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第四章 社会态度与行为

合集下载

社会心理学 第四章 行为与态度

社会心理学 第四章 行为与态度

第四章行为与态度理论要点1.态度的基本理论2.态度可以预测行为3.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1.态度的定义及其分析2.态度与行为的关系3.偏见形成的原因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人们对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态度。

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态度,称为社会态度(social attitude)。

因此,我们所阐述的社会态度和态度是同义词。

心理学界最早肯定“态度”的是19世纪末期的心理学家朗格(Lange,1888)他把实验过程中,被试心理上的准备状态(或预备状态)称之为态度(attitude),这是态度的古典含义。

一、态度的定义所谓态度是对人、观念和事物产生的肯定与否定的情感。

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关于态度的定义有几十种,观点上也各有侧重,其中,G.W.Allport,G.Fridman,D.G.Myers,等人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

①G.W.Allport的定义Allport在《社会心理学手册》(1935)中指出,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系统化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对与某一对象有关的所有事物和情景的反应具有指导新的或动力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直接的,而且是动态的。

分析:Allport的定义是态度的经典定义,他强调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组成的一种内在心理结构,强调态度是个人行为的倾向。

②G.Fridman的定义弗里德曼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分析:这一定义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后期主要采用的定义。

③D.G.Myers的定义迈尔斯(1993)认为,“态度是对某物或某人的一种喜欢与不喜欢的评价性反应,它在人们的信念、情感和倾向性行为中表现出来”。

这种反应倾向由情感(affect)、行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和认知(cognition)组成,故此三者又称态度的ABC.分析:迈尔斯提出的态度定义是比较完整的定义之一。

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与行为关系研究

 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与行为关系研究

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与行为关系研究在社会心理学中,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人们对于态度与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希望能够深入了解人类的态度如何影响其行为以及行为如何反过来影响态度。

本文将介绍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与行为关系研究的一些重要理论和实证研究,并探讨其对于社会行为和社会变革的启示。

一、认知一致理论认知一致理论是关于态度与行为关系的最早的理论之一。

该理论认为,人类在思考、决策和行为过程中,会努力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保持一致。

当态度和行为不一致时,人们会产生一种不舒服的心理状态,称为认知不和谐。

为了消除这种不和谐,人们会倾向于调整自己的态度或行为,以使其一致起来。

根据认知一致理论,一个经典的实证研究是Festinger和Carlsmith在1959年进行的“转轴实验”。

实验通过让被试进行一项无聊的任务,然后让他们说服下一个被试,任务其实是非常有趣的。

结果显示,被试在为了说服下一个被试而改变自己对任务的态度后,对任务的兴趣也随之增加。

这项实验表明,当人们的行为与态度一致时,他们对行为的评价也会更为积极。

二、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是针对认知一致理论的扩展和发展。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们对他人的行为和态度的观察和推断,不仅仅依赖于外界刺激,还依赖于个体的思考过程和对社会规范的认知。

在社会认知理论中,人们的行为可以被视为对于外界刺激的反应,而态度则是对于这些行为的评价和反思。

社会认知理论的典型研究之一是Asch在1951年进行的“线段实验”。

实验中,被试被要求判断一组线段的长度,然后在其他人的影响下,改变自己的判断。

结果显示,被试在面对明显错误的他人意见时,仍然选择改变自己的判断。

这项实验表明,人们在社会情境中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进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三、认知反馈理论认知反馈理论是关于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另一个重要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们对于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会进行反馈,这种反馈又进一步影响着人们的态度和行为。

大学心理学教案:社会心理学概论

大学心理学教案:社会心理学概论

大学心理学教案:社会心理学概论引言大学心理学课程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和研究心理现象的重要门课之一。

其中,社会心理学概论是心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中的心理现象和社会互动的规律。

通过学习社会心理学,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人类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为将来在人际关系、教育、组织管理等领域做出科学的决策和贡献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教案将介绍社会心理学概论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法,以及一些教学案例的引导。

教学内容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概念与历史• 1.1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1.2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研究成果• 1.3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第二章:自我与自我概念• 2.1 自我概念的构成和发展• 2.2 自我与身份认同• 2.3 自我调整与认知失调第三章:态度与社会认知• 3.1 态度的形成与变化• 3.2 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与错误• 3.3 偏见和歧视的心理机制与减少方法第四章:群体与小组行为• 4.1 群体动力学与集体行为• 4.2 小组决策与沟通• 4.3 团队合作与领导第五章:人际关系与亲属关系• 5.1 人际吸引与误解• 5.2 人际冲突与解决• 5.3 亲属关系与家庭心理学第六章:社会影响与权威• 6.1 社会影响的基本原理和实验研究• 6.2 权威与顺从• 6.3 社会规范与道德判断第七章:群体心理学•7.1 群体形成与群体决策•7.2 社会运动与群体行为•7.3 群体认同与社会凝聚力授课教师将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讲授社会心理学概论课程,包括讲授课件、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等。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维度去思考和讨论社会心理学的相关问题。

实践为了更好地理解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概念,学生将参与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如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社会观察等。

通过实践的方式,学生将能够亲身体验社会心理学的实证研究过程,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

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与行为变化研究和干预

 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与行为变化研究和干预

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与行为变化研究和干预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与行为变化研究和干预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与群体之间关系的学科领域,其中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就是态度与行为的变化。

人们的态度和行为对个体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如何理解和干预这些变化的研究非常关键。

本文将探讨社会心理学中态度与行为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干预措施的应用。

一、态度与行为的关系人们对于某个事件、人物或物体的看法和评价形成了态度,而态度则会对个体的行为产生影响。

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纳为四种:行为一致、行为不一致、行为中立和行为意图。

1. 行为一致当个体的态度与其行为一致时,我们称之为“行为一致”。

例如,如果一个人对环境保护抱有积极的态度,并且实际上采取了保护环境的行动,那么他的行为就与态度一致。

2. 行为不一致当个体的态度与其行为相冲突时,我们称之为“行为不一致”。

例如,如果一个人对环境保护抱有积极的态度,但自己并没有主动采取保护行动,那么他的行为就与态度不一致。

3. 行为中立当个体对某个事件、人物或物体持中立态度时,其行为往往是不确定的、无规律的。

例如,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果他对环境保护既没有积极的态度,也没有消极的态度,那么他可能在一定情况下会保护环境,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可能没有任何行动。

4. 行为意图与行为一致和不一致相比,行为意图是一种预测个体在特定情况下的行为倾向。

例如,如果一个人对环境保护持有积极的态度,并且表示将来会采取一些行动来保护环境,那么我们可以预测他在未来的行为会与这一态度一致。

二、态度与行为变化的研究社会心理学中的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探究态度与行为变化的原因和机制。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研究领域和方法:1. 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个体的态度和行为发生不一致时,个体会感到不适,从而产生一种压力,促使其进行行为或态度的改变。

研究者通过实验方法验证了认知失调理论,并进一步探讨了认知失调对个体决策和行为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 态度和行为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 态度和行为

第四章态度和行为态度对行为的预测一、态度态度:是个体对事情的内在反应方式,这种积极的或是消极的反应是可以进行评价的,通常体现在个体的信念、感觉或行为倾向中。

评价世界的方法。

态度三个基本要素:认知(性质——想法和信念)感觉(自我的感觉和价值观——情绪反应)行为倾向(采取的行动或可观察的行动)普遍性假设:我们的个人信念和感受决定我们的公开行为,如果要改变行为,那么首先需要做的是改变我们的心智。

社会心理学家艾伦·威克研究得出的结论:1.学生对于作弊的态度与他们实际的作弊行为几乎没有关系2.对教堂的态度与星期天做礼拜的行为只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3.自我描述的种族观与真实情境中的行为几乎不存在什么相关罗伯特·埃布尔森:我们精通并擅长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原因,但却非常不善于做我们已找到原因的事情。

二、如何有效测量态度1. 直接测量:自陈法、行为观察法和问卷法2.间接测量:投射技术—主题统觉测验生理指标测量反应时测量——内隐联想测验和评估启动范式B 内隐联想测试:用反应时来测量人们概念联想的速度1998年至今500万人参加了测验:1.内隐态度普遍存在;2.内隐态度存在个体差异;3.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自己的内隐偏见。

外显态度(自我报告)和内隐态度都有助于预测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二者同时预测态度更准确。

形成于生命早期的态度:种族和性别态度,内隐态度更准确;其他态度如:消费行为、支持的政治候选人有关的态度,外显报告更有预测力。

三、态度何时能预测行为1.社会因素—对态度的影响2.其他因素何时对我们的行为影响最小总体原则:当观察个体总体的或通常行为而非单独的一次行为时,态度对于行为的预测效应更明显3.态度何时能够预测特定的行为(1)态度的特殊性水平当态度与行为具体相关时,态度确定能预测行为(2)计划行为理论指向行为的态度两个因素决定:感受到的重要人的期望A 人们对行为结果的信念—主观范式遵从期望的动机B知觉到的自我效能和自我控制感(有批评观点)4.态度何时有效(1)三思而后行,认真思考自己的态度——态度强度(2)提高人们的自我觉知—自我意识思考自己的态度,并觉知自己的行为让行为与内化的道德态度达成一致的镜子5.态度能够预测行为:(1)将影响态度和行为的其他因素最小化;(2)态度针对具体的行为。

解读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与行为社会认知与行动决策的关系

解读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与行为社会认知与行动决策的关系

解读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与行为社会认知与行动决策的关系解读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与行为:社会认知与行动决策的关系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

在社会心理学中,态度与行为是两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态度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事物、人或事件的态度倾向,而行为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中的动态反应。

本文将探讨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分析社会认知与行动决策对此关系的影响。

一、态度与行为的关系1.1 提出态度-行为一致性理论态度-行为一致性理论是研究态度与行为关系的重要理论之一。

根据该理论,个体的态度与其行为之间应该保持一致。

然而,在实际情况下,个体的态度并不总是能够准确预测其行为。

这引发了心理学家对态度与行为之间关系的更深层次研究。

1.2 探索态度-行为一致性的复杂性研究发现,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的社会认知和行动决策对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一致性起到重要影响。

社会认知是个体对社会环境中他人和事件的认知和解释过程,决定了个体对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行动决策是个体在实际行为中做出的决策,涉及到心理过程中的动机、目标和意图等因素。

二、社会认知与态度的关系2.1 认知不一致引发态度变化根据认知一致性理论,个体倾向于寻求自己认知上的一致性,当个体的认知与其态度不一致时,会产生认知冲突,从而引发态度的变化。

例如,当一个人的态度对某一政治观点持有正面评价,而其周围的社会认知环境却对该政治观点持有负面评价时,该个体可能会重新调整自己的态度以保持认知一致性。

2.2 社会认知影响态度形成和改变社会认知对个体态度的形成和改变有着重要影响。

个体在社会交往中接收到他人的意见和观点,通过社会认知的加工和解释,形成自己的态度。

此外,社会认知还通过社会比较和社会认同等过程,引导个体对特定事物或事件的态度形成和改变。

三、行动决策与行为的关系3.1 动机对行动决策的影响个体的动机是行动决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个体对于某一行为的动机高低会影响其是否会采取相应的行动。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行为与态度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行为与态度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行为与态度第四章行为与态度理论要点❖1.态度的基本理论❖2.态度可以预测行为❖3.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1.态度的定义及其分析 2.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3.偏见形成的原因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人们对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态度。

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态度,称为社会态度(social attitude)。

因此,我们所阐述的社会态度和态度是同义词。

心理学界最早肯定“态度”的是19世纪末期的心理学家朗格(Lange,1888)他把实验过程中,被试心理上的准备状态(或预备状态)称之为态度(attitude),这是态度的古典含义。

一、态度的定义所谓态度是对人、观念和事物产生的肯定与否定的情感。

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关于态度的定义有几十种,观点上也各有侧重,其中,G.W.Allport,G.Fridman,D.G.Myers,等人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

①G.W.Allport的定义Allport在《社会心理学手册》(1935)中指出,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系统化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对与某一对象有关的所有事物和情景的反应具有指导新的或动力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直接的,而且是动态的。

❖分析:Allport的定义是态度的经典定义,他强调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组成的一种内在心理结构,强调态度是个人行为的倾向。

②G.Fridman的定义❖弗里德曼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分析:这一定义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后期主要采用的定义。

③D.G.Myers的定义❖迈尔斯(1993)认为,“态度是对某物或某人的一种喜欢与不喜欢的评价性反应,它在人们的信念、情感和倾向性行为中表现出来”。

这种反应倾向由情感(affect)、行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和认知(cognition)组成,故此三者又称态度的ABC.❖分析:迈尔斯提出的态度定义是比较完整的定义之一。

《社会心理学》第4章:行为和态度

《社会心理学》第4章:行为和态度
我们都是伪君子吗?
态度何时能预测行为?
我们都是伪君子吗

“每个行为都源于一个想法。”(爱默生,1841) 态度(attitude)可以界定为个体对事情的反应 方式,这种积极或消极的反应是可以进行评价的, 它通常体现在个体的信念、感觉或者行为倾向中 (Olson & Zanna, 1993)。


态度ABC理论:
感觉( affect ) 行为倾向(behavior tendency) 认知(cognition,想法)
我们都是伪君子吗
最初,社会心理学家 认为:研究人们的态 度就是为了预测他们 的行为。 19 名 劫 机 犯 对 美 国 的仇恨令他们制造了 9.11自杀性恐怖事件, 这说明了极端的态度 可能会导致极端的行 为。
对于废品回收的态度(但并非对环境问题的总体态度)能预 测个体在废品回收中的参与行为(Oskamp, 1991)。 要通过说服来使个体养成健康行为习惯,我们最好改变个 体对于具体习惯的态度。(吸烟有害健康!)
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

态度何时是有效的
当我们的行为是自发做出的时候,我们的态度经常是潜 在地起作用。 我们将熟悉的原型付诸实施,并不深入思考我们正在做 的事情。 当我们在大厅里遇到熟人时,会下意识地打招呼(Hi)。 当餐厅服务员询问“吃得如何”时,我们下意识会回答 说“很好”,即使我们觉得饭菜并不怎么好吃。这种无 意识的反应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它可以使我们腾出精力 去做别的事情。 就像哲学家怀特海所说:“随着不假思索下意识即可操 作的事情的增加,人类文明就提高了很大一步。” 像习惯性行为——系安全带、喝咖啡、上课——意识很 难被激活(Ouellette & Wood,1998)。

《社会心理学》课程笔记

《社会心理学》课程笔记

《社会心理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它关注的是人们如何相互影响,以及社会环境如何塑造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社会心理学试图回答以下问题:- 个体如何感知和解释社会信息?- 社会环境如何影响个体的态度和行为的形成?- 个体如何在社会互动中形成自我概念?- 社会规范和文化因素如何影响个体的行为?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广泛,涵盖了以下几个主要领域:1. 社会认知- 研究个体如何感知、解释和评价社会信息。

- 包括印象形成、归因理论、社会知觉的偏差等。

2. 社会态度- 研究个体对他人、群体、事件或对象的评价倾向。

- 包括态度的形成、改变、测量以及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3. 人际关系- 研究个体之间的吸引、排斥、合作、竞争等互动关系。

- 包括人际沟通、友谊、爱情、冲突解决等。

4. 社会影响- 研究他人在场、群体压力、社会规范等因素如何影响个体的行为。

- 包括从众、服从、顺从、领导与追随等。

5. 社会化- 研究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如何通过学习社会规范、角色和文化来成长和发展。

- 包括儿童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再社会化等。

6. 群体心理- 研究群体内部的心理现象,如群体动力、群体决策、群体凝聚力等。

- 包括群体行为、群体互动、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的关系等。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来探索社会心理现象,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研究方法:1. 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在控制条件下,操纵自变量,观察因变量的变化,以探讨因果关系。

- 优点:可以精确控制实验条件,重复性强。

- 缺点:可能缺乏生态效度,难以推广到现实生活。

- 自然实验: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实验,但尽量控制变量。

- 优点:具有较高的生态效度。

- 缺点:控制变量较为困难。

2. 观察法- 自然观察:在不干预的情况下,观察和记录自然发生的行为。

- 优点:能收集真实行为数据。

社会心理学对态度与行为的关系的解释

社会心理学对态度与行为的关系的解释

社会心理学对态度与行为的关系的解释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然而,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却经常存在矛盾和不协调,有时行为与态度相反,有时态度与行为不一致。

这种矛盾和不协调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学者的兴趣,他们开始探究什么导致了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差异,并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复杂的交互作用。

虽然许多人认为态度决定了行为,但实际上这不是完全正确的。

事实上,许多情况下,人们的行为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态度。

这是因为人们的行为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包括社会压力、个人信念、经验等,这些因素都可能改变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一个常见的例子是,假设一个人对于保护环境非常认同,但他却每天开着大排量的汽车上班。

这种情况下,这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

这种差异的出现可能是由于个人的信仰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差异,社会压力的影响,以及行为本身对个人信仰的影响,等等。

另一个例子是,当心理学家要求参与者完成有关道德判断和行为的实验时,他们发现在一些情况下,参与者做出了与他们所声称的道德观点相反的行为。

例如,如果一个人相信自己是义无反顾的道德主义者,但在实验中他会欺诈或不公平地行事,他所采取的行为与他的道德观点是不一致的。

这些例子揭示了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的复杂性。

它们表明了人们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这可能是由于一系列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

因此,社会心理学家经常使用一种称为“情境理论”的方法来解释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试图考虑所有深层的因素和情境的影响。

除了情境理论之外,社会心理学家还使用了许多其他的方法来研究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例如,有些心理学家使用了“认知一致性理论”这一概念,这种理论指出,人们试图将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保持一致,因为这样做可以保持内心的稳定。

如果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不一致,他会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这被称为认知不协调。

社会心理学之社会态度

社会心理学之社会态度

第四章社会态度在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所谓态度,一直是两种传统社会心理学家非常重视的研究领域,甚至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还曾经形成过研究态度的高潮。

其主要原因就是态度进一步影响和完善我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认识,无论是我们对于他人的行为或社会环境的解释,还是我们对他人及群体的各种反应,或多或少都与我们所持的态度有关。

第一节态度概述一、态度的界定(一)态度概念的提出最早把态度这个定义引人心理学的是英国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赛(H·Spencer)。

他在《第一原理》中提出态度是一种先有之见,是把判断和思考导引至一定方向的先有观念或先有倾向。

这种看法,后来在兰格的实验中得到证实。

兰格在他关于反应时间的实验中发现,对某种事物的反应,事先有精神准备和没有精神准备是不一样的。

当被试者集中注意力于自己即将做出的反应时,其反应时间就会比其他集中注意力于即将来临的刺激的被试都的反应时间要短。

态度成为社会心理学中引人注目的概念,是从1919年托马斯(W·I·Thomas)等人的移民研究开始的。

他们在研究波兰移民问题时,为了说明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个人的影响和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从而假定了“态度”这个概念。

自此以后态度这个概念便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二)态度的定义由于人的社会态度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许多社会心理学家都根据自己理解对态度做出了不同的解释。

为了加深对态度概念的理解,有必要介绍几种影响比较大的定义。

1、萨斯顿(Thurstone)认为:“态度是一种评价或情感反应”,这是最简单的说法,他强调态度是主观的心理状态。

某人对某种对象在情感上的亲疏、远近就是态度。

2、奥尔波特(Allport)提出:“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系统化了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的反应具有导性的或动力性的影响。

”这种定义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他强调的是从兰格时代起就为人们所重视的行为反映的准备状态。

3、杜博(Doob)认为态度是“含蓄的、驱动力产生的,在个人交往中被认为在社交方面是很重要的一种反应。

社会心理学教案

社会心理学教案

社会心理学教案一、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1.1 教学目标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掌握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理解社会心理学在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社会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市场营销、社会工作、教育等1.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引导学生们分享他们对社会心理学的了解和认识老师讲解:通过PPT或教材,详细讲解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们分析其中的社会心理现象二、第二章:个体社会化与自我认知2.1 教学目标理解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和影响因素掌握自我认知的形成和作用机制探讨自我认知在人际关系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性2.2 教学内容个体社会化的概念和阶段自我认知的构成要素和形成过程自我认知在人际关系和个体发展中的作用2.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分组讨论个体社会化和自我认知的关系角色扮演:让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体验自我认知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和体验结果三、第三章:人际关系与沟通3.1 教学目标理解人际关系的类型和特点掌握有效沟通的技巧和方法探讨人际关系和沟通在社交活动和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3.2 教学内容人际关系的分类:亲密关系、友谊关系、社交关系等有效沟通的要素和障碍人际关系和沟通技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3 教学活动情景模拟:让学生们模拟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和沟通场景沟通训练: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们的人际沟通技巧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模拟和训练结果四、第四章:群体行为与团队动力4.1 教学目标理解群体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掌握团队动力的形成和作用机制探讨团队动力在组织管理和团队协作中的重要性4.2 教学内容群体行为的概念和分类团队动力的构成要素和作用机制团队动力在组织管理和团队协作中的应用4.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分组讨论群体行为和团队动力的关系团队建设活动:组织一些团队建设活动,让学生们体验团队动力的重要性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和活动结果五、第五章:社会影响与顺从行为5.1 教学目标理解社会影响的类型和机制掌握顺从行为的原因和后果探讨社会影响在广告宣传和社会变革中的重要性5.2 教学内容社会影响的分类: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顺从行为的原因:如社会规范、群体压力等社会影响在广告宣传和社会变革中的应用5.3 教学活动案例分析:让学生们分析一些广告宣传案例,了解社会影响和顺从行为在其中的作用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分组讨论社会影响和顺从行为的关系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分析和讨论结果六、第六章:态度与偏见6.1 教学目标理解态度的构成和功能掌握偏见和歧视的形成机制探讨态度和偏见在个体行为和社会互动中的重要性6.2 教学内容态度的概念和构成要素: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偏见的类型和影响因素态度和偏见在社会互动和冲突中的作用6.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态度和偏见的关系角色扮演:让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偏见和歧视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和体验结果七、第七章:Stereotypes 与刻板印象7.1 教学目标理解刻板印象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刻板印象的形成和改变机制探讨刻板印象对个体行为和社会认知的影响7.2 教学内容刻板印象的定义和形成原因刻板印象对个体行为和社会认知的影响打破刻板印象的方法和策略7.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刻板印象的形成和影响案例分析:让学生们分析一些刻板印象的案例,了解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和分析结果八、第八章:社会认同与群体归属感8.1 教学目标理解社会认同的概念和作用掌握群体归属感的形成和影响因素探讨社会认同和群体归属感在个体行为和群体冲突中的重要性8.2 教学内容社会认同的概念和作用机制群体归属感的形成和影响因素社会认同和群体归属感在群体冲突和合作中的作用8.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分组讨论社会认同和群体归属感的关系角色扮演:让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体验群体归属感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和体验结果九、第九章:网络社会心理学9.1 教学目标理解网络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掌握网络社交行为和影响因素探讨网络社会心理学在网络传播和社交网络中的重要性9.2 教学内容网络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网络社交行为的类型和影响因素网络社会心理学在网络传播和社交网络中的应用9.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分组讨论网络社会心理学的影响和现象案例分析:让学生们分析一些网络社交行为的案例,了解其背后的心理机制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和分析结果十、第十章:应用社会心理学10.1 教学目标理解社会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掌握社会心理学在解决社会问题和促进社会和谐中的作用探讨社会心理学在个人发展和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性10.2 教学内容社会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如教育、市场营销、社会工作等社会心理学在解决社会问题和促进社会和谐中的作用社会心理学在个人发展和职业生涯中的应用10.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分组讨论社会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和作用案例分析:让学生们分析一些社会心理学的应用案例,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和分析结果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第二章:个体社会化与自我认知重点环节:自我认知的形成和作用机制,以及个体社会化与自我认知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关于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如何受真实的和想象的他人存在影响的学科。

(主要研究社会思维、社会影响、社会关系)第二章社会情境中的自我自我概念:就是自己对自己的意识,是自己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认识自己的各方面的特征. 生理我、社会我、心理我.自我图式:是个体按照特定方式组织与自我有关的信息的概念结构。

社会比较的效应同化效应:当社会比较信息对界定自我提供解释框架时,个体会把信息融入到自我概念中,产生同化效应。

对比效应:当社会比较信息是一种比较标准并对个体的自我评价有伤害时,个体会把信息排除在自我概念之外,产生对比效应。

自我效能:自我效能主要指个体关于自己能够处理不同情境问题的乐观信念。

控制点:人们认识到的致使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的可控程度。

认为内在因素具有控制力的人即内控者……对控制力所在位置的稳定认知倾向即控制点.习得性无助:将多系失败无条件地归因于自身因素的个体,会习得一种自我失控感,认为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是无效的,因此会放弃努力,被动屈从,变得淡漠而毫无激情。

即从自己的行动中习得了无助感.自尊指个体对自己的态度.包括三个含义:整体自尊:个体对自己的积极态度.自我评价:个体对自己能力和特性的评价,为自己骄傲。

自我感受:瞬间的情绪状态和自我体验。

印象管理:指个体通过一定的方式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印象的过程。

虚假普遍性效应:在道德方面,当人们行为不佳时,人们会高估自己观点和立场的普遍性。

虚假独特性效应:在能力方面,当人们成功时,人们会把自己的才智和品德看成是超乎寻常的.自我设妨:指人们为自己制造障碍和借口,以便在表现不佳时避免自责的策略。

第三章社会知觉与社会判断社会知觉: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检索相应的信息,并对社会性信息赋予意义,从而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决定自己的反应的信息加工过程。

图式:指围绕某个中心主题,帮助人们组织社会信息的心理框架。

信念固着:人们关于自己和社会世界的观念会保持下去,即使知道支持这些信念的证据是虚假的,固有的信念也还会继续保持。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高频考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高频考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

2、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它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知过程: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等。

3、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

主要表现在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4、条件反射的第一信号系统:(巴甫洛夫)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望梅生津”条件反射的第二信号系统:(巴甫洛夫)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谈虎色变”5、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神经细胞的活动状态。

抑制:神经细胞处于暂时性的减弱或停止的状态。

6、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构造主义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及激情状态三种元素。

代表人物是冯特和铁钦纳。

研究方法是实验内省法。

(德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把意识看成一种持续不断的、川流不息的过程,提出“意识流”的概念。

创始人是詹姆士,代表人物有杜威和安吉尔。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的方法进行客观的研究。

代表人物是华生。

(美国)格式塔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

创始人为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

(德国)精神分析心理学:(西方心理学的第二势力)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的研究。

弗洛伊德(奥地利)人本主义心理学:(西方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罗杰斯(美)现代认知心理学: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

奈塞尔、皮亚杰(瑞士)第二章认知过程1、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社会心理学第4章 行为和态度

社会心理学第4章 行为和态度

本章讲述的主要问题:
态度是否决定行为? 行为何时决定态度? 为什么行为会影响态度? • 建议:通过行为改变我们自己
• 从心理学角度定义态度:
• 态度:是个体对事情的反映方式,通 常体现在个体的信念、感觉和行为倾 向中。 态度为我们提供了评价世界的 一种有效方法,指导我们对外部环境 作出快速反应。
行为何时决定态度
• “如果有人长时期地对自己一副面 孔,而对别人另一副面孔,那么, 最后他会分不清到底哪个才是真 的。”

——Nathanial Hawthorne,1850
• 注:霍桑(1804-1864 ),美国小说家, 长篇小说《红字》的作者。
• 除了家喻户晓的态度决定行为,心 理学家告诉我们:
• 第二天就开始出现囚徒的反叛, 然后狱 警们也开始进入状态, 开始运用体罚, 以及让某些囚徒住好的监房等手段进行 分化。有些犯人由于受不了压力, 出现 情绪崩溃, 但是渐渐进入状态的警察竟 然认为这是装疯卖傻,想趁机逃出监狱, 不予理会。 • 这种情况一天天变得多起来,狱警也渐 渐的更有控制欲。 但是有意思的是, 十几个来参观这个实验的人——甚至包 括这些被试的亲戚,都认为这里的情况 没有什么不对劲。
• (三)登门槛现象
• 又称登门槛效应,当个体先接受了一个 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更 可能接受一项更大、更不合本意的要求, 这叫做“登门槛”效应(the “footin-the-door” effect),又称得寸进 尺效应。 • 这个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 与弗雷瑟于1966年做的“无压力的 屈从——登门槛技术”的现场实验中 提出的。
不起的。”
• 杨新海具有较为典型的“犯罪人格”, 这种人较早开始犯罪,由于各种原因 不再返回正常人的生活轨迹,而以犯 罪为生,并在犯罪行为中,逐渐形成 及强化犯罪的嗜好、习惯、观念、态 度,出现与犯罪相适应的情感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源是否在该方面有专长 来源的劝导是否真诚
注意“睡眠者效应”的存在。
(2)沟通来源的吸引力也会影响到沟通的效果。
沟通来源越有吸引力,其说服力就越大。
沟通来源被信息接受者所欣赏——明星代言 沟通来源与信息接受者之间相似程度较高——平民化的代言
(3)沟通信息的内容本身影响劝导的效果。
C、个人的角度
——偏见的持续与个人的“权威人格”等因素有关。
权威人格的特点:
固守传统的等级观念 顺从、认同强有力的权威形象,敌视他群体的人 对周围的事物好作两分法的简单判断。
5、偏见的消除
A、在群体活动中、在不同的群体之间建立共同的目标。 B、使先前相互隔离的群体成员进行平等的交往和接触。 C、在认知上将外群成员的个体化。 D、制定有助于消除偏见的社会规范。 E、提高自身知识修养水平。
劝导不仅要看是什么人说的,而且要看他说的是什么。
影响因素: A、信息的相差效果 B、信息的情绪效果——理性说服、感性说服
(4)对信息加以不同形式的组织也会产生不同的 劝导效果。
霍夫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进行的“单面和双面传播” 的实验。
——战争不会马上停止,打败日本还有一场恶仗。
(6)沟通的效果和沟通的情境有关系。
不同的情境会造成不同的沟通效果。
如情境令人欢快,会提高劝导的效果;反之,情境令人不快则会降低 劝导的效果。
3、利用团体的力量 。
从团体关系着手,如制定团体规范、团体公约,可能有效 地改变态度。
二战期间,美国关于食用动物内脏的劝服实验
4、引导个体与态度对象接触。
四、偏见
1、偏见的定义
偏见指的是对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 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
“假如我看见某人进入(一个机场),他头上戴着 尿布似的东西,而且用风扇皮带将那玩意缠在脑 袋上,那么这家伙就应该被逮起来。”
——美国国会议员约翰·库克西
所谓天堂,是一个有着美国式的房屋、中国食品、 英国警察、德国汽车和法国艺术的地方。
所谓地狱,是一个有着日本式房屋、中国警察、 英国食品、德国艺术和法国汽车的地方。
偏见与歧视
1)偏见是一种否定性的态度,而歧视则是一种针对特定 群体及其个体成员的不公正的、否定性的行为。
2)偏见和歧视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必然的。
2、偏见的特点
不符合事实 过度类别化 先入为主 不容易改变
——伪君子
第三,社会态度具有持久性特征。
一旦形成,态度便具有相对的持久性。
第四,方向性。
态度总是具有赞成或反对的方向特点,有时反映出态度的 中性性。
第五,态度的复杂性。
个体并不是经常表现出与内心态度相一致的外部行为。
二、态度的形成
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 1、外因——社会环境的影响
3、偏见的形成原因P163
其一,群体间的利害冲突 其二,社会化的影响 原因:
A、文化层面
——一群人所共有的态度可以成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而这种意识形 态经传播又会反过来支持个人的态度与观念。
B、社会层面
首先,人们首对先偏是见人们及对其偏规见及范其存规在范持从有众的性从众。性。 其次,是领导人的支持。 再次,是社会和生活环境的支持。
家庭、同伴、团体等。
2、内因——自身的观察学习
三、社会态度与行为
(一)社会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社会态度与行为是否相关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二)抑制态度与行为联系的因素
1、参与度的高低。 2、行为实施的可行性。 3、认知和情感之间联系不紧密。 4、变化的条件。 5、态度本身是否足够强烈。 6、是否有矛盾或冲突的态度存在。 7、群体舆论压力。
第四章 社会态度与行为
一、什么是态度
态度——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 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 状态。
2、态度的构成
(1)认知成分:人对于对象的所有思想、信念及知识 。 (2)情感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情绪反应 。 (3)行为成分:个人指向态度对象的行为倾向 。
四、如何影响他人的态度
1、改变他人行为的参与度。
通过提供试用、优惠券、现场展示、搭售等引导手段。 行为通常能直接导致认知、情感等态度的形成。
2、恰当的劝导
沟通的来源、沟通的信息、沟通的目标、沟通的情境。这 四个方面的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着劝导和态度转变的效果。
(1)沟通来源的可信性高要比可信性低更易于劝 导人们改变态度。
单面传播和双面传播效果哪个更好受以下两大因 素的影响:
A、受众的文化程度。
B、受众先前的态度。
双方面论据的传播对态度改变有效,而单方面论据的传播 则对态度的维持更为有效。 •
(5)沟通目标本身的特点直接影响到劝导的效果。
沟通目标本身的特点对劝导的效果有着明显的影响:
第一,沟通目标的人格特征。——自尊心、文化水平等 第二,沟通目标对原有态度的信奉程度。 第三,沟通目标是否经过预防。——接种预防、支持预防
3、态度产生的基础
1)根据相关事实而形成态度。 2)根据感觉和价值观形成态度。 3)以行为为基础形成态度。
4、态度的特点
第一,社会态度具有对象性特征。
任何态度都指向于某一具体的对象。
如: ——我对此感到非常愤怒 ——我很讨厌他
第二,社会态度具有内在性特征。
态度不能从外部直接观察到,而只能间接地从一个人的表 情、意向和行为中推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