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挑战教皇的权威
1.1518年,马丁·路德将罗马教会称为“打着神圣教会与圣彼得旗帜的、人间最大的巨贼和强盗”。
他认为:教皇不是圣经的最后解释人,信徒人人都可直接与上帝相通而成为祭司,无需神父作中介。
马丁·路德的这一主张
A.肯定了王权高于教权 B.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C.使人们摆脱了宗教束缚 D.动摇了上帝的神圣地位
2.宗教改革后,新教牧师主要是受过教育的市民,来自于城市贵族、商人和手工工匠家庭。
据历史学家伯那特·弗格勒研究:16世纪斯特拉斯堡的第二代新教教士主要是牧师和手工工匠的儿子,贵族和商人退出了竞争教职的行列。
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
A.新教教士必须服从世俗政府的管辖B.新教教会和神职人员需要缴纳赋税
C.新教进一步简化了宗教仪式和教规D.新教倡导最高权威是《圣经》而非教士
3.教会宣称购买赎罪券可以拯救自己的灵魂,马丁·路德认为一个人得救要靠信仰,而不是外在的东西,这就是“因信称义”。
从本质上看“因信称义”
A.揭露了赎罪券对民众的欺骗B.削弱了罗马教廷的神圣权威
C.赋予了德国民众自由精神D.促进了资产阶级新教派的产生
4.“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同具有思想解放的性质,然而两者要实现的目标却有所差别。
文艺复兴的目的在于走出中世纪,走向现代文明;宗教改革则是上层建筑领域的一场变革,目的在于开创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
这反映了
A.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阶段性变化B.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C.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作用领域的局限D.两场运动在不同领域产生的特殊影响
5.有史学家认为,在马丁·路德发自改革基督教教义的最初目的之下,蕴含着几个世纪以来由于文艺复兴运动而孕育于人们内心的人文精神。
马丁·路德的下列主张最能体现人文精神的是
A.简化宗教仪式B.建立民族教会C.信仰即可得救D.《圣经》是信仰的最高权威6.路德认为“经商、来往、吃喝、睡觉和其他一切于身体有益的事都是善功(美好的功德)”,甚至吃饭喝酒、衣服洁白和头发擦油也是善功。
路徳这些思想
A.意在淡薄人们的宗教信仰意识B.客观上反映了新兴资本主义要求
C.特别强调了思想信仰的重要性D.与新教宣传的思想理念背道而驰
7.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
“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
这些谚语
A.改变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B.引发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C.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D.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8.2019年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495周年,当年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
论纲犹如“放出闪电”传遍德意志,激起了德意志民族反对罗马教廷的风潮,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B.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的心中的地位D.使基督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
9.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则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自由、平等的人文主义思想。
由此可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A.两者都摆脱了宗教的束缚B.后者的社会基础比较广泛
C.两者斗争的形式基本相同D.前者反封建的力度更彻底
10.16世纪的英国,天主教会及其信条遭到变革,传统宗教机构被大量解散,使得延续数个世纪之久的社会调节剂和润滑剂几近消逝,给城市的社会秩序带来比较大的麻烦。
这说明宗教改革
A.推动了社会秩序的重组B.促进了行政机构的调整
C.摧毁了民众的宗教信仰D.阻碍了近代城市的转型
11.16世纪欧洲产生了许多新教派,每个新教派都以古代《圣经》原文希腊文和希伯来文为信仰的最高权威,并用民族语言翻译圣经,而且坚决脱离腐败的罗马教会。
该历史现象
A.表明罗马教会进行了顺应时代的改革B.受到文艺复兴运动直接推动而出现
C.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D.顺应了民族国家发展的时代潮流
12.1520-1525年是德国历史上小册子印刷发行的黄金时代,诸如“谈话”“对话”、“公告”“传单”“对公告的回答”“途中自语…委任状…演说…讽刺”等频频出现于小册子的标题之中,通常这些标题还伴有醒目的图画。
这些小册子
A.成为抨击罗马教皇的主导形式B.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C.适应了德意志民族统一的趋势D.利于新教思想触及普通民众
13.学者钱乘旦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宗教改革运动的直接后果并不是社会生活的世俗化。
恰恰相反,16、17世纪的欧洲正是由于新教的出现才使宗教情绪变得更为强烈。
”其依据在于新教
A.排斥世俗生活B.对人的束缚更严苛
C.主张信仰自由D.加剧宗教信仰狂热
14.中世纪的西欧,罗马天主教教廷只允许用拉丁文翻译《圣经》,并且只有神职人员才可以诠释《圣经》。
宗教改革期间,马丁•路德用德文翻译《圣经》。
他的这种行为在当时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地位 B.打破了宗教对人们思想的禁锢
C.推动了人们民主意识的觉醒 D.肯定了人们信仰的独立与平等
15.15.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指出:“人类必须在他自身内寻求那种属于神性的世间生存,主观性因此取得了绝对的认可,而在自己本身获得了对于神明的关系的决定……它把绝对的真理关系被(教会)歪曲的地方,发掘的纤毫毕露,并设法把这种歪曲彻底摧毁。
”材料中的“它”最有可能是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16.1534年,为应对新教的挑战,欧洲天主教会成立了耶稣会组织,议会主要从事传教和教育,扩大天主教的影响。
耶稣会维护教皇和经院哲学的传统权威。
却反对追逐世俗权力,提倡道德自律,注重科学和艺术的素养,特別重视将人教育成有责任感的公民。
耶稣会的这些做法
A.致力于实现信仰的自由B.阻碍欣州社会的进步
C.受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D.加速封建制度的解体
17.德国马丁·路德主张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与上帝直接对话。
与路德同时代的中国学者李贽说“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自可尊。
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
材料中路德和李贽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
A.对传统宗教思想进行了批判B.反对权威高扬人的主体地位
C.追求自由平等反对君主专制D.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
18.马丁·路德曾指出:“所有节日都应当废除,唯有礼拜日应该保留。
假若有意要保留圣母和较大圣徒的节日,就应当把它们并入礼拜日,或在节日仅举行一个早晨弥撒,把那日的其余时间仍用为工作的时间。
”这一观点
A.有利于促进工商业发展B.将矛头指向“因信称义”
C.强调市民要禁欲和节制D.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19.“17世纪的科学革命在当时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这场革命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都是用本国语言即普通民众的语言写作,而不是用拉丁语写作。
”他们的做法
A.利于科学方法及知识的普及B.引发了西欧各国的反教会斗争
C.削弱了西欧民众对宗教的信仰D.确保了科学革命的持久成功
20.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是宣称追求同一目的的两场不同的运动,他们所追求的目的一样,而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以致人文主义者和新教徒之间互怀敌意。
对二者“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的理解正确的是
A.文艺复兴自由的追求美,而宗教改革自由的追求真理
B.文艺复兴投身世俗的怀抱,宗教改革用自己的信念对抗旧的世界
C.文艺复兴追求人的至高的权利,宗教改革研究上帝的旨意
D.二者对待神的态度不同
21.美国学者余英时说:“西方宗教革命和科学革命以来,上帝和理性这两个最高的价值观念都通过新的理解而发展出新的方向,开辟了新的天地。
”下列事件能印证该观点的是A.加尔文的财富观有助于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B.科学革命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发生
C.德文版《圣经》有利于德意志民族意识觉醒
D.胡格诺派最终在法国赢得了宗教宽容
22.赵林教授指出:“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
”材料意在说明宗教改革
A.影响的广泛性超过文艺复兴B.只影响到欧洲社会贫困阶层
C.与文艺复兴的性质截然不同D.以无神论对抗罗马教皇统治
23.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
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24.24.雅克·巴尔赞在《从黎明到衰落》中写道:“(在欧洲)16世纪有关《圣经》理论的文章以及彼此攻讦的文章不再完全用拉丁文来写作,专供僧侣阅读了,而是开始使用比较流行的方言,通过新生的大众传媒手段向民众宣传推广各种思想。
”这种行为
A.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B.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
C.摧毁了教会思想专制D.有利于培育国家意识
25.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运动,它们的共性主要表现在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精神②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③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④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26.路德教徒视加尔文教为邪教,加尔文教徒也不能与路德教徒合作。
因为他们所争的并不是信教自由的原理,所以结果仍不过是以一个新威权来代替一个用旧威权罢了。
这说明宗教改革
A.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发展B.导致旧教与新教矛盾激化
C.没有实现真正的信仰自由D.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利益
27.“1517年,传教士马丁•路德揭露赎罪券的欺诈,宗教改革像野火一样烧遍欧洲,教徒自读《圣经》,直接跟上帝交谈,不要教会做中介。
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宣扬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 B.否定对上帝的信仰
C.主张废除宗教仪式 D.挑战教会的权威
28.1517年,马丁·路德在维登堡大教堂门口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标志着宗教改革的开始。
下列不属于“九十五条论纲”的内容的是
A.没有教会的传统,上帝的话在世界上就不会有很大的力量
B.那些因购买赎罪券而确信自己得救的人,将同他们的教唆者一起受到永罚
C.基督徒须知,周济穷人,或贷款给缺乏的人,比购买赎罪票好得多
D.教皇除凭自己的权柄或凭教条所科的惩罚以外,既无意义也无权
29.14世纪中叶,英国颁布了教职选举规章和“王权侵害罪法”,前者规定英国教士的选举不受教皇干涉,概由本国解决,后者则禁止人们把司法案件从英国带到罗马教廷上诉,否则按侵害王权罪论处。
这反映出英国
A.不承认罗马教廷 B.世俗王权不断加强C.把新教作为国教 D.推崇宗教信仰自由30.“1530年,德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只怀表,计时器真正得以‘便携’。
在此之前,它是教会的奢侈品,只出现在高大教堂的塔顶……斯特拉斯堡教堂内11米高的天文钟,每整点都有死神提着板斧出来报时,准确无误,教堂落成之际,大主教下令将热铅灌入钟表师的双眼。
”钟表的发展历程折射出
A.科学的发展带来技术的进步B.文艺复兴的影响绵长深远
C.教权的桎梏逐渐被挣脱D.工业革命的发明层出不穷
31.自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当时罗马公教以教皇为首,利用宗教在中世纪的欧洲逐渐形成一种统一的精神象征,维持着欧洲的统治秩序。
而到14、15世纪,欧洲的英、法、西班牙等国君主和平民日益把教皇看作外国人。
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发展增强了民族意识B.人文主义者大胆揭露教会的腐败
C.科学发展破除了对神学的迷信D.德国宗教改革冲击了教皇的权威
32.马丁·路德认为:基督徒的自由是一种内心自由,纯属精神范围,只为上帝所知;在世俗事务方面,一个好基督徒应完全服从业已确立的权威。
据此可知,马丁·路德主张
A.教随国定原则B.强化教会权威C.信仰即可得救D.简化宗教礼仪
33.33.在德意志,皇帝没有成为民族凝聚力的代表,在同教皇时而冲突时而勾结的过程中把自己降为一名诸侯。
德意志不仅成为罗马的“乳牛”,而且也成为天主教充当欧洲精神权威的最后支撑。
思想的、精神的、物质的、国家的和民族的矛盾,集中在德意志日益尖锐,1517年终于爆发了路德的宗教改革。
可见,路德的宗教改革意味着
A.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统一力量的形成B.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开始
C.德国脱离罗马教皇的统治D.教会民族化,即德意志化
34.海涅把马丁·路德称为“一个由天意选中出来粉碎罗马霸权的贫苦修道士”,其主要理由是马丁·路德推行的宗教改革
A.抵御了罗马帝国的侵略扩张B.破除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C.突出了人的主体意识和精神D.建立了不同以往的现代宗教
35.(题文)路德对于当时没有任何神学根据、夸张地宣传赎罪券功效的行径很是气愤。
于是依据神学问题辩论的正常惯例,在1517年10月31日夜将《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提纲贴在了威登堡教堂大门上,提纲中的言辞比较温和。
这说明当时路德
A.运用学术辩论手段揭露教会的腐败B.信奉“教随国定”原则
C.号召基督徒为民族国家建立而斗争D.与罗马教廷彻底决裂
36.马克思在谈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外在的枷锁,但是给人们的心灵套上了枷锁。
”材料中前后两个“枷锁”分别是指
A.赎罪券和《圣经》B.天主教会和宗教思想
C.封建统治和人文主义D.禁欲主义和人文主义
37.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
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
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
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
A.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B.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
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38.38.马丁·路德曾撰文写道:“所谓教士们,无论是教士、神父,或是教皇……只有在关于圣经或礼拜上的工作上,他们是高出众人的,因为这是他们的职务。
至于用来保护弱者,惩治坏人的宝剑和鞭子,那是掌握在世俗权力的手中的。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世俗权力明显高于教会权力B.教皇在宗教中的地位至高无上
C.反对教会对世俗事务的干预D.教会主要用传播宗教维护正义
39.人文主义精神是推动欧洲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材料一世界充满神奇,却绝无比人更神奇者。
——沙罗克里斯(古希腊悲剧家)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知道得越多,才知知道得越少。
——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
材料二下面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材料三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
上帝的恩典是上帝
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
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
要得救上天堂,不
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材料四文艺复兴主要是一场文化运动,强调对希腊罗马经典的研究以及对个人成就的赞扬。
它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随后遍及欧洲大地,成为14世纪摧毁中世纪旧结构的“灾难”。
……她将欧洲从中世纪引向了近代世界。
——丹尼斯·谢尔曼乔伊斯·索尔兹伯里《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内涵,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2)材料二、三所反映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指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并简要说明。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在把“欧洲从中世纪引向……近代世界”的
过程中所作出的历史贡献。
参考答案
1.B本题考查德国宗教改革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及理解知识的能力。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马丁·路德批判罗马教会的神权统治,主张人人都可以接读圣经,与上帝沟通,这打破了教会权威,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B 项正确;A项材料中未体现,排除;马丁·路德是摆脱宗教神权统治,不是摆脱宗教,C项错误;材料是打破教会的权威,不是动摇上帝的神圣地位,D项错误。
故选B。
2.D材料表明从第二代新教牧师起,等级的特征进一步隐退。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宗教改革倡导上帝崇拜和阅读《圣经》,倡导最高权威是《圣经》而非教士,不再承认罗马教廷、教宗具有神圣性。
无论是教皇,还是大主教、主教、教区神甫和修道院的僧侣,都不具有神圣的性质,故想要有特权的贵族与商人便退出了竞争的行列,故答案为D;ABC三项虽然会对贵族与商人退出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都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ABC三项。
3.C马丁·路德认为一个人得救要靠信仰,而不是外在的东西,强调个人信仰对于灵魂得救的决定性作用,强调个人与上帝的直接沟通,个人掌握了宗教信仰的主动权,因
此从本质上看“因信称义”赋予了德国民众的自由精神。
故答案为C项。
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D项不符合题干中的“本质”要求,均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欧洲宗教改革的内容。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宣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即“信徒皆为祭司”的观点,反对罗马教皇、天主教会的特权,提倡个性解放,强调个人信仰自由,强调个人与上帝的直接沟通。
宗教改革否定教皇的权威,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使人们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从而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进一步发展和传播了人文主义。
4.A本题考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比较,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和比较的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主张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脱出来的弘扬人文主义精神的思想解放运动;宗教改革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运动,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两者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运动,反映了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阶段性变化,A项正确。
材料未体现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B 排除。
材料表明的是两个运动的进步性,不是局限,C错误。
D项是现象,不是反映的本质,排除。
故选A。
5.C人文主义最大特点是体现出人性,主张个性发展。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时期提出信仰即可得救,是对罗马教皇思想统治否定,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思想,故
C项正确;A属于宗教仪式改革;B属于教会设置;宗教改革不反对《圣经》,故D 项错误。
6.B【解析】由“经商、来往、吃喝、睡觉和其他一切于身体有益的事,都是善功”可以分析出他强调对身体有益的事,反对教皇和神职人员所谓的善功论,具有人文主义精神,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需求,故选B;ACD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7.C “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等谚语是16世纪德国社会流行的,这反映出宗教改革前德国民众对基督教会腐败的痛恨,但人们还是信仰上帝的,故A 项错误,C项正确;欧洲首次思想解放是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故B项错误;法国启蒙运动是在18世纪,故D项错误。
8.B【解析】从材料中的“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可知“论纲”强调了信仰自由,也就说明了人可以有自由和独立性,故选B;路德的主张并没有让人们放弃对上帝的信仰,只是使人们摆脱了对神职人员和教皇的精神崇拜,故排除A;“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并没有动摇上帝在人心目中的地位,故排除C;仅仅一个思想主张不可能实现基督徒在上帝面前的人人平等,故D的说法夸大了路德的主张,所以排除D。
点睛:准确表达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础能力,这一题就是考查考生准确表达的能力。
表达不准确的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不符合史实,二是不符合逻辑,三是偷换概念。
这一题的A属于偷换概念,CD属于不符合史实。
9.B【解析】文艺复兴只限于社会上层,宗教改革主要深入到社会下层,B正确;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没有摆脱宗教束缚,A错误;文艺复兴主要利用绘画和文学形式,宗教改革主张信仰方式改变,C错误;二者反封建力度基本相同,D错误。
10.A【解析】材料“天主教会及其信条遭到变革,传统宗教机构被大量解散……社会调节剂和润滑剂几近消逝”反映了英国宗教改革破坏了旧的社会宗教秩序,这有利于新的社会秩序的重组,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行政机构的调整的问题,故B错误;宗教改革是反对天主教会,不是摧毁民众的宗教信仰,故C错误;宗教改革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近代城市的转型,故D错误。
故选A。
11.D材料“用民族语言翻译圣经,而且坚决脱离腐败的罗马教会”反映了宗教改革时期新教派推动了《圣经》在民族国家的传播,反对罗马教会的独裁,这顺应了民族国家发展的时代潮流,故D正确;材料没有反映罗马教会进行了顺应时代的改革,故A 错误;材料现象与文艺复兴运动没有直接联系,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民族语言翻译圣经与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故C错误。
故选D。
12.D【解析】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从材料信息来看,这一时期的小册子应当是宣传宗教改革思想,有利于新教思想触及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