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CT便携式血糖仪管理规程

合集下载

POCT管理系统规章制度

POCT管理系统规章制度

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临床使用管理制度血糖仪属于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也称为床旁检验)设备,其管理纳入医院POCT管理。

为加强我院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以下简称血糖仪)的临床使用管理,规范临床血糖检测行为,保障检测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209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便携式血糖仪血液葡萄糖测定指南》(WS/T 226-2002)等文件要求,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我院采用血糖仪进行的非诊断性血糖监测。

一、制定规范血糖仪临床使用的相关规章制度及管理规程(附后),并认真执行。

管理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1、标本采集规程;2、血糖检测规程:3、质量控制规程:4、检测结果报告出具规程:5、废弃物处理规程:6、血糖仪的贮存、维护和保养规程等。

二、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的有关要求,对血糖仪及相应的试纸和采血装置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血糖仪。

1、选择符合血糖仪国家标准,并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准入临床应用的血糖仪;2、同一病区原则上应当选用同一型号的血糖仪,避免不同血糖仪带来的检测结果偏差;3、准确性要求:血糖仪检测与实验室参考方法检测的结果间误差应在±20%范围内,且所有数据在临床可接受区:4、精确度要求:不同日期测量结果的标准差(SD)应当不超过0.42%mmol/L(质控液葡萄糖浓度<5.5mmol/L)和变异系数(CV%)应当不超过7.5%(质控液葡萄糖浓度>5.5mmol/L)5、操作简便,数值清晰易读,单位应锁定在国际单位“mmol/L”上:6、血糖检测的线性范围至少为 1.1~27.7mmol/L,低于或高于检测范围,应当明确说明。

7、适用的红细胞压积范围至少为30%- 60%,或可自动根据红细胞压积调整。

POCT血糖检测仪临床使用管理规定

POCT血糖检测仪临床使用管理规定

P O C T血糖检测仪临床使用管理规定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P O C T血糖检测仪临床使用管理制度床边检验(point-of-caretesting,POCT)是利用便携式装备(包括便携式血糖检测仪、床房血气分析仪)直接在最贴近病人的地点完成标本采集、检测和结果报告等整个流程的检验。

POCT具有检验周转时间短和方便实用的优点,但由于是分散检测,若操作不够规范和质量控制把握不好,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将大受影响。

为此,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卫医发〔2006〕73号、《全国临床检验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关于规范医疗机构临床使用便携式血糖检测仪采血笔的通知》卫医发〔2008〕54号)和《便携式血糖仪血液葡萄糖测定指南》(WS/T226-2002)制定本制度。

各临床科室开展的POCT,必须按照本制度的要求,做好全面质量管理。

一、规定:1、开展POCT必须按照国家、地方及医院有关临床检验及特定规定要求进行。

2、从事POCT操作的人员应是同时满足下列三项条件的护士、医生、临床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或其他医务人员:(1)具备卫生专业技术职称;(2)经专门的POCT 培训并考核合格;(3)由所在POCT管理委员会认定具有做好相应POCT检测工作的专业能力。

3、使用POCT方法必须和医院检验科的血糖检测方法学对比,被认可后方可使用。

另外,一个医院只能有一个POCT血糖的方法(即一个牌号一个型号的仪器,一种规格的试纸条等)。

(1)POCT仪器生产厂家每月携质控物到医院对每台仪器进行质控,质控结果记录留存检验科备查,并对失控的POCT仪器及时调换。

(2)病人结果的比对比对仪器:贝克曼AU-680全自动生化仪比对周期:至少半年一次比对结果:高、中、低三个标本,比对通过。

作好比对记录。

(3)线性范围:L可报告范围:L,样品中GLU浓度超过L,则报告>L,并建议抽静脉血复查。

便携式血糖仪管理规范

便携式血糖仪管理规范

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为加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以下简称血糖仪)的临床使用管理,规范临床血糖检测行为,保障检测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便携式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政发, 2009? 126 号)、《关于规范医疗机构临床使用便携式血糖仪采血笔的通知》(卫医发, 2008? 54 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便携式血糖仪血液葡萄糖测定指南》(WS/T 226-2002 )等文件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采用各类便携式血糖仪进行非诊断性血糖监测。

一、医疗机构血糖仪管理基本要求血糖仪属于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 ,POCT,也被称为床旁检验)设备。

其管理应当作为医疗机构POCT 管理的一部分。

(一)建立健全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

医疗机构应编写本机构血糖仪管理规程并认真执行。

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1. 标本采集规程。

包括正确采集标本的详细步骤及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

2. 血糖检测规程。

3.质控规程。

制订完整的血糖及质控品检测结果的记录及报告方法。

4.检测结果报告出具规程。

对于过高或过低的血糖检测结果,应当提出相应措施建议。

5.废弃物处理规程。

明确对使用过的采血器、试纸条、消毒棉球等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6.贮存、维护和保养规程。

(二)评估和选择合适血糖仪及相应的试纸和采血装置,并对机构内使用的所有血糖仪进行造册管理。

(三)定期组织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并对培训及考核结果进行记录,经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人员方能在临床从事血糖仪的操作。

培训内容应当包括:血糖检测的应用价值及其局限性、血糖仪检测原理,适用范围及特性、仪器、试纸条及质控品的贮存条件、标本采集、血糖检测的操作步骤、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如何解读血糖检测结果、血糖检测结果的误差来源、安全预防措施等。

(四)建立血糖仪检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完善的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体系。

POCT质量管理手册

POCT质量管理手册

POCT质量管理手册关于加强血糖仪的质量管理的通知(-)是指在病人旁边分析病人标本的一种快速随机分析方法便携式血糖仪由于具有体积小、快速方便、操作简单、用血量少等突出特点,目前大量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对糖尿病人的血糖随机监测由于本身易受外界因素(如仪器性能、环境温度、湿度、取血方法等)干扰,不同型号之间所用原理又不尽相同,并且受测定范围限制,过高或过低,均不能显示其测定值况且目前在医院内的操作者绝大多数为非检验专业人员,大多由医生、护士等各类当班人员进行操作,他们未接受过相关培训更无具体考核要求,因此,加强的质量控制十分必要本院对的使用情况,就如何加强的质量管理下达以下通知一、分析前的质量管理 1行政管理分布在医院的各临床科室,很多临床科室有操作仪,有的科室还有好几台,而且品牌还不同这给的管理增加了难度因此,医院成立了一个管理小组,由医务部、临床科室及检验科共同组成,并出台医院的管理文件,分清各自职责共同管理血糖仪质量2人员培训血糖仪一般由非检验专业人员在监护病房、手术室、患者床边不同环境执行测试,测定的时候一般不做质控,检验结果很难保证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血糖仪检测结果间差异明显,非专业人员结果的不准确度偏倚大,重复性差,结果不一致性显著经培训后的非专业人员检测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明显提高因此,必须对使用血糖仪的非专业人员进行规范培训,加强日常血糖检测质量管理3标本种类正确的标本采集是保证质量的关键环节目前临床上做血糖检测多用末梢血,也有用静脉全血,检验科一般是用静脉血浆末梢血与静脉全血、静脉血浆的结果均有明显的差异末梢血的干扰因素较多,用力挤压、瘀血、过大过小、血量过多过少、滴血不均匀等均会造成结果的不准确因此,临床血糖仪一定要与检验科的静脉血浆血糖进行比对美国临床检验标准委员会()[5]对葡萄糖的管理要求,规定血糖仪的结果与实验室血糖结果相差小于±20%的范围XX年颁布的《便携式血1糖仪血液葡萄糖测定指南》要求的采血部位是指尖和足跟两侧,一般不采用静脉或动脉血二、分析中的质量管理 1 操作规程标准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操作人员严格按规程进行常规操作,保证检测质量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的GT2-A2文件要求,操作规程包括如下内容:操作原理、校准及校准验证、质量控制程序、样本收集及处理、操作程序、结果报告范围、医学紧急值、线性范围、参考文献、试剂及相关物品的准备、失控时的纠正步骤、参考区间、样本的贮存及保管条件、检验系统出现故障所采取的补救措施等2室内质量控制室内质控是为了监测和评价血糖仪的质量,以决定检测报告是否发出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查、控制手段室内质控的建立,防止了检测结果因环境因素、仪器故障、试剂因素及人为因素等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室内质量控制的方法均适用于血糖仪的质量控制质控结果可以画在控制图上,Y轴为浓度,X轴为日期或分析批次,画出的水平线相当于均值、均值±2倍标准差、均值±3倍标准差每一分析批的控制物必须与患者样本一起进行分析,分析批在控时方能报告患者样本的测定结果当判断分析批为失控时,则说明测定过程存在问题应予以解决,然后重复检测该分析批分析批失控时,不能报告患者标本测定的结果3室间质量评价室间质量评价可以评价血糖仪与临床实验室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同时可判别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医院的室间质评活动由检验科组织,定期发放统一的稳定样本到各临床科室,要求各科室在相对固定的时间进行检测检测时必须与当天患者样本在同一条件下进行检测,这样才能反映出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检测结果在一定时间内传给检验科,检验科经过对所有科室血糖仪的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得出评价后再返回给临床科室临床科室得到回报结果,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改进三、分析后的质量管理 1结果报告血糖仪只可作为血糖检测的筛选,不能替代检验科葡萄糖定量检测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XX年发布的葡萄糖的应用准则指出,血糖仪的测定结果应统一以生化分析仪血浆葡萄糖浓度表示,要求血糖仪测定值大于/L时,与医院检2验部门之间的差异应<20%;血糖仪测定值小于/L时,差异应</L根据这个标准,加强各科室的质量管理,不符合要求的血糖仪及时淘汰2持续改进建立持续改进的制度,防止二次发生相同的错误美国国家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提出“EP18”的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综合了各方面的因素,由实验室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仪器制造商共同协作实现对错误的管理根据已完成的错误源表格,质量管理系统应包括以下部分:(1)标准操作流程:每个检测项目都应有书面的操作流程,覆盖检测过程的各个方面;(2)培训和资格认证:频繁操作人员(至少每星期执行一次检测)需要每周至少执行一次液体质控非频繁操作人员(每周执行检测少于一次)需要每次检测时执行液体质控;(3)检测进行中的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是确认系统各部分(操作员、仪器、试剂、样品、环境等)按制造商的设计标准运行,同时保证在用户可接受的质量水平上;(4)错误和事故报告:变异、错误以及检测过程中报告的问题的回顾性评论以提高产品设计并阻止错误;(5)考察;检测过程中提前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以提高质量或纠正操作血糖仪的质量管理由医院统一布署,检验科及临床科室的医生及护士经过分析前、中、后的质量管理,才能确保血糖仪更好地为患者服务3失控分析与处理(一)多质控规则:1、1个质控结果超过平均值+/-3SD范围,提示存在随机误差;2、2个连续的质控品测定值同时超过平均值+ 2S或平均值-2S范围,提示存在系统误差;3、10个连续的质控品测定值落在平均值的同一侧,提示系统误差 (二)常见的随机误差: 1、质控液样本的加样; 2、质控液中的气泡;3、质控液的不洽当摇匀操作;4、质控液瓶口的沉淀物;5、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6、……(三)常见的系统误差:1、质控液生产过程中溫浴箱温度漂移或偏移:2、实验区域不恰当的温度、湿度水平;3、血糖试纸的枇号发生改变;4、使用、保存或运输过程中血糖试纸发生变质;5、使用、保存或运糝过程屮质控液发生变质;6、质控液的非正确处理,比如冷冻;7、血糖仪光路系统或者电路系统故障;8、搡作人员的变换9、……(四)失控的处理:1、环境因素:必须在室溫下完成质控测试;2、操作者因素:请严格按照质控操作规程完成质控测试;3、质控液因素:请使用保存完好,且在质控液有效期内及弃置日期内的质控液完成质控测试;4、试纸因素 :请使用保存完好,且在试纸有效期内及弃置日期内的质控液完成质控测试;5、仪器因素:请使用能正常工作的血糖仪完成质控测试4院内便携式血糖仪质量手册标本采集操作过程(一)采集毛细血管血样:已做好其它测试前的准备,获得血样: 1、戴上一次性乳胶手套;2、清洁患者手指待采血部位完全干后,用采血设备刺手指;如果无法采取上述措施,则可用酒精棉球清洁采血部位,待酒精完全挥发干后,用采血设备刺手指;3、将患者的手臂垂下约15秒钟,以便让血液尽可能地流到手指中,确保获得足够的血液量;4、用采血设备在手指两侧采血;5、如果需要,轻轻地从手指根部向采血点按摩,从而获得一滴饱满的血样以满足使用仪器对血样量的要求;6、若需要,血样可以收集在肝素管中,然后在30分钟内完成血样测试(二)采集静脉血样:己做好其它测试前的准备,获得血样:1、将静脉血样收集在含有肝素锂或钠的试管里,并确保试管被完全充满;2、请勿使用含有氟化物的试管收集血样;3、如果血样从另一种静脉途径获得,请在使用含有肝素锂或钠的注射器或其它收集设备前清洁该途径在做血糖测试前,请尽可能使血样达到测试的温度范围内; 4、将装有血样的试管轻轻摇匀;5、使用滴管从装有血样的试管中央取一份足量的血样;6、然后在30分钟内完成血样测试 (三)采集动脉血样:已做好其它测试前的准备,获得血样:1、使用动脉血样釆集器收集;2、请勿使用含有氟化物或草酸盐的采集器收集血样;3、使用滴管从装有血样的采集器取一份足量的血样;4、然后在30分钟内完成血样测试血糖仪操作规程请遵从下列流程进行患者的血糖测定:盖盖上;52、在血糖仪处于关闭状态下,将试纸插入血糖仪,血檐仪自动开机;3、启动屏幕后,代码会显示在血糖仪的屏幕上,调节代码至与试纸瓶上的代码相匹配;4、获取血样,并将试纸顶端轻轻接触血滴,至吸样窗口充满;5、5s之后即可显示患者的血糖测试结果;6、患者的血糖测试结果应该保留2年以上,或按照当地医院或*部门的要求执行血糖仪质控规程 (一)关键要素:请遵循下列操作规范以获得最准确的测试结果: 1、仅使用强生公司提供的模拟血糖液进行测试:2、请在30°C以下的条件下保存,并不要冷冻或冷藏:3、始终保持瓶盖紧盖;4、每一瓶模拟血糖液在首次开启后90天内用完,并在打开一瓶新的模拟血糖液后,瓶上标注需要丢弃日期,请勿使用过期模拟血糖液:5、每次使用前,将模拟血糖液瓶倒置几次并轻轻摇动,以确保模拟液混合均匀,但不要有气泡产生;6、在室温条件下完成模拟液的测试,将模拟血糖液的测试结果与标注在试纸瓶上的范围进行比对5、每次使用前,将模拟血糖液瓶倒置几次并轻轻摇动,以确保模拟液混合均勾,但不要有气泡产生;6、在室温条件下频率:1、每天血糖检测前;2、更换新批号试纸;3、血糖仪更换电池:4、当仪器或试纸可能未处于最佳状态时;5、确认揉作者的熟练程度 (三)测试流程:请遵从下列流程进行质控测试:1、开机后进入主菜单,选择“模拟血糖液测量”;盖盖上;63、插入试纸后代码会显示在血糖仪的屏幕上,调节代码至与试纸瓶上的代码相匹配;4、将试纸顶端与质控液滴轻轻接触至吸样窗口完全充满;5、5S后即可显示质控测试结果,自动标记为“模拟血糖液” 备注:模拟血糖液的测试结果及其评价应遵照厂家的建议开展检测结果报告出具流程 1、读取仪器检测结果;2、检测结果报告内容包括:被测试者姓名、测定日期、结果、单位、检测者姓名等;3、血糖结果异常,采取以下措施:、“报警”措施:重复测定血糖一次,并告知医生观察患者情况;、“干预”措施:对于高血糖和低血糖患者,先重复测定血糖一次,并告知医生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检查以下各项有助于解决问题:•检查试纸有效期;•确认试纸筒筒盖正确盖严;•检查试纸是否在试纸筒外放置过久;•检查试纸和质控液是否在凉爽、干燥环境下储存;•检查是否正确方法进行检测;•检查血糖仪显示屏上显示的代码是否与试纸筒上的代码相符;•确认血糖仪的正确维护和操作步骤进行操作血糖仪保养维护规程血糖仪的储存:1、每次使用之后将血糖仪等物件存放在远离阳光直射、高温、高湿环境中;2、保存温度应低于30摄氏度,但请不要冷藏相对湿度范围应在10%—90%(二)血糖仪的清洁:1、在使用完血糖仪后对血糖仪进行简单的维护;2、请在血糖仪处于关机状态下清洁仪器;3、用沾有清水的棉签潴洁血糖仪的外表面,如有需要,请用10%的漂白溶液消毒血糖仪,然后再用清水清洁并除去所有残留液:4、将血糖仪彻底谅干;5、请勿用漂白液血糖仪的试纸插入口,或是其他部分;6、血糖仪的试纸插入口请仅使用干净的棉签来清洁,而仪器其他部位,如数据线接口,电池安装区域则无需清洁;77、请勿将血糖仪整个浸泡在水中或是置于高压灭菌器中清洁或是消毒;8、使用后清洁,无需将记录存档因为它是操作程序中的一个步骤备注:没有擦除残留的漂白液将导致出现错误信息或是测量值偏高 (三)电池的更换:请按照下列操作程序来安装新电池 1、关闭血糖仪;2、翻转血糖仪看到电池区;3、按下电池区的压舌片,取下电池盒盖;4、取下旧电池,并按照医院/环保要求妥善处置;5、安装上新电池,并确认电池的正负极完全正确;6、安装上电池盒盖,并确保电池区的压舌片弹入位;7、更换完毕后开机调试至正常待机状态废弃物处理规程1、对使用过的采血器、试纸条、消毒棉球等废弃物进行处理;2、使用过的采血针与血糖试纸为一次性医疗废弃物,在将一次性医疗废弃物转移给处罝单位时必须签收记录重最和转移时间;3、每批一次性医疗废弃物转运处理前,应填报一次性医疗用品交接单,经签收后,分别交医疗卫生机构、转运单位,卫生、环保部门和处理单位留存;4、建议将使用过的采血针放入利器筒,使用过的棉棒、试纸条以及其他相关废弃物放入黄色废物袋中,并在袋上标注醒目信息,以防刺伤搬运人员;5、其它程序,按医院处置医疗废物的政策执行8院内血糖仪生化对比实验(一) 静脉血样比对试验:。

便携式血糖仪室内质控规范

便携式血糖仪室内质控规范

便携式血糖仪室内质控规范便携式血糖仪属于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设备,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操作简易和结果快速等优点而被临床广泛接受,几乎成为临床护理单元必备的设备。

根据原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医疗机构应编写本机构血糖仪管理规程并认真执行。

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1.标本采集规程。

包括正确采集标本的详细步骤及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

2.血糖检测规程。

3.质控规程。

制订完整的血糖及质控品检测结果的记录及报告方法。

4.检测结果报告出具规程。

对于过高或过低的血糖检测结果,应当提出相应措施建议。

5.废弃物处理规程。

明确对使用过的采血器、试纸条、消毒棉球等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6.贮存、维护和保养规程。

尤其第3条质控规程,是需要一套完整的血糖仪检测质量保证体系和完善的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体系来保障和落实,它是血糖检测质量保证体系的核心内容。

本文就如何实现血糖仪质控规范,以及在保障质量的大量幕后工作,为大家一一揭晓。

一、招兵买马成立全院血糖仪POCT质控质量管理小组,组长为糖尿病高级临床专科护士,成员包括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信息专科护士、检验科POCT负责人,顾问指导为护理质量护士长,共计16位。

小组成员各司其职,主要包括:梳理修改制定血糖仪质控相关规范、操作规程,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侦查现状小组讨论,选定日子,为普查时大家的一致性,首先进行了小组成员的普查前培训,主要包括质控流程、血糖仪质控操作规范、电子血糖仪电子记录单查询。

现场走访29个护理单元,侦查在检验科登记在册的47台便携式血糖仪,对照流程及规范,侦探式检查,发现问题如下:血糖仪显示时间与电脑时间不一致、质控数据存在漏检、质控操作方法中操作错误等。

三、头脑风暴、真因验证小组经历头脑风暴,通过人机料法环的角度,遵循真因验证的“三现原则”即现场、现物、现实的原则,挖掘分析血糖仪质控不规范的原因(见图一)。

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办法

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办法

XXXX医院检验科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临床使用管理办法为规范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的临床使用,提高医疗机构血糖检测质量和检测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现就加强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的临床使用管理作如下规定:一、医院建立床边检验(POCT)管理小组,就医院内各科室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的临床使用进行统一管理。

管理小组职责如下:a)全面指导及执行血糖测定项目的实施。

b)选择合适的测试仪器和试剂。

c)管理和实施质量保证计划。

d)协调及监督操作人员的培训及资格认可。

e)负责督促便携式血糖仪测定结果与检验科自动生化分析仪方法测定结果的定期比对。

f)监督一次性采血笔的安全、规范使用。

g)监督对血糖浓度过高或过低患者应采用的适当措施是否规范。

二、设备科在征求使用单位的意见的基础上选购合适品牌的携式血糖检测仪。

要求如下:a)携式血糖检测仪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

b)携式血糖检测仪必须具备较高的检测结果准确性,操作简便,适合环境温度。

充分评估检测特异性、灵敏度、测定线性范围宽和检测影响因素少。

c)携式血糖检测仪供应商具备良好的售后技术服务能力,提供室内质控服务。

d)测定结果与标准实验室测定结果符合性良好,其结果应在检验科自动生化仪测定结果±15%范围内。

e)医院内应尽量使用统一品牌的携式血糖检测仪,同一科室内必须使用统一品牌的携式血糖检测仪。

三、护理部负责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临床使用的培训工作,操作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操作。

四、操作人员严格按标准操作程序操作。

五、检验科负责便携式血糖检测仪质量控制监督工作:a)临床科室每月向检验科递交本科一月的质控数据和质控图。

b)检验科帮助统计处理各科质控数据,分析质控结果。

c)检验科定期向医务科反馈质控结果,帮助失控处理。

d)检验科便携式血糖检测仪质量控制监督管理员为王小兰。

六、检验科定期对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与生化分析仪作新鲜样本血糖检测结果比对试验,及将比对结果反馈给临床科室、护理部和医务科,淘汰不合格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

POCT血糖检测仪临床使用管理制度

POCT血糖检测仪临床使用管理制度

POCT血糖检测仪临床使用管理制度POCT(Point-of-Care Testing)血糖检测仪临床使用管理制度1.引言POCT(Point-of-Care Testing)血糖检测仪为一种能够在患者的床边或近患者身边进行血糖监测的便携式仪器。

为了保证POCT血糖检测仪在临床使用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制定本管理制度以规范其使用。

2.负责人2.1指定专人负责POCT血糖检测仪的管理工作,包括设备采购、操作培训、日常维护等。

2.2负责人需具备相关的医学和技术背景,并接受相关培训,熟悉POCT血糖检测仪的使用方法和质量控制要求。

3.设备采购与验收3.1根据实际需求,负责人负责选择适合的POCT血糖检测仪,并与供应商进行谈判和购买。

3.2在接收POCT血糖检测仪后,需进行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外观检查、附件配备、功能检测等,确保设备符合规定要求。

4.操作培训4.1负责人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操作培训,包括医护人员和技术人员,确保他们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和使用方法。

4.2培训内容应包括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样本采集技巧、结果解读等,培训结束后,进行培训考核,并颁发证书。

4.3全员培训周期不超过1年,持证上岗。

5.仪器操作规程5.1使用仪器前,操作人员应仔细阅读仪器使用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5.2操作人员应正确安装试纸片,校准仪器,设置所需测试项目和参数。

5.3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样本采集,避免污染和误差。

5.4操作人员要注意仪器的正确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5.5操作结束后,及时关闭仪器电源,保持仪器整洁。

6.质量控制6.1定期进行质量控制,以保证POCT血糖检测仪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6.2使用标准质控品检测仪器准确度,比对仪器测试结果。

6.3记录质控结果,及时纠正测试误差,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质量控制。

7.仪器维护与保养7.1定期对POCT血糖检测仪进行维护,以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转。

7.2定期检查仪器的电池电量,进行更换和充电。

快速血糖仪(POCT)操作规程

快速血糖仪(POCT)操作规程

快速血糖仪(POCT)标准操作规程1检验申请临床医生根据需要提出检验申请。

2适用仪器美国会好Ⅲ型血糖仪器。

3 仪器检测前准备3.1 会好Ⅲ血糖仪顶部安装有代码按钮(调整血糖仪编码);记忆按钮(从血糖仪的存储器中读取血糖测试结果)。

3.2 显示屏:显示测试结果并引导测试。

3.3 电源钮:仪器电源的开启或关闭。

仪器在2分钟内物任何操作时会自动关闭。

3.4 仪器仓门:露出或露出测试平台。

将仓门向上掀开露出平台;向下遮蔽平台。

3.5 电池仓:放置一节6V碱性电池。

3.6 标准试条仓:存放标准试条。

4 操作前准备4.1 血糖仪编码4.1.1每种试纸条批号不同,必须使仪器显示的代码与试纸条的代码值一致。

4.1.2 按开关钮。

听到短促的“哔”声,一秒钟后“自动核对”开始。

4.1.3 仪器显示屏显示代码和闪烁的“插入试纸”符号。

4.1.4 核对代码值:如果仪器显示的代码与试纸条上的代码一致,可以进行检测。

4.1.5 修改代码值:如果仪器显示的代码与试纸条上的代码不一致,开机后按代码钮(C 键),连续按C键直至显示屏上的代码与试纸条的代码一致。

几秒钟后代码自动被锁住。

4.2 标准条测试4.2.1 标准条是每个血糖仪配备的一个硬塑料条,用于校对仪器工作是否正常。

4.2.2 标准条测试结果必须在印于标准条上的正常范围内。

标准条上不能滴血或葡萄糖溶液进行测试。

4.2.3标准条测试步骤4.2.3 .1 打开仪器开关,待闪烁的“插入试纸”符合在显示屏上出现。

4.2.3.2将仪器仓门向上打开。

4.2.3.3将贴有范围标签的校准条,标签朝上插入测试平台,关闭仪器仓门。

4.2.3.4同时按C键和R键,当听到“哔”声时,放开二个键。

4.2.3. 5 屏幕上即显示“Std”和闪烁的试条标志,大约5秒后,将会听到“哔”声,标准测试条的测试结果将显示在屏幕上。

4.2.3. 6 比较测试结果和标准试条的正常范围值,如果测试结果在此范围内,则说明此仪器质量合格可以正常使用,如果所测结果不在此范围内,可清洁测试窗并重新测试,如果结果仍超出此范围,血糖仪将不能测出正确的血糖值。

便携血糖仪POCT质控测试SOP

便携血糖仪POCT质控测试SOP

医疗机构中使用的便携式血糖仪的质量控制测试标准操作流程1.质控的目的:定量分析血糖仪与血糖试纸之间测试性能,并判定操作者的测试技能。

2.质控的临床意义:血糖专指血液中的葡萄糖而言。

血糖测试已经成为临床治疗病患的一项重要检测项目因为它将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病患病情状况,为临床提供科学而准确的治疗依据。

众所周知,血糖仪及相应试剂的性能以及操作者的测试技能已经成为关乎测试结果精准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定期进行质控检测是确保测试结果精准的一项重要工作。

3.质控的测定方法:应用血糖仪与相应配套的血糖试纸进行测试(分为应用电流法的电化学血糖仪和应用光反射方法的光化学血糖仪)4.质控测试的实验原理:•电化学方法-葡萄糖氧化酶把质控液(模拟血糖液)中的葡萄糖转化为葡萄糖酸己内酯。

这个反应释放出一个电子,它可以与一个中间物作为电子受体,中间体六氰合铁(III)的氧化形态,形成该中间体的还原态,六氰化铁(II)。

试纸条采用双电极测量原理。

血糖仪在两个相同的电极之间加上一个电压,使得在温育期间形成的还原态中间体转换为氧化态,这个过程产生了小的电流,它被检测器读取。

血糖仪检测电流的变化,通过根据试纸显示的代码进行相应修正,把得到的信号转换成可显示的读数。

•光化学方法-葡萄糖氧化酶把质控液(模拟血糖液)中的葡萄糖转化为葡萄糖酸己内酯,同时,试纸反应测试区上的色源体与质控液(模拟血糖液)中的葡萄糖分子反应形成有色物质,有色物质吸收光。

质控液(模拟血糖液)中葡萄糖越多,反射光越少。

仪器中的信号检测器捕获反射光的大小,并将其转化为一个电信号,转换成相应的葡萄糖浓度。

5.试剂要求:5.1.质控液(模拟血糖液)的类型:请使用在有效期内的质控液(模拟血糖液)。

若开瓶使用后,应在3个月内使用完毕并将未使用完的质控液(模拟血糖液)弃置。

由于每一型号的血糖仪都有预设配套的质控液(模拟血糖液)进行质控测试,请勿将某一产品名称的质控液(模拟血糖液)应用在另一个血糖仪和试纸产品上。

POCT管理规定

POCT管理规定

宛龙院字〔2021〕114号南阳卧龙医院床边检验〔POCT〕管理规定院属各科室:床边检验〔point-of-caretesting,POCT〕是利用便携式装备直接在最贴近病人的地点完成标本采集、检测和结果报告等整个流程的检验。

POCT具有检验周转时间短和方便实用的优点,但由于是分散检测,假设操作不标准和质量控制把握不好,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将大受影响。

目前我院POCT设备有便携式血糖检测仪、血气分析仪等。

为加强我院相应设备的管理与标准化操作,根据【执业医师法】、【GBT29790-2021即时检测质量和能力的要求】、【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方法】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自发布即日起实施。

一、组织领导:1、POCT管理委员会的成立和组建〔1〕医院成立POCT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医务科。

质量管理工作由检验科具体执行。

〔2〕POCT委员会人员名单主任:杨秀江副院长副主任医师副主任:李文才副院长委员:杨秀江副院长副主任医师李文才副院长柴红质控科主任护师张新龙医务科科长赵丰娟护理部主任主管护师崔磊院感办主任主管护师宋治国主治医师龙远照主治医师赵靖主管护师胡晓慧检验师黄冉检验师张丽平主管检验师张跃飞设备科科长二、加强管理,明确职责POCT委员会由医院领导、各相关部门〔医务科、质控科、护理部、检验科、内科、手术室、急诊科等开展POCT的临床科室〕代表组成,院领导为委员会主任,检验科代表应在POCT技术培训和日常质量管理方面起骨干作用。

委员会职责:1、负责受理本单位开展POCT的申请,按照以下原那么审批:⑴符合国家和本地区的有关法规、政策、标准和伦理;⑵符合循证医学原那么;⑶应用层次和范围与本单位临床实验室不相互重叠。

2、对开展的POCT进行统一编号管理并做好详细登记。

3、负责定期培训和考核POCT操作人员,保证其具有做好相应POCT检测工作的专业能力。

4、监督各部门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认真执行并保存必要记录。

快速血糖仪(POCT)操作规程

快速血糖仪(POCT)操作规程

快速血糖仪(POCT)标准操作规程1检验申请临床医生根据需要提出检验申请。

2适用仪器美国会好Ⅲ型血糖仪器。

3 仪器检测前准备3.1 会好Ⅲ血糖仪顶部安装有代码按钮(调整血糖仪编码);记忆按钮(从血糖仪的存储器中读取血糖测试结果)。

3.2 显示屏:显示测试结果并引导测试。

3.3 电源钮:仪器电源的开启或关闭。

仪器在2分钟内物任何操作时会自动关闭。

3.4 仪器仓门:露出或露出测试平台。

将仓门向上掀开露出平台;向下遮蔽平台。

3.5 电池仓:放置一节6V碱性电池。

3.6 标准试条仓:存放标准试条。

4 操作前准备4.1 血糖仪编码4.1.1每种试纸条批号不同,必须使仪器显示的代码与试纸条的代码值一致。

4.1.2 按开关钮。

听到短促的“哔”声,一秒钟后“自动核对”开始。

4.1.3 仪器显示屏显示代码和闪烁的“插入试纸”符号。

4.1.4 核对代码值:如果仪器显示的代码与试纸条上的代码一致,可以进行检测。

4.1.5 修改代码值:如果仪器显示的代码与试纸条上的代码不一致,开机后按代码钮(C 键),连续按C键直至显示屏上的代码与试纸条的代码一致。

几秒钟后代码自动被锁住。

4.2 标准条测试4.2.1 标准条是每个血糖仪配备的一个硬塑料条,用于校对仪器工作是否正常。

4.2.2 标准条测试结果必须在印于标准条上的正常范围内。

标准条上不能滴血或葡萄糖溶液进行测试。

4.2.3标准条测试步骤4.2.3 .1 打开仪器开关,待闪烁的“插入试纸”符合在显示屏上出现。

4.2.3.2将仪器仓门向上打开。

4.2.3.3将贴有范围标签的校准条,标签朝上插入测试平台,关闭仪器仓门。

4.2.3.4同时按C键和R键,当听到“哔”声时,放开二个键。

4.2.3. 5 屏幕上即显示“Std”和闪烁的试条标志,大约5秒后,将会听到“哔”声,标准测试条的测试结果将显示在屏幕上。

4.2.3. 6 比较测试结果和标准试条的正常范围值,如果测试结果在此范围内,则说明此仪器质量合格可以正常使用,如果所测结果不在此范围内,可清洁测试窗并重新测试,如果结果仍超出此范围,血糖仪将不能测出正确的血糖值。

(POCT)便携式血糖仪管理规程

(POCT)便携式血糖仪管理规程

便携式血糖仪管理规程一、医疗机构血糖仪管理基本要求(一)建立健全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

医疗机构应编写本机构血糖仪管理规程并认真执行。

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1.标本采集规程。

2.血糖检测规程。

3.质控规程。

4.检测结果报告出具规程。

5.废弃物处理规程。

6.贮存、维护和保养规程。

(二)评估和选择合适血糖仪及相应的试纸和采血装置,并对机构内使用的所有血糖仪进行造册管理。

(三)建立血糖仪检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完善的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体系。

(四)定期组织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并对培训及考核结果进行记录,经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人员方能在临床从事血糖仪的操作。

培训内容应当包括:血糖检测的应用价值及其局限性、血糖仪检测原理,适用范围及特性、仪器、试纸条及质控品的贮存条件、标本采集、血糖检测的操作步骤、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如何解读血糖检测结果、血糖检测结果的误差来源、安全预防措施等。

二、血糖仪的选择(一)必须选择符合血糖仪国家标准,并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准入临床应用的血糖仪。

(二)同一医疗单元原则上应当选用同一型号的血糖仪,避免不同血糖仪带来的检测结果偏差。

(三)准确性要求。

血糖仪检测与实验室参考方法检测的结果间误差应当满足以下条件:1.当血糖浓度<4.2mmol/L时,至少95%的检测结果误差在±0.83mmol/L的范围内;2.当血糖浓度≥4.2mmol/L时,至少95%的检测结果误差在±20%范围内;(四)精确度要求。

不同日期测量结果的标准差(SD)应当不超过0.42% mmol/L(质控液葡萄糖浓度<5.5mmol/L)和变异系数(CV%)应当不超过7.5%(质控液葡萄糖浓度>5.5mmol/L)。

(五)操作简便,图标易于辨认,数值清晰易读。

血糖仪数值应当为血浆校准。

单位应锁定在国际单位“mmol/L”上。

(六)血糖检测的线性范围至少为1.1-27.7mmol/L,低于或高于检测范围,应当明确说明。

POCT管理规定

POCT管理规定

宛龙院字〔2018〕114号南阳卧龙医院床边检验(POCT)管理规定院属各科室:床边检验(point-of-caretesting,POCT)是利用便携式装备直接在最贴近病人的地点完成标本采集、检测和结果报告等整个流程的检验。

POCT具有检验周转时间短和方便实用的优点,但由于是分散检测,若操作不规范和质量控制把握不好,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将大受影响。

目前我院POCT设备有便携式血糖检测仪、血气分析仪等。

为加强我院相应设备的管理与规范化操作,根据《执业医师法》、《GBT29790-2013即时检测质量和能力的要求》、《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自发布即日起实施。

一、组织领导:1、POCT管理委员会的成立和组建(1)医院成立POCT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医务科。

质量管理工作由检验科具体执行。

(2)POCT委员会人员名单主任:杨秀江副院长副主任医师副主任:李文才副院长委员:杨秀江副院长副主任医师李文才副院长柴红质控科主任护师张新龙医务科科长赵丰娟护理部主任主管护师崔磊院感办主任主管护师宋治国主治医师龙远照主治医师赵靖主管护师胡晓慧检验师黄冉检验师张丽平主管检验师张跃飞设备科科长二、加强管理,明确职责POCT委员会由医院领导、各相关部门(医务科、质控科、护理部、检验科、内科、手术室、急诊科等开展POCT的临床科室)代表组成,院领导为委员会主任,检验科代表应在POCT技术培训和日常质量管理方面起骨干作用。

委员会职责:1、负责受理本单位开展POCT的申请,按照下列原则审批:⑴符合国家和本地区的有关法规、政策、标准和伦理;⑵符合循证医学原则;⑶应用层次和范围与本单位临床实验室不相互重叠。

2、对开展的POCT进行统一编号管理并做好详细登记。

3、负责定期培训和考核POCT操作人员,保证其具有做好相应POCT检测工作的专业能力。

4、监督各部门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认真执行并保留必要记录。

POCT管理规定

POCT管理规定

航天七三一医院床边检验(POCT)管理规定床边检验(point-of-caretesting,POCT)是利用便携式装备直接在最贴近病人的地点完成标本采集、检测和结果报告等整个流程的检验。

POCT具有检验周转时间短和方便实用的优点,但由于是分散检测,若操作不规范和质量控制把握不好,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将大受影响。

目前我院POCT设备有便携式血糖检测仪、血气分析仪等。

为加强我院相应设备的管理与规范化操作,根据《执业医师法》、《GBT29790-2013即时检测质量和能力的要求》、《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自发布即日起实施。

一、组织领导:(一)成立POCT管理委员会医院成立POCT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医务处。

质量管理工作由医务处具体执行。

(二)POCT管理领导小组名单主任:副主任:委员:二、加强管理,明确职责POCT委员会由医院领导、各相关部门(医务处、检验科、护理部、开展POCT的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科)代表组成,院领导为委员会主任,检验科代表应在POCT技术培训和日常质量管理方面起骨干作用。

委员会职责:1.负责受理本单位开展POCT的申请,按照下列原则审批:⑴符合国家和本地区的有关法规、政策、标准和伦理;⑵符合循证医学原则;⑶应用层次和范围与本单位临床实验室不相互重叠。

2.对开展的POCT进行统一编号管理并做好详细登记。

3.负责定期培训和考核POCT操作人员,保证其具有做好相应POCT检测工作的专业能力。

4.监督各部门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认真执行并保留必要记录。

定期组织POCT项目的比对,保证同一医疗机构内检验结果的一致性。

5.受理有关POCT的投诉和意见,持续改进工作。

具体分工:1.医务处:审核各科室POCT设备需求,负责质量控制及操作人员的资质管理(授权),制定培训及考核计划。

2.各临床科室、护理部:提交POCT设备需求报告,安排专门人员,负责设备的规范化操作、室内质控、管理和科室内部人员培训。

POCT管理制度

POCT管理制度

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临床使用管理制度血糖仪属于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也称为床旁检验)设备,其管理纳入医院POCT管理。

为加强我院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以下简称血糖仪)的临床使用管理,规范临床血糖检测行为,保障检测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209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便携式血糖仪血液葡萄糖测定指南》(WS/T 226-2002)等文件要求,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我院采用血糖仪进行的非诊断性血糖监测。

一、制定规范血糖仪临床使用的相关规章制度及管理规程(附后),并认真执行。

管理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1、标本采集规程;2、血糖检测规程:3、质量控制规程:4、检测结果报告出具规程:5、废弃物处理规程:6、血糖仪的贮存、维护和保养规程等。

二、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的有关要求,对血糖仪及相应的试纸和采血装置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血糖仪。

1、选择符合血糖仪国家标准,并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准入临床应用的血糖仪;2、同一病区原则上应当选用同一型号的血糖仪,避免不同血糖仪带来的检测结果偏差;3、准确性要求:血糖仪检测与实验室参考方法检测的结果间误差应在±20%范围内,且所有数据在临床可接受区:4、精确度要求:不同日期测量结果的标准差(SD)应当不超过0.42%mmol/L(质控液葡萄糖浓度<5.5mmol/L)和变异系数(CV%)应当不超过7.5%(质控液葡萄糖浓度>5.5mmol/L)5、操作简便,数值清晰易读,单位应锁定在国际单位“mmol/L”上:6、血糖检测的线性范围至少为1.1~27.7mmol/L,低于或高于检测范围,应当明确说明。

7、适用的红细胞压积范围至少为30%- 60%,或可自动根据红细胞压积调整。

poct管理实施方案

poct管理实施方案

poct管理实施方案POCT管理实施方案一、前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便携式医疗检测设备(POCT)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规范POCT设备的使用,制定一套科学的POCT管理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目的POCT管理实施方案的制定旨在规范POCT设备的购置、使用、维护和质量控制,提高POCT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临床诊断的质量和安全。

三、管理范围POCT管理实施方案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内使用的便携式医疗检测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血糖仪、血氧仪、血液分析仪等。

四、管理内容1. 设备购置POCT设备的购置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同时要求设备具有合格的注册证和产品质量合格证明。

2. 设备使用医务人员在使用POCT设备前,应当接受相关的培训和考核,确保能够正确操作设备并准确解读检测结果。

同时,要求医务人员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 质量控制建立POCT设备的定期维护和质量控制制度,包括设备的日常维护、定期校准和质控样品的使用。

同时,要求建立设备故障和质量问题的记录和报告机制,及时处理设备问题。

4. 数据管理建立POCT检测结果的数据管理制度,包括数据的保存、备份和安全性保障。

同时,要求建立检测结果的追溯和审核机制,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5. 责任分工明确POCT设备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建立健全的管理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实施要求1. 所有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POCT管理实施方案的相关规定,不得私自更改或违反管理制度。

2.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POCT设备管理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

3. 定期对POCT管理实施方案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其符合医疗技术的最新发展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七、总结POCT管理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提高POCT设备的管理水平和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医疗机构应当认真贯彻执行该方案,确保POCT设备的安全、可靠和有效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便携式血糖仪管理规程一、医疗机构血糖仪管理基本要求ﻩ(一)建立健全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

医疗机构应编写本机构血糖仪管理规程并认真执行。

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1.标本采集规程。

2.血糖检测规程。

3.质控规程。

4.检测结果报告出具规程。

ﻩ5.废弃物处理规程。

6.贮存、维护和保养规程。

ﻩ(二)评估和选择合适血糖仪及相应的试纸和采血装置,并对机构内使用的所有血糖仪进行造册管理。

ﻩ(三)建立血糖仪检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完善的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体系。

ﻩ(四)定期组织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并对培训及考核结果进行记录,经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人员方能在临床从事血糖仪的操作。

培训内容应当包括:血糖检测的应用价值及其局限性、血糖仪检测原理,适用范围及特性、仪器、试纸条及质控品的贮存条件、标本采集、血糖检测的操作步骤、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如何解读血糖检测结果、血糖检测结果的误差来源、安全预防措施等。

二、血糖仪的选择(一)必须选择符合血糖仪国家标准,并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准入临床应用的血糖仪。

(二)同一医疗单元原则上应当选用同一型号的血糖仪,避免不同血糖仪带来的检测结果偏差。

(三)准确性要求。

血糖仪检测与实验室参考方法检测的结果间误差应当满足以下条件:1.当血糖浓度<4.2mmol/L时,至少95%的检测结果误差在±0.83mmol/L的范围内;2.当血糖浓度≥4.2mmol/L时,至少95%的检测结果误差在±20%范围内;ﻩ(四)精确度要求。

不同日期测量结果的标准差(SD)应当不超过0.42%mmol/L(质控液葡萄糖浓度<5.5mmol/L)和变异系数(CV%)应当不超过7.5%(质控液葡萄糖浓度>5.5mmol/L)。

(五)操作简便,图标易于辨认,数值清晰易读。

血糖仪数值应当为血浆校准。

单位应锁定在国际单位“mmol/L”上。

ﻩ(六)血糖检测的线性范围至少为1.1-27.7mmol/L,低于或高于检测范围,应当明确说明。

ﻩ(七)适用的红细胞压积范围至少为30%-60%,或可自动根据红细胞压积调整。

(八)末梢毛细血管血适用于在所有血糖仪上检测。

但采用静脉、动脉和新生儿血样检测血糖时,应当选用适合于相应血样的血糖仪。

(九)血糖仪应当配有一次性采血器进行采血,试纸条应当采用机外取血的方式,避免交叉感染。

(十)不同的血糖仪因工作原理不同而受常见干扰物的影响有所不同。

应当根据具体应用而选用适宜的血糖仪。

常见的干扰因素为温度、湿度、海拔高度,以及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水杨酸、尿酸、胆红素、甘油三酯、氧气、麦芽糖、木糖等物质三、影响血糖仪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一)血糖仪检测的是毛细血管全血葡萄糖,而实验室检测的是静脉血清或血浆葡萄糖,采用血浆校准的血糖仪检测数值空腹时与实验室数值较接近,餐后或服糖后毛细血管葡萄糖会略高于静脉血糖,若用全血校准的血糖仪检测数值空腹时较实验室数值低12%左右,餐后或服糖后毛细血管葡萄糖与静脉血浆糖较接近。

ﻩ(二)由于末梢毛细血管是动静脉交汇之处,既有静脉血成分,也有动脉血成分,因此其血样中葡萄糖含量和氧含量与静脉血样是不同的。

ﻩ(三)由于血糖仪采用血样大多为全血,因此红细胞压积影响较大,相同血浆葡萄糖水平时,随着红细胞压积的增加,全血葡萄糖检测值会逐步降低。

若有红细胞压积校正的血糖仪可使这一差异值减到最小。

ﻩ(四)目前临床使用的血糖仪的检测技术均采用生物酶法,主要有葡萄糖氧化酶(GOD)和葡萄糖脱氢酶(GDH)两种,而GDH还需联用不同辅酶,分别为吡咯喹啉醌葡萄糖脱氢酶(PQQ-GDH)、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葡萄糖脱氢酶(FAD-GDH)及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葡萄糖脱氢酶(NAD-GDH)三种。

不同酶有不同的适应人群,应该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选用不同酶技术的血糖仪。

GOD 血糖仪对葡萄糖特异性高,不受其他糖类物质干扰,但易受氧气干扰。

GDH血糖仪无需氧的参与,不受氧气干扰。

FAD-GDH和NAD-GDH原理的血糖仪不能区分木糖与葡萄糖,PQQ-GDH原理的血糖仪不能区分麦芽糖、半乳糖等糖类物质与葡萄糖。

(五)内源性和外源性药物的干扰,如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水杨酸、尿酸、胆红素、甘油三酯、氧气、麦芽糖、木糖等均为常见干扰物。

当血液中存在大量干扰物时,血糖值会有一定偏差。

ﻩ(六)pH值、温度、湿度和海拔高度都可能对血糖仪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一、标本采集规程ﻩ1、采血部位通常采用指尖、足跟两侧等末梢毛细血管动脉血,﹙水肿或感染的部位不宜采血﹚。

指导患者将穿刺侧手臂下垂5-10秒或甩手2-3次,护士从患者手腕向指尖部按摩2-3次。

2、戴手套,75%酒精消毒指尖﹙指尖至第一指节﹚2遍待干,选择手指两侧任一部位﹙避开指腹神经末梢丰富部位,减轻疼痛﹚进行皮肤穿刺,手指往针刺方向稍加压力使之出血,弃去第一滴血,将血样轻触试纸顶部测试区,血样自动吸入,血糖仪开始倒计时,5秒后显示结果。

使用一次性采血针,避免交叉感染。

同时干棉签按压采血部位,至不出血为止。

二、血糖检测规程ﻩ检查试纸条和质控品贮存是否恰当。

ﻩ检查试纸条的有效期及条码是否符合。

清洁血糖仪。

ﻩ检查质控品有效期。

ﻩ进行质控品检测。

1、关机状态下将新试纸的接触条朝上,并轻轻插入血糖仪,直至试纸不动为止,血糖仪自动开启。

2、显现屏上显示的代码必须与试纸上的代码一致。

如果不一至,打开仪器右侧的按钮槽保护盖,按上下键更改代码。

3、约六秒后,显示屏会进入﹙提供血样﹚屏幕,即可使用血糖仪进行血糖监测。

4、结果出来后,用试纸推出键直接推出试纸,无需手动拔出,采血后废弃的物品,试纸条、消毒棉签放入弯盘丢至黄色垃圾桶,采血针放入利器盒,按感染性废物处理.三、质控规程一、质控的目的:定量分析血糖仪与血糖试纸之间测试性能,并判定操作者的测试技能。

二、质控的临床意义:血糖专指血液中的葡萄糖而言。

血糖测试已经成为临床治疗病患的一项重要检测项目因为它将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病患病情状况,为临床提供科学而准确的治疗依据。

众所周知,血糖仪及相应试剂的性能以及操作者的测试技能已经成为关乎测试结果精准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定期进行质控检测是确保测试结果精准的一项重要工作。

ﻩ三、质控的测定方法:应用血糖仪与相应配套的血糖试纸进行测试(电流法的电化学血糖仪)ﻩ四、质控测试的实验原理:ﻩ电化学方法-葡萄糖氧化酶把质控液(模拟血糖液)中的葡萄糖转化为葡萄糖酸己内酯。

这个反应释放出一个电子,它可以与一个中间物作为电子受体,中间体六氰合铁(III)的氧化形态,形成该中间体的还原态,六氰化铁(II)。

试纸条采用双电极测量原理。

血糖仪在两个相同的电极之间加上一个电压,使得在温育期间形成的还原态中间体转换为氧化态,这个过程产生了小的电流,它被检测器读取。

血糖仪检测电流的变化,通过根据试纸显示的代码进行相应修正,把得到的信号转换成可显示的读数。

ﻩ五、试剂要求:ﻩ(模拟血糖液)的类型:请使用在有效期内的质控液(模拟血糖液)。

若开瓶使用后,应在3个月内使用完毕并将未使用完的质控液(模拟血糖液)弃置。

由于每一型号的血糖仪都有预设配套的质控液(模拟血糖液)进行质控测试,请勿将某一产品名称的质控液(模拟血糖液)应用在另一个血糖仪和试纸产品上。

同时,注意通常适合生化仪的质控液不适合于血糖仪和试纸的质控检测。

(模拟血糖液)的应用:在使用质控液(模拟血糖液)前,轻轻摇匀并弃掉第一滴质控液(模拟血糖液),擦拭质控液(模拟血糖液)的滴管头,以确保取样和测试结果的精准。

(模拟血糖液)的量:所需样本的体积为1μL(电化学血糖仪)。

ﻩ六、操作流程:ﻩ1.操作环境:温度:6~44˚C(稳豪系列血糖仪);10~35˚C(稳步倍加型血糖仪)度:相对湿度低于90%2.设施维护和环境要求ﻩ2.1. 显示屏检查:确认显示屏的各个部分正常工作。

每次开机时,可检查缺省字符。

2.2.清洁和消毒血糖仪:需要时可使用蘸有以下材料的软布清洁血糖仪表面:75%乙醇、中性的洗涤剂水溶液、新鲜配制的10%的家用漂白溶液。

ﻩ2.3. 清洁时应避免任何液体流入仪器的试纸插口、光学测试区及数据线接口。

2.4.防尘、避免摔撞,建议将血糖仪及配套物品存放在随机附赠的便携包内。

2.5. 血糖仪的储存条件为-30 ~+70˚C,湿度<90%,一般室内条件下存储。

ﻩ3. 操作程序电化学血糖仪:ﻩ从试纸瓶中取出一片新的血糖试纸,并立即盖紧瓶盖。

将取出试纸按电极向上方向插入血糖仪试纸端口。

自动开机后确认屏幕上显示的试纸代码与试纸瓶上显示的代码是否一致。

若不一致,则需要将血糖仪的代码调节成试纸瓶上显示的代码。

当代码一致后,屏幕出现闪烁的滴血符号;轻轻摇匀质控液(模拟血糖液),打开质控液(模拟血糖液)瓶并弃置第一滴,擦拭滴管头,最后轻轻挤出一滴质控液(模拟血糖液),使质控液(模拟血糖液)液滴轻触试纸顶端,不要把质控液(模拟血糖液)滴加到试纸的顶端。

质控液(模拟血糖液)会自动吸入试纸中;试纸吸入足量质控液(模拟血糖液)后,血糖仪自动开始倒计时(5,4,3,2,1)后测试完成,然后直接显示质控测试结果。

取出试纸,自动关闭血糖仪。

七、质控测试结果的记录:统一的质控记录册记录并保存。

记录的内容包括:质控测试日期、时间、结果、科室、仪器、试纸等,并由科室签字确认;ﻩ八、质控的参考范围:ﻩ质控液(模拟血糖液)的测试范围均印在相应的试纸瓶的标签上。

九、注意事项:1、血糖仪检测结果与本机构实验室生化方法检测结果的比对与评估,﹙要求检验科在半小时内出结果﹚每6个月不少于1次,即每年4月份和10月份各开展一次与检验科血糖检测的检测结果比对。

ﻩ2、血糖仪检测与实验室参考方法检测的结果间误差应当满足以下条件:⑴、当血糖浓度<4.2mmol/L时,至少95%的检测结果误差在±0.83mmol/L的范围内;ﻩ⑵、当血糖浓度≥4.2mmol/L时,至少95%的检测结果误差在±20%范围内;ﻩ3、每台血糖仪均应当有质控记录,应包括测试日期、时间、仪器的校准、试纸条批号及有效期、仪器编号及质控结果。

管理人员应当定期检查质控记录。

4、每天血糖检测前,都应当在每台仪器上先进行质控品检测。

ﻩ5、当更换新批号试纸条、血糖仪更换电池、或仪器及试纸条可能未处于最佳状态时,应当重新进行追加质控品的检测。

每种血糖仪均应当有相应浓度葡萄糖的质控品,通常包括高、低两种浓度。

ﻩ6、失控分析与处理:如果质控结果超出范围,则不能进行血糖标本测定。

应当找出失控原因并及时纠正,重新进行质控测定,直至获得正确结果。

ﻩ7、各病区必须建立专项记录本,记录比对,质控结果,人员培训等情况,并保存两年。

四、检测报告出具规程一、在出具患者血糖检测报告前,必须进行以下流程:ﻩ1 操作者已经完成仪器使用的培训;ﻩ2操作者必须每年进行操作熟练度测试;3 血糖测试必须在同意进行血糖测试的场所内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