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之战及三国格局演变—以博弈论视角分析
三国演义中的战略与战术的博弈
三国演义中的战略与战术的博弈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著作,讲述了中国三国时期各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与政治斗争。
在这个故事中,战略与战术的博弈成为了核心。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战略与战术的定义以及三国演义中的典型例子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历史背景三国时期发生在中国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时代背景动荡不安。
政治腐败、朝廷内斗、官员贪污等问题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各个地方势力开始崛起。
在这个背景下,三国魏、蜀、吴三个国家之间展开了长达数十年的战争与斗争。
二、战略与战术的定义战略和战术是军事领域两个重要的概念。
战略是指在全局层面上对整体战争目标的规划和决策,它包括了整体的战争目标和战争的总体步骤。
而战术则是在战略框架下的具体操作手段,它是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而采取的具体行动。
战略注重长远规划和总体布局,而战术目标更加具体和实际。
三、三国演义中的战略与战术1. 蜀国的战略与战术刘备作为蜀国的创立者,他的战略目标是恢复汉室、统一天下。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采取了“打草谷”的战术,先以小规模战争消耗敌人的力量,然后再发动大规模进攻。
这种战术既能够迷惑敌人,又能够节约兵力,最终达到了刘备的战略目标。
2. 魏国的战略与战术曹操作为魏国的创立者,他的战略目标是统一北方、消灭敌人。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采取了“以逸待劳”的战术,利用地理优势和敌人疲惫不堪时发起进攻。
这种战术能够有效地减少自身的损失,同时击败敌人,达到曹操的战略目标。
3. 吴国的战略与战术孙权作为吴国的创立者,他的战略目标是保持地盘、稳固国土。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采取了“诱敌深入”的战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使敌人在攻击吴国时陷入深入困境,并趁机发动反击。
这种战术能够最大程度地消耗敌人的力量,达到孙权的战略目标。
四、结论在三国演义中,战略与战术的博弈成为了故事的核心。
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动荡不安,各个国家之间的战争斗争层出不穷。
通过刘备、曹操和孙权等人的不同战略与战术,展现了各自的智谋和勇气。
博弈论:从《三国演义》论说服别人的技巧
博弈论:从《三国演义》论说服别人的技巧唇齿间的刀剑——从《三国演义》论说服别人的技巧摘要: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为无法说服别人而苦恼。
即使我们拥有正确的观点和超前的预想,如果不能为别人接收,也不能实现其价值。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记载了很多能人谋士游说的故事,其中“诸葛亮用智激周瑜”,“邓伯苗临危使吴”等故事历来为人津津乐道。
本文通过将《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与博弈论结合,论述了高明说客的三层境界。
关键词:三国;博弈论;说服力;一、认清博弈的格局要想具备说服别人的能力,首先要具备透视说服过程中的博弈格局的能力。
能言善辩之士能看出被说服者的种种考虑,也就是博弈中各种策略的获益。
顺着他的思路,解决他的顾虑,指出最佳的选择,才能让被说服者“乖乖就范”。
邓芝是三国时代著名的外交家。
在第八十六回《难张温秦宓逞天辩破曹丕徐盛用火攻》中,蜀国伐吴新败,刘先主托孤白帝城,魏国对蜀国虎视眈眈。
为了防止受到吴、魏两国的夹攻,邓芝(字伯苗)临危受诸葛亮之托出使吴国,重新联合吴国共同抗魏。
孙权为了给邓芝一个下马威,采纳了张昭的计谋:“先于殿前立一大鼎,贮油数百斤,下用炭烧。
待其油沸,可选身长面大武士一千人,各执刀在手,从宫门前直摆至殿上,却唤芝入见。
休等此人开言下说词,责以郦食其说齐故事,效此例烹之,看其人如何对答。
”邓芝行至宫门前,只见两行武士,威风凛凛,各持钢刀、大斧、长戟、短剑,直列至殿上。
芝晓其意,并无惧色,昂然而行。
至殿前,又见鼎镬内热油正沸。
左右武士以目视之,芝但微微而笑。
近臣引至帘前,邓芝长揖不拜。
权令卷起珠帘,大喝曰:“何不拜!”芝昂然而答曰:“上国天使,不拜小邦之主。
”权大怒曰:“汝不自料,欲掉三寸之舌,效郦生说齐乎!可速入油鼎。
”芝大笑曰:“人皆言东吴多贤,谁想惧一儒生!”权转怒曰:“孤何惧尔一匹夫耶?”芝曰:“既不惧邓伯苗,何愁来说汝等也?”权曰:“尔欲为诸葛亮作说客,来说孤绝魏向蜀,是否?”芝曰:“吾乃蜀中一儒生,特为吴国利害而来。
汉末三国襄樊之战解析
汉末三国襄樊之战解析作者:邓斌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4年第2期邓斌(宁波大学商学院,浙江宁波 315000)摘要:汉末三国襄樊之战是曹魏蜀汉直接爆发的一场统一战争。
由于荆州的争夺涉及三方利益,曹、孙、刘三个集团都积极争取自身利益,最终曹、孙胜利,蜀汉的事业则遭遇巨大挫折。
这场战役直接奠定了三国版图,具有重大意义。
笔者通过研究此战还原历史,并总结出可以学习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襄樊之战;历史分析;经验总结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06-0250-02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刘备集团荆州大将关羽帅军北上进攻驻守在樊城的曹仁,同月曹操派遣于禁协助曹仁对抗关羽;八月,关羽利用大雨带来的优势,破降于禁,围困曹仁,刘备集团的军事以及关羽的个人声望达到鼎盛,同月曹操派遣徐晃增援曹仁;十月,曹操从长安回到洛阳,孙权上书讨伐关羽,曹操也从洛阳南征,同月徐晃击破关羽对樊城的合围,关羽退走。
襄樊之战以曹魏方守城顺利告终,同时由于糜芳傅士仁献城投降,关羽失去根据,加上士卒离散最终失败被杀。
襄樊之战是研究三国历史必须解读的焦点问题之一,战争的结果更是令不少学者为之慨叹。
一、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目的及可行性1.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目的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目的存在争议,由于缺乏足够的证据,所以这些观点都是猜想。
比较主流的看法可以总结为三种。
第一种,关羽是受刘备之命北上讨伐曹操。
理由是:从时间上看,关羽北上是在刘备称位汉中王以后。
而刘备称王所上之表无疑就是一篇讨曹宣言“尽力输诚,奖厉六师,率齐群义,应天顺时,扑讨凶逆,以宁社稷,以报万分。
”这可以作为关羽是受刘备之命北伐曹操的证据之一。
“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
”这一段表明关羽已经在曹仁后方开展了敌后武装;结合“宠曰:‘山水速疾,冀其不久。
闻羽遣别将已在郏下,自许以南,百姓扰扰,羽所以不敢遂进者,恐吾军掎其后耳。
襄樊之战
一、襄樊以及附近地区的地理形势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孙子始计篇第一》军事之于地理,又或者地理之与军事,两者的关系实在是密切不可分的。
在人类发明飞机使得战场由二维变为三维以前,所有的军事力量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都必须在地球上活动。
在人类发明机械动力以前,所有的军事力量所需要的动力,全都都来自自己的双腿或者牲畜。
即使到了科技发达的现在,军事力量中有了强大的空军,有了高空的侦察卫星,陆地和海洋上,也有了化学能与核能的机械动力,但战争的胜负还是要最终在地面上决出,而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作为军事和其他一切活动的中心---人类---毕竟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
所以,讨论军事问题,永远无法离开地理问题;而论证地理的险要,也往往要以军事的胜负作为依据,实在是因为两者天然的属性就是如此互相依靠的缘故。
今天的湖北省,一向享有九省通衢的美名,是因为从地理条件上来看,由于长江汉水的纵横交错,使得它能处于中国的腹心地带,前往周遍各个地区的交通都非常便利。
而在北宋时期,襄樊所在的京西南路,更是华夏大地中心中的中心地区,广南四川甚至福建的纲运,常常以此地中转。
南宋与北宋不同,因为淮河秦岭以北的大部分领土都已经丢失,再加上靖康年间大批北方籍中国人跟随朝廷南下迁徙到南方各路居住,所以其统治核心地区,并不象北宋那样以黄河中下游区域为基础,而是以洞庭湖以及周遍的平原区域,加上太湖以及周遍的平原区域为纲领,辅以四川盆地与两淮福建等亚经济圈而形成。
人口的增加,以及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使得各个区域经济圈的经济联系越发的精密和紧密,并由城镇中心经济地位的提高,城乡经济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催化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大规模手工业的形成,最终导致了社会总体经济结构变化。
长江、汉水、淮河、运河等大小河流纵横国土,更是为区域性经济网络进化到全国性经济网络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地理条件。
与襄阳有关的历史典故
与襄阳有关的历史典故襄阳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与之相关的典故流传至今。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与襄阳有关的历史典故,让读者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一、襄阳之战:勇士与智者的较量襄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场著名的战役,发生在公元208年。
当时,刘备率领蜀军进攻东吴,襄阳成为了他们的重要目标。
东吴大军围攻襄阳城,刘备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然而,蜀军中有一位名将关羽,他以勇猛善战而闻名。
关羽在襄阳之战中表现出色,多次击退敌军进攻,为刘备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他的英勇事迹流传至今,成为了后人敬仰的典范。
与此同时,襄阳城中还有一位智者,他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以卓越的智慧和谋略帮助刘备化解危机,制定了一系列应对策略。
他通过火攻、水攻等手段,成功破解了东吴的围困,为刘备争取到了胜利的机会。
襄阳之战展现了勇士与智者的较量,也表明了智勇双全的重要性。
这段历史典故告诉我们,只有勇猛的战士和聪明的智者相互配合,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二、张飞过五关斩六将:忠诚与勇敢的象征张飞是刘备麾下的一位大将,他在襄阳留下了一个著名的典故——“过五关斩六将”。
据传,刘备在襄阳时,有一天出城游玩,张飞独自留守城池。
突然,有人来到城下,自称是东吴的将领,要求见刘备。
张飞见状,立即警觉起来,他怀疑对方是来刺杀刘备的刺客。
于是,他连夜布防,设置五关六将,准备迎敌。
第二天,来到城下的确是东吴的将领,但他心怀叵测,故意挑衅张飞。
张飞怒火中烧,毫不畏惧地与对方展开激战。
经过几个回合的交手,张飞斩杀了对方,成功保卫了襄阳城。
这个典故展示了张飞忠诚、勇敢的品质,他为了保卫刘备和襄阳城,不惜与敌人拼杀到底。
他的英勇事迹激励着后人,成为了忠诚和勇敢的象征。
三、襄阳纸钱:传承与寄托的象征襄阳纸钱是襄阳地区的一种特色文化。
据说,早在唐朝时期,襄阳就已经有了制作纸钱的传统。
襄阳纸钱制作精美,图案独特,被视为一种祭祀和纪念的方式。
襄阳纸钱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文化的表现,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传承。
三国演义中的博弈思想
假设三个枪 手相 约决 斗 , 谁能 生存 下来 谁就 是最 终 的赢 家 。 甲 的命 中率 为 80%, 乙的 命中 率为 60%, 丙的 命中 率为 40%。 你认为谁生存下来的几率最大呢 ?
如果你认为是甲 , 那么 答案一定 会让你 大吃一 惊 , 因 为生 还几率最大的是丙 , 那个 枪法最 差的家 伙 。 在枪手 博弈中 , 乙 是甲的头号敌人 , 因此甲 一定会 首先攻 击乙 。 而对 于乙来 讲 , 甲同样是他的头号敌人 , 他 不可能 首先去 对付丙 , 所以 不会有 子弹射向 丙 , 他 生 存下 来 的 概 率 为 100%, 甲 的 生 存概 率 是 40%* 60% =24%, 乙生 存的概 率是 100% -80% =20%。 乙 与丙有一个共 同的 目标 甲 , 在表 面上 双方 达成 了一 种同 盟的 关系 。 但这种同盟是 极不稳固 的 , 由于甲 一定会攻 击乙 , 所以 乙是这个同盟 的忠 实执 行者 , 而 丙没 有来 自甲 和乙 两方 面的 压力 , 只要有利可图他便随时可能退出同盟 。
而从博弈分 析的角度来看 , 并 非司马懿 不敢攻 城 , 而 是司 马懿并不想过早 除掉诸葛 亮 。 为什 么呢 ? 因为 司马懿 一直受 曹真等人的 排挤 , 曾 经被 贬为 平民 。 只因 诸葛 亮伐 魏无 人可 挡 , 最后曹操又不得不 请司马懿 出山 。 可 以说 , 正因为 诸葛亮 的存在 , 才使得 曹魏 对司 马懿 有所 依赖 。 司马 懿自 己也 很清 楚 , 在自己未能掌握军国大权的时候 , 一旦诸葛亮倒下 , 也就是 自己被逐出朝廷 甚至遭迫害的日子 。 于是 , 司马懿在空城计面 前退却了 。 后来 , 司马懿 不断扩 充军权 , 大 权独揽 ——— 那 是为 了自己和家族不 至于在诸葛亮死后被曹魏挟制和迫害 。
浅谈空城计中的博弈论思想
诸葛亮——司马懿博弈
孔明\司马懿
守城 弃城
进攻
后退
(被擒,大胜) ( 逃脱,不胜不败) (被擒,大胜) (逃脱,不胜不败)
诸葛亮VS司马懿
•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 •火烧博望坡 •舌战群儒 •草船借箭 •三期周公瑾 •七擒孟获
•诸葛亮六出祁山皆未获全胜 •借吴刀杀关羽 •马谡失街亭 •神速擒孟达 •百日平辽东 •韬晦诛曹爽
什么是博弈论?
有三个枪手A、B、C,A的枪法 最好,B次之,C最差,如果三人决 斗,因为A的枪法最好,所以B和C就 会联合起来先对付他 ,所以最先死 的往往是A 。
《三国演义》与现代博弈论
如果我们用博弈论的眼光看《三 国演义》, 就会发现三国演义完全是 一部记载着许多博弈案例的著作,就 会发现原来在战争背后,还有更多的 奥秘。 当然,罗贯中不可能用“博弈” 一词。如果我们用一词来概括《三国 演义》,这个词就是“计”。
空城计
司马懿之子司马昭问: “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 父亲何故便退兵?”司马懿说: “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 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 进,中其计也。”孔明见魏军 退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 然。诸葛亮说,司马懿“料吾 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 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 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 之”,我兵只有二千五百,若 弃城而去,必为之所擒。
浅谈空城计中的博弈论思想
汇报人:樊志领
临江仙(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 水,浪花淘尽英 雄,是非成败转 头空,青山依旧 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 渚上,惯看秋月 春风。一壶浊酒 喜相逢,古今多 少事,都付笑谈 中。
《三国演义》与现代博弈论
有人说,《三国演 义》是一部小说版的 “孙子兵法”。许多经 典的军事战略思想,都 可以在《三国演义》中 找到实例。不过,在我 看来,《三国演义》中 不仅有军事斗争,更是 充满了政治博弈。可以 说,《三国演义》算得 上是一部古典小说版的 博弈论著作。
三国演义智谋与胆略的博弈
三国演义智谋与胆略的博弈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三国演义无疑是一部经典之作。
作为历史小说的代表之一,它以其精彩纷呈的情节和复杂的人物塑造吸引了无数读者。
而其中智谋和胆略的博弈更是此书的一大看点。
本文将从智谋和胆略两个方面来论述三国演义中各位英雄的博弈。
一、智谋的博弈智谋的运用在三国演义中固然重要,凭借聪明才智,人们可以设计陷阱,诓敌于无形,从而取得胜利。
而在智谋的背后,带动着各种巧妙的计谋和布局。
刘备作为三国演义中的主要角色之一,他以其刚正不阿和善于运筹帷幄而备受赞誉。
他用智激活了自己身边的群豪,与许多英雄一起,以少胜多,最终建立了蜀国的基业。
刘备智谋的闪现主要体现在对敌人的分析和斗争策略的运用上。
例如,在当年率领群雄迎战黄巾军的过程中,他通过发动士兵们的士气,成功引来张角的群众来迎战,以实施夹击计,击败了黄巾军。
刘备的智谋也体现在他和曹操的长期博弈中,他化解了曹军的多次进攻,使蜀国稳定发展。
与刘备并肩作战的诸葛亮更是三国演义中一位备受称赞的谋士。
他以其超凡的智慧和计策,在刘备的帮助下,策划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战略。
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空城计”,他用这个计策向魏国大军展示了自己的胆识和智谋。
在此后的战斗中,诸葛亮还提出了“草船借箭”的计策,使得蜀国兵力不足的状况之下,成功应对曹军的进攻。
赵云作为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以其勇猛无畏和出色的战斗技巧而闻名。
然而,在胆略之外,赵云也展现出了自己的智谋。
在战役中,赵云不仅有着出众的军事能力,还擅长运用诡计和奇袭战术。
例如,赵云曾经利用地形,诱敌上当,发动奇袭,以可控的代价获得了战争的最终胜利。
二、胆略的博弈除了智谋的较量之外,在三国演义中,胆略也是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胆略是指战争中领导者所表现出的决断力和果断力。
曹操是三国演义中最具代表性的北方英雄。
曹操以其过人的胆略和军事才能赢得了无数胜利。
他善于分析形势,以快而准的决断驱动自己的军队。
在对抗刘备和孙权的战斗中,曹操充分展现了自己对战略的洞察力。
《三国演义》中的博弈问题探讨
摘要:《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多读者的喜欢。
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三国那个时期想必也是人们最熟悉的。
人们熟悉这一段历史,不仅是通过《三国演义》这本书了解的,还可能是结合《三国演义》改变的戏剧或者影视等作品了解的。
在《三国演义》中,出现了大量有趣的博弈案例,比如孙刘联盟、曹操败走华容道以及空城计等等。
本文从孙刘联盟、曹操败走华容道和诸葛亮的空城计三个方面简要探讨了《三国演义》中的博弈问题,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三国演义;博弈问题;分析研究《三国演义》的文学价值已经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肯定,同时,在文学价值的基础上,《三国演义》还是一本有趣的博弈论教材,书中的很多故事都可以作为案例来探讨博弈问题,它将博弈对局中的策略互动与相互依存等思想充分的体现了出来。
笔者试图以博弈分析的角度来对《三国演义》中的一些著名事情和人物进行分析,基于忠实原著的精神,不对它的历史真实性进行考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对这些事件背后的策略思想进行诠释。
1、孙刘联盟中的博弈问题第一个案例是孙刘联盟,但是笔者首先介绍一个问题,如果有三个枪手决斗,最后的赢家是那个最终生存下来的枪手。
三个枪手甲的命中率最高,丙最低,乙处于中间。
那么哪一个枪手有着较大的生存机会呢。
很多的朋友会认为甲有着最大的生存机会,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正确的答案是丙,对的,就是这个枪法最烂的枪手。
为什么呢?在三个枪手的决斗中,甲的最大敌人是乙,那么乙就会被甲所首先攻击,而对于乙来讲,丙的命中率那么低,他也不会首先去攻击丙,那么他的头号敌人自然是甲,这样丙就不会受到子弹的损害,有百分之百的概率可以活下来。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甲是乙和丙的共同敌人,那么两者就形成了同盟。
这种同盟关系只是表面的,没有稳固性,如果乙遭到了甲的供给,那么乙就会坚实的执行这个同盟契约,但是丙却没有压力,不管是甲还是乙对其都无暇顾及,这样就可以随时从同盟中退出来。
三国演义中的博弈论
历史回顾(二)
诸葛亮误用马谡,致使街亭失守。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蜂拥而 来。当时诸葛亮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五千军士,已 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士在城中。众官听得这 个消息,尽皆失色。诸葛亮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 两路杀来。诸葛亮传令众将旌旗尽皆藏匿,诸军各收城铺。打 开城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而诸葛亮 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 坐,焚香操琴。司马懿自飞马上远远望之,见诸葛亮焚香操琴, 笑容可掬。司马懿顿然怀疑其中有诈,立即叫后军作前军,前 军作后军,急速退去。司马懿之子司马昭问:“莫非诸葛亮无 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司马懿说:“亮平生谨慎, 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 诸葛亮见魏军退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诸葛亮说,司 马懿“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 以退去。
云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管院
吴新勇
例是眼的历数的古《 的一光,史读研典三 著部看如的者究著国 作记《果角都价作演 。载三我度是值之义
着国们来从。一》 许演用阅文之,是 多义博读学前具我 博》弈和或的有国 弈,论研者大很四 案它的究是多高大
三国中的 博弈论
华案 容例 道一
空案 城例 计二
2
历史回顾(一)
一、曹操败走华容道的博弈分析
PK
24
诸葛在大路还是埋伏在通 往华容道的小路之间进行选 择)
诸葛亮的最优策略
埋伏在曹操要走的路上
(曹操的策略是在走华容道 还是走大路之间进行选择)
曹操的最优策略 选择没有蜀军的路
诸葛亮明知道关羽很讲义气会放走曹操为什么还要让关羽 镇守华容道,而不是张飞呢?
天下真正的中心:襄阳,中国古代南北争锋的核心地带
天下真正的中心:襄阳,中国古代南北争锋的核心地带在上期谈到东部的中国古代军事重镇寿县江淮枢纽寿春:中国古代南北战争的必争之地后,我们这次把目光转向西方。
无独有偶,在与寿春处于同一条纬线往西延伸四百多公里的地方,坐落着从历史延续至今的另一个军事重镇——襄阳。
那么襄阳在中国军事史上又起到怎样的作用,又为何在今天仍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呢?湖北政区图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襄阳所处的地理环境,从区域位置上讲,它地处湖北省西北部,位于汉水中游的冲积平原上。
《孙子兵法》有言:“北通汝洛,西带秦蜀,南遮湖广,东瞰吴越”。
北部为兵家必争的南阳盆地,作为盆地南部的咽喉,襄阳在古代直接控制了南下与北上的重要通道。
此外襄阳西靠荆山,东纳江汉平原,所以也同时是从陆路进川出川的重要孔道与中转站,在古代从峡江入川风险极大,所以这一条陆路更受重视。
南阳盆地地形图襄阳在全国的地位也不可小觑,由于襄阳位于中国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所以从建城伊始便承担着“天所以限南北”的功能,襄阳自古便有“北人下马南人上船”一说。
著名历史地理学者严耕望在《唐代交通图考》中论述:古代中国之疆域以黄河、长江流域为主体,而中隔秦岭、伏牛、桐柏、大别诸山脉,使南北交通局限于东西中三主线。
西线由关中越秦岭西段,循嘉陵江入巴蜀。
东线由河淮平原逾淮水至长江下游之吴越。
中线由关中东南行,由河洛西南行,皆至宛郡,再循白水流域,南下襄阳,复南循汉水至长江中游之荆楚。
而襄阳向来就是联系长江中游与中原、关中地区的交通枢纽。
由襄、邓西北陆行过武关、蓝关,或自襄州溯汉水、丹水入商州,再转陆路经蓝关,或自襄州溯汉水至洋州,转陆路经梁州人褒斜道越秦岭,均可至长安;由襄州北行经南阳、方城可至洛阳;南行经荆襄大道至江陵,或溯湘江越南岭至广州,或经沉水入桂,或西上入蜀,或东下吴越;东南循汉水而下,经邹、鄂入江,亦得联络吴越岭南。
古代帝国时期有很长一段时间均定都在西起长安,东至许昌这一块中原之地,为了维持国家的稳定,帝国中枢便通过从南阳到襄阳的这一条道路来加强对南蛮之地的控制。
三国演义与军事的博弈
三国演义与军事的博弈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它描绘了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战争最为频繁、谋略最为复杂的时期,即三国时代。
在这个时期,军事的博弈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深入探讨三国演义与军事的博弈,剖析各个角色所采取的战略与战术,以及背后所蕴含的谋略思维。
背景介绍:三国时代,天下大乱,封建政权瓦解,各个豪强争霸。
战争与政治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成为时代的主题和主线。
刘备、曹操、孙权等人展开了漫长而激烈的争夺,壮士断臂、青梅竹马、连环计等诸多经典情节成为了后人耳熟能详的故事。
一、人物形象与军事策略1. 刘备:仁者无敌刘备被誉为“千古一帝”,他的成功在于他的仁爱之心和善于团队建设。
他推崇仁义道德,力求伐奸除恶。
然而,在军事上,他并不如曹操和孙权那样擅长谋略。
刘备的军事策略大多依赖于他身边的谋士,如诸葛亮的“空城计”和“北伐计”等。
刘备的军事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仁者无敌的思想,他以退为进,以智取胜。
2. 曹操:胆略过人曹操是三国演义中最具军事才华的角色之一。
他通过倡导军事改革,建立了一支精锐的军队。
曹操善于兵法,能够根据敌情灵活调兵遣将。
他的战略思维注重实用性,不拘泥于传统。
经典的例子是曹操在赤壁之战中采用火攻计,成功击败了孙刘联军。
这一策略展现了曹操在军事上胆略过人的一面。
3. 孙权:百折不挠孙权是东吴的创立者,他在内政和军事上都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
孙权善于审时度势,善于利用外交手段。
在孙权的统治下,东吴的军事实力逐渐得到增强。
他在赤壁之战中选择了联合刘备对抗曹操,最终取得了胜利。
孙权的军事策略注重长远规划和持久抗战,百折不挠的意志使他在乱世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兵法与谋略1. 孙子兵法:兵者,国之大事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军事兵书之一。
孙子兵法中强调将领的作用,讲述了在战争中如何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方法。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曹操和孙权都有所借鉴。
他们相互竞争,使用各自的谋略和策略,以帮助各自的势力获得优势。
樊城之战_精品文档
樊城之战樊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重要的战役,发生在公元公元208年到209年的三国时期。
这场战役是由刘备领导的蜀汉军与曹操领导的东汉军之间的一次重要决战。
樊城战役的结果对于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背景樊城之战发生在三国时期的黄巾起义结束后,中国分裂为三个国家:蜀汉、魏国和吴国。
曹操是东汉时期的宦官,他趁机崛起,成为了东汉末年的一方势力。
刘备是公元公元184年因黄巾起义而闻名的领袖,他在蜀地建立了自己的势力。
公元208年,刘备进攻曹操控制的樊城,这座城池位于荆州南部,地处重要的交通要道。
樊城的失陷将使刘备得到战略优势,因此曹操决心保卫该城。
战役过程樊城战役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刘备入城、曹操反攻和张飞卧槽。
刘备入城后,他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如加强城墙防御,修补城门,加强士兵的训练等。
同时,他还采取了外交手段,试图与周围的诸侯建立联盟以对抗曹操。
然而,曹操并没有放弃樊城,他集结了大量兵力,准备夺回失陷的城池。
他派出手下的名将张郃率领大军围困樊城。
刘备见势不妙,派遣自己的忠诚将领关羽前去支援。
关羽率领的援军从长江沿岸进军,成功突破曹操的包围。
在关羽的支援下,刘备成功抵御了曹操的进攻。
但是,关羽在战斗中欺敌太甚,犯下了严重的军事错误。
他派出大队军队前往樊城的敌营,企图进行一次决定性的进攻。
然而,曹操的将领张郃在战术上占据优势,成功出奇制胜,将关羽的援军全军覆灭。
结果和影响樊城之战最终以蜀汉军的失败告终。
刘备不得不撤退,将樊城交由曹操控制。
这场战役对于蜀汉和曹魏之间的力量对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樊城的失陷使得曹操在战略上占据了重要的优势地位。
他通过此次战役证明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并进一步巩固了对地区的统治。
其次,关羽在战斗中的失误给刘备的势力造成了重大损失。
失去了一位重要的将领,刘备的实力大大削弱,同时也为曹魏削弱了对手。
最后,这场战役对于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刘备的失败使得蜀汉势力进一步削弱,曹魏逐渐成为三国中最强大的势力。
温酒谈史】襄樊之战(一)刘备集团荆州战略的失误
温酒谈史】襄樊之战(一)刘备集团荆州战略的失误2019-04-08 14:20襄樊之战(一)刘备集团荆州战略的失误孙刘在曹操南下获取荆州的情况下,选择联盟,以孙权为主导,获得赤壁之战以及南郡之战的胜利。
孙刘联盟在曹魏压力降低的情况下,双方关系开始出现转折,而转折点就是湘水划界这一事件。
刘备入川后,孙权索要荆州不成后,孙刘在荆州归属问题上开始产生激烈摩擦,孙权派遣吕蒙袭取荆南三郡(长沙、零陵、桂阳)。
备既定益州,权求长沙、零、桂,备不承旨,权遣吕蒙率众进取。
是时刘备令关羽镇守,专有荆土,权命蒙西取长沙、零、桂三郡。
刘备集团选择了武力对抗,关羽3万兵力屯兵益阳,刘备亲率益州5万主力支援关羽,准备武力夺取失地。
但因为曹操此时进攻汉中,权衡之后与孙权重新划界,出让长沙和桂阳郡划归东吴,而东吴归还零陵郡。
此后刘备迅速回军江州,并遣张飞在巴西郡击退张郃,稳定益州局势。
肃住益阳,与羽相拒。
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俱会。
权忿之,乃遣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
先主引兵五万下公安,令关羽入益阳。
是岁,曹公定汉中,张鲁遁走巴西。
先主闻之,与权连和,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东属,南郡、零陵、武陵西属,引军还江州。
湘水划界虽然以城下之盟的形式暂时解决,但是刘备一开始选择的武力应对,以及吕蒙袭取三郡的方式,无疑都加深了孙刘联盟的裂痕。
于孙权而言,刘备已经不再是以前弱小的刘备,有实力也有雄心争夺荆州;于刘备而言,孙权暴露了对于荆州的渴望程度和不折手段,加之孙权握有长沙和江夏,对于荆州安全的威胁,已经超过了曹魏。
回过头我们再看刘备集团的荆州政策,是否有所相应调整。
湘水事件前,刘备和诸葛亮相继入蜀后,留关羽留守荆州,而给关羽布置的荆州战略,史料虽未明言,却能分析出刘备集团荆州战略的方向:北进襄樊。
如何能知悉这一个战略,可以从关羽接管荆州后,襄樊之战前的多起事迹判断得出。
1、刘备入川前任命关羽为襄阳太守,并驻军江北,刘备西定益州后,任命关羽都督荆州。
什么是樊城之战?樊城之战的背景,起因跟结果
什么是樊城之战?樊城之战的背景,起因跟结果本文导读:背景刘备取下益州后,又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春在汉中击败曹操大军,接着派遣刘封、孟达占据上庸,此时,刘备集团的领地和实力大为增强,达到了顶峰时期。
而曹操集团经过内忧外患,进入守势。
虽说如此,但曹操集团仍然是三大军事集团(刘备、孙权、曹操)中最为强大的。
孙权集团平定山越、取得交州、荆州三郡(江夏、长沙、桂阳),实力也大为增强,但因为刘备集团占据荆州南郡,使得孙权集团不但无力向北发展,而且还有被刘备集团和曹操集团夹击的危险。
所以,孙权想方设法想占据荆州南郡。
战役经过前期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春,刘备军再度进军汉中,夏侯渊、张郃军与刘备军相持不下,而曹操的援军未有帮助,最后汉中陷落,曹操无功而还。
同年,关羽率领部队攻打荆州北部樊城,曹操派出大将于禁率领七军援救襄樊。
立义将军庞德与关羽交战,引箭射中关羽前额。
其时庞德常乘白马,关羽军皆谓之白马将军,对他甚为忌惮。
到了八月,连绵大雨,汉水暴涨,水高五至六丈,于禁所率领的七军全为汉水所淹。
于禁、庞德上高处回避。
关羽乘机领水军攻击于禁、庞德,于禁等无处可逃,于是投降。
庞德站在堤上,身穿铠甲,手挽弓,箭无虚发,自清晨拼力死战,到日过中午,关羽的进攻愈来愈急。
庞德的箭射尽了,就短兵相接,庞德愈战愈勇,胆气愈壮,但水势愈来愈大,部下的官员和士兵都投降了。
庞德乘上小船,想返回曹仁的军营,小船被大水冲翻,失去了弓箭,只有他一人在水中抱住翻船,被关羽俘虏。
见关羽时,他站着不肯下跪。
关羽对他说:“你的兄长在汉中,我准备让你做我的将领,为什么不早早投降呢?”庞德大骂说:“竖子,什么叫投降!魏王统帅百万大军,威震天下;你家刘备不过是个庸才,岂能和魏王匹敌!我宁可作国家的鬼,也不作贼人的将领!” 关羽杀掉了庞德。
曹操闻知此事,说:“我和于禁相识三十年,怎料在危难之处,于禁反而不如庞德呢!”关羽将于禁等曹军俘虏三万押往自己的大本营——江陵后向樊城发起猛攻,城中进水,处处崩塌,众人都惊恐不安。
三国演义权谋与的博弈
三国演义权谋与的博弈《三国演义》权谋与博弈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部经典之作《三国演义》,它道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那个混乱、充满权谋与博弈的时期。
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军事和政治的时期之一,也是一个国家从混乱到统一的时期。
《三国演义》以其生动的情节、丰富的人物形象以及深刻的智慧思考,成为了揭示权谋与博弈的经典之作。
一、权谋的展开《三国演义》中的权谋纷争始于三国鼎立的时期。
刘备、曹操和孙权三方势力为了争夺天下,各展其所长,驱使百计权谋和计策。
他们通过智勇双全的谋士,展开了一系列耐人寻味的权谋游戏。
1. 策略与计谋曹操的权谋思维让人印象深刻。
他通过编写《孟德新书》、宣扬自己的智慧,建立了强大的谋士团队。
而他运用诸多计谋如借东风、草船借箭等,以实现自己的目的。
同样,刘备和孙权也有自己独特的计策,分别凭借助权谋和智慧得以稳固自己势力。
2. 灵活的外交手腕权谋与博弈不仅仅在战场上进行,外交手腕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刘备使用纳贤、器重贤士等策略,吸引了关羽、张飞等人的归附,为其争取到了更多的帮助。
与此同时,曹操也在智胜的谋略下争取了不少外交利益,为自己的统治稳定打下了基础。
二、权谋背后的博弈《三国演义》中的权谋与博弈并没有发生在一个宏大的背景下,而是牵涉到许多不同领域的角力。
1. 政治斗争三国时期,政治斗争是普遍存在的。
各个势力内部的权利斗争,以及不同势力之间的政治博弈,都是《三国演义》中反复出现的情节。
例如,刘备与刘表、刘璋的关系、曹操与袁绍的争斗等,展现了权谋与博弈在政治中的重要性。
2. 军事竞争权谋与博弈在军事上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刘备、曹操和孙权通过决策、部署、兵法等手段,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
其中,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战役,更是体现了权谋与博弈在军事上的重要性。
三、权谋与博弈的智慧《三国演义》中的权谋与博弈并不仅仅是为了权力和荣耀,更是展现了人性复杂的一面,以及智慧与勇气的较量。
1. 智者谋略在《三国演义》中,谋士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三国演义》中的博弈论
诸葛亮——司马懿
VS
司马懿选择不进攻的原因?
1、司马懿觉得诸葛亮一生谨慎,不可能铤而走险,城中恐伏 兵故而不敢进攻。 2、从某一方面来说他并不想真正的除去诸葛亮这样的强敌, 他深知诸葛亮一死必然会受到曹氏家族的排挤,其实保住诸 葛亮才有他的用武之地。“兔死狗亨”这个道理司马懿比谁 都明白。
谢谢观赏!
因为在这里还存在另外一个诸葛亮和孙权的博弈:从当时的形式来看和“三个枪 手博弈”道理是一样的,最弱者(刘备)不希望最强者(曹操)真正的被消灭。 如果曹操被消灭的话,接下来最弱者(刘备)就会被次弱者(孙权)所消灭。这 就是弱者在夹缝中的生存之道。
既然要放走曹操为何又要“三设障碍”抓曹操呢?
原来诸葛亮这是做给孙权看的,为了保护他们之间的联盟关系,还要联合对抗曹 操。要保持这种“最稳定的同时也是最不稳定的”三角关系是。
启示:“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或者敌人”
历史回顾(二)
诸葛亮误用马谡,致使街亭失守。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蜂拥而 来。当时诸葛亮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五千军士,已 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士在城中。众官听得这 个消息,尽皆失色。诸葛亮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 两路杀来。诸葛亮传令众将旌旗尽皆藏匿,诸军各收城铺。打 开城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而诸葛亮 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 坐,焚香操琴。司马懿自飞马上远远望之,见诸葛亮焚香操琴, 笑容可掬。司马懿顿然怀疑其中有诈,立即叫后军作前军,前 军作后军,急速退去。司马懿之子司马昭问:“莫非诸葛亮无 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司马懿说:“亮平生谨慎, 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 诸葛亮见魏军退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诸葛亮说,司 马懿“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 以退去。
樊城之战
龙源期刊网
樊城之战
作者:
来源:《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2019年第10期
兵法要领2
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
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注释】
1.知:预见,预知。
【译文】
因此,善于打仗的人,能够创造自己不可被战胜的条件,却不能使敌人肯定被我方战胜。
所以说:胜利是可以预知的,却不能强求。
【小故事】
樊城之战
三国时期,蜀将关羽带兵包围了樊城。
如果樊城被占,就会直接威胁到魏国的都城。
曹操非常担忧,几次想把都城迁走,都遭到了司马懿等人的坚决反对。
司马懿建议说:现在蜀国与吴国表面上是友好的联盟,但实际上各有居心,如果我们派人游说吴国出兵,让他们袭击关羽的后方,关羽就只能回头应战,那样樊城的危机自然就解除了。
曹操认为这个计策行得通,就派人给吴国送去密信。
吴军果然答应秘密出兵袭击关羽,并且提出让曹军保密的条件。
曹操表面上同意了吴国的要求,暗地里却把消息散播出去。
蜀军听到这个消息后,军心动摇,曹军趁机突袭蜀军。
关羽腹背受敌,被迫放弃了樊城。
【国学讲堂】
善于用兵打仗的将领,懂得创造胜利的条件,这是战争获胜的基础。
但是战场上随时都有可能碰到意外,即使努力去做到最好,也不能保证必然獲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襄樊之战及三国格局演变——以博弈论视角分析襄樊之战是东汉末年的一次关键战役,确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魏蜀吴基于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断进行博弈,外交政策屡次更迭。
本文以博弈论的视角探讨襄樊之战及战后各国政治策略的合理性。
一、赤壁之战后魏蜀吴势力变迁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一心想统一全国的曹操惨败而归,有生之年再也没有发动大规模南征,仍为实力最强的军阀;孙权经历大战洗礼,巩固了江东霸主的地位;而一直寄人篱下的刘备时来运转,获得荆州多数州郡,随即占领益州全境,夺取汉中,实力扩张之迅速,令曹操、孙权倍感威胁,三国形势及政治策略悄然发生转变。
1、荆州战略的意义荆州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关乎三政权生存发展。
荆州毗邻曹操统治的核心区域许昌,是进入中原的咽喉。
曹操北征柳城时,刘备曾劝刘表偷袭许都,刘表不听,等曹操率军回归后,刘表深感后悔。
汉晋春秋曰:太祖之始征柳城,刘备说表使袭许,表不从。
及太祖还,谓备曰:“不用君言,故失此大会也。
”荆州扼守汉江与峡口,位居东吴政权上游,如一把利剑悬在其上,严重威胁其安全,孙吴三代视之为争霸的根本,孙坚甚至死于与刘表的交战中。
“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同时,荆州是刘备政权北伐的基地,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两路北伐的设想,“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
”因此,荆州的战略意义对魏蜀吴三家都非常重要,是争夺的焦点。
襄樊之战发生前,荆州七郡为三家瓜分。
曹操控制北面的南阳郡,湘水以东的长沙、桂阳、江夏为孙权控制,以西的南郡、零陵、武陵归刘备,关羽镇守,面临双线作战。
2、孙刘战略形势发生转变赤壁之战后,孙权占据了江夏、南郡,刘备占据四郡(长沙、桂阳、零陵、武陵)。
南郡频临曹操控制的南阳郡,将刘备与曹操实际控制地区割裂。
鲁肃劝孙权把南郡“借”给刘备,“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
”一是壮大刘备实力,使之充当东吴抵御曹操的前哨;二是为了维系孙刘联盟。
可是,刘备势力的迅速膨胀远远超出了孙权君臣的预料,夺取益州后,刘备独霸西南,版图大有超越东吴之势,成为孙吴政权的最大威胁,孙刘联盟随着实力的不均衡增长而产生裂痕,双方矛盾与日俱增。
占领益州后,孙权曾讨要南郡,刘备不许,“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
”孙权派兵强夺数郡,刘备率军来夺,战斗一触即发,恰逢曹操平定汉中,益州受到威胁,刘备做出让步,割长沙、桂阳给孙权,算是偿还了南郡。
在这次博弈中,刘备、孙权都做出了最优策略,孙权获得2郡,版图有所扩展;刘备表面上维持了孙刘联盟,确保单线作战,随后攻占汉中,双方实现了利益最大化。
217年,鲁肃之死成为孙刘联盟破裂的导火索。
鲁肃生前认为曹操势力强大竭力维系联盟,“尝劝孙权以曹操尚存,宜且抚辑关羽”。
接替他的吕蒙则是主战派,主张武力夺取荆州消除刘备对东吴政权的威胁,“不如取羽,全据长江,形势益张。
”孙权认同吕蒙的观点,为偷袭荆州做准备。
二、襄樊之战中的三方博弈219年,刘备大败曹操,夺取汉中,版图进入顶峰,曹操进入守势。
同年,镇守荆州的关羽北伐襄阳、樊城,先胜后败,前期水淹七军,威震华夏;随后曹操、孙权形成联盟,关羽两线作战,兵败身死,丧失荆州,蜀汉政权元气大伤。
1、关羽出兵的合理性本文运用完全信息博弈理论对三方策略合理性进行分析,假定三方策略皆为理性选择,都能根据对手的策略制定下一步计划,保证利益的最大化。
关羽拥有镇守、出兵两种策略选择。
不主动出兵可以固守三郡,出兵可能陷入双线作战,面临孙权、曹操夹击,风险性大,但是他选择了出兵。
曹操面临抵抗与放弃两种选择。
放弃襄樊意味着中原门户大开,曹魏核心统治区域不保,曹操选择了坚守襄樊。
虽然被水淹七军,“所督七军皆没。
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但是城池始终没有失守,成功拖住了关羽主力,为孙权偷袭创造了条件。
孙权有三种选择,攻曹、攻刘、中立。
攻打曹操是最差策略,孙权在多次合肥之战中皆惨败而归,攻打曹操也不会使版图扩张,只能减少关羽的军事压力;中立不出兵是中策,两不相帮虽然没有损失,也错失奇袭荆州的良机;所以孙权选择了结束孙刘联盟,“袭其空虚”,偷袭刘备控制的荆州另外三郡。
我们根据襄樊之战的最终结果逆向推测,探究各方策略合理性,实现最佳收益的一方既策略合理,损失惨重、得不偿失的一方则是策略不合理。
孙权奇袭荆州得手,将刘备版图遏制在峡口上游,消除了来自上游的威胁,实现了预期目标,偷袭荆州是最优策略。
曹操坚守襄樊,度过了统治危机,瓦解了孙刘联盟,严重削弱了蜀汉的实力,实现了利益最大化,坚守是上策。
关羽兵败人亡,荆州沦陷,蜀汉失去了东面出兵的基地,“隆中对”两路北伐的设想彻底化为泡影,上升势头彻底被遏制,只能固守一隅。
荆州丢失使蜀国在三国战略上陷入被动,出兵襄樊是最差策略。
2.孙权、曹操之间的博弈水淹七军后,关羽声势达到了顶峰,成为曹操、孙权共同的敌人,两位死敌结成了同盟,达成共识,曹操在正面战场拖住关羽,孙权背后偷袭。
三国志的记载自相矛盾,关羽传记载,曹操“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曹操寻求与孙权联盟,孙权掌握主动权;董昭传记载如下孙权遣使辞以“遣兵西上,欲掩取羽。
江陵、公安累重,羽失二城,必自奔走,樊军之围,不救自解。
乞密不漏,令羽有备,”曹操占据主导权。
总而言之,面对声势滔天的关羽,曹操、孙权决定夹攻关羽。
为了减少损失,曹操还是暗中把孙权偷袭信息透露给关羽,引导其与孙权主力激战。
“内露之。
羽闻权上,若还自护,围则速解,便获其利。
可使两贼相对衔持,坐待其弊。
”东吴早已为奇袭荆州做了充足准备,逢此良机,不费吹灰之力夺取三郡。
乍看之下,曹操、孙权的收益与付出不成正比,曹操消耗了大量人力、财力,给孙权做嫁衣,让其占据长江以南的荆州全境。
但在宏观战略上,曹操却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第一,直接削弱了主要敌对势力刘备政权的实力。
刘备丧失了东路北伐的基地,只能程序化的出兵陇右,诸葛亮、姜维先后十几次北伐,规模一次比一次小,威胁越来越小,从大规模出征逐渐变为边境骚扰的局部战争。
襄樊之战后,刘备政权再也没有对曹魏造成实质性威胁。
第二,巩固了中原地区的统治。
孙权占据荆州大部分后,为曹操阻断了刘备对中原地区的威胁。
东吴固守荆州尚可,缺乏北伐的能力,曹操中原地区的军事压力大为减轻。
原因如下:一是东吴擅长水战,陆战能力奇差,自守尚可,不具备北伐的能力。
二是东吴军事组织依靠世家大族,顾、陆、朱、张四大家族控制着政权与军权,世袭领兵,盛行私兵。
“吴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势,足以建命”。
吴军战斗力与士族利益息息相关,当外敌来犯或是攻打山越等少数民族时,东吴将领为了维护家族利益、增加私人财产,积极迎战,战斗力极强;反之,北伐远离故土,家族获益不大,故消极迎战,北伐屡次失败。
第三,孙刘联盟解体。
孙权的偷袭令刘备愤恨不已,“汉主耻关羽之没,将击孙权。
”随即发动了夷陵之战,蜀汉政权再次惨败,东吴亦有所损失,各国此消彼长,曹魏一家独大。
表象上,孙权获利多,曹操实为最大赢家,奠定了三国强弱格局,蜀吴都彻底丧失了统一全国能力,曹魏一统天下其实只是时间问题。
三、夷陵之战后三国博弈关羽兵败后,刘备起兵伐吴,刚即位的曹丕持观望态度,孙权迎来赤壁之战后政权面临最严峻的挑战。
东吴大都督陆逊在夷陵之战后及时撤军,抵御魏国南下。
随着刘备的去世,孙刘再次形成同盟,统一抗曹。
1、夷陵之战的三方选择夷陵之战是三国期间蜀吴两国唯一一次正面交锋,依然用完全信息博弈法探讨三方军事策略选择的合理性。
第一阶段,刘备倾国之力攻打吴国。
第二阶段,孙权抵抗,夷陵之战击败刘备,有追击和撤军两种选择。
追击会导致后方空虚,给魏国可乘之机,因而撤军。
第三阶段,蜀吴激战正酣之际,魏国未能及时出兵,蜀国溃败之际,东吴及时回防,魏军此时南下错失良机。
在吴蜀两弱国交战中,不论战果如何,魏国总会成为最大受益者,魏的选择决定各国的成败。
“天下三分,中(魏)国十有其八。
吴、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国之利也。
今还自相攻,天亡之也,宜大兴师,径渡江袭之。
蜀攻其外,我袭其内,吴之亡不出旬月矣。
吴亡则蜀孤,若割吴之半以与蜀,蜀固不能久存!”可是,曹丕却接受孙权的请降,在道义上陷入了被动,“人称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来者心,”偷袭东吴属于背信弃义之举。
若是攻打蜀国,“蜀远吴近,又闻中国伐之,便还军,不能止也。
”因此,魏国的最优策略是与蜀国瓜分吴国,再灭蜀。
曹丕在迟疑中错过了时机,当其下决心攻吴国时,对手已经做好准备,故南下没有取得战果。
吴国由于魏国的迟疑获得生机,夷陵之战后放弃追击刘备,为抵御魏军南下做准备。
“逊与朱然、骆统以为曹丕大合士众,外讬助国讨备,内实有奸心,谨决计辄还。
无几,魏军果出,三方受敌也。
”吴国既巩固了政权,也为重修孙刘联盟做了准备,实为最优策略。
刘备攻打吴国风险性较大,也是扭转蜀汉政权战略被动的必然之举。
只有重获荆州,刘备才能实现两路夹击、北定中原的目标,只是未能如愿罢了。
总之,东吴做出了符合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决策,由于曹丕的迟疑,魏国丧失了提前统一中国的机遇,而刘备东征本身就是一场冒险的赌博,赢了重新获得战略主动,输了继续维持襄樊之战以后的格局罢了。
2、战后三国新格局夷陵之战使刘备又愧又气,病死于白帝城,他建立的蜀汉政权因两次大战人才凋零,摇摇欲坠;魏国虽然南征失败,整体实力没有受到根本性的削弱,吴国虽然取得两次大战的胜利,依旧损兵折将。
面对强大的魏国,吴蜀只能联盟,抵御强敌,三足鼎立之势维持了40年,直到蜀国的灭亡才打破均衡。
蜀有山川之险、吴国有长江天险,魏虽然无险可守,但是幅员辽阔,整体实力强大,任何国家都没有相互兼并的可能,分三种情况。
第一,弱国攻打强国,诸葛亮、姜维、孙权、诸葛恪、孙峻发动北伐,无一成功,蜀吴与魏国的实力悬殊过大。
第二,两国夹击魏国。
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出祁山,孙权亲征合肥,魏明帝与司马懿两路防守,“但坚壁拒守以挫其锋,彼进不得志,退无与战,久停则粮尽,虏略无所获,则必走。
”两路北伐并没取得实际效果,只能撤军而回。
第三,魏国主动攻打一国。
上文提到,蜀有山川之险,吴有长江天险,两国虽然实力不及魏国,尚可自保,魏国南征并没占得任何便宜。
综上所述,在三国实力相互牵制的情况下,出兵对任何国家都非最优策略,既无法开疆拓土,反而损耗国力,发展国力方为上策。
也有读者会问,难道三国都发展内政会永远呈现出鼎足之势吗,显然不会,各国发展不均衡,魏国人口、城市众多,经济发达,在没有重大变乱发生的前提下,统一全国只是时间问题。
无论出兵或不出兵,魏国一统天下是大势所趋。
吴、蜀两国的灭亡有相似之处,内乱不断,长期穷兵黩武,民困国贫,强大的魏(晋)国在囤积军马、粮草后,迅速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