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儿心肺复苏2018
小儿心肺复苏的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判断意识1. 将患儿置于安全、平坦的地方。
2. 轻轻拍打患儿背部,呼唤其名字,观察是否有反应。
3. 如无反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二、判断脉搏1. 将一只手放在患儿颈部,用食指和中指触摸颈动脉。
2. 观察脉搏,时间不超过10秒。
3. 如无脉搏,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1. 将患儿仰卧,头部后仰,解开衣领,清除口腔异物。
2. 用一只手托住患儿下颌,另一只手置于前额,向上抬举下颌,使口腔、咽喉轴呈一条直线,打开气道。
四、人工呼吸1. 将口罩或干净布料覆盖在患儿口鼻部。
2. 深吸一口气,用口对准患儿口鼻部,用力吹气,使胸廓起伏。
3. 每次吹气时间为1-1.5秒,频率为每分钟12-20次。
五、胸外按压1. 将一只手掌根放在患儿胸骨下1/3处,另一只手重叠放在这只手背上。
2. 用肩部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4-5厘米。
3. 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
六、心肺复苏操作步骤1. 按压30次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2.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患儿恢复自主呼吸、心跳或急救人员到达。
七、注意事项1.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避免患儿受到二次伤害。
2. 按压力度要适中,避免用力过猛导致肋骨骨折。
3. 如患儿有颈椎损伤,避免头部后仰,以免加重损伤。
4. 如患儿出现呕吐,及时清理口腔,保持呼吸道通畅。
5. 如患儿出现过敏反应或呼吸困难,立即停止心肺复苏,寻求专业帮助。
八、终止心肺复苏1. 当患儿恢复自主呼吸、心跳或急救人员到达后,可终止心肺复苏。
2. 如患儿呼吸、心跳仍未恢复,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直至出现以下情况之一:a. 患儿恢复自主呼吸、心跳;b. 急救人员到达;c. 患儿出现明显生命体征消失。
总之,小儿心肺复苏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技能,家长和医务人员应熟练掌握。
在遇到小儿心脏骤停时,及时、正确地进行心肺复苏,可挽救患儿生命。
第2篇一、评估情况1. 确认患儿意识丧失,无反应。
2. 观察患儿呼吸,如无呼吸或仅有无效呼吸,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2018年新版心肺复苏PPT演示课件

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30秒—全身抽搐。 60秒—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 4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6 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 8分钟—“脑死亡”“植物状态”。
“黄金4分钟”
2019/5/6 6
时间就是生命
时间与抢救成功率
开始抢救时间 < 4分 4-6分 > 6分 >10分 心肺复苏成功率 60% 10%
C3按压深度:
胸骨下陷至少5cm,但不超过6cm 有效标准:
能触摸到颈或股动脉搏动
2019/5/6
13
心肺复苏—BLS(C)
C4按压频率: 至少100次/min
按压与放松的时间各占50%
C5按压姿势: 地上:采用跪姿,双膝平病人肩部 床旁:应站立于脚踏板,双膝平病 人躯干 双臂绷直、与胸部垂直,不得弯曲
心 肺 复 苏
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 ( CPR)
2019/5/6
1
心脏骤停定义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 :
是指心脏泵血功能机械活动的
突然终止,造成全身血液循环中断、
呼吸停止和意识丧失。这种出乎意 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
2019/5/6
胸外按压
5
开放气道
6
人工呼吸
7
2019/5/6
电击除颤
25
心肺复苏成功的指标
昏迷变浅,出现各种反射
无意识的挣扎动作、呻吟
自主呼吸逐渐恢复
触摸到规律的颈动脉搏动
面色、口唇转为红润
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恢复
2019/5/6 26
心肺复苏终止指标
病人已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确定病人已死亡。
2018心肺复苏术评分标准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科室姓名考核日期监考人得分项目技术要求分值扣分细则扣分目的以徒手操作来恢复猝死患者的自主循环、自主呼吸和意识,抢救发生突然意外死亡的患者。
2解释不全扣1分未解释全扣准备1.着装:衣帽整洁,仪表端庄。
2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2.用物:治疗盘、盖缸(内盛大纱布)、弯盘、血压计、听诊器、木板、复苏安妮、手电筒、秒表。
6缺一件扣1分一件不符合要求扣1分评估1.确认现场环境安全。
2.判断患者意识和运动及呼吸:呼叫患者,轻拍患者双肩部,确认患者意识丧失、无运动、呼吸停止或仅有叹息样呼吸。
3.同时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术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位),向近侧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检查有无颈动脉搏动,确认无脉搏。
整个判断时间小于10秒钟。
10未确认扣2分拍打部位不正确扣1分未看胸廓扣1分评估不全扣5分未作评估全扣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操作步骤一人操作法1.立即呼叫他人协助抢救,记录呼救时间。
2未呼叫扣1分未记录时间扣1分2.立即去枕仰卧,卧于硬板床上或地上,或普通床加木板,枕头横立于床头,头颈躯干平直无扭曲,双手放于躯干两侧。
3 一处不合要求扣1分3.立即解开病人衣扣、裤带、暴露胸腹部。
2 一处不合要求扣1分4.即刻行胸外心脏按压:(1)、定位准确,一手掌根部紧贴在患者两乳头连线的胸骨中心,另一手掌根部重叠放于其手背上(贴紧胸骨的手指翘起,不接触胸壁,另一手手指交叉握住)。
②按压时肘关节伸直内收,前臂与胸骨垂直,借臂、肩和上半身体重的力量垂直向下用力按压,使胸骨下陷5cm以上,放松时手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按压30次,(按压与放松时间为1∶1),频率100次/分以上。
20定位手法不正确扣2分双手不平行扣2分双肘未伸直扣2分位置不正确一次扣2分手掌离开一次扣1分动作过猛扣2分频率不正确扣2分一项不合要求扣1分5.检查并取下义齿,头偏一侧,置弯盘于口角旁,用纱布清除口鼻腔分泌物。
小儿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小儿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措施,用于恢复心脏停搏或呼吸停止的患者。
在小儿心肺复苏中,正确的操作流程至关重要,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生存率。
下面将介绍小儿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掌握正确的急救技能。
1. 确认患儿情况。
在进行小儿心肺复苏之前,首先要确认患儿的情况。
观察患儿是否有呼吸、心跳,如果患儿没有反应、没有呼吸或者呼吸异常,应该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2. 呼叫急救人员。
在确认患儿需要心肺复苏之后,应该立即呼叫急救人员。
如果有其他人在场,可以让他们帮忙呼叫急救人员,同时自己要尽快开始心肺复苏操作。
3. 位置调整。
将患儿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确保患儿的身体处于平躺状态。
如果患儿在床上或者其他软的表面上,应该先将患儿移动到地面上再进行操作。
4. 开始CPR。
接下来就是开始进行心肺复苏操作了。
首先,将患儿的头部稍微仰起,然后打开患儿的气道,检查是否有异物阻塞。
接着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呼吸时间应该控制在1秒左右,注意观察患儿的胸廓是否有起伏。
同时进行胸外按压,按压位置在患儿的胸骨下缘,按压深度应该控制在1/3胸廓直径,按压频率应该控制在100-120次/分钟。
5. 持续观察。
在进行心肺复苏操作的过程中,要不断观察患儿的情况。
如果患儿出现呼吸、心跳,应该立即停止心肺复苏操作,转移到专业医护人员进行后续处理。
6. 等待急救人员到达。
在进行心肺复苏操作的同时,要尽快等待急救人员到达。
一旦急救人员到达,应该立即将患儿交给他们,让他们进行进一步的救治。
小儿心肺复苏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技能,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对于患儿的生存至关重要。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并掌握小儿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为患儿的生命安全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加强急救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急救能力,为身边的人提供更多的帮助。
2018心肺复苏指南更新

至少按压5cm;频率100-120/min;保证胸壁回弹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心
肺
避免过度通气
复
每2分钟换按压者或感到疲乏时立即换人
苏
质
如果有高级气道,按压及吹气按30:2比例
量
二氧化碳波形分析
如果PECO2<10mmHg时尝试增加CPR质量
动脉内压 如舒张压<20mmHg,则尝试增加CPR质量
献资料的大量研究,并由多国国际复苏专家和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委 员会及专业分会进行深入探讨和讨论后编写的国际性指南,按惯例每5年 修订一次。
指南更新
2018美国心脏协会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及儿童高级生 命支持指南重点更新中包含4方面内容
指南更新
2018年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心肺骤停期间和之 后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高级生命支持(更新)
毒) 低/高钾血症 低体温症 张力性气胸 心包填塞 毒素 肺栓塞 冠状动脉血栓
Part Three
03
儿科高级生命支持
在从儿童因室颤/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导致的心脏骤停复苏期间 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胺碘酮和利多卡因建议
2018(保持不变):对电击难以纠正的室颤/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可使用胺碘酮或利多卡因(2b级、LOECLD)。 2015(旧):对电击难以纠正的室颤/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可使用胺碘酮或利多卡因(2b级、LOEC-LD)。
2018心肺复苏指南更新

成人心脏骤停流程图变更 一2018更新。在流程图的室颤/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分支中,将利多卡因添加在 框8中作为胺碘酮的替代药。在流程图的心肺复苏质量框中,第四条项目符号文本从“每2分钟轮换按压员 一次,或若疲劳则提高频率”更改为“每2分钟更换按压员一次,或若疲劳则提高频率”。在流程图的药 物治疗框内,将利多卡因剂量添加在第二条项目符号文本中作为胺碘酮的替代药。
2021/10/10
10
Part Two
02
•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心脏骤停流程图更新
2021/10/10
11
2021/10/10
12
流程及环形图更新
成人心脏骤停环形流程图变更一2018 更新。在圆圈内的“药物治疗”下,将最后一种药物从“用于治疗 难以纠正的室颤/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胺碘酮”更改为“用于治疗难以纠正的室颤/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 的胺碘酮或利多卡因”。在流程图的心肺复苏质量框中,第四条项目符号文本从“每2分钟轮换按压员一 次,或若疲劳则提高频率”更改为“每2分钟更换按压员一次,或若疲劳则提高频率”。在流程图的药物 治疗框内,将利多卡因剂量添加在第二条项目符号文本中作为胺碘酮的替代药。
2021/10/10
质
如果有高级气道,按压及吹气按30:2比例
量
二氧化碳波形分析
如果PECO2<10mmHg时尝试增加CPR质量
动脉内压 如舒张压<20mmHg,则尝试增加CPR质量
2021/10/10
14
除颤能量
双向波除颤器:制造 商推荐能量(例如, 初 始 能 量 为 120200J)如果未能请使 用可用的最高能量。 第二次和随后的能量 应相当,而且考虑使 用更高能量
理由:2018 CoSTR 总结和系统性审查考虑在自主循环恢复后立即(最初一小时内)使用预防性抗心律失常药 物。虽然没有针对此主题审查的新研究,编写小组承认,虽然目前的证据不足以支持利多卡因的常规使用, 仍存在室颤/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复发管理资源支持,上具有挑战性的情况(如急救医疗服务转移期间); 在此类情况下,可能考虑施用利多卡因。
心肺复苏操作标准2018

使用簡易呼吸器心肺複蘇術(2018年修訂)相關知識:目の1.使用簡易呼吸器,維持和增加機體通氣量。
2.糾正低氧血症。
3.用人工の方法使患者迅速建立起有效の循環和呼吸,恢複全身血氧供應,防止加重腦缺氧,促進腦功能の恢複。
強調要點1.評估患者意識後,同時評估其呼吸和脈搏。
2.AED和除顫儀獲取和准備過程中仍需要CPR,一旦准備就緒,直接除顫。
3.按壓頻率為100-120次/分,深度為5-6厘米。
4.每次按壓間隙不能“倚靠”在患者胸部,手可放在患者胸部,但是不能有任何壓力。
5.盡量減少按壓中斷,每次中斷必須控制在10秒之內,1分鐘內CPR過程中不得低於60%,也就是說100-120次要在36秒完成。
6.簡易呼吸器面罩需與面部完全貼合,CE手法中“C”手法保障面罩密閉、“E”手法保持氣道通暢。
注意事項1.搶救環境應安全。
2.患者應躺在平地或硬板床上。
3.按壓の部位和方法要正確,如有失誤不但使搶救失敗,還可能發生骨折、氣胸、內髒損傷、胃內容物反流。
4.按壓時注意肘關節伸直,按壓放松時手掌根部不能離開按壓部位,一旦離開,必須重新定位。
5.病人口腔、咽部有分泌物應及時清除,以免阻塞呼吸道。
6.密切觀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暢。
7.擠捏呼吸囊時壓力不可過大,約擠捏呼吸囊1/3-1/2未宜,不可時大時小以免損傷肺組織,造成呼吸中樞紊亂,影響呼吸功能恢複。
心肺複蘇の有效指征1.能捫及頸動脈、股動脈搏動。
2.收縮壓在60mmHg以上。
3.患者の面色、口唇、甲床、皮膚等色澤轉紅。
4.擴大の瞳孔縮小。
5.呼吸改善,出現自主呼吸。
6.昏迷變淺,出現發射或掙紮。
7.心電圖可見波形改善。
心肺复苏最新指南(2018)(20200610021545)

AHA心肺复苏(CPR) 及心血管急救(ECC)2017年国际新标准操作流程指南更新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 CA)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预计的情况和时间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即可立刻失去生命。
心肺复苏(CPR)心肺复苏(CPR)是指对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采取紧急抢救措施(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使其循环、呼吸系统和大脑功能得以控制或部分恢复的急救技术,适用于几乎所有原因造成的心脏骤停。
2017年11月6日,美国心脏学会(AHA)官网及Circulation杂志刊登了关于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的指南更新文件。
新版指南在《2015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的基础上在五个方面进行了更新与强调,主要包括调度员协助的CPR、旁观者参与的CPR、急救医疗服务(EMS)提供的CPR、心脏骤停后CPR、胸外按压—通气比例5个部分。
以下进行这几个方面新旧版本的比较1、调度员协助的CPR(Dispatch-assisted CPR)2017AHA更新:建议针对疑似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在需要调度员指导施救的情况下,调度员应指导呼救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ⅠC-LD)。
2、旁观者参与的CPR(Bystander CPR)2.12017AHA更新: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未经过培训的旁观者应在调度员指导下或自行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ⅠC-LD)。
2.22017AHA更新: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推荐经过单纯胸外按压心肺复苏培训的旁观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ⅠC-LD)。
2.32017AHA更新: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推荐经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培训的旁观者对其同时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Ⅱ a C-LD)。
(就国目前的紧急医疗服务体系而言,由调度员指导下实施心肺复苏的形式还不理想,同时,由于心肺复苏术普及度低以及相关培训的规程度不足从而导致民众参与意愿及救助能力都有待提升,从而导致由“旁观者参与的CPR”的局面还有待长期发展。
2018心肺复苏操作标准 - 院外版

频率错误1-2分;
肘关节弯曲1-2分
深度不够或过深2分;不垂直1分。
7.开放气道:口述:检查颈部无损伤,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取出活动性假牙。(带手势) 仰头举颏法开放气道。
2
5
1分/项
8.口对口人工呼吸:每次吹气时间大于1s,不用深吸气。
要求:吹气时眼睛观察有胸廓抬起。不允许漏气。
每次吹气后要放松鼻孔,判断呼吸同时吸气后再吹第二次。
长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心肺复苏技术考核评分标准2018(新院外操作)
班级: 姓名: 学号:
项目
标准要求
标准分
扣分标准
扣分
准备
操作者着装整洁、仪表端庄。(要求穿平跟鞋、扎上头发)。
用物准备齐全(纱布块2块,瞳孔笔)
1
1
1.环境评估及判断意识:快步跑到病人身边,“十字”形手势,环顾四周后口述“周围环境安全”。右手拍病人右肩,同时大声询问(轻拍重唤):“喂,先生您怎纱布块,恢复气道。
②系腰带,穿衣服。
1
1
11.口述:心肺复苏有效指征
①能触到大动脉搏动;②颜面、口唇、甲床及皮肤色泽转为红润;③散大的瞳孔开始缩小;④自主呼吸恢复;⑤昏迷变浅,出现反射或挣扎。(要求带手势)
5
每条1分
12.复苏成功,解释和安慰工作:
对病人:先生您好,您刚才的情况非常危险,但经过我们的抢救您已经好多了,不要担心,120急救人员很快就会赶到,将您送入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您家人的电话是多少?我会尽快和他们联系,请您放心。
解开衣扣,松开腰带。
1
1
5.确定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
快速定位法: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中线交点。
8
最新版2018心肺复苏指南

胸外按压的位置
胸骨中下 1/3交界处
患者平仰卧在 坚硬的平面上
为了快速确定按压位置,可采取 两乳头连线中点的办法
胸外按压的方法
左手的掌根 部放在按压 区,右手重 叠在左手背 上,两手手 指 (扣在一 起)离开胸壁。 双肩正对人 胸骨上方, 两肩、臂、
以掌跟按压
胸外按压的方法
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
四、胸外心脏按压
单纯胸外按压
强调“用力按,快速按,不间断” 对于心脏病因导致的心脏骤停,单纯胸外
按压的CPR和同时进行按压和人工呼吸的 CPR存活率相近
按压体位
患者仰卧于硬板床或 地上,如为软床,身下 应放一木板,以保证按 压有效,但不要为了找 木板而延误抢救时间
抢救者应紧靠患者胸 部一侧,为保证按压 时力量垂直作用于胸 骨,抢救者可根据患
心肺脑复苏(CPCR)
2015指南:两条生存链(院内和院外)
生存链一分为二的意义
• 院外心脏骤停的生存链与2010年版指南相同,强调及时识别和 呼救,胸外按压为主,尽早除颤,等待专业团队赶到后,尽早 送到医院。
• 调度员识别濒死喘息 调度员应经过专门培训,以帮助旁观 者认识到濒死喘息是心脏骤停的一种表现。调度员还应了解, 短暂的全身性癫痫发作可能是心脏骤停的首发表现。总之,除 派出专业急救人员外,调度员应直接询问旁观者,患者是否有 反应和呼吸是否正常,以确认患者是否发生心脏骤停并指导旁 观者实施调度员指导下的心肺复苏。
代替
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胸外按压(2005)
心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
心室纤颤
心脏停搏
电机械分离
基础生命支持
(Basic Life SupportBL•早S)期识别、启动EMS
2018心肺复苏步骤及方法

2018心肺复苏步骤及方法引言: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措施,用于在人发生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时恢复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更新,2018年心肺复苏的步骤和方法也出现了一些调整。
本文将介绍最新的2018心肺复苏步骤及方法,帮助每个人更好地掌握和应用CPR。
一、胸外按压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的首要步骤之一,它可以维持和恢复血液循环。
按照2018年的指南,以下是胸外按压的具体方法:1. 将患者平放在坚硬平整的表面上,如地板或床垫。
2. 确定胸骨压迫位置,即胸骨下缘和缺口之间的中央位置。
3. 腰背挺直,双手交叉放在胸骨中央部位。
4. 用身体的重量施加下压力,使胸骨下陷5-6厘米。
5. 按照100-120次/分钟的频率进行按压,保持节奏和力度的一致性。
二、人工通气在胸外按压之后,进行人工通气能提供身体所需的氧气,并恢复正常的呼吸功能。
以下是最新的2018年人工通气的方法:1. 在完成30次胸外按压之后,停止按压,进行人工通气。
2. 翻开患者的气道,使头部稍微后仰。
3. 握住面罩,将其放置在患者的口鼻部位。
4. 使用适当的速度,给予两次每次1秒钟的通气。
注意每次通气时胸廓应该上升。
三、回馈机制和通气时机的调整在2018年的指南中,对于回馈机制和通气时机进行了一些调整:1. 推荐使用自动脉搏检测设备,对每次按压的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回馈来指导操作。
这有助于提高按压的效果。
2. 每30次按压进行2次通气的比例保持不变,即30:2。
然而,如果有专业医务人员在场,可以考虑进行胸外按压和通气的同步进行。
四、AED的应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在心肺复苏过程中的应用也发生了变化:1. AED应早期启动,即在发现心脏骤停时尽快使用AED进行除颤。
2. 非专业医务人员在使用AED前不需要检查脉搏。
最新小儿心肺复苏2018课件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新生儿双手在乳线水平以下环绕胸廓,两个大拇 指按压,下压1/3-1/2,大约4厘米
2010 NEW!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婴幼儿: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下,两个手指,下压至少1/3 胸廓厚度,大约4厘米。
2010 NEW!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儿童:胸骨平乳线水平,单手或双手,下压1/3 胸廓深度,约5厘米
0%
生存链— CPR成功的关键
美国心脏病协会
尽早进行心肺复苏, 着重于胸外按压
快速除颤
立即识别心脏骤停 急救生存链
并启动急救系统
综合的心脏 骤停后治疗
有效的高级 生命支持
小儿心脏骤停的原因
常见原因因年龄、环境和健康各异 -新生儿:呼吸衰竭 -小婴儿: *婴儿猝死综合征 *呼吸系统疾病 *气道梗阻窒息(包括异物呼入) *脓毒症 *神经系统疾病 ->1岁儿童:意外伤害为主要原因 -年长儿:与成人相似为心脏疾患
与3次电击方案相比,单次电击除颤方案可显著提高 存活率。如果1次电击不能消除心室颤动,再进行一
次电击的递增优势很小,与马上再进行一次电击相比 ,恢复心肺复苏可能更有价值。
除颤
➢ 建议:一次复律后进行5个周期的CPR后再进行复律(原
:尽可能连续进行3次复律)
2010 NEW!
-院内可根据有创的血流动力学监测管内插管
➢ 证据:院内婴儿和儿童(新生儿除外)使用无气囊导管 和气囊导管的安全性相似
➢ 肺顺应性差、高气道阻力、大气漏等优先选用气囊导管 ➢ 建议:气囊内充气压力<2cmH2O ➢ 插管合适深度(气管隆突上):
- >2岁:深度(cm)=年龄/2+12 深度(cm)=导管内径(mm) ×3
AHA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解读2018版

概述
WHO规定:发病或受伤后24小时内心脏停搏,即为心跳骤停。 美国AHA为冠心病患者心跳骤停所作的定义是:冠心病发病后1小时
内心脏停搏,即为心脏骤停。 Cecil 内科学第十六版则规定:任何心脏病患者或非心脏病患者,在
未能估计到的时间内,心搏突然停止,即应视为心跳骤停。
概述
常温下耐受缺氧时限
基础生命支持(BLS)-C
两手手指跷起(扣在 一起)离开胸壁
基础生命支持(BLS)-C
基础生命支持(BLS)-C
定位:双乳连线与胸骨垂直交叉点下方1横指。 幼儿:一手手掌下压。 婴儿:环抱法,双拇指重叠下压;或一手食指、中指并拢下压。 下压深度:幼儿至少2.5~3.5厘米,婴儿至少1.5~2.5厘米 按压频率:每分钟至少100次。
一旦发现患者无意识,医务人员应立即启动急救 系统,同时观察呼吸情况。—2015指南
CA的诊断
判断循环:触摸颈动脉搏动 颈动脉位置: 气管与颈部胸锁乳突
肌之间的沟内。
方法:一手食指和中指并拢,置于患 者气管正中部位,男性可先触及喉结 然后向一旁滑移约2-3cm,至胸锁乳 突肌内侧缘凹陷处
CA的诊断
室颤(VF)/无脉性室速(pulseless VT) 也称无脉性室性心律失常 占CA的60%以上,较易复苏成功,预后更好
CA的诊断
无脉性电活动(Pulseless Electrical Activity, PEA) 仅有心电活动记录,但无法触及脉搏、测及血压。
16
CA的诊断
心室停顿或心室静止(Asystole) 无电活动的平直线,仅有房型P波。
大脑
4~6分钟,
小脑
10~15分钟,
延髓
20~30分钟,
脊髓
2018心肺复苏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018年“心肺复苏术”技能考核评分标准项目
一、环境评
做好自我防护:观察周围环境(
估(2分)
二、判断与
1、快速到达患者右侧身旁,拍患者双肩(1分),分别对双耳呼喊(1分):2准备(15
喂!你怎么啦?重呼轻拍。
分)2、判断病人:正确触摸颈动脉:以患者喉结为定点标志(2分),食指10和中指沿甲状软骨向侧下方滑动
检查有无动脉搏动,时间不超过2-3cm,至胸锁乳突肌凹陷处(2分),10秒(2分)。
同时判断呼吸:耳听有1分)。
口述病人情况(21分)。
1分),解开患者上衣,121分),口述:环境安全(1分)。
2操作要求分值扣分得分无呼吸音(1分),眼睛观察胸廓有无起伏(3、立即大声呼救:“快来人啊,抢救病人”(4、体位:置患者仰卧位于硬质平面上,可口述(暴露前胸(1分)。
三、胸外心分):患者无意识,颈动脉搏动消失,无正常呼吸,马上进行心肺复苏。
定位方法正确(10分):方法:两乳头连线与胸骨的交点。
脏按压
按压手法、姿势正确:双手掌完全重叠(
(37分)
心手指翘起(4分)、两臂关节伸直并按压部位呈垂直方向(工呼吸比30:2(3分)。
四、开放气
算帐口腔及咽部:将患者头偏向一侧(
道(25分)中指缠好无菌纱布伸入口内挖出污物(
分)。
1分),左手扒开嘴巴,右手食指、2分),如有活动假牙一并清除(23分)。
按压深度5-6cm(6分);按压频率100-120次/分(6分);胸外按压与人4分)、十指相扣(4分)、掌1030
5。
心肺复苏最新指南(2018)

AHA心肺复苏(CPR) 及心血管急救(ECC)2017年国际新标准操作流程指南更新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 CA)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预计的情况和时间内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即可立刻失去生命。
心肺复苏(CPR)心肺复苏(CPR)是指对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采取紧急抢救措施(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使其循环、呼吸系统和大脑功能得以控制或部分恢复的急救技术,适用于几乎所有原因造成的心脏骤停。
2017年11月6日,美国心脏学会(AHA)官网及Circulation杂志刊登了关于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的指南更新文件。
新版指南在《2015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的基础上在五个方面进行了更新与强调,主要包括调度员协助的CPR、旁观者参与的CPR、急救医疗服务(EMS)提供的CPR、心脏骤停后CPR、胸外按压—通气比例5个部分。
以下进行这几个方面新旧版本的比较1、调度员协助的CPR(Dispatch-assisted CPR)2017AHA更新:建议针对疑似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在需要调度员指导施救的情况下,调度员应指导呼救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ⅠC-LD)。
2、旁观者参与的CPR(Bystander CPR)2.12017AHA更新: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未经过培训的旁观者应在调度员指导下或自行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ⅠC-LD)。
2.22017AHA更新: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推荐经过单纯胸外按压心肺复苏培训的旁观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ⅠC-LD)。
2.32017AHA更新: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推荐经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培训的旁观者对其同时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Ⅱa C-LD)。
(就国内目前的紧急医疗服务体系而言,由调度员指导下实施心肺复苏的形式还不理想,同时,由于心肺复苏术普及度低以及相关培训的规范程度不足从而导致民众参与意愿及救助能力都有待提升,从而导致由“旁观者参与的CPR”的局面还有待长期发展。
新版心肺复苏操作标准2018-新版.pdf

触摸颈动脉(建议近侧)同时目视胸部有无起伏:时间不超过 操 10 秒 作 口述:颈动脉无搏动、无自主呼吸 过
评估床铺为硬板床 程
口述:如为软床应垫背板,除颤器就绪,直接除颤 胸外按压部位: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中点处
22 31
未去枕 -1 ,未暴露胸部 42
-0.5 ,未松解腰带 -0.5 53 62 75 85
强调要点
1. 评估患者意识后,同时评估其呼吸和脉搏。
2. AED 和除颤仪获取和准备过程中仍需要 CPR,一旦准备就绪,直接除颤。
3. 按压频率为 100-120 次 / 分,深度为 5-6 厘米。
4. 每次按压间隙不能“倚靠”在患者胸部,手可放在患者胸部,但是不能有任何压力。
5. 尽量减少按压中断,每次中断必须控制在
取出并连接简易呼吸器与氧气,调节氧流量
8-10L/min
充分开放气道
CE手法固定好面罩,手捏球囊通气两次,并观察胸部起伏情况
如此胸外按压与辅助呼吸交替进行,共作
5 个循环
复苏效果评价 呼吸检查:目视胸廓再次检查呼吸,时间不超过
循环检查:触摸颈动脉,时间不超过 10 秒
10 秒
观察双侧瞳孔、口唇、面色
口述: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配合医生给予进一步生命支持,抢 后处
救记录于 6 小时内补记 理
动作迅速、及时抢救、整个过程体现急救的紧迫性、连续性
操作规范熟练 效果 评价 抢救记录与 6 小时内补记、正确填写抢救记录单(包括:楣栏、
日期、时间、抢救记录、签全名) 建议时间 6 分钟
14 1 15 1
16 3
必要时:睡软床时准备一块长木板 准 备 患者:卧位有利于抢救
2018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解读

成人: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 自主循环恢复后用药
• 2015(旧):目前的证据不足以支持心脏骤停后利多卡因 的常规使用。但若是因室颤/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导致心 脏骤停,恢复自主循环后,可以考虑立即开始或继续给予 利多卡因(2b级、LOE C-LD)。
• 2018(更新):目前的证据不足以支持或反对自主循环恢 复后利多卡因的尽早(最初一小时内)常规使用。
成人: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 复苏期间用药
• 2015(旧):可能考虑将胺碘酮用于治疗对心肺复苏、除 颤和血管加压药治疗无反应的室颤/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 (2b级、LOE B-R)。
• 2018(更新):可能考虑将胺碘酮或利多卡因用于治疗对 除颤无反应的室颤/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这些药物对于 有人目击的患者特别有效,对于这些患者,施用药物的时 间可能更短(2b级、LOE B-R)。
2018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解读
吕成伟 2019.02.25
主要内容
• 1、心跳骤停的相关知识 • 2、2018心肺复苏更新要点
1、心跳骤停的相关知识
•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 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
• 临床表现: – (1)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暂抽搐 – (2)大动脉搏动消失 – (3)呼吸呈叹息样或断断续续,常发生在心脏骤停后的 30s内,随后呼吸停止。 – (4)心音消失 – (5)瞳孔散大 – (6)皮肤灰白、发绀
• 2018(保持不变):对电击难以纠正的室颤/无脉性室性 心动过速,可使用胺碘酮或利多卡因(2b级、LOE CLD)。
儿童:心肺复苏流程图更新
2018流程图与2015流程图版本一致,仅为措辞上的修改
谢谢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至 原来位置(Ⅱb类),使心脏 充分充盈
2010指南
➢ “用力按压”:按压幅度至 少1/3前后径,儿童约5厘 米,婴儿约4厘米
➢ “快速按压”:按压频率至 少100次/分 (新生儿120 次/分)(Ⅱa类)
➢ 胸廓按压过程中应尽量减少 按压中断,尽可能将中断控 制在10秒以内
-看(look) -听(listen) -感觉(feel)
建立呼吸-人工呼吸
➢ 方式: - <1岁:口对口鼻 - >1岁:口对口
➢ 频率: -儿童或婴儿:12-20次/分(约3-5秒吹气一次)
舌根后坠和异物阻塞是造成气道阻塞最常见 原因。开放气道应先去除气道内异物。如无 颈部创伤,清除口腔中的异物和呕吐物时, 可一手按压开下颌,另一手用食指将固体异 物钩出,或用指套或手指缠纱布清除口腔中 的液体分泌物。
舌较大易发生舌后坠
肩下垫枕开放气道
开放气道:压额-抬下颌法( Ⅱa类)
➢ 一手置前额,将头部置于 向后倾斜的枕中位,颈部 仰伸
➢ 用其余四指将下颌向上前 轻轻抬起
➢ 注意:保持张嘴且勿将下 巴周围松软的组织向上推
开放气道:推举下颌法
➢ 怀疑有颈部或颈椎损伤 ➢ 两手置于下颌两侧,以两个
或三个手指固定在下颌角处 将下颌向上向前抬起 ➢ 注意:使用该方法开放气道 时不宜抬起头部
AHA建议:婴幼儿、意识清醒Heimlich手法
建立血循环-胸外心脏按压
➢ 必须平卧在坚固、平坦的平面 -心脏按压板 -地面 -病史牌 -护士的手或前臂
➢ 转运:一前臂作为复苏平面,另一手实施CPR
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
2005指南
➢ “用力按压”:按压幅度约 为1/3~1/2胸廓厚度
➢ “快速按压”:按压频率约 100次/分 (新生儿120次 /分)
2010 NEW!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青少年:乳头连线水平,双手下压5厘米
2010 NEW!
2010 NEW!
按压通气比:
➢ 1人进行儿童心肺复苏:30:2 (Ⅱb类)
➢ 2人进行小婴儿或儿童心肺复苏 :15:2(原:5:1)
➢ 新生儿复苏:3:1
CABDE-A
A:airway
开放气道
开放气道
Step1: 头部低于躯干,用掌根在两肩胛间作
背部叩击,使异物松动
Step2: 仰卧位,四次胸部冲击,使胸腔内压增高,
迫使异物外移
Step3: 张开口腔取出可见异物
AHA建议:儿童、意识丧失-腹部冲击法
Step1: 置仰卧位,救治者跪着靠近患儿, 一手掌根部以上向上向前的力量 在中腹部(脐部和肋弓之间)作6
2010 NEW!
建议:
➢ 每2分钟辅助通气和胸外按压变换角色,每次转换时间均 应小于5秒;2分钟后按压的质量主频率下降,尽量缩短 胸外心脏按压的中断时间 -急救人员疲劳导致按压频率和深度不足 -急救人员疲劳导致按压间胸廓回复不完全 -研究显示:即使在急救人员否认情况下胸外按压质量都 会在数分钟内下降的
2010 NEW!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新生儿双手在乳线水平以下环绕胸廓,两个大拇 指按压,下压1/3-1/2,大约4厘米
2010 NEW!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婴幼儿: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下,两个手指,下压至少1/3 胸廓厚度,大约4厘米。
2010 NEW!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儿童:胸骨平乳线水平,单手或双手,下压1/3 胸廓深度,约5厘米
常见原因因年龄、环境和健康各异 -新生儿:呼吸衰竭 -小婴儿: *婴儿猝死综合征 *呼吸系统疾病 *气道梗阻窒息(包括异物呼入) *脓毒症 *神经系统疾病 ->1岁儿童:意外伤害为主要原因 -年长儿:与成人相似为心脏疾患
儿科心肺复苏的内容
➢ 儿科基本生命支持:PBLS pediatric basic life support
➢ 专业急救人员:应在10秒中内检查患儿脉搏情况 -1岁以上:颈动脉 -1岁以下:肱动脉、股动脉
循环的评估
➢ 无脉搏/不能确定是否触及脉搏 立即胸外按压
➢ 心率存在而无自主呼吸 给12-20次/分的人工呼吸
➢ 无循环征象(心率<60次/分,而且伴低灌注) 立即开始胸外心脏按压(>8岁者及早使用AED)
小儿心肺复苏
时间就是生命!
心脏骤停 复苏时间
1分钟
抢救成功率 >90%
4分钟
>60%
6分钟
>40%
8分钟
>20%
10分钟
0%
生存链— CPR成功的关键
美国心脏病协会
尽早进行心肺复苏, 着重于胸外按压
快速除颤
立即识别心脏骤停 急救生存链
并启动急救系统
综合的心脏 骤停后治疗
有效的高级 生命支持
小儿心脏骤停的原因
➢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至 原来位置(Ⅱb类),使心脏 充分充盈,医务人员每2分钟 交换一次按压职责
建议:
➢ 一般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 ➢ 按压和松弛时间为1:1 ➢ 控制按压停止时间≤10秒,停止按压将会降低冠状动脉的
压力 ➢ 无论氧合和通气情况如何,心率低于60次/分或有低灌注
征象立即进行按压
➢ 儿科高级生命支持:PALS pediatric advance life support
儿科基本生命支持:PBLS
pediatric basic life support
PBLS的程序
➢2005年指南 ABCDE的复苏程序 -A:开放气道 Airway -B:呼吸支持 Breathing -C:心脏按压 Compressions -D:电击除颤 Defibrillation -E:重复评估 Evalution
到10次的冲击
Step2: 张开口腔取出可见异物
CABDE-B
B:breathe
建立呼吸
呼吸评估
2005年指南 呼吸评估≥5秒, ≤10秒 ➢ 她/他还有呼吸吗?
√看:胸廓有无起伏 √听:有无呼吸音 √感觉:有无呼出气流 ➢ 她/他呼吸困难吗? √ 有无呼吸做功的增加 √有无鼻翼煽动 √辅助呼吸肌有无参加呼吸运动
2010指南: NEW! ➢ CABDE的复苏程序
CABDE-C
C:circulation
建立循环:心肺复苏的首要步骤(Ⅰ类)
循环评估: ≥5秒, ≤10秒
➢ 非专业急救人员:不要求检查脉搏和循环状态( Ⅱa类) ,单人应行30次的胸外心脏按压后人工呼吸,并紧接立即 行5个循环 的CPR后EM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