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第七章 社会态度及其改变
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态度的形成 个体的社会态度的获得过程,就是态度的形成。
美国社会⼼理学家G.W.奥尔波特认为,态度形成有 4个条件:①经验的积累和整合。
从各个零散的经验中形成相同类型的特殊反应的整合。
②经验的分化。
开始是笼统的、缺乏特殊的,以后逐渐分化和个别化。
③剧烈的、外伤性经验,甚⾄是仅仅⼀次的经验,就可以形成永久性的态度。
④对社会已有态度的模仿及语⾔的学习。
从发展的⾓度看,D.克雷奇认为影响态度形成有以下因素:①个⼈的需要是否得到满⾜;②对某⼀对象的信息获得的质量以及信息源的性质;③所属群体或参照群体对个体的影响;④个体的⼈格特点。
凯尔曼于1958年提出态度形成的3阶段说:①服从。
或是出于主体的意愿,不知不觉地模仿;或是受到群体规范的压⼒,从⽽产⽣的服从⾏为。
②同化。
态度不再是表⾯的改变,也不是被迫,⽽是⾃愿地接受他⼈的观点、信念、⾏为或新的信息,这⼀阶段已经与所要形成的态度相接近,但没有同⾃⼰全部态度体系相融合。
③内化。
内⼼发⽣了质的变化,新的观点、新的情感和新的意愿已经纳⼊了⾃⼰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态度体系中的⼀部分,⽐较稳固,也不太容易改变。
到了这⼀阶段,态度才真正地形成。
后来,此假说被认为是⽆法得到证实的,凯尔曼也对此做过补充。
态度的变化 ⼴义指由于内部因素或外部因素使某⼀定时期内持续的、稳定的态度发⽣变化;狭义指的是由于社会的影响,特别是由于说服性沟通使以前的态度向相反的⽅向发⽣变化。
态度变化的⽅向按照施加影响的社会或他⼈所期待的⽅向发⽣变化的,称肯定性态度变化;按所作⽤的他⼈的期待及想法作相反⽅向变化的,称否定性态度变化。
社会⼼理学对社会态度形成和变化的研究有以下⼏种主要理论:①认知均衡理论。
出发点是⼈们在⼼理上有维持态度系统平衡⼀致的需要,当⼈们态度系统失去平衡后,总有从不平衡向平衡转化的趋势。
态度系统中诸成分的不⼀致性是促进态度改变的主要因素。
按对⼀致性理解的不同,可分为⼏种解释态度改变的理论模式:F.海德的P-O-X模型,T.M.纽科姆的A-B-X模型,奥斯古德与P.H.坦南鲍姆的和谐理论,L.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等。
社会态度(社会心理学)
03
社会影响与群体压力
社会影响的类型
01
02
03
直接社会影响
个体在特定情境下受到他 人的直接行为或言语影响, 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或行 为。
间接社会影响
个体通过接受他人的暗示、 感染或模仿等间接方式, 逐渐接受某种态度或行为。
群体压力
个体在群体中受到群体规 范和群体成员的期望,从 而产生压力和从众行为。
刻板印象和偏见。
积极接触
鼓励不同群体之间进行积极接 触和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和尊
重。
自我反思
个体需要自我反思,意识到自 己的偏见和刻板印象,并努力
克服和改变。
培养多元文化能力
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和价 值观,增强多元文化意识和能
力。
05
社会态度与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的定义与形成
定义
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固定看法或评价,通常基于偏见或 先入为主的观念。
形成
刻板印象的形成通常源于人们的经验、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等因素,人们在日 常生活中通过观察、交流和经验积累逐渐形成对某些人或事物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的影响与后果
影响判断
刻板印象会影响人们对人或事 物的判断和评价,导致不客观
、不准确的认知和行为。
社会偏见
刻板印象是导致社会偏见和歧 视的主要原因之一,它阻碍了 人们的平等和互相尊重。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态度决定行为
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往往会影响其行为,例如对环保的态度可能会影响一个人是否会选择 使用公共交通。
行为改变态度
通过实践和体验,人们的行为可能会改变其原有的态度。例如通过旅行体验不同的文化, 可能会改变一个人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态度。
社会心理学(第4版)第七章 社会态度
第一节 态度的实质
一、态度的定义及其特性 (一)态度的定义
态度(attitude):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具有一定 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二)态度的特性
社会性 主观经验性 动力性 双重性
二、态度的构成要素
认知成分:人们作为态度主体,对于一定态度对象或态度 客体的知识、观念、意象或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
在理论观点上兼收并蓄的特点,它不是以一家的理论思想 贯穿始终,而是各取所需,融各家于一体。
基本主张:
人们持有的某种态度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某种需要,特别是 心理上的需要。因此,应以了解态度满足人们何种需要为 前提,通过改变他们的内在需要来改变他们的态度。
除了强调态度所具有的需要满足功能外,还承认态度改变 中存在着个别差异。
以角色理论为依据。 核心原则:个体的行为应与其所承担的角色相一致,应该
符合这一角色身份的要求。
(三)团体影响法
团体讨论中的态度转变经历了三个过程:(1)“解冻” 了原有的抵制改变的团体态度;(2)建立起新的态度; (3)“凝固”了新的态度。
团体的影响来自团体的规范准则,这种规范准则对团体成 员具有无形的约束力,促使团体中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与 团体的规范准则保持一致。
(四)活动参与法
引导人们积极地参与有关的活动,能达到改变人们态度的 目的。
人们所参与的活动或者是与所要改变的态度有着密切联系, 或者就是所要改变的态度对象本身。
人们参与活动时的自愿程度或感受到的压力大小对人们态 度的改变有很大影响。
所参与的活动如果是经常性的、较长久的,则态度改变相 应地就较大、较持久;如果只是一次性的活动或短期的活 动,则态度改变的效果就不是很明显或难以持久。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题库-章节题库(社会态度)【圣才出品】
第7章社会态度一、单项选择题1.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是()。
[2009年5月心理咨询师三级]A.归因B.态度C.动机D.情绪【答案】B【解析】①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②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③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2.态度的各个成分之间不协调时,()往往占有主导地位。
[2008年11月心理咨询师二级]A.情感成分B.行为倾向成分C.认知成分D.动机成分【答案】A【解析】态度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
一般来讲,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
在它们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往往占有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
3.对于态度转变的P-O-X模型,正确的说法包括()。
[2008年5月心理咨询师三级]A.P-O之间的关系最重要B.P-O联系为肯定时的平衡为强平衡C.P-O关系为否定时的平衡为弱平衡D.P-O关系为否定时的不平衡为强不平衡【答案】ABC【解析】在P-O-X模型中,P-O之间的关系最重要。
P-O联系为肯定时的平衡为强平衡,不平衡为强不平衡。
而P-O联系为否定时,平衡为弱平衡,不平衡为弱不平衡。
4.在心理学中,涉及态度最早的实验是()A.霍夫兰德(C.I.Hovland)的沟通研究B.托马斯(R.U.Thomas)等人的移民研究C.朗格(J.S.Lange)有关反应时间的实验D.罗森塔尔(R.RosenthaI)效应实验【答案】C5.“女子无才便是德”。
这句话体现出态度构成要素中的()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倾向成分D.偏见成分【答案】A【解析】态度的构成要素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成分三种。
其中,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知觉、理解、信念和评价;情感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情绪体验;行为倾向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内在反应倾向,是个体做出行为之前所保持的一种准备状态。
社会心理学第7章社会感情.
二、 情绪、情感与发展
(四)情绪成熟的指标
防卫机制
1、合理化 3、压抑
2、逃避 4、代替
5、表同
6、投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7、反向 9、升华
8、幽默
三、社会感情及其功能
(一)概念:伴随整个社会心理过程产 生的主观心理体验和心理感受。
三、社会感情及其功能
(二)功能:
1、动力功能:增力或减力 2、强化功能:巩固或改变行为和认知 3、信号功能:传递信息 4、感染功能:施加影响 5、迁移功能:爱屋及乌
(2)想象调节法
想象的力量有时超过意志的力量。用想象的方法来 对付挫折引起的精神压力和不良情绪,也是很有效果的。 用想象进行自我调节的方法很多,这里介绍三种
①视觉形象想象法 使紧张和松弛相互作用的想象。闭眼,注意身体上 的紧张点;稍停。把你体验到的紧张或痛苦想象成某一 样东西,稍停。将松弛想象成另一样东西,稍停。让这 两样东西相互作用,使紧张消除(例如将紧张想象为一 块粗糙的冰团,把松弛想象为慢慢融化冰块的太阳)。
第四节 社会感情的调适
一、情感智商 二、情绪感知等级 三、情绪管理的方法
一、情感智商:D. Goleman
1、了解自我 2、驾驭情感 3、自我激励 4、识别他人情绪 5、处理人际关系
二、情绪感知等级:C. Steiner
解读情绪的能力:感知自己、感知 他人、管理控制、弥补伤害、有效互动
100% 高
1发展出某些技巧以应付挫折情境2能重新解释与接纳自己与情绪的关系不会一直自我防卫能避免挫折并安排替代的目标3知觉某些情景会引起挫折可以避开并寻找替代目标以获得情绪满足4能找出方法缓解不愉快5认清各种防卫机制的功能6能寻求专家的协助四情绪成熟的指标1独立不依赖父母2增强责任感及工作能力减少对外界接纳的渴望3去除自卑情结个人主义及竞争心理4适度的社会化与教化能与人合作并符合个人良心5成熟的性态度能组织幸福家庭6增进适应避免敌意与攻击7对现实有正确的了解8具有弹性以及适应力四情绪成熟的指标防卫机制1合理化2逃避3压抑4代替6投射7反向8幽默9升华一概念
社会态度(社会心理学) ppt课件
ppt课件
14
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
– 改变认知,使之与自己的其他认知 保持一致
– 改变行为,使对行为的认知与其他 认知一致
– 增加新的认知,使原有的认知矛盾 得到合理解决
ppt课件
15
*认知失调及其解释
(1)决策后认知失调 决策几乎总会引起失调,因为我们不得
不在几个选择中作出决定 提高我们选择的对象的评价,或降低对
ppt课件
29
(二)角色扮演法 (三)团体影响法 (四)活动参与法
ppt课件
30
七、偏见
什么是偏见? 偏见是怎样产生的? 如何能够减少偏见?
ppt课件
31
1 什么是偏见
偏见是对某一个体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 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
偏见的认知成分是刻板印象
– 刻板化——是把同一个特征归属于群体的每 一个人,而不管群体成员中的实际差异。
行为是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表现出来的, 受到情境中的压力,或者考虑到行为的 结果对自身不利,可能会改变行为的方 向,表现出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
ppt课件
6
三、态度的形成过程
1 模仿与服从:态度形成始于两种方式,一 为自愿的不知不觉的模仿,另一是屈服于 外界压力的服从。服从是人们为了获得物 质与精神报酬和避免惩罚表现出的相符行 为。
ppt课件
8
四、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 社会环境影响 主要通过社会规范、准则的要求
和约束,各种思想观念的宣传和教 育,风俗习惯的潜移默化和文化的 熏陶等方式进行。
– 这种影响具有选择性、持久性、多元 性、宏观性
ppt课件
9
2 家庭的影响
– 家庭的教育和抚养方式具有决 定性的作用。
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社会影响与态度变化
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社会影响与态度变化引言: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思维和情感的学科。
其中,社会影响和态度变化是社会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
社会影响是指他人对个体的行为、态度和信念产生的影响,而态度变化则是个体对于特定对象的评价或态度在特定情境下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社会影响与态度变化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
一、社会影响的理论模型社会影响的理论模型主要包括康奈尔大学的社会影响模型和阿斯奇实验的顺从性研究。
康奈尔大学的社会影响模型提出了一个社会影响的过程,即信息传递、社会比较和内化。
该模型认为,个体在面对信息时,首先会进行信息的接受和理解,然后与他人进行比较,最后将信息内化为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阿斯奇实验则揭示了人们在特定情境下对权威的顺从性。
这些理论模型为我们理解社会影响的过程和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二、社会影响的类型与效应社会影响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信息性社会影响、规范性社会影响和诱导性社会影响。
信息性社会影响是指个体在不确定情况下,通过他人提供的信息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规范性社会影响则是个体在群体中为了获得认同和避免社会排斥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诱导性社会影响是指他人有意诱导个体改变行为和态度。
这些社会影响类型在不同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效应,如信息的准确性、社会认同的增强和行为的调整。
三、态度变化的影响因素态度变化是社会影响的重要结果之一。
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有多种影响因素被发现与态度变化相关。
其中,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当个体的行为与其原有态度不一致时,会产生认知不协调,从而引发态度变化。
另外,社会认同理论指出,个体在群体中为了获得认同,会调整自己的态度以适应群体的观点。
此外,个体的自我感知、情感和外部压力等也会对态度变化产生影响。
结论:社会影响与态度变化是社会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
通过研究社会影响的理论模型、类型与效应,以及态度变化的影响因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态度变化。
社会心理学教案 第七章 社会态度
社会心理学教案第七章社会态度本章学习目标态度的定义及其特性态度的构成要素态度理论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态度的测量态度的形成态度的改变偏见社会心理学的目的是解释、预测和控制人们的社会行为,而社会心理学家一直认为,态度是行为的决定因素,也是预测行为的最好途径。
因此,社会心理学研究从来就很关注态度问题的研究。
早期的著名学者托马斯认为“社会心理学就是态度的科学” 。
1936年,盖洛普民意测验不到1%的误差成功地预测了罗斯福总统的当选,更强化了态度课题在社会心理学中的地位。
有史以来最有影响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的奥尔波特(G.W.Allport)1968年指出,态度的概念可能是美国社会心理学中最有特色、最不可缺少的概念。
第一节态度概述一、态度的定义及其特性现代语言词汇中,“态度”(attitude)被用来指示一种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但在19世纪中叶以前这一词汇的概念涵义是多重的。
英语中的attitude源于拉丁语Aptus,其含义一般包含两种:一是“适合”或“适应”,指行为的主观的或心理的准备状态。
二是指在艺术领域中,雕塑或绘画里人物的外在和可见的姿态。
前一种具有心理学上的涵义。
而在现代意义上使用态度涵义的是赫伯特•斯宾塞(H.Spencer),他在《第一原理》中提出在有争议的问题上的判断依赖于所具有的态度和保持正确的态度。
在心理学中,涉及态度最早的实验是朗格(nge)的有关反应时间的实验。
20世纪初,伴随着托马斯(R.U.Thomas)等人的移民研究和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兴起,态度的研究迅速发展起来,并已成为社会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
(一)态度的定义尽管态度的研究在社会心理学的诸多研究领域中有着很长的历史,但态度的概念依然是众说纷纭。
在社会心理学中有关态度的定义不下几十种,总的来说可分为这样几类:1.将态度视为认知和评价组织或倾向,如罗佩奇(M.Rokeach),他认为“态度是个人对于同一对象数个相关联的信念的组织”。
社会心理学第七章_社会态度
三、功能主义理论
基本主张:认为人们之所以持有某种态度,是因为这种态
度能够满足他们个人的某种需要,特别是心理上的需要。
(一)工具性、调适性或功利性的功能
态度反映了个体的内在需要—行为主义强化论
(二)自我防御的功能
态度能帮个体回避难以正视的现实,维护心理健康—精神分 析理论
(三)认识的功能
28
(二) 个体的学习
1. 古典条件作用理论与联想学习---巴甫洛夫
2. 工具性条件作用理论与强化学习---斯金纳
3. 模仿与观察学习---班杜拉
29
二、态度的改变
(一)劝说宣传法
1.传播者的特性 2.信息的传播 3.被劝说者的因素 4.情境的因素
(二)角色扮演法 (三)团体影响法 (四)活动参与法
(三)内化
即内在化。是把自己的情感上的认同与自己已有的信念、 价值观结合起来,进行理智的判断而形成的态度。
22
第三节
态度的测评
(一)等距量表 (二)总加量表法 (三)语义分化量表
一、量表法
二、问卷法 三、投射法 四、行为观察法
五、生理反应法
23
第四节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一、态度的形成:是指态度从无到有的过程。
平衡理论理论要点如下:
①态度的两个实体存在着两种关系,即平衡关系 和不平衡关系。
A. B. C. D. 有关系 有关系 无关系 无关系 且 且 且 且 喜欢(平衡) 不喜欢(不平衡) 喜欢(不平衡) 不喜欢(平衡)
P
认知的主体
O
态度的另一个人
X
态度的某个对象
13
《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知识点
第七章社会态度第一节社会态度概念一.社会态度的概念态度是指个体对自身所处社会环境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态度的三个构成要素:认知、情感、意向。
在态度中认知是指人的一定的价值观念,意向是指人的行为的准备状态。
对交响乐的态度例子看出,在社会态度构成的三个因素中,人的情感是核心要素,在态度中起重要作用。
社会态度的构成有以下几点:1.社会态度的对象是社会环境2.社会态度的构成具有一定结构3.社会态度具有比较持久的稳定性,能够持续一定的时间而不发生改变4.社会态度的心理状态是内在的,存在于个体自身内部的,是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二.社会态度的特点:社会性、主观经验性、动力性。
讨论1.态度和事实的关系有的时候,我们的态度和事实是不一致的,如吸烟有害健康是事实,但有很多人在吸烟。
解释:人社会态度的一个构成要素是价值观念,它可以形成一种利害关系,如果这种事实不和人价值观念发生一种直接的利害冲突的时候,人的态度可以对事实采取一种视而不见的方式。
2.态度和行为的关系准备状态和实际行为的做出有时是不一致的,如和关系不是太好的人打招呼,排华又让中国人住店等。
说明人的态度和具体的行为表现要受到一个具体的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社会态度的理论研究一.强化理论(行为主义的理论)经典条件反射强调的是联想,也就是说,在人的社会态度的形成过程中,由于某个事件能够和人的某种经验形成一定的联想,于是我们人的社会态度就会因为这种联想而形成。
操作条件反射是讲由于人的行为会带来某种奖或者惩的后果,于是他可以获得正强化或者负强化,而这种正强化或者负强化会使得人们做出形成某种态度的取舍。
二.认知理论认知失调(费斯汀格)认知有三种情形,一种是认知是协调的,一种是认知是不相关的,一种是认知是不协调的。
只有当原有的态度和外来的刺激不协调时,才会产生认知失调,就要考虑不协调是由什么造成的,怎么样去调整它。
所以认知失调会影响态度的形成。
三.社会判断理论(霍夫兰德和谢里夫)把人的态度分成了三个区域:接受的区域、态度不明朗的区域、拒绝的区域。
社会心理学第七章 态度及其改变
课程名称:社会心理学
授课
系别:人文学院 年 级 : 2004 级
对 象 班级:心理专业
章节题目
本单元
课程
(章节) 3
学时数
类型
第七章 态度及其改变
大 课(√ ) 实验课( ) 讨论课( )
1、了解态度的测量方法;
教学 目的
2、熟悉态度的定义、成分及功能等; 3、掌握态度形成及改变的理论、态度改变的方法。
述的地位是不同的,它们之间有接近的关系。例:
根据自己的信念,我愿意一个刑满释放的人员
——做我女儿的男朋友
1
——同我女儿来往
2
——作为我的邻居
3
——不歧视他
4
——远远避开他
5
4、语义分析量表
用于测定态度对象对于个体所具有的隐含意义。实验者根据所要测的问题设计一套双极
形容词来制定量表,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想法在适当的刻度上划圈,然后将每题所得分
实验的结果显示出两种有趣的现象: (1)同一个人,当他用英语朗读时,比用法语朗读获得较好的评价。他用英语朗读时,
被判断为个子高、风度好,较聪明、可靠、亲切、有抱负,而用法语时,则被认为有幽默感。 (2)法裔学生比英裔学生更高估用英语朗读的对象。 (3)这一实验清楚地说明,一般人容易根据现成的态度去判断他人,态度的差别影响了
(1)开放式态度测量法。即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如你对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如何看? (2)投射法:通过间接的方法来了解一个人对某一事物的态度。实验中常采用的方法 是让被试叙述一副模糊的图画,或是续完一个没有结局的故事,被试在叙述的时候,不知不 觉就把自己对于某一事物的态度投射进去。 (3)语句完成法:事先准备好了几个有关某一事物的未完成的句子,让人们将其写完, 从中反映出他的态度。例如:假如我父亲。。。从所填的句子中,我们可推知他对父亲的态度。
社会心理学笔记整理
第七章〔社会认知〕社会认知:个人对他人心理状态,行为动机与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过程。
第一印象:两个素不相识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印象,亦称初次印象。
第一印象特征:外表性,片面性,类化,归因。
第一印象作用〔首因效应〕:对认知有重要作用,因此,为给他人留下好印象,个体必须注意自己外表,言语谈吐,还必须增长才能,加强个人修养等等。
信息本身对印象形成影响:1,信息先后顺序对印象形成影响:当一种仅属中性合意信息资料与先前建立在很合意信息根底上评估联系在一起时候,综合评价并不会增加,甚至还可能会减少。
2,消极否认信息对印象形成影响:积极地信息与消极信息,个体更注重消极否认信息。
印象管理含义: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很关心如何给他人留下一个好印象,这就是通俗意义上印象管理。
策略:1,获得性印象管理策略〔只试图使别人积极对待策略〕a,讨好技术。
b,自我宣传。
C,威慑。
d,恳求2,保护性印象策略〔指尽可能弱化自己缺乏或防止使别人消极对待自己防御性策略〕:a,借口与辩白。
B,事先申明。
C.自我设障。
D,抱歉。
社会认知偏见偏见特征:偏见是以有限或不正确信息来源为根底,偏见就是刻板印象,有过度类化倾向,含有先入为主判断。
个人偏见:与个人经历,价值观有关,也受心理因素影响:1首因与近因效应〔个体在信息加工过程中,首次获得信息对印象形成起很大作用,这就是首因,个体对最近获得信息会留下深刻印象,即近因效应〕2,晕轮效应〔光圈效应,个体对他人认知判断主要根据个人爱好得出,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其他品质,即以点概全〕。
3,宽大作用,4,投射作用〔指个体认知他人时把自己特性归属到他人身上,会发生认可歪曲,发生偏见〕社会偏见:即社会刻板印象,指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产生一种比拟固定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看法。
消除社会偏见方法:1接触假说。
2,再分类—重新划分’我们“与“他们〞。
社会认知归因理论归因: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所作所为进展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过程,也就是把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加以解释与推测。
沙莲香第三版第七章社会态度
C
认知
以认知为 基础
A
情感
对态度对象的 情感体验
cognitive
affect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 基础;情感成分对 B 爱都对象起着人际 行为 距离调整作用,喜 欢或不喜欢、接近 态度的 或疏远等;态度的 反应倾向 行动成分对行为具 有动力性和指导性 behavior (意动效应)。
生活中对态度的认识:
我的态度是…… 老师对我态度很好/老师对我态度很恶劣 这个领导对下属态度很好 学习态度端正,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 生活态度积极 人生态度 你的态度决定了你的高度,态度决定命运;态度决定一 切……
态度到底是什么?
一、社会态度 (一)态度概念的提出 态度成为社会心理学中引人注目的概念,是从 托马斯(A. Thomas)等人1918年的移民研究开 始的。他们在研究波兰移民问题时,为了说明 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社会与个 人之间的关系,假定了态度这个概念。他们认 为态度是“动作的趋向”。 米德认为态度是“行为的发端” 法里斯认为态度是“一种未完成的动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社会态度及其形成 社会态度变化理论 态度的应用研究——工作态度
态度的界定、构成、功能、形成
认知理论(平衡论、协调论、和谐论),信息理论
社会心理学学习笔记(6):态度及其改变全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社会心理学学习笔记(6):态度及其改变第一节态度的实质1.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的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
2.态度的构成要素态度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成分。
(1) 态度的认知成分之人们作为态度的主体,对于一定态度对象或态度客体的知识、观念、意向或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起来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
态度的认知因素具有一定的组织性。
(2) 态度的情感成分指个人对于一定态度对象的体验,如接纳或拒绝、喜爱或厌恶、热情或冷漠、敬重或轻视等。
(3) 态度的行动成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态度作为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和反应倾向,一经产生就必定对人们与特定态度对象有关的行为产生种种性质不同的影响;二是态度具有特定的意动效应。
3.态度的维度(1) 指向:即态度的方向,指人们对于态度客体的态度是肯定指向还是否定指向。
(2) 强度:指一种特定态度倾向于某一指向的程度。
(3) 深度:指态度主体在一种态度对象上的卷入水平。
(4) 向中度:也称向中性。
指一种态度在个人态度系统和相关价值体系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5) 外显度:也称明显度。
指态度主体在一种态度上所表现的外露程度。
第二节态度与行为的关系1.拉皮埃尔对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的挑战拉皮埃尔1934年进行了著名的态度与行为关系的研究,即带一对中国夫妇到美国各旅馆入住,虽然大多数旅馆都接纳了他们,但是6个月后的调查却显示,这些旅馆的态度却是并不愿意接受中国人。
2.态度与行为确实一致的证明关于美国总统选举的调查,往往证实了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因此也出现了调查机构。
3.自我价值定向理论(1) 社会心理学家威克尔得出的关于态度与行为的关系的结论是:态度更可能与外显行为没有关系或关系甚微。
(2) 社会心理学家佩因罗德于1983年出版的《社会心理学》一书中对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提出三项原则:①总态度预言总的行为;②具体态度预言具体行为;③态度测量与行为的时间间隔愈短,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愈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态度的另一个人
.
X 态度的某个对象
平衡理论理论要点如下:
①态度的两个实体存在着两种关系,即平 衡关系和不平衡关系。
认知的主体
P
态度的另一个人
O
态度的某个对象
X
.
② P–O–X形成的三角形关系是一种情感
关系,即肯定或否定态度。
平衡关系:三边符号相乘为正 不平衡关系:三边符号相乘为负
P
+ 表示喜欢
测量反应时
中性单词或不呈
没有呈现出启动
现启动刺激
效应
.
潜伏期方法(内隐联想测验)
呈现概念词 呈现属性词
联合呈现
实验结果
实验1 实验2
黑人名字 (左) 白人名字 (右)
黑人名字 (左)
白人名字 (右)
快乐意义词 (左)
非快乐意义词 (右)
非快乐意义词 (左)
快乐意义词 (右)
黑人名字—快乐意义 词(反应时)
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的一致程度高 建立在亲身经历、直接经验基础上的态度 对某一特定对象所持有的具体态度
.
从行为反应所具有的特点来看
单一行为 or 多重行为? 及时行为 or 长久行为?
.
从个体自身方面的各种条件和情况来看
态度与个体的关联程度 个体自身的人格因素:自控能力的高低
.
环境压力
社会舆论、风气和时尚 个体的角色身份参与 团体及特定情境场合的要求
白人名字—非快乐意 义词(反应时)
黑人名字—非快乐意 义词(反应时)
白人名字—快乐意义 词(反应时)
黑人名字— 非快乐意 义词以同 一个键代 表;白人 名字—快 乐意义词 以同一件 代表,反 应时快。
.
第五节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一、态度的形成:态度从无到有的过程
➢ 环境因素的影响:社会环境、家庭、同辈群、
个体对特定性别的人的偏见态度和歧视行为;
社会对所谓特定性别的劣等人的制度化的法律和 规章。
.
男尊女卑
三从四德
女子无才便是德
林语堂在《吾国吾民》:“中国男人们现在临
到了一个难言,便是他的选择妻子,摩登女子与 旧式女子二者之间孰优。最好的标准妻子有人说
过:要有新知识而具旧德性的女子。”
.
第四节 态度的测量
.
四、合理行动理论
对行为X的 后果的信念
对行为X的 规范性信念
对行为X的
态度
完成
行
行为
X的
为
有关行为X的 意图
✓什么是偏见? ✓你对他人存在着偏见 吗? ✓偏见会导致怎样的后 果? ✓有没有什么办法来消 除偏见呢?
.
一、定义
偏见(Prejudice)指的是对某一个人或团 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 的态度。
不协调认知数目×认知项目的重要性 不协调程度=────────────────
协调认知数目×认知项目的重要性
.
认知失调理论的两大基本假设:
“作为一种心理上的不适,不协调的存在将推动人 们去努力减少不协调,并力求达到协调一致的目 的。”
“当不协调出现时,除设法减少它以外,人们还 可以能动地避开那些很可能使这些不协调增加的 情境因素和信息因素。”
团体的影响
➢ 个人的学习:联想学习、强化学习、模仿和观
察学习
.
二、态度改变的理论
学习理论:立足于行为主义的立场 功能理论:立足于精神分析立场 认知理论:立足于传统格式塔心理学立场
.
海德的认知平衡理论
✓平衡理论涉及一个认知对象和两个态度对象
之间的三角关系。 P
+ 表示肯定
认知的主体
_ 表示否定
——G.奥尔波特: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背景》
.
(一)定义:
态度(social attitude):是指个体 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 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
(二)态度的构成要素
C. T. Hoveland 和 M.J. Rosenberg的态度三要素 定义(1960):
作为刺激和反应间的中介因素,由三要素组成:
生理反应法
皮肤电、脉搏、瞳孔、心跳、呼吸、血压等来测 量
.
启动(Priming)
启动刺激(阈下) 目标刺激 300ms
实验结果
实验组 控制组
与种族相关的单 词或图片 形容词(要求
启动negro时, 被试判断贬义 词的速度更快,
Negro/white
判断褒义词? 存在内隐刻板
people
贬义词)
印象
.
二、态度和行为一致的证明
盖洛普民意测验
1936年成功预测了罗斯福 总统的当选,至2012年为 止的18次预测中16次成功。
.
态度预测行为的三个原则:
总态度预言总行为; 具体态度预言具体行为; 态度测量与行为的时间间隔越短,态度与行为的 一致性越高。
.
三、影响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的因素
从个体持有某一种态度的角度来看
奉养双亲
顺从双亲 谏亲以礼
思慕亲情 娱亲以道
爱护自己 为亲留后
事亲以理 继承志业
使亲无忧 随侍在侧
葬之以礼 祀亲以礼
.
孝道的来源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
严父。……父子之道,天性也。”(孔子《孝 经·圣治章》)
“儒者论曰:天地故生人,此言妄也。夫天地合
气,人偶自生也;犹夫妇合气,子则生也。夫妇 合气,非当时欲得生子,情欲动而合,合而子生
.
(四)态度与工作效率
✓ 提问:热爱工作的人,工作效率一定高吗?
✓ 学者罗伊菲尔德的解释
.
六、孝道:社会态度与社会行为的组合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 生也。”
——孔子 《孝经·开宗明义章》
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
.
(一)孝道盛行的原因
✓ 经济原因:
家庭作为主要的生产单位
✓ 思想原因:
儒家对孝道的极力申扬
测量外显态度的方法:
➢ 量表法、问卷法、投射法、生理反应法、行为观 察法
测量内隐态度的方法:
➢ 启动、潜伏期方法(内隐联想测验)
.
量表法:博格达斯量表
又称单维量表,测量人们与其他群体的 人保持什么样的态度。
根据自己的信念,我愿意一个刑满释放的人员
——做我女儿的男朋友
1
——同我女儿来往
2
——作为我的邻居
自我实现预言 形成各种各样的现实偏见:种族偏见和性别偏
见
疏离
.
五、偏见的消除
消除刻板印象 增加平等的、个体间的接触 共同命运与合作奖励 制定有助于消除偏见的社会规范
.
现实性的偏见:种族主义
美国民权委员会的定义:“任何根据一个人
的肤色而将其看作劣等人的态度、行为或制度结
构。”
✓个体对特定种族成员的偏见态度和歧视行为;
(一)态度与社会性判断
✓ 社会现象:狗眼看人低?谄媚有钱人?人靠衣装 马靠鞍?
✓ 心理学家拉姆波特的研究
.
(二)态度与学习效率
✓ 生活现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琼斯的实验
.
(三)态度与行为方式
✓ 传奇故事:江姐面对严刑拷打宁死不屈的故事; 个别宗教人士自焚抗议的报道。
✓ 心理学家拉姆波特的实验:宗教对大学生 耐痛力是否有影响
实验结果:拿1美元报酬的被试比拿20美元报酬 的被试更积极地评价了这项工作。
.
被迫依从实验的解释及应用
费斯汀格的解释:拿1美元报酬的被试失调的程度 要高于拿20•美元报酬的被试,所以, 他们改变态 度的可能性就更大。
应用:没有充分理由却从事一件事时,最容易改 变态度;在学习中,不给予很多物质奖励,更容 易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
减少不协调的具体途径有三:
✓ 改变行为 ✓ 改变认知 ✓ 引进新的认知元素
例如,“吸烟有害健康”和“我每天要吸一包烟” 之间存在认知失调,如何缓解?
.
“被迫依从”实验
实验过程:让被试从事一系列枯燥无味的工作, 接着诱使他们撒谎告诉别人工作很有趣,付给被 试的报酬或者为1美元,或者为20美元,最后询 问被试是否喜欢这一工作。
第七章 社会态度及 其改变
.
第一节 态度概述
一、态度的定义 二、态度的维度 三、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四、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 五、态度的功能 六、孝道:社会态度与社
会行为的组合
.
一、态度的定义
“这个概念在当代美国社会 心理学中,也许是最有特色的 和不可缺少的概念。……它已 使自己成为美国社会心理学这 座大厦的拱心石。”
3
——不歧视他
4
——远远避开他
5
.
量表法:等距量表
瑟斯顿于1926年提出“态度能够被测量”, 1929年首创等距量表。
该量表被用于测量对战争、死刑、宗教、 少数民族群体的态度。
缺点:编制过程非常繁琐。
.
.
量表法:李克特量表(总加量表)
李克特在1932年创立,编制方法:
✓ 收集与所测态度相关的条目 ✓ 预测验,用于筛选条目 ✓ 信度、效度检验 ✓ 形成正式量表
.
(二)孝道的内涵
“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观点看,孝道是一套子女以
父母为主要对象之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的组合。也
就是说,孝道是孝道态度和孝道行为的组合。” 杨国枢:《中国人之孝道观的概念分析》
孝知(认知部分)、孝感(情感部分)、 孝意(意向部分)、孝行
.
以父母为对象的孝道的实际内涵:
敬爱双亲
显扬亲名
1 认知(Cognition)因素: 2 情感(Affection)因素: 3 意向(Behavior)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