层是负责端到端通信的层次,它通过各种协议(如TCP、UDP)将数据传输到目标主机。

四层转发主要通过端口号来实现。

四层转发的特点是简单高效。

由于只涉及到端口号的转发,所以转发过程较为简单,可以快速地将数据传输到目标主机。

此外,四层转发对网络拓扑结构要求不高,可以适用于各种网络环境。

然而,四层转发的缺点是缺乏深度的应用分析。

它只根据端口号来进行转发,并不能深入解析应用层数据,对应用层的特殊需求无法满足。

二、七层转发七层转发是指在OSI模型中的应用层进行的转发过程。

应用层是用户与网络之间直接交互的层次,它负责各种应用协议的处理和数据的格式转换。

七层转发主要通过应用层协议来实现。

七层转发的特点是功能强大。

通过深入解析应用层数据,七层转发可以根据数据的内容进行转发决策。

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应用层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务。

七层转发还可以进行数据压缩、数据加密等处理,提升网络传输效率和安全性。

然而,七层转发的缺点是复杂性较高。

由于需要对应用层数据进行深入解析和处理,七层转发的转发过程较为复杂,对硬件和软件的要求较高。

此外,七层转发可能会引入较大的延迟,影响网络传输的实时性。

三、四层转发与七层转发的比较1. 特点比较:四层转发简单高效,适用于各种网络环境;七层转发功能强大,可以提供定制化的服务。

2. 转发过程比较:四层转发只涉及端口号的转发;七层转发需要深入解析应用层数据。

3. 适用性比较:四层转发适用于一般的网络通信,对网络拓扑结构要求不高;七层转发适用于对应用层有特殊需求的场景。

网络之OSI七层协议模型、TCPIP四层模型

网络之OSI七层协议模型、TCPIP四层模型

⽹络之OSI七层协议模型、TCPIP四层模型13.OSI七层模型各层分别有哪些协议及它们的功能在互联⽹中实际使⽤的是TCP/IP参考模型。

实际存在的协议主要包括在: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络层、传输层和应⽤层。

各协议也分别对应这5个层次⽽已。

要找出7个层次所对应的各协议,恐怕会话层和表⽰层的协议难找到啊。

【1】物理层:主要定义物理设备标准,如⽹线的接⼝类型、光纤的接⼝类型、各种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等。

它的主要作⽤是传输⽐特流(就是由1、0转化为电流强弱来进⾏传输,到达⽬的地后在转化为1、0,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数模转换与模数转换),这⼀层的数据叫做⽐特。

【2】数据链路层:定义了如何让格式化数据以进⾏传输,以及如何让控制对物理介质的访问,这⼀层通常还提供错误检测和纠正,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3】⽹络层:在位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络中的两个主机系统之间提供连接和路径选择,Internet的发展使得从世界各站点访问信息的⽤户数⼤⼤增加,⽽⽹络层正是管理这种连接的层。

【4】传输层:定义了⼀些传输数据的协议和端⼝号(WWW端⼝80等),如:TCP(传输控制协议,传输效率低,可靠性强,⽤于传输可靠性要求⾼,数据量⼤的数据),UDP(⽤户数据报协议,与TCP特性恰恰相反,⽤于传输可靠性要求不⾼,数据量⼩的数据,如QQ聊天数据就是通过这种⽅式传输的),主要是将从下层接收的数据进⾏分段和传输,到达⽬的地址后再进⾏重组,常常把这⼀层数据叫做段。

【5】会话层:通过传输层(端⼝号:传输端⼝与接收端⼝)建⽴数据传输的通路,主要在你的系统之间发起会话或者接受会话请求(设备之间需要互相认识可以是IP 也可以是MAC或者是主机名)。

【6】表⽰层:可确保⼀个系统的应⽤层所发送的信息可以被另⼀个系统的应⽤层读取。

例如,PC程序与另⼀台计算机进⾏通信,其中⼀台计算机使⽤扩展⼆⼀⼗进制交换码(EBCDIC),⽽另⼀台则使⽤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ASCII)来表⽰相同的字符。

TCPIP四层模型和OSI七层模型[技巧]

TCPIP四层模型和OSI七层模型[技巧]

1.1.2 TCP/IP四层模型和OSI七层模型表1-1是 TCP/IP四层模型和OSI七层模型对应表。

我们把OSI七层网络模型和Linux TCP/IP四层概念模型对应,然后将各种网络协议归类。

表1-1 TCP/IP四层模型和OSI七层模型对应表OSI七层网络模型Linux TCP/IP四层概念模型对应网络协议应用层(Application)应用层TFTP, FTP, NFS, WAIS表示层(Presentation)Telnet, Rlogin, SNMP, Gopher 会话层(Session)SMTP, DNS传输层(Transport)传输层TCP, UDP网络层(Network)网际层IP, ICMP, ARP, RARP, AKP, UUCP数据链路层(DataLink)网络接口FDDI, Ethernet, Arpanet, PDN, SLIP, PPP物理层(Physical)IEEE 802.1A, IEEE 802.2到IEEE 802.111.网络接口网络接口把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放在一起,对应TCP/IP概念模型的网络接口。

对应的网络协议主要是:Ethernet、FDDI和能传输IP数据包的任何协议。

2.网际层网络层对应Linux TCP/IP概念模型的网际层,网络层协议管理离散的计算机间的数据传输,如IP协议为用户和远程计算机提供了信息包的传输方法,确保信息包能正确地到达目的机器。

这一过程中,IP和其他网络层的协议共同用于数据传输,如果没有使用一些监视系统进程的工具,用户是看不到在系统里的IP的。

网络嗅探器 Sniffers是能看到这些过程的一个装置(它可以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它能读取通过网络发送的每一个包,即能读取发生在网络层协议的任何活动,因此网络嗅探器Sniffers会对安全造成威胁。

重要的网络层协议包括ARP(地址解析协议)、ICMP(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和IP协议(网际协议)等。

比较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异同

比较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异同

比较OSI参考模型与TCP IP参考模型的异同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都是网络通信的标准,它们定义了网络协议的层次结构和各层的功能。

这两个模型在结构、层次和功能上都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下面将详细比较这两个模型的异同。

一、相似之处1.分层结构: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都采用了分层的结构,将网络协议分为多个层次,以便于理解和实现。

2.面向传输:两个模型都是面向传输的,即在网络通信中,它们都关注于数据的传输,包括数据的封装、传输和解封装。

3.协议规范:两个模型都定义了各层的协议规范,包括数据格式、通信规则和交互流程等。

4.独立性:两个模型都强调各层之间的独立性,以便于升级和替换各层的协议而不影响其他层。

二、差异之处1.层次数量:OSI参考模型有7个层次,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而TCP/IP参考模型只有4个层次,包括网络接口层、互联网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2.层次命名:OSI参考模型的层次命名更加规范和统一,各层次的命名具有明确的含义和目的。

而TCP/IP参考模型的层次命名相对较为简单,如网络接口层、互联网层和传输层等。

3.传输协议:OSI参考模型在传输层上只使用一种协议,即传输控制协议(TCP)。

而TCP/IP参考模型在传输层上使用两种协议,即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4.应用协议:OSI参考模型的应用层协议较为丰富,包括文件传输协议(FTP)、电子邮件传输协议(SMTP和POP3)、远程登录协议(Telnet)等。

而TCP/IP参考模型的应用层协议相对较少,主要包括HTTP、FTP和SMTP等。

5.安全性:OSI参考模型强调安全性,在多个层次上都提供了安全机制。

而TCP/IP参考模型在安全性方面相对较弱,主要依赖于应用层的协议实现安全性。

6.灵活性:TCP/IP参考模型比OSI参考模型更加灵活,易于实现和使用。

网络七层模型与四层模型区别

网络七层模型与四层模型区别

⽹络七层模型与四层模型区别
七层模型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层、应⽤层。

分层功能职责
物理层:底层数据传输,如⽹线;⽹卡标准。

数据链路层:定义数据的基本格式,如何传输,如何标识;如⽹卡MAC地址。

⽹络层:定义IP编址,定义路由功能;如不同设备的数据转发。

传输层:端到端传输数据的基本功能;如 TCP、UDP。

会话层:控制应⽤程序之间会话能⼒;如不同软件数据分发给不同软件。

标识层:数据格式标识,基本压缩加密功能。

应⽤层:各种应⽤软件,包括 Web 应⽤。

TCP/IP 模型将 OSI 模型由七层简化为四层,传输层和⽹络层被完整保留,因此⽹络中最核⼼的技术就是传输层和⽹络层技术。

TCP/IP 协议中每层技术举例:
⽹络访问层:ARP、RARP
互联⽹层:ICMP、IP
传输层:TCP、UDP
应⽤层:DNS、FTP、HTTP、SMTP、TELNET、IRC、WHOIS。

OSI七层模型基础知识及各层常见应用要点

OSI七层模型基础知识及各层常见应用要点

OSI七层模型基础知识及各层常见应用要点OSI七层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Model)是计算机网络领域常用的一种标准框架,用于描述计算机网络中不同层次之间的通信过程。

该模型把网络通信划分为七个层次,每个层次负责一种特定的功能,通过明确的接口和协议与相邻层次进行通信。

下面将介绍每个层次的基础知识及常见应用要点。

1. 物理层(Physical Layer)物理层是网络的最底层,负责传输数据的物理媒介,如电缆、光纤、无线电波等。

其主要功能是将比特流转化为物理信号,并在物理链路上传输。

常见应用要点包括:传输速率、传输介质、信号编码和调制等。

2.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数据链路层负责在物理链路上可靠地传递数据帧。

其中包括了分帧、物理寻址、差错检测等功能。

它还负责解决在直接相连的设备之间传输数据时所遇到的问题。

常见应用要点包括:以太网和无线局域网(WLAN)。

3. 网络层(Network Layer)网络层负责将数据传输到目标地址的网络。

其主要功能是为数据报文选取合适的路由和转发,实现跨网络的递送。

常见应用要点包括:IP协议、路由选择和网络地址转换等。

4.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传输层负责提供端到端的可靠传输服务。

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分组发送和接收数据,确保数据能够完整无误地到达目标。

常见应用要点包括:TCP协议和UDP协议。

5. 会话层(Session Layer)会话层负责管理和维护两个通信节点之间的会话连接。

其主要功能是建立、维护和终止会话连接,以及管理会话中的同步和流量控制。

常见应用要点包括:会话管理和会话同步等。

6.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表示层负责处理数据的格式和编码问题,以确保通信双方能够正确解释和解码数据。

其主要功能包括数据格式转换、数据加密和数据压缩等。

常见应用要点包括:数据压缩和数据加密。

7.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应用层是最高层,负责为用户提供各种网络应用服务。

TCPIP协议族的四个层次

TCPIP协议族的四个层次

TCPIP协议族的四个层次OSI7层模型的⼩结 :在7层模型中,每⼀层都提供⼀个特殊的⽹络功能。

从⽹络功能的⾓度看:下⾯4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络层和传输层)主要提供数据传输和交换功能,即以节点到节点之间的通信为主;第4层作为上下两部分的桥梁,是整个⽹络体系结构中最关键的部分;⽽上3层(会话层、表⽰层和应⽤层)则以提供⽤户与应⽤程序之间的信息和数据处理功能为主。

简⾔之,下4层主要完成通信⼦⽹的功能,上3层主要完成资源⼦⽹的功能。

以下是TCP/IP分层模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D│F│W│F│H│G│T│I│S│U│E | | │ ││N│I│H│T│T│O│E│R│M│S│ | | │第四层,应⽤层 ││S│N│O│P│T│P│L│C│T│E│M| | │ ││ │G│I│ │P│H│N│ │P│N│A│其他 | │ ││ │E│S│ │ │E│E│ │ │E│I | | │ ││ │R│ │ │ │R│T│ │ │T│L | | └───────——─┘└─┴─┴─-┴─┴─-┴─┴─-┴─┴─-┴─┴------———— ┌───────—–─┐┌─────────——-┬──——–─────────┐ │第三层,传输层│ | TCP | UDP | └───────—–─┘└────────——-─┴──────────——–─┘ ┌───────—–─┐┌───—-──┬───—─┬────────——-──┐ │ │ | │ICMP│ I G M P | |第⼆层,⽹络层│ | └──—──┘ |  │ │ | IP | └────────—–┘└────────────────────————-─-┘ ┌────────—–┐┌─────────——-┬──────——–─────┐ │第⼀层,⽹络接⼝││ARP/RARP | 其它 | └────────——┘└─────────——┴─────——–──────┘ TCP/IP四层参考模型 TCP/IP协议被组织成四个概念层,其中有三层对应于ISO参考模型中的相应层。

七层协议和四层协议

七层协议和四层协议

七层协议和四层协议在计算机网络领域,七层协议和四层协议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分别指的是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栈中的协议层。

它们对网络通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将分别对七层协议和四层协议进行详细介绍。

七层协议,也称为OSI参考模型,是一种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的网络通信协议体系结构。

它将网络通信分为七个层次,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每一层都有着特定的功能和任务,通过分层的方式来实现网络通信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物理层负责传输比特流,数据链路层负责数据帧的传输和错误检测,网络层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传输层负责端到端的数据传输,会话层负责建立和管理会话,表示层负责数据的格式化和加密,应用层负责应用程序的通信和数据交换。

七层协议的分层设计使得不同层次的协议可以独立地进行开发和维护,极大地提高了网络通信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四层协议,也称为TCP/IP协议栈,是一种由美国国防部提出的网络通信协议体系结构。

它将网络通信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与七层协议相比,TCP/IP协议栈将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合并为一个应用层,简化了协议的层次结构。

网络接口层负责硬件设备的驱动和数据帧的发送,网络层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传输层负责端到端的数据传输,应用层负责应用程序的通信和数据交换。

TCP/IP协议栈是互联网通信的基础,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应用都是基于TCP/IP协议栈进行开发和部署的。

总的来说,七层协议和四层协议都是网络通信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协议体系结构和分层设计思想。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网络需求和环境来选择合适的协议体系结构,以实现网络通信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OSI七层模型基础知识及各层常见应用

OSI七层模型基础知识及各层常见应用

O S I七层模型基础知识及各层常见应用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O S I七层模型基础知识及各层常见应用OSIOpenSourceInitiative(简称OSI,有译作开放源代码促进会、开放原始码组织)是一个旨在推动开源软件发展的非盈利组织。

OSI参考模型(OSI/RM)的全称是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ReferenceModel,OSI/RM),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一个网络系统互连模型。

它是网络技术的基础,也是分析、评判各种网络技术的依据,它揭开了网络的神秘面纱,让其有理可依,有据可循。

一、OSI参考模型知识要点图表1:OSI模型基础知识速览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

1至4层被认为是低层,这些层与数据移动密切相关。

5至7层是高层,包含应用程序级的数据。

每一层负责一项具体的工作,然后把数据传送到下一层。

由低到高具体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第7层应用层—直接对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应用程序可以变化,但要包括电子消息传输第6层表示层—格式化数据,以便为应用程序提供通用接口。

这可以包括加密服务第5层会话层—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端连接。

此服务包括建立连接是以全双工还是以半双工的方式进行设置,尽管可以在层4中处理双工方式第4层传输层—常规数据递送-面向连接或无连接。

包括全双工或半双工、流控制和错误恢复服务?第3层网络层—本层通过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它包括通过互连网络来路由和中继数据第2层数据链路层—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

本层指定拓扑结构并提供硬件寻址第1层物理层—原始比特流的传输电子信号传输和硬件接口数据发送时,从第七层传到第一层,接受方则相反。

各层对应的典型设备如下:应用层……………….计算机:应用程序,如FTP,SMTP,HTTP表示层……………….计算机:编码方式,图像编解码、URL字段传输编码会话层……………….计算机:建立会话,SESSION认证、断点续传传输层……………….计算机:进程和端口网络层…………………网络:路由器,防火墙、多层交换机数据链路层………..网络:网卡,网桥,交换机物理层…………………网络:中继器,集线器、网线、HUB二、OSI基础知识OSI/RM参考模型的提出世界上第一个网络体系结构由IBM公司提出(74年,SNA),以后其他公司也相继提出自己的网络体系结构如:Digital公司的DNA,美国国防部的TCP/IP等,多种网络体系结构并存,其结果是若采用IBM的结构,只能选用IBM的产品,只能与同种结构的网络互联。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述TCP/IP 四层模型和OSI 七层模型中每一层所完成的功能,以及这两个模型的不同点。

(一)OSI七层模型OSI模型将网络结构划分为七层:即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每一层均有自己的一套功能集,并与紧邻的上层和下层交互作用。

,在顶端与底端之间的每一层均能确保数据以一种可读、无错、排序正确的格式被发送。

物理层是OSI模型的最低层或第一层,该层包括物理连网媒介,如电缆连线连接器。

物理层的协议产生并检测电压以便发送和接收携带数据的信号。

尽管物理层不提供纠错服务,但它能够设定数据传输速率并监测数据出错率。

网络物理问题,如电线断开,将影响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是O S I 模型的第二层,它控制网络层与物理层之间的通信。

它的主要功能是将从网络层接收到的数据分割成特定的可被物理层传输的帧。

帧是用来移动数据的结构包,它不仅包括原始(未加工)数据,或称“有效荷载”,还包括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网络地址以及纠错和控制信息。

其中的地址确定了帧将发送到何处,而纠错和控制信息则确保帧无差错到达。

网络层,即O S I模型的第三层,其主要功能是将网络地址翻译成对应的物理地址,并决定如何将数据从发送方路由到接收方。

例如,一个计算机有一个网络地址1 0 . 3 4 . 9 9 . 1 2 (若它使用的是T C P / I P 协议)和一个物理地址0 0 6 0 9 7 3 E 9 7 F 3 。

传输层主要负责确保数据可靠、顺序、无错地从A点到传输到2点(A、E点可能在也可能不在相同的网络段上)。

因为如果没有传输层,数据将不能被接受方验证或解释,所以,传输层常被认为是O S I 模型中最重要的一层。

会话层负责在网络中的两节点之间建立和维持通信。

术语“会话”指在两个实体之间建立数据交换的连接;常用于表示终端与主机之间的通信。

会话层的功能包括:建立通信链接,保持会话过程通信链接的畅通,同步两个节点之间的对话,决定通信是否被中断以及通信中断时决定从何处重新发送。

表示层如同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翻译官,在表示层,数据将按照网络能理解的方案进行格式化;这种格式化也因所使用网络的类型不同而不同。

表示层协议还对图片和文件格式信息进行解码和编码。

OSI模型的顶端也即第七层是应用层。

应用层负责对软件提供接口以使程序能使用网络服务。

术语“应用层”并不是指运行在网络上的某个特别应用程序,如Microsoft Wo r d ,应用层提供的服务包括文件传输、文件管理以及电子邮件的信息处理。

(二)TCP/IP 四层模型TCP/IP 这个协议遵守一个四层的模型概念:应用层、传输层、互联层和网络、接口层。

模型的基层是网络接口层。

负责数据帧的发送和接收,帧是独立的网络信息传输单元。

网络接口层将帧放在网上,或从网上把帧取下来。

互联层。

互联协议将数据包封装成internet 数据报,并运行必要的路由算法。

这里有四个互联协议:网际协议IP :负责在主机和网络之间寻址和路由数据包。

地址解析协议ARP获得同一物理网络中的硬件主机地址。

网际控制消息协议ICMP发送消息,并报告有关数据包的传送错误。

互联组管理协议IGMP被IP主机拿来向本地多路广播路由器报告主机组成员。

传输层。

传输协议在计算机之间提供通信会话。

传输协议的选择根据数据传输方式而定。

两个传输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为应用程序提供可靠的通信连接。

适合于一次传输大批数据的情况。

并适用于要求得到响应的应用程序。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提供了无连接通信,且不对传送包进行可靠的保证。

适合于一次传输小量数据,可靠性则由应用层来负责。

应用层。

应用程序通过这一层访问网络。

(三)TCP/IP与OS模型的比较TCP/IP与OSI模型是一种相对应的关系。

应用层:大致对应于O S I 模型的应用层和表示层,应用程序通过该层利用网络。

传输层:大致对应于O S I模型的会话层和传输层,包括T C P (传输控制协议)以及U D P (用户数据报协议),这些协议负责提供流控制、错误校验和排序服务。

所有的服务请求都使用这些协议。

互连网层:对应于O S I模型的网络层,包括I P (网际协议)、I C M P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GM P (网际组报文协议)以及A R P (地址解析协议)。

这些协议处理信息的路由以及主机地址解析。

网络接口层:大致对应于O S I 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该层处理数据的格式化以及将数据传输到网络电缆。

OSI 七层模型OSI 中的层 功能 TCP/IP 协议族应用层 文件传输,电子邮件,文件服务,虚拟终端 TFTP ,HTTP ,SNM ,PFTP ,SMTP ,DNS ,Telnet物理层 以二进制数据形式在物理媒体上传输数据 ISO2110 , I EEE802, I EEE802.2 TCP/IP 五层模型的协议 应用层 传输层:四层交换机、也有工作在四层的路由器网络层:路由器、三层交换机数据链路层:网桥(现已很少使用)、以太网交换机(二层交换机)、网卡(其实网卡是一半工作 在物理层、一半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中继器、集线器、还有我们通常说的双绞线也工作在物理层 除了层的数量之外,开放式系统互联(OSI )模型与TCP/IP 协议有什么区别?开放式 系统互联模型是一个参考标准, 解释协议相互之间应该如何相互作用。

TCP/IP 协议是美国国 防部发明的,是让互联网成为了目前这个样子的标准之一。

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中没有清楚地描绘 TCP/IP 协议,但是在解释 TCP/IP 协议时很容易想到开 放式系统互联模型。

两者的主要区别如下:• TCP/IP 协议中的应用层处理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中的第五层、第六层和第七层的功能。

• TCP/IP 协议中的传输层并不能总是保证在传 输层可靠地传输数据包,而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可以做到。

TCP/IP 协议还提供一项名为UD R 用户数据报协议)的选择。

UDP 不能保证可靠的数据包传 输。

TCP/UD 助、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 和 UDP (User DatagramProtocol )协议属于传输层协议。

其中TCP 提供IP 环境下的数据可靠传输,它提 供的服务包括数据 流传送、可靠性、有效流控、全双工操作和多路复 用。

通过面向连接、端到端和可靠的数据包发送。

通俗说,它是事先为所发送的数据开 辟出连接好 的通道,然后再进行数据发送;而 UDP 则不为IP 提供可靠性、流控或差错恢复功能。

一般来说,TCP 对应的是可靠性要求高的应用,而 UDP 对应的则是可靠性要 求低、传输经济的应用。

TCP 支持的应用协议主要有:Tel net 、FTP SMTP 等; UDP 支持的应用层协议主要 有:NFS (网络文件系统)、SNM R 简单网 络管理协议)、DNS (主域名称系统)、TFTP (通用文件传输协议)等.TCP/IP 协议与低层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无关,这也是 TCP/IP 的重要特点*********************************************************OSI 是Ope n System In terco nn ect 的缩写,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

OSI 七层参考模型的各个层次的划分遵循下列原 则:1、同一层中的各网络节点都有相同的层次结构,具有同样的功能。

2、同一节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可以是逻辑接 口)进行通信。

3、七层结构中的每一层使用下一层提供的服务,并且向其上层提供服务。

4、不同节点的同等层按照协议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 信。

第第一层 :物理层( PhysicalLayer ) ,规定通信设备的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过程 的特性,用以 建立、表示层 数据格式化,代码转换,数据加密 会话 层 解除或建立与别的接点的联系 传输层 提供端对端的接口 TCP 网络层 为数据包选择路由 IP 数据链路层 传输有地址的帧以及错误检测功能 没有协议没有协议,UDP,ICMP ,RIP ,OSPF ,BGP ,IGMP SLIP ,CSLIP ,PPP ,ARP ,RARP ,MTU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连接。

具体地讲,机械特性规定了网络连接时所需接插件的规格尺寸、引脚数量和排列情况等;电气特性规定了在物理连接上传输bit 流时线路上信号电平的大小、阻抗匹配、传输速率距离限制等;功能特性是指对各个信号先分配确切的信号含义,即定义了DTE和DCE之间各个线路的功能;规程特性定义了利用信号线进行bit 流传输的一组操作规程,是指在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护、交换信息是,DTE和DCE双放在各电路上的动作系列。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比特(bit )。

属于物理层定义的典型规范代表包括:EIA/TIA RS-232、EIA/TIA RS-449、V.35、RJ-45等。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DataLinkLayer): 在物理层提供比特流服务的基础上,建立相邻结点之间的数据链路,通过差错控制提供数据帧(Frame在信道上无差错的传输,并进行各电路上的动作系列。

数据链路层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传输。

该层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寻址、数据的成帧、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重发等。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帧(frame)。

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代表包括:SDLC HDLC PPR STR帧中继等。

第三层:网络层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通信的两个计算机之间可能会经过很多个数据链路,也可能还要经过很多通信子网。

网络层的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网间路由和交换结点,确保数据及时传送。

网络层将数据链路层提供的帧组成数据包,包中封装有网络层包头,其中含有逻辑地址信息- - 源站点和目的站点地址的网络地址。

如果你在谈论一个IP 地址,那么你是在处理第3层的问题,这是“数据包”问题,而不是第2层的“帧”。

IP 是第3层问题的一部分,此外还有一些路由协议和地址解析协议(ARP。

有关路由的一切事情都在第3层处理。

地址解析和路由是3层的重要目的。

网络层还可以实现拥塞控制网际互连等功能。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数据包(packet )。

网络层协议的代表包括:IP、IPX、RIP、OSPF等。

第四层:处理信息的传输层。

第4层的数据单元也称作数据包(packets )。

但是,当你谈论TCP等具体的协议时又有特殊的叫法,TCP的数据单元称为段(segments)而UDF协议的数据单元称为“数据报(datagrams)”。

这个层负责获取全部信息,因此,它必须跟踪数据单元碎片、乱序到达的数据包和其它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

第4层为上层提供端到端(最终用户到最终用户)的透明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