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
重庆方言语音研究
重庆方言语音研究重庆方言语音研究引言方言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反映了不同地区的人们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共性和个性。
作为中国最大的直辖市之一,重庆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与其它地方相比,其方言音系研究更加显得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重庆方言的语音特点,并通过一些实例来说明。
一、声母重庆方言的声母音系较为丰富,可分为轻、重两类。
轻声母包括b、p、m、f、d、t、n、l、g、k、h,而重声母则有b、p、d、t、g、k、h。
例如,“杯子”读作“pei-zi”,“大门”读作“da-men”。
二、韵母重庆方言的韵母数量较少,大致可以分为清韵、浊韵和轻韵三类。
清韵母有i、u、ü,浊韵母有ang、eng、ong,轻韵母有a、o、e。
例如,“说”读作“seo”,“炎热”读作“yan-ye”。
三、声调重庆方言的声调系统相对较为复杂,包括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阴平说话时声音较高,阳平则较低,上声声调上扬,去声则下降。
例如,“妹妹”读作“mi-mi”,“过去”读作“gwo-chu”。
四、语音变异重庆方言与普通话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语音差异和变异。
这种变异主要表现在音节衰减、不明显的声调差异和音调轮廓模糊等方面。
例如,在发音时,“没关系”读作“mei 齐事”,“床前明月光”读作“chu群明镉光”。
五、语音习得语言的习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儿童的语音习得情况可以看出方言的特点和个性。
根据对重庆地区儿童语音习得的观察和调查,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在习得重庆方言时会出现一些普通话不能解释的语音现象。
这一现象可能与当地方言的特点和家庭教育有关。
六、保护与传承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普通话而不是方言进行交流。
重庆方言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资源,亟需得到保护和传承。
政府应该加大对方言的宣传和教育力度,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方言,倡导方言与普通话并行的发展。
结论重庆方言作为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语音特点和个性需要得到更多的学者关注和研究。
山东临沂方言对英语语音语调学习的负迁移
山东临沂方言对英语语音语调学习的负迁移一、引言语言结构千差万别,语言的实现形式也各不相同,因而作为语言物质外壳的语音也具有各自的特性。
行为主义的语音理论认为,第二语言习得所遇到的最大障碍是以前的语音习惯对第二语言语音的干扰,[1]学习者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母语发音习惯的影响,会不自觉地把母语的发音习惯搬到外语学习中,形成迁移。
迁移是个心理学术语,早期仅指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现在一般认为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2]Terence Odlin认为迁移是来自于母语和以前习得(也许是不完全地)的其他任何语言之间相似和差异的那种影响。
[3]迁移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2]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指由于语言的相似性,学习者把母语规则迁移到外语中去,这时母语规则能减轻外语学习的负担,促进学习。
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则指由于母语规则与外语规则有差异,母语的迁移便会干扰外语学习,形成消极影响。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两者分属不同的语系,因此在语音语调系统和发音规律上都存在着差异,语音学习的负迁移也就必然存在。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方言众多,又各自不同,自成体系,学生习得的方言影响根深蒂固,因此研究方言对英语语音语调学习的负迁移就十分必要,本文以RP(Received Pronunciation)为英语标准,讨论山东临沂方言对英语语音语调学习的影响。
二、临沂方言的语音特点钱曾怡、高文达等学者把山东方言分为两大区四小区,即东区的东莱区、东潍区和西区的西齐区、西鲁区。
[4]临沂方言跨越了西鲁区和东潍区两个方言区,其语音特征十分丰富。
舌尖后音翘舌不到位,舌尖前音发成齿间音,舌面音发音靠前等现象是临沂方言中普遍存在的。
而r声母音节发成零声母音节,则是东潍区所特有的。
如日ri发成yi;人ren发成yin;肉rou发成you。
而sh声母与合口呼相拼时跟f声母相混,只出现在西鲁区。
方言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方言对外语学习的影响研究方言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或是为了利用好的影响,或是克服坏的影响,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学习语言,加强各际的文化交流。
首先缓解学习者的文化紧张心理。
人们总是对陌生的事务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学习者初次接触一种语言,产生文化紧张心理是很正常的。
而方言能够尽快帮助学生熟悉并了解自己当前所处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以及当地的历史、地理和风土人情,对缓解学习者的文化紧张心理是十分有益的。
其次,容易对标准外语的学习产生误导。
方言可以缓解外语学习者的文化紧张心理,缩短其适应过程,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但是,方言对外语习得的“弊”还是显然易见的,例如刚开始若是跟着方言学会了不标准的发音,那么以后很难改正。
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便于各种文化的交流,不可否认,载承着一方水土风情的方言对这种文化的交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还有缩短学习者的文化适应过程。
文化具有排他性。
一个从自己所熟悉的文化环境中突然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文化环境中的人,其对新文化的适应往往需要一个过程,而方言能够帮助他们缩短这种文化适应的过程。
最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每一种方言都有其特定的文化源流、特定的地域范围和特定的使用人群。
而方言能够使学习者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这个最有利于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最终提高他们外语习得的速度和成效。
精品范文,尽在豆丁网,放心下载,价格实惠根据我校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在全面推进教师业务素质提升到基础上,本学期以培养校级骨干教师、区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不同层次师资人才为目标,立足校本培训重点做了如下工作:1.强化管理,促进教师更新教育理念。
为推进教师自我学习,学校鼓励教师网上学习,根据学校要求进行理论学习摘抄和教育博客建设。
教师自学理论学习的内容要贴近学校教育和教师教学的实际,继续实行月检查考核管理制度。
2.组织落实,安排教师参与各级培训。
为提高学科教师的教学水平,认真落实区教培中心组织的各级各类的学科培训,组织教师认真参与。
方言论文方普普通话论文
方言论文方普普通话论文摘要:随着近年来普通话的大力推广,我国现阶段大部分地区已经从方言过渡到方普。
在不远的将来,我国定能摆脱大部分地区讲“方普”的情况,继续实施推广普通话的根本任务,实现语言上的“大一统”。
一、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方言与普通话看似背道而驰,但二者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没有方言,普通话标准音的制定将相当困难。
方言是吸收了各不同地域间不同文化差异、不同历史背景的语言。
各专家在编纂普通话时,把吸收了各地区方言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精华,归纳总结并尽量追求好听、实用、普及等的规则,制定出来的语言。
例如在河南方言中“围脖”一词使用广泛,普通话中同样意义的词汇则以“围巾”作为标准。
抛开河南方言音不谈,用普通话讲“围脖”,全国各地的人也都知道是“围巾”。
如今汉语词典也将“围脖”一词收录其中。
普通话中经常使用“有没有”作为问句出现在日常生活中,起初的河南方言则习惯用“有某”。
随着普通话的推广与普及,普通话对方言逐渐起到了同化作用:河南方言的“有某”,在过度阶段演化为“有木有”,部分接受新生事物较快的年轻人也逐渐将“有没有”用于河南方言。
这种现象不是偶然,而是随着语言文化的发展,形成的互相吸收、互相融合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出现,也使方言中的“俚语”和特色随着推普而逐渐流失。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方言的研究,绝不能忽略方言在我国语言研究中的地位。
二、方言存在的意义方言作为研究探索我国文化与历史的“活化石”,它的存在意义非凡:1. 方言是探索文化渊源的通道。
方言是地方文化的载体,它承载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生活。
玉米在广州、香港叫做“粟米”,中原地带叫做“玉蜀黍”,在河北叫做“棒子”,不懂得各地地方方言的人很难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
之所以有这么多种叫法,就是由于地域不同、文化不同造成的。
2. 方言是附载历史文化的纽带。
通过探索方言,可以了解历史,留存历史记忆,从而将方言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留存下来。
学者和专家通过对古音学的研究和探索,能够探究方言从古至今发展的奥秘,也能试着了解方言是如何从古至今演化的。
函授本科《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二)(同名18335)
函授本科《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二)(同名18335)函授本科《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二)标题:浅谈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摘要: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
人类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
但是,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方言繁杂,有着自己的特征,人们在交际中用不规范语言交谈极不方便。
而普通话是我国规范的现代民族共同语,是全国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作为人类思维、交际的工具,具有基础作用。
所以要大力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推进语言的规范化、标准化,这是是保证社会协调运转的必要条件。
方言不仅是承载信息的工具,而且还是负载情感文化的纽带。
方言是一种交际功能受到地区限制、其发展未达到标准化的语言变体。
它通常与地域密切相关。
文章首先对我国语言学界关于“语言习得”理论的争议予以解析,然后分析了方言对于语言习得的影响,并提出几点建议。
笔者认为,只有重视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才能实现真正的跨际文化交流。
关键词:语言方言语言习得意义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
人类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
语言的亲缘性极其强烈,任何民族、地区、国家的语言对自身而言可称为主体语言或母语;反之,则称为客体语言或外语。
一般情况下,人类对母语的掌握是习得而来的,也就是说在母语的自然环境中无意识地学成的,而对外语来说则是学来的,即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有意识地学成的。
方言是一种交际功能受到地区限制、其发展未达到标准化的语言变体。
它通常与地域密切相关,例如居住在中国东南部的人们操着南方方言,而北部人则操着带有儿化音的北方口音。
但大多数情况下,相邻地区的地域方言较为相近。
方言对语言习得到底会产生哪些影响呢?鉴于语言学界对“语言习得”理论的争论颇多,所以笔者认为深入解析语言习得对研究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解析语言习得按照《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2000年版)的定义,语言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是一个人语言的学习和发展。
《2024年从语言迁移角度看鄂尔多斯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范文
《从语言迁移角度看鄂尔多斯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篇一一、引言语言迁移理论在语言学及语言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
在习得第二语言(L2)时,母语(N1)的语音、语法及文化特征可能对第二语言的习得产生影响,其中语音的迁移尤其明显。
鄂尔多斯方言,作为中国北方的一种方言,其独特的语音特点对当地居民习得英语语音时可能产生何种影响,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二、鄂尔多斯方言的语音特点鄂尔多斯方言属于晋语区,其语音特点主要表现在声母、韵母和声调上。
其中,声母的卷舌音和鼻音较多,韵母的儿化音和音调变化丰富,而声调则具有明显的四声八调特征。
这些独特的语音特点,既体现了鄂尔多斯方言的魅力,也可能成为英语语音习得的障碍。
三、语言迁移理论与英语语音习得语言迁移是指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学习者自动地、不可避免地将第一语言的规则、习惯或文化背景等应用到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
在英语语音习得中,鄂尔多斯方言的语音特点可能对英语发音产生正迁移或负迁移。
正迁移即鄂尔多斯方言中的某些特点有助于英语发音的准确性;而负迁移则可能使学习者受到母语语音规则的干扰,导致发音不准确。
四、鄂尔多斯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正面影响鄂尔多斯方言中一些卷舌音和儿化音等发音技巧,对于学习某些英语发音(如“r”音)有一定的帮助。
这主要体现在某些辅音的发音方法上,例如鄂尔多斯方言中的一些特殊发音技巧与英语中的“roll”或“l”等辅音的发音方法相似。
这些相似的发音方法为鄂尔多斯方言使用者提供了较为直观的参照,从而促进英语语音的正确习得。
五、鄂尔多斯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负面影响然而,尽管有正迁移的存在,但鄂尔多斯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例如,鄂尔多斯方言中的四声八调可能使学习者在发音时过于依赖母语的声调变化,从而忽略了英语中元音和辅音的正确发音方式。
此外,由于母语和英语的音节结构不同,鄂尔多斯方言中的某些特殊音节结构也可能导致学习者在英语发音中产生错误。
六、应对策略与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应对策略与建议:1. 增强跨文化意识:学习者应了解并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避免过度依赖母语规则进行语言迁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言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言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学科,它主要涵盖了语言的起源、形态、结构、功能和演化等方面。
应用语言学则是将语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的学科。
方言是指在一个语言的基础上,由于地理、历史、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而分化出的不同变体。
下面将详细介绍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言的相关内容。
首先,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语言。
语言是人类发展和交流的重要工具,具有独特的符号系统和语法结构。
语言学主要关注语言的声音、词汇、句法以及语义等方面。
通过对语言的系统性和规律性进行研究,语言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语言的内在运作机制和变化规律。
语言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
在声音层面,语言学家研究语音学,探究人类如何产生、感知和组织语音。
在词汇层面,语言学家研究词汇学,研究词的构成方式、词义变化和词汇的分类等问题。
在句法层面,语言学家研究句法学,研究句子的结构和句法关系。
在语义层面,语言学家研究语义学,研究语言如何表达意义。
此外,还有语用学、认知语言学、实证语言学等不同的分支领域。
应用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将语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应用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在社会、文化和认知等方面的应用。
比如,应用语言学可以研究语言的教育应用,包括外语教学、第二语言习得和语言教育政策等方面。
此外,应用语言学还可以研究语言的社会应用,比如语言与社会身份的关系、语言政治和语言规划等问题。
还有一些其他的应用领域,比如法律语言学、医学语言学和计算语言学等。
方言是语言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语言学中,方言指的是基于一个语言的区域性变体。
由于地理、历史、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同一个语言在不同的地区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差异。
这些差异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
方言研究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关注方言的发展、分类和特征。
每个地区的方言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比如,在中国,普通话是官方语言,但是由于地域差异,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方言,比如粤语、四川话等。
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及解决对策摘要:语言,作为媒介,是一种以任意发音符号组成的系统,是人类交流的手段,而语音在交际语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社会各领域的快速发展及国内外经济贸易、文化、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相互交流学习,学习英语已经成为必须。
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当以语音为首要学习任务,因为语音关系到发音、听力、背诵、口语等诸多方面,很大程度上影响交流和理解。
然而,学生在学习语音的时候难免会受到母语的影响,在我国一些地区,地方母语方言的负迁移始终困扰着广大英语学习者。
本研究将问卷调查及教学实例相结合,通过观察及列举,分析方言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进而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语音;方言;负迁移;英语学习1 四川、陕西两省的方言实例:笔者接触过四川、陕西两省份的学生,结合教学实践发现这样的现象:有些学生来自于农村地区,从小他们的汉语发音就有些许方言的味道。
四川学生和陕西个别地区的学生,很多人将发音 [ai]和[an]不分,音节[ai]和[h][b][p][m]相拼时,就容易将[ai]发成[an]。
[zh][ch][sh]和[i]相拼,容易读成[zi][ci][si]。
例如,将还(hái)读成hán,徘(pái)读成pán,是(shì)读成sì,水(shuǐ)读为(suì)。
宝鸡、汉中农村一带方言将拼音/l/和/n/混淆,例如,来(lái)读成nái,南(nán)读成lán,老(lǎo)读成nǎo。
在我班学生关于青岛崂山游记的英语作文中,崂(láo),大部分学生写成náo。
因此,导致崂山的英文Mount Lao 读成Mount Nao,引起了误解。
目前,高中生的发音也存在类似问题。
由于受地域、经济、文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他们在初学英语时(农村学生小学很少接触英语),他们往往不太重视对字母,音标和单词的正确读音,有的学生用汉字或汉语拼音标注读音,再加上方言的混淆,容易形成错误的拼读。
浅谈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 定稿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作业)评审表题目 XXXXXXXXXXXXXXXXXXXXXX姓名 XXXXXXXXXX 教育层次 XXXXX 学号 XXXXXXXXXXXXXXXX 分校 XXXXXXXXXX 专业汉语言文学教学点 XXXXX 指导教师 XXXX 日期 XXXX年XXXX月XXX日摘要 (3)绪论 (3)一、解析语言习得 (4)二、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 (5)(一)方言对母语习得的影响 (5)(二)方言对外语习得的影响 (6)三、如何利用及应对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 (7)(一)重视及加强普通话的学习 (7)(二)建立一种“方言+标准语”的互补式语言习得模式 (7)结论 (8)参考文献 (11)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
方言不仅是承载信息的工具,而且还是负载情感文化的纽带。
方言是一种交际功能受到地区限制、其发展未达到标准化的语言变体。
它通常与地域密切相关。
文章首先对我国语言学界关于“语言习得”理论的争议予以解析,然后分析了方言对于语言习得的影响,并提出几点建议。
笔者认为,只有重视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才能实现真正的跨际文化交流。
关键词:语言;方言;语言习得;意义语言的功能主要分为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两方面,其中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语言是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它同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是思维的载体和物质外壳以及表现形式。
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义为意义内容的,音义结合的词汇建筑材料和语法组织规律的体系。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
语言具有稳固性和民族性。
语言是人类的创造,只有人类有真正的语言。
许多动物也能够发出声音来表示自己的感情或者在群体中传递信息但是这都只是一些固定的程式, 不能随机变化。
只有人类才会把无意义的语音按照各种方式组合起来,成为有意义的语素,再把为数众多的语素按照各种方式组合成话语,用无穷变化的形式来表示变化无穷的意义。
《2024年从语言迁移角度看鄂尔多斯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范文
《从语言迁移角度看鄂尔多斯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篇一一、引言语言迁移是一个在语言学习中常见的现象,特别是在学习第二语言(L2)时,母语(L1)的影响尤为显著。
鄂尔多斯方言作为中国北方的一种独特方言,其语音特点对当地人学习英语语音时的影响不容忽视。
本文将从语言迁移的角度,探讨鄂尔多斯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
二、鄂尔多斯方言的语音特点鄂尔多斯方言属于晋语区,具有其独特的语音特点。
其中,声母、韵母和声调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
例如,鄂尔多斯方言中有些音素的发音与普通话或标准汉语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会对当地人学习英语语音时产生影响。
三、语言迁移理论及其在英语语音习得中的应用语言迁移理论认为,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学习者会不自觉地将母语的某些规则、习惯等应用到第二语言的习得中。
在英语语音习得方面,鄂尔多斯方言的语音特点可能对学习者的发音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例如,如果鄂尔多斯方言中的某些音素与英语中的音素相似,那么学习者可能会更容易习得这些音素;反之,如果存在较大差异,则可能会产生干扰,导致发音不准确。
四、鄂尔多斯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具体影响1. 积极影响:由于鄂尔多斯方言与英语在某些音素上存在相似性,这使得学习者在习得这些音素时更加容易。
例如,鄂尔多斯方言中的某些辅音和元音的发音与英语中的发音相近,这有助于学习者更快地掌握这些音素的发音。
2. 负面影响:然而,鄂尔多斯方言与英语在许多音素上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会对学习者的发音产生干扰。
例如,鄂尔多斯方言中的某些音素的发音方法与英语的发音方法完全不同,这可能导致学习者在发音时出现错误或偏差。
此外,鄂尔多斯方言的声调也可能对英语语调的习得产生影响。
五、应对策略为了减少鄂尔多斯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负面影响,学习者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增强英语语音意识:学习者应了解英语语音的基本规则和特点,以便更好地识别和纠正自己的发音错误。
2. 多听多模仿:通过听录音、看视频等方式,模仿地道的英语发音,逐步提高自己的发音水平。
汉语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影响研究述评
汉语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影响研究述评摘要:本研究检索整理了我国1957至2013年260篇研究汉语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影响的论文,从论文来源与阶段分布、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3方面分析阐述了汉语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影响研究的发展状况,阐述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其原因,展望了研究前景。
研究对于进一步探讨汉语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具有一定启示借鉴意义。
汉语方言; 英语语音习得; 影响; 述评作者简介:翟红华,山东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赵吉玲,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相关信息: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 编号11YJA740114) 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创新工程项目(2011-2015) 的阶段性成果。
衷心感谢《外语界》编辑部提出的宝贵修改意见。
(本文刊于《外语界》2015年第1期(总第166期))1.引言语音习得是掌握一门语言的基础之一。
英国著名语言学教授Gimson(1989)指出,学习一门语言应理解50%-90%的语法,会运用l%的词汇已经足够,但必须全面掌握语音,由此可见语音的重要性。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特定的语音系统和发音规律。
汉语和英语分属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在语音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母语为汉语英语学习者的发音往往因受到汉语发音特征的影响带有某种口音,而中国的方言区又十分复杂,“一般可分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和闽方言七个大方言区。
以上七大方言在语音、语法、词汇三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其中尤以语音差异为甚。
据统计,语音的不同约占80%”(杨伟钧1986:4)。
英语教学界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探讨汉语方言对英语学习者发音的影响,虽结论不一,但成果颇丰。
本研究尝试检索整理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汉语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影响的论文,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结合的方法,总结呈现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影响研究的状况、特点及发展态势,进而指出该领域研究的不足和发展前景。
2.文献选取本研究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为检索范围,以“方言对英语语音的影响”、“方言”、“语音”等为主题检索项对1957至2013年的文献进行了检索,得到关于汉语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影响的论文260篇。
方言区人普通话习得中的语音缺陷类型分析
方言区人普通话习得中的语音缺陷类型分析摘要:推广普通话不仅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增进各地区、各民族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
但是方言和普通话之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语音、语调、语法等方面的差异,因此方言区人民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语音缺陷,给普通话推广工作造成影响。
本文对南侗方言区人普通话习得中的语音缺陷类型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确保南侗方言区人能够快速掌握普通话语音习得技巧,为普通话推广工作做出贡献。
关键词:方言区人;普通话习得;语音缺陷;类型引言语言是人们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因此大力推广普通话不仅满足人民群众沟通交流的需求,而且对国家经济发展、民族稳定团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母语的影响,尤其是方言和普通话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容易产生语音上的缺陷。
通过对方言区人普通话习得中的语音缺陷类型进行分析,总结不同语言之间的明显特点,从而更好地推广普通话,促进各地的互动交流,消除语言的隔阂。
1方言区方言习得中的语音障碍南侗方言区指的是根据侗语的方言土语划分的南部侗族方言区。
由于地域的差别,侗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有较大的差别,语言专家以贵州锦屏县清水江以南的侗、苗、汉杂居地带分界作为分界线,将侗语具体划分为南、北两大方言区,其中,该线以南的榕江县、从江县、黎平县,广西三江、融水,湖南通道等地区为南部侗族方言区;该线以北的锦屏县北部、天柱县、三穗县、剑河县、镇远县,湖南新晃、芷江,湖北鄂西、宣恩等地区为北部侗族方言区。
南部侗族方言地区由于受汉文化影响较小,侗语发音在语调和节奏上都比较平稳,音调柔和,给听者一种温柔如水的感觉。
南侗方言是北方方言的一种,是贵州黔东南地区的方言,属于西南黔南方言。
南侗方言区人讲普通话时有下列缺陷。
声母方面的缺陷:贵州黔东南的方言只有舌法前音,没有后舌尖后音,所以经常将舌尖后音Zh、Ch、Sh,读成靠近舌尖前音z、c、s的位置,发音时舌尖的位置介于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两者之间,听感上总是觉得有缺陷。
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关系
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关系
近年来,方言的习得学习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方言是指人们日常交流使用的母语。
研
究表明,方言在语言习得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本文着重介绍了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具体
影响。
首先,方言可以极大地拓展语言习得者的语言范围。
方言有着自己独特的发音、语音、语
法和词汇系统,拓展了本国语言形式所不具备的特性和内容。
语言学家认为,全国普世语
言系统交织在各方言系统之中,拥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通过学习当地方言,语言习得者可
以了解到一个不同语种及其历史和文化的不同方面。
其次,方言丰富了习得者的语言体验。
语言不仅包含了语音、语法和文字这些基本的要素,更重要的是它的多样性、个性、情绪和想象等。
当小孩通过家庭方言来学习和体验语言时,他们就可以更加深入地探索语言,也能更好的接受和表达语言,从而更好、更快地习得语言。
此外,方言也能帮助习得者更轻松地掌握和学习语言知识。
因为每种方言都有一套其独有
的语法规则,这使得它们可以更简洁地表达,更容易被理解。
当语言习得者学习当地方言时,他们就可以运用当地的语法系统,从而更容易地理解、记忆和运用语言。
最后,在任何一种语言习得和学习中,千万不要忽视方言。
这不仅能够让学习者更容易理解、更好地掌握语言,更重要的是,方言还能使语言更加多样化而丰富,给他们语言习得
带来更多乐趣。
总之,方言对人们语言习得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语言习得者在学习本国语言的同时,应
当学习母语的方言,以便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拓展语言、体验语言的多样性,并受益终身。
幼儿园普通话教学案例:方言差异与多元语言习得
幼儿园普通话教学案例:方言差异与多元语言习得幼儿园普通话教学案例:方言差异与多元语言习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交融,幼儿园的普通话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
特别是在一些方言区,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会对幼儿园普通话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从方言差异与多元语言习得的角度,探讨幼儿园普通话教学的挑战和对策。
一、方言差异对幼儿园普通话教学的影响在我国,方言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幼儿在家庭环境中都会接触到方言。
对于这些幼儿来说,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异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干扰。
在发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方言与普通话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和引导。
在我们所在的幼儿园,有一位来自地方的小朋友,平时家里说的是方言,对普通话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困难。
在教学中,老师发现他在发音上存在一些模糊不清的情况,尤其是一些声母和韵母的区分。
他在词汇和语法的运用上也表现出了一些与普通话不符的特点。
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有计划地进行干预,并通过多种方式帮助他逐渐适应普通话环境。
二、多元语言习得的重要性面对方言差异带来的挑战,多元语言习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多元语言习得不仅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普通话环境,还可以丰富他们的语言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幼儿园普通话教学中,应该重视多元语言习得,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引导幼儿通过不同的语言环境进行交流,培养他们的语言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针对上述案例,我们在教学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多元语言习得。
我们组织了一些有趣的语言游戏和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不同语言的魅力。
我们还在课堂上注重运用多种语言资源,比如童话故事、儿歌、情景对话等,帮助幼儿感知和理解丰富多彩的语言世界。
通过这些举措,小朋友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接触和习得了更多的语言资源,对普通话的学习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幼儿园普通话教学中,方言差异与多元语言习得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
《从语言迁移角度看鄂尔多斯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范文
《从语言迁移角度看鄂尔多斯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篇一一、引言语言迁移是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指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学习者可能无意识地依赖其母语的语言规则和习惯,从而影响其第二语言的习得。
本文旨在探讨鄂尔多斯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特别是从语言迁移的角度出发,分析鄂尔多斯方言的语音特点及其对英语语音学习的正负迁移作用。
二、鄂尔多斯方言的语音特点鄂尔多斯方言属于汉语北方方言区,具有独特的语音特点。
其声母、韵母和声调等方面与普通话存在一定差异。
例如,鄂尔多斯方言中的某些音素在普通话中并不存在,而有些音素则在两种语言中有所相似但又不尽相同。
这些特点使得鄂尔多斯人在学习英语时,可能受到其方言的影响。
三、正迁移作用1. 相似音素的促进作用:鄂尔多斯方言与英语在某些音素上具有相似性,如某些辅音和元音的发音。
这使得鄂尔多斯学习者在初学英语时,能够依靠其方言中的相似音素,更容易掌握英语的发音规则。
2. 语音意识的启发:鄂尔多斯方言的语音结构对学习者在英语语音习得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语音意识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例如,鄂尔多斯方言的声调特点可能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的语调。
四、负迁移作用1. 不同音素的干扰:由于鄂尔多斯方言与英语在音素上存在差异,学习者可能在使用英语时会受到其方言的干扰,导致发音不准确或出现方言口音。
例如,鄂尔多斯方言中的某些辅音发音在英语中并不常见,学习者可能因此而出现错误的发音习惯。
2. 语音规则的误解:由于对自身方言的过度依赖,学习者可能误以为其方言中的某些语音规则在英语中也同样适用,从而导致对英语语音规则的误解。
例如,鄂尔多斯方言中的某些连读和重音规则可能与英语不同,学习者可能因此而出现错误的语流处理。
五、应对策略1. 增强英语语音意识:学习者应提高对英语语音规则的认识和了解,明确其与鄂尔多斯方言的差异,从而更好地掌握英语发音。
2. 多听多模仿:通过多听英语材料、模仿标准英语发音,可以逐渐纠正因方言影响而产生的错误发音习惯。
浅析方言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影响
浅析方言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影响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而方言作为语言的一种形式,在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方言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方言对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影响却鲜有人注意。
本文将就方言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影响进行浅析。
一、方言对幼儿语言习得的影响对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来说,方言的影响有着双重的作用。
一方面,方言为幼儿提供了更为亲近和自然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语言学习和交流。
方言也可能对幼儿的官方语言习得造成干扰,影响其它语言能力的发展。
因为方言和官方语言之间不同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征,可能会让幼儿在接触官方语言时产生混淆和困惑,从而影响其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的形成。
方言对幼儿语音习得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在中国的各个地方,方言的语音特点都是不尽相同的。
在这样的语音环境下,幼儿很容易受到方言的影响,形成符合方言语音特点的语音表达习惯。
这对于官方语言的语音习得来说,可能导致一些不良的影响。
在官方语言的学习中,方言的影响使得幼儿的语音习得常常出现模糊不清、发音不准确等问题。
特别是在幼儿接触官方语言的初期,方言的干扰更容易导致幼儿语音习得的错误。
在这种情况下,幼儿的官方语言表达和听辨能力很容易受到方言的干扰,出现语音习得偏差和障碍。
方言对于幼儿的词汇习得同样具有明显的影响。
方言的词汇往往与官方语言的词汇不尽相同,甚至有些方言中还存在一些独特的词汇。
在这样的情况下,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更容易在语言表达和词汇习得方面受到方言的影响。
方言对幼儿的语法习得同样具有显著的影响。
在家庭环境中,方言往往是最为频繁使用的语言形式之一。
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幼儿更容易受到方言语法的影响,逐渐形成方言语法的习得习惯。
在接触官方语言时,方言语法的影响使得幼儿在官方语言的语法习得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和困难。
方言与官方语言在词汇和语法上存在一些差异,这种差异在阅读习得过程中会导致幼儿的阅读理解和表达出现一些问题。
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
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主要关系综述摘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民族众多、人口庞杂、方言纷繁的国度。
在这之中,操“两种”语言者不在少数。
但如今,学术界关于兼说普通话和方言这一语言现象是属于“双语”还是“双言”现象争执不休。
给语言学习者在准确理解诸如“第一语言”、“第二语言”、“母语”、“本族语”等概念是造成一定的困扰。
下面我将从语音、词汇、语法这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梳理。
此外,我还将就在政府大力推广普及普通话的过程中我的家乡话所面临的窘状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普通话方言双语双言关系引言:我国幅员广阔,方言和与语言众多,语言使用情况也呈现出比较复杂的局面。
关于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历来是学界研究的重点。
对于其关系的研究有多个不同的切入点,我主要就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由于学界的某些观点的不确定性与模糊性,使得学生在理解语言的复杂性方面有些困难。
这里专门就我在课堂上同学们的理解有争议的涉及到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的某个角度提出我自己的见解。
我认为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理解普通话与方言是属于“双语”、“双言”亦或是“双方言”与理解“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母语” 与“民族语”是想通的。
下面我将具体阐释将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定义为“双言”更为合适。
二、以我的家乡方言为例,在普通话的推广愈加深入与普及的情况下,如何真真切切的做好保护方言的自然延续,从而达到保持民族文化多样的目的,而非只是政策上喊喊口号。
以上两个问题是语言学界就普通话与诸多方言的关系来说讨论的最多的问题,下面我将具体谈谈我对这两个问题的看法。
1、普通话与方联系密切我之所以理解普通话与方言是属于“双语”、“双言”亦或是“双方言”与理解“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母语” 与“民族语”是想通的,主要是源于其都是讲的汉语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
在学习陈昌来先生的应用语言学导论里面有关“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的概念时,陈昌来在陈述第一语言的概念时说“第一语言是指一个人出身之后最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从语言迁移角度看鄂尔多斯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范文
《从语言迁移角度看鄂尔多斯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篇一一、引言语言迁移是一个在语言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涉及到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
在中国,方言的多样性为语言迁移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鄂尔多斯方言作为中国北方的一种独特方言,其语音特点对当地居民的英语语音习得有着显著的影响。
本文将从语言迁移的角度出发,探讨鄂尔多斯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
二、鄂尔多斯方言的语音特点鄂尔多斯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其语音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声母方面,鄂尔多斯方言的声母系统相对简单,部分音位的发音与普通话存在差异。
2. 韵母方面,鄂尔多斯方言的韵母系统较为丰富,但部分韵母的发音与普通话有所不同。
3. 声调方面,鄂尔多斯方言的声调较为平缓,与英语中的语调有较大差异。
三、鄂尔多斯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1. 积极影响(1)语音相似性:鄂尔多斯方言与英语在某些音位的发音上存在相似之处,如部分辅音的发音。
这种相似性有助于当地居民在英语语音习得中更容易地掌握一些音位。
(2)语音意识培养:鄂尔多斯方言的声调特点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语音意识,使他们在学习英语时更注重语调的运用。
2. 消极影响(1)音位干扰:由于鄂尔多斯方言与英语在音位上存在差异,如某些元音和辅音的发音不同,这可能导致当地居民在英语发音上出现误差。
例如,鄂尔多斯方言中的某些平舌音在英语中并不存在,这给当地居民的英语发音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语音习惯固化:长期受鄂尔多斯方言的影响,当地居民可能形成一定的语音习惯。
这些习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不利于英语语音习得,需要学习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纠正。
四、应对策略针对鄂尔多斯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增强英语语音意识:通过大量的英语听力练习,培养学习者的英语语音意识,使他们更关注英语的发音和语调。
2. 对比分析:对鄂尔多斯方言和英语的语音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异和相似之处,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英语发音。
浅谈方言与语言习得
语言的特质浅谈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摘要: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
人类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
但是,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方言繁杂,有着自己的特征,人们在交际中用不规范语言交谈极不方便。
而普通话是我国规范的现代民族共同语,是全国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作为人类思维、交际的工具,具有基础作用。
所以要大力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推进语言的规范化、标准化,这是是保证社会协调运转的必要条件。
方言不仅是承载信息的工具,而且还是负载情感文化的纽带。
方言是一种交际功能受到地区限制、其发展未达到标准化的语言变体。
它通常与地域密切相关。
文章首先对我国语言学界关于“语言习得”理论的争议予以解析,然后分析了方言对于语言习得的影响,并提出几点建议。
笔者认为,只有重视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才能实现真正的跨际文化交流。
关键词:语言方言语言习得意义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
人类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
语言的亲缘性极其强烈,任何民族、地区、国家的语言对自身而言可称为主体语言或母语;反之,则称为客体语言或外语。
一般情况下,人类对母语的掌握是习得而来的,也就是说在母语的自然环境中无意识地学成的,而对外语来说则是学来的,即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有意识地学成的。
方言是一种交际功能受到地区限制、其发展未达到标准化的语言变体。
它通常与地域密切相关,例如居住在中国东南部的人们操着南方方言,而北部人则操着带有儿化音的北方口音。
但大多数情况下,相邻地区的地域方言较为相近。
方言对语言习得到底会产生哪些影响呢?鉴于语言学界对“语言习得”理论的争论颇多,所以笔者认为深入解析语言习得对研究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解析语言习得按照《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2000年版)的定义,语言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是一个人语言的学习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
人类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
但是,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方言繁杂,有着自己的特征,人们在交际中用不规范语言交谈极不方便。
而普通话是我国规范的现代民族共同语,是全国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作为人类思维、交际的工具,具有基础作用。
所以要大力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推进语言的规范化、标准化,这是是保证社会协调运转的必要条件。
方言不仅是承载信息的工具,而且还是负载情感文化的纽带。
方言是一种交际功能受到地区限制、其发展未达到标准化的语言变体。
它通常与地域密切相关。
文章首先对我国语言学界关于“语言习得”理论的争议予以解析,然后分析了方言对于语言习得的影响,并提出几点建议。
笔者认为,只有重视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才能实现真正的跨际文化交流。
关键词:语言方言意义语言习得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
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它必然会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科技,乃至文化本身产生影响。
语言这种文化现象是不断发展的,其现今的空间分布也是过去扩散、变化和发展的结果。
人类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
语言的亲缘性极其强烈,任何民族、地区、国家的语言对自身而言可称为主体语言或母语;反之,则称为客体语言或外语。
一般情况下,人类对母语的掌握是习得而来的,也就是说在母语的自然环境中无意识地学成的,而对外语来说则是学来的,即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有意识地学成的。
方言是一种交际功能受到地区限制、其发展未达到标准化的语言变体。
它通常与地域密切相关,例如居住在中国东南部的人们操着南方方言,而北部人则操着带有儿化音的北方口音。
但大多数情况下,相邻地区的地域方言较为相近。
方言对语言习得到底会产生哪些影响呢?鉴于语言学界对“语言习得”理论的争论颇多,所以笔者认为深入解析语言习得对研究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解析语言习得按照《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2000年版)的定义,语言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是一个人语言的学习和发展。
母语或第一语言的学习称为“第一语言习得”,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学习称为“第二语言习得”。
“习得”这一术语通常比学习更为可取,因为后一术语有时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连在一起。
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和应用语言学家研究语言习得,是为了了解语言学习所运用的方法,指出发展过程中的阶段并更好地了解语言的本质。
采用的方法包括对语言学习者的纵贯研究及实验方法,并着重研究音位、语法、词汇及交际能力的发展。
从以上的定义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语言习得的概念实际上就是学习和掌握语言。
换句话说,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实际上可以视为同义语。
那么,为什么我国语言学界,尤其是中小学外语教学界,关于这个问题却要区分“习得”和“学习”,并为此而争论呢?笔者以为,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中小学关于语言习得的讨论,几乎全部集中在Krashen关于“习得”与“学习”的理论上。
那么,我们就先从Krashen的理论谈起。
可以说,Krashen的理论主要是建立在区分“习得”与“学习”之上。
Krashen认为:习得是无意识的过程,如同第一语言掌握的过程。
当习得发生时,习得者不一定总能意识到这个过程,他/她也不一定能意识到这个过程的结果。
他同时认为,学习是掌握有意识的知识,是“知道这种语言”(know about the language)。
需要澄清的是,Krashen并没有认为课堂教学只是学习,而没有习得。
由此可见,Krashen自己的主张是“习得”加“学习”。
在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Krashen认为,仅靠学习不能使得学习者达到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
所以在他看来,只有“习得”,而不存在“学得”。
换句话说,按照他的观点,仅靠知识的传授和记忆,而没有听与读的语言实践过程,人们无法达到运用语言的程度。
因为按照他的观点,仅依靠“学”,是学不“得”的。
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作为一个通用的概念,在国外的文献中,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基本上是可以置换的。
关于“习得”与“学习”的区分,只是Krashen的一家之言。
比如,有“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之父”美誉的Ellis,就曾明确地在关于语言习得的专著中提到,他使用的语言习得的概念等同于语言学习(learning)。
至此,我希望说明的问题是:习得与学习的概念,对国外大多数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来说,是不加以区分的,除非涉及到Krashen的理论,才会特别讨论这个问题。
因此,当我们看到国际上有关研究文章中提到“语言习得”这个用语时,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实际上是指一个人学习和掌握语言。
而本文所指的语言习得正是指语言的学习和掌握。
二、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前面已提到语言包括主体语言或母语,以及客体语言或外语,方言对这两种语言的习得都有一定影响,现分析如下:(一)方言对母语习得的影响诚然,语言不仅是承载信息的工具,而且还是负载情感文化的纽带。
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常通过对方言的喜爱表现出来。
乡音作为个人归属的最明显的标志,带有浓重感情色彩,标志某人是某一群体的成员。
从文化历史的层面上看,方言作为当地民俗文化的载体,承载着较为丰富的地方历史文化财富,方言是保存这些历史文化财富的重要途径。
人们往往通过方言来反映本民族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反过来又通过体现本民族、本地区历史文化的一些文艺作品来显示自己的方言的魅力,树立自己语言或方言的威信。
人自出生,来到这个世界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必定是自己的方言,母语的习得从方言开始。
但是,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方言繁杂,有着自己的特征,人们在交际中用不规范语言交谈极不方便。
而普通话是我国规范的现代民族共同语,是全国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作为人类思维、交际的工具,具有基础作用。
所以要大力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推进语言的规范化、标准化,这是是保证社会协调运转的必要条件。
方言对于人们学习普通话大致有三大影响:1、普通话辨音与发音能力受到影响方言区人的听觉器官、发音器官已在掌握方言母语的过程中形成了某种定势,儿童时代所具有的语音感知能力、发音能力已经朝着方言的方向发挥了。
他们成年后对方言母语的语音知觉就很敏感,对标准普通话的语音知觉就很不敏感,往往感知不到普通话的正确发音,普通话辨音能力受到影响。
成熟后的发音器官的活动也已经形成了习惯性定势,有时即使感知到普通话的正确发音,也难以改变方言母语发音的习惯性定势,普通话语音发出能力也受到了影响。
2、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受到影响方言区人的普通话如果存在发音错误或缺陷,往往给人口齿不清、说话含混的感觉,影响语言表达和交际。
普通话有而方言没有的词语和句型方言区人往往不熟悉,只能听懂却不能积极地表达出来,方言有而普通话没有的词语和句型又不便翻译,只好放弃不用,只能使用普通话和方言共有的词语和句型,以致词汇贫乏、句型单调,语言表达能力大受影响。
以方言为内部语言的人往往缺乏普通话的语感,运用普通话交际时,还要经过一个内外部语言的转换过程。
由于多了一道翻译的手续,他们理解和表达普通话的敏捷度必然会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运用普通话交际时就没有运用方言交际那样流利自如,因而显得有些笨嘴拙舌。
3、心理上受到影响方言区人对于方言母语有着难以割舍的认同心理,学习普通话时,心理上会发生碰撞,暂时不适应时,会对学习普通话产生抵触情绪,对普通话缺乏归附动机。
另外,从语言学习心理角度来看,成年人已过了最佳语言学习年龄,学习标准普通话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容易产生畏难心理。
由于这些潜在的心理障碍,使得很多人只满足于勉强应付低水平交际的地方普通话,不愿意努力学习标准的普通话。
(二)方言对外语习得的影响1、缓解学习者的文化紧张心理人们总是对陌生的事务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学习者初次接触一种语言,产生文化紧张心理是很正常的。
而方言能够尽快帮助学生熟悉并了解自己当前所处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以及当地的历史、地理和风土人情,对缓解学习者的文化紧张心理是十分有益的。
2、缩短学习者的文化适应过程文化具有排他性。
一个从自己所熟悉的文化环境中突然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文化环境中的人,其对新文化的适应往往需要一个过程,而方言能够帮助他们缩短这种文化适应的过程。
3、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每一种方言都有其特定的文化源流、特定的地域范围和特定的使用人群。
而方言能够使学习者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这个最有利于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最终提高他们外语习得的速度和成效。
4、容易对标准外语的学习产生误导方言可以缓解外语学习者的文化紧张心理,缩短其适应过程,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但是,方言对外语习得的“弊”还是显然易见的,例如刚开始若是跟着方言学会了不标准的发音,那么以后很难改正。
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便于各种文化的交流,不可否认,载承着一方水土风情的方言对这种文化的交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如何利用及应对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研究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或是为了利用好的影响,或是克服坏的影响,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习得语言,加强各际的文化交流。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利用或克服方言对学研习得的影响呢?我提出如下几点意见,以供学者或语言教学者参考:(一)重视及加强普通话的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这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革新,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紧迫性更加突出。
“大力推广和积极普及普通话”是我国长期以来坚持的基本语言政策,推广普通话、讲好普通话是一个公民的责任。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
有不少人错误地认为:普通话=方言+声调。
其实不然,因为方言在声母、韵母、声调等诸方面与普通话都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不同区域的语言有着自身的特点,即或是同为北方方言,或在同一区域,也有各自的特征,这就是我国语言的特点。
因此各方言区的人要讲好普通话,必须了解其方言与普通话在声、韵、调、词汇、语法等方面的不同点,然后进行改正,这样才能讲好普通话。
(二)建立一种“方言+标准语”的互补式语言习得模式笔者认为,在促使学生选择学习外语的众多因素之中,语言背后所隐藏的文化内涵才是其学习的根本原因。
可从目前我们对语言习得环境的综合利用上来看,重课上学习而轻语言实践习得的现象大量存在,这是对语言习得资源的严重浪费。
对于那些性格内向、不善交际或跨文化交际意识不强、只喜欢跟自己统一语种的人“扎堆”的语言学习者来说,良好有利的语言习得环境实际上仅限于课上环境,课外环境根本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这不能不让人感到可惜。
因此,我们有必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重点研究课方言开发和利用,并努力建立一种“方言+标准语”的互补式语言习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