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的我美术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0课 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1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0课 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1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0课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10课那一刻的我》是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内容是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在某个特定时刻的情感和状态。

教材提供了多种绘画技法和素材,如水彩、蜡笔、水粉等,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用画笔表达内心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对色彩、线条有一定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他们在生活中也有丰富的情感体验,能够理解并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绘画技法的掌握还不够熟练,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指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不同的绘画技法,运用色彩和线条表达自己的情感。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勇于表达自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不同的绘画技法,用色彩和线条表达情感。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以及如何运用绘画技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绘画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绘画技法和表达情感的方法。

2.引导法:老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3.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欣赏、评价画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画纸、画笔、水彩、蜡笔、水粉等绘画材料。

3.参考图片或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展示一幅自己的画作,引导学生关注画作中的情感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老师呈现教材中的范例,让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画作是如何表达作者的情感的。

同时,老师讲解绘画技法,如水彩、蜡笔、水粉等的使用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技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评价彼此的画作,提出改进意见。

《那一刻的我》美术课教学设计一等奖

《那一刻的我》美术课教学设计一等奖

《那一刻的我》美术课教学设计一等奖《《那一刻的我》美术课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那一刻的我》美术课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学习运动中人物连续动作的画法。

2、结合学生的校园生活,创作一幅"那一刻的我"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1、欣赏动态人物的图片学习运动中人物的表现方法。

2、在画面中表现动态的人物。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检查学生学具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引导阶段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互相介绍在学校生活中一件快乐的事。

2、班级里集体进行交流,拓展学生们的创作素材。

3、教师介绍自己在生活中"那一刻的我"。

4、播放图片:欣赏一些精彩的运动瞬间,请学生仔细观察运动员动作、衣着、表情、场景。

发展阶段1、小组讨论:自己创作的.构思和内容以及画面安排。

2、创作时鼓励学生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和方法:如蜡笔画,白描,吹塑纸版画等。

三、作业要求:表现自己或同学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精彩瞬间。

四、学生作业:学生作业,老师巡回辅导。

五、小结:进行作业点评。

收拾和整理:督促学生收拾整理工具和材料。

六、课后拓展:将创作作品装订成册,制成一本"那一刻的我"的画册。

2、《那一刻的我》美术课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十二课我做的文具。

(人教版)本课书的学习领域属于设计*应用。

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在仔细观察常用文具的基础上,启发同学设计绘制造型新颖、色彩鲜艳的各种常用文具。

2、能力目标:发挥自身的想象,在生活和艺术的联系和互动中,获得用艺术的方式美化和表示生活的能力。

3、审美目标:使同学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和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同学对生活物品和自身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

4、品德目标:促进同学形成愉快的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培养同学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

《那一刻的我》教案1-10那一刻的我-四年级下册美术

《那一刻的我》教案1-10那一刻的我-四年级下册美术
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和体会自己在某个特定时刻的情感和心境。
2.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表现自己在特定时刻的形象和情感。
4.通过对学生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5.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尊重的良好品质。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美术表达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美术表达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美术表达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美术表达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那一刻的我》是一个关于自我表达的课题,因此,在拓展资源方面,可以提供与自我表达相关的美术作品、艺术家故事、艺术流派等资源。
-艺术家故事:介绍一些著名艺术家的创作背景和心路历程,如梵高、毕加索等。
-艺术流派:介绍一些与自我表达相关的艺术流派,如表现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等。
-美术作品:提供一些与自我表达相关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如《呐喊》、《哭泣的女人》等。
《那一刻的我》教案1-10那一刻的我-四年级下册美术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那一刻的我》教案1-10那一刻的我-四年级下册美术
教学内容
《那一刻的我》是四年级下册美术课程的一节示范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10课《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10课《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10课《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人物动态的画法,学会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创作一幅具有个性和情感的人物画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教学内容1. 人物动态的画法:讲解人物动态的基本规律,如重心、动势、比例等,并示范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的动作和表情。

2. 创作指导: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有趣瞬间,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具有个性和情感的人物画作。

3. 作品欣赏:欣赏一些优秀的人物画作,分析其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人物动态的画法,学会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的动作和表情。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有趣瞬间,并将其融入自己的创作中,使作品具有个性和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优秀作品图片、示范画具等。

2. 学具:画纸、铅笔、橡皮、彩色笔、水粉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同学,描述他们的动作和表情,激发学生对人物动态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讲解人物动态的基本规律,如重心、动势、比例等,并示范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的动作和表情。

3. 创作指导: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有趣瞬间,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具有个性和情感的人物画作。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创作要求,独立完成一幅人物画作。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那一刻的我》2. 教学目标:掌握人物动态的画法,学会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创作一幅具有个性和情感的人物画作。

3. 教学重点:人物动态的画法,线条和色彩的表现手法。

10. 那一刻的我(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

10. 那一刻的我(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

10. 那一刻的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我形象的特点,学会运用绘画语言表现自我形象。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题:《那一刻的我》2. 版本:人教版(2012)3. 年级:美术四年级下册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自我形象的特点,学会运用绘画语言表现自我形象。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表现自我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出示一张自画像,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觉得这幅画哪里画得好?哪里还需要改进?”1.2 学生积极发言,教师总结自画像的特点。

2. 新课讲解2.1 教师简要介绍自画像的定义和意义。

2.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特点,如五官、发型、表情等。

2.3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绘画语言表现自我形象,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3. 学生练习3.1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观察自己的特点,并运用绘画语言表现自我形象。

3.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给予建议和鼓励。

4. 作业展示与评价4.1 学生将完成的作业展示在黑板上,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提出优点和改进意见。

4.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性评价,强调学生的进步和努力。

5. 课堂小结5.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自画像的绘画技巧。

5.2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不断提高绘画水平。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自我形象的特点,学会运用绘画语言表现自我形象,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和不足,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六、课后作业请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人的特点,为家人画一幅自画像,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绘画技巧。

《那一刻的我》教案-10那一刻的我-四年级下册美术

《那一刻的我》教案-10那一刻的我-四年级下册美术
4. 作业完成情况:教师将评估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包括作品的创意性、技巧运用、情感表达等。
5. 学生作品展示:教师将组织学生作品的展示,邀请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评价,以评估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6. 学生自我评价与反馈:教师将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的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那一刻的我》课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那一刻的我》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那一刻的我》的知识点。
-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 布置作业:根据《那一刻的我》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那一刻的我》课题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课堂表现:教师将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来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提问情况、与同学的合作交流等。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0课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0课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0课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0课那一刻的我》是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主要内容是通过绘画的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在某个特定时刻的情感和心境。

教材提供了多种绘画技法和创意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掌握绘画的基本技能,又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有一定的理解。

但在具体的绘画实践中,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绘画技巧的掌握、创意的发挥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能够表达自己在某个特定时刻的情感和心境。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绘画技巧的掌握,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2.创意的发挥,如何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绘画技巧和表达方法。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讨论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实践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绘画工具,如铅笔、橡皮、水彩笔、油画棒等。

3.参考作品,如名画、学生作品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引发学生对“那一刻的我”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作品,让学生观察并分析作品中的绘画技巧和表达方法。

同时,教师进行简要讲解,引导学生了解绘画的基本技巧。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绘画过程,边示范边讲解,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绘画技巧。

然后,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实际操作,尝试表达自己在某个特定时刻的情感和心境。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让学生相互学习,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0课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0课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0课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回忆和想象,描绘出自己某一刻的形象和情感,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语言表达个人感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回忆、讨论和创作,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绘画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我,提高审美情趣,增强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本P3031页《那一刻的我》。

2. 学生自备一张自己某一刻的照片或描绘自己某一刻的绘画作品。

3. 教师提供一些描绘人物情感的美术作品,如漫画、插画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回忆和想象,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语言表达个人情感。

2. 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语言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美术作品展示板。

2. 学具:绘画纸张、铅笔、彩色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描绘人物情感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教师讲解人物绘画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回忆、想象等,并示范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语言表达个人情感。

3.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自己某一刻的照片或描绘自己某一刻的绘画作品,运用所学的绘画方法进行创作。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那一刻的我》2. 教学目标: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语言表达个人情感3. 教学重点:观察、回忆、想象,运用美术语言表达情感4.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5. 教学内容:人物绘画的基本方法、创作实践、作品展示与评价七、作业设计1.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人的某一刻,描绘出他们的形象和情感。

2. 学生将作品带到学校,进行班级展览,互相交流学习。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提高教学质量。

2. 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绘画技能和情感表达,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四年级美术下册《那一刻的我》优秀教学案例

四年级美术下册《那一刻的我》优秀教学案例
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内心的情感态度,使他们懂得情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引导学生认识到绘画是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学会尊重他人的情感体验,培养同理心。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让他们明白情感表达不仅有助于自我成长,还能为他人带来快乐和温暖。
4.通过绘画创作,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感受到成就和快乐。
2.强调情感表达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热爱。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以《那一刻的我》为主题,创作一幅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绘画作品。
“请大家回忆一下自己经历过的难忘瞬间,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快乐的、悲伤的,也可以是愤怒的、惊讶的,总之,画出那一刻的你自己。”
2.提交作品:学生按时提交作品,教师进行批改和评价。
3.优秀作品展示: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相互欣赏、学习,共同提高。
五、案例亮点
1.情境教学,激发情感共鸣
在本教学案例中,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然地感受和表达情感。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同时,情境教学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掌握绘画技巧的基础上,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为未来的艺术创作和人生道路奠定坚实基础。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那一刻的我》的学习中,我将采用情景创设的教学策略。通过引入生动、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然地感受和表达情感。
在教学前,我了解到四年级的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情感认知能力,但如何将自己的情感与绘画作品相结合,对他们来说仍是一个挑战。因此,本案例通过引入生动有趣的情境、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们观察生活中的点滴,捕捉那一刻的内心情感,并将其融入绘画创作中。

第10课《那一刻的我》(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10课《那一刻的我》(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教案第10课《那一刻的我》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我肖像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自己并表达自己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语言表现自我情感和个性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自我肖像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观察自己的外貌和表情。

3. 运用绘画语言表现自我情感和个性。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准确地观察自己的外貌和表情。

2. 学生能够运用绘画语言表现自我情感和个性。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准确地观察自己的外貌和表情。

2. 学生能够运用绘画语言表现自我情感和个性。

教学准备:1. 绘画纸张、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2. 镜子、照片等辅助观察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外貌和表情,让学生思考如何用绘画语言表现自我情感和个性。

2. 向学生介绍自我肖像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二、观察与表达1. 让学生用镜子观察自己的外貌和表情,引导学生注意细节,如眼神、嘴角等。

2. 让学生用绘画语言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个性,如用颜色、线条、形状等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性格特点。

三、创作与展示1. 让学生根据观察和思考,进行自我肖像画的创作。

2. 学生完成后,将作品展示给大家,互相欣赏和学习。

四、总结与评价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创作过程,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2.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和个性表达。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外貌和表情,运用绘画语言表现自我情感和个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观察和思考,鼓励学生的创新和个性表达。

同时,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第10课《那一刻的我》是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的一节重要课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并运用绘画语言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个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观察和思考,鼓励学生的创新和个性表达,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0课 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2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0课 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2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0课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第10课那一刻的我》是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在某个特定时刻的心情和感受。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绘画技法和创作思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绘画有兴趣和热情。

他们善于观察和表达,喜欢通过绘画来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情感。

但部分学生可能会对表现内心感受有所顾忌,怕画出来的作品不够好。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培养自信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能够运用线条、色彩等元素表现自己的情感和心境。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表现力。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他们自信、独立创作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以及如何运用绘画语言表达内心感受。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现场绘画,展示绘画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和模仿。

2.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绘画心得和创作思路。

3.评价法: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材料。

3.参考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描绘不同情绪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绘画中的情感表达。

提问:“你们觉得这些作品中的画家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方法,让学生明确学习要求。

然后,教师现场演示绘画技巧,如线条运用、色彩搭配等,并讲解绘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开始绘画。

第10课 那一刻的我(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人教版

第10课 那一刻的我(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人教版

第10课那一刻的我(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课为《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的第10课,主题为“那一刻的我”。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自己或他人的生活瞬间,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那一刻的情感和状态;学习人物表情、动作和场景的描绘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和分析自己或他人的生活瞬间,运用绘画形式表现那一刻的情感和状态;掌握人物表情、动作和场景的描绘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美好瞬间的意识,增强对生活的热爱和人文关怀。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瞬间,提炼出有意义的主题。

2. 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人物的表情、动作和场景,使作品具有生动性和感染力。

3.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使作品具有独特性和个性化。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示范作品等。

2. 学具:绘画纸、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那一刻的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美好瞬间,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人物表情、动作和场景的描绘方法,分析优秀作品的创作思路和技巧。

3.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自己或他人的生活瞬间,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关注生活、发现美好瞬间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那一刻的我2. 教学内容:人物表情、动作和场景的描绘方法3. 教学目标:观察、分析、表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4. 教学难点:提炼主题、绘画技巧、创意思维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根据自己或他人的生活瞬间,进行绘画创作。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那一刻的我》精品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那一刻的我》精品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那一刻的我》精品教案《那一刻的我》精品教案一、教材分析《那一刻的我》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10课的内容。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总会留下许多或快乐或悲伤的回忆瞬间。

本课要求学生通过描绘“那一刻的我”来表现自己最难忘的一瞬间,根据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想象,表现人物的动态和表情,并对人物之间展开联想,进行组合构图。

还可根据需要,适当添加背景、道具,组成故事画。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表现不同生活环境下运动中的人物。

2.教会学生根据命题进行创作,体会创作的乐趣。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造型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如何表现生活中那一刻的人物造型。

2.教学难点:教会学生根据命题进行创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图片导入提问:同学们,请你观看下面的照片,想一想,当时的你都是什么心情呢?过渡语:当爸爸、妈妈带去游乐园玩耍的时候,你是什么心情呢?当跑步比赛你拿到冠军时你是什么心情呢?你来到了海边,看到一望无际的大海,在水中嬉戏的时候你是什么心情呢?过生日了,亲朋好友给你祝福的时候你是什么心情呢?当你考试得了100分,你又是什么心情呢?2.出示课题过渡语:没错,是开心、快乐,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最开心、最难忘的一刻,你一定还记得那时的心情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那一刻的我》。

(二)讲授新课1.学习人物造型(1)小游戏——人物场景相结合提问:首先,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请你根据老师出示的不同场景,找出相对应的动作吧。

球场——踢足球网球场——打网球舞蹈教室——跳舞跑道——跑步过渡语:没错,不同场景下,人物的动态是不一样的。

(2)正面人物头画法●正面人物头过渡语:老师教给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我们可以把人物简化成口诀来画。

“圆圆头,一画头发,二画眼,三加鼻子,四添嘴,五把耳朵加两边”。

你看,很快,一个正面头的人物就画出来。

●正面不同表情过渡语:头发也可以用折线和直线来画;眼睛还可以用曲线和数字6来表示,你看不同表情的人物就画出来了。

《那一刻的我》教案2-10那一刻的我-四年级下册美术

《那一刻的我》教案2-10那一刻的我-四年级下册美术
参观美术馆或艺术展览,感受艺术的力量。学生可以利用周末或假期时间,参观美术馆或艺术展览,感受艺术的力量,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
练习绘画技巧,提升自己的绘画水平。学生可以利用课后时间,练习绘画技巧,如色彩搭配、线条运用等,提升自己的绘画水平,为今后的美术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内容逻辑关系
1. 重点知识点:
- 观察生活的点滴,发现生活中的美。
3. 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本节课可能涉及的实验包括颜色调配实验,教师应提前准备颜色盘、画笔、水杯等实验器材,并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4. 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可以将教室分成几个小组讨论区,每个区域配备相应的画材和实验器材,以便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同时,留出一定的空间供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为突破以上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2)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色彩和线条的运用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
(3)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创作,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克服创作过程中的困难,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观察生活中的点滴,发现生活中的美。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发现那些具有代表性和意义的瞬间,并尝试用画笔记录下来。
研究名画家的作品,了解他们的创作风格和技巧。学生可以选取自己喜欢的画家,研究他们的作品,了解他们的创作风格和技巧,从而提升自己的美术水平。
参加美术比赛或展览,提升自己的美术素养。学生可以参加各种美术比赛或展览,展示自己的作品,提升自己的美术素养,拓宽自己的视野。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10 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10 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素描的基本观点和技巧。

2. 通过素描练习,学生能够掌握人物面部特征的描绘技巧。

3.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素描练习,能够掌握人物面部特征的描绘技巧。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素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三、教学准备:1. 素描纸、铅笔、橡皮等素描工具。

2. 图片或视频素材,包括不同年龄、性别、表情的人物面部照片。

3. 素描示范视频,供学生参考学习。

4. 教室互动环节所需的道具,如面具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5分钟)教师: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讨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关于“我”的故事。

起首,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你认为你的外貌和情绪之间有什么干系?学生:……(思考并讨论)教师: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每个人的外貌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

今天,我们要用画笔来描绘那一刻的“我”,表达出自己奇特的面部特征和情绪。

2. 观察自我(20分钟)教师:请大家拿出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包括眼睛、鼻子、嘴巴、脸型等。

这些特征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观察自己的情绪变化,比如开心、难过、生气等。

学生:(照镜子,观察并记录自己的面部特征和情绪)教师:此刻请大家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结果。

3. 绘画实践(40分钟)教师:此刻,我们开始绘画实践。

起首,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刻的“我”,可以是开心的、难过的、生气的等等。

然后,用画笔描绘出那一刻你的面部特征,并尝试将情绪融入其中。

可以应用各种颜色和线条来表现你的创意。

学生:(绘画实践,教师巡视指导)教师:请每组选出一幅最具创意的作品,向全班展示并介绍创作过程和灵感来源。

4. 分享与评判(20分钟)全班:互相欣赏彼此的作品,分享对那一刻的“我”的感受和创意。

教师根据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思维、绘画技巧等方面进行评判,给予鼓励和建议。

小学美术《那一刻的我》教案

小学美术《那一刻的我》教案
-观察与分析: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绘画作品中情感表达的方式,理解艺术家如何通过作品传递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举例:在分析名画《蒙娜丽莎》时,引导学生注意画面中蒙娜丽莎微笑的线条、柔和的色彩以及画面构图的平衡,这些都是表达情感的重要元素。
2.教学难点
-情感与绘画语言的结合:学生往往难以将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具体的绘画语言,这是本节课的一大难点。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示范教学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情感与绘画语言之间的联系。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线条、色彩和构图这三个重点。对于如何将抽象情感转化为具体绘画语言的难点,我会通过分析案例和现场示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情感表达相关的实际问题,例如“如何用绘画表达快乐?”
2.实践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绘画实践。学生将尝试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创作一幅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
-创作实践中的技巧运用:在实践创作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如何选择合适的绘画材料、如何把握画面比例和细节处理等问题,这些都是学生需要突破的难点。
举例: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困惑于如何通过线条表达“快乐”这一情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快乐的场景,示范如何通过轻盈的线条、明亮的色彩来表现这种情感,并提供具体的技巧指导,如使用曲线和断线来体现轻松愉悦的氛围。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那一刻的我》这一课的主题非常感兴趣。他们积极投入到情感表达的探索中,这让我感到很欣慰。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他们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和感悟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理论介绍部分学生们的接受程度较好,他们能够理解情感表达的基本概念。然而,在案例分析时,有些学生对如何将情感与绘画语言结合还显得有些迷茫。于是,我通过具体示范和讲解,帮助他们逐步理解情感如何通过线条、色彩等元素展现出来。

小学美术《那一刻的我》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那一刻的我》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那一刻的我》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0课《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课题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造型和表现课程,让学生了解不同场景中人物的动态和表情特征。

根据命题进行创作,联系自己的生活和研究经历,表现成长过程中最难忘的那一刻。

同时,体会成长的快乐,感受那一刻的心情,表现热爱生活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在于抓住主体人物的表情动态特征,表现那一刻的心情。

难点在于根据命题进行创作,用不同的方法表现人物动态。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游戏情境法、观察引导法、物象分析法、作品赏析法和过程指导法等教学方法。

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学生能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学生已具有了通过观察较准确地表现对象整体造型的能力。

但对通过细节刻画表现物体特征的能力尚在起步阶段。

对色彩的运用能力相对于造型来说较成熟些,能用一些特定的色彩来表达不同的情感。

在构图能力方面,学生刚学过《主体与背景》,具有了初步的突出主体,用背景来烘托渲染气氛的知识技能。

并且,学生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

学生具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

教学准备:教具包括多媒体课件、录像、照片等生活素材和范作等。

学具包括绘画工具、彩卡、剪刀、胶棒、彩泥、铁丝等材料。

教学思路:本课程以闯关游戏、引导回忆、综合体验、德育渗透、观察分析、欣赏评述、创造表现、交流评析为主线。

旨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和感受,充分利用所掌握的形色知识和方法进行感性表现,培养学生对运动形象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现力。

选取真实生活素材,引发师生情感共鸣。

教学步骤:一、激趣导入:教师和学生交流,通过玩闯关游戏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旧时光,回到某个特定的时刻。

二、闯关游戏:一)第一关:火眼金睛1.请分别用一个字的动词来表述图中人物的动态。

时光机将带我观察照片中的同学在游戏、运动时的精彩瞬间。

学生需要分析人物动态特征,分享那一刻的心情。

2.镜头1——激流勇进(刺激的一刻)3.镜头2——课间活动(开心的一刻)4.镜头3——生日许愿(幸福的一刻)通过以上步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己成长过程中最难忘的那一刻,并通过绘画等方式进行表现。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0课《那一刻的我》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2套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0课《那一刻的我》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2套

人教版美术课教案授课内容: 四年级下册第10课《那一刻的我》授课班级:指导教师:授课教师:学校:第10课《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运动中人物动作的画法;2.结合学生的校园生活,创作一幅“那一刻的我”的作品;3.培养儿童绘画和表达的兴趣及热爱校园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1.抓住人物的动作特征,运用鲜艳的色彩和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构图表现。

2.人物动态的表现,构图的形式美感,色彩的大胆运用,画面的气氛渲染。

教学教具:1.学校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照片;优秀学生作品。

2.绘画等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同学们,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让你印象特别深刻的或者开心的也或者是幸福的时刻?(以谈话的形式勾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回忆,激发表现的欲望。

)二、展开活动1、老师这儿也拍摄到了一部分同学在活动中的镜头。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哪些同学呢,他们正在干什么?(播放镜头)引导观看、讨论、表述画面所传达的内容。

①镜头1——武术请镜头中的同学来表演一下,让大家观察动作。

动作优美,张弛有度,有力量。

②镜头2——跳绳腿部略弯,两手上臂贴近身体,手腕用力,脚尖和前脚掌着地。

③镜头3——跑步跑步动作:手脚的协调摆动;人物表情:咬牙,额头有汗;场面:紧张激励。

(因为是熟悉的同学,熟悉的活动动作,学生的注意力肯定会被紧紧地吸引过来。

镜头的定格,给了他们仔细观察的时间,也有了充分表述的前提,在交流中理解活动中的不同动作。

)2、现场采访镜头中的同学,请他谈谈当时的心情。

当时你快乐吗?那你是否想把这一刻保留下来呢?被拍摄到的学生心情肯定很激动,何不安排个机会让他在众人的羡慕目光中表达他的内心感受呢。

把他的激动传递给其它人。

(除了摄影、摄像,还可用绘画的形式留下精彩的瞬间。

)3、教师示范一边示范一边讲解作画步骤并板书1、构思2、画出动态3、添加背景4、图上颜色、修改4、出示学生优秀作品,感受美术表现中的“那一刻的我”。

小学美术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美术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美术(四年级)《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表现不同生活环境下运动的人物。

2. 教会学生根据命题进行创作,体会创作的乐趣。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如何表现生活中那一刻的人物造型。

教学难点:根据命题进行创作,生动、有趣地体现“那一刻的我”。

教学策略: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总会留下许多或快乐或悲伤的回忆瞬间。

首先师生共同分享自己生活中最精彩难忘的那一刻---通过玩游戏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来观察他们的表情和动态,体会他们的心情。

通过扩展丰富创作素材—欣赏优秀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经历,创作“那一刻的我”。

最后通过师生互评等形式引导学生评价、讲述“那一刻的我”。

教学准备:教师:学生在学校或生活中的各种精彩时刻的课件、作品展示相框。

课前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板画课题(预设2----3分钟)1. 同学们,每个人在成长中都有过难忘的瞬间,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哪些画面让你印象深刻?那你猜一猜在老师成长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看老师画(跳芭蕾的动作)童年跳芭蕾的那段经历,让我终生难忘。

2、同学们,成长是精彩的,如果能留住这些时刻该多好!下面让我们重温一下那个时刻。

大屏幕出示四组图片、老师解说:第一组:学校升旗仪式。

第二组:学校课间游戏。

第三组:和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时刻。

第四组:自己的闲暇生活时光看到刚才这些画面,让你想起了什么?师总:是呀,孩子们,那一刻的你也许是高兴的、开心的,也许是悲伤的。

但这都是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今天的美术课我们就用自己的方式来呈现(续写课题:那一刻的)【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一系列精彩瞬间的照片,引起大家的回忆,扩展学生的创作素材,板画出这节课学习的内容:那一刻的我。

】二.观察人物·感知生活(预设8--10分钟)1、如果让你来表现那一刻的我,你觉得应该抓住哪些方面来刻画?(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表情动作)2、表情和动作是我们表现人物形象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10.那一刻的我(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

10.那一刻的我(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

10.那一刻的我(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我肖像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自己、表现自己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学会珍惜和记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自我肖像画的基本技巧,学会观察和表现自己。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并将其融入画作中。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自我肖像画的范例、教学PPT、绘画工具等。

2. 学生准备:绘画纸、铅笔、彩色笔等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自我肖像画的范例,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觉得这些画作有什么特点?”(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画作都是画家们通过观察自己,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画一幅属于自己的自我肖像画。

”2. 新课讲授(1)教师讲解自我肖像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如:如何观察自己的五官、表情和神态,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自己等。

(2)教师示范绘画过程,边示范边讲解,让学生了解绘画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学生练习(1)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观察自己的五官、表情和神态,用铅笔在绘画纸上轻轻勾勒出轮廓。

(2)学生在轮廓线的基础上,用彩色笔填充颜色,注意色彩的搭配和明暗关系。

(3)学生完成画作后,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绘画过程中的错误,给予建议和鼓励。

4. 交流与展示(1)学生将自己的画作展示给大家,分享创作心得和感受。

(2)教师组织学生互相欣赏、评价彼此的画作,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的作品。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自我肖像画的重要性和意义。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自己在生活中的某个美好瞬间,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下次课带来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学习自我肖像画,培养他们观察自己、表现自己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学会珍惜和记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和不足,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美术下册《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校园生活紧密相关,所有的构思和表现的素材都来源一学生平时的活动;画面的表达方式和手段也是学生们熟悉所掌握的。

但创造性地表现人物的连续动作和特点,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创造行为不是凭空而来的,它要受到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的影响。

因此,观察就是通过经验来获得视觉感受。

引导学生观察活动场面,理解和体会动态的构成因素,表现他们自己感兴趣的情节与氛围。

通过画面的构思和相互的配合,可以让学生们之间有良好的感情交流;同时,通过回忆、想像和美术表达,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生分析:
“那一刻的我”的表现素材来源于他们平时熟悉而喜欢的校园活动。

四年级的学生在造型能力上已具有了通过观察较准确地表现对象整体造型的能力,但对通过细节刻画表现物体特征的能力尚在起步阶段;对色彩的运用能力相对于造型来说较成熟些,能用一些特定的色彩来表达不同的情感;构图能力方面,前几课中刚学过了《主体与背景》,具有了初步的抓主体,用背景来烘托渲染气氛的知识技能。

为了避免教学内容过于技能化传授,教学中尽量要采用学生喜欢的图片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

教学模式:
有意观察、记忆——情趣想像——搭起由生活通往创造表现的桥梁。

教学目标:
1.学习运动中人物连续动作的画法。

2.结合学生的校园生活,创作一幅“那一刻的我”的作品。

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的动作特征,用绘画等形式表现跑步、跳远等连续的动作。

运用鲜艳的色彩表现
教学难点:
人物动态的表现,构图的形式美感,色彩的大胆运用,画面的气氛渲染。

教学方式:
1、多媒体演示法——小学生毕竟还处在以充分发挥满足视觉感官为主的阶段,因此,根据学生这一生理特点,利用直观形象的图片、照片播放来持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展出的各种画面,满足学生的欣赏欲望并辅助学生对于动态的表现和构图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2、分析比较法——学生有较强的观察能力,他们已能分析比较出不同物象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对图片、照片的分析,比较出绘画表现(艺术)与照片内容(生活)的联系点与区别,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分析,使学
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帮助学生完成由抽象的主观认识发展到具象的理解认识。

3、自主体验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常深厚感情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课的难点之一——画面的构图处理这一知识点时,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充分张扬各自的个性,表现出多种绘画工具综合使用的丰富多彩的画面。

教具选择:数码像机拍摄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镜头;优秀学生作品。

学具准备:绘画等工具;收集自己在校园活动中的一些照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从周一到周五,同学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里度过的。

校园里的活动伴随着同学们健康成长,欢乐也常伴左右。

想一想,你最留恋校园里的哪些有趣的活动呢?
——体育课、运动会、节日联欢、课间活动等。

二、展开活动
1、老师这儿也拍摄到了一部分同学在活动中的镜头。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哪些同学呢,他们正在干什么?(播放课件)
引导观看、讨论、表述画面所传达的内容。

图片1——跑步
主要人物居中,其它人物衬托。

跑步动作:手脚的协调摆动;人物表情:咬牙,额头有汗;场面:紧张激励。

图片2——跳远
腿的动作夸大,手后摆,人体倾斜,落地时的黄沙飞溅。

从观众的脸部表情可知成功与否。

图片3——踢球
进球的瞬间:飞起的腿,对方球员惊异的表情。

(因为是熟悉的同学,熟悉的活动动作,学生的注意力肯定会被紧紧地吸引过来。

镜头的定格,给了他们仔细观察的时间,也有了充分表述的前提,在交流中理解活动中的不同动作。


2、请同学们谈谈当时的心情。

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想法。

3、那一刻的我呀,欢乐无比,别让时间偷走了它,快,把它留下来!——可以用什么形式留住那一刻的我呢?
(生活学习中那一刻的我,还可用绘画的形式留下精彩的瞬间。


4、出示学生优秀作品,感受美术表现中的“那一刻的我”。

①踢球——人物动作的夸大,使画面充满了动感,具有一定的喜剧色彩。

(根据活动图片改变的绘画作品,更具有了感染力,让艺术与生活手拉手: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范例中的画面直观地向学生阐释了知识点,化解了难点,对学生的创作起了一定的引导作用。


5、校园中的愉快活动精彩纷呈,你还想留住哪一刻中的自己。

学生根据所带的照片,用铅笔在作业草稿上快速地勾勒出你的活动动态,也可以是一组动作。

不必计较人物的形体比例,可以夸张地表达人物的动作与表情。

注意正、侧面的不同表现,衣服也会随动作产生一些变化,如关节处的衣纹等。

同桌交换,评价练习,提出建议。

(阶段性地了解学生对动作的表现情况,是否有概念化及程式化的表现,通过学生互评,解决部分问题。


6、构思画面,讨论:
①重点表现一个或几个同学的动态,再简略地画一些同学作为衬托。

②添加适当背景使画面更完整,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尝试几种绘画工具的综合运用,使画面丰富多彩。

7、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练习前的构思交流,能训练学生恰当运用已有知识的能力,亦可避免学生在潜移默化受教师的成人化表现的影响,让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引导学生,生成多姿多彩的画面。


三、延伸活动
1、展示作品,并说说自己的创意和构思。

2、相互欣赏,相互评价,相互讨论。

从画面的构图、动态的描写、色彩的处理等方面进行适当评述。

3、老师点评,鼓励学生的创作,对有个性的作品进行表扬。

(进行欣赏评述,提高学生的作品描述能力和审美能力,相互学习,相互包容,学会关注自己、关爱他人。


四、结束活动
1、结束语:
校园生活给了我们美好的瞬间,定格成了永久的回忆。

老师希望在今后的各项学习活动中,能看到更多同学的笑脸。

课后试着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你喜欢的活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活动,从中体验更多的快乐,学习、活动两不误。


2、整理桌面,将工具理好。

评价方式:以鼓励为主,对有创意的作品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点评。

积极参与校园生活及绘画欣赏、创作过程的评价。

五、教学反思: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要让学生表现出带有动作的画面,就应该让学生先学会如何表现带有动作的画面,我把动态骨线的学习引入了课堂。

通过简单了解人物动态趋势,运用动态骨线来帮助绘画,学生喜欢做这样的加法练习,从而降低了作业的难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