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沿海渔民风俗
走吧!到三门“讨小海”
走吧!到三门“讨小海”作者:任平来源:《文化交流》2016年第11期晨曦未及刺破黑夜,大地染着灰蒙蒙的迷雾。
在浙东三门湾畔,一群群“讨小海”的人早已在滩涂边挖、铲、抠、捞、捡。
讨小海三门人说“讨小海”而不是“赶小海”,所谓“讨小海”,远比你想的要博大,它不是某个特定的技艺,也不是简单的摸虾抓蟹,它是对海边人家最原始古老的渔业生产的统称,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地人“讨小海”的习俗千姿百态,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就有46种。
在三门,有一首特产谣,概括“讨小海”的好去处:旗门青蟹健跳鱼,平岩泥螺蛇蟠蛏。
东郭青苔铁场蛎,亭旁豆面横渡芋。
晏站虾虮鲜又细,猫头黄鱼黄又肥。
浬浦望潮笑眯眯,洞港海鲜好风味。
蛇蟠,虽然是海岛,但是岛上并没有沙滩,这里的海边尽是滩涂地,大人小孩都可以在这玩滑泥。
滑泥自然意在追逐“野趣”,就是可以直接在滩涂地里抓海鲜。
不要嫌脏、不要嫌累,找个“泥马”一腿跪在木马上,一腿撑在泥巴里,一脚深一脚浅地往前移动“泥马”。
“泥马”是迷你版的小船,滩涂淤泥深不可测,一脚跪在“泥马”上,可以防止“讨海人”陷入滩涂泥里无法自拔。
驾着它,用手往泥里一摸,藏在泥地里的蛏子、角螺尽入囊中,这种乐趣在其他地方可体验不到。
海边人谁的家里来了客人,随便到滩涂里忙上一阵子,小鲜小贝就能摸几把回去。
这里也是挖蛏人的胜地,他们套筒裤加斗笠,一手挽着篮子,一手握着铁锹,踩着海泥行走在泥滩上,一铁锹下去,挖开一二尺深的淤泥,一个个裹着泥巴的肥蛏子就露出来了,弯腰、拾蛏,挖蛏人这一系列动作连贯、熟练。
最冷最热季节,缢蛏最肥美,熟练的挖蛏人,一天可以挖几十斤。
到三门,一定要体验一下“小网捞鱼”。
这是近年来,海边人家在渔闲时期的一种新的收入方式。
船老大开着自家的船,驶离健跳港,开向大海深处。
带着游客在三门湾里畅游一天,开船撒网,停船收网。
这种半机械半人力的作业方式,对于长期居住在城市的人们特别有吸引力。
而一天的伙食也就在这网兜里兜着,捞啥吃啥。
台州渔民习俗
台州渔民习俗台州九县、市、区中六濒东海,传统渔业生产以近海捕捞为主,而且其历史久远。
由于海上作业的艰险,并需要一定范围内的合作,沿海渔民在长期的生产中形成许多独特习俗,至今有相当一部分仍然存在。
部分习俗带有迷信色彩,但究其本意,在于消灾避凶,祈求平安、丰收。
渔船为渔业生产的主要工具,造船是渔民的头等大事。
开工时,要选择吉日良时,大多选涨潮时辰,讨财似潮涌的吉利。
钉船眼下水时,设祭,船眼内放银洋以象征有亮光多财气。
祭海时,火炮连天,以祈旺发,备酒席招亲友聚餐庆贺,向造船匠人及船老大敬酒。
每逢转汛后初次出海,备福礼到海神庙烧香求神,请回“老爷旗”插于船尾作护船符。
玉环、温岭一带的渔船头家,常将他们首次出海捕鱼用过的绲线放在盆内,连同猪头、鱼鲞和鸡等供品到海神庙上供许愿,祈求海神保佑。
临出海前,要烧“银汤”(滚水内置银元或银器)淋浇船眼,俗称“开船眼”。
再淋船头,然后依次淋船的左右舷、帆、舵和橹,以为能去邪取正,大吉大利。
然后于船左祭神,船右祭溺海野鬼。
祭鬼时用线一头联结祭品,另一头下垂海面。
出海作业如遇飘尸,无论汛情如何,必先送尸回港。
渔区各主要岙口大多建有“娘娘宫”,崇奉“天后”,即“妈祖”,渔船避风或随汛进岙口时,都要进庙供祭。
原籍闽南的渔民甚至在渔船中设“天后神位”,早晚焚香祝祷。
除夕于海滩岙口祭海神,称“谢年”,然后再至“三官庙”、“天后宫”致祭。
祭祀结束后,船上伙计以供品聚餐,以为可保来年出海平安畅顺。
小钓作业是台州及邻近沿海独特的传统渔业生产方式。
拥有钓船的渔户称“头家”,以约请的方式雇佣船伙,不象农业生产雇佣长、短工那样等级分明,由头家请伙计吃“结绲酒"定约。
以“一风”为周期,“一风”之内,头家不得辞退,伙计不得擅离。
即使新婚、受官府传讯或服役,也得先服从出海,谚称“官令不如讨海令”。
其分红方式,以正宗渔货所得净利为分红基金,头家先取一半红利,然后再将另一半按船、网渔具、伙计各一份、走台半份分红。
大暑的主要节日民俗
大暑的主要节日民俗大暑的主要节日民俗浙江地区送“大暑船”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好多渔村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其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
送“大暑船”时,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
“大暑船”完全按照旧时的三桅帆船缩小比例后建造,船内载各种祭品。
活动开始后,50多名渔民轮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行进,鼓号喧天,鞭炮齐鸣,街道两旁站满祈福人群。
“大暑船”最终被运送至码头,进行一系列祈福仪式。
随后,这艘“大暑船”被渔船拉出渔港,然后在大海上点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安康。
台州椒江人还有大暑节气吃姜汁调蛋的风俗,姜汁能去除体内湿气,姜汁调蛋“补人”,也有老年人喜欢吃鸡粥,谓能补阳。
送大暑船是台州市椒江葭芷一带的民间习俗。
清同治年间,葭沚一带常有病疫流行,尤以大暑节前后为甚。
葭沚地处椒江口附近,沿江渔民居多,为保一方平安,遂决定在大暑节集体供奉“五圣”,并用渔船将供品沿江送至椒江口外,以表虔诚之心。
此为送大暑船之初衷。
送大暑船活动以后逐渐演变成葭沚附近一带的节日盛会。
大暑节到来之前,各方人士就开始准备,一时间葭沚街头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煞是热闹。
晒伏姜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
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伏姜中的姜辣素能有效地治疗吃寒凉食物过多而引起的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
喝过伏姜后,人会有身体发热的感觉,这是因为它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这样不但能把多余的热带走,同时还把体内的病菌、寒气一同带出。
当身体吃了寒凉之物,受了雨淋或在空调房间里呆久后,喝杯伏姜能及时消除因肌体寒重造成的各种不适。
喝伏茶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
免费供应伏茶时间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末。
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渔民结婚风俗
渔民结婚风俗:
1.提亲:男方家委托媒人向女方家提亲,介绍男方的生辰八字,并
附上婚书。
女方家如果同意,就会收下婚书,并回赠一封同意书。
2.相亲:提亲成功后,男方家会安排相亲,让男女双方见面。
如果
双方都满意,就会商定订婚和结婚的日期。
3.订婚:男方家会向女方家送聘礼,包括金银首饰、衣料、彩礼等。
女方家则会回赠一些礼物,如布料、食品等。
4.婚礼:婚礼一般会在男方家举行,请来亲戚朋友和乡亲们观礼。
在婚礼上,新娘新郎要行拜堂礼、敬酒礼、挑盖头等仪式。
在婚宴上,还会进行一些特别的活动,如唱戏、跳舞等。
5.回门:婚礼后第三天,新娘要和新郎一起回娘家,探望家人和亲
友。
在回门时,新娘不能穿婚纱,而要穿红衣服,表示已经成婚。
舟山家乡的风俗
《舟山家乡的风俗》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咱们舟山家乡的风俗。
咱们舟山啊,靠海,所以很多风俗都和大海有关。
比如说,每年开渔节的时候,那可热闹啦!一艘艘渔船排着队,准备出海捕鱼。
渔民叔叔们穿着鲜艳的衣服,敲锣打鼓,祈求这一年能有大丰收。
还有端午节的时候,咱们不仅会包粽子,还会举行赛龙舟比赛呢。
一条条龙舟就像在水面上飞的长龙,划船的叔叔们喊着口号,用力地划着桨,岸上的人们为他们加油助威,那场面,可激动人心啦!给你们讲个小故事。
有一年端午节,小明跟着爸爸妈妈去看赛龙舟。
他看到龙舟上的叔叔们满头大汗,可还是拼命地划着。
突然,有一条龙舟好像要超过前面的船了,大家都紧张地盯着。
最后,这条龙舟真的赢啦,大家都欢呼起来。
小明也高兴得又蹦又跳,那天可真是太开心了。
咱们舟山还有一个特别的风俗,就是祭海。
因为大海给了我们丰富的海鲜,所以我们要感谢大海。
在祭海的时候,会摆上很多好吃的,有水果、糕点,还有猪头、羊头。
大家一起祈祷,希望大海保佑我们平平安安,鱼虾满仓。
到了过年的时候,那就更热闹啦。
家家户户都会贴上红红的春联,挂上大红灯笼。
大人们忙着准备年夜饭,有鲜美的螃蟹、肥肥的虾,还有各种好吃的。
小朋友们穿着新衣服,拿着红包,到处跑着玩。
比如说,小红过年的时候,收到了好多红包,她高兴得合不拢嘴。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看着春晚,其乐融融。
小朋友们,咱们舟山的风俗是不是很有趣呀?这都是咱们家乡的宝贝,咱们要记住这些风俗,把它们传承下去。
好啦,今天就讲到这里,小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哪些舟山的风俗,也可以和大家分享哦!。
东台弶港渔俗文化
嗨, 五 十 节咯 来/ 嗨、 嗨、 嗨, 五 十一 节咯 来……” 号 子
新 中国成 立后, 定船名 的风俗逐渐 淡薄 了, 取 而代 中所 唱 的五十 节, 指一托 水 深, 意味 着船 可航行 ; 五十 之 的是以数字序 号统 一命 名。 比方粟 裕同志在抗 日战争 节每少 一 节, 意 味着水加 深半 托左 右, 四十六 节以下 , 期间, 经常乘坐 琼港渔 民顾用 海的那艘 “ 成菜瓢 儿” . 现 就 无需用 篙子测水 了; 五十一节 至五十三 节, 则表示水
海 的准 备工 作。 可 是 第二天 , 他 陡然 改变 主意: 不 出海 了!人们 当时丈 二和 尚摸 不着 头脑 。 问他什 么原 因, 他
也 不 回答。 过 了些时候 , 他 才道 出原 委: 那次 准备 出海
的头一天 晚上 , 他 做 了一夜梦。 他认 为是 出海 的不祥之
兆, 所 以就 打 消 了出海 的念 头。 难怪 这 一 带对 “ 孟” 姓 和“ 梅” 姓 的读 音 都 有 所避 讳 , 因为 “ 孟” 和“ 梦” 、 “ 梅” 和“ 霉” 的读音很相 近的缘 故, 分别 读成( 魂) 和( 时) 。 渔
“ 量米”叫 “ 大米” 等 等, 都是 图个 吉利。
每年 春季, 琼港渔 民总要在清 明时节待全 家人 吃 了
团 圆饭 以后 , 男人们 才 出海打 鱼。 出海后 , 守在 家里 的 人, 就用 纸 仿做个 渔船 , 四角用 红 线 系住 , 供奉在 海 王
庙的屋梁 上。 天 天 敬 香磕 头 , 祈 祷 海 龙 王 保 佑 出海 人太
有 个船 主, 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那阵子 家里失火烧掉 一 口棺材 , 这 只船 在 涨潮进 出港时, 为了便 于船 老 大掌握水 的深度, 船头 干脆 就取 名 “ 烧 棺材” 至于那 些处世 不精 或有 家丑 外 会 有 一人 手持做 好标记 的竹竿测 水。 测 水 人通过 唱悠
新安江“九姓渔民”水上婚礼
新安江“九姓渔民”水上婚礼在美丽的新安江流域,生活着一个名叫“九姓渔民”的特殊族群。
他们逐水而居、以船为家,衣食住行、婚嫁丧娶都只能在船上完成。
时光荏苒,今天的九姓渔民早已登陆上岸,散居在不同的村庄过着寻常的日子,但那些一脉相承延袭下来的传统习俗,却在见证着这个水上部落曾经的生活印记。
何谓九姓渔民?“九姓渔民”是生活在钱塘江流域水上渔民的称呼,他们的活动范围遍及杭、严、徽、金、衢,几乎整个钱塘江流域都有他们的足迹,以严州的建德、桐庐最为集中。
“九姓渔民”的九姓是:陈、钱、林、李、袁、孙、叶、许、何,原称“九姓渔民”或“九姓渔船”,含有蔑视的色彩。
九姓渔民主要以打渔为生,也有从事客货运的。
“客船有‘头亭’、‘茭白’两种,其家属随船,皆习丝弦,大小曲,以侑觞荐寝”。
头亭、茭白其实就是水上的妓院,不过是将岸上的妓院搬到水上去而已。
旧时杭州、严州(主要在州治梅城)、金华、兰溪都有茭白船,直到抗战爆发后方始绝迹。
九姓渔民的来历关于九姓渔民的来历有种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他们是南宋亡国士大夫的遗种。
南宋都杭,士大夫们对严陵山水都很熟悉也很喜爱;亡国后来此地避世,“两桨一舟,自成眷属,浅斟低唱以外别无他长,俗称‘九姓渔船’,亦称‘茭白船’,言止能助人清谈而已。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他们是明朝歌伎之后,明朝时官绅富户之家皆私蓄戏班歌伎,一旦主人败落,其艺班即流落江上,而其中多来自江山县之富户人家,故又称之为“江山船”云云。
第三种说法认为他们是明初陈友谅及其部属之后,这一说法最为普遍,也为九姓渔民自己所认可。
第一、二种说法都有明显的漏洞。
因为南宋遗民也好,明朝歌伎也好,都是不可能限于九姓的。
而“江山船”一般指的是船型和江山籍的船民,与“九姓渔民”扯不上。
但对于陈友谅及其部属后裔之说却有种种证据,明清以来有多种私家史料笔记皆持此说,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为九姓渔民平反的严州知府戴檗所写的《严郡九姓渔船考》,也同意这个说法。
大暑节气在不同地区有何风俗
大暑节气在不同地区有何风俗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此时,天气炎热到了极点,全国各地在这个节气里有着各种各样独特的风俗。
在浙江台州沿海一带,大暑时节有送“大暑船”的习俗。
渔民们会精心打造一艘“大暑船”,船内载满各种祭品。
在大暑这一天,众多渔民们齐心协力,将“大暑船”拉出渔港,随后点燃,让它在大海中漂流,意为“送暑保平安”。
这种习俗寄托了渔民们祈求渔业丰收、生活安康的美好愿望。
在广东,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风俗。
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是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
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
人们将仙草做成仙草冻、仙草糕等食品,口感爽滑,清凉可口,能够有效地帮助人们在炎热的大暑节气里消暑解渴。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节那天,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
荔枝是莆田的特产之一,大暑时节荔枝正成熟,味道鲜美。
而羊肉性温,在炎热的天气里食用,据说有大补元气的作用。
米糟则是将米饭发酵后制成,香甜可口,富有营养。
湖南长沙和湘潭地区,在大暑节气流行“舐牛”的习俗。
人们在大暑这天会把牛牵到水塘里,让牛在水中享受清凉,同时为牛洗刷身体。
牛作为农耕时代重要的劳动力,人们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牛的感激和关爱,也希望牛能在接下来的劳作中保持健康和强壮。
在北方的一些地区,大暑时节有晒伏姜的习惯。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大暑期间,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
经过一段时间的晾晒,伏姜充分融合了姜和红糖的功效,具有驱寒保暖、暖胃健脾等作用,在秋冬季节食用,对身体有益。
在山东南部地区,有“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
在大暑这天,亲友相聚,到当地的羊肉馆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
羊肉性热,在炎热的大暑节气喝羊肉汤,出一身大汗,有助于排出体内的湿气和毒素,让人感到身心舒畅。
除了饮食方面的习俗,一些地区在大暑还有独特的娱乐活动。
比如在江苏徐州,大暑期间会举办荷花节。
渔民的生活风俗
沿海渔民的生活风俗渔民的吃、穿、行无不表现出特定的海上渔家风俗习惯。
渔民特定的生活习俗,就是一切都围绕“海洋”、“海岛”、“海味”,而且体现出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生活特征。
一、渔岛海鲜食俗自古以来,渔民的生活就从来没有离开过一个“鱼”字。
渔民在吃鱼、食海鲜中所体现的习俗,真可谓五花八门。
而且,现在有不少鱼和海鲜的吃法,就是由古传今。
当时海边人家食鱼,最喜欢的还是用烩法,不仅制作更为精细,而且添以佐料。
鱼乍鱼,其实就是现今的醉鱼。
先将鱼肉切成薄片,在醉鱼的坛或甏内撒入盐、香料,浇以酒,然后,一层鱼片一层佐料,待鱼片层层叠满后密封坛口或甏口,置月余或二三月即可食之。
制食鱼鲞,古今皆颇盛行。
剖晒鱼鲞,春秋时代就已开始。
《吴地记》载,吴王在海上作战时曾令兵士大量捕捉石首鱼充军食,吃剩剖晒后带回。
“吴王归,思海中所食鱼,问所余,所司云:‘并曝干’。
王索之,其味美,因书美下着鱼,是为鲞字”。
鱼羹,是渔家海鲜饮食中一大风味食品。
鱼、蟹之肉,皆可为主料做羹。
有黄鱼羹、鲳鱼羹、鲈鱼羹和蟹肉羹等。
正因为鱼羹是海岛渔家的家常菜肴,又比较容易显露烹饪者的技艺,因此从古至今,渔姑、渔嫂总是把做鱼羹和织渔一样,作为自己必须要掌握的手艺。
渔家新媳妇在夫家,脱去新嫁衣,就要为公婆做一顿鱼羹。
要是谁家的新娘子鱼羹做得好,很快就会传遍渔村,受到渔家乡亲的赞扬和尊重。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鱼羹成为岛民一道美味佳肴。
无论逢年过节还是婚嫁喜宴,都有一道精制的鱼羹。
鱼粥、鱼饭,也是海鲜风味美食。
制作鱼粥和鱼饭,一般选用新鲜带鱼。
冬季带鱼汛,每逢头水带鱼上市或到冬至节时,东海一带渔岛上的渔户人家,总喜欢做满满一锅带鱼粥或带鱼饭,让家人尽情品尝。
做鱼粥、鱼饭,通常是选用0.5 公斤至 1 公斤重的中条鲜带鱼,去头尾、内脏、洗净后,用利刃“批”下鱼肉,放进煮得八成熟的粥锅或饭锅,再加入些许葱花或青菜,这样,雪白的米粥,晶莹的鱼肉,还有葱香,异香醉人,令你食后永世难忘。
开渔节霞关的风俗活动
开渔节霞关的风俗活动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时节,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
开渔节不仅有庄严肃穆的祭海仪式,还开展各种文化、旅游、经贸活动,吸引了无数海内外客商、游客前往。
这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鱼群还是会停留在海域周围,鱼虾贝类发育成熟。
因此,从这一时间开始,人们往往可以享受到种类繁多的海鲜。
开渔节的主题就是“保护海洋,感恩海洋”,一直秉承的口号是“善待海洋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海洋资源是人类生命延续的物质保证,保护海洋是全人类共同要面对和行动的一件大事,开渔节提出保护海洋体现了霞关人的一个理念,感恩海洋则是霞关53万人民的一个情怀。
霞关渔民自发组织成立了海洋环保志愿者队伍,率先提出了东海夏季休渔的倡议,又提出了延长休渔期的倡议,得到国家海洋管理部门的认同,现在东海夏季休渔期的时间延长了半个月。
中国浙江沿海的文化传统与现代创新
中国浙江沿海的文化传统与现代创新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浙江沿海地区的城市化、工业化和经济化进程不断加快,这里的人们开始追求更加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但即便如此,这里不乏传承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积淀,这些遗产塑造了浙江沿海地区的独特风貌和文化氛围,并为当今这片土地的现代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能量。
一、浙江沿海的文化传统作为中国南部的一个重要地区,浙江沿海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从古代到现在,这里的人们一直在塑造着自己的文化身份和认同感。
浙江沿海地区的文化传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1、海派文化浙江沿海地区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海洋经济区,这里有着深厚的海派文化传统。
烟雨江南,潮涨潮落的海洋气息,塑造了这里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特点。
海派文化注重生活方式的优美和细腻,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生。
这样的价值观念,在当今浙江沿海地区的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2、商贸文化浙江沿海地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商贸枢纽,这里的商贸文化传统源远流长。
自古以来,这里的人们就已经懂得重视商业发展,人们通过长途贸易集市和海上贸易,与世界各地的商人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合作,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商贸文化传统,这种商贸文化的传统,在当今浙江沿海地区的人们的商业行为中得到了继承。
3、文人雅士浙江沿海地区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文化中心,这里的文化异军突起。
在这里,孔子的门徒曾子和其弟子颜回,孟子的弟子萧子良等重要的思想家和文化人物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他们的思想艺术成果呈现了一种东方智慧的风范。
而在清代,浙江沿海地区的文化传承经历了一次新的发展,汇聚了很多的文人雅士,这些人物不仅产生了大量的杰出文学作品,同时在中国的文化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二、现代创新的历程在文化传统和历史积淀的基础之上,浙江沿海地区的现代创新能力与创意发展也在不断提升。
这里涌现出许多知名的创业家和创新企业,而从整个浙江沿海地区的创新历程中,可以发现以下几个阶段:1、第一阶段:学科融合的初步阶段上个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浙江沿海地区的现代化建设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
田横祭海节,走进原汁原昧的民间祈福渔文化
田横祭海节,走进原汁原昧的民间祈福渔文化田横祭海节,是中国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独有的民间传统祭祀节日。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的田横祭海节,是嵊泗渔民们隆重而又热烈的庆祝日。
这一天,当地渔民们会举行盛大的祭海仪式,祈求海洋的风调雨顺,愿船只平安归来,渔获丰收。
田横祭海节不仅是一种文化遗产,更是海洋文化的体现,代表了海洋渔文化的原汁原味。
走进田横祭海节,就像是走进了一个原始而神秘的世界,感受到了民间祈福渔文化的魅力。
田横祭海节源于嵊泗县的渔民们对海洋的崇敬和祈愿。
嵊泗县地处东海之滨,素有“渔船铺天下,捕鱼入冰箱”的美誉,渔业是当地人民的支柱产业。
渔民们为了表达对海洋的敬畏和对渔业的祈愿,于是便发起了田横祭海节这一传统节日。
这个节日不仅反映了当地渔民对海洋的感恩,也体现了他们对渔业的依赖与希望。
田横祭海节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是当地渔民对海洋文化的一种深刻感悟,代表了原汁原味的海洋民俗文化。
田横祭海节的庆祝活动十分丰富多彩,融合了宗教信仰、渔民习俗和民俗文化。
盛大的祭海仪式是田横祭海节的重头戏,当地渔民会在海边搭建祭祀平台,摆放供品,点燃香火,祈愿海神保佑渔民平安、风调雨顺。
除了祭海仪式外,节日期间还有舞狮表演、渔民歌舞表演、捕鱼比赛、美食节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尤其是捕鱼比赛,是当地渔民们的传统竞技项目,参与者层出不穷,场面壮观热闹。
这些庆祝活动不仅丰富了节日的文化内涵,也增添了当地渔民们的生活乐趣,展现了其丰富的民俗文化特色。
走进田横祭海节,可以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海洋民俗文化。
渔民们虔诚的祭海仪式体现了他们对海洋的崇敬和依赖,捕鱼比赛则展现了他们不畏艰险、敢于拼搏的精神。
而歌舞表演则展现了他们淳朴热情的生活态度,美食节更是让人感受到了当地渔民对丰收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田横祭海节将民间信仰、社交娱乐、文化传承融为一体,以最原始的方式展现了海洋渔文化的魅力和风采。
田横祭海节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的传承,更是一种民俗文化的传播。
沿海渔民的生活风俗
沿海渔民的生活风俗渔民的吃、穿、行无不表现出特定的海上渔家风俗习惯。
渔民特定的生活习俗,就是一切都围绕“海洋”、“海岛”、“海味”,而且体现出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生活特征。
一、渔岛海鲜食俗自古以来,渔民的生活就从来没有离开过一个“鱼”字。
渔民在吃鱼、食海鲜中所体现的习俗,真可谓五花八门。
而且,现在有不少鱼和海鲜的吃法,就是由古传今。
当时海边人家食鱼,最喜欢的还是用烩法,不仅制作更为精细,而且添以佐料。
鱼乍鱼,其实就是现今的醉鱼。
先将鱼肉切成薄片,在醉鱼的坛或甏内撒入盐、香料,浇以酒,然后,一层鱼片一层佐料,待鱼片层层叠满后密封坛口或甏口,置月余或二三月即可食之。
制食鱼鲞,古今皆颇盛行。
剖晒鱼鲞,春秋时代就已开始。
《吴地记》载,吴王在海上作战时曾令兵士大量捕捉石首鱼充军食,吃剩剖晒后带回。
“吴王归,思海中所食鱼,问所余,所司云:‘并曝干’。
王索之,其味美,因书美下着鱼,是为鲞字”。
鱼羹,是渔家海鲜饮食中一大风味食品。
鱼、蟹之肉,皆可为主料做羹。
有黄鱼羹、鲳鱼羹、鲈鱼羹和蟹肉羹等。
正因为鱼羹是海岛渔家的家常菜肴,又比较容易显露烹饪者的技艺,因此从古至今,渔姑、渔嫂总是把做鱼羹和织渔一样,作为自己必须要掌握的手艺。
渔家新媳妇在夫家,脱去新嫁衣,就要为公婆做一顿鱼羹。
要是谁家的新娘子鱼羹做得好,很快就会传遍渔村,受到渔家乡亲的赞扬和尊重。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鱼羹成为岛民一道美味佳肴。
无论逢年过节还是婚嫁喜宴,都有一道精制的鱼羹。
鱼粥、鱼饭,也是海鲜风味美食。
制作鱼粥和鱼饭,一般选用新鲜带鱼。
冬季带鱼汛,每逢头水带鱼上市或到冬至节时,东海一带渔岛上的渔户人家,总喜欢做满满一锅带鱼粥或带鱼饭,让家人尽情品尝。
做鱼粥、鱼饭,通常是选用0.5公斤至1公斤重的中条鲜带鱼,去头尾、内脏、洗净后,用利刃“批”下鱼肉,放进煮得八成熟的粥锅或饭锅,再加入些许葱花或青菜,这样,雪白的米粥,晶莹的鱼肉,还有葱香,异香醉人,令你食后永世难忘。
渔民节的风俗
渔民节的风俗
渔民节是中国南方沿海地区的一种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二月十六日举行。
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渔民们在海上劳作的辛勤和付出,同时也是为了祈求海神保佑他们的渔业丰收。
在渔民节这一天,人们会在海边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祭海仪式。
在这个仪式中,人们会向海神献上鲜花、水果和鱼类等供品,祈求海神保佑他们的渔业顺利。
同时,还会有舞狮、舞龙等表演,以及各种传统游戏和比赛,如划龙舟、捕鱼比赛等。
除了祭海仪式和各种庆祝活动外,渔民节还有一些特殊的风俗。
比如,人们会在这一天吃鱼,以示对渔民们的敬意和感谢。
同时,还会有一些特别的鱼类菜肴,如清蒸鲈鱼、红烧鲍鱼等,让人们品尝到海鲜的美味。
渔民节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弘扬海洋文化和保护海洋环境。
在这个节日中,人们会强调保护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呼吁大家共同关注和保护海洋。
渔民节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节日,它不仅是对渔民们的敬意和感谢,更是对海洋环境的呼吁和保护。
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和保护我们的海洋,让渔民们的劳动得到更好的回报。
渔家传统文化
1.节日供神
古时渔民主要是敬龙王,海神娘娘,财神三宫,按一定的节令供奉。
除夕之夜或初一早晨,渔民到龙王庙,海神娘娘庙烧香叩拜,或到海边摆供品,焚香纸,求神灵保佑一年太平,渔民家家供财神,渔民每次出海都要烧香,这是为了让神仙看到,他们认为上升的香烟能把他们心愿带给天上的神仙,能保佑他们海上发财,老子《道德经》里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此道教十分崇尚“三”这个数字的,所以他们出海前通常烧“三柱香”。
2.新船点睛
渔民把渔船看成自己的伙伴,是赖以生存的依靠,因此,渔民对它爱护备至,并赋予它灵性,过去的木制渔船每条船都做一对凸出来像大鱼的眼睛。
新船造好后,只画眼,不画睛。
也就是边上是大大的黑眼圈,中间是白色的一个大圆,下水之前,船主请人选择黄道吉日,届时,敲锣打鼓放鞭炮,船主亲自为新船点睛,标志着一个新的生灵诞生了,众人喊着大吉大利的号子,把披红挂绿的新船,一步步从岸上移下海去。
3.春日祭网
春暖花开、渔民把整修了一个冬天的渔网抬到海边,用谷草烤网驱邪气,称“财财网”,然后放鞭炮。
烧香纸,渔民抬着渔网,喊着号子登上渔船,把网盘在仓里,烤渔网的习俗其实是有科学道理的。
过去的渔网是棉线织成,为防止腐烂,用加热的猪血浸透,凉干方可使用。
渔网存放了一冬天后,有霉气,异味,新“血”的渔网有血腥味,用
谷草烤后,可除掉异味,便于鱼虾进网。
4.祭祀渔神
渔民首次出海拉网,当捕到鱼之后,首先要练大鱼蒸熟盛于盘中,在船头奠酒焚香,祈祷龙王爷保佑海上发财。
几条船在一起捕黄花鱼或鱼的时候,谁的船先打上鱼来,就放鞭炮、敲锣鼓,并拣最大最好的鱼供在船头。
敲锣鼓是告诉邻船,烧香是求海神多往网里赶鱼,有好收成。
台州渔民习俗
台州九县、市、区中六濒东海,传统渔业生产以近海捕捞为主,而且其历史久远。
由于海上作业的艰险,并需要一定范围内的合作,沿海渔民在长期的生产中形成许多独特习俗,至今有相当一部分仍然存在。
部分习俗带有迷信色彩,但究其本意,在于消灾避凶,祈求平安、丰收。
渔船为渔业生产的主要工具,造船是渔民的头等大事。
开工时,要选择吉日良时,大多选涨潮时辰,讨财似潮涌的吉利。
钉船眼下水时,设祭,船眼内放银洋以象征有亮光多财气。
祭海时,火炮连天,以祈旺发,备酒席招亲友聚餐庆贺,向造船匠人及船老大敬酒。
每逢转汛后初次出海,备福礼到海神庙烧香求神,请回“老爷旗”插于船尾作护船符。
玉环、温岭一带的渔船头家,常将他们首次出海捕鱼用过的绲线放在盆内,连同猪头、鱼鲞和鸡等供品到海神庙上供许愿,祈求海神保佑。
临出海前,要烧“银汤”(滚水内置银元或银器)淋浇船眼,俗称“开船眼”。
再淋船头,然后依次淋船的左右舷、帆、舵和橹,以为能去邪取正,大吉大利。
然后于船左祭神,船右祭溺海野鬼。
祭鬼时用线一头联结祭品,另一头下垂海面。
出海作业如遇飘尸,无论汛情如何,必先送尸回港。
渔区各主要岙口大多建有“娘娘宫”,崇奉“天后”,即“妈祖”,渔船避风或随汛进岙口时,都要进庙供祭。
原籍闽南的渔民甚至在渔船中设“天后神位”,早晚焚香祝祷。
除夕于海滩岙口祭海神,称“谢年”,然后再至“三官庙”、“天后宫”致祭。
祭祀结束后,船上伙计以供品聚餐,以为可保来年出海平安畅顺。
小钓作业是台州及邻近沿海独特的传统渔业生产方式。
拥有钓船的渔户称“头家”,以约请的方式雇佣船伙,不象农业生产雇佣长、短工那样等级分明,由头家请伙计吃“结绲酒"定约。
以“一风”为周期,“一风”之内,头家不得辞退,伙计不得擅离。
即使新婚、受官府传讯或服役,也得先服从出海,谚称“官令不如讨海令”。
其分红方式,以正宗渔货所得净利为分红基金,头家先取一半红利,然后再将另一半按船、网渔具、伙计各一份、走台半份分红。
余杭的风俗
探寻余杭的风俗文化
余杭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
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背景,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风俗文化。
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传统气息和现代文明的交融。
以下是几个余杭的风俗文化值得探寻:
一、捉鱼节——缅怀先辈,祈求渔民风调雨顺
捉鱼节是余杭乃至整个杭州市的重要传统节日,每逢农历五月初五,余杭全城会集中在西湖余杭山沿岸,举行庆祝活动。
这个节日起源于宋代,是为了祈求海神保佑一帆风顺,风调雨顺。
如今的捉鱼节已成为当地居民欢度五一劳动节的必备活动,各大小摊位琳琅满目,游戏、蒸包、红枣酸奶、青团、豆汁,各种小吃饮品一应俱全,节日气氛浓厚,让人流连忘返。
二、春季踏青——赏花观景,一同迎接春暖花开
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而余杭在春天也是最美的。
春季踏青,是余杭年轻人、家庭出行的首选活动。
这个时候,市民会前往位置各异的优美景区踏青,其中最受欢迎的之一是鸳鸯溪,漫步在青葱翠绿的大自然中,欣赏花草树木的春天雏形,感受自然的神秘与无穷的美好。
三、水乡文化——体验当地特色
余杭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水乡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游客可以乘坐特色的扁舟漫游水上,体验江南水乡的风情。
还可以前
往著名的古街,感受当地的历史文化氛围,感悟这个地方一路沧桑变
迁的历程。
总之,探寻余杭的风俗文化,是一次旅行中既能深度了解当地风
俗文化,又能近距离接触当地居民的机会。
无论您是第一次来到这个
城市,还是再次告别,都不妨来一次探寻之旅,感受这个美丽的地方
为我们提供的灵感和快乐。
平阳民俗-专业文档
平阳民俗平阳民俗平阳地处浙闽边界的沿海一带,民风勤劳强悍。
宋元以后,理学流行,封建礼仪影响深远。
民间有“十二月谣”之说,可概括反映一年四季某些民间习俗。
主要为正月灯;二月鸢;三月麦秆做吹箫;四月地擂(陀螺)密密跳;五月龙船两头翅;六月六,狗洗浴;七月七,烘烧杂麦麦(炒蚕豆);八月八,月饼嵌芝麻;九月九,登糕上捣臼;十月十,柑和桔;十一月,吃汤圆;十二月,黄蜡糖糕印状元。
除此之外,再来看看平阳还有哪些民俗吧!文化风俗平阳南麂鱼灯舞平阳南麂鱼灯以木为架,用竹篾、布、绸等按各种鱼类形态扎制轮廊,并绘以鱼类的鳞鳍色彩。
灯内插以蜡烛,或装上小灯泡。
夜间舞动迤逦过村,更是优美动人。
舞灯者一律穿“龙裤”,打绑腿,腰系红彩带,头裹马夫包头,衣服色彩随所持鱼灯色彩而异。
以唢呐伴舞,也配以丝竹弦乐,再加上锣鼓、木鱼、碰钟、大小钹等伴奏,显得欢快热烈。
平阳布袋戏布袋戏传承基地——山门镇镇前街。
平阳单档布袋戏极具历史和传统戏剧研究价值,已于2007年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项目,2008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
一个人,一张嘴,一双手,两条腿,就把说、唱、奏、演、耍木偶全包了,有着民间艺术活化石之称。
平阳卖技“卖技”是平阳万全地区一种特殊的民间曲艺。
以清唱见长,并无乐器伴奏。
也叫“卖奇”“唱排街”。
其演唱形式同温州道情。
在平阳,“元旦之夕,土人连袂入人家,编造俚词高声朗唱,谓之‘卖技’,连三宵而止。
”(《平阳县志》)一般是到一处,唱一行,视其内容即兴编唱颂扬吉词,要点钱和糕米一类,如到豆腐店,唱词为:“豆腐店,有名堂,把情形说分方,豆子圆圆根又长,出在湖广并襄阳。
豆腐渣,阿妈买去养猪娘;豆腐水,阿姐揭去洗衣裳。
衣裳洗,雪能白,随日晒,喷能香”等,故俗称“唱三十六行”。
开门炮农历大年初一的凌晨,天刚蒙蒙亮人们便起床了,家家户户第一件事就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梆敲三更,响炮连天,这意味着开门大吉,也宣告新年开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海沿海渔民风俗
2013-6-27 14:28:00 中国食品科技网
临海沿海渔民祖祖辈辈出洋捕鱼,他们风里来浪里去,从织网、造船、出海、捕捞,到进洋、过节都有着自己的生活习惯,充满浓厚的渔家文化特色,他们最讲究礼尚、祭祀、禁忌、忌讳,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海洋风俗。
做水头·节日祭船
渔民在海上作业长的达几个月,短的半个月,由于过去没有现代科技设备,天气与通信成为问题,加上船体小难抗风浪,海上安全成为渔家的一大忧患。
渔民们企盼“顺风顺水”,“一网放落两船重”,造船、修船总要挑日子的。
渔民认为有船必有“船龙爷”,因而他们把祭船叫做“做顺风”。
海上捕鱼每月“两水洋”也就是每半个月叫做“一水洋”,在海上捕鱼捕了“一水洋”,船就要进岸上洋,对渔网进行更换或修补,柴油、汽油要补给,船上吃的粮食、菜蔬、水等也重新补足,船也要整洁一番,就在船进行休整几天后,新一个水洋开始的头,叫做“水头”,而“做水头”是向“船龙爷”进行的祭祀膜拜的活动,每“水洋”一次,雷打不动。
“做水头”一般先到村上的老爷殿祭拜当地保护神,再来到船“龙门头”请“船龙爷”,再在船驾驶室左边(小护边)的地方请(祭)“小老爷”。
至于船上有无“小老爷”要因船而定,一般来说,船上曾失过人,或船运载过“宝贝”(死人)的,都要设小老爷。
因为海上遇到“宝贝”(或曰“圆宝”),必须要把他装上岸,然后搞些木头代棺材(叫做“板头份”)送山上埋葬,这是渔民的惯例,而这个“小老爷”渔民也是十分敬重的。
“做水头”仪式与盘头(碗菜)比较简朴,殿前、船上都一样,船老大与伙计们点燃香烛、桌上摆了猪肉、豆腐、点心(糕点)、老酒,待许了愿,加酒三巡、烧了千岁、放过鞭炮、膜拜了就完事。
不过在膜拜过程中,只有船老大是不拜的,因渔民认为船老大比船龙爷来得大。
渔民除了每水洋要祭船外,到了过年也是要祭船的,形式与上同。
造船·修船·进香船
渔民们造船、修船必要先择日,以祈求大吉大利、顺风顺水。
造船一般要择四个日子,即在上正彩、兜筋、溪杆、船眼之时,其中以钉船眼为最忌,但造船工匠也有禳解凶日子的方法。
造船开工的第一起大事是铺“正彩”。
所谓“正彩”,也称之为“龙骨”,就是从船的下桥头到船头正中的板,也叫主板。
主板两边的板才叫底板,然后依次为转劲、墙板、瓢肚、溪杆、度(大)旁板、红线(船头又分为“兜筋”、“龙门角”,“船眼”在“兜筋”中)。
“正彩”的重要性与意义如同造屋之栋梁,因而板的质地要好,要一通到头不能镶接。
要是他人向你租船后,其它地方有损坏是无伤大碍的,要是“正彩”有损,这船就要赔偿了,其价也是昂贵的。
渔民修船也一样的讲究,为讨吉利要择日,俗话说“揢鱼揢蓬头,修船修缝头”,修船对“缝头”检查特别仔细,船修好有的也要祭船。
关于造船修船,工匠们还有着诸多传说:
“鲁班造船妻造橹”。
说的是鲁班造了船行驶不能自如,其妻见老鹰飞行左右摆动全凭翅膀,构想了在船后轿插放橹、舵来掌握推力、方向。
相传鲁班造的船是不会漏的,妻子见只有造船没有修船,其他工匠没有事做无饭吃,她到船底去撒了尿,说是船漏了,于是叫一部分工匠去修船,这就是修船业的开始。
鲁班妻子撒尿的船舱,后来也称之为水仓。
因而在民间过年一般百姓是用素盘摆香桌
敬天地爷的,而“师六工匠”就用一本《鲁班经》摆香桌敬鲁班禅师。
解放前后,因破四旧时《鲁班经》被收缴,这一风俗才消失。
“师六工匠”指的是石匠、木匠、泥水、雕刻、裁缝、油漆。
对于石匠、木匠这个排位的先后,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古时有一次,木匠老师为万岁造皇宫,红木料的门槛量了做好后放在那里,徒弟看这木料如此高档爱不释手,便从中偷截了一支刨床,师傅看了已不够长,这被万岁知道还能了得,便急着找石匠商量帮忙。
石匠看了说,别说偷截了一支刨床,就是两支也无妨。
木匠师傅说如何是好,石匠师傅说:只要把门槛两头放上一对小石狮就可以了,就这样,门槛既漂亮又解决了不够长的问题。
后来,木匠还请了石匠的酒,这排位的问题也自然是石匠在先。
新船打(造)好后,有的渔民还要开新船到普陀山进香拜佛,回来要带点山花,没有山花就带点山柴,更好是带点桃枝。
山花、山柴、桃枝叫做“顺风柴”,插在船头、船后轿以避邪讨吉利。
不过大多数渔民还是以村庙村殿进香为主,如桃渚城里的“天妃宫”和岙前村“福清寺”供奉的是妈祖;桃渚沙门的“白鹤庙”供奉的是能为越方,济世惠民的东汉赵炳、徐登两人,庙中尚存“东隅保障”匾一块。
每年的七月半节,后塘村的善男信女要到天德闸念经,然后整船整船地来到洞港闸祭“平水大王”,其他村也有到村庙里念经保平安的风俗。
渔民的禁忌
船上特别讲究“虔诚”,因而禁忌也特别的多,走过妇女的月里间(包括家养的动物生产)的叫“红露”,遇到哪个伙计家里有人亡故的叫“白露”。
遇上“红露”、“白露”的,不管船老大还是伙计,就得请道士、和尚用符咒化解。
一般来说,只要把符烧在水盆里,用竹叶蘸“净水”,用其过人及过网、绳之类的物品就好了。
做过“水头”择日出海,如果到街上碰到自己的东西丢了,或出家门三步外,路上遇到终身不娶妻的独个人、相貌丑陋的、手脚不全的、怀孕的,都认为是不吉利的,有的就改日出海。
要是有人在出海时向老大借东西,那是不借的,尤其是借水,那是决不借的,渔民们认为水就是财。
假如一定要借,必须要以其它的东西拿来一物换一物,以免“风头”被借走。
在船上要大小便,只能在船后轿一个一个来,不能大家一起大小便,也不能在船头、船旁大小便。
女人是不能上船的,尤其是不能从船头上走过,做了“水头”后,更不能让女人上船,在家中女人走路也不能从网上走过。
船老大在船上吃饭坐在船后轿右边、睡觉在船后轿靠近轿边的地方,位置是固定的。
开船要讲好话:如“要驶四面潮水八面风,一驶驶到海当中,一网放落二船重”。
做了水头出海后的第一次撒网,一般要讲“海龙王,网要触蓬头格”之类的话,希望有个好收成。
海船上的忌讳
海上渔民很辛苦,挣钱不容易,有道是“困困夜撅,吃吃独碟”,“落雨天,笠帽水淘饭”,因而也最讲究忌讳。
老大不开口,伙计一般是很少说话的,怕的是说错话会遭老大一个“度头白”,船上的人只能讲些好话,对不吉利的话与动作是十分忌讳的,比如:
海上船舱一般不能洗,要洗待进洋后洗,怕财运被洗走;
网上有个洞,只能说有个“春”(“春”音,第四声);
在船上烧鱼、吃鱼、介碗,不能说“翻”字,要说“弧”字;
网放好后不能说“放了”,要说“连得”;
“箸”因与“迟”谐音不能说,要说“筷”,因与“快”谐音;
“完”字不能说,如网“拔完了”,要说“拔上头”了;
“断”字不能说,如网与网间“断了”,要说“分流”;
“倒”字不能说,如把用过的水、吃剩的菜,不能说“倒了”,要说把它“卖了”;
“杀”字不能说,如“杀鱼”要说做“和饭”;
“出”字不能说,如“出门”要说“开船”,说“进”字可以,如“进洋”;
“死”字不能说,如遇到“死人”,要说“圆宝”;“人死了”,要说“人失了”;
“千张”要说“千岁”;
“十”不能说,因与“蚀”、“截”谐音,要说赚,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赚;
“落”字不能说,东西落了(丢了),不能说“落了”,要说“开带”,“落雨”要说“上雨”;
“呒”,呒意为“无”,不能说,都说“有”的,如果在海船上有人向你讨“和饭”(渔类的菜蔬),渔民都会客气地说有的;
有蚊子叮脚,不能拍打出声音,而只能用手掸,否则认为是“摸脚肚”,等于空闲,没事做;
船上不能打(说)“泼消”,这与农民割稻下田先打(说)声“泼消,千箩万担装上垟”的寓意是两回事,渔民认为“泼消”是船龙爷的爸爸,因而不能直呼其名;
在船上不能背靠桅杆,因与抓住“绿壳”绑在桅杆上相似。
总之,船上讲话、做事要三思而行,不能随意,要避凶扬善,以图吉利。
算潮候·避风浪
以前渔民没有现在的科技设备,算潮候、算气象避风浪是头等要紧的事,千百年来渔民在劳动实践中总结了自己的经验,有的编成俗语、谚语以便流传。
海洋潮水的讲法有:四面潮正,即北水、涨水、南潮、西退。
“四面潮正八面风(流)”,“南潮北水”。
船在风浪里驶的方法有:顺风(顶浪或曰兜头浪驶)、捉蹽(船头与海浪成30度角左右前进)、调脚,有的说为“调着”(按“S”型、“Z”型驶)、解浪(船与浪有点错开驶)、推浪(船从东驶过西)、横浪(船与浪都横着,由南向北驶)。
沿海的潮候谚语有:十五、十六当度(大)水,初三、十八昼平潮;廿九、十四进洞黑,潮涨日头出潮涨日头没;二十夏(“夏”音,指潮水慢慢退去)岸天光泽,早泽晚泽;初一、十五鸡啼涨,巳亥平。
风报期的预测:九月九开报(“报”,寒流),渔民认为,如果九月九开报准时,则下面报期的推算也是准时的,即十月初三、十月初八、十月十五、十月廿三。
台风的预测:“六月尽、七月半、八月十六不用算。
”
沿海渔民风俗是渔民长期的海上实践与传统的儒家、道家、佛家思想文化相互交融而成的,有的已成为实践经验的总结,至今仍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有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现代文明的进步,已逐渐淡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