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课件第三章 社会态度课件

合集下载

社会态度(社会心理学)

社会态度(社会心理学)

03
社会影响与群体压力
社会影响的类型
01
02
03
直接社会影响
个体在特定情境下受到他 人的直接行为或言语影响, 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或行 为。
间接社会影响
个体通过接受他人的暗示、 感染或模仿等间接方式, 逐渐接受某种态度或行为。
群体压力
个体在群体中受到群体规 范和群体成员的期望,从 而产生压力和从众行为。
刻板印象和偏见。
积极接触
鼓励不同群体之间进行积极接 触和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和尊
重。
自我反思
个体需要自我反思,意识到自 己的偏见和刻板印象,并努力
克服和改变。
培养多元文化能力
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和价 值观,增强多元文化意识和能
力。
05
社会态度与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的定义与形成
定义
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固定看法或评价,通常基于偏见或 先入为主的观念。
形成
刻板印象的形成通常源于人们的经验、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等因素,人们在日 常生活中通过观察、交流和经验积累逐渐形成对某些人或事物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的影响与后果
影响判断
刻板印象会影响人们对人或事 物的判断和评价,导致不客观
、不准确的认知和行为。
社会偏见
刻板印象是导致社会偏见和歧 视的主要原因之一,它阻碍了 人们的平等和互相尊重。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态度决定行为
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往往会影响其行为,例如对环保的态度可能会影响一个人是否会选择 使用公共交通。
行为改变态度
通过实践和体验,人们的行为可能会改变其原有的态度。例如通过旅行体验不同的文化, 可能会改变一个人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态度。

社会心理学完整版ppt课件

社会心理学完整版ppt课件

幸福感和心理健康 研究
随着社会对幸福感和心理健康 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社会心理 学将更加注重这方面的研究。 它将探讨如何提高人们的幸福 感和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社会 的和谐发展。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发展
从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到实证研 究的历程,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 学科。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研究对象
个体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群体心理、人际互动和沟通等。
任务
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社会心理现象,揭示其本质和规律 。
社会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与心理学的关系
与文化人类学的关系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而社 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专门 研究社会情境中的心理现象。
指个体对某一社会客体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成分。
社会态度的结构
由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意向成分组成。其中,认知成分是对态度对象的认知和理解 ;情感成分是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行为意向成分是指对态度对象所采取的行动倾向。
社会态度的类型
根据态度的强度和稳定性,可分为强烈态度和微弱态度;根据态度的指向性,可分为内隐 态度和外显态度。
社会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跨文化研究
网络社会心理学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跨文 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社会 心理学将更加注重不同文化背 景下的心理和行为研究,为跨 文化交流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 指导。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 ,网络社会心理学将成为一个 新兴的研究领域。它将探讨网 络环境中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如网络成瘾、网络暴力、虚拟 社交等。
培养批判性思维
通过培养个体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使其能 够理性分析群体意见和观点,不盲目跟从他人。

社会心理学——态度PPT课件

社会心理学——态度PPT课件
欢还是讨厌?是尊敬还是鄙视? 3、行为倾向成分:行为的准备状态,例如是
想要避开还是靠近? 一般而言,三种成分是相互协调一致的。但
有时会发生三种成分不一致的情况,这个时 候,其主要作用的是情感成分。
3
2020/2/21
(三)态度在人际交往中的功能 1、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功能
不同的态度给他人造成不同的印象, 直接影响了人际关系。
2020/2/21
1、沟通内容的真实性
实验:改变烟民的抽烟态度
高恐惧组:宣传内容为吸烟一定导
致肺癌,用电影播放患肺癌者的手术过
程,烟民能看到患者的肺叶和胸腔全部
糜烂
中恐惧组:宣传内容为吸烟有害健
康,可能引发多种疾病,看了些患者肺 部的X光片
36.4%,68.8%
19
2020/2/21
2、劝说内容的组织
5
2020/2/21
3、对人际关系的防卫功能 当面临内外威胁时,态度具有自我
防卫的功能。首先表明自己的态度,然 后采取一定的行动。
例如,晏子使楚,“使狗国者,从 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其傲然、不屈的态度和巧妙的言语维护 了自己的尊严和国家的尊严。
6
2020/2/21
二、态度的形成
(一)态度的形成过程
(2)威望指专业性和可靠性
专业性:权威性、学历、职业等
例如,高露洁“我的爸爸是牙医”;佳洁士“中华医 学会权威机构认证”
可信性:说服者的人格特征、外表仪态以及讲话 时的信心、态度等
若既有专业性又有可信性,说服效果会很好, 14
例如高露洁中小强的爸爸
2020/2/21
3、说服者的身份和动机 马路上的推销者;熟人推荐
9
(二)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社会心理学讲义社会态度 PPT

社会心理学讲义社会态度 PPT
② 在认知不平衡时,两位心理学的解释 是不同的。纽卡姆则认为,A、B两者中,不 必确定谁是认知体系中的主体。
3、 菲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① 菲斯汀格认为有许多认知因素,这些认知 因素之间有些是相互独立的,有些是相互关联的。
② 他认为,认知因素之间的失调会使心理上 发生不愉快,有时有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感,就会设法去减轻或解 除这种不协调状态;认知因素之间失调强度越大, 则人们想要减轻或解除失调的动机也愈强烈。
态 度 变 化



宣传恐怖程度
③ 双方面宣传和单方面宣传
哈夫兰特的宣传实验
研究结果表明: 关于教育程度低的士兵来说,单方面的宣传容易 转变他们态度,他们都接受了这一观点;关于文化程 度较高的士兵来说,进行正反两方面的宣传的效果好。
士兵最初的态度和宣传者所强调的方面一致时, 单方面宣传有效;若最初态度与宣传者的意图相矛盾 时,双方面宣传更有效。
3、 影响社会态度转变的因素
宣传者的威信
宣传效果与宣传者威信的关系:宣传者本身威信高 则其宣传效果好;宣传者威信不高则其宣传效果差。 宣传者威信的高低与其效果是成正比的。这种正 比例关系发生在较短的时期内。
时间一长,不管是有威信的宣传者依然无威信的宣 传者,两者的宣传效果无多大的差异。
宣传者的威信由两个因素构成,即专业性与可信性。
第二,假如宣传者要求人们能够延长一段时间改 变态度,则不必过分强调危险,因为恐惧心理会随时 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但人们理智上却是清楚的,而 且会逐渐占上风,认识到应该重视它,转变原先的态 度。情绪性作用和理智性作用关于态度的转变随问 题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心理学研究表明,宣传恐怖程度和人们的 态度变化呈倒“U”形的关系,参看下图。

社会态度(社会心理学) ppt课件

社会态度(社会心理学)  ppt课件
协调的认知数量*认知重要性
ppt课件
14
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
– 改变认知,使之与自己的其他认知 保持一致
– 改变行为,使对行为的认知与其他 认知一致
– 增加新的认知,使原有的认知矛盾 得到合理解决
ppt课件
15
*认知失调及其解释
(1)决策后认知失调 决策几乎总会引起失调,因为我们不得
不在几个选择中作出决定 提高我们选择的对象的评价,或降低对
ppt课件
29
(二)角色扮演法 (三)团体影响法 (四)活动参与法
ppt课件
30
七、偏见
什么是偏见? 偏见是怎样产生的? 如何能够减少偏见?
ppt课件
31
1 什么是偏见
偏见是对某一个体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 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
偏见的认知成分是刻板印象
– 刻板化——是把同一个特征归属于群体的每 一个人,而不管群体成员中的实际差异。
行为是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表现出来的, 受到情境中的压力,或者考虑到行为的 结果对自身不利,可能会改变行为的方 向,表现出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
ppt课件
6
三、态度的形成过程
1 模仿与服从:态度形成始于两种方式,一 为自愿的不知不觉的模仿,另一是屈服于 外界压力的服从。服从是人们为了获得物 质与精神报酬和避免惩罚表现出的相符行 为。
ppt课件
8
四、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 社会环境影响 主要通过社会规范、准则的要求
和约束,各种思想观念的宣传和教 育,风俗习惯的潜移默化和文化的 熏陶等方式进行。
– 这种影响具有选择性、持久性、多元 性、宏观性
ppt课件
9
2 家庭的影响
– 家庭的教育和抚养方式具有决 定性的作用。

社会心理学课件之社会态度

社会心理学课件之社会态度

四、态度形成的主要因素
• 态度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 • 社会环境因素
– – – – – 大众传媒 家庭 学校 同伴 团体规范
• 自我控制因素 • 同化和内化的心理过程
五、态度形成与改变的理论
• 1、三阶段理论(H.C.Kelman,1958) • 1) 服从(obedience):态度形成的开始,个体按社会规 范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与他人一致,以获得奖 励避免惩罚。行为受外因控制,服从是表面的、暂时的 • 2) 认同(identification):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态度,
使自己与他人一致。情感因素起明显作用,依赖于他人对
个体的吸引力。 • 3)内化(internalization):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个体真 以理智,即认知成分为基础的。
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
2、态度变化理论
(一)认知平衡理论 也叫P—O—X模型,由心理学家海德提出。 人们的认知系统中几种评价态度或感情之间 有趋向一致的压力。认知处于平衡状态时,能引 起一种满意的状态,而认知处于不平衡时就力求 趋向于平衡,或改变现存的某种认知因素,或添 加一种新的认知,以校正不平衡。
题序 分值 1. 4. 6. 9. 14. 18. 项目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维持正义,战争是必要的 战争是没有道理的 战争通常是维护国家荣誉的唯一手段 战争徒劳无功,甚至导致自我毁灭 国际纠纷不应以战争方式解决 无战争即无进步
(7.5) (0.2) (8.7) (1.4) (3.7) (10.1)
B、 李凯特量表
– 情感(Affect):个人对态度对象的情绪情感体验。 – 行动倾向(Behavioural tendency ) :行为前的一种心

《社会心理学》全套课件 态度

《社会心理学》全套课件 态度

态度的功能与作用
(一)态度的功能 适应、自我防御、价值表现、认识或理解
(二)态度的作用 社会性判断、耐力、学习效果、工作效率
适应功能
人的态度都是在适应环境中形成的, 形成后起着更好适应环境的作用
自我防御功能
态度作为一种自卫机制,能让人从中受 到贬抑时来保护他们自己
价值表现功能
在很多情况下,特有的态度常表示一 个人的主要价值观和自我概念
4、态度影响工作效率
满意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
社会态度与外显行为
态 值
价值是态度的核心 价值就是态度的对象对人的意义
经济的价值。认为生活的主要目的是财产的得失。 理论的价值。力求在知识系统内发现新东西。 审美的价值。把美作为人生的根本意义。 权力的价值。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支配他人。 社会的价值。认为最有意义的工作是增进社会福 利。 宗教的价值。把精力放在追求神秘的东西上。
态度
attitude
主要内容
态度的定义及其分析 态度的功能与作用 社会态度与外显行为
态度的定义及其分析
(一)态度的定义
(二)态度决定于价值
情感因素
个人对某个对象持有的好恶情感,也 就是个人对态度对象的一种内心体验
意向因素
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即行为 的准备状态
分析
三者发生矛盾,起主要作用?
认识或理解功能
一种态度能给人提供一种作为建构实 施手段的参照框架,因此它能引起意义感
态度的作用
1、态度影响社会性判断 2、态度影响耐力 3、态度影响学习效果 4、态度影响工作效率
1、态度影响社会性判断
哈斯托夫
2、态 度 影 响 耐 力
兰伯特等
效忠态度
3、态度影响学习效果

社会心理学行为和态度ppt

社会心理学行为和态度ppt
我们得态度能够预测我们得行为:(1)如果把“其她因素得 影响”最小化;(2)如果态度与预测得行为(比如对投票得 研究)紧密相关;(3)如果态度就是强有力得(以某一些事提 醒我们牢记这点)。
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得所想所感与我们得所为会紧密相gy
行为何时决定态度
19 名 劫 机 犯 对 美 国 得仇恨令她们制造了 9、11自杀性恐怖事 件,这说明了极端得 态度可能会导致极端 得行为。
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
也有研究显示:没有证据表明改变态度会导致行 为得变化。
社会心理学家艾伦·威克(Allan Wicker)得研究 更表明人们表现出得态度很难预测她们得各种 行为。如:
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
态度何时能预测行为
行为与我们表达出得态度之所以不同就是 因为二者都受到其她因素得影响。
一个社会心理学家找出了40个令她们之间关系复 杂得因素(Triandis,1982;Kraus,1995)。
如果我们能够控制影响行为得其她因素——让其 她所有条件恒定——那态度可以精确地预测行为 吗?
简而言之,我们似乎会倾向于根据自己得听众来调整 我们得讲话内容,并且在说过以后也会相信这歪曲得 信息。
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
聚焦:语言变成信念
心理学家雷一海曼(Ray FIvxnan, 1981)描述了 一个瞧手相得人就是如何来说服自己相信手相术 有用得。
我十多岁得时候开始瞧手相,以贴补魔术表演与心灵感应 得收入。开始时我并不相信手相术。但我知道要顺利 “叫卖”我就必须首先相信。几年来,我成了一个手相术 得虔诚信徒。一天晚上斯坦利、杰克斯——一个我尊敬 得专业心相大师——巧妙地建议我,如果故意将手掌上得 掌纹与书上描述得相反,那将就是一个非常有趣得实验。 我照这样接待了几个客户。令我惊奇与恐惧得就是,我得 解释像以前一样成功。从那时起我对这种说服我们(包括 “瞧手相”者与客户)得巨大力量产生了兴趣。当事实并 非如此得时候,这种力量会让我们说服自己它得确就就是 这样得。(p、86)

社会心理学课件第三章 社会态度

社会心理学课件第三章 社会态度
一、自我评定法 自陈量表 • 总加量表法 • 社会距离量表 • 语义测量
• 总加量表 • R.A.李克特(1932) • 针对某个态度对象设计,由若干个问题组 成,根据被测者对各个问题所作反应给予 分数,以代表该人对某个事物所持态度的 强弱。
– 自杀态度量表 – 婚姻态度量表
自杀态度量表
• 分为四个维度 1.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 2.对自杀者的态度 3.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 4.对安乐死的态度
• 对考试作弊的态度 • 对麦当劳的态度 • 对奥运的态度 • 对《江南style》的态度
二、态度的特征 (一)态度的习得性、指向性、稳定性 • 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 • 态度指向特定的对象 • 态度一旦形成,持续相当长时间
(三)三类态度 根据三个因素在态度中起作用的大小分为: • 基于认知:根据人们对态度对象性质所持的信
无电影,有指示 有电影,无指示 有电影,有指示
2、单面说服与双面说服
单面说服:只提供与对象有关的一方面信息 取决于听众
– – – – 对于持赞同态度的人,单方面论证更有说服力; 对于持反对意见的人,双方面论证更有说服力; 对于对相反观点有所了解的人,双面论证更有说服力; 对于受教育水平较高,分析能力强者,双面论证更有说 服力。
• 双重态度模型
– 相同态度对象的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能共存于人的记忆中。 – 存在双重态度时,内隐态度被自动激活但难以检索,外显 态度需要较多的心理能量检索。 – 即使外显态度被人们从记忆中检索出来,内隐态度也还会 影响人们那些无法有意识控制的行为反应。 – 外显相对易于改变,而内隐态度较难
第二节 态度的测量
实际心理状况:态度
回答 到过的旅馆 不愿意 43 不能确定, 3 根据具体情 况而定 愿意 1 到过的餐馆 75 6 未到过的旅馆 未到过的餐馆 30 76 2 7

社会心理学 第三章 社会态度

社会心理学 第三章 社会态度

7
第三章 社会态度
三者的关系
☆在态度的三个因素中,认知因素是基础;情感因素对 态度有调节作用,一般说三个因素是相互协调一致的; ☆但有时候不一致,而当三者发生矛盾后时情感因素则 起主要作用; 例1:许多人虽然认识到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坏处,浪费时 间精力,还耽误学习,打算不玩了,但由于太喜欢(游 戏)而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3.影响态度与行为一致的因素
※行为本身可否实施 ※态度目标与行为目标是否一致 ※情景 ※时间 ※态度对象的特点
第三章 社会态度
4.态度什么时候可以预测行为?
§强硬的、明确的、稳定的态度与行为有高度一致性; §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常常比通过间接形式获得的“二
手”态度更能决定行为; §态度的重要性关乎切身利益; §当我们观察个体经常行为而非单独的某一次行为时,
第三章 社会态度
3.态度的稳定性与持久性
一致性亦即稳定性,它指在不同情境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态 度会倾向于一致。
一贯性指时间特征上的持久性,即态度形成后,它会在新的 态度改变要求出现前一直保持不变。
4.态度的简单性与复杂性
态度可能是简单明确的,比较容易确认和保持;也可能是复杂 的,不太容易形成一个明确的指向,有时甚至会出现矛盾、冲 突现象。
第三章 社会态度
(二)行为决定态度吗?
1.角色 津巴多的斯坦福监狱实验 “角色”决定态度? 电影《死亡实验》
第三章 社会态度
2.社会行为
第三章 社会态度
3.表情与态度
第三章 社会态度
德国心理学家斯特拉克与其同事的研究发现,当人们用呀咬住一支钢笔 时(会牵动笑肌)比仅仅用嘴唇(不会牵动笑肌)含住它时,人们会感 觉卡通片更加有趣。
第三章 社会态度

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及其改变课件

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及其改变课件

环境压力 社会舆论、风气和时尚 个体的角色身份参与 团体及特定情境场合的要求
PPT学习交流
27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四、合理行动理论
对行为X的 后果的信念
对行为X的 规范性信念
对行为X的
PPT学习交流
30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二、偏见的构成要素
情感成分:偏见 认知成分:负面的刻板印象 行为成分:歧视
PPT学习交流
31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显扬亲名 •思慕亲情 •娱亲以道 •使亲无忧 •随侍在侧
•奉养双亲 •爱护自己 •为亲留后 •葬之以礼 •祀亲以礼
PPT学习交流
16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孝道的来源
•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 严父。……父子之道,天性也。”(孔子《孝经·圣 治章》)
四、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
我是反对暴力
态度一旦形成,可以以两 种形式存在:
的吧?
外显态度:有意识,报告 法
内隐态度:无意识,实验 测量
PPT学习交流
8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最新社会心理学行为和态度ppt课件

最新社会心理学行为和态度ppt课件

我们的态度改变是因为我们想要保持认知 间一致性
决策后不协调
当做出重要决策后,我们经常会过高地评 价自己的选择而贬低放弃的选择,从而减 少不协调
买房,挑股, 选择配偶 在做出决策后主观上会夸大收益,忽略风险
自我知觉理论
倾听自己的语言,则可以了解自己的态度;观察自己 的行为,则可以提示自我信念有多么坚定。
社会心理学行为和态度
导读大纲
态度何时决定行为?
行为何时决定态度?
为什么行为会影响态度?
读后感
导读大纲
态度何时决定行为?
行为何时决定态度?
为什么行为会影响态度?
读后感
行为何时决定态度?
态度紧跟随行为
态度会影响行为 行为也会影响态度
行为决定态度
角色扮演
当我们扮演一种新的社会角色时,起初我们可能觉得 很虚假,但是很快我们就会适应
1、提出了“行为意向”这一中介变 量,而“行为意向”取决与有关行为的 态度和规范。
2、规范是社会或群体接受或允许 的行为的准则。
3、个体有关具体行为的信念影响 态度和规范。
行为-结果的关 系的信念
态度
群体与社会规 范的信念
规范的知 觉
感知的情景或内在约 束

为 意
行为

行为意向模型
态度与行为——认知失调理论(费斯廷格)
例如:你虽然知道“诚实是最好的”, 但当书店服务员多找给你零钱时,你并未 指出;或者你教育孩子每餐饭后要刷牙, 但自己却不这么做。
认知的一致与否并不决定于是否符 合客观逻辑,而决定于个体的心理逻辑。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个体将试图去 减少这种不协调及由此产生的不适。 同时,没有人能够完全避免不协调状态。

社会心理学 第三章 社会态度

社会心理学 第三章 社会态度

7
第三章 社会态度
三者的关系
☆在态度的三个因素中,认知因素是基础;情感因素对 态度有调节作用,一般说三个因素是相互协调一致的; ☆但有时候不一致,而当三者发生矛盾后时情感因素则 起主要作用; 例1:许多人虽然认识到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坏处,浪费时 间精力,还耽误学习,打算不玩了,但由于太喜欢(游 戏)而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1.依从 人们由于外在压力,为了达到一个更重要的目标,而改变自己的态
度反应或表面行为。 2.认同
个人的自我同一性与他人或群体存在依赖关系,或者说个人情感上 存在与别人与群体的密切联系,从而接受某些观念、态度或行为方式。 3.内化
个人获得新的自觉的认知信念,并以这种信念评判自己的价值时所 发生的完全的态度改变。
第三章 社会态度
(二)问卷法 是进行调查访问的一种重要方法,也用于态度的测评。
第三章 社会态度
(三)投射法 投射法是一种心理测验的方法,是通过间接的方法来了 解人们对某事、某人的态度。通常是向被试提供一种情 景刺激,通过分析这一情景刺激在人们头脑中所引起的 联想或想象来推测其态度。这种联想是人们内心深处的 想法、愿望、要求以及思想方法等无意识的反映。优点 是被测者不知道测试者的意图,难以作假。缺点是分析 时,测试者的主观性很大。
第三章 社会态度
五、态度的改变
第三章 社会态度
(一)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1.说服者方面的因素(谁说的?) 2.被说服者方面的因素(说给谁?) 3.说服信息方面的因素(说了什么?)
第三章 社会态度
1.信息的说服者(谁) (1)可信度 (2)吸引力 (3)睡眠者效应
第三章 社会态度
1.信息的说服者(谁)
一般来说,说服者的权威越高,越是某 个方面的专家,说服对象改变态度的程 度就越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知己 同社团 做邻居 同事 远交 少往来 绝交 成员甲 成员乙
不同群体对同一对象的比较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知己 同社团 做邻居 同事 远交 少往来 绝交 A团体 B团体
对不同对象的比较
• 语义测量(S.D法) • C.E.奥斯古德(1957) • 记录人们对于特定的对象所给予的意义, 分析人们心目中该对象所具有的形象,以 测定和描述其态度的一种方法。
第一节 社会态度概念及分析
一、社会态度的定义: (一)定义 • 态度=社会态度 • 社会态度:
– 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 久的个人结构。 – 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
(二)社会态度的三个成分
C B Behavior tendency cognition 认知 认知因素:规定了态度的对象,对对象 行为倾向
这个男孩拿着他哥哥的小提琴玩,但 他认为不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学小 提琴。他觉得放弃生活中所有快乐的 事情,只是练习再练习,是很遗憾的 事情。要是有一天能成为一个一流的 音乐家就太棒了,但事情并非如此。 现实枯燥的练习,没有乐趣,而且很 可能成为另一个在一个小城市的乐队 里演奏乐器的人。
罗夏墨迹测验
(三)三类态度 根据三个因素在态度中起作用的大小分为: • 基于认知:根据人们对态度对象性质所持的信
念(优缺点)而形成的态度。
• 基于情感:根据感觉和价值观形成的态度。 • 基于行为:根据对态度对象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二)态度与行为
• 不总是一致 • 同一对象总是具有多种属性与特征,对不同属性 与特征持不一致态度的时候,会导致不同行为。 • 行为除了受态度影响外,还受其他因素影响。 • 个体态度不应单以口头为标准,应多维考察。
– 改变行为 – 改变认知 – 加入新的认知因素
• 吸烟有害健康 • 自己吸烟成瘾 • 改变行为:戒烟 • 改变认知:抽烟和肺癌没有必然关系 • 添加新的认知因素:抽烟加上滤嘴就会好很多 一天抽烟不超过40枝就行
• 不想上课 • 老师会点名,后果很严重 • 改变行为:去上课 • 改变认知:没什么大不了的,扣点分我也不会挂 科 • 添加新的认知因素:回头向老师解释原因,不就 会扣分了。
外周途径:关注外周信息。人们在不仔细思 考说服性沟通中的论据,而受周边线索影 响的情况。
二、信息来源:谁在说
1、可信度:效果大概持续几个月 • 可知觉的专家—权威
– – –
– – – –
从传达听众赞同的观点开始 专家身分 自信的表达
直视质问者 传达者并不是在努力说服对方 自身利益对立面 语速
• 可知觉的信赖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信息提供者的吸引力 • 外表 • 相似性 • 信息接收者的偏好
三、信息内容及途径:说些什么,怎么说 (一)信息内容 1、理智与情感
二、态度形成与转变理论 (一)学习理论 后天习得 • 经典性条件反射 • 操作性条件反射 • 观察学习
经典性条件反射
实验图示
• 代表人物:巴甫洛夫 (Ivan Pavlov,1849-1936)
操作性条件反射
• 代表人物:斯金纳 (B.F.Skinner,1904-1990) • 区分两类反应
• 取决于听众
– 受到更好教育或善于分析思辨的人更容易接受理性说服。
• 好心情效应
– 当信息与好心情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会有更强 的说服力。
• 唤起恐惧效应
– 恐惧心理唤起可增强人们有关疾病和预防信息 的关注。 – 恐惧要适度 – 提供相应措施
120 100 80 60 40 20 0 实验前 一周 二周 一个月 三个月
• 双重态度模型
– 相同态度对象的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能共存于人的记忆中。 – 存在双重态度时,内隐态度被自动激活但难以检索,外显 态度需要较多的心理能量检索。 – 即使外显态度被人们从记忆中检索出来,内隐态度也还会 影响人们那些无法有意识控制的行为反应。 – 外显相对易于改变,而内隐态度较难
第二节 态度的测量
一、自我评定法 自陈量表 • 总加量表法 • 社会距离量表 • 语义测量
• 总加量表 • R.A.李克特(1932) • 针对某个态度对象设计,由若干个问题组 成,根据被测者对各个问题所作反应给予 分数,以代表该人对某个事物所持态度的 强弱。
– 自杀态度量表 – 婚姻态度量表
自杀态度量表
• 分为四个维度 1.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 2.对自杀者的态度 3.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 4.对安乐死的态度
无电影,有指示 有电影,无指示 有电影,有指示
2、单面说服与双面说服
单面说服:只提供与对象有关的一方面信息 取决于听众
– – – – 对于持赞同态度的人,单方面论证更有说服力; 对于持反对意见的人,双方面论证更有说服力; 对于对相反观点有所了解的人,双面论证更有说服力; 对于受教育水平较高,分析能力强者,双面论证更有说 服力。
态度与行为的研究实例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R.T. LaPiere • 1930-1933年间,太平洋沿岸,1.5万 公里。 • 一对中国夫妇 • 67家旅馆,184家饭店(咖啡馆)。回 收问卷51%(47+81)。
实际行为
接待质量
旅馆 餐厅(咖啡馆)
72 82 24 5 1 0 184
非常好,比调查者预期自己单独去时受到的接 25 待要好的多 好,但由于好奇而有些异样 接待质量和通常预期的一样 可觉察到的由于种族原因所表现出的迟疑 明显存在不安,但也是暂时性的 不接待 总计 25 11 4 1 1 67
费斯廷格认知失调理论(Lean Festinger, 1959)
• 对同一对象有多种认知因素,当认知因素之间或认知与行 为之间失调时,会使心理发生不愉快,有压迫感。所以, 当人们的认知体系内发生了不协调,就会设法去减轻或解 除这种不协调状态。 • 认知因素之间不协调强度越大,想要减轻或解除失调的动 机越强烈。 • 发生认知失调之后,可通过三种方法达到协调
沙盘
• 句子完成法(造句测验,SCT)
– 假如我父亲…… – 父亲说…… – 今天我父亲……
三、行为反应测量 • 空间距离测量 • 生理反应测量 :测谎器
四、内隐态度测量
• 美国一群在校大学生,白人vs非白人
• 问题:你是否对黑人有偏见?绝大部分 回答没有偏见。两类学生间没有差别。 • 任务:给被试呈现四种图片 人脸:判断是白人还是黑人 动物:判断是否是肉食类 • 结果:在判断模糊的人脸时,白人学生 比非白人学生反应明显慢。 • 结论:白人学生的种族偏见比非白人学 生的严重。
人脸 清晰 清晰 的人 脸 模糊 模糊 的人 脸
动物 清晰 的动 物 模糊 的动 物
第三节 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一、态度形成过程 H.C. Kelman, 1961:服从、同化、内化
• 服从:为了获得物质与精神的报酬或避免惩罚而 采取的表面服从行为。 • 同化: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 态度与他人要求相一致。 • 内化: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 彻底转变自己的态度。
– 态度可预测长期多次行为的倾向 – 针对具体行为的态度对行为的预测力较大 – 当意识到态度的存在与力量时
• 计划行为理论(Fishbein & Ajzen,1975)
• 对于一个人有计划性的、有意的行为最好的预测方法,是 考察人们指向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和控制感三个因素。
指向行为的态度 “慢跑有助身体健康”
在每个尺度上圈出最符合你对蛇的感觉的描述数字
在每个尺度上圈出最符合蛇的品质或特征的描述数字
二、投射法 通过间接的方法来了解人们对某个事物的态度。 • 主题统觉测验(TAT) • 造句测验
• 主题统觉测验 • 向被试出示一图片,要求他根据图片内容 编一故事。
• 主题统觉测验
图中这个男孩刚上完小提琴课,他对 自己的进步感到开心。要成为小提琴 家,他不得不放弃大部分的社会活动 时间来练习。尽管他知道如果继承父 亲的事业将挣很多钱,但他更愿意成 为一名小提琴家,并用他的音乐给人 们带来欢乐。他坚持自己的承诺,不 管付出什么代价。
• 行为影响态度的原因:
– 自我展示和印象管理 – 获得认知协调
第四节 态度说服
一、说服(persuasion):运用各种信息来 改变他人态度的努力 • 耶鲁态度改变研究法:研究人们在何 种情况下最可能被说服而改变自己的态度 • 研究的焦点是信息来源、信息内容、 信息接受者 • “谁对谁说了什么”
主观规范 “我慢跑的话, 女友会开心” 控制感 “慢跑没多难啊” 行为意图 “我下周就开始”
实际行为
• 主观规范:人们对自己在乎的人会如何看待自己的特定行 为的信念。
三、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
外显态度:自己意识到,易于报告的态度成分。 内隐态度: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来的一种无 意识痕迹潜在地影响个体对社会客体对象的情感 倾向、认识和行为反应。(类似于内隐记忆)
• 社会距离量表 • E.S.布加达斯(1925) • 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实际看法在相应的意 见项内标上记号,把群体内所有成员的态 度距离加以统计,反映群体成员对某个对 象所持态度的距离分布。
• 对某成员(甲)的社会距离调查表
– 愿意和他作为知己; – 愿意请他参加自己所属的社团活动; – 愿意和他做邻居; – 愿意和他做同事; – 愿意和他保持一定的距离 – 愿意和他少来往; – 愿意和他绝交。
的认识与理解。
情感因素:对某个对象持有的好恶感情, 内心体验。 意向(行为倾向):对某个对象的反应 倾向,即行为的准备状态。“想……” 三者缺一不可,但三者不一定一致。
A Affect 情感
• 对考试作弊的态度 • 对麦当劳的态度 • 对奥运的态度 • 对《江南style》的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