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产业链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初探

农产品产业链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初探
农产品产业链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初探

农产品产业链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初探

[摘要] 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主体已经进入了建立以契约为媒介的“关系型联系”的时代。传统的农产品生产已经向组织化、多元化、专业化生产转变。但是,农产品产业链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型联系”并不总是充分有效,也会产生不平等的效果。在合约不完全情况下,合约的扭曲,即机会主义行为和事前投资水平不足的问题在非传统农产品合约中也会产生。本文将在分析当前我国农产品产业链上各主体的行为,及其机会主义行为的诱因,指出机会主义行为产生的机制,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产业链;机会主义行为;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4.6[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农产品下游终端直接面对不断变化和升级的消费需求,而且下游市场的寡头竞争格局,所以农产品在下游的增值幅度通常较大,但缺乏有效的供给保障。相比之下,农产品上游环节,尤其是种植、加工环节的农产品供给能力充分,但所处的市场竞争较为充分,对消费者(尤其是城市消费者)信息了解不够敏感,所以增值空间有限。因此,农产品上游和下游各价值环节的整合、协调和组织将会使农产品上、下游环节之间发生增值的价值的重新分配。由此产生的收益的分享或损失的弥补,需要农产品上、下游各环节企业或相关利益者做出恰当的制度安排来确保。这些制度安排既包括恰当的产业组织也有恰当的市场组织。

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农产品产业链主体之间建立在合约基础上的“关系型联系”已经得到普遍推广。例如,在1991至1997年间,年美国农产品生产和销售采取合同方式占全部总额的比例从16%升到31%。在使用合同方式的美国各种类型农场中,大农场和非家庭农场通过合同生产和销售的农产品占比达到75%;猪的饲养有32.9%采取了合同方式,但是销售没有。在种植业中,西红柿、大麦、大豆和玉米也有部分采取合同方式进行销售,其中西红柿的合同销售所占比例高达36.7%,大麦的合同销售比例也有19.3%。

就中国来说,工业化和城市化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城市消费升级对农产品质量的关注日益提高,为农产品产业发展和变化提供了原动力。“订单农业”已经成为农业生产者参加农产品产业链所采取的“关系型联系”方式的主要形式。农业生产者与下游加工企业或零售商签订联盟合约,按照下游产业环节的要求进行农产品生产,但同时得到下游环节关于价格、利润分享、技术支持、资金支持等有关方面的承诺。以这种纵向联系方式生产的农产品通常是蔬菜、家禽、肉类等非传统、非大宗类农产品。由于这些产品针对的特定的消费需求,而且生产或加工有特殊的投入要求,生产者和订购者之间难以签订对任意第三方适用的标准化合同,而且这种农产品最终的价值增值幅度较大,容易引发分享冲突需要通过合约和其他安排事先予以约束。但是,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环节的组织化较低,农户和零售商之间的建立在机会主义思想之上毁约、不完全履约等博弈行为的使得这种“关系型联系”的建立和稳定困难重重。

二、农产品产业链主体的行为及其机会主义行为的诱因

1.农产品产业链主体的行为

农产品产业链的构成主要有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三个环节,其中生产环节主要包括农户(单一农户、集体农户)。加工环节则包括加工企业。运输环节主要包括物流服务企业

及其他中介组织。销售环节的主要主体是批发市场、超市、大型零售企业、直销店和集市小摊贩。同时,由于随着农产品流通的产业化、组织化和标准化的发展趋势,核心企业在农产品产业链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驱动整个产业链条,带动产业链个主题的发展。因此为了分析的方便,本文主要分析农产品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物流服务商、中介组织、零售商和政府的行为。

(1)核心企业在农产品产业链中的行为。核心企业是整个产业链的领导者和支配者。它承担了农产品产业链中组织者与协调者的功能,通过优化自身流程和网络结构,组织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活动,协调各节点的收益分配,与政府建立委托代理关系,从而最大程度挖掘产业链的竞争优势。核心企业的行为建立在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一体化基础上,即各环节的活动高度集成和综合,各环节建立信息共享、互相支持的合作伙伴关系。

核心企业在农产品产业链的组织和协调工作中尽量避免采取市场交易方式,以减少市场机会主义,转而采用网络模式,核心企业与物流服务提供商或其他节点企业利用农产品流通资源互补特征建立合作关系,由此产生的协同共享效应是增强农产品产业链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核心企业在农产品产业链中应充分挖掘链条中的资源和要素,在对外部资源分析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整合和优化产业链资源,实现产业链功能的集成,寻求产业增值以优化产业链(包括协同共享效应、创新价值等)。

(2)生产者在农产品产业链中的行为。农产品的生产者是农产品产业体系的输入方,农产品生产的特点和变化影响着农产品供给模式、产业链主体的设备、厂商的选择,同时也影响物流产业链的形成和运作效率。农产品的生产者主要从生产特征和自身特点两方面影响农产品产业体系。农产品生产具有分散性、季节性,与消费的连续性与均衡性之间存在矛盾,需要依靠运输和存储化解这种矛盾;地区品种、质量、农业产业结构的差异导致各地的农产品供给的不均衡性和宏观产业链的效率差异。生产者的组织程度决定了农产品输入产业系统的规模、效率和模式的选择。生产者及其生产特点是农产品产业链形成的关键影响者和合作者,是产业链结构影响因素的分析源泉,是核心企业在选择运营模式、降低运营成本时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

(3)物流服务商在农产品产业链中的行为。物流服务商是完成农产品产业链上的生产者、中介组织、中间商和零售商之间联系的纽带和企业间物流价值的创造者,是农产品物流系统产业链增值的执行者和完成者,处于产业链的核心,通过完成企业间物流资源的整合、优化,高效率、低成本地满足生产者、中间商和零售商的物流需求。物流服务提供商对产业链增值的贡献程度取决于物流服务商的技术水平(专业化)、物流组织程度和物流服务的综合程度。物流组织程度主要指农产品物流各主体间的组织程度,属于物流集成的过程,通过将各物流职能和各主体物流资源进行纵向整合(外部整合),形成综合物流组织化程度,是农产品物流产业链竞争力的体现。理想状态是一体化的物流提供商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完整的综合物流服务,即主导产业链的价值增值和运作,它向农产品物流系统提供利润和创新增值,创新增值是实现农产品物流产业链优化和升级的基础,而且是物流产业链运作效率的保障。总之,不管是职能物流提供商还是综合物流提供商都是物流产业链增值的执行者和产业链影响因素的分析源泉。

(4)零售商在农产品产业链中的行为。在一般情况下,农产品零售商是农产品产业链上的重点环节,是农产品销售的构成核心,完成农产品的分级、包装、运输(一般为l km运输)、废弃物的回收和信息处理。在我国农产品零售商主要有农贸市场、超市连锁店和餐饮业,其中农贸市场是我国居民日常消费的主要场所。农产品零售商的交易模式、组织程度、交易范围影响着农产品消费的规模、设施设备、组织程度和技术选择。农产品零售商的销售效率取决于其零售业务的规模和零售资产专用性程度的高低。随着零售商在农产品供应链中主导地位的获取和规模的不断扩大,零售商对农产品流通死亡影响的范围不断拓展,由单纯的销售

方、配送方向供应方、交易方拓展,在产业链中的作用不断扩大,逐步成为一种新的农产品产业链运行模式。零售商在产业我产业链链中是增值的执行者、创造者,是产业链运作效率的主要参与者和影响因素分析源泉。

(5)中介组织在农产品产业链中的行为。农产品产业链上的中介组织是在传统农业发展过程中,为了解决小生产大市场的矛盾,衔接产销,节约生产者和市场的交易费用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市场中介组织,其主要职能是开展销售、提供服务和管理市场。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农产品产业链中介组织有:农业合作社、贸工农一体化组织、农业协会组织、销售代理和拍卖行等。中介组织的主要作用是生产与市场的连接纽带和供应链的起点,实现交易的集中化、规模化;调整产业结构、农产品流通渠道等方面。此外,这些中介主体的组织程度和规模也影响农产品产业链的价值增值。因此,中介组织是产业链运作效率的主要参与者和影响因素分析的源泉。

(6)消费者在农产品产业链中的行为。农产品产业链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解决生产和消费之间时空差异矛盾,最终服务于农产品消费。农产品的消费特点和消费的变化影响甚至决定着农产品产业链运作模式和效率,也就影响了产业链的形成和运作效率。消费者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影响农产品产业系统:一是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和购买量。我国消费者购买农产品,尤其是鲜活农产品时,每天购买,购买量很少,这决定了某一区域的农产品供应是持续的但规模较小。二是农产品供给缺乏弹性,但是延展消费和结构消费富有弹性和不确定性。农产品生产具有季节性和长周期性,农产品供给缺乏弹性。同时农产品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数量缺乏弹性。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从注重温饱和内核功能的消费转向追求产品的外延消费和质量,造成了延展性消费和结构性消费,富有弹性,这种消费趋势的变化导致了消费习惯、生产方式的改变,如生产从寻求优势资源走向优质、多品种生产,在外就餐的增多,推动了产业链模式的变化和改革,影响了产业链的形成和优化。因此,消费的特点决定农产品产业链模式的选择和产业链的形成与优化,它是产业链分析的基础和前提保障。

(7)政府在农产品产业链中的行为。政府在农产品产业链中承担了规制和引导的功能。农产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它不仅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且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农产品市场中,消费者被欺诈、生命健康受到威胁等问题频发,原因是消费者和农产品生产者、经销者所处领域的完全不同,影响了农产品食品安全真实信息的流通与共享。而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失灵,市场本身又无法有效地解决。因此,政府需要承担规制和引导的功能,对农产品安全进行有效的监管,通过提高监管效率来确保农产品食品安全,使消费者的利益得到保障。目前,由于生产、消费的分散性导致市场失灵,政府农产品的监管效率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情况的存在,使政府在制定监管政策时,对农产品流通环节信息了解失真,而无法制定准确标准。农产品物流过程中涉及的农产品污染或环境破坏方面,政府、企业之间也存在不对称性。政府与农产品产业体系的各主体关于农产品安全问题的博弈分析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

2.农产品产业链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诱因

在非传统农产品产业链中,通常是一个主导者与众多小农户生产者签约,而且非传统农产品本身由于投资规模、技术要求、产品差异性等因素,决定了他们与主导者之间竞争不是充分的。在非传统农产品合约中,主导者的强势地位使得标准合约可能变成了霸王合约。小农户在签约时不了解其中隐含的风险,事后极易被主导者要挟、套牢等可能性。此外,主导者的强硬地位还表现在合约条款中还明确加上纠纷解决方式的条款,以操纵仲裁过程,避免小农户诉诸法院来解决纠纷。而且,小农户生产者在加入非传统农产品产业链时,驱动者通常要求小农户做出事前的一些专用性资产投资。由于这些投资通常是一些基础设施,有效利

用时间较长。驱动者常常要求签订一个期限较短的合约,或者是批次合约,这有利于主导者投资非传统农产品有效地避免市场短期波动或需求变化的冲击,由于驱动者对市场信息和变化的认知程度高于小农户,所以,可以提前终止合约或终止新合约签订,将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即使承担一些赔偿金给小农户,也是值得的。但是对小农户来说,就处于被动境地,其专用性资产极易提前变成沉没资产。

另一方面,由于进入非传统农产品市场的成本高,进入市场要发生一系列交易成本,如搜寻客户,甄别潜在客户,交通通讯,合同谈判、监督与执行,市场调研、农产品储运、农产品检验等相关活动都需要付出一定的费用。小农户单个投资非传统农产品生产能力不足,可以通过组织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共同投资。虽然非传统农产品市场价值较高,能使得对其投资获得较高回报率,但是,这对于其中每个小农户的“选择性激励”却不强,因为组建专业合作组织之后,分享集体投资和经营的收益时可以搭便车,而不愿意为集体投资与经营付出个人的努力。而且,由于有关的产品生产技术信息、知识等市场缺失,非传统农产品生产对工艺过程要求较高,例如关于农药、灌溉、除草、轮种等方面使用技术要求较高,而且随着农业科技进步在不断地变化,尤其是出口到发达国家的非传统农产品,需要在化学残留物等质量指标要符合发达国家管制标准,但是这对小农户生产者来说是较高的花费,结果是小农户生产者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有充分的“逆向选择”动机,违规使用低质量与安全标准,结果导致市场失灵。

三、农产品产业链主体机会主义行为的产生机制

在一个典型的生产者和购买者合约中,双方的相互作用先后经历以下5个阶段。阶段1:双方协商形成合约和治理方式。阶段2:在事前双方选择行动(投资/努力)。阶段3:事中产生了内部信号(生产结果的表现)和出现的各种状况。阶段4:事后,双方进一步做出决策。阶段5:实现了收益。阶段1、2是事前阶段,一些重要的信息和情况还没有表现出来。在阶段2,双方的行动有可观察但不可约定、不可观察、可约定3种情况。在阶段3上释放出来的信号有可观察但不可约定、可约定这2种情况。阶段4、5是事后阶段,其中阶段4的决策有事后可约定但事前不可约定、即使事后也不可约定、事前可约定这3种情况。

如果对上述各阶段的细节进行进一步剖析,我们就会发现合约中会产生3种扭曲:(1)如果在事中即阶段3产生的信号是不可约定的,而且事前没有可约定的决策变量,那么就会导致事前行动扭曲,即投资努力的激励不足。(2)如果事中产生的信号是可约定的,而且阶段4上决策也是可约定的,那么双方就可以签订一个激励合同针,对可约定的信号和决策进行激励。(3)如果只知道双方的决策(即使是事后的决策)是不可约定的,那么在事后,双方就会围绕准租金讨价还价,表现出机会主义行为攫取非效率租金。

农产品产业链主导者和农户在合约中行为是不对称的,主导者为了降低农户事前的投资不足和事后的道德风险,要求农户事前做出一些可约定的专用性投资,也可以根据农户事中的产出表现,制定激励性条款来鼓励农户增加努力水平,提高质量水平。但是,在事后发生的不可约定的决策中,主导者又会利用自身的隐含知识或信息来挤压农户的利益和讨价还价筹码。相应地,农户在合约形成或执行过程中,虽然会受到主导者有力的约束和挤压,但是在合约产品市场销售好,市场售价远远高于合约采购价时,农户会将合约产品自行销售。此外,在事后出现农户常常会联合起来,组建合作组织,代表小农户的利益与主导者谈判,在事后出现不可约定的剩余决策权的情况下,这种集体行动对主导者来说会导致其潜在租金的损失。

非传统农产品的订单链条中客观存在合约不完全问题,缔约双方难以预见未来可能发生的一切事件,也不能准确预见未来的市场价格变化,在这种有限理性下,有些决策权在事前不是可约定;的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绩效指标和信息也可能是不充分的;等等。其结果是为

缔约双方留下了自由决策的空间。小农户生产者通常会抱怨主导者实施的技术和质量与安全标准是不透明的;有些合约甚至是允许主导者单方面改变收益支付方式和收益支付标准,这给了主导者事后寻租极大的空间。

目前,我国农产品生产加工合约中出现违约既有农户违约,也有企业违约。农户合同意识差,不讲信誉,再加上小农思想作怪,当农产品市场价低于“订单价”时农户就争着往企业卖;市场价高于“订单价”农户就转手卖给别人。此时,对于企业来说面对众多的违约农户也只能是无可奈何。但是,就目前情况来说更多的还是企业违约,一些企业当市场行情向着不利于自己的方向变化时,为了自身利益会不惜牺牲对方利益毁约。更有甚者,打着“订单”的幌子进行欺诈,名曰订单,实为推销商品,赚到钱就开始人间蒸发了。订单的形式、内容和签订程序也不规范,条款含义不明确。很多订单没有按照《合同法》的要求,订单内容不详细、不规范,特别是对产品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和各自应承担的风险责任以及权利含糊不清,对出现违约情况也没有提出解决争议的方法。并且,很多订单是间接通过乡镇政府和行政村签订,与农户签订的情况较少,合同主体不明确,甚至大多数农民对合同不知情,使合同履行难度增大。一旦发生经济纠纷,由于政府和行政村不具备履约的能力,很容易造成当事人缺失以致无人负责的局面。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加剧了我国农产品产业链主体的机会主义倾向。

四、意见及建议

当前,由于农业缺乏组织化和制度保证,主导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价值链处于一种松散、无序状态,农业产业化链条十分脆弱。一些地方主导企业已具有相当规模,拥有较强的加工能力和完善营销组织,但农业生产却仍然由分散的、小规模的农户完成,两者之间的纽带——中介组织发育滞后。主导企业与农户之间的连接机制发育不良,农产品价值链容易断裂。农业产业化组织存在以下缺陷:以巨大的交易成本与各农户发生交易降低了主导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农户的机会主义行为导致违约事件,极大地弱化农产品价值链条的稳定性;分散的小规模农业生产具有需求规模小和需求不稳定特点,导致农业生产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的供需不均衡。要克服这些缺陷,必须进行产业化组织制度的创新。

1.发展中介组织

农产品价值增值活动需要大量的生产资源,因而也需要多种职能的中介组织。生产同类产品的农户组织成各种各样的行会、协会等中介组织,就能使分散的农户作为一个整体面对市场,与市场进行沟通。如果公司联系的农户较少,逐户签订合约还可以做到,如果联系的农户较多,采取这种形式就会导致效率低下、成本上升,如果由中介组织代表生产同类产品的农户与公司谈判、签约,就能提高效率、节约成本,使交易规范化,农户的利益也能得到保护。因此,应发展各种中介组织,为农户提供多样化服务,优化农村资源配置,提高农村经济的运行效率,从而巩固农产品价值增长的链条。

2.主导企业的规模

当龙头企业的产品市场占有率和信誉达到一定程度后,他们才会真正注重作为原料的初级农产品的数量和品质,并有能力参与和扶持农户的生产和管理。基于合作效率和对市场风险的规避,农业产业化组织自然连接,处于农产品价值链条中的龙头企业才能把农村经济发展纳入其发展战略之中。随着农产品价值链的延伸,通过组建龙头企业集团,改善企业组织结构,提高农村经济系统的稳定性,从而提升农产品价值链条的运行效率。

3.增强信誉意识

在一个高度诚信的组织安排中,容易形成合作和联合行动,也易于建立组织间稳定关系。合约双方通过长期合作建立起来的信任关系是一份重要的无形资产。参与农产品价值增长链中的龙头企业和农户的信誉意识直接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的成败。

4. 强化资产纽带

在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建立科学合理的联结方式和利益分配机制,是农产品价值增长链条得到强化的重要前提。组织间通过专业化分工、专用性投资、农户入股和利益制衡机制等形式,建立组织间的合作关系。资产纽带是最重要的联结方式,企业可以入股向农户进行投资,通过种子、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支持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率,以保证企业获得充足的优质的初级农产品原料。龙头企业也可以通过吸收农户入股,或由企业发起与农户共建股份制企业,并引人部分农户进入董事会,使农民更好地了解和支持企业的生产。

5.转换政府职能

政府要淡出中介组织职能,把重点放在扶持中介组织的发展、建立组织信誉档案及维护良性竞争的环境上。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完善检测的手段、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为农产品价值增长提供秩序和保障。

农产品贮藏加工培训课程

农产品贮藏加工讲义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种植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生产和经营所必需的农产品贮藏加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会致富本领、创业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农产品贮藏加工的基本理论,掌握主要农产品贮藏的操作技术要点及主要农产品加工的工艺要点,了解农产品贮藏加工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国食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农产品的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一) 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农产品贮藏加工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 理解农产品贮藏加工的基本理论。 3. 掌握呼吸强度与农产品贮藏的关系。 4. 掌握农产品中的化学成分及其在贮藏加工过程中的变化。 5. 了解农产品贮藏加工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 6. 了解农产品的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 了解粮油贮藏的基本方法及贮藏过程中病虫危害及预防措施。 2. 了解主要果蔬贮藏所需的温度、湿度、气体成分等环境条件。 3. 掌握主要果蔬贮藏的管理技术要点。 4. 掌握粮油产品加工中焙烤食品、膨化食品、豆制品等加工工艺的基本技能。 5. 掌握果蔬产品加工中干制品、糖制品、罐制品、腌制品等加工工艺的基本技能。 6.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农产品贮藏中出现的霉烂、异常温度伤害等问题。 7. 能够解释农产品贮藏中出现的异常现象。 8. 能够解释农产品加工中出现的原料褐变、

干制品霉变、糖制品返砂、罐制品胀罐、腌制品酸败等异常现象。 (三) 思想教育目标 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及爱岗敬业的精神。 2.

现代农业商业模式与产业链

2015-2020年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Special Statenent特别声明 本报告由华经视点独家撰写并出版发行,报告版权归华经视点所有。本报告是华经视点专家、分析师调研、统计、分析整理而得,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报告仅为有偿提供给购买报告的客户使用。未经授权,任何网站或媒体不得转载或引用本报告内容,华经视点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如需订阅研究报告,请直接联系本网站客服人员 (8610-56188812 56188813),以便获得全程优质完善服务。 华经视点是中国拥有研究人员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研究咨询机构(欢迎客户上门考察),公司长期跟踪各大行业最新动态、资讯,并且每日发表独家观点。 目前华经视点业务范围主要覆盖市场研究报告、投资咨询报告、行业研究报告、市场预测报告、市场调查报告、征信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IPO上市咨询等领域,同时也为个阶层人士提供论文、报告等指导服务,是一家多层次、多维度的综合性信息研究咨询服务机构。 Report Description报告描述 本研究报告由华经视点公司领衔撰写。报告以行业为研究对象,基于行业的现状,行业运行数据,行业供需,行业竞争格局,重点企业经营分析,行业产业链进行分析,对市场的发展状况、供需状况、竞争格局、赢利水平、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分析,预测行业的发展前景和投资价值。在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通过最深入的数据挖掘,从多个角度去评估企业市场地位,准确挖掘企业的成长性,为企业提供新的投资机会和可借鉴的操作模式,对欲在行业从事资本运作的经济实体等单位准确了解目前行业发展动态,把握企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有重要参考价值。报告还对下游行业的发展进行了探讨,是企业、投资部门、研究机构准确了解目前中国市场发展动态,把握行业发展方向,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重要参考的依据。Report Directory报告目录 第一章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与阶段 1.1 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研究范围 1.1.1 全产业链核心利益 1.1.2 现代农业经济周期

关于规划建设某某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的建议

关于关于规划建设某某市农产品加工 产业园区的建议的答复 市工信委: 《关于规划建设某某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建设某某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必要性 农产品加工业是工业的组成部分,是“工业兴市”的重要内容。工业的发展需要产业园区带动,农业发展更需要产业园区带动,建好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可以快速带动农业产业增值,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 至2013年底,我市尚无专业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我市2012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270亿元,农业总产值243 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1.1:1,远低于国内浙江、湖北等地区的比值3:1。同为地级市的湖北襄阳市,通过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建设,2012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已达1391亿元。 我市农产品加工业明显落后,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势在必行。 二、某某国有投资公司作为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承担主体的作用 某某国有投资公司是农业投融资平台,作为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承担主体更能发挥平台作用,引导社会和金融资本向园区集聚,加速推进园区建设。具体作用有以下五个方面:

1、策划准备方面。在2年来的运营中,某某国有投资公司已谋划5个园区方面项目,并与5县进行了对接。如xxxx 南菜北运蔬菜产业园区、某某市种蓄场农牧业(加工)循环产业园区、xx侗寨茶都等。 2、金融方面。某某国有投资公司已确立农业金融为主业,并开始筹建小贷担保公司、农业发展基金等项目,可为入园企业及园区发展提供融资担保方面支持。 3、招商引资方面。某某国有投资公司已筹建龙头企业协会,通过协会建设可把龙头企业整合至产业园区中。 4、农产品营销方面。某某国有投资公司已建某某市农特产品展示销售中心,可为入园企业提供销售方面支持,更好链接园区企业和市场。 5、加工原料基地建设方面。某某国有投资公司已筹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将在土地流转方面发挥作用,为园区加工企业整合规模化标准化的加工业原料生产基地。 三、产业园区选址及规模 建议首选xx新区作为我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建设的突破口。 选址理由。一是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可成为xx新区汽车工业园区的强有力补充,容易形成工农互补及一、二、三产联动的新局面,并促进xx新区的建设。二是xx新区已完成城区的征地,形成了新型的城镇化,大量的农民从地里解放出来。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业有利于农民就地转移,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将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三是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需要一批上规模、标

农业全产业链调研报告

农业全产业链调研报告 发展农业全产业链,有利于推动我市农业龙头企业转型升级,有利于促进我市农民就业增收,有利于提高我市农业资源循环利 用水平,有利于保障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利于加快推进我市 农业现代化,下面是为大家收集了关于农业主导产业调研报告,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农业全产业链是在当代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食品安全要 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是指 以消费者为导向,同一农业产业内或不同产业间的多个经营主体,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利益关系和时空布局形成的,以产品或服 务为对象,以资本和技术为纽带,以价值增值为目标,从农业产 业链的源头做起,涵盖了种养殖与投入品采购使用、农产品加工 分销及物流、品牌推广等从田间到餐桌多个环节的产业链系统。 发展农业全产业链,有利于推动我市农业龙头企业转型升级,有 利于促进我市农民就业增收,有利于提高我市农业资源循环利用 水平,有利于保障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利于加快推进我市农 业现代化。 一、我市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通过建设农业全产业链来谋划提升农业核心竞

争力,通过种子种苗工程、园区(基地)建设、农产品深加工、物 流配送、批发市场经营、农产品电子商务等环节不断推动农业全 产业链的整合和一体化运作,加快农业全产业链的发展。截至 2014年底,我市已拥有产值亿元以上的农业(指种植业和畜牧业) 全产业链15条,其中,产值10亿元以上农业全产业链3条(慈溪 蔬菜、鄞州蔺草、余姚榨菜),产值5亿元以上农业全产业链 3条(慈溪生猪、余姚畜禽、象山柑橘),产值1亿元以上5亿元以下 农业全产业链9条(余姚稻米、鄞州稻米、奉化稻米、镇海獭兔、 余姚茭白、象山白鹅、甬优种业、江北奶业、宁海畜禽),主要农 业全产业链基本情况。 我市农业全产业链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全产业链的产品特色鲜明。主要是根据各地自然资源禀 赋条件,依托各地农业主导集聚产业,因地制宜形成农业特色产 业链。通过整合各类农业市场主体,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逐步 从区域特色、块状经济到现在的产业链条经济的转变。如象山的 浙东白鹅全产业链、余姚的榨菜全产业链、鄞州的蔺草全产业链 等都是在当地主导集聚产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具有明显 的产业产品特色。 二是全产业链组织形式多样化。目前我市农业全产业链的发 展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市场主导型。以果蔬、畜禽等大宗 农产品为基础,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田头农产品交易市场等,开展农批对接、农超对接,将产业链上 中下游紧密连接起来。我市现有市场型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有XX 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XX市肉禽蛋批发市场有限公司等

农产品加工

向您推荐 [国内国际]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构筑新农村的产业支撑 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努力构筑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产业支撑 危朝安副部长在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国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工作会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次会议的目的是,总结近几年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成效和经验,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首先,我代表农业部,代表杜青林部长,对参加这次会议的全体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山东省和青岛市为会议做出的精心准备和周到服务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去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突破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地区经济发展。”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要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回良玉副总理在今年中央党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强调,“要着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提升农产品档次,促进农民增收”。中央文件精神和领导同志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农产品加工业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切实贯彻,抓紧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近几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成效和主要经验 进入新阶段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据统计,2005年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万多家,完成产值达到4.2万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近15%,从业人数1785万人,占全部工业从业人员的28%。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总量最大、发展最快、对“三农”带动最大的支柱产业之一。 ——有力促进了农产品的增值增效。各地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断拓展产业链,向农业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实现农产品的多次增值。这里以吉林省为例。该省玉米加工实现了三次升级三重增值,从传统的粮食粗加工产品到肉禽蛋奶转化,再到生产赖氨酸、燃料乙醇等化工产品,进一步生产塑料、服装等产品。2004年吉林省玉米加工量仅420万吨,2005年增加到696万吨,今年预计达到800万吨。通过发展精深加工,农民种植玉米的经济效益成倍增长,玉米价格出现了与产量同步增长的局面。去年吉林省以玉米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今年将达到1150亿元,与化工、汽车两大产业一起成为该省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其他一些省和一些地区这样的局面也在逐步形

【完整】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

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商业计划 书

一、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 (一)项目背景 固原市地处宁夏南部,位于著名的六盘山地区,这里海拔高、光照强、气候冷凉,由于这里没有大型工矿企业,无大气、水源和固体污染物,生长和生活在这里的动植物资源绿色、环保、无污染,是国家农业部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有粮食作物、油料作物、果蔬、畜牧业产品等,其中粮食作物有马铃薯、玉米、荞麦、莜麦、糜子、谷子、豆类、小麦等八个方面,油料作物有胡麻、芸芥两类,药食同源植物有菊芋、枸杞、仁用杏、山核桃四类,果蔬有长城塬菌草、西瓜、苹果、人参果、油桃、胡萝卜、黄瓜、芹菜、包包菜、菠菜等十个方面,畜牧业产品有隆德獭兔、彭阳生态鸡、原州区细毛山羊、西吉山毛驴、泾源虹鳟鱼、六盘山肉牛、六盘山瘦肉猪和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胶、蜂毒、蜂蛹、蜂蜡等十五个方面。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认证中心(北京)认证检测表明,固原市的这些产品不但绿色无污染,且有效成分含量高、营养较其他地区丰富,十分适宜人类食用。 由于固原市经济条件限制,目前农产品加工业很不发达,也不规范,仅有的加工业有马铃薯淀粉和粉条加工、面粉加工、牛羊肉屠宰等,加工种类少、规模小、档次低,附加值不高,特色农产品除农民自用外,其余的主要以原料形式低价流通和销售,农民出现农产品增产而不增收的现状,且由于农产品加工企业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难,农民大多外出务工创收,从而导致农村普遍出现农民田间不种、圈里不养的状况,农民日常生活高价买粮、买肉,出现贫困山区农产品价格市场高

于城市的怪象。据固原市农调队2011年一季度抽样调查显示,固原市农村市场标准面粉85元/袋,而固原和银川80元/袋;牛羊肉农村市场37元/公斤,而固原和银川35元/公斤;猪肉农村市场33元/公斤,而固原和银川30元/公斤。 这些问题的出现,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由于农副产品加工业严重滞后,附加值不高,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低价进入市场或销往外地,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本地农产品缺乏的情况下,从外地长途购入,在流通环节要增加运输费、管理费、物流企业利润等的各种费用,待进入农民手中,价格已经很高了。 (二)建设单位:固原市扶贫发展试验区管委会 (三)项目负责人:赵万华 (四)产业规划 1、宁夏回族自治区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08-2012年)宁政发[2008]135号 2、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2008年—2012年) 宁政办发[2008]204号 3、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4、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促进固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大宁南山区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升级,提升优势产业发展水平的规划。 5、固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五)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农产品产业链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初探

农产品产业链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初探 [摘要] 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主体已经进入了建立以契约为媒介的“关系型联系”的时代。传统的农产品生产已经向组织化、多元化、专业化生产转变。但是,农产品产业链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型联系”并不总是充分有效,也会产生不平等的效果。在合约不完全情况下,合约的扭曲,即机会主义行为和事前投资水平不足的问题在非传统农产品合约中也会产生。本文将在分析当前我国农产品产业链上各主体的行为,及其机会主义行为的诱因,指出机会主义行为产生的机制,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产业链;机会主义行为;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4.6[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农产品下游终端直接面对不断变化和升级的消费需求,而且下游市场的寡头竞争格局,所以农产品在下游的增值幅度通常较大,但缺乏有效的供给保障。相比之下,农产品上游环节,尤其是种植、加工环节的农产品供给能力充分,但所处的市场竞争较为充分,对消费者(尤其是城市消费者)信息了解不够敏感,所以增值空间有限。因此,农产品上游和下游各价值环节的整合、协调和组织将会使农产品上、下游环节之间发生增值的价值的重新分配。由此产生的收益的分享或损失的弥补,需要农产品上、下游各环节企业或相关利益者做出恰当的制度安排来确保。这些制度安排既包括恰当的产业组织也有恰当的市场组织。 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农产品产业链主体之间建立在合约基础上的“关系型联系”已经得到普遍推广。例如,在1991至1997年间,年美国农产品生产和销售采取合同方式占全部总额的比例从16%升到31%。在使用合同方式的美国各种类型农场中,大农场和非家庭农场通过合同生产和销售的农产品占比达到75%;猪的饲养有32.9%采取了合同方式,但是销售没有。在种植业中,西红柿、大麦、大豆和玉米也有部分采取合同方式进行销售,其中西红柿的合同销售所占比例高达36.7%,大麦的合同销售比例也有19.3%。 就中国来说,工业化和城市化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城市消费升级对农产品质量的关注日益提高,为农产品产业发展和变化提供了原动力。“订单农业”已经成为农业生产者参加农产品产业链所采取的“关系型联系”方式的主要形式。农业生产者与下游加工企业或零售商签订联盟合约,按照下游产业环节的要求进行农产品生产,但同时得到下游环节关于价格、利润分享、技术支持、资金支持等有关方面的承诺。以这种纵向联系方式生产的农产品通常是蔬菜、家禽、肉类等非传统、非大宗类农产品。由于这些产品针对的特定的消费需求,而且生产或加工有特殊的投入要求,生产者和订购者之间难以签订对任意第三方适用的标准化合同,而且这种农产品最终的价值增值幅度较大,容易引发分享冲突需要通过合约和其他安排事先予以约束。但是,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环节的组织化较低,农户和零售商之间的建立在机会主义思想之上毁约、不完全履约等博弈行为的使得这种“关系型联系”的建立和稳定困难重重。 二、农产品产业链主体的行为及其机会主义行为的诱因 1.农产品产业链主体的行为 农产品产业链的构成主要有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三个环节,其中生产环节主要包括农户(单一农户、集体农户)。加工环节则包括加工企业。运输环节主要包括物流服务企业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农产品贮藏加工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农产品贮藏加工》是教育部“一村一大学生计划”农科类种殖专业(专科)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是一门涉及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应用科学,主要介绍粮油产品贮藏加工的基础知识、粮油贮藏、粮油加工、豆类加工、植物油制取、调味品的酿造、酿酒等及粮食平衡水分的测定和新陈米的鉴别方法的基本实验技能。 二、课程的基本任务 本课程的任务是在研究农产品品质特点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对农产品进行有效的贮藏,以及采用不同的工艺方法将其制成各种成品或半成品的科学、合理的方法,从而为人们提供各种丰富多彩的食品,实现农产品增值保值,提高产品附加值。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用技术课程,学习本课程时,需在掌握必要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仔细观察本地主要农产品贮藏加工过程和方法,并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操作训练,加深对所学内容理解,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在期末考核中,掌握的内容约占总分的60%,熟悉的内容约占总分的30%,了解的内容约占总分的10%。平时作业(实验实习)成绩占总成绩的40%。

四、媒体的选择与配合 采用文字、音像、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和网络等多种媒体进行教学。其中以文字教材为主媒体,其它教材为辅助媒体,各媒体之间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以学习者为中心,构建多层次、立体式教学支持体系,提供自主选择媒体学习的自由。 五、课内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数为90,其中电视课学时为9学时,实验12学时,共5.0学分,一学期开设。各章学时分配如下。 章教学内容课内学时电视学时实践学时绪论 2 1 第一章粮油产品贮藏加工的 基础知识 6 1 第二 章 粮油贮藏8 3 第三 章 粮食加工8 2 第四 章 大豆加工 4 1 第五 章 植物油加工 6 2 第六 章 酿造调味品 6 1 第七 章 酿酒 6 1 第八 章 农副产品综合利用8 2 合计54 14 36 第二部分多种媒体教材一体化设计初步方案 一、多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 本课程使用的教学媒体有: 1.文字教材(合一型):主要教学媒体,是本课程教学与考核的

农产品网络营销经典案例

(案例) 寿光,以盛产蔬菜而闻名天下,是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交易中心和物流中心,寿光蔬菜价格指数成为中国蔬菜市场的晴雨表。山东寿光蔬菜产业控股集团是总部坐落于中国蔬菜之乡——寿光的一家大型农业产业化企业集团,是全国首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下辖5家集团公司,总资产达50多亿元人民币。经营业务专注蔬菜全产业链的资源整合和一体化运作,涵盖蔬菜种苗研繁推、基地生产、精深加工、物流配送、农批市场经营、电子商务、温室工程等整个蔬菜产业领域,致力于打造中国蔬菜全产业链行业领航者。 作为国内蔬菜行业的领军企业,近年来,寿光蔬菜产业控股集团秉承 以“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增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以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最优质安全的放心农产品为企业宗旨,积极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初步构建起了蔬菜全产业链运作的完整产业框架体系。依托资源、品牌和产业化运作优势,该集团投资建设了天津、北川两个农产品电子营销交易市场。该电子营销交易市场最大的亮点也是和其他电子交易市场的最大区别,是其依托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完善的产业链条和在传统农批市场经营上十几年来积累的经验和客户资源。国内各大农产品核心产区的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与众多农产品经济人、进出口公司、农产品加工企业都与该市场建立了多年的合作关系。严格、规范、科学的管理模式使得该市场一直稳居行业领导地位,被中国商业联合会授予5A级诚信企业称号,被商务部授予电子商务创新示范企业称号。北川维斯特交易市场是绵阳首家农副产品电子交易市场。截至目前,在全国设立了10个办事处进行市场开发,已发展服务中心1500家、交易商30000个,成交量从开业以来逐步增加。开市两年来,北川维斯特交易市场已经逐步打造出了一个专属农产品的电子交易平台,在带动当地农业发展的同时,也为农民朋友拓宽了致富路。“鼠标点一点,农产品卖出好价钱”成为北川当地许多农民朋友的新体验。 通过维斯特电子交易市场,北川当地农产品发展业态更加丰富。走进维斯特农产品展示区,记者发现,这里不仅种植有在北川当地常见的金钱草、牛萝卜、开口笑、辛夷、当归、泡参等产品,更有新品种的茄子、南瓜、樱桃、西红柿等外地市场十分走俏的农产品。以通过交易平台获得信息为向导,北川积极发展高山农特产品基地种植、加工销售和种苗组培开发等产业,预计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亿多元,直接和间接带动10000多人就业。严格、规范、科学管理,争创国内一流。 农产品网络营销,将农产品传统的先产后销模式彻底革新为先销后产模式,使广大农民最终受益,必将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农业发展。过去出现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民的生产种植与销售脱节,该种

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发展规划(2017—2020年)

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发展规划(2017—2020年) 加快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是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我省经济转型升级、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举措。为加快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7号)和辽宁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环境 (一)发展基础。 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强规划指导,细化工作措施,着力推进农产品加工聚集区建设,全省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1.发展规模初步形成。全省初具规模的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以下简称集聚区)达到23个,其中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集聚区9个。集聚区规划总面积87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规划面积149平方公里。23个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45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0%以上。 2.区域发展特色明显。各县(市、区)以特色主导产业为依托,发挥区位、资金和技术等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围绕粮油加工、乳品加工、畜禽加工、果蔬饮料加工、饲料加工、良种繁育、农产品物流以及冰葡萄、山参、中药材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建设了各具特色集聚区,如辉山农产品精深加工、西丰县鹿产品加工、桓仁中医药保健、台安畜产品加工、喀左农产品加工出口等特色集聚区。 3.聚集效应开始显现。全省各地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农产品加工集聚效应开始显现。截至2016年底,全省23个集聚区共入驻农产品加工企业1141家,实现税收收入19.2亿元,出口创汇 4.4亿美元;共落地农产品加工项目120个,总投资规模223.7 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达到75个。一批重大项目向集聚区集聚,为今后集聚区发展奠定了基础。 4.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省23个集聚区,通过合资合作、并购参股、品牌联盟和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充分发挥了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与当地

农产品产业链溯源系统方案

农产品产业链溯源系统方 案

目录 一、系统概述 (3) 二、系统设计架构 (3) 三、系统功能 (3) 1、基础数据管理 (4) 2、产地管理 (4) 3、生产档案管理 (5) 4、检测数据管理 (5) 5、溯源管理 (6)

一、系统概述 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连接生产和消费各个环节,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构建二维码溯源管理系统。 通过建立食品溯源数据库,记录农产品生产、加工、质检、包装、销售、运输等信息,并以二维码为信息载体,建立信息溯源机制,提供基于门户网站和手机等多种终端信息溯源查询方式,方便消费者及时了解产品溯源信息机防伪的详细信息,并可对不说明的产品进行投诉或建议。有效的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通过二维码溯源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灵活、高效、低成本、易推广、对既有业务流程干扰小的二维码防伪溯源能力,即保障了生产者的利益又提升了品牌价值。 二、系统设计架构 结合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信息化管理业务需求,基于SOA框架,搭建二维码溯源管理系统,实现对农产品生产过程的监督管理和质量管控,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溯源机制,为消费者提供基于溯源二维码的信息查询服务,促进放心消费,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品牌价值。 三、系统功能 农产品生产流通的特点和质量安全信息化管理需求,对优质农产

品品种、生产经营主体和产地进行统一编码,建立电子化产地编码和溯源码编码体系,外销农产品配置身份标识,基于产地基础信息和环境检测信息开具产地证明,加强对示范区农产品生产产地的全面管理,并依据标准化操作规程定制生产档案,采集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的全程质量安全信息,完善基于门户网站、手机服务终端的安全溯源通道,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机制,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推动标准化生产管理,促进放心消费。 1、基础数据管理 参考农业部产地编码规范和二维码QRcode编码规范,建立适合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和要求的产地编码体系和农产品二维码溯源编码 体系,为农产品生产地块和农产品配备唯一的“身份标识”,为建立 健全安全溯源机制奠定基础。 产地编码:参照农业部农产品产地编码规则,结合农业产业化发展实际,将农产品产地按按10-15位数阿拉伯数字组成的产地编码,建立健全基于地域特点的产地编码体系,以产地编码作为农产品基地准出的必备条件,实现对农产品原产地的溯源监管。 2、产地管理 对农产品特色优质农产品种种植基地的基地名称、责任人、农产品种类等基础信息进行采集,并结合大气、水、土壤重金属含量等环境检测数据建立产地基本信息数据库,实现对产地的信息化动态管理,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

第一章 1.园艺产品品质的评价包括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两个方面。 2.叶绿素a和b都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醇、丙酮、乙醚、氯仿、苯等有机溶剂。游离叶绿素很不稳定,对光和热都敏感。 3.类胡萝卜素:脂溶性色素按结构和溶解性质的差异分为胡萝卜素类和叶黄素类 4.多酚类色素:水溶性植物色素包括花青素类色素、花黄素类色素和儿茶素类色素三种类型。 花青素类:存在于植物细胞液中,是构成水果、蔬菜、花卉等美丽色彩。也是园艺产品中主要的涩味成分之一。随pH值的变化而变化,酸性中呈红色,在碱性中呈兰色。 5.水果的香气成分有机酸酯类、醛类、萜类为主,其次是醇类、酮类及挥发酸等。 蔬菜的香气成分主要含有以含硫化合物、醇、萜烯类为主体的香气成分。 6.我国习惯上分为甜、酸、苦、咸、辣、涩、鲜七种 7.味感阈值(CT)。阈值是指能感觉到该物质的最低浓度(mol/m3,%或mg/kg)。一种物质的阈值越小,表明其敏感性越强。 8.甜味物质主要是糖及其衍生物糖醇也包括一些氨基酸、胺类等非糖物, 9.甜味物质的性质与糖的种类和含量有关。与糖酸比有关。其他。 10.酸味有无机酸和有机酸。有机酸:1、柠檬酸2、苹果酸3、酒石酸 11.涩味除丹宁类物质外,儿茶素(catechin)、无色花青素以及一些羟基酚酸也具有涩味。 12.苦味是味感域值最小的一种,是最敏感的一种味觉。 食品中的苦味物质有生物碱类、糖苷类、萜类,另外天然疏水性的氨基酸和碱性氨基酸以及无机盐类的Ca2+、NH4+等离子也具有苦味。 13.果胶物质的质和量 根据其结合状况和理化性质分为三种类型:1、原果胶2、可溶性果胶3、果胶酸 细胞壁由蛋白质、脂质、木质素、纤维素和果胶等物质组成果胶质,纤维素维持细胞壁的结构和机械强度 第二章 1.采前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指园艺产品的遗传和田间生长发育状况,即种类、品种、砧木、植株长势和成熟度等。外部因素主要是生态因子和农业技术措施。

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规划

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规划 第一章规划背景 一、发展现状 (一)经济总量不断壮大。依托资源优势,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215户,比年净增113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5.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2亿元,较年年均增长18.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3.5%;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258.9亿元,较年年均增长21.7%,占全市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的34%。 (二)企业规模不断扩张。随着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整体培育和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扩张加快,规模化程度明显提高。目前,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81户,占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的37.7%,实现销售收入201.5亿元,占全市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的77.8%,成为农产品加工业的中坚力量。 (三)产业聚集初步显现。以园区为载体,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和产业链的延伸,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发展态势明显,初步形成了以李记酱菜、吉香居食品、味聚特为龙头,年加工达85万吨的蔬菜加工集群;以蒙牛、新希望、菊乐为龙头,日加工鲜奶能力达1400吨的乳制品加工集群;以金锣、玉泉、碧海为龙头,年加工达220万头的生猪加工集群;以西龙纸业、丰华纸业为龙头,年加工竹浆达20万吨的竹浆加工集群;以通威、新希望、永祥、丰美为龙头的饲料加工集群;以爱心木业、申宇木业为龙头的竹木加工集群。 (四)产业布局渐趋合理。充分发挥各区县农产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错位发展,初步布局形成了以东坡区、仁寿县、彭山县为主的粮油、果蔬加工业;以东坡区、仁寿县为主的肉制品加工业;以东坡区、洪雅县为主的乳制品加工业;以东坡区、彭山县为主的饲料加工业;以洪雅县为主的茶加工业;以洪雅县、彭山县、青神县为主的中药业;以东坡区、丹棱县、洪雅县、青神县为主的竹木加工业等特

农产品加工方案建议书

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 (一)项目背景 固原市地处宁夏南部,位于著名的六盘山地区,这里海拔高、光照强、气候冷凉,由于这里没有大型工矿企业,无大气、水源和固体污染物,生长和生活在这里的动植物资源绿色、环保、无污染,是国家农业部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有粮食作物、油料作物、果蔬、畜牧业产品等,其中粮食作物有马铃薯、玉米、荞麦、莜麦、糜子、谷子、豆类、小麦等八个方面,油料作物有胡麻、芸芥两类,药食同源植物有菊芋、枸杞、仁用杏、山核桃四类,果蔬有长城塬菌草、西瓜、苹果、人参果、油桃、胡萝卜、黄瓜、芹菜、包包菜、菠菜等十个方面,畜牧业产品有隆德獭兔、彭阳生态鸡、原州区细毛山羊、西吉山毛驴、泾源虹鳟鱼、六盘山肉牛、六盘山瘦肉猪和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胶、蜂毒、蜂蛹、蜂蜡等十五个方面。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认证中心(北京)认证检测表明,固原市的这些产品不但绿色无污染,且有效成分含量高、营养较其他地区丰富,十分适宜人类食用。

由于固原市经济条件限制,目前农产品加工业很不发达,也不规范,仅有的加工业有马铃薯淀粉和粉条加工、面粉加工、牛羊肉屠宰等,加工种类少、规模小、档次低,附加值不高,特色农产品除农民自用外,其余的主要以原料形式低价流通和销售,农民出现农产品增产而不增收的现状,且由于农产品加工企业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难,农民大多外出务工创收,从而导致农村普遍出现农民田间不种、圈里不养的状况,农民日常生活高价买粮、买肉,出现贫困山区农产品价格市场高于城市的怪象。据固原市农调队2011年一季度抽样调查显示,固原市农村市场标准面粉85元/袋,而固原和银川80元/袋;牛羊肉农村市场37元/公斤,而固原和银川35元/公斤;猪肉农村市场33元/公斤,而固原和银川30元/公斤。 这些问题的出现,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由于农副产品加工业严重滞后,附加值不高,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低价进入市场或销往外地,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本地农产品缺乏的情况下,从外地长途购入,在流通环节要增加运输费、管理费、物流企业利润等的各种费用,待进入农民手中,价格已经很高了。 (二)建设单位:固原市扶贫发展试验区管委会 (三)项目负责人:赵万华 (四)产业规划

农业产业链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析农业产业链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要:农业产业链主要存在于涉农产业组织中,本文通过农业产业链特点,分析农业产业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农业产业链连接服务业、加工制造业及农业三大产业,它是构建“以工业促农业、以城市带乡村”纽带。 一、引言 ?斯密的分工理论,它是指一定 地域范围内的网络企业战略联盟,相同产业部门或不同产业部门某一行业中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及其相关企业,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关系,以产品为核心联盟以实现价值增值。虽然各个国家对农业产业链描述各异,但都具有大致相同的特点,即按照规模化大生产要求,种植生产销售实行纵向一体化,并以此链接农业生产资料、加工企业、销售商构成有机整体。并组织管理投入其中的人、资本、信息、技术等要素流动,从而获得农产品价值增值。对于我们这样的一个农业大国来说,研究农业产业链对发展现代化农业尤为重要。 业链短缺,品牌产业链不够长,龙头农产品企业数量不足。二是

下游产业发展滞后,下游产业包括农产品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诸多环节。对产业链影响最大的农产品加工业,其精加工、深加工程度不足,没有充分实现农产品附加值。初级农产品的加工、储存、运输、装卸、销售中产业配套技术含量较低,导致其腐烂、浪费损失严重。 原因导致的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会导致产业链的人为割裂。所谓体制,简单的来讲就是利益的分配和再分配所形成的基本格局,表现在农业领域就是按照行业和行政区域划分产业链,这种划分方式导致农业要素市场被行业和不同部门依据各自的利益最大化诉求分割,导致农产品的流通受阻。另一方面是我国整体较低的农业产业链信息化程度,按照产业链的相关理论,产业链的深化必然伴随着产业信息链的深化,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化的产业结构和农业反哺工业的产业政策,导致农业产业信息链长期得不到重视,加之机会主义和诚信问题,增加了农业产业链各交易环节的交易成本。 度,即双方合作的诚意和合作的效率。按照竞争市场的相关理论,农产品市场是典型的完全竞争市场,而完全竞争生产的交易成本最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学期末复习资料全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学期末复习资料 农产品:农产品是通过生物的生长繁殖所获得的产品。 ●农产品贮藏及农产品加工 以农产品为对象,根据其组织特性、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采用不同的加工技术和方法,制成各种粗、精加工的成品与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农产品加工。 以采收以后的农产品的生命活动过程及其与环境条件关系的采后生理学为基础,以农产品在产后贮、运、销过程中的保鲜技术为重点,进行农产品采后保鲜处理的过程称为农产品贮藏。 各类粮食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含有13%-14%左右的水分,油料一般只含7%-8%的水分,而大多数水果和蔬菜的水分含量都在80%以上。此外,水分与农产品的嫩度(tenderness)和新鲜度(freshness)以及与农产品的贮藏加工性能均有密切的关系。 加工成熟度-果实已具备该品种应有的加工特征。 粮食的加工特性 1. 后熟 由完熟道生理成熟所进行的生理变化 标志:发芽率达80%以上 ? 2. 化:粮食的理化性质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使品质逐渐裂变而趋于衰老 ? ?面筋的形成 ?麦胶蛋白+麦谷蛋白遇水相互黏聚 ? ?⒈粮食中重要的酶类 ?⑴淀粉酶 ?⑵蛋白酶 ?⑶脂肪酶 ?脂肪酶是一种对脂质其水解作用的水解酶。 ?⑷植酸酶 ?⑸脂肪氧化酶 ?⑹过氧化氢酶 ?⑺抗坏血酸氧化酶 ?⒉大豆中的主要酶类 ?⑴脂肪氧化酶 ?⑵脲素酶 ?⑶淀粉分解酶和蛋白分解酶 ⒊果蔬中的主要酶类

(8)呼吸跃变现象(p36) 呼吸跃变:随着成熟进程,呼吸速率逐步下降;当进入完 熟(衰老)前,呼吸速率有一个骤然上升并很快回落的过程。 呼吸跃变标志果实生长发育的结束和成熟衰老的开始。对果实贮藏期的长短有重要的影响。 跃变型与非跃变型果蔬的特性比较 特性项目跃变型果蔬非跃变型果蔬 后熟变化明显不明显 体淀粉含量富含淀粉淀粉含量极少 源乙烯产生量多极少 采收成熟度要求一定成熟度时采收成熟时采收 常温贮藏 ●堆藏●沟藏 ●窖藏●窑洞 ●通风贮藏●假植贮藏 机械制冷原理:借助于制冷剂在循环不已的气态—液态互变过程中,把贮藏库的热量传递到库外而使库降温,并维持恒定。 设备结构:制冷压缩机、冷凝器和贮液罐、调节阀、蒸发器 气调贮藏(controlled atmosphere storage)简称CA 贮藏——改变贮藏环境中气体成分的贮藏方法。一般指在特定气体环境中的冷藏法。 CA贮藏为国际上最有效最先进的果蔬保鲜方法。 CA贮藏原理 通常采用降低氧气浓度和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来抑制所贮藏果蔬的呼吸强度,减少果蔬体物质消耗,从而达到延缓果蔬衰老,延长贮藏期,使其更持久的保持新鲜和可食状态。 自发气调(modifed atmosphere storage ) ——利用园艺产品自身呼吸作用降低贮藏环境中O2浓度,提高CO2浓度的气调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发挥资源优势围绕农业产业化 推进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 近年来,我区充分发挥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新的亮点,成为发展县域经济最具活力和后劲的重要产业,已初步形成以粮油、纺织服装、畜牧水产、蔬菜、特色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目前,全区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到70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5家,其中过20亿元企业1家,过10亿元企业1家,过亿元企业12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8家,全行业从业人员近2万人。已形成以鲁花为代表的花生油、以万宝为代表的菜籽油、以中利杰为代表的豆油等三大油脂加工系列,基本形成“万宝”、“鲁花”、“正大”、“希望”、“大头菜”、“柳编”、“丰年食品”、“小龙虾”八大品牌。20家重点龙头企业的品牌农产品销售网点遍布全国,远销港、澳、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深受消费者青睐。2010年,农副产品加工产值达138亿元,我区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被确定为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展与环境中心和中国产业集群研究院联合命名为“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100强”,并先后荣获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先进县和全市农业产业化先进县称号。 在打造百亿农副产品产业集群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优化产业布局,倾力培植农副产品产业增长带。一是制定规划。从农产品生产、种植、收购、内外贸易等方面制定全面的发展规划,加强对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引导。二是合理布局。在农产品种植上,引龙头,建基地,调板块,扩规模,延伸产业链,目前,全区已形成优质水稻、优质马铃薯、优质棉花、优质小麦、优质油菜等六大板块基地。充分利用襄阳鲁花的辐射带动作用,在伙牌工业园形成了以襄阳鲁花为龙头的襄北食用油加工

农产品加工项目实施方案

农产品加工项目 实施方案 泓域咨询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说明— 中国保健食品行业从2005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行业市场规模增长突飞猛进,从不足400亿元增长到2000亿元。虽然目前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均保健食品消费仅为24美元,是日本的五分之一,澳大利亚的七分之一和美国的八分之一,人均消费依然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保健食品的消费将持续旺盛,预计行业将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该薏米粉项目计划总投资7732.2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595.3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2.36%;流动资金2136.9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7.64%。 达产年营业收入16035.00万元,总成本费用12719.41万元,税金及附加140.84万元,利润总额3315.59万元,利税总额3913.75万元,税后净利润2486.69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427.06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2.88%,投资利税率50.62%,投资回报率32.16%,全部投资回收期4.61年,提供就业职位259个。 大健康产业是指与维持健康、修复健康、促进健康相关的一系列健康产品生产经营、服务提供和信息传播等产业的统称,具体包括五大细分领域:一是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二是以药品、医疗器械、医

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医药产业;三是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体的保健品产业;四是以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和保障促进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五是以养老市场为主的健康养老产业。

农产品加工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产品加工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立项+批地+贷款) 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二〇二〇年四月 咨询师:高建

目录

专家答疑: 一、可研报告定义: 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称可研报告,是在制订生产、基建、科研计划的前期,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某个建设或改造工程、某种科学研究、某项商务活动切实可行而提出的一种书面材料。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一般来说,可行性研究是以市场供需为立足点,以资源投入为限度,以科学方法为手段,以一系列评价指标为结果,它通常处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确定项目在技术上能否实施,二是如何才能取得最佳效益。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用途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实施主体为了实施某项经济活动需要委托专业研究机构编撰的重要文件,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作用: 1. 用于向投资主管部门备案、行政审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的规定,我国对不使用政府投资的项目实行核准和备案两种批复方式,其中核准项目向政府部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备案项目一般提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同时,根据《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对某些项目仍旧保留行政审批权,投资主体仍需向审批部门提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 用于向金融机构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我国的商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等以及其他境内外的各类金融机构在接受项目建设贷款时,会对贷款项目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平谷,银行等金融机构只有在确认项目具有偿还贷款能力、不承担过大的风险情况下,才会同意贷款。项目投资方需要出具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银行等金融机构只有在确认项目具有偿还贷款能力、不承担过大的风险情况下,才会同意贷款。 3. 用于企业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类研究报告通常要求市场分析准确、投资方案合理、并提供竞争分析、营销计划、管理方案、技术研发等实际运作方案。 4. 用于申请进口设备免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主要用于进口设备免税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办理中外合资企业、内资企业项目确认书的项目需要提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 用于境外投资项目核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