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第一课时)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通用精选教学PPT课件
n(H2O) = 8mol
m(H2O) = n·M = 8mol × 18g/mol = 144g
2.判断过量的方法 (1)设未知数法 (2)比例法
2H2 + O2 ==== 2H2O 21
8mol 6mol
n(H 2) < (H 2) n(O 2 ) (O 2 )
∴O2过量,H2不足
n(H 2) = (H 2)
Fe2O3 ~ 3CaCO3
1.方程式叠加的方法寻找关系式
练习1:煅烧2.5吨FeS2,问可制得H2SO4 多少吨?
4FeS2 + 11O2 === 2Fe2O3 + 88SSOO22 2SO2 + O2 ==== 2SO3 SO3 + H2O === H2SO4 FeS2 ~ 2H2SO4
练习2:用34t NH3 完全反应,可制得多 少吨硝酸?
事十之八九,如若我们不抱怨,湖涂一些,淡然一点,烦恼就会少些,日子即便是平庸,但也能活得踏实、安稳、快乐。在时间的渡口,我们都是匆匆的过客,多一抹微笑,就会多一个睛朗
走在人生路上,最神奇的是你的微笑。我们生存的空间,本来就单调的,有你的微笑,就能让它变得多姿多彩;我们生活的方式,本来就枯燥的,有你的微笑,能让它变得生动活泼和美好。微笑,会 笑,能淹没心中的痛苦,微笑,还能给人以自信。有一种生活写照叫“笑口常开”,有一种人生观叫“知足常乐”,有一种状态叫“乐在其中”,有一种大度叫“一笑抿恩仇”。人生最重要的,是保特一
8mol n(O2)
n(O2) =பைடு நூலகம்4mol
∵ 4mol < 6mol ∴O2过量
或 2H2 + O2 ==== 2H2O 21
n(H2) 6mol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1)
三个关键:
1、准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3、准确列出比例式
两个要领:
1、步骤要完整
2、格式要规范
评价交流
看哪一组找的错误多、快、准,更正得快。
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国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50周 年,再次组织攀登,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于2003年5 月21日13:40成功登顶。在登山过程中,人均携带4.8Kg 的氧气,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 需多少千克的高锰酸钾?
[例1] 计算完全分解18Kg水生成氢气的质量? 解:设分解18Kg水可以得到氢气的质量为x。1-设
通电
2H2O 2H2 + O2
2-写
36 4
3-找
18Kg x
36 〓 18Kg
4
x
x 〓 2Kg
4-列 5-解
答:分解18Kg水生成氢气的质量为2Kg。 6-答
[解题步骤]: (1)设:设未知量 (2)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找: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 (4)列:列比例式 (5)解:求解 (6)答:写出简明答案
解:设完全分解需要x Kg的高锰酸钾 KMnO4 ═△═ K2MnO4 + MnO2 + O2↑
158
32
x
4.8 Kg
158
x
4.8 Kg
32
X=1053Kg
答:需要1053Kg的高锰酸钾。
接着再练
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
(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0t氧化钙,需要 碳酸钙多少吨?
x
ym
4.4g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教案主题: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适用对象:初中化学第一册学生
课时安排:1节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
2.掌握计算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和物质的体积之间的关系;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化学方程式计算问题;
教学重点:
1.化学方程式中物质质量、物质的量和物质体积的计算;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通过问答的形式回顾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主题。
二、理论讲解(15分钟)
1.讲解化学方程式中物质质量、物质的量和物质体积的计算方法和相关公式;
2.通过实例讲解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注意事项。
三、示范演示(10分钟)
1.现场演示一个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总结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思路和方法。
四、训练练习(20分钟)
1.让学生通过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分组讨论答案,发现和纠正错误。
五、总结(5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强调应用化学方程式计算问题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2.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
解决一些基础的计算问题。
通过实例演示和训练练习的方式,加深了学生对化学方程
式计算的理解和掌握。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并且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最新化学九年级上册《有关化学式的计算》课件
我 的 最 爱 !
吃出美味 吃出健康
我 的 最 爱 !
二、计算元素质量比
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就是 各元素原子的Ar×个数之比 例2: CO2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 比是多少? 解:CO2中C元素和O元素的质量比
=12:(16×2)=3:8
练习2: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多少?
四、计算元素质量分数
某元素质量分数=该元素原子的Ar×个数×100%
该物质的Mr
例4:求H2O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H%=1×12×+216×100%=11.1%
练习4:计算物质中划线元素的质量分数
SO2 CaCO3
五、物质质量与元素质量的互换
例5: 50Kg化肥NH4NO3中含有 NH4氮NO元3中素的质量是多少?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食物中摄入的铝指的是( )
A、铝元素 B、铝单质 C、铝分子 D、只有明矾
(2)已知明矾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7%,如果某 人一天吃了100g上述米面食品,通过计算说明其 摄入的 铝的量是否超过安全摄入量?
如此“广告”是真的吗?
含氮量全球最高(20.1%) NH4HCO3
解:N%=14N×H22+41NN14××O43+2161×030% 382508%100% N元素的质量=50Kg×35%=17.5Kg
交流与反思:
相对分子质量Mr
原子个数比
化学式
元素质量比
元素质量分数
双汇集团曾被央视3·15曝光。央视报道,双汇 宣称“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但不检测“瘦肉 精”。“瘦肉精”(化学式为:C12H18Cl2N2O,相对分子 质量为:277)对于减少脂肪增加瘦肉作用非常好。 “瘦肉精”有很危险的副作用,轻则导致心律不整,严
2024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课题二化学方程式第一课时课件
Na2SO4 + Cu(OH)2 ↓
(溶液)
(固体)
Fe + CuSO4
(固体) (溶液)
Cu + FeSO4
(固体) (溶液)
(不注↓)
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练习3:写出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讨论】在配平KClO3
→ MnO2
加热
KCl +O2时,能否将
“O2”改成“O3”?为什么?
长征五号火箭发射升空时,火箭燃料 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你有哪些方 法可以表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这一反 应?
①用文字表示: 氢气 + 氧气 点燃 水 ②用符号表示: H2 + O2 点燃 H2O ③微观图表示:
你有哪些方法可以表示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这一 反应?
④用化学式和数字表示: 2H2+O2 点燃 2H2O
P + O2
P2O5
(2)配:将短线两边的原子数目配平
4P + 5O2
2P2O5
如何配?
(3)标:标明反应发生条件以及生成物状态“↑”或“↓”
4P + 5O2 点燃 2P2O5 何时标?怎样标?
(4)等: 将短横线改写成“
”
4P +5O2 点燃 2P2O5
(5)查: 检查化学式是否写错,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条件和物质 状态标注是否标了,标了是否恰当。
不能, 违背了客观事实
注意:
配平时,只能在化学式前面添化学计量数,不 改动化学式及其右下角的数字。
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练习4:配平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 KMnO4
1 K2MnO4 + 1 MnO2 + 1 O2↑ 。
化学方程式计算教案11篇
化学方程式计算教案11篇化学方程式计算教案1在初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化学中反映物和生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并学习了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质量的计算。
本节是在初中知识的根底上进一步揭示化学反响中反响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关系,并学习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等应用于化学方式的计算。
将这局部内容安排在这一节,主要是为了分散前一章的难点,同时,在打好有关知识根底的前提下在来学习本内容,有利于学生对有关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掌握和记忆。
本节内容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中和滴定等知识的重要根底,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对于学生了解化学反响规律、形成正确的有关化学反响的观点也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这一节的内容在全书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应让学生在学好本节知识的根底上,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应用,稳固。
本节内容实际上是前面所学知识和技能和综合运用,涉及中学化学反响中许多有关的物理量及各物理量间的换算,综合性很强,这是这一节的特点,也是它的重、难点。
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引导、边讲边练的方法,在例题中,适当分解综合性,逐步提问,使综合性逐步增加,以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为掌握好本节中的相关知识,可适当补充一些不同类型的题作课堂练习,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注意引导学生总结规律、理清思路。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和格式。
2.使学生加深对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的理解,及对化学反响规律的认识。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综合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难点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讲解、练习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用具投影仪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新课]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我们在初中就已经很熟悉了,知道化学反响中各反响物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符合一定的关系。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1课时)-九年级化学上册公开课精品课件(人教版)
解:设可以产生水的质量为 x
2 H2+ O2 点燃 2H2O
2 ×4(1x2)
2 × (13x62+16)
x x x
8g
理论质量比
4 36
=
8g
=72g
实际质量比
答:8g氢气完全燃烧可以产生72克水
x 不能带单位 化学方程式不能错,否则零分 上下关系对应 已知量和运算结果须带单位 计算结果要正确
点燃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和 生成物,还揭示了反应中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点燃
2×2 : 32 : 2×18
4
: 32 : 36
若 4 g : 32 g : 36 g
若 2 g : 16 g : 18 g
若 1 g : 8g: 9 g
若 2 g : 8g: 9 g
点燃
32
20
8
4 20
=
8
=5 g
设用高锰酸钾最多可以
得到氧气的质量为 x
2KMnO4 △ K2MnO4+MnO2+O2↑
316
32
g
x
316 = 15.8g x=
32
x
答:用高锰酸钾最多可以得到氧气
的质量为氧气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若 2 g : 0g: 0 g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 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是成 正比 关系
计算依据
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比
注意
将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代入计算
初中化学_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对具体化学反应的定量分析,理解解决化学反应中定量问题的一般思路和解题步骤。
(2)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中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解决化学变化中简单的定量问题2、能力目标: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讨论和练习,使学生初步学习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初步认识定量研究在生产生活和对化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2)通过探究使学生意识到计算是科学地利用资源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3)通过规范计算格式,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品质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运用化学方程式解决化学反应中简单的定量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化学方程式建立物质之间的定量关系。
三、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教学方法:①树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理念,以“学”为中心去预设。
主要解决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
②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每个知识点学完后,要配以适当的题目进行训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
师生之间不停的进行“信息’交流,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主动探索为主,教师的引导、点拨为辅。
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效率。
本节课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
让他们自己去观察、讨论、分析,培养其自主能力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这样做增加了学生参与机会,增强了参与意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贯彻激励教育的原则,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分析、归纳,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有很大帮助。
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复习并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意义五、教学过程:注意事项:。
初三【化学(人教版)】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化学
年级
初三
学期
秋季
课题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一课时)
教科书
书名:九年级化学(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2年6月
教学人员
姓名
பைடு நூலகம்单位
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理解化学变化中各物质之间的固定质量比,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步骤和书写格式。
教学重点:化学变化中各物质之间的固定质量比,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步骤和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化学变化中各物质之间的固定质量比。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环节一 认识定量关系的重要性
任务一 观看实验视频,分析讨论。
感受化学反应中定量关系的重要性。
9
环节二 理解反应中的质量比
任务二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分析,验证实际质量比与理论质量比一致。理解两个质量比一致的原因。
通过分析和书写过程,学习计算的基本格式和步骤。
任务六 完成练习三,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通过书写和讨论评价,巩固计算的基本格式和步骤。 小结:解题策略
1
环节五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留作业
任务三 通过对三组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分析,验证反应中物质之间的质量比是固定的。
小结: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3
环节三应用质量比
任务四完成练习一,写化学方程式,算质量比。
通过分析和计算,学习比例关系的计算方法。
小结:应用质量比。
9
环节四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任务五完成练习二,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九年级上册化学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一课时)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吴海清审核人:郑景强班级姓名学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Al-27 S-32 K-39 Ca-40 Cu-64Cl-35.5 Fe-56 Zn-65【探究目标】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纯净物)的计算。
2、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掌握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同时培养、提高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知识回顾】通电1.在反应电解水:2H2O 2H2↑+O2↑中:(1)反应物是________,生成物是________,反应条件是________;(2)反应中H2O、H2、O2的个数比是________________;(3)每________份质量的H2O完全电解,生成_______份质量的H2和________份质量的O2【新课学习】【知识点】一、已知纯净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物质的质量。
例1、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质量的多少?解题步骤书写格式(1)、设未知量:;(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3)、标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4)、列比例式求解:;(5)、求出未知数的值:;(6)、简明地写出答案:;【注意事项】:⑴.设未知量时可以直接设,也可以间接设。
⑵.写出方程式要注意配平,而且要注意方程式的完整,反应条件、气体和沉淀的符号要注意标明。
⑶.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一定要注意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式前面的系数,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相对分子质量的下边。
⑷.计算结果的小数位保留按题中要求进行,若题中没有要求,一般保留一位小数。
例2、工业上,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
如果要制得5.6t 氧化钙,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解题步骤书写格式(1)、设未知量:;(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3)、标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4)、列比例式求解:;(5)、求出未知数的值:;(6)、简明地写出答案:;【堂上训练】1、电解18kg 的水能生产多少千克的氢气?同时产生多少千克氧气?【知识点】二、已知纯净物的质量,求气体的体积。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学方程式》第一课时参考教案
4.4 化学方程式【教学目标】1.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2.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3.了解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及解题格式。
【教学重点】1.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有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教学难点】1.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2.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格式。
【教学课时】五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2.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过程】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用文字表示化学反应,例如:+−−−→点燃磷氧气五氧化二磷,这种式子只能表示哪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并不能表示反应过程的质量关系,而且不简明,不利于国际交流。
因此化学家们采用国际通用的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
上述反应可表示为:225P O PO +−−−→点燃。
这种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其中,参加反应的物质叫做反应物,化学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叫做生成物。
观察我所写的反应式,能不能体现化学反应遵循的质量守恒定律?(不能)为什么?(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不相等)为了使化学方程式能完整地表示一个化学反应,只写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是不够的,还应该在每种物质的化学式前写上一定的化学计量数使它既能表示物质在什么条件下反应生成什么新物质,又能体现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一、化学方程式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又叫反应方程式,简称反应式。
参加反应的物质,叫做反应物,化学反应后产生的物质,叫做生成物。
意义:定性的角度,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定量的角度:表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每12份质量的碳恰好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科粤版九年级上册 《4.4化学方程式》教案
《4.4化学方程式》教案教学目标第一课时:化学方程式及其写法1.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2.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初步学会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第二课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了解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意义。
2.初步掌握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3.掌握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规范格式和解题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难点书写和配平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思路和规范格式。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用质量守恒定律说明下列叙述是否正确?(1)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保持不变。
(2) 13克碳与32克氧气充分反应后,只能生成44克二氧化碳,这一过程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3)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及个数都保持不变。
(4)参加反应各物质的总体积,等于各生成物的总体积。
问题引入:我们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在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又能反映出该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呢?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种化学用语一化学方程式。
阅读:课文板书:一、什么是化学方程式1定叉:用化学式表示字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如: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2.参加反应的物质(指反应过程酒耗的量).叫做反应物:化学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叫做主成物。
问题讨论: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什么?它与文字表达式有什么不同?讲解并板书:3.化学方程式的意义:a.质的方面:表明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用化学式表明“是什么”的问题)b.量的方面:表明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用化学计量数即“系数”与式量的乘积表明“各多少”的问题)问题讨论:(1)P+02-P2O5,这个式子是化学方程式吗?它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2)2H2+02-2H2O表明:是___气和___气进行反应、产生燃贷现象,生成物是___。
又表明在这个反应中氢气、氧气及水的质量多少有一定的比例,总是按氢气:氧气:水=___的比例进行反应的。
初三化学教案化学方程式计算1
要液氢100kg时,你会在火箭助燃剂仓中填充多少千克的液氧来满足这些
液氢完全燃烧?
板书解题过程
指导阅读和小结
投影练习1、2KMnO4K2Mn O4+MnO2+O2↑
2×158 学生观看解题步骤
阅读课本例1和例2
讨论、归纳正确解题
的步骤:
[解](1)设未知量
(2)写出方程式并配
平
(3)写出有关物质的
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
量,未知量
(4)列比例式,求解
(5)简明地写出答案
运用所学的新知识进
行练习。
对同学的板演提出质
疑,作出评价。
通过合作、讨论,培
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
合作精神。
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习
新知识,使学生体会
成功的愉悦。
此处用一个有多处错
误的例题出现在学生
的面前,能起到强烈
的对比作用,收到立
32
,
x==0.6 g。
指导学生练习并请几位学生上黑板板演。
投影例2:CaCO3CaO +CO2↑
100
56
x
5.6 t
100 = 思考问题并谈启示:
小结:根据化学方程
式计算要求:
化学式要准确
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计算单位不能忘
关系量间成比例
解设比答要完整
竿见影的效果,巩固
新知,从比较、评价
中熟悉利用化学方程
式计算的步骤和格
式。
-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课件_4ppt课件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 简单计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 计算,正确掌握计算的格式 和步骤。
复习 相对原子质量: H-1 S-32 O-16
1.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X个数的和 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
= 1× 2 + 32 + 16 × 4= 98 2.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 。
32
答
x = 234g
答:需过氧化钠的质量为234g
5·6克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多
少克四氧化三铁?
解X:设F5生e6 成+四2氧O化2 三点铁燃 的F2质e332量O为4 Xx克。
未配平 5·6g
XX克
假设带单位
56 232
=
5·6g
X克
232X5·6g
未知数带单位
x=
56
X x = 23·2
计算结果未带单位
答:生成23·2克四氧化三铁。
31克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需要 多少克氧气?
解:设需要氧气的质量为X。
X P + O2 点燃 PO2
31
32
31g
X
31 32
=
31g
化学式书写
X
=
32 X 31g 31
X = 32g
答:需要多32克氧气.
小结
步骤:
注意事项
一设:不带单位
二写:写对化学式且配平
三算:化学计量数不为1时,要与相对分子、原子
结论:当所有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 只有一种物质的质量未知,可选用 质量守恒定律计算
4P + 5O2 点燃 2P2O5
12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反应物中有一种过量的计算。
2.能力和方法目标
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提高学生化学计算技能,掌握常用的化学计算方法,培养化学思维能力。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要求化学计算题的解题规范、书写格式的训练,培养学生讲究整洁美、规范美。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化学反应知识判断哪种反应物过量等。
[教学过程]
(见相应的第五节第一课时ppt文件)
[巩固练习]
1.56g铁与16g硫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使之反应完全后把固体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标态下产生气体的体积为()。
(A)22.4L (B)11.2L (C)33.6L (D)44.8L
2.用稀硫酸溶解FeS和Fe(OH)3的混合物56.6g,可得到3.2g硫,原混合物中FeS的质量可能是:①8.8g、②21.4g、③35.2g、④47.8g这四个答案中的()。
(A)① (B)①③ (C)②④ (D)②
3.在100mL12mol/L浓盐酸中加入足量二氧化锰,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的氯气量是(不考虑氯气在反应液中的溶解损失)()。
(A)0.6mol (B)在0.3mol和0.6mol之间
(C)0.3mol (D)小于0.3mol
4.某碳酸钾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硝酸钾和硝酸钡三种杂质中的一种或两种,现将13.8 g样品加入足量水,样品全部溶解,再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得到9g 沉淀,对样品所含杂质的正确的判断是()。
(A)肯定没有硝酸钾(B)肯定有硝酸钾,可能还有碳酸钠
(C)肯定没有硝酸钡,可能有硝酸钾(D)肯定没有碳酸钠和硝酸钡
5.将2.4mol某金属投入1.8L 2 mol.L-1的某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并产生7.2gH2,则该金属和酸分别是()。
(A)二价金属,二元酸(B)二价金属,三元酸
(C)三价金属,二元酸(D)一价金属,一元酸
6.向盐A2B溶液中加入盐CD2,溶液中有沉淀生成。
为了研究这一化学反应,将两种盐分别配成0.1mol/L的溶液进行实验。
实验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化学式中A、B、C、D表示原子或原子团,式量:A为23;B为96;C为137;D为35.5):
7.金属单质A和非金属单质B可生成化合物AB,反应方程式A+B→A B。
甲、乙、丙三学生分别在实验室内做该实验,充分反应时各人所用A、B的质量各不相同,但总量相等,都是9.00g。
有关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8.现有Na2O2和NaHCO3的混合物两等份,第一份混合物放入密闭容器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第二份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H2SO4。
两种情况下得到同样的气体,但气体体积不同。
前者产生气体的体积为aL,后者产生的气体体积为bL(气体体积都是在通常状况下测得,该条件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VL mol-1)。
(1)第一份混合物加热充分反应后的固体残留物是_____________,其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
(2)每份样品中Na2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HCO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2B,3D,4B,5C。
6.(1)化学方程式为:A2B+ CD2=2AD+CB 。
(2)根据题中所给的各原子或原子团的式量可得出,60mL0.1 L mol-1的 A2B 溶液跟60mL0.1 L mol-1的CD2溶液反应可生成AD0.702g、CB1.398g。
所以沉淀物质只可能是CB才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3)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在第3组实验中AB2过量、CD2不足,可根据CD2物质求得沉淀质量为0.932g。
第7组实验中,是CD2过量,应根据A2B的物质的量来计算,求出沉淀质量是1.398g。
7.(1)由甲学生实验中得到:2:1:3。
由乙学生实验中得到:1:5:6或2:1:3。
所以参加该反应的三者质量比是2:1:3。
(2)丙学生实验中,a和b的比值。
剩余A时:a =7.52g,b =1.48g。
剩余B 时:a =2.96g, b =6.04g。
8.(1)碳酸钠 mol(2) mol; 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