窜货管理办法
窜货的界定及对窜货的处理办法

窜货的界定及对窜货的处理办法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分公司间易发生窜货地区政策制定的管理规定为预防窜货,特对分公司提出以下要求:1.对易发生窜货地区,制定政策时,两分公司要充分协商,制定合理的销售政策,避免窜货发生,如分公司协商不成的,可通过销售管理部协调解决. 2.签署经销协议时,分公司要附加要求区域批发商只能在所辖区域内销售的条款,并加大对经销商窜货行为的处罚力度.3.对关键经销商的销售政策销售管理部将予以审核,并有权责令分公司进行修改.窜货的界定及对窜货的处理办法1 窜货的界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视为窜货:1.1.1商业单位超出协议区域内,向其它区域内商业单位供货.1.1.2 运输部门未经销售分公司经理签字批准,擅自中途卸货,或擅自改变送货地点送货地点必须是商业单位所在地或行政所在省份区域内.1.1.3省直辖市内流通由销售分公司协调,协调不及时导致投诉到销售管理部的认定为窜货.1.1.4 省内较远地区跨区域批发,或影响市场不稳定的,认定为窜货.1.2 原则上商业单位只能在公司划定的销售分公司经营区域内销售,不得跨省直辖市、跨区销售.如由于历史原因,原销售渠道跨越省区,需经两分公司经理协商,销售管理部备案,合理划分销量,方可视为正常流通.2 销售分公司在制止窜货方面的责任:销售分公司对所辖区域内商业单位的货物流向负责,监督经销商在规定区域内按正常价格销售,制止跨区销售.如发现商业单位窜货,应以书面形式报销售管理部,并注明窜货单位及车辆牌号、窜货时间、地点、规格型号、产品编号等.3 对窜货的处理办法:对有关商业单位的处理:对有关商业单位的处理年度内第一次发现给予警告性经济处罚8000元,冲减销量200台,销量补给被窜货地区,第二次发现经济处罚16000元,冲减销量500台,销量补给被窜货地区,第三次取消批发商待遇,终止合同,扣除全年返利.蓄意窜货并撕掉条形码、更改、涂改机身编号,使查窜过程无法取证、识别货源和不能维护新飞市场美誉度的,直接取消批发商资格,终止合同并扣除全年返利.对储运部门的处理:储运部门未经销售管理部批准,擅自中途卸货或变更送货地点,一经发现,扣发本次运费,罚款专运公司5000元,取消该车运输新飞产品资格. 对相关业务责任人的处理:第一次发现商业单位窜货,考核分公司经理和主管业务员1000元和500元;第二次发现,加倍考核分公司经理和主管业务员;第三次发现,视情节将对业务经理责任人降职、停职、上交劳务市场,直至解除劳动合同.商业单位积极参与市场区域管理,举报单位个人经查实案例后给予500元至5000元的相应奖励.市场部。
窜货控制管理办法

窜货控制管理办法为了规范公司的营销管理,保护经销商的利益,有利于市场的良性运作,明确公司坚决制止恶性窜货的决心,共同维护市场秩序,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窜货的界定窜货类型:1)区域内垂直窜货——不同层级经销商之间的窜货。
如:一级经销商违反合同约定,跨销售区域批发给终端零售商。
2)区域内水平窜货——同层级经销商之间的窜货。
如:利用价格差异,一级经销商跨销售区域批发给其他一级经销商。
3)跨区域窜货——跨销售辖区的窜货。
如:江苏的经销商窜货到浙江。
这里的跨销售辖区,主要是指各区域公司的责任管理辖区。
本管理办法所制定各种处罚规定主要就是针对上述类型的窜货。
总公司签订的全国性合作项目、经公司书面认可的各区域公司工程经销商跨区域运作等项目,不属于窜货范畴,公司将另行制定有关政策,由大客户管理部统一进行协调。
二、窜货处理程序受理窜货投诉或销售人员发现窜货现象后,必须第一时间上报区域公司经理。
由各区域公司经理安排人员进行调查取证,主要了解以下信息:窜货时间、窜货地点、所属区域、区域业务负责人、窜货金额、货号编码、流通途径、窜货数量等信息。
取证后由区域公司经理会同调查人员界定本次窜货的性质。
属于区域内窜货,由区域公司备案,初步拟定处罚结果。
尽快联系窜货方经销商,进一步了解、证实窜货真相,听取经销商的申诉,协商处理结果。
将达成共识的处理结果形成文字,由区域公司经理审核签字后正式生效。
属于跨区域窜货,报公司市场部备案,初步拟定处罚结果。
尽快联系窜货方所属区域公司及窜货方经销商,进一步了解、证实窜货真相,听取经销商的申诉,协商处理结果。
公司市场部将达成共识的处理结果形成文字,报公司副总经理审核签字后正式生效。
经区域公司经理或公司副总签字确认的处罚决定,由窜货方经销商所属区域公司经理将正式的窜货处罚决定送交被处罚的经销商,同时通知区域公司财务组,在经销商市场保证金或返利中扣除罚金。
被窜货方经销商由所属区域公司经理将窜货处理结果书面通报。
窜货管理方案

窜货管理方案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窜货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声誉风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套窜货管理方案,旨在帮助企业有效地防范和打击窜货行为,保护企业的利益和品牌形象。
一、窜货管理概述窜货是指销售渠道中非授权经销商通过逆向渠道或其他方式购买商品,然后以低价或其他方式在未授权销售区域销售的行为。
窜货现象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因此,制定一套全面有效的窜货管理方案至关重要。
二、窜货监控措施为了及时发现和监控窜货行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监测系统: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工具,建立起完善的窜货监测系统。
通过数据分析和市场调研,及时掌握窜货现象的动态,为后续打击行动提供依据。
2.定期巡回检查:组织专业团队定期进行巡回检查,对销售渠道进行全面排查,发现和取缔窜货行为。
重点关注热门地区和易发窜货品种,加大对这些区域的监控力度。
3.与合作伙伴合作:与授权经销商、物流公司等合作伙伴建立紧密联系,分享窜货情报,共同制定打击行动计划。
共同参与窜货行动的合作伙伴将有助于提高打击行动的效果。
三、窜货打击措施针对窜货现象,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打击措施:1.法律手段:依法追究非授权经销商的责任,通过起诉、罚款等手段将其纳入法律监管范围。
同时,加大对窜货行为的宣传力度,引导社会舆论对窜货行为的谴责,形成压力。
2.物流限制:与物流公司合作,通过限制非授权经销商的物流渠道,减少其窜货的机会和空间。
采取严格的物流验收机制,杜绝窜货商品流入市场。
3.品牌保护:加强品牌知识产权保护,注册商标、专利等,提高窜货的成本和风险。
与知名律师事务所合作,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品牌权益,起到震慑作用。
四、窜货预防措施除了打击窜货行为,预防窜货同样重要。
下面是几点预防措施的建议:1.完善合同:与授权经销商签订明确的销售合同,约定售后服务、价格政策等细节。
明确规定非授权销售和转售的禁止行为,并约定相应的违约责任和处罚措施。
处理窜货的方案

处理窜货的方案简介窜货是指在供应链中,某个环节的商品以非法方式流出,绕过正常渠道进行销售。
窜货不仅给企业带来利益损失,还会破坏市场秩序和品牌形象。
因此,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方案来处理窜货问题,保护自身利益和形象。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处理窜货的方案,包括加强渠道管理、建立监测机制、合作共治等措施,帮助企业有效应对窜货问题。
方案一:加强渠道管理加强渠道管理是防止窜货的重要措施之一。
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加强渠道管理:1.渠道合作伙伴评估:对合作伙伴进行评估,包括其经营实力、信誉度和管理水平等方面。
选择可靠的合作伙伴,降低窜货风险。
2.建立合理的销售政策:制定明确的销售政策,包括价格管理、退货政策等。
通过建立规范的销售政策,遏制窜货的现象。
3.加强培训和管理:培训渠道销售人员,提高其对窜货问题的认识和管理能力。
在销售渠道中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强对渠道销售人员的监督和考核。
方案二:建立监测机制建立监测机制是及时发现和处理窜货问题的重要手段。
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建立监测机制:1.信息收集和分析:建立信息收集和分析系统,定期收集销售数据和渠道情报。
通过数据分析,及时掌握渠道销售情况,发现窜货问题。
2.市场调查和巡店:定期进行市场调查和巡店,了解产品价格、销售情况等。
通过对市场的观察和访谈,发现窜货问题的线索。
3.技术手段: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物联网、云计算等,对销售渠道进行实时监测。
通过电子标签、GPS定位等技术,追踪商品流向,发现和处理窜货行为。
方案三:合作共治窜货问题是供应链中的共同难题,企业可以通过与相关方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以下是几种合作共治的方式:1.建立联盟:企业可以与其他企业、行业协会等建立窜货治理联盟。
联合起来,共同制定和落实窜货治理方案,加大打击窜货的力度。
2.合作执法:与执法机关合作,加大对窜货行为的打击力度。
加强与警方、工商部门等的合作,建立窜货举报和追查机制,打击窜货犯罪。
3.消费者参与:引导和激励消费者参与到窜货治理中来。
窜货管理办法

窜货管理办法第一章目的与宗旨第一条目的为了更好的维护各区域市场的正常经营秩序,保障公司市场的良性运行,推进公司品牌的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宗旨坚持区域市场保护的总体思想,按照区域市场进行管理,有效的管理渠道产品间的区域冲突,保护各区域市场利益,激发各区域市场开发、维护、管理渠道市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超性。
第二章窜货范畴及认定第三条窜货范畴安玛洁具现有的产品。
第四条窜货预防公司将根据产品情况在外包装箱上印上标识区域代码。
第五条窜货认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视为窜货:1.各地区总经销商超出合同签订的区域市场范围,向其它区域市场直接供货的;2.本区域市场的产品在其它市场发现,没有合理的解释或者说明的;3.由于管理不力,区域内县级经销商或者分销商向区域外市场供货的。
第六条存在以下情节,公司不认定窜货在本区域内批发价或销售价高于公司建议售价20%以上,导致客户去区域外进货第三章总经销商的责任与义务第七条责任义务不参与窜货活动,不谎报窜货,不实施报复等错误行为,自觉抵制、举报任何窜货行为,主动、积极收集和提供任何窜货行为的有关的原始凭据、材料,配合公司开展反窜货工作。
第四章处理第八条对窜货行为的处理1.处罚办法:凡经公司调查、核实,认定为窜货行为的,坚持从重处罚的原则。
首次发现口头警告,第二次发现须支付违约金给公司5000元,连续3次公司可以取消窜货单位总经销资格,年度返利不予结算。
2.处罚程序(1)被窜货方将所窜之货的凭据经公司确认,认定事实清楚,形成文字、照片等资料提供给窜货单位,公司同时存档备份;(2)公司在窜货单位的往来帐或者返利中扣除处罚金给被窜货方;(3)如果窜货单位没有足够的往来帐抵冲,公司将通过法律诉讼的途径向窜货单位起诉,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由窜货单位承担;第九条对谎报窜货行为的处理1.处罚办法凡经公司营销部派员调查核实认定为谎报窜货行为的,也坚持从重处罚的原则谎报方承担公司派出人员的所有费用并处以谎报金额的3倍处罚,处罚金归公司所有;2.处罚程序(1)被窜货方将窜货行为举报到营销部;(2)由公司营销部派人调查核实,如属谎报窜货行为的,由营销部提出书面的处罚意见,经公司董事长签署批准后,由营销部执行。
窜货管理方案

窜货管理方案简介窜货是指厂商的产品在销售渠道中被非法销售或擅自流出的现象。
窜货不仅给厂商带来经济损失,还会破坏市场秩序和品牌声誉。
为了有效管理窜货问题,厂商需要制定一套科学的窜货管理方案。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窜货管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窜货识别首先,厂商需要建立起窜货识别机制,以便及时发现和定位窜货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窜货识别方法:1.巡回检查:组织专门的人员进行巡回检查,密切关注销售渠道,并对怀疑窜货出现的地区进行重点检查。
2.数据分析:利用销售数据和库存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异常波动的数据来判断是否存在窜货问题。
3.投诉反馈:与消费者保持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并处理消费者的投诉,以发现窜货问题。
通过以上方法,厂商可以及时发现并识别窜货问题,为后续的窜货管理提供依据。
窜货定位窜货定位是指找出窜货的源头和流通路径,以便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窜货定位方法:1.溯源调查:对怀疑存在窜货的产品进行溯源调查,逐级追踪销售渠道,从而找出窜货的源头。
2.数据分析:通过销售数据和库存数据的分析,确认窜货产品的销售渠道和流通路径。
3.情报收集:与销售渠道的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获取相关情报,如窜货产品的来源和流通情况。
通过以上方法,厂商可以准确地定位窜货问题,并为下一步的措施制定提供依据。
窜货整治窜货整治是指针对窜货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窜货整治方法:1.渠道管理:对销售渠道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建立合作伙伴的评估机制,对不合格的合作伙伴进行整改或解除合作关系。
2.合同管理:与销售渠道的合作伙伴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并建立违约条款和相应的处罚措施。
3.技术手段: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RFID、二维码等,对产品进行追踪和溯源,从而加强窜货的管理和控制。
4.信息共享:加强与执法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合作,建立窜货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传递窜货信息,加大打击窜货的力度。
通过以上方法,厂商可以有效整治窜货问题,保护自身的权益和品牌形象。
窜货管理办法

窜货管理办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国际贸易的开放,窜货问题日益严重。
窜货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也破坏了市场秩序和企业形象。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企业的形象,制定窜货管理办法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
一、窜货管理的定义窜货,指经过授权的渠道以外的非法经销商、商贩等采取非法手段,将原厂生产的产品以低价出售的行为。
窜货违反了厂家和经销商之间的合同关系,窃取了销售渠道,甚至会损害消费者的健康和利益。
窜货管理行业的主要维护方式是明确渠道,完善合同,加强执法,维护品牌形象,保障消费者权益。
其中,窜货管理办法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手段。
二、窜货管理办法的内容窜货管理办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渠道管理:厂家和经销商应该建立健康的销售渠道,明确厂家、经销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同时,厂家还可以建立新的销售渠道,例如自营店、经销商店等,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 合同管理:厂家和经销商之间应该签订合同,明确产品价格、数量、质量、时限等要素,规范经销商的销售行为,防止窜货的出现。
同时,厂家还可以约束经销商不得向其他非法经销商或商贩出售产品。
3. 执法管理:政府的监管机构应该对窜货进行打击,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惩处窜货人员,打击窜货,维护厂家和经销商的合法权益。
4. 品牌形象管理:厂家应该建立品牌形象,保护自己的品牌,防止盗版和窜货的出现。
可以开展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活动,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和忠诚度,防止消费者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5. 消费者保护管理:对于购买到的窜货产品,消费者可以投诉,获得赔偿。
同时,政府也应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机制,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窜货管理办法的意义1. 维护市场秩序:窜货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导致市场竞争不公平,对正常经销商造成了经济损失。
制定窜货管理办法可以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正常经销商的权益。
2. 维护品牌形象:窜货产品质量无法保证,消费者一旦购买到窜货产品,会对品牌形象产生影响。
————窜货管理规定

————窜货管理规定
关于______窜货管理规定
一.渠道管控及窜货管理的目的
为了有效稳固的销售渠道,稳定市场价格,打击跨区域销售、低价窜货,保障该产品各合作方的利益,维护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市场秩序。
二.窜货定义
窜货主要是指,“跨区窜货”即各级代理商出现的超出规定的经销范围或低于规定价格的销售行为
三.窜货处罚办法
1.停货处罚,对相应窜货代理商自发现窜货的次日起暂停其发货一周。
情节严重
的取消____首销资格直至取消后续新品首销资格。
2.罚金处罚,对相应窜货代理商,对发现窜货以零售价格赎回,每台视情节严重
扣罚发返利50-1000元。
3.窜货申诉,申诉仅对实物在代理商本库的情况有效,其它申诉无效。
本管理办法自___年___月___日起执行
-------------公司
____年__月__日
————回——执————
我司已经收到以上《---窜货管理规定》并知悉相关处罚条款等信息,将会配合--厂家及----公司维护好市场秩序。
经销商:(签章)
年月日。
商品窜货处理方案(标准版)

商品窜货处理方案(标准版)1. 背景窜货,也称渠道冲突,是指商品在非授权渠道中销售,导致市场价格混乱、品牌形象受损、经销商利益受损等问题。
为了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品牌形象,确保经销商利益,特制定本处理方案。
2. 定义- 窜货:指商品在非授权渠道中销售,包括线上线下非授权店铺、私人代购、走私等。
- 窜货处理:对窜货行为进行调查、证据收集、责任认定和处罚等一系列措施。
3. 窜货处理流程3.1 发现窜货当公司或经销商发现窜货行为时,应立即收集相关证据,包括商品图片、销售渠道、价格等。
3.2 报告窜货经销商将窜货信息报告给公司,并提供相关证据。
3.3 调查窜货公司市场部门对窜货行为进行调查,核实窜货事实。
3.4 责任认定公司市场部门根据调查结果,确定窜货责任方,包括窜货商、经销商等。
3.5 处理窜货对窜货责任方进行处罚,包括警告、罚款、取消授权等。
同时,对受影响的经销商进行赔偿。
3.6 预防窜货公司市场部门定期对市场进行巡查,加强经销商管理,预防窜货行为的发生。
4. 窜货处理措施4.1 证据收集收集窜货证据,包括商品图片、销售渠道、交易记录等。
4.2 责任方确认根据证据,确定窜货责任方,包括窜货商、经销商等。
4.3 处罚措施对窜货责任方进行处罚,处罚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警告:对窜货商进行警告,要求其停止窜货行为。
- 罚款:对窜货商进行罚款,金额根据窜货金额和严重程度确定。
- 取消授权:对窜货商取消授权,禁止其销售公司商品。
- 法律诉讼:对窜货商采取法律手段,追究其法律责任。
4.4 赔偿措施对受影响的经销商进行赔偿,赔偿金额根据经销商损失和严重程度确定。
5. 注意事项- 经销商应积极配合公司进行窜货处理,提供相关证据。
- 公司在窜货处理过程中,应保护经销商利益,维护市场秩序。
- 公司在预防窜货方面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市场巡查和管理。
6. 修订历史- 2021年1月1日:制定本处理方案。
- 2021年6月1日:对处理方案进行修订,完善窜货处理流程和措施。
窜货的界定及对窜货的处理办法

窜货的界定及对窜货的处理办法窜货是指在产品正式上市销售前,渠道中出现非授权销售、非合法渠道销售的行为。
窜货现象对品牌商和正规渠道构成了严重威胁,给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正确界定窜货,并采取有效的处理办法,对于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品牌利益以及消费者权益至关重要。
一、窜货的界定窜货是指在产品上市前,没有经过品牌商的授权或正规渠道的销售行为。
具体表现为非法商家通过各种渠道非法获取货物,并以低于市场价格进行销售,从中获取利润。
窜货行为往往导致价格混乱、市场秩序紊乱以及品牌形象受损,严重影响了合法渠道的销售和正常市场竞争。
二、对窜货的处理办法(一)加强渠道管理品牌商应积极主动地加强对渠道的管理,确保产品正常和合法的流通。
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与正规销售渠道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签订合同,并制定明确授权政策,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责任。
2.完善经销商管理:对经销商进行严格筛选,选择有良好信誉、合法经营的经销商作为合作伙伴,并对他们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市场意识。
3.严格监督和控制供应链:加强对供应链的管理,确保产品的流通环节安全可控,防止非法获取产品的现象发生。
(二)加强市场监管政府和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切实打击窜货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具体措施如下:1.加大打击力度:建立健全窜货打击机制,加强对窜货行为的监测和处罚力度,对窜货商家进行严厉的惩罚,维护合法渠道和品牌商的利益。
2.加强协同合作:政府部门与品牌商、消费者组织、行业协会等密切合作,加强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形成合力,共同打击窜货行为。
3.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力度,增强消费者的辨别能力,引导他们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产品,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消费者的责任和权益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也应有所责任,争做合法消费者,不支持窜货行为。
同时,应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对于遭受窜货行为侵害的消费者,应提供有效的投诉渠道和赔偿机制,让消费者感受到法律的庇护,增强他们对合法渠道和品牌商的信任。
关于(串货)窜货管理办法

窜货管理办法
一、窜货的解释:
1、窜货是指发往某区域销售的产品因某种原因在另外的区域销售。
2、窜货分为恶意窜货和非恶意窜货。
恶意窜货是指某区域的产品以低于其他地区供货价的价格冲入其他区域市场,造成对其市场的冲击,扰乱价格体系,影响其正常销售的行为。
非恶意窜货主要是指跨区连锁零售企业,因总部产品配送原因,导致产品流向其他区域市场销售的行为。
二、窜货的管理规定
1、某市场发现有其他区域市场的产品在本市场销售,应立即收集证据资料,包括产品、销售地点、产品已销数量及库存数量等。
2、取证后,以工作联系单的形式连同取证资料上报营销中心,
并将窜货样品寄至营销中心。
3、营销中心对资料进行复核后,对窜货行为进行界定,分别按相应处理规定进行处理。
4、恶意窜货的处理规定。
①、窜货区域不享有窜货金额的业绩及提成,此业绩及提成划归被窜货区域。
②、窜货区域负责人及业务代表分别处以窜货金额(按出厂价计算)10%~20%的罚款。
③、窜货单位将予以窜货金额30%的罚款,连续两次窜货则扣罚全部保证金,并停止发货,取消其代理或经销资格,不享受公司的各项返利及优惠政策。
④、营销中心将对窜货行为及处理结果进行全国通报。
⑤、连续两次窜货的区域,其负责人及业务人员将给予降级及降薪处理。
5、非恶意窜货的处理
①、窜货区域不享有窜货金额的业绩及提成,此业绩及提成划至被窜货地区。
②、窜货区域应与窜货单位协商,避免此种窜货行为。
对于不能避免的,则必须将被窜货区域市场的产品价格调至当地产品价格。
窜货管理办法

有限责任公司窜货管理办法(产品代理协议书附件一)第一章目的与宗旨第一条目的为了更好地维护药品正常市场秩序,保障代理商的利益和公司总体规划的正常运行,推进公司营销有序、健康发展。
第二条宗旨坚持谁开发谁收益的总体原则,在保证整体企业利益的前提下,有效地预防产品的区域冲突,保护代理商的区域市场利益和代理商开发、维护、管理市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二章定义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窜货"指代理商所代理的由湖南明瑞医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所经销的品种流向其授权区域(指定医院)以外的行为。
包括:1、无意窜货的界定:代理商所代理的品种由产品代理协议书授权的区域(指定医院)以正常价格(约为中标价80%以上)流向非授权区域(非指定医院),并且数量极小(一般小于3件)的行为,且终端零售价格不低于被窜方中标价,并且按本办法积极配合处理窜货,视为无意窜货。
2、恶意窜货的界定:(1)代理产品以低价(包括低于中标价80%)冲销到非授权区域(或非指定医院) ,终端零售价格低于中标价;(2)代理产品以正常价格一次性流向非授权区域(或非指定医院)的数量超过3件;(3)但某区域(或医院)在一年内两次或两次以上出现“正常价格且每次数量小于3件”的窜货情形亦视为恶意窜货。
(4)如果窜货方按本办法不积极配合,妥善处理该窜货行为。
(5)无论窜货大小,外包装编码被人为破坏的,均视为恶意窜货。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窜货方”指窜货行为实施方即加害方。
任何代理商(公司直供客户)之二级代理商或经销商向该代理商授权区域(或指定医院)外窜货行为,其后果及责任由该代理商承担,该代理商被认定为“窜货方”。
二级代理商或经销商在其上线代理商被授权区域(或指定医院)内窜货,不在本办法处理范围之内。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被窜货方”指窜货行为受害方。
任何代理商(公司直供客户)之二级代理商或经销商被该代理商授权区域(或指定医院)外货源窜货的,其赔偿权利由该代理商享有,该代理商被认定为“被窜货方”。
窜货管理解决方案

窜货管理解决方案
《窜货管理解决方案》
窜货是指在商品生产、流通和销售过程中,违反商业道德和法律规定,通过非正常渠道销售商品。
窜货造成了很多问题,不仅对生产企业和正规销售渠道构成了竞争压力,也给消费者带来了质量和价格的不确定性。
为了解决窜货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包括政府监管、企业自律和消费者保护等方面的努力。
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解决方案:
1.政府监管:政府应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体制,加大对窜货行为的执法力度,严惩违法者,提高违法成本,从源头上遏制窜货行为。
2.企业自律:生产企业应加强对产品出厂、流通和销售环节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窜货事件的发生。
同时,加强对渠道商的管理和监督,提高产品的溯源和追踪能力,缩小窜货的空间。
3.消费者保护:加强对消费者的维权教育和宣传,提高消费者对窜货风险的认识,让消费者自觉远离窜货产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技术手段: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RFID技术、条形码、消费防伪查询系统等,对产品进行溯源标识,加强对产品的管理
和监管,提高产品信息的透明度,降低窜货的发生概率。
总之,解决窜货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多方共同努力,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从源头上、过程中和终端消费者处多层次、多角度着手,建立起一个严密的窜货管理系统,保障正常的商品生产、流通和销售秩序,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最终实现消费者和企业的双赢局面。
经销商窜货管理办法

经销商窜货管理办法窜货管理办法第⼀条⽬的为严肃市场营销纪律,维护好市场秩序,加强销售渠道管理,保护各经销商的利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条窜货定义⼀、窜货是指经销商或分销商跨规定区域销售,⼀次销售数量在⼗件以上,或低于被窜市场同等渠道价格在被窜区域销售本公司产品的⾏为。
⼆、窜货分为⼀般性窜货和恶性窜货两种。
⼀般性窜货是指⼀个⽉内⾮本区域销售数量累计在⼗件以下的⾏为;恶性窜货是指⼀个⽉内多次⾮本区域销售数量在五⼗件以上且低于被窜货市场同等渠道价格进⾏销售的⾏为。
第三条窜货预防⼀、各地经销商要慎重选择分销渠道,严把发货关,严格把握好价格和数量关,控制好销售渠道,防⽌货物外流。
⼆、要求各地经销商对其分销商或⼆批商作好货物流向记录,做到⼼中有数。
三、公司营销部将对窜货⾏为进⾏严肃查处,以不定期、不通知等抽查形式对各市场的窜货进⾏监察。
第四条举报及受理⼀、公司营销部负责受理市场窜货事件及举报查实⼯作。
⼆、各地市场⼀旦发现窜货,被窜市场经销商必须如实地向公司营销部提供书⾯举报材料,举报材料上须有经销商的签字,并对其举报事实负责。
三、被窜市场必须⼀次性购买三件作为窜货依据,最好附有购买的凭证,然后将举报材料和凭证⼀起传回公司营销部受理。
第五条窜货查实⼀、营销部接到完整的举报材料后,责成所辖市场区域经理在三个⼯作⽇内查实,并将查证结果反馈给营销总监。
⼆、营销总监根据区域经理的调查结果视窜货情节严重程度,对窜货经销商进⾏相应处罚。
三、营销部将处罚决定通报被窜货区域市场。
四、区域经理必须公正负责地查证,提供相关的书⾯材料,并对其查证结果负责。
第六条窜货处理⼀、对窜货市场经销商,⾸次⼀般性窜货按50元/件予以处罚,⼆次窜货按100元/件予以处罚,屡教不改者,取消其年终返利。
⼆、对恶性窜货和低价倾销⾏为,公司取消经销商经销资格。
第七条本办法⾃董事长签字之⽇起颁布执⾏。
窜货处理办法及程序

窜货处理办法及程序第一篇:窜货处理办法及程序窜货处理办法及程序一、经销商窜货行为依情节轻重做如下处理:1、窜货数量不足10件或金额不足2000元者,公司以书面形式给予警告,窜货经销商收回窜货产品,并承担处理窜货的各项费用。
2、窜货数量在10件以上,或金额在2000元以上,经公司查证属实后,经销商承担本条第一项责任外,把本次蹿货所属的那一批进货量不计入年任务量,并把该次进货量计入被窜货经销商的年任务量作为补偿。
3、在一年内连续三次发生窜货者,取消年底奖励资格,情节严重者,取消其经销商资格。
二、大区内窜货,由该大区负责人解决,跨区域窜货由品牌市场部调查解决,自窜货材料上报之日起十日内妥善处理完结。
某区域发现窜货,由本区域业务负责人填写《窜货处理申请单》附窜货证据材料,上报品牌市场部,品牌市场部接到《窜货处理申请单》及相关材料,可责令窜货市场业务负责人3日内写出情况说明及初步处理意见,品牌市场部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处罚决定。
三、给予窜货市场的业务员窜货提成金额2倍的罚款,用以补偿被窜货市场的业务员及公司处理由此事件产生的费用。
四、经销商恶意窜货,严重的破坏了公司产品的区域体系,价格体系,给公司造成严重损失者,公司有权取消其经销商资格,有权扣除其所有产品的返利与全部产品保证金。
五、如业务员单一追求本人销售额,放任或协助经销商恶意窜货给公司造成极坏影响及经济损失者,公司将开除责任人,并按给公司造成损失金额的30%扣发提成。
六、经销商窜货产品如自己不能如数收回,公司为保护被窜货市场经销商的利益,窜货产品由公司组织回购,回购所产生的一切费用从窜货经销商的产品促销政策与保证金中扣除。
七、判定窜货的依据:1、被窜货区域经销商提供的人证,物证。
2、人证主要为运货司机或购买者。
3、物证主要为公司产品上的明码,暗码。
4、市场同一产品现有数量超过被窜货市场同一产品的进货量无依据的窜货指控,公司不做任何回应。
八、窜货产品退库程序:1、回收的窜货产品如需办理退库手续,可由被窜货区域经销商提出返库申请,区域负责人,品牌经理,总经理签字后方可办理。
窜货管理办法

窜货管理办法
窜货管理办法是指为了防止、打击和管理商品窜货现象而
制定的相关规定和措施。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窜货管理办法:
1.加强供应链管理:建立健全供应链管理体系,加强对供应商的审查和管理,确保供应商合规经营。
2.完善销售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商品销售管理制度,包括明确销售政策、目标及销售渠道管理等,规范销售行为。
3.加强市场监管:加大对市场的监督执法力度,打击窜货行为,对窜货者进行处罚和追责。
4.加强线下门店管理:加强对线下门店的管理和监督,规范门店经营行为,防止窜货现象发生。
5.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及时获取窜货动态和线索,进行联合执法和打击。
6.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消费者对窜货危害的认识,增强窜货管理的舆论支持力度。
7.加强技术手段应用: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物联网、大数据等,提高对窜货的监管和追踪能力。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窜货管理办法,具体的实施要根据不同行业和地区的情况进行具体规定,并加强调查和整治窜货行为的力度,保障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窜货管理方案

窜货管理方案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品的销售方式也不断改变,无形中也给了窜货等不法行为可乘之机。
窜货又称逃生货、流失货,指的是在正常渠道下没有经销授权的情况下,非法流转到市场上的正品商品。
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窜货行为将会给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与品牌影响。
一、窜货管理的必要性1、保障品牌价值。
窜货会直接导致市场失去对品牌的信任,品牌价值会受损。
如果继续放任窜货行为,品牌将难以树立有效的品牌形象和品牌口碑。
2、维护企业利益。
窜货行为的出现,将会直接影响正常销售渠道与销售收益,对企业的利益造成损害。
3、保护消费者权益。
窜货会导致消费者难以获得优质的售后服务,同时由于窜货过程中商品可能会发生质量问题,可能导致消费者的利益受损。
二、窜货管理的策略1、建立完善的渠道管理体系。
建立起完善的渠道管理体系,包括对经销商的管理、合作关系的建立、授权销售渠道的评估等方面。
保证正常销售渠道的完整性与稳定性,降低产品流失率。
2、严格品控体系。
建立起健全的供应链管理制度,严格按照产品标准对产品进行检验,建立质量追溯体系,确保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3、加强法律法规意识。
企业应当加强对法律法规意识的学习,了解窜货行为所受到的法律责任,加强自身对法律法规的遵守,适时维权,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窜货管理的实施1、建立窜货防控措施。
企业可以通过加强运输安全控制、对接收窜货仓储点进行考察、加强产品标识管理等一系列渠道防控措施,探索合适的防止窜货的方法。
2、建立窜货预警机制。
通过建立完善的窜货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窜货风险,以便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3、提高员工意识。
企业可通过加强员工对窜货风险的识别与防范意识,提高员工对渠道管理、品质控制等方面的素质,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品牌价值。
综上所述,针对窜货管理,企业应当全面加强渠道管理,建立完善的窜货防控措施,加强品质管理,对渠道问责,提高员工素质,建立窜货预警机制。
窜货处罚管理制度

窜货处罚管理制度一、总则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加强对窜货行为的打击和管理,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窜货行为的定义窜货是指商家在一个地区经销的商品,未经授权擅自向其他地区销售,或者在同一地区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商品,然后以高价销售的行为。
窜货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合法经销商的利益,有损消费者权益,必须严加打击和管理。
三、窜货处罚管理制度1. 窜货的认定(1) 合理的经销商关系证明:商家应当提供经销品牌商品的合法授权经销证明,确认商品来源的合法性。
(2) 市场调查:对涉嫌窜货的商家进行市场调查,搜集证据,确保认定的准确性。
2. 处罚措施(1) 罚款:对确认窜货行为的商家,按照销售金额的一定比例计算罚款金额,同时追究其法律责任。
(2) 关停:对严重窜货行为的商家,可以采取暂停营业,吊销营业执照等措施,限制其再次从事窜货行为。
(3) 公示:对被处罚的窜货商家进行公示,并在媒体上进行曝光,警示其他商家不得窜货。
(4) 合作终止:经销商品牌可以与窜货商家终止合作,取消其授权经销资格,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3. 申诉与复核被处罚的商家有权提出申诉,要求复核处理结果。
相关部门应当及时受理,并进行调查核实,作出合理的处理。
4. 法律责任对于严重的窜货行为,商家将被追究法律责任,依法进行刑事或行政处罚。
四、加强监督管理1. 建立举报渠道,鼓励市民和同行向相关部门举报窜货行为,加强对窜货行为的监督和打击力度。
2. 定期对商家进行窜货风险评估,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对窜货行为的预防和管理。
3. 加强对窜货行为的监督检查,定期组织专项行动,加大对窜货行为的打击力度。
五、处罚管理制度的执行1. 严格执行窜货处罚管理制度,确保处罚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2. 健全监督机制,对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并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
3. 对于拒不配合处罚的商家,采取强制措施,确保处罚的有效性和严肃性。
六、结语本窜货处罚管理制度的制定旨在保护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加强对窜货行为的管理和打击,有效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窜货管理办法》2009-6-5

页眉内容
第 4页 共 4页
湖州方五
页眉内容
窜货管理办法
第 1页 共 4页
文件编号
制定部门 销售部 起草 李飞 日期 09-5-13
颁发部门
销售部
颁发日期
审核
日期
复制份数Βιβλιοθήκη 执行日期批准日期
执行部门
销售部、客服中心、财务部、驻外督察部、人力资源部、行政总务部
变更记载:2008 年 7 月执行的《市场规范管理办 法》作废,以本次修改为最新制度。 修 订 号 批准日期 执行日期
变更原因及目的:
原制度相关的处理流程及处理办法需重新修 订。
一、目 的: 为了维护公司市场秩序、正常的价格体系,保障各自市场利益,特制定本办法。
二、范 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各营销省区。
三、责任人: 窜货事件处理流程所相关的所有人员
四、窜货的定义: 所有跨协议约定地区销售都视为窜货,依据情节轻重划分为以下两类:
2) 窜货方须承担被窜方处理窜货实际产生的费用和损失,由窜货方省区经理和责任 业务人员各承担 50%,要求被窜方提供相关费用凭据,经销售总监签批后方可办 理;
3) 要求被窜方将所窜货物于当地消化,按双倍窜货取证金额计入被窜方当年发货业 绩。驻外督察部严格监督被窜方执行到位,如出现被窜货市场向外低价窜货的, 相关责任人除承担相关费用、损失外,对责任业务人员予以行政降级处理,省区 经理及驻外财务行政经理罚款 1000 元;
湖州方五
页眉内容 1.一般窜货
指经销商将我司产品低于我司正常商业供货价卖到与我司所签协议区域以外的市场,价 格浮动范围在我司正常商业供货价 5%(含 5%)以内,视为一般窜货; 2.恶性窜货
指经销商将我司产品低于我司正常商业供货价 5%以上卖到与我司所签协议区域以外市 场,或所供客户的出货价低于当地我司产品的流通价格 5%以上者。即将纳入恶性窜货范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谅解备忘录
甲方:泉州市超盛鞋业有限公司
乙方:
为进一步规范市场,保护经销商的经营利益,维护贝哥品牌,杜绝冲货现象的发生,特制定以下谅解备忘录,希严格遵守。
一.授权与认可
1、经甲方授权乙方为贝哥品牌在区域的总经销;乙方有权自主拓展和管理其下属经销商,并对日常管理负责,乙方不得在授权区域外发展经销商。
2、具体销售区域:
二.积极防范冲货的办法
1.每位经销商实行的批发价一律执行公司指导价,严禁超限定范围浮动。
2.每位经销商需配备一名专职营销人员,督查巡视市场,以健全市场网络的特流管理体系。
3.经销商发往下属客户的货品必须有识别代码,必要时做暗记,切实做到一旦发生冲货有据可查。
4.经销商发货前,必须先对发展客户的综合素质、商业道德、店址、经营能力、经济实力、商誉、经营理念进行考察审核并登记报备。
5.经销商应向客户宣传冲窜货的危害性,提倡有序经营,加强与公司营销中心的联系与配合工作。
二.冲货处理办法
每位经销商应充分认识冲货给我们营销体系带来的危害,应遵循市场规则,规范经营。
(一)无意冲货
1.被冲货方发现冲货应马上向公司营销中心汇报,通知冲货方收回货品,冲货方应以最快速度收回货品,并向被冲货方作出解释。
否则被冲货方有权(先向公司报备)派人直接原价收购或零双购买,其收购费用及所收货品的货款,均由冲货方承担,冲货方不得异议。
2.冲货方得知冲货情况,应积极主动收回货品,追查冲货原因,并向公司及被冲货方作出书面解释和协商解决办法,如需被冲货方收购货品,事先需征得被冲货方同意,委托被冲货方收购,冲货方应承担全部收货费用及收货款。
3.冲货问题解决的同时,冲货方要认真查清楚冲货的原因,堵塞冲货的漏洞,提高防范冲货的能力,维护市场流通秩序。
(二)有意冲货
1.被冲货方通知冲货方,冲货方应在48小时内收回全部货品,公司视冲货方冲货数量、情节与事件处理态度,对冲货方处以3000元处罚(从货款中扣除)。
2.冲货方在得知冲货情况后,48小时仍不收回货品,被冲货方为维护正常市场网络秩序,在书面通报公司的同事,应设法收购冲货品,并将收货经过报告、收购费用及货款凭证寄交公司,由公司在冲货方的货款中扣除,同时公司将对冲货方实施壹万元(10000元)的罚款,由货款中扣除,严重者公司将停止供货,取消经销资格。
3.对无意或有意冲货的经销商公司都将通报发件予以批评。
4.冲货处理流程
发现冲货→报告公司→查清货源→告知相关责任人→有关人员立即解决→备案总结。
甲方:泉州超盛鞋业有限公司乙方:
手机号码:
代表:身份证号:
签订时间:年月日签订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