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断桩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钻孔灌注桩断桩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摘要】本文以工程中广泛应用的钻孔桩为例,详细阐述钻孔灌注桩断桩事故产生的诱发因素及相应的应对措施,为以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断桩;应对措施

1、断桩产生的原因

钻孔灌注桩应用十分广泛,钻孔灌注桩系地下隐蔽工程,影响其质量的因素较多,而且控制难度较大,若忽视就可能产生质量问题和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和工期延误。断桩是指钻孔灌注桩在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泥浆或砂砾进入水泥混凝土,把灌注的混凝土隔开并形成上下两段,造成混凝土变质或截面积受损,从而使桩不能满足受力要求。断桩是非常严重的质量事故。下面介绍断桩产生的几种原因。

1.1灌注时间过长导致形成断桩。灌注时间长及表层混凝土失去流动性,形成硬盖,而继续灌注的混凝土顶破硬层上升,将混有泥浆砂砾的表层覆盖包裹,是造成断桩事故的最主要因素,导管拆卸过程时间过长,起重吊装设备的作业能力小,导管内壁不够光滑,塌落度过大,碎石或卵石粒径过大,砂子过粗或偏细,级配的细度模数不好,拌和不均匀,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增大导管内混凝土下落阻力,从而使混凝土在导管中下不去,造成卡管事故。首批已浇混凝土初凝,流动性降低,而续浇的混凝土冲破顶层上升,在混凝土中夹有泥渣土,形成断桩。

1.2桩身的截面强度不足引起的断桩。在设计中忽略冻胀力对桩的破坏作用,尤其是对土层较厚,入土较深的钢筋混凝土长桩,只考虑桩身的整体冻拔而忽略了切向冻胀力与桩截面的强度关系,切向冻胀力大于桩截面的强度,将桩冻拔致断。灌注时测深不准或计算错误将导管提升过高,以至导管底部脱离混凝土层。在施工中,水泥用量不足,混凝土配比不当,不能满足混凝土设计强度。钢筋混凝土桩的钢筋未经力学实验,品质低劣,钢筋的焊接不够规范达不到设计强度。

1.3水头高度不足塌孔引起的断桩。因为灌注施工的紧张连续,忽略了水头高度,由于护筒底口漏水,孔内水位降低,使孔内水位差减小,不能保持原有静水压力。在钻孔过程中如发现井护筒内水(泥浆)位忽然上升溢出护筒,随即骤降并冒出气泡,出渣量显著增加而不见进尺,钻机负荷显著增加,应怀疑是塌孔现象,可用测深仪探头或测深锤探测,工地现场一般采用测深锤。若在混凝土灌注中,原停留在孔内的测深锤不能上拔或放入测深锤,测得的孔深与原孔深相差较大,可证实属塌孔。

1.4导管或导管底口进水引起的断桩。导管的水密性、承压、抗拉性能不好,隔水设施差,而导致导管渗水,首批混凝土储备量不足,使导管底口进水。

1.5接桩时桩头处理不当引起的断桩。接桩时没有认真处理好多余的那部分桩头从而引起的断桩,混凝土浇筑近结束时,没有考虑接桩时混凝土施工,接桩时处理不好或清理不好桩头,导致桩顶混

凝土达不到设计强度。

2、断桩的预防措施

对于断桩事故关键在于预防。灌注前要对各个作业环节和岗位进行认真检查,制订有效的预防措施。灌注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灌注作业连续紧凑,有条不紊;反复细心探测砼面,并用理论方法计算出砼面高度,比较后取砼面低的作为拆卸导管的标准;导管提升应匀速、平稳,慢慢起升;控制灌注时间在适当的范围内。要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并有备用设备;灌注前通知配电部门,保证灌注时供应用电;要注意天气预报,合理安排灌注时间。

2.1组织设计紧凑,加大细节控制。严密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前把一切灌孔的设备工具都准备齐全,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连续性,尽量缩短浇筑时间。导管的分解长度应便于拆装搬运,并小于导管提升设备的提升高度,中节一般为2m左右,下端可加长至4左右。导管内壁光滑、顺直、无局部凸凹,事先在导管内擦抹润滑液,各节内径应大小一致,偏差不能过大,应严格控制拨导管、拆卸导管时间,拆卸导管时间不应大于20分钟,能缩短尽量缩短时间,一旦开始灌注,决不能中途停止。为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严格控制塌落度,应保证在18~22cm之间,骨料尽可能选用卵石适宜粒径为o.5~3.0cm,使最大粒径不大于4.0cm,混凝土初凝时间不早于5h,如果必要,需加入一些外加剂如缓凝剂,以延长初凝时间。导管在混凝土中的埋置一般应小于2m,最少也不应小于1m,最大不应超过6m,埋深太大将不利于导管的提升,也给导管内混凝土的

下降增加阻力,拔导管过猛容易将导管拉断。另外,还会使导管在混凝土中埋深过小,易使泥浆涌人底口。

2.2施工设计考虑全面,不留死角。对桩截面抗拉强度进行验算,保证材料质量及用量,保证截面设计强度。由于并不是所有的桥涵设计都经专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尤其是等级低的地方道路工程中的中、小桥,在设计过程中很少考虑甚至不考虑冻胀力对桩身的危害作用,这就要求在设计中必须保证桩身强度,即按地基规范:式中:为验算截面应力,kpa;k为结构安全系数,对于静定结构为1.2,超静定结构为1.3;t为总切向冻胀力,kv;p为作用于单桩上的恒载,kn;g为验算截面以上桩自重,kn;f为验算截面以上暖土层对桩周的锚固力,kn;a为验算截面面积,钢筋混凝土为受拉钢筋截面积,m2;[]为材料允许应力,kpa。每m3混凝土用量一般不低于350kg,配比实际标号一般应超出设计标号10%一15%。

对于所用钢筋,使用之前一定要做力学性能实验,严把质量关,质量不合格的钢筋严禁使用,对于钢筋的焊接工艺,需要焊条级别,一定要坚持标准,按规范去实施。

2.3设专人监管水头,防止坍孔。在施工中,应有专人负责观察施工水位,观察护筒四周是否渗水,在水中钻孔桩施工中,因河流汛期,注意测量河流水位,如发现水位差降低,应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孔内水头高度,要注意不要让孔口震动过大并尽量减轻孔附近重量。塌孔不严重时,采取改善泥浆性能、加高水头后进行钻孔:当护筒底口发生塌孔时应采取护筒跟进、下内护筒等办法进行施

工:当塌孔严重时,应尽快回填,采用粘土并加入适量的纯碱和水泥,回填高度应高于坍孔处2—4m,待其固化后,提高泥浆比霞快速穿过该地层。

2.4防止导管或底口进水,加强设备监管。导管在灌注混凝土前应进行必要的水密承压实验和接头抗拉实验,严格检查接头是否严密,焊缝是否破裂,及时及早的进行修补。应计算好首批混凝土的用量。既满足足够的埋深,同时又要充满导管,以保证混凝土施工连续性。

2.5灌注时留有余量,便于接桩。为保证桩顶质量,在桩顶设计标高上应多灌一定高度,一般为0.5~lm,在初凝后终凝前挖除。但还应保留30cm以上,以待接桩或承台施工前凿除。接桩时,将多余部分混凝土凿除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方可接桩。

3、运用先进设备加大检测力度

利用超声法对钻孔灌注桩进行检测,具有检测精度高,结果直观可靠,可以较详细查明桩身内部缺陷的性质、深度位置、范围大小及严重程度等优势,为控制钻孔灌注桩桩身完整性质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通过实例证明超声波检测法能准确判断出桩身缺陷的位置,并能对缺陷严重程度做出定量分析,是检测灌注桩桩身质量的一种较好方法。

4、结束语

桥梁基础钻孔灌注桩质量事故引发的后果相当严重,因此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排除一切可能产生断桩的不利因素,保证施工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