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然为本是环保的宗旨
保护大自然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日益严重,大自然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我们组织了一次以“保护大自然”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宣传活动、志愿者服务等多种形式,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二、实践内容1. 实地考察(1)参观生态保护区:我们参观了当地的一家生态保护区,了解了保护区的建设、管理和保护成果。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认识到大自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紧迫性。
(2)走访农村:我们深入农村,了解农村环境状况,与当地农民交流,了解他们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做法和困难。
通过走访,我们了解到农村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垃圾处理、水资源利用、农业污染等方面。
2. 宣传活动(1)举办环保讲座:我们邀请环保专家为当地居民举办环保讲座,普及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讲座内容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以及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做起,保护环境。
(2)发放环保宣传资料:我们在公共场所、学校、社区等地发放环保宣传资料,让更多人了解环保知识,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
3. 志愿者服务(1)清洁河道:我们组织志愿者清理河道垃圾,保护水资源。
通过实际行动,让更多人意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自觉保护水资源。
(2)植树造林:我们组织志愿者参加植树造林活动,为改善生态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通过植树活动,我们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三、实践成果1. 提高了环保意识: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参与者对环境保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环保意识得到显著提高。
2. 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在实践过程中,参与者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为改善生态环境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3.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在实践活动中,参与者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这有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团队凝聚力。
4. 增进了公众对环保工作的关注:通过举办环保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环保工作,关注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应以自然为本(反方一辩辩词)
谢谢主席,大家好。
对方辩友刚才说,保护环境应该以人的利益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人去做,这个理念显然是不正确的。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问题,不是谁去做,而是应该怎么去做。
我们所讲的以自然为本,是以广大的自然万物为本,这里的自然万物,不是仅指某一种物种,或某种不具有生命的自然物质,而是包括人、动物、植物、大气、水、土壤等的整个生态圈。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维护自然的利益同时也维护了人类的利益。
以自然为本,并不是说让人类放弃经济发展,而是要尊重自然规律,尊重其他物种的生存利益,在保护环境的工作中始终保持着小心谨慎的态度。
假如环境保护应以人为本,那人类既是规则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
衡量的标准岂不是会因为各国立场的不同、人类想法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这哪里还有标准的意义?就像一场考试,学生自己写,自己改,答案自己定,这样的考试成绩有效吗?以人为本,人会由于利益、政治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放弃开始时制定的标准,因为人心是善变的,人性中有着巨大的贪婪和欲望,人类会由于规则是以自己为标准制定的而随意更改,更会由于认识不清自然而逐渐变得自大狂妄。
工业革命时期人类大量开垦荒地,砍伐森林,建设工厂,以为征服了自然,结果呢?水土流失,空气污染,温室效应,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接连出现。
这就是因为不遵循自然规律而受到的自然的报复。
人类的理性是不可信的,拿《京都议定书》来说,布什政府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为借口,宣布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
之后加拿大又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签署但后又退出的国家。
这些事实,不就是证明人类自私和失信的最好证据吗!以自然为本可以更好地协调行动,因为自然利益是统一的,而人的利益是不统一的。
以自然为本能制定出更稳固、更符合现实情况的标准,能使人们从内心产生自律,从而防患于未然。
以自然为本是对以人为本的反思和超越,自然就像一个国家,人类就是这个国家的领导者,这个国家不应实行君主至上的封建制,而应实行人人平等的共和制,人类作为领导者,不是要谋取自己的利益,而是担负了整个国家的责任,维护整个国家的利益,带领整个国家走向美好的未来!谢谢!。
环境保护应以自然为本还是以人为本
保护环境应以自然为本/以人为本)厦大/台大正方一辩:希腊哲人普罗泰格拉曾说:“人是世界万物的尺度,万事万物以人所是都为是,以人所非者为非,人本精神贯能大地、穿越古今”。
此与我方论点不谋而合。
接下来让我们来定义一下今天的辩题。
所谓环境,就是指人周遭的一切事物。
而环境保护根据大英百科全书指出通过人类对环境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持久地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这是一种长久地利用资源,并且反对目前局部利益而滥用资源的一种态度。
而人就是指存在着自我意识,能够思考的动物。
本则是指根本。
而以自然为本,就是使万物按照大自然的运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若以自然为本,我们只眼睁睁地看着先天上竞争较为弱势的,如熊猫、无尾熊等动物,自濒临绝种一步步走向毁灭。
环境保护若能从人的价值、理性来作为出发,便是以人为本,使人类本着良知良能作出判断,发出行动,情况便会有所不同。
因此,澄清了以上的定义,我方认为环境保护应当以人为本以及环境保护作为人类的一项活动,作为国家的一种政策,应该本着人类的良知良能来为之。
下面就让我由理论面来阐述我方的论点: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乃在于人类拥有心灵、懂得思考。
在远古洪荒之时,自然本出之中(音)本无事非亦无善恶,这是一个没有创造、没有想像、更没有价值的世界。
人类出现以后,文明演进,人类开始定义周遭的环境,与万世万物展开心灵的对话,鸟兽虫鱼、风云雨雪这才开始有了意义。
人类因为对万物产生了情感,因此加以定义并从事保护的工作,因此环境保护事实上是因人的价值思考而生的呀。
人的心灵活动主要体现在人类拥有良知良能,“身之主宰便上心,心之属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呀,所以良知是人所有行为判断的依据,良知是人类社会一切价值的可贵,因为我们最后要说:“大地无情,人类有心,人是心灵即是一切价值之所从来,人类也将摒持着良知良能来从事着保护万物的工作。
因此我们要大声疾呼……反方一辩:大家好,谢谢主席。
很感谢对方辩友在今天的开篇论当中就让我们重新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重新肯定了人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这不是我们今天辩题所要再次强调的。
(完整版)大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理念
大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存绿色理念念——低碳生活,还地球美好蓝天研究小组成员:前言绿色理念是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宗旨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它强调保护自然生态,充分利用资源,以人为本,善待环境.当代大学生也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自觉采取低碳行为,进行低碳消费,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任务.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希望,更为重要的是大学生是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我们的一言一行对社会能够产生较大的影响,引起社会的关注。
那么,为了解决世界性的环保问题,我们大学生应该怎样从我做起,践行环保理念?一、选题原因(一)践行绿色理念是时代的需要1.1 党中央对环保工作的重视1973年8月5日至20日,由国务院委托国家计委(现发改委)在北京组织召开的中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1983年12月31日国务院决定召开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在这期间,制订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措施,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环境保护机构。
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市环境保护工作开始有法可依.(完整版)大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理念1.2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央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2013年4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等14个部委联合发出了《关于2013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安排的通知》(二)践行绿色理念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1.1 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全球性变暖、气候变化和土壤、河流及海洋的污染威胁着我们的生存;水和森林等自然资源的生存面临着枯竭的危险,大量的垃圾也在不断堆积成山,环境日益恶化的警钟几年前就敲响了,但是我们个人在环境不断恶化进程前的行动仍显得过于无力。
1.2 保护生态平衡才是人类的生存之道叶启文曾在《生态平衡与人类生存》中说过:人与环境中的诸要素,如大气、水、土壤和生物之间,通过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建立了一个多元结构的生态系统。
环境保护应该以人为本
环境保护应该以人为本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
众所周知,现在的环境问题愈发严重了,土地沙漠化、PM2.5、水质污染等,已经严重破坏了我们的生存环境、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对环境保护变得格外重视。
那么环境保护究竟应该以谁为本呢?我方认为:环境保护应该以人为本。
首先让我们了解几个概念。
环境保护即运用环境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解决各种问题,是保护、改善和创建环境的一切人类活动的总称。
以人为本指以人类的根本需求为出发点,建立一个适合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
判断应该以谁为本,就是要看何者能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共赢。
那么我们来看一下,以人为本,两者怎样共赢。
第一、从人的角度来说,以人为本的保护环境,能更好地满足人类社会的发展。
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环境保护最终都是为了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保护的目的是建立适宜人类生存的环境,而不是仅仅为了保护环境而去保护。
众所周知,在人类社会进程中,人与自然难免会发生冲突,但不可否认,我国依然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的国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通过实现可持续发展,使人对自然的合理需要得到尽可能的满足。
就比如,人类建立森林保护区是为了防风固沙保护水土不被流失。
人类考虑物种的多样性,保护稀有动物,是为了维持生态平衡,促进人类更好地生存。
人类植树造林,是为了调节气候,使我们的生存环境更舒适。
这样看来,以人为本的保护环境,让人在双赢中受益匪浅。
第二、从环境的角度来说,以人为本的保护环境,能更好地促进自然已破坏系统的修复。
环境保护的核心和根本就在于将效果放到一个可持续的水平上,这就需要以人为本,树立人的环保意识发展科技实现可持续发展落实环境保护。
如果着眼环境,以环境为本的话,我们能发现问题,却难以合理有效地解决问题。
就白色污染来说,靠自然自我调节能力去降解一个塑料袋需要上百年时间,但是随着科技发展有了可降解塑料,通过人工降解,可以在三年内完成,这样我们既可以使用方便的塑料制品也保护了环境,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共赢的局面。
环境保护应该以自然为本
谢谢主席尊敬的各位领导和同学,大家好。
我方的观点是环境保护应该以自然为本。
开宗明义,保护环境是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其中,我方对本的定义为根本,以自然为本,是指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使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如今,我国环境问题严峻,总体环境在恶化,局部环境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环速度,生态赤字在逐渐扩大。
环境的恶化,也使得我们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生态失衡,自然灾害不断逼近我们。
面对环境情况的恶劣,保护环境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在保护环境中,以自然为本能使保护环境取得更好的效果,更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发展。
故我方坚持保护环境应该以自然为本。
接下来,我方将从三个方面来论证这一观点。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一点,人性本贪,在面对利益诱惑时,如果没有坚定的原则,我们难免会心思浮动,甚至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如果在保护环境中将以人为本作为理念,那我们难免会在环保中给自己的各项行为开后门,甚至可能导致环保工作做不到位。
坚持以自然为本的理念则能让人们怀有更真诚的心去进行环保,更认真无私的完成环保的各项工作。
其次,假如我们坚持将以人为本作为理念,那也就意味着,当环境与人类发生冲突,我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以人类的利益为上,一次次的冲突,一步步的选择,自然的利益在那种准则下,不断被放弃,即使每次仅很少的利益,积少成多,环境保护的结果也会大打折扣,更不论很多时候放弃的是自然很大的利益。
其带来的环保效果远不如以环境为本带来的效果。
同时,以自然为本意味着我们的环保是以自然规律来行事的,而不是简单凭人的利益来做决定。
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以人的利益为转移,以自然为本让在我们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带给环保更好的效果,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载体,保护环境势在必行,当我们在保护环境中坚持以自然为本,我们的环保将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也许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害人类现在的利益,但它通过给我们带来改善的环境,更好的推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保护环境应该以人为本
环境保护应该以人为本还是以自然为本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我方观点认为,环境保护应以人为本。
开宗明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一章第二条,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人类创造的乡镇和城市。
环境保护一般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应该指情理上必须如此,以人为本指以整体人类的可持续性生存发展为根本。
自然即自然界,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
我方以何者更能满足环境保护的初衷和最大程度发挥其效果为标准,坚决认为保护环境应以人为本。
理由有如下三点:一、从思想来源上来看,保护环境的思想主体和行为主体均为人类。
(现状)环境保护的观点产生于人类的生存发展对环境造成危害并反作用于人类,“环境保护”一词是由于工业发展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过于严重,首先引起工业化国家的重视而产生的,它由联合国1972年于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一届人类环境大会”提出。
环境保护的行为由人创造、本身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一种典型的人类活动,自然和其他生物没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保护环境本就是人类的一种需求,人类保护环境实质上是一种自我保护。
二、从行动效果来看,以人为本符合人类生存发展的利益,因此实施起来能够最大程度发动群众,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并实现环境保护的高效率。
以人为本,以人类存续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让全体人类认识到保护环境对自身生存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其中。
以人类的需求为导向,我们能从与人类切身利益相关的环境问题如全球气温变暖、大气污染、水污染问题着手,使环境保护在高效率的情况下推行。
然而若以自然为本,首先不能保证大多数人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去保护环境,无法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其次环境保护内容广泛、选择繁复,如此会导致人们无从入手、没有针对性,行动起来十分盲目。
三、从行为目的上看,(归宿)人类的生存发展与环境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在人地矛盾不可调和条件下,人类必须以自己的利益为主要矛盾,优先考虑人的发展。
环保以自然为本辩论赛
环保以自然为本辩论赛对方观点:人是主体,是环境保护的实施者1、保护环境的行为是人发出的,但此行为是以“以自然为本”为指导思想的。
2、环境是被保护者,环境自身的规律是行为准则。
3、对方辩友今天告诉我们人去做就是以人为本,我就不知道对方辩友的本:人去做的定义从何而来。
我们说发展经济以教育为本,难道不要人去做了要“教育”这个东西去做?要教育去发展经济?4、今天对方对于本的解释是以什么为本就是什么去做显然是错误的呀!对方辩友连“本”都没有弄清,还怎么和我们谈今天的辩题呀?请对方辩友重新立论谢谢。
5、对方辩友要明确,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围绕自然来发挥6、珠三角人为地去保护自然,结果反而造成了“绿色污染”。
为什么有人去保护反而达到了相反的效果呢?7、自然没有主观意识,所以保护环境由人来做,也只能由人来做。
所以人的主体性不能作为以人为本的论据。
问题:1、自然、自然,是自然形成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没有了自然,那生于自然,回归自然的人类不也就不复存在了吗?“皮之不存,毛将附焉”?2、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对方辩友作何理解呢?3、各国都讲以人为本,但行为却大相径庭,连每个国家都不一样,何况每个人呢?对方辩友要按那个类型人为本呢?4、生态平衡是人类的主观判定还是自然生态平衡呢?5、现在因环保需要,我们应关闭大批工厂,那对这些厂主而言是体现是以人为本还是以为本呢?6、对方辩友强调一再强调以人为本可以使人与自然合谐。
可是人的欲望如何有限?7、请问人的欲望的界限何在?8、请问对方辩友,你如何确定一块土地它应该退耕还林?答:还林的前提是此处适合种树。
如果它只适合养鱼,则无法还林。
因而以自然为本才是原则。
9、请问对方辩友,以人为本的客观标准是什么?(答人与自然)就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顺应自然的规律,而不是自然适应人的规律。
10、以人为本,到底是以什么人为本?11、人的观念具有分散性,到底什么人的观念才具有普适价值?12、是人都有欲望,满足欲望就不可能有效地保护环境。
辩论赛资料-保护环境以人为本
辩论赛《环境保护以人为本还是以环境为本》评论之一:过程述评正方观点:环境保护应该以人为本反方观点:环境保护应该以自然为本正方:辅仁大学反方:西安交通大学一、过程述评台湾辅仁大学与西安交通大学的这场比赛,正如主持人所说,展示了各自的辩论风格。
这种风格不仅体现在辩论语言上,而且也体现在辩论思路上。
总体来讲,辅仁大学给大家做出的是一碗土家菜,质料实在,慢火炖煟,肉酥而汤浓,主厨在汤中放进了一大块中药,尽管药性不太融得进汤汁,但大家闻得到中药味,给人以营养丰富的感觉。
西安交大给大家做的是一盘宾馆菜,取料丰富、刀功细腻,猛火爆炒使肉质滑嫩,菜色碧绿,配以各种作料和花饰,给大家一种艳丽华贵之感。
1、正方一辩立论他从历史说起,说人类到一定阶段,出于保护自身的利益的目的,会起而保护环境。
强调不同时期人有不同的行为动机,但都是为了人自身。
这样说是有说服力的。
他给以人为本的定义下得很玄,加进去了一些“文明”的含义,让人听不太明白,不过,他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句话说得巧妙,它既没否认自然的重要性,又强调了这重要性与人的关系。
这就好比我们说:人的衣服要与人的气质和谐,表面上没有强调谁比谁更重要,可内涵里却讲清了:和谐是为了人,而不是为了衣服。
正文一辩后来讲了一些中庸、文明之类的话,可能是太深奥了些,也可能是没讲清与以人为本的关系,我觉得像是说了些废话。
2、反方一辩立论这位女辩手一开始就用了个类比,说以自然为本,就好像经营要以顾客为本。
这个类比大成问题。
因为谁都知道商家讲以顾客为本归根结底是以自身利益为目的,以顾客为本只是一种表现形式或手段。
这个例子不但能直接为正方所用,而且成了启悟正方立论的钥匙。
反方一辩把话讲得明明白白,她讲:“以人为本,是以人的利益为出发点,以人的需要为准则。
我方的观点,要以生态的平衡作为出发点,以自然的发展为准则。
环境保护,是为了达到自然与人的和谐”。
讲话讲得清楚,这是她的优点,但是这清楚未必对反方以后的辩论有用。
环境保护应该以自然为本 四辩稿
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我们梳理一下整场讨论的问题一、对方辩友实际上并没有给出我们一个明晰的概念,什么是您方判断以人为本和以自然为本的标准?二、按对方辩友意思所说的不以人为本的去进行环境保护,那么环境保护是不可行的。
但是难道人不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吗?难道以自然为本的保护环境就一定会损害人类自己本身的利益吗?难道保护自然环境不是在保护人类自己吗?三、对方辩友一再强调以人为本可以使人与自然合谐.可是人的欲望如何有限?人是具有趋利性的,对方辩友既然无法保证自己所描绘的宏伟蓝图一定会实现,那么还要大力倡导的以人为本,这既不是披着环保外衣的征服自然掠夺自然吗?我们今天在这里并不是要讨论环保是不是应该由人做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而是怎样通过更好的手段去保护环境。
我方一辩已经给出了一个明确的定义,“本”就以谁为根本出发点,以自然为本就是说在环境保护的时候要以生态平衡作为根本出发点,这样才能正确的指导我们去进行环保工作。
以下有两点是今天这场辩论我们得出的看法。
一、人类行为对大自然造成的影响具有不可控性。
人是有自我意识和改造能力的动物,这就决定了人类在思想行为上不会有绝对的统一,正因为这样,若要以人为本,就绝对不会像对方辩友假设的那样理想化,毕竟灵长的人类不是编好程序的机器人。
让自然得到一个喘息的机会也许不是一个资本家在投资时所希望看到的结果,人类的利益要膨胀,付出的代价也就无法避免,不遵循以自然为本,人类是无法维护其根本利益的。
二、我们要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不要过度的人为干预。
珠三角地区过去人为地去保护自然,表面上保护了自然环境,实质上反而造成了“绿色污染”.为什么有人去保护反而达到了相反的效果呢?通过这个例子,我们不难看出以人为本是治标的,唯有以自然为本的去保护环境才是真正治本的。
湖沼富营养化的形成;日本汞中毒事件;阿斯旺水坝生态环境恶化;地球的“温室效应”等无不都是因为以人为本的思想引导下造成的,我们必须要认知:人要生存就要摄取环境,人越来越多这个冲突点就会越来越强烈。
浅析生态视角下现代设计的发展——“以人为本”与“以自然为本”
物、 物、 动 环境 , 只有 和谐相 处才 会达 到整个 生 态系统 的平衡 。
维护地球 的生态平衡是人 类得 以生存和发 展 的前提 , 生态链 对 条任一环节 的破坏 , 都最终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毁灭。 环境 一般分 为 自然环境 和人工环 境 , 人工环 境也是在 自然 环 境 的基 础上被 改造 出来 的。所 以说 , 自然环境 是人 类生存 的 根 本。但是 随着 工业化进程 的加 快和 规模 的扩大 , 自然环 境 已
经 越来 越 面 目全 非 , 如果 再不 加 以节制 , 自然生 态也就 面 临崩
溃 。人 类 向大 自然 的索取 , 随着现代社会 工业化、 科技 化程度越 高 而越 来越 无度。大 自然 对人 类的惩罚也越来越 沉重。在 现代 化工 业发达 的今 天 , 计无疑是 人类社会 不断发展进 步 的重要 设 推手 , 但设计不 当导致的过度消耗 自然 资源 , 已经使我们付 出了
沉重代价。
随着时代 的发展 , 设计师们渐渐发现 : 设计 的任务不仅仅是 满足 个 人需 求 , 同时需 要兼顾 社会 的 、 济 的、 术 的、 它 经 技 情感 的、 审美的需要 。 由于在这 些众 多的需要 中本身存 在 一定 的矛 盾 , 以设 计任 务本 身 就包 括 各 种 需要 之 间 的协调 和对 立 关 所 系 。现 代 的设 计理念在 更新 中同样要遵 循设计 的规 范, 考虑 要
和 利 用 自然 。
是 自然 的主宰 , 认为 自然界 中的一切 都要为人 的利 益服 务 , 是 人
宇宙 自然一切 的 中心。
三 、 绿色 、 态” “ 生 的设计 原则
“ 生态” 一词 , 现在通常指 生物的生活状态 , 指生物在 一定 的 自然环境 下 生存 和发展 的状态 , 也指 生物 的生理 特性和 生活 习
环境保护以自然为本还是以人为本
谢谢主席,大家好!对方一辩的立论着实精彩,但是其中的偏玻之处,不吐不快。
其一。
其二回首往昔,胡主席在党的十六大的报告上提出科学发展观。
然而,今天的中国社会依旧高举以人为本的旗帜,一路战天斗地,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时候,却发现自然依旧满目疮痍。
今天面对着环保这样一个关系着人类未来命运的系统工程,如果我们依然身陷自我中心而不能自拔,那环保只能是南辕北辙。
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认为,人所以比其他一切生物强,是因为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这也是人与其他生物最本质的区别。
以自然为本是指尊重自然内在价值,遵循自然规律,兼顾人类发展,在此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所以我方认为环境保护应以自然为本。
原因有二其一,环境保护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承认了自然的内在价值决定了环境保护应以自然为本。
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现实命题,是共生、共赢、共荣,而不是征服、改造、索取。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既然是伙伴关系,朋友关系,那么要求人类在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必须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前提,克服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思想,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并进的科学发展观。
就是要求人类的思维视点,不能关注在征服上、改造上、索取上而是放在共生、共赢、共荣上;就是要求人类适应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自身固有的运动规律,更好地创造美好的生活;就是要求人类克服急功近利思想,摒弃短视眼光,着眼现在,放眼未来,倡导并树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人类最大美德的观念。
其二,以自然为本要求我们自觉遵循自然准则行事,将人的生存控制在自然平衡所能协调的范围之内,由此避免了以人为本所经常陷入的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恶性循环。
以自然为本,并不是说人类就是面对自然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规律(也就是客观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而有所作为。
因为客观规律是改变不了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提倡并遵从以为人本和以自然为本的二元论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者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必须是坚持以自然为本。
保护环境应以人为本、自然为本
保护环境应以人为本/自然为本正方保护环境不是为了保护环境而保护,从根本上是为了人更好的生活下去.这就是以人为本反方尊重环境就是以环境为本吗?以X为本表示要以之为出发点,放在第一位保护环境,要保护的是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否则的话,把沙漠变成绿洲就是破坏环境,大规模植树也是破坏环境以人为本:1”本”的含义:依靠,决定因素!2人是主动的,自然是被动的!自然是客体!以人为本,就是时时、处处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生理、心理、政治、道德、文化、技术诸多方面。
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当然要注重保护环境.可是,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保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出发点只能是为了保护人.不利于人的环境还是要破坏,要征服的。
比如说,某些地方狼太多.狼既吃羊,又吃人。
试问:连狼也打不得吗?有的国家鸽子多得妨碍了人的生活。
难道就不能减少一点“象徵和平”的鸽子吗?有的国家给一部分鸽子吃避孕药,不也是在保护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吗?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舒适优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环保工作的最终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可以说,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因此,环保工作要搞好,就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各级环保部门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拿起法律的武器,勇敢地同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行为作斗争,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不断改善环境质量。
资料: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与人这个主体相对应的环境也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含义。
城市河湖作为一门具有优化环境功能和有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的学科和建设行业,可以在上述两项领域中同时为人类提供服务。
人们通过河湖建设为人类社会创造的环境,既要致力于建设生态健全的环境,也要致力于建立文化、科学、艺术相互融洽与和谐的环境,同时也应是具备文化审美价值的环境,融生态、文化、科学、艺术为一体的河湖建设,才更符合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对环境综合需求的生态准则.因此,城市河湖以人为本的服务功能,不仅体现于实现安全功能,优化环境质量,促进人类身心健康,也应充分体现于继承和弘扬首都的文化,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文化、艺术修养水平、社会行为道德水准和综合素质水平,全面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保护环境以自然为本
保护环境以自然为本保护环境以自然为本介绍保护环境是指保护自然资源、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减少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以确保人类和其他生物能够在健康的环境中生活。
以自然为本的环境保护是指通过尊重和保护自然界的法则和规律,来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
自然为本的环境保护原则尊重自然:自然界存在着一系列的生态法则和规律,保护环境应遵循这些法则和规律,尊重自然的平衡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综合管理:环境保护需要综合考虑自然资源的利用、环境保护的需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诸多因素,寻求最佳的平衡点。
生态修复:对已经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恢复,使其重新达到稳定和健康的状态。
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为了保护环境,必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的行为。
加强环境意识: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形成广泛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
自然为本的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保护环境以自然为本是非常重要的,它有以下几点的重要性:1. 维护生态平衡:自然界存在着生态平衡,各个生物种群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如果破坏了这种平衡,将会导致物种的灭绝和生态系统的崩溃。
以自然为本的环境保护可以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生物种群的灭绝和生态系统的崩溃。
2. 保护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包括水、土壤、森林、矿产等。
以自然为本的环境保护可以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使得资源能够持续地供应给人类社会,同时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3. 预防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包括气候变化、水污染、土壤退化等。
以自然为本的环境保护可以预防环境问题的发生,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保护自然界的稳定和完整。
4. 促进可持续发展:以自然为本的环境保护倡导的是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会影响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通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理念,能够有效解决资源匮乏和环境问题,为人类未来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最新环境保护应以人为本、以自然为本(多场辩词)
两岸赛:环境保护应以人为本/以自然为本初赛第一场。
环境保护应以人为本/自然为本(台湾清华/浙师大)程序发言:正方一辩: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支起来。
现在,请各位给我三分钟,我将带领大家拯救地球。
李白诗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说的什么,说的是唐朝的黄河,而今天的黄河呢,我们大家可以看到,工厂、家庭废水是这么样地流进孕育我们中华文化五千年的长河之中,在上游地带,滥砍滥牧导致内陆沙漠化严重,滚滚黄沙是这么样的流入黄河之中,到了下游沉积,听说黄河到了下游已经成了陆上河,已经成了悬河。
据专家判断,如果这么情形再不改善的话,那么不出十年,很有可能成为中国最长的内陆河。
在中国沿海地带,工业发达,是的,工业发达带给人们无比的进步,可是也带来了空气污染问题,空气污染不但伤害人的呼吸系统,更重要的是,它带来酸雨的危机。
这么说好了,在某些特定的沿海地区,酸雨的酸正可以跟醋相提并论。
酸雨不但侵害了森林,使农作物减产,更侵害了建筑物。
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作调查指出:在中国300多个大城市中,有70%以上的城市已经不适宜人类居住了,为什么?是因为空气太过污浊了。
好,我们再把观点放到国际上来看,在中南美洲地带,人类照样砍伐热带雨林,导致种种严重的后果。
如果说:很多生活在热带雨林中的珍贵物种,就这么样地从地球上消失了。
砍伐热带雨林,还来一种严重的后果,对人们人类有所影响的,就是温室效应。
大家可能会觉得,温度如果上升一两,并没有关系,大家错了。
因为,温度的上升会导致南北两极冰山的融化,而冰山的融化则会使海平面节节升高。
根本联合国的调查指出,当海平面只要升高一公尺,有许多低地国家就会消失。
像马歇尔群岛,如果海平面上升一公尺的话,它将有80%的土地没入水平面以下。
或许,我们再不作点努力的话,那么今天我们站的这个会场里面将会变成一片汪洋。
说那多么,我们想要告诉大家的是,人类也就是作为环境的破坏者,那是毋庸置疑的。
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理念与实践模式
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理念与实践模式生态环境保护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主题之一,也是当今世界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之一。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全球性的共识。
本文主要从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理念和实践模式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理念1.环境可持续性环境可持续性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理念之一。
环境可持续性的概念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被提出,它反映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和保护需要从长远考虑,不断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方式。
要实现环境可持续性,首先需要减少污染和废物排放,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压力,同时加强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保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同时又不破坏和威胁生态环境的持续性。
2.资源循环利用资源循环利用是另一个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理念。
资源问题一直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如何合理、高效地利用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来说非常重要。
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推广可持续的循环经济模式,通过分类回收、再生利用等方式,让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得到最大化利用。
3.生态文明提出生态文明是中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一项重要倡议。
生态文明是在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基础上构建的第四个文明,它强调的是与人类基本需求相符合的绿色发展方式,即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通过推行生态文明,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与幸福。
二、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模式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模式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以下介绍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模式。
1.以人为本的环保模式以人为本的环保模式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模式,它强调的是保护民众健康与生命安全,减少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带来的伤害。
这种模式的实践包括了空气、水源、土壤污染的治理等方面,旨在通过改善环境质量、降低环境污染程度,保障公民健康与生命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自然为本是环保的宗旨
主席、各位评委、各位来宾,大家好!在讨论环境保护应该以人或是以自然为本之前,请先容许我方理清一个观念,那就是环保是什么?环保的理念在于长远的发展,环保的核心在于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环保的目标在于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两个目标中,前者是以自然状态为最终作用对象,而后者则由自然条件直接决定。
因此,环保的核心,即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应以自然为宗旨。
我方认为以自然为本是环保的宗旨,基于如下2点原因:
第一,人类存在的根源是自然。
“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
”因为人类有了智慧,所以显得特别,所以我们双方才能在此辩论,但是,就生命的本质来说,人类只是大自然众多物种中的其中之一,是依附于大自然而生,得益于大自然而活,不应该凌驾、脱离于自然之上。
我们流淌的血液来源于大自然奔腾的山河,我们跳动的脉搏源于大自然喷涌的岩浆,我们畅游的思绪源于大自然广袤的山林。
春天的暖阳是大自然倾注的温情,而秋天的麦穗则是大自然给予的馈赠。
同时,正因为人类存在的根源是自然,所以人类才能够感受自然,于是梭罗才能在瓦尔登湖畔享受孤独,放飞思绪,于是法布尔才能投身于昆虫的世界尊重生命,热爱自然。
而以人为本的环保观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它意味着人是一切的尺度,人是一切利益的中心,自然只是实现人目的的工具和手段。
但是,自然哪里是工具啊!它是我们人类灵魂的栖息,是人类生之所往,是人类死之所安。
我方所坚持的环保,是保护包括人和其他物种在内的自然,不光是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更是在保障自然界生物普遍固有的自然权利。
以自然为本理念,相比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客观、更全面、更平衡、
更健康。
第二,环保的最终目标是自然
环保是人的生存需要与自然环境不可调和的产物。
而人类的短视、贪欲和实用主义常常是在助纣为虐。
纵观历史,人类的发展总是伴随着对生存环境的破坏。
当工业文明的凯歌奏响之时,当人类的欲望无节制膨胀之时,大自然就成了“一切属于人,一切为了人”的人本主义的第一牺牲品。
虽然恩格斯很早就告诫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但是,人类依然执迷不悟。
这导致了我国的沙漠化急剧发展,沙漠化土地面积约为160.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6.7%,而森林面积比例更是只有16.55%。
环保的目标在于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而事实证明以人为本的宗旨无法达成这样的目标。
因此,以自然为本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是为避免重蹈覆辙而对环保目标中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践行。
以自然为本是把整个系统内的平衡和稳定作为我们解决问题和观察问题的立足点。
以自然为本不是要求人们不吃不穿不喝,而是要求人适当地限制自我欲望和需求,在遵循自然的同时兼顾人类发展,将人的生存控制在自然平衡所能协调的范围之内,由此避免以人为本所经常陷入的“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恶性循环。
人类因为短视而使不可再生资源岌岌可危,因为贪欲而使可再生资源入不敷出,因为实用主义而使得污染浪费层出不穷。
人类的根源是自然,当人类无节制的掠夺自然的同时,就是在变相扼杀人类与其他物种共同的明天。
以自然为本,不仅能保证其他物种的生存,更能达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因此,以自然为本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超越。
正因为,人类的生存依托于自然,所以,人类的发展才会与自然产生冲突,而以人为本的宗旨是在忽略人与自然的关系,过分强调人自我的感受和需求。
但是,我们不该忘了,这个地球上不光有人,更存在其他万种生物。
忽略以自然为本的基石,人类所有向自然的索求都只是人类利己的行为,所有的似乎被逼无奈的选择都只是人类过分强调客观因素而忽略主观因素的,人类欲望的遮掩。
今天我们强调以自然为本并不是要放弃人类的幸福去满足自然的需要。
恰恰相反,人类只有走出自我中心,尊崇以自然为本,才能够真正走向全自然、全社会的长远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