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检查详解
实验室检查名词解释

实验室检查名词解释1. 实验室检查简介实验室检查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测试和观察方法,对人体体液、组织、器官等生物学样本进行化学、生物学和物理学特性的测定,以提供疾病诊断、预防、治疗和监测的有关信息。
实验室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辅助诊断疾病,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
2. 实验室检查的分类实验室检查可以按照检测项目的类型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项:2.1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是指通过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样本,分析其中的成分和参数,以评估患者的血液功能和健康状况。
常见的血液检查项目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糖、血脂、肝功能指标等。
血液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检测贫血、感染、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
2.2 尿液检查尿液检查是指通过采集患者的尿液样本,分析其中的成分和参数,以评估患者的肾脏功能和泌尿系统健康状况。
常见的尿液检查项目包括尿常规、尿蛋白定量、尿沉渣镜检等。
尿液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检测尿路感染、肾功能损害、糖尿病等疾病。
2.3 粪便检查粪便检查是指通过采集患者的粪便样本,分析其中的成分和参数,以评估患者的消化系统健康状况。
常见的粪便检查项目包括隐血试验、寄生虫检查、菌群定量等。
粪便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检测消化道出血、肠道感染、消化不良等疾病。
2.4 生化检查生化检查是指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尿液、其他体液样本,分析其中的生化物质,以评估患者的各种器官和系统的功能情况。
常见的生化检查项目包括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脂肪代谢等指标。
生化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各种疾病,如肝炎、肾炎、代谢紊乱等。
2.5 免疫学检查免疫学检查是指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分析其中的免疫学指标,以评估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和疾病状态。
常见的免疫学检查项目包括血液抗体测定、细胞免疫功能检测、自身抗体检测等。
免疫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
3. 实验室检查的意义和作用实验室检查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3.1 辅助诊断实验室检查可以提供客观、可靠的数据信息,帮助医生明确诊断,辅助判断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实验室检查包括什么(一)

实验室检查包括什么(一)引言概述:实验室检查在医学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患者的体液、组织样本或其他生物材料,实验室检查可以提供医生判断疾病的依据。
本文将介绍实验室检查的内容,包括常见的五个大点: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生化指标检查、免疫学检查和细胞学检查。
正文内容:一、血液检查血液检查是实验室中的常规检查之一。
在血液检查中,通常包括以下小点:1.血红蛋白水平的检测2.红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3.白细胞计数和分类4.血细胞沉降率测定5.血常规指标的测量,如红细胞压积和平均红细胞体积等。
二、尿液检查尿液检查是对尿液样本进行的实验室检查。
以下是尿液检查的常见小点:1.尿液的外观和颜色观察2.尿液比重和pH值的测定3.蛋白质、糖分和酮体的检测4.红细胞、白细胞和细菌的计数5.尿液沉渣的显微镜检查三、生化指标检查生化指标检查用于评估患者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以下是常见的生化指标检查小点:1.血糖、血脂和血尿酸的测定2.肝功能指标(如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的测量3.肾功能指标(如肌酐和尿素氮)的测定4.电解质(如钠、钾和钙)的检测5.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和血沉)的检测四、免疫学检查免疫学检查用于评估患者的免疫系统状态。
以下是常见的免疫学检查小点:1.抗体检测,例如抗核抗体和抗体滴度等2.免疫球蛋白(Ig)测定,如IgA、IgG和IgM3.细胞免疫功能检查,例如淋巴细胞亚群分析4.血清免疫荧光和酶联免疫吸附检测5.过敏原检测,例如皮肤过敏原测试和特异性IgE测定五、细胞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包括对细胞和组织样本的检测,以评估细胞形态和疾病诊断。
以下是常见的细胞学检查小点:1.细胞学涂片的制备和染色2.细胞形态学观察和分析3.细胞核DNA的测定4.组织切片的制备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5.细胞遗传学检查,如核型分析和基因突变检测总结:实验室检查的内容涵盖了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生化指标检查、免疫学检查和细胞学检查等五个大点。
实验室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二)2024

实验室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二)引言概述:实验室是科研工作的重要场所,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实验室人员的健康安全,进行实验室安全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探讨实验室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并分为五个大点进行阐述。
正文:1. 实验室设备和仪器的安全检查1. 检查实验室设备是否有可燃物和易爆物附近的使用禁止标志。
2. 检查实验室仪器是否接地良好,是否存在漏电现象。
3. 检查实验室仪器是否有过期或失效的防护装置,是否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
2. 实验室化学品的安全检查1. 检查实验室化学品的存放和标识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2. 检查实验室化学品的容器是否密封良好,是否存在泄漏现象。
3. 检查实验室化学品的储存区域是否通风良好,是否与容易燃烧的物质分开存放。
3. 实验室通风和消防设施的安全检查1. 检查实验室通风设施是否正常运行和定期维护。
2. 检查实验室消防设施是否齐全,包括灭火器、消防栓等是否在有效期内。
3. 检查实验室防火门是否正常使用和关闭,确保实验室在发生火灾时能有效隔离和控制。
4. 实验室个人防护措施的安全检查1. 检查实验室人员是否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防护眼镜、手套等。
2. 检查实验室人员是否对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和处理有正确的操作方法和保护措施。
3. 检查实验室人员是否定期接受安全培训,了解事故应急处理和实验室安全规范。
5.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的安全检查1. 检查实验室废弃物的分类和储存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2. 检查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方式是否正确,是否及时清理和处理。
3. 检查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设施是否齐全,如废液收集器、废品箱等是否正常使用。
总结:实验室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涵盖了实验室设备、化学品、通风消防设施、个人防护以及废弃物处理五个大点。
通过对这些方面严格检查,能够帮助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进行,预防潜在的事故风险,保护人员健康安全。
实验室检查概述

精品课件
6. 检验申请的完整与准确性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入院日期 、住院号、病区病床号
医生姓名、申请日期和标本采集时间 标本类型 申请检验的项目
精品课件
(二)标本采集过程中的因素及处理
精品课件
2. 情绪
检验前紧张、恐惧或焦虑可使血液内多种成分 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检验结果,尤其是肾上腺素 、血气分析等项目
检验前应对受检者作必要的解释、安慰和指导 ,使其处于比较平静的情绪状态
精品课件
3. 体力活动
剧烈活动可使许多血液生化成分发生变化 标本采集前应嘱受检者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
精品课件
(一)血液标本的类型
1. 全血标本
– 需加用抗凝剂,用于临床血液学检查
2. 血浆标本
– 适合内分泌激素、血栓和止血检测
3. 血清标本
– 适合于临床化学和免疫学的检测
精品课件
(二)血液标本的采集时间
采血时间以上午7:00时~9:00时较为适宜 静脉血液标本最好于起床后1小时内采集 门诊患者静坐半小时以后再采血 不同血液检验项目血液标本的采集时间
1. 标本与受检者不符 2. 应用止血带 3. 标本溶血 4. 标本污染
精品课件
1. 标本与受检者不符
可导致错误的结论,甚至引起严重的后果 采集标本前核对受检者,避免误采集他人的标
本
精品课件
2. 应用止血带
结扎止血带可使血液成分发生改变,从而影响 检验结果
采集静脉血液标本时应尽量缩短止血带结扎的 时间,最好在针头进入静脉的同时立即松开止 血带
实验室日常检查项目

实验室日常检查项目
1. 设备检查,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这包括检查设备的电源供应、传
感器、标定等,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2. 清洁卫生,实验室的清洁卫生是非常重要的,定期对实验室
进行清洁消毒,清理废弃物和化学品残留,保持实验室环境的整洁
和安全。
3. 实验室耗材管理,定期检查实验室的耗材使用情况,包括化
学试剂、实验用耗材等,及时补充和更新实验室所需的耗材。
4. 废物处理,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需要进行分类、储存和处理,确保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废物处理,保障实验室环境和人员安全。
5. 安全设施检查,定期检查实验室的安全设施,包括紧急洗眼器、安全淋浴器、灭火器等,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6. 文件记录管理,实验室日常检查还包括对实验室文件记录的
管理,包括实验数据、实验记录、安全记录等的归档和管理,以备
日后查阅和审阅。
以上这些是实验室日常检查的一些主要项目,通过定期的检查和管理,可以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整洁和高效运行。
实验室检查

能分裂
成熟池:晚幼粒、杆状核
贮备池:部分杆状核、分叶核,成熟后在贮备池
中停留3~5d,其数量约为外周血的5~20倍。
循环池:一半随血液而循环 边缘池:半数粘附于微静脉血管壁
中性粒细胞动力学
(1)中性粒细胞增多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70%,绝对值>7×109/L
Ⅰ型(空泡型、浆细胞型)
Ⅱ型(不规则型,单核细胞型)
Ⅲ型(幼稚型)
1.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再生性左移 退行性左移 核右移
(1)、核左移
三、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红细胞沉降率(ESR):简称血沉,是指离体抗凝血 静置后,红细胞在单位时间内沉降的速度。体内红细胞能 保持悬浮稳定性,离体后由于红细胞比重较血浆大,能自 然下沉。血沉一般分为3期:缗钱状红细胞形成期、快速沉 降期、细胞堆积期。健康人血沉值波动于一个较狭窄范围 内,而在许多病理情况下血沉可明显增快。
中毒颗粒
空泡
Döhleih 小体:
退行性变
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
棒状小体:只出现在白血病细胞中,故见到 棒状小体即可确诊为白血病。
2、淋巴细胞:在传单、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肝炎、肾综合征 出血热等病毒感染时或过敏源刺激下,可使淋巴细胞增生,并出现 某些形态学变化,称为异形淋色细胞。分3型。
二、现代实验室检查的特点
优点:标本断提高。
局限性
检验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一)标本采集的基本要求 1. 完整:按检验项目的特点进行处理,以保
持标本的完整性。 2. 新鲜:尽量缩短从标本采集到检验完毕所
间隔的时间。
(二)血液标本的采集
1. 采集前准备 2. 血液标本的分类 3. 采血部位与方法 4. 采血时间 5. 采血容器 6. 血标本的处理 7. 不合格的血标本及其预防措施
实验室检查有哪些项目(一)

实验室检查有哪些项目(一)引言概述:实验室检查是医疗诊断过程中关键的一步,它通过分析和评估体液、细胞和组织样本的结果,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本文将介绍实验室检查的一些常见项目,帮助读者了解实验室检查的内容和意义。
正文:1. 血液检查:1.1 血红蛋白测定: 通过测量血红蛋白水平,评估贫血的程度。
1.2 血小板计数: 检测血液中血小板数量,判断出血和凝血功能异常。
1.3 白细胞计数: 检测白细胞数量,帮助诊断感染、炎症和骨髓问题。
1.4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评估血糖控制情况,用于糖尿病的管理。
1.5 血型鉴定: 确定个体的血型,为输血和器官移植提供基础数据。
2. 尿液检查:2.1 尿常规检查: 包括检测尿液的颜色、酸碱度、浑浊度和尿比重等指标,帮助检测泌尿系统疾病和肾功能。
2.2 尿蛋白定量: 评估肾功能是否正常,检测尿液中的蛋白含量。
2.3 尿糖检测: 检测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用于糖尿病的筛查和管理。
2.4 尿培养: 检测尿液中的细菌、真菌和寄生虫,帮助诊断尿路感染。
2.5 尿沉渣检查: 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液中的细胞和颗粒,辅助诊断尿路感染和泌尿系统疾病。
3. 血糖检测:3.1 空腹血糖测定: 检测空腹状态下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帮助诊断糖尿病。
3.2 餐后血糖测定: 检测进食后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3.3 糖耐量测定: 评估机体对葡萄糖的耐受性,用于糖尿病的诊断和糖尿病前期的筛查。
3.4 随机血糖测定: 随机时间测量的血糖水平,常用于急诊、监测和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评估。
3.5 高糖负荷试验: 测定机体对高糖负荷的反应,用于一些特定疾病的诊断和观察。
4. 影像学检查:4.1 X线检查: 使用X射线穿透人体组织进行影像呈现,诊断骨折、肺部疾病等。
4.2 超声波检查: 利用高频声波产生影像,用于检查器官结构和流体积聚的情况。
4.3 CT扫描: 通过多个横断面的X射线成像,提供详细的器官和组织结构信息。
实验室检查包含哪些(二)

实验室检查包含哪些(二)引言概述:实验室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手段,可以通过检测患者身体样本中的生理指标和病理标志物来诊断疾病和监测治疗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室检查包含的五个方面内容。
正文:一、血液检查:1. 血红蛋白:测定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用来评估贫血程度。
2. 血小板计数:检测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用于评估凝血功能。
3. 血浆电解质:测定血液中的电解质浓度,如钠、钾、钙等,用于评估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
4. 白细胞计数:评估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用于检测是否存在感染或炎症反应。
5.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血液中的血糖控制情况,用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二、尿液检查:1. 尿蛋白:测定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用于评估肾功能和筛查潜在的肾病。
2. 尿潜血:检测尿液中的隐血,可以用于筛查泌尿系统疾病,如肾结石、肾盂肾炎等。
3. 尿比重:测定尿液的比重,可以评估肾脏浓缩功能和水平衡。
4. 尿白细胞计数:评估尿液中的白细胞数量,用于检测泌尿系统感染。
5. 尿葡萄糖:测定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用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三、生化检查:1. 肝功能:检测血液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肝脏酶的活性,用于评估肝功能。
2. 肾功能:测定血液中的血清肌酐、尿素氮等指标,用于评估肾脏的排泄和调节功能。
3. 血脂检测:测定血液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用于评估脂代谢状态和心血管健康。
4. 电解质及血糖:测定血液中的钠、钾、钙、血糖等指标,用于评估体内电解质平衡和糖代谢状况。
5. 血清蛋白质:测定血液中的白蛋白、球蛋白等蛋白质含量,用于评估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
四、免疫学检查:1. 微量抗原/抗体检测:通过检测血液中微量抗原或抗体的存在来判断某些疾病的感染、免疫状态和疫苗效果。
2. 免疫球蛋白检测:测定血液中特定免疫球蛋白(如IgG、IgM、IgA)的含量,以评估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
实验室检查包含哪些(一)2024

实验室检查包含哪些(一)引言概述:实验室检查是医学诊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检查患者的生理指标、血液化学分析、微生物培养等方法,可以获取到宝贵的诊断信息,为医生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实验室检查的基本内容,包括生理指标检测、血液化学分析、微生物培养等方面。
正文:一、生理指标检测1. 血压检测:通过测量患者的血压值,了解其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状态。
2. 心率检测:测量患者的心率,判断其心脏功能是否正常。
3. 呼吸频率检测:通过测量患者的呼吸频率,了解其呼吸系统是否正常。
4. 体温检测:测量患者的体温,评估其机体炎症反应和代谢状态。
二、血液化学分析1. 血红蛋白测定:通过检测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判断其贫血情况。
2. 血糖测定:检测患者血液中的糖分含量,评估其糖尿病风险。
3. 肝功能检测:包括血清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评估肝脏功能是否正常。
4. 肾功能检测:包括血尿素氮、肌酐等指标,判断肾脏是否受损。
5. 血脂检测:测定患者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评估其心血管健康状态。
三、微生物培养1. 细菌培养:通过在培养基上培养患者的样本,判断是否存在病原性细菌感染。
2. 真菌培养:类似于细菌培养,用于检测患者是否感染了病原性真菌。
3. 病毒培养:通过培养患者的病毒样本,检测是否存在病毒感染。
四、血型鉴定1. ABO血型鉴定: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清中的抗体和红细胞表面抗原,确定其ABO血型。
2. Rh因子鉴定: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清中的抗体和红细胞表面抗原,确定其Rh因子阴性或阳性。
五、遗传检测1. 染色体核型分析:通过检测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发现染色体异常和遗传疾病。
2. 基因突变检测:通过检测患者的基因序列,发现是否存在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疾病。
总结:实验室检查包含生理指标检测、血液化学分析、微生物培养、血型鉴定以及遗传检测等多个方面。
通过这些检查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健康状态,为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支持。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实验室检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验室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三篇)

实验室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实验室是科研机构和学校中重要的科学实验和研究工作场所,保障实验室的安全是维护人员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任务。
实验室安全检查是一项常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实验室环境检查:实验室环境检查是指对实验室的室内环境进行检查,包括空气质量、温度、湿度、通风系统等。
确保实验室内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以维保实验人员身体健康与实验设备长久服务。
2. 实验室设备检查:实验室设备检查主要针对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检查内容包括设备的外观是否完好、仪器的标牌是否齐全、电源供应是否稳定等。
3. 实验用品检查:实验用品检查主要是对实验室中的试剂试品、试管、实验器皿等进行检查,保证实验用品的质量和存储安全。
检查内容包括试剂试品的保存情况、试剂试品是否过期、实验器皿是否有损坏等。
4. 实验室消防检查:实验室消防检查是保障实验室安全的重要环节,主要进行消防设施、火灾预防措施等方面的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消防器材是否完整、逃生通道是否畅通、消防设施是否正常运行等。
5.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检查: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检查是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评估,包括实验室安全制度的建设、安全宣传教育的开展、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等。
检查内容包括安全制度的合理性、制度的执行情况、安全培训的开展情况等。
6. 实验室个人防护检查:实验室个人防护检查是对实验人员的个人防护装备进行检查,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
检查内容包括实验人员是否佩戴防护眼镜、防护面罩、实验服、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并检查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情况。
7.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检查: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检查是对实验室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检查和处理,保证废弃物的正确处理和环境的保护。
检查内容包括废弃物的分类、储存和处理情况。
以上是实验室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实验室环境、设备、用品、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个人防护和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检查,可以全面了解实验室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确保实验室的安全运行。
什么是实验室检查(一)

什么是实验室检查(一)引言概述:实验室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医学诊断方法,通过对患者的生物样本进行分析和检测,可以获取关于患者体内状况的重要信息。
本文将通过对实验室检查的定义、作用以及常见的五个大点进行详细说明,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实验室检查。
正文:1. 实验室检查的定义a. 实验室检查是指通过对体液、组织或其他生物样本进行科学分析和检测,获取有关患者疾病状态和身体功能的重要信息。
b. 实验室检查通常包括血液、尿液、病理组织、细胞等样本的化学、免疫、微生物学等分析方法。
2. 实验室检查的作用a. 诊断作用: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辅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b. 预后评估作用: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疾病的预后情况。
c. 疾病监测作用:实验室检查可以监测患者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
d. 健康筛查作用:实验室检查可用于早期发现一些潜在的健康问题,进行及时干预和治疗。
e. 科学研究作用:实验室检查结果可用于医学研究、流行病学调查和统计分析。
3. 血液实验室检查a. 血常规检查: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指标。
b. 生化检查: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等指标。
c. 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
d. 免疫学检查:包括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亚群等指标。
e. 传染病标志物检查:包括艾滋病病毒抗体、乙肝病毒抗体等指标。
4. 尿液实验室检查a. 尿常规检查:包括尿液颜色、比重、PH值、尿蛋白等指标。
b. 尿沉渣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沉渣中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等的数量和形态变化。
c. 尿培养:用于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
d. 尿肾功能指标:包括尿素氮、肌酐等指标。
5. 病理组织检查a. 组织活检检查:通过从患者体内取出部分组织进行显微镜下观察,来了解组织的病理状态。
b. 组织切片染色:通过特定染色方法,使组织细胞和病变部位更易于观察和分析。
c. 细胞学检查:通过从患者体内采集细胞样本进行细胞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分析。
实验室5S检查要点

实验室5S检查要点实验室的5S检查是指对实验室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培养良好的习惯进行检查和评估。
这个过程通常由实验室的负责人或管理人员进行,目的是保持实验室的良好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些实验室5S检查的要点。
1. 整理(Seiri)整理是指对实验室杂物、设备和耗材进行分类、清理和安排。
首先,需要清理和分类实验室中的无用杂物,将不需要的物品丢弃或整理到合适的位置。
同时,对实验室设备和耗材进行标注和分类,确保其易于查找和使用。
2. 整顿(Seiton)整顿是指对实验室设备和耗材进行统一和合理的安排。
在整顿过程中,应该确保常用的设备和耗材易于取用,并且能够快速找到。
此外,需要对不常用的设备和耗材进行妥善存放,以节省实验室空间。
3. 清扫(Seiso)清扫是指对实验室进行定期的清洁和卫生检查。
这包括对实验室桌面、地面、设备和耗材进行清洁和消毒,以确保实验室的卫生和安全。
同时,需要清理实验室附近的垃圾和废弃物,并确保无害处理。
4. 清洁(Seiketsu)清洁是指对实验室的环境进行维护和管理。
这包括定期检查实验室的运行环境,如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同时,还需要保持实验室的空气质量和通风,以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安全和有效性。
5. 培养良好的习惯(Shitsuke)培养良好的习惯是指对实验室成员进行培训和指导,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实验室习惯。
这包括对实验室工作规范、操作流程、安全措施和环境管理要求进行培训,并鼓励实验室成员遵守这些规定。
在进行实验室的5S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制定适当的检查标准和程序,确保检查的对象和范围明确,并针对实验室的具体需求进行制定。
2.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以保持实验室的5S状态。
可以制定检查周期,如每月或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在需要时进行适时的追踪和改进。
3.鼓励实验室成员主动参与到5S检查中,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参与感。
可以将5S检查作为一项考核指标,对参与和表现优秀的成员进行奖励和表彰。
实验室检查概述

二、实验室检查与临床护理
(一)实验室检查与临床护理的关系 (二)学习重点与要求
精品课件
(一)实验室检查与护理的关系
1. 实验标本的采集
– 采集标本前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解释与指导 – 采集标本 – 标本采集后处理
2. 实验室检查结果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 观察与判断病情变化及治疗和护理效果的重要参考 – 确立护理诊断的重要依据
动
精品课件
4. 体位
在卧位或站立位等不同体位下采集标本可影响 某些检验的结果
应建议患者在接受血清清蛋白、酶、三酰甘油 、胆固醇、钙、铁等易受体位影响的检验项目 标本采集前不要长久站立
精品课件
5. 药物
激素、解热镇痛药、抗肿瘤药、抗生素等多种 药物可影响检验结果
通常采血前1日起尽可能避免使用任何药物 受检者在应用某种可影响检验结果的药物时应
提醒医生注意,并作出必要的安排,如停药或 推迟给药,直至完成检验 不能停用的药物应在检验单上注明,以便解释 结果时参考
精品课件
6. 检验申请的完整与准确性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入院日期 、住院号、病区病床号
医生姓名、申请日期和标本采集时间 标本类型 申请检验的项目
精品课件
(二)标本采集过程中的因素及处理
轻颠倒混匀
精品课件
2. 皮肤穿刺采血(视频)
又称毛细血管或末梢 采血
一般使用采血针在消 毒后的指端或耳垂等 部位采集血液
精品课件
3. 动脉采血(视频)
主要用于血气分析 多在桡动脉、股动脉
采血 采集的血液标本必须
与空气隔绝,立即送 检
精品课件
(四)采血容器
传统采血容器为血清 管、各种抗凝试管或 其他特殊试管
什么是实验室检查(二)2024

什么是实验室检查(二)引言概述:实验室检查是医学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它通过对患者体内的生理、生化和免疫等多个方面的指标进行定量分析,为医生提供客观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信息。
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实验室检查的相关内容,包括检查的详细过程、常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意义和应用范围等方面。
正文内容:一、实验室检查的详细过程1. 收集样本:根据不同的检查目的,收集适当的生物体样本,如血液、尿液、组织或体液等。
2. 样本制备:对收集到的样本进行预处理,如离心、分离固体成分或提取纯化待检测物质等。
3. 测定方法选择:根据实验室仪器的类型、样本特点和被测指标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测定方法,如光度法、流式细胞术或质谱法等。
4. 样本分析:将经过处理的样本加入仪器中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的数据结果。
5. 结果解读:根据对照标准或参考值,解读实验室检查的结果,为临床诊断提供支持和依据。
二、常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1. 血常规检查: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等指标,用于评估患者的血液状态和免疫功能。
2. 生化检查: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项目,用于评估患者的器官功能和代谢情况。
3. 免疫学检查:包括抗体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等项目,用于评估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和抗体水平。
4. 微生物学检查:包括细菌培养、病毒检测等项目,用于帮助诊断患者是否感染微生物和确定感染的种类及敏感性。
5. 分子生物学检查:包括基因检测、DNA测序等项目,用于检测患者的基因突变和遗传疾病的风险等。
三、实验室检查的意义和应用范围1. 诊断和鉴别诊断:实验室检查作为一种可靠的辅助方法,可帮助医生确定患者的疾病类型和进行鉴别诊断。
2. 治疗方案制定:通过实验室检查结果,医生可以制定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3. 疾病监测和预后评估:实验室检查可以对疾病的进展和预后进行监测和评估,为患者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
4. 群体健康管理:实验室检查可以用于筛查和监测慢性疾病、感染病和遗传病等,提高群体的整体健康水平。
实验室安全检查标准

实验室安全检查标准实验室作为科研、教学和生产的重要场所,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实验室安全检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从实验室物品摆放、实验室设备检查、实验操作规范等方面展开回答,为大家介绍实验室安全检查的标准。
1. 实验室物品摆放实验室物品的摆放合理与否对实验室安全至关重要。
首先,化学品应按类别分类存放,注意避免不同类别的化学品混放。
其次,易燃、易爆物品应远离火源和电源,避免引发事故。
此外,实验台上应保持整洁,尤其是避免堆放杂物和容器,以防被碰倒意外。
2. 实验室设备检查实验室设备的完好与否直接关系到实验安全。
对于常见的设备,如实验室仪器、电源插座等,要定期检查是否磨损、老化或有故障。
特别是电器设备,要确保接地良好,以防电击和火灾发生。
此外,安全开关和排气系统的正常运行也需要定期检查。
3. 实验操作规范实验室操作规范是保障实验室安全的关键。
实验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并遵循标准操作程序。
首先,操作前要掌握实验目的、步骤及注意事项,并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其次,要注意实验中的安全操作要求,如避免直接接触化学品,使用适当的容器和工具等。
同时,遵循适量的原则,避免使用过多或过少的试剂,防止引起爆炸或其他意外。
4. 废弃物处理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也是实验室安全的一部分。
废弃物应根据具体类型进行分类处理,例如有毒有害废弃物、易燃废弃物、化学废水等。
有毒有害废弃物需经过专门的处理,以保障环境和健康安全。
在处理过程中,要遵循规定的操作流程,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和面罩等。
5. 紧急救援措施实验室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事故,因此紧急救援措施的准备十分重要。
实验室内应设立明显的安全提示标识和逃生指示标识,以便人员迅速逃生。
实验室人员还应熟悉急救措施,了解应急电话和紧急救援设施的位置。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6. 人员培训与考核实验室安全检查的有效性需要依靠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实验室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

实验室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1. 实验室设施的安全性检查:检查实验室的建筑结构、排风系统、照明设备、防护设备等是否符合安全标准,是否存在损坏或故障,是否需要修理或更换。
同时,还要检查实验室的消防设施是否完善,包括灭火器、消防栓、自动喷水系统等,以及疏散通道是否畅通。
2. 实验室操作规程的检查:检查实验室的操作规程是否完善,包括实验室的使用手册、安全操作程序、应急处理流程等,是否能够指导实验人员正确操作,并能及时应对事故发生。
同时,实验室应设立安全操作的区域或指定的工作空间,以确保实验人员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工作。
3. 实验室设备的安全性检查:检查实验室的各类仪器设备的安全性能,包括使用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损坏或故障、是否需要修理或更换等。
对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设备,还需要检查其防护措施的完善性,以确保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
4. 实验室储存物品的安全性检查:检查实验室的储存物品的安全性,包括化学品的存储方式是否符合安全标准、是否分类存放、是否设置防火、防爆、防滴漏等设施,是否设置了正确的标识和标签等。
5. 实验室废物处理的安全性检查:检查实验室的废物处理措施是否合理、有效,包括废液、废固体、废气等的处理方法和设施是否完善,是否符合相关法律和法规的要求。
6. 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意识检查:检查实验室人员是否接受了必要的安全培训,是否熟悉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是否具备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是否能够在事故发生时正确应对和处理。
7. 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检查:检查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措施是否完善,包括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安全责任与安全管理人员的到位情况、安全监控系统的完善性等。
8. 实验室事故的应急预案检查:检查实验室是否编制了应急预案,包括火灾、泄漏、中毒、外部侵入等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的应急预案,以及是否进行了演练和训练。
以上是实验室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实验室设施、操作规程、设备、储存物品、废物处理、人员安全培训等方面的检查,可以全面了解实验室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进行。
实验室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

实验室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实验室安全检查是为了确保实验室设施及操作符合安全要求,预防事故发生和保护实验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实验室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实验室设施的安全性检查:实验室设施的安全性检查重点检查实验室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如墙壁、天花板、地面的完整性,是否存在裂缝、渗水等问题;一些危险品储存区域及设备的放置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电气设备的接地、防护措施是否到位等。
2. 实验室实验操作的安全性检查:实验室实验操作的安全性检查主要检查实验操作是否符合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是否有必要的安全措施和防护装置;检查实验操作人员是否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检查实验室防护设施是否完好,如实验室通风系统、抽风柜、无尘净化设施等是否正常运行。
3. 实验室化学品及危险品的安全管理:实验室化学品及危险品的安全管理包括化学品的储存、使用和处置。
检查化学品储存区域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相应的贮存柜和标识;检查化学品的使用是否符合安全操作规程,如是否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是否使用恰当的工具和设备;检查化学品的处置是否符合环保要求。
4. 实验室消防安全检查:实验室消防安全检查主要检查实验室的消防设施是否完好,如灭火器、消防栓、消防安全出口等是否能正常使用;检查危险品储存区域的防火防爆措施是否到位,如是否设置有防火墙和防火间隔等。
5. 实验室紧急救援设施的安全检查:实验室紧急救援设施的安全检查主要包括急救箱、急救设备和呼吸器等的检查,检查这些救援设备是否齐全且经过有效的维护,是否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及时使用。
6. 实验室实验室员工的安全知识和培训:实验室安全检查还包括对实验室员工的安全知识和培训的检查,检查员工是否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是否接受过相关的安全培训。
除上述内容外,实验室安全检查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化内容的检查,如特殊实验室的安全要求、较高风险实验的安全管理等。
实验室安全检查的目的是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同时也是为了使实验室工作环境更加安全和可靠。
实验室安全检查(一)

实验室安全检查(一)引言概述:实验室安全检查是确保实验室环境安全、人员健康以及实验室设备正常运作的重要工作。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着手,分别是实验室工作区域检查、实验室设备检查、实验室储存及处理检查、实验室危险源检查、实验室应急准备检查。
通过全面细致的检查,能够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实验室安全。
正文:一、实验室工作区域检查:1. 检查工作区域是否整洁,是否有杂物堆放;2. 检查电线、插座是否存在安全隐患;3. 检查紧急出口和通道是否畅通;4. 检查地面是否平整、干燥,是否存在滑倒、摔倒的危险;5. 检查实验室内部的标识牌和标志是否清晰可见。
二、实验室设备检查:1. 检查实验室设备是否正常运作,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2. 检查实验室设备的保护装置是否完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3. 检查实验室设备的电源线是否异常,是否有漏电现象;4. 检查实验室设备周围的通风设施、排水设备是否正常运行;5. 检查实验室设备的标识是否清晰可见,保证使用人员能够正确操作。
三、实验室储存及处理检查:1. 检查实验室储存区域是否按照标准分类并储存物品;2. 检查实验室储存区域是否存在堆积、混存等不良现象;3. 检查储存区域的温度、湿度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火源;4. 检查实验室储存区域的通风设备、紧急处理装置是否正常运行;5. 检查实验室储存区域的标识牌是否完整、清晰可见。
四、实验室危险源检查:1. 检查实验室化学品储存区域的密封性、通风性是否符合要求;2. 检查实验室化学品是否按照安全要求正确使用和储存;3. 检查实验室存在的尖锐物品、易燃物品、易爆物品的储存情况;4. 检查实验室的电器设备是否存在损坏、老化、漏电等安全隐患;5. 检查实验室人员是否正确佩戴防护用品,是否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五、实验室应急准备检查:1. 检查实验室灭火器、消防栓等灭火设备是否正常运行;2. 检查应急通道、紧急出口是否通畅,标识是否清晰可见;3. 检查实验室人员是否了解应急处理程序和应急设备的使用;4. 检查应急电话和紧急联系人等信息是否及时更新;5. 检查实验室存在的毒物、危险废物的处理情况是否合规。
实验室检查包括什么(二)2024

实验室检查包括什么(二)引言概述:实验室检查是医疗诊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对患者样本的实验室分析,医生可以获取关键的生理指标和病理指标,从而辅助诊断和治疗计划的制定。
本文将就实验室检查的内容展开阐述,包括血液学检查、生化学检查、微生物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和遗传学检查,以及每个方面下的具体项目。
正文:一、血液学检查:1. 血常规检查: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等指标;2. 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检查:主要用于评估出血和凝血功能异常;3. 血型和配型检查:用于配对输血和器官移植等情况;4. 骨髓检查:评估造血功能和骨髓疾病。
二、生化学检查:1. 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查:用于评估糖尿病和血糖控制情况;2. 肝功能检查:包括血清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用于评估肝脏功能;3. 肾功能检查:包括血尿素氮、肌酐等指标,用于评估肾脏功能;4. 血脂检查:评估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
三、微生物学检查:1. 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用于确定细菌感染和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治疗;2. 病毒检测:包括流感病毒、乙肝病毒等,用于确定病毒感染;3. 真菌培养:评估真菌感染和选择抗真菌治疗。
四、免疫学检查:1. 免疫球蛋白测定:用于评估免疫功能;2. 自身抗体检测:用于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3. 过敏原检测:评估过敏原引起的过敏反应。
五、遗传学检查:1. 染色体核型分析:用于评估遗传性疾病;2. 基因突变检测:用于寻找基因突变与疾病的关联;3. 产前遗传学检查:包括唐氏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等,用于评估胎儿的遗传风险。
总结:实验室检查的内容广泛,涵盖了血液学、生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和遗传学等多个方面。
通过仔细分析样本中的各项指标,医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疾病风险,并为制定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检查说明
血糖(GLU)
一、参考值:空腹血糖:3.89~6.1mmol/L
餐后一小时血糖:<11.1mmol/L
餐后二小时血糖:<7.8mmol/L
二、糖尿病的诊断:
(1).如果两次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考虑糖尿病。
(2).如果随机血糖大于等于11.1 mmol/L可确诊糖尿病。
(3).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考虑糖尿病(再次作空腹血糖检查)。
三.血糖的临床意义:
(1).高血糖症:
1).生理性高糖血: ①.摄食过多特别是甜食或含糖饮料;
②.过度肥胖;
③.情绪或精神上的压力过重
2). 病理性高糖血:①.各型糖尿病;
②.颅外伤颅内出血,脑膜炎等引起颅内压
升高刺激血糖中枢,有时血糖可达55 mmol/L;
③.脱水,血浆呈高渗状态。
见于高热,呕吐,腹泻等
④.感冒后可使血糖升高
⑤.因外伤、手术、感染发热,严重精神创伤以及心肌梗死
等可使血糖迅速升高,甚至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低糖血症:
1).空腹低血糖: ①严重肝细胞受损及先天性糖原代谢酶缺乏
②营养物质缺乏:尿毒症,严重营养不良
③自身免疫病
2).反应性低糖血:①功能性饮食性低糖血
②胃切除术后饮食性反应性低糖血
3).药物引起的低糖血。
如胰岛素、优降糖等
四.糖尿病的临床表现:(1).多饮、多食、多尿、消瘦
(2)视力模糊、四肢麻木、皮肤瘙痒等
五.糖尿病治疗原则:(1).宣教
(2)饮食治疗:①.忌用甜食、糖蜜。
②.提倡食用粗制米、面一些杂粮。
③.提倡食用绿叶蔬菜、豆类、粗谷类、含糖分低
的水果
④.限制饮酒
(3)加强体育锻炼,适当体力活动
(4)药物治疗
胆固醇(CHO)
一.参考值: 2.33~5.69mmol/L
二.临床意义:
(1)胆固醇增多:常见于高脂血症,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综合症、甲状腺功能减退、胆总管阻塞、高血压,以及摄入维生素A、维生素D、口服避孕药等药物。
(2)胆固醇减少:见于低脂蛋白血症、贫血、败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肝功能损害、严重感染、营养不良、肺结核和晚期癌症,以及摄入对氨基水杨酸、卡那霉素、肝素、维生素C等药物。
三.胆固醇偏高的治疗: .
(1)饮食治疗:①少吃或不吃动物内脏、蛋黄等胆固醇含量
极高的食物
②少吃肥肉和荤油, 少食肉、蛋、奶类食物
③多吃蔬菜水果和菌藻类食物,如木耳、海带、洋葱、南瓜等
④多吃鱼,多吃大豆制品
⑤应摄入足量的维生素C。
如柑橘类水果、马铃薯、草莓和深绿色
多叶蔬菜等
(2)药物治疗
(3)加强体育锻炼
甘油三酯(TG)
一.参考值:0.56~1.69mmol/L
二.临床意义:
(1)甘油三酯升高:①是冠心病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②主要见于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综
合症、甲减、胆道梗塞、妊娠、酗酒、急性胰腺炎。
(2)甘油三酯降低:见于低脂血症、营养不良、甲亢,还见于过度饥饿、运动等
三.甘油三酯偏高的治疗:
(1)饮食治疗:①戒烟限酒
②保持理想体重,一般应吃八分饱
③尽量避免食用白糖,,糕点及罐头等食品.
④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含纤维多的食物,
⑤副食品以鱼类、瘦肉、豆制品、蔬菜水果为主。
(2)药物治疗
(3)加强体育锻炼,适当体力活动
谷丙转氨酶(ALT)
一.参考值:0~25U/L或0~50U/L(注:因所用试剂不同所以参考值不同,请按所见化
验单标注参考值为准)
二.临床意义:
(1)急性肝炎是引起谷丙转氨酶升高的常见原因
(2)大量或长期饮酒者谷丙转氨酶也会升高
(3)胆道疾病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时,常有发热、腹痛、呕吐、黄疸、血胆红素及转氨酶升高
(4)心脏疾病心梗、心肌炎时,ALT、AST可升高
(5)急性软组织损伤、剧烈运动,亦可出现一过性转氨酶升高
三.谷丙转氨酶偏高的治疗:
(1)饮食治疗:①在饮食上应清淡且易消化饮食:远离酒、辛辣、油炸、刺激性食物,不宜吃高脂、高糖及高胆固醇的食物
②在饮食上应注意均衡营养、合理膳食。
注意适量优质蛋白、
维生素的补充,如豆制品、奶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真菌类食品等。
(2)戒酒戒烟
(3)加强体育锻炼
(4)保肝降酶药物治疗
(5)中医治疗
谷草转氨酶(AST)
一.参考值:0~40U/L
二.临床意义:
(1)急性肝炎是引起谷草转氨酶升高的常见原因
(2)剧烈运动、过度劳累,可引起谷草转氨酶暂时升高
(3)心肌梗死或心肌炎会引起AST升高,这时需医院介入治疗
(4)服用损伤肝脏的药物,如感冒药、红霉素、解热镇痛药、避孕药等,还有半夏、槟榔等中药也会引起谷草转氨酶升高,停药后恢复正常
(5)肌肉疾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皮肌炎等AST亦增高
三.谷草转氨酶偏高的治疗:
(1)饮食治疗:①注意饮食,多吃一些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谷类、青菜、苹果、香蕉等,宜消化的食物
②应清淡且易消化饮食:远离酒、辛辣、油炸、刺激性食
物,不宜吃高脂、高糖及高胆固醇的食物
(2)戒酒戒烟
(3)加强体育锻炼
(4)保肝降酶药物治疗
(5)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