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实训-内科病证
中医内科学实训报告感冒
![中医内科学实训报告感冒](https://img.taocdn.com/s3/m/00e5bda6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13.png)
一、实训背景感冒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病因主要为外感风邪,病位在肺卫。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学习中医内科学中关于感冒的理论知识,结合临床病例分析,提高对感冒的辨证施治能力。
二、实训内容1. 理论知识学习本次实训首先对感冒的定义、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进行了深入学习。
感冒是指感受风邪或其他邪气,导致肺卫功能失调,出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外感疾病。
2. 临床病例分析结合临床病例,对感冒的不同证型进行分析。
以下为部分病例分析:(1)风寒感冒病例:患者,男,28岁,出现鼻塞、流清涕、喷嚏、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等症状,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分析:此患者证属风寒感冒,病机为风寒之邪侵袭肺卫,导致卫阳被郁,腠理内闭,肺气不宣。
治疗当以辛温解表为主,方选荆防达表汤。
(2)风热感冒病例:患者,女,35岁,出现发热、微恶风、汗泄不畅、咽干、鼻塞、流黄稠涕、头痛、咳嗽等症状,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分析:此患者证属风热感冒,病机为风热之邪侵袭肺卫,导致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
治疗当以辛凉解表为主,方选银翘散。
(3)暑湿感冒病例:患者,男,40岁,出现身热不扬、微恶风、汗出不畅、胸闷、脘痞、纳呆、鼻塞、大便溏、小便短赤、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
分析:此患者证属暑湿感冒,病机为暑湿之邪侵袭肺卫,导致表卫不和,肺气不清。
治疗当以清暑祛湿解表为主,方选新加香薷饮。
3. 实训总结通过本次实训,我对感冒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结合临床病例分析,提高了自己的辨证施治能力。
三、实训体会1.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诊断需结合具体病情进行分析。
2.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针对不同证型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可以提高疗效。
3. 临床实训是提高中医临床技能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际操作,可以加深对中医理论知识的理解。
针灸在临床常见病素材
![针灸在临床常见病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4c198e37647d27284b7351b7.png)
内科病证——不寐
基本治疗: 主穴:照海、申脉、神门、印堂、四神聪、安 眠 配穴: 肝火扰心:加行间、侠溪; 痰热内扰:加丰隆、内庭、曲池; 心脾两虚:加心俞、脾俞、足三里; 心肾不交:加太溪、水泉、心俞、脾俞; 心胆气虚:丘虚、心俞、内关; 脾胃不和:太白、公孙、内关、足三里; 操作:神门、印堂、四神聪,用平补平泻法; 对于较重的不寐者,四神聪可留针过夜;照海 用补法,申脉用泻法;
斜,右眼闭合不严,在院外诊所就诊,诊断面神经炎。口服病毒灵、强 的松等药无明显好转,继续加重而来诊。查其人形体较胖,神倦色白,
右额纹消失,眼裂增大,鼻唇沟变浅,口眼向左歪斜,舌淡,苔薄白,
脉浮。 西医诊断:面神经炎
中医诊断: 面瘫 证
型: 风寒型
治则:祛风散寒,通经活络。 处方:右侧阳白、四白、地仓、颊车及左侧合谷,留针20分钟,日一次。
连针5次,病情明显减轻,右眼能闭严,续针5次,面部功能基本恢复正
常,笑时口角稍向左歪,又针5次,两侧基本对称。
不 寐
不寐:通常称为“失 眠”、“不得卧”等, 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 常睡眠,或入睡困难, 或睡眠时间不足,或 睡眠不深,严重者彻 夜不眠为特征的病证。 本病可见于西医学的 神经衰弱。
针灸治疗
取穴原则:阳明经穴为主,远近相配穴为原则。
处 方:1、风池、翳风、阳白、攒竹、迎香、 地仓、颊车、合谷、太冲等。 2、太阳、印堂、四白、牵正、人中、 承浆、足三里等。
两组交替取穴,可配合电针、眼针。
杨某,女,30岁,初诊日期:2012年9月2日。
主诉:
口眼向左歪斜5天。
病史: 患者5天前洗澡后受风出现右侧面部不适,随即出现口眼向左歪
五官科疾病:神经性耳鸣、耳聋、牙痛。
中西医结合针灸学-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中西医结合针灸学-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练习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ce5a0c7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21.png)
中西医结合针灸学-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A11、呕吐的基本病机是A、胃气不和B、胃气上逆C、脾气不升D、肝胃不和E、胃失濡养2、针灸治疗腰痛的主穴是A、阿是穴、肾俞、太溪B、委中、昆仑、太溪C、阿是穴、大肠俞、委中D、阿是穴、背俞穴、太溪E、命门、昆仑、委中3、若辨证为痛痹,应选用A、肾俞、关元B、大椎、曲池C、肝俞、太冲D、膈俞、血海E、阴陵泉、足三里4、若辨证为热痹,应对证选用A、肝俞、太冲B、膈俞、血海C、肾俞、关元D、大椎、曲池E、合谷、内庭5、治疗厥阴头痛,应配用A、印堂、攒竹、合谷B、率谷、外关、足临泣C、天柱、后溪、申脉D、太冲、内关、四神聪E、血海、膈俞、内关6、瘀血头痛,应配合A、列缺、曲池B、太溪、肾俞C、太冲、太溪D、血海、膈俞E、三阴交、肝俞7、疼痛在腰脊中部,主要与哪条经脉相关A、足太阳膀胱经B、足少阴肾经C、足少阳胆经D、带脉E、督脉8、针灸治疗腰痛,应以哪组经穴为主A、督脉、足少阴肾经B、阿是穴、足少阴肾经C、阿是穴、足少阳胆经D、阿是穴、足太阳膀胱经E、督脉、足太阳膀胱经9、以下哪项不是中风发生的主要病因A、风B、火C、痰D、湿E、瘀10、针灸治疗中风病中脏腑闭证,应取用哪组经脉为主A、手厥阴经、督脉B、手厥阴经、任脉C、足厥阴经、督脉D、足厥阴经、任脉E、手、足厥阴经11、治疗眩晕实证的主穴是A、风池、百会、太阳、列缺B、风池、头维、太阳、百会C、风池、百会、内关、太冲D、风池、百会、肝俞、肾俞E、百会、内关、后溪、水沟12、与面瘫关系密切的经筋是A、足太阳、足阳明经筋B、手阳明、足太阳经筋C、足阳明、手太阳经筋D、足厥阴、手阳明经筋E、手少阳、足太阳经筋13、治疗感冒的主穴是A、列缺、合谷、肺俞、太渊、大椎B、太渊、肺俞、合谷、鱼际、三阴交C、列缺、合谷、大椎、太阳、风池D、鱼际、尺泽、膻中、肺俞、定喘E、尺泽、肺俞、膏肓、太溪、足三里14、治疗饮食伤胃型胃痛,除主穴外,还应加用A、三阴交、内庭B、膈俞、胃俞C、胃俞、脾俞D、下脘、梁门E、气海、关元15、治疗寒湿型泄泻,除主穴外,应加用A、内庭B、中脘C、神阙D、太冲E、脾俞二、A21、某男,30岁,体质素弱,近半年来,呕吐时作时止,食欲不佳,倦怠乏力,舌苔薄白,脉弱。
针灸学-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
![针灸学-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7185850a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8b.png)
针灸学-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第三⼗⼆单元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中风辨证要点风、⽕、痰、瘀为主要病因。
病位在脑,与⼼、肝、脾、肾关系密切。
肝肾阴虚,⽓⾎虚弱为致病之本,风、⽕、痰、瘀为致病之标。
中风的治疗1.基本治疗(1)中经络治法调神导⽓,疏通经络。
以督脉、⼿厥阴及⾜太阴经⽳为主。
主⽳⽔沟内关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沟内泉泽焦萎,(⼈急中经风)。
沟内泉泽交委⽅义脑为元神之府,督脉⼊络脑,⽔沟醒脑开窍、调神导⽓;⼼主⾎脉藏神,内关调理⼼神,疏通⽓⾎;三阴交滋补肝肾;极泉、尺泽、委中,疏通肢体经络。
配⽳肝阳暴亢配太冲、太溪;风痰阻络配丰隆、风池;痰热腑实配曲池、内庭、丰隆;⽓虚⾎瘀配⾜三⾥、⽓海;阴虚风动配太溪、风池。
⼝⾓歪斜配颊车、地仓;上肢不遂配肩髃、⼿三⾥、合⾕;下肢不遂配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三⾥、解溪;头晕配风池、完⾻、天柱;⾜内翻配丘墟透照海;便秘配天枢、丰隆、⽀沟;复视配风池、天柱、睛明、球后;尿失禁、尿潴留,配中极、曲⾻、关元。
操作⽔沟⽤雀啄法,以眼球湿润为佳;刺三阴交时,沿胫⾻内侧缘与⽪肤成45°⾓,使针尖刺到三阴交⽳,⽤提插补法;刺极泉时,在原⽳位置下2⼨⼼经上取⽳,避开腋动脉,直刺进针,⽤提插泻法,以患者上肢有⿇胀和抽动感为度;尺泽、委中直刺,⽤提插泻法使肢体有抽动感。
可在患侧上、下肢各选2个⽳位,采⽤电针治疗。
(2)中脏腑治法醒脑开窍,启闭固脱。
以督脉⽳和⼿厥阴经为主。
主⽳⽔沟百会内关配⽳闭证配⼗⼆井⽳、合⾕、太冲;脱证配关元、⽓海、神阙等。
⽅义脑为元神之府,督脉⼊络脑,⽔沟、百会为督脉⽳,可醒脑开窍;内关为⼼包经络⽳,可调理⼼神、疏通⽓⾎。
操作内关⽤泻法,⽔沟⽤强刺激,以眼球湿润为度。
⼗⼆井⽳⽤三棱针点刺出⾎。
关元、⽓海⽤⼤艾炷灸,神阙⽤隔盐灸,不计壮数,以汗⽌、脉起、肢温为度。
2.其他治疗(1)头针法顶颞前斜线、顶旁1线及顶旁2线。
⽤1.5~2⼨毫针平刺⼊头⽪下,快速捻转2~3分钟,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反复⾏针。
第二十八单元 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
![第二十八单元 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d8d6ac08856a561253d36fd7.png)
第二十八单元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A1型题1.治疗肝阳上亢头痛应配用的是( B )A.风门、列缺B.太溪、太冲C.中脘、丰隆D.血海、膈俞E.印堂、内庭2.治疗太阳头痛应配用的是( A )A.天柱、后溪、昆仑B.率谷、外关、足临泣C.印堂、内庭、偏历D.太冲、内关、四神聪E.血海、膈俞、内关3.治疗血虚头痛应配用的是( B )A.风门、列缺B.脾俞、足三里C.血海、膈俞D.太冲、太溪E.中脘、丰隆4.风池善于治疗外感头痛,其主要依据是( C ) A.穴居头部,近治作用突出B.穴属胆经,肝胆经相表里C.是足少阳与阳维脉的交会穴D.具有较强的活血通经的作用E.具有较强的清利头目的作用5.治疗面痛主选的经穴是( B )A.手、足阳明及足少阳经脉B.手、足阳明及足太阳经脉C.手、足太阳及足厥阴经脉D.手、足少阳及足太阳经脉E.手、足阳明及足少阴经脉6.治疗面痛属于风热证者,除主穴外,应加用( A ) A.列缺、风池B.曲池、外关C.内关、三阴交D.行间、内庭E.太溪、风池7.痛在腰脊中部,与之相关的经脉是( E )A.足太阳膀胱经B.足少阴肾经C.足少阳胆经D.带脉E.督脉8.针灸治疗腰痛,应主取的是( C )A.督脉、足少阴经穴B.局部阿是穴、足少阴经穴C.局部阿是穴、足少阳经穴D.局部阿是穴、足太阳经穴E.督脉、足太阳经穴9.针灸治疗腰痛的主穴是( D )A.阿是穴、肾俞、太溪B.腰眼、委中、太溪C.阿是穴、大肠俞、委中D.阿是穴、背俞穴、太溪E.肾俞、昆仑、委中10.肾虚腰痛除主穴外,应加取( B )A.命门、腰阳关B.膈俞、次髎C.太冲、肝俞D.肾俞、太溪E.关元、后溪11.有关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以通经止痛为法B.以足太阳、足少阳经穴为主C.腰部取腰夹脊D.属于气血不足者,配足三里、三阴交E.向下肢的放射样针感以多次重复出现为佳12.辨证为痛痹者,治疗应加用( B )A.肾俞、关元B.大椎、曲池C.肝俞、太冲D.膈俞、血海E.阴陵泉、足三里13.辨证为热痹者,治疗应加用( B )A.肝俞、太冲B.膈俞、血海C.肾俞、关元D.大椎、曲池E.合谷、内庭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中风病因的是( D )A.风B.火C.痰D.湿E.瘀15.治疗中风中脏腑闭证,除十二井穴外,应主取的是( B ) A.督脉、手厥阴经穴B.任脉、手厥阴经穴C.督脉、足厥阴经穴D.任脉、足厥阴经穴E.任脉、手足厥阴经穴16.治疗眩晕实证的主穴是( B )A.风池、百会、太阳、列缺B.风池、头维、太阳、百会C.风池、百会、内关、太冲D.风池、百会、肝俞、肾俞E.百会、内关、后溪、水沟17.取百会治疗眩晕虚证,因本穴具有( E )A.醒神定眩作用B.安神定志作用C.清利脑窍作用D.升提气血作用E.清泻肝胆作用18.与面瘫主要相关的是( A )A.手太阳、足阳明经筋B.手阳明、足太阳经筋C.足少阳、足太阳经筋D.手阳明、足厥阴经筋E.手少阳、足太阳经筋19.治疗痿证肺热伤津者,除主穴外,应加用( A )A.阴陵泉、内庭B.尺泽、大椎C.脾俞、胃俞D.肝俞、肾俞E.血海、膈俞20.下列各组腧穴中,痫病发作期宜选( D ) A.印堂、神门、少府、太冲B.水沟、百会、后溪、涌泉C.风池、百会、太冲、劳宫D.素髎、行间、丰隆、后溪E.关元、水沟、大陵、神门21.与寤寐关系密切的经脉是( D )A.心经、阳维脉B.心经、阴维脉C.阳维脉、阴维脉D.阳跷脉、阴跷脉E.督脉、脾经22.治疗郁证的主穴是( E )A.内关、水沟、丰隆、后溪B.内关、水沟、太冲、神门C.百会、神庭、列缺、照海D.照海、申脉、神门、印堂E.内关、郄门、神门、巨阙23.治疗心胆虚怯型心悸,除主穴外,应加用( E ) A.太冲B.太溪C.膻中D.膈俞E.胆俞24.治疗感冒的主穴是( D )A.列缺、合谷、肺俞、太渊、大椎B.太渊、肺俞、合谷、鱼际、三阴交C.列缺、合谷、大椎、太阳、风池D.鱼际、尺泽、膻中、肺俞、定喘E.尺泽、肺俞、膏肓、太溪、足三里25.有关针灸治疗咳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外感咳嗽取手太阴、手阳明经穴为主B.风寒咳嗽可针灸并用C.外感咳嗽毫针用泻法D.内伤咳嗽以手、足太阴经穴为主E.内伤咳嗽毫针用补法26.呕吐的基本病机是( B )A.胃气不和B.胃气上逆C.脾气不升D.肝胃不和E.胃失濡养27.治疗饮食伤胃型胃痛,除主穴外,还应加用( D ) A.三阴交、内庭B.膈俞、三阴交C.胃俞、脾俞D.天枢、梁门E.期门、太冲28.治疗急性泄泻的主穴是( C )A.神阙、天枢、足三里、公孙B.中脘、内关、足三里、合谷C.天枢、上巨虚、阴陵泉、水分D.天枢、下脘、上巨虚、关元E.中脘、天枢、足三里、三阴交29.治疗寒湿内盛型泄泻,除主穴外,应加用( C ) A.内庭B.中脘C.神阙D.太冲E.脾俞30.治疗痢疾应主取的是( C )A.足阳明、足少阴经穴B.手足阳明、太阴经穴C.大肠的募穴、下合穴为主D.督脉、手足阳明经穴E.手足阳明、足太阴经穴31.治疗便秘的主穴,除天枢外,还有( B )A.神阙、足三里、公孙B.支沟、大肠俞、上巨虚C.上巨虚、阴陵泉、水分D.支沟、下脘、关元E.支沟、足三里、中脘32.有关针灸治疗癃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E )A.可以取足太阳经穴B.虚证癃闭,可用温针灸C.无论虚实均可以取秩边D.可以采用穴位敷贴法治疗E.下腹部腧穴,应直刺,用泻法33.治疗消渴,除相应脏腑背俞穴外,还应主取的是( B )A.足阳明、足少阴经穴B.足太阴、足少阴经穴C.手太阴、足太阳经穴D.手阳明、足太阴经穴E.足少阳、足少阴经穴34.针灸治疗阳痿除选取相应的背俞穴外,还包括( A )A.任脉、足太阴经穴B.督脉、足厥阴经穴C.带脉、足少阴经穴D.督脉、足太阴经穴E.任脉、足少阴经穴35.针灸治疗痴呆的主穴,除百会、印堂、四神聪、内关外,还包括( B )A.膈俞、太冲B.太溪、悬钟C.丰隆、中脘D.肝俞、肾俞E.足三里、气海A2型题1.患者3日来头痛如裹,痛无休止,肢体困重,苔白腻,脉濡。
考研中医综合针灸学(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中医综合针灸学(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dd7cfb57e21af45b207a86b.png)
考研中医综合针灸学(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1.心悸兼见心痛时作,气短乏力,胸闷,咯痰,舌暗,脉沉细或结代者证属A.心胆虚怯B.心脾两虚C.心脉瘀阻D.水气凌心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2.治疗实证眩晕具有清利脑窍而定眩的腧穴为A.太冲B.内关C.风池D.百会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3.面瘫面部腧穴针刺宜用A.补法B.泻法C.灸法D.平补平泻法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4.痿证属肺热津伤者除选主穴外还可配用A.阴陵泉、大椎、内庭B.太白、中脘、关元C.太溪、肾俞、肝俞D.尺泽、肺俞、二间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5.感冒时温灸大椎可A.清热B.解表C.发汗D.散寒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6.治疗外感咳嗽选合谷配列缺的作用为A.化痰止咳B.清热解表C.补益肺气D.宣肺解表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7.具有抑酸止呕作用的首选穴是A.足三里B.胃俞C.中脘D.公孙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8.治疗泄泻足三里配公孙的作用为A.固本止泻B.温肾助阳C.疏导气机D.健脾益胃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9.下列何穴不为治疗便秘的主穴A.天枢B.水道C.支沟D.大巨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A.祛风通络止痛B.疏通经络,清利头窍C.疏通经络,滋养脑髓D.疏泄肝胆,通络止痛10.外感头痛的治则为A.B.C.D.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11.内伤头痛实证的治则为A.B.C.D.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12.内伤头痛虚证的治则为A.B.C.D.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13.偏头痛的治则为A.B.C.D.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A.丝竹空、阳白、外关B.颧?、迎香C.承浆、颊车、翳风、内庭D.列缺、外关14.眼部痛除选主穴外还可配用A.B.C.D.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15.上颌痛除选主穴外还可配用A.B.C.D.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16.下颌痛除选主穴外还可配用A.B.C.D.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A.太冲、三阴交B.曲池、大椎C.列缺D.曲池、尺泽17.面痛属风寒证除选主穴外还可配用A.B.C.D.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18.面痛属风热证除选主穴外还可配用A.B.C.D.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19.面痛属气血瘀滞证除选主穴外还可配用A.B.C.D.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A.后溪B.外关C.合谷D.合谷、风池20.以肩后痛为主的漏肩风除选主穴外还可配用A.B.C.D.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21.以肩前痛为主的漏肩风除选主穴外还可配用A.B.C.D.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22.以肩外侧痛为主的漏肩风除选主穴外还可配用A.B.C.D.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A.合谷、风池B.太阳、丰隆、阴陵泉C.膈俞、内关D.足三里、气海23.外邪内侵所致的漏肩风除选主穴外还可配用A.B.C.D.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24.气滞血瘀所致的漏肩风除选主穴外还可配用A.B.C.D.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25.气血亏虚所致的漏肩风除选主穴外还可配用A.B.C.D.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A.内关、阿是B.肩?、外关C.天宗D.风池、合谷26.落枕兼肩痛者除选主穴外还可配用A.B.C.D.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27.落枕兼背痛者除选主穴外还可配用A.B.C.D.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28.用穴位贴敷法治疗咳嗽可选择哪些穴位A.肺俞B.丰隆C.风门D.膻中正确答案:A,B,C,D 涉及知识点: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29.治疗呕吐的主穴为A.中脘B.内关C.足三里D.胃俞正确答案:A,B,C,D 涉及知识点: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30.漏肩风常见病因为A.风寒侵袭肩部B.体虚气血不足肩失所养C.劳作过度D.外伤日久不愈正确答案:A,B,C,D 涉及知识点: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31.治疗哮喘实证的主穴为A.列缺B.膻中C.定喘D.肺俞正确答案:A,B,C,D 涉及知识点: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32.耳针治疗呕吐可选A.胃、贲门B.交感C.神门D.脾、食道正确答案:A,B,C,D 涉及知识点: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33.治疗痴呆的主穴为A.印堂、风池B.四神聪透百会C.合谷、太冲D.太溪、悬钟正确答案:A,B,C,D 涉及知识点: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34.治疗哮喘虚证的主穴为A.肺俞、定喘B.肾俞、膏肓C.足三里D.太渊正确答案:A,B,C,D 涉及知识点: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
内科病证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_1
![内科病证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_1](https://img.taocdn.com/s3/m/a7c77320910ef12d2bf9e726.png)
内科病证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2型题 2. A1型题 3. B1型题1.某女,20岁,2天前受风后出现左侧面部麻木,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左侧.舌淡,苔薄白。
针刺面部穴位应采用() A.轻刺浅刺B.电针强刺激C.多穴重刺D.直刺深刺E.提插泻法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内科病证2.某男,经常寐而易醒,伴心悸健忘,面色无华,易汗出,纳差倦怠,舌淡,脉细弱。
针灸治疗除照海、申脉、神门、印堂、四神聪、安眠外,应加取() A.丘墟、心俞、内关B.太溪、心俞、肾俞C.心俞、脾俞、足三里D.行间、侠溪、肝俞E.公孙、内关、足三里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内科病证3.某女,30岁,腹泻3天。
便稀有黏液,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治疗应选取哪组经脉为主()A.任脉、足阳明经B.足阳明、足太阴经C.手阳明、足太阴经D.手阳明、足阳明经E.手太阳、足阳明经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内科病证4.某女,36岁,头晕目眩,头重如裹,胸闷恶心,舌胖苔白腻,脉濡滑。
其辨证是()A.气虚血瘀B.肾精亏虚C.肝阳上亢D.气血两虚E.痰湿中阻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内科病证5.治疗胃脘疼痛隐隐,喜按喜暖,兼见泛吐清水,便溏,手足不温,舌淡苔薄,脉虚弱,在足三里、内关、中脘基础上,应加取()A.肾俞、太溪B.太冲、肝俞C.胃俞、粱门D.下脘、梁门E.关元、脾俞、胃俞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内科病证6.某女,43岁,因吵架出现性情急躁易怒,口苦而干,头痛,耳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其辨证为()A.气郁化火B.肝气郁结C.肝肾亏虚D.心神惑乱E.痰气郁结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内科病证7.治疗寐而易醒,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遗精盗汗,舌红,脉细数。
除主穴外,还应选取()A.丰隆、内庭、曲池B.太溪、水泉、心俞、脾俞C.太白、公孙、内关、足三里D.丘墟、心俞、内关E.心俞、脾俞、足三里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内科病证8.某女,63岁,突然出现右半身活动不利,舌强语謇,兼见面红目赤,眩晕头痛,烦躁,舌红,苔黄,脉弦而有力。
中医针灸学主治医师:内科病证考试试题(最新版)
![中医针灸学主治医师:内科病证考试试题(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c18f1b9e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8b.png)
中医针灸学主治医师:内科病证考试试题(最新版)1、单选治疗消渴的经验效穴是().A.胃俞B.胃脘下俞C.太溪D.脾俞E.三阴交正确答案:B2、单选患者男,35岁。
12年来每日黎明之际必泻1次,平素大便稀溏(江南博哥),日行数次,脐下胀痛,泻后则安,肛门重坠感,腹部及下肢不温,神疲乏力,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针对患者具体病情,还应该在主穴基础上加用().A.脾俞、太白B.肝俞、太冲C.下脘、梁门D.肾俞、命门E.中脘、气海正确答案:D3、单选患者于某,女,27岁。
2天前受风后出现右侧面部麻木,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左侧,舌淡,苔薄白。
治疗主穴应选用().A.阳白、四白、颧髎、地仓、颊车、合谷B.阳白、鱼腰、水沟、迎香、承浆、合谷C.攒竹、丝竹空、四白、巨髎、地仓、风池D.攒竹、太阳、下关、颊车、地仓、翳风E.四白、下关、水沟、承浆、合谷、太冲正确答案:A4、单选针灸治疗痴呆的主要治法是().A.调神益智,补肾通络B.调神理气,疏肝解郁C.补益脾肾,化痰息风D.理气化痰,清心安神E.醒脑开窍,息风豁痰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痴呆病位在脑,涉及五脏,尤与脾、心、肝有关,病变多见虚实夹杂证,治法主在调神益智,补肾通络,以督脉及足少阳、足少阴经穴为主。
调神理气,疏肝解郁为郁证的治法;补益脾肾,化痰息风为颤证的治法;理气化痰,清心安神为癫病的治法;醒脑开窍,息风豁疾是痫证发作期的治法。
5、单选患者男,35岁。
12年来每日黎明之际必泻1次,平素大便稀溏,日行数次,脐下胀痛,泻后则安,肛门重坠感,腹部及下肢不温,神疲乏力,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针刺治疗的主穴为().A.天枢、水分、上巨虚、阴陵泉B.天枢、公孙、足三里、神阙C.天枢、大肠俞、支沟、上巨虚D.天枢、关元、上巨虚、合谷E.天枢、中脘、内关、足三里正确答案:B6、单选痴呆辨证属于瘀血阻络者应当在主穴基础上加用().A.肝俞、肾俞B.膈俞、内关C.血海、三阴交D.丰隆、中脘E.行间、侠溪正确答案:B7、单选患者咳嗽声重,咽喉作痒,痰白质稀,头痛发热,鼻塞流清涕,怕冷,无汗,周身酸痛,苔薄白,脉浮紧。
针灸实训课实训报告
![针灸实训课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cc26b7e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2b.png)
针灸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为了提高我的中医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培养我运用针灸技术治疗疾病的能力,我参加了本次针灸实训课。
本次实训课由我校中医学院资深针灸教师主讲,实训内容涵盖了针灸的基本理论、操作技巧、临床应用等方面。
二、实训目的1. 熟悉针灸的基本理论,掌握针灸的操作技巧;2. 培养临床思维,提高针灸治疗疾病的能力;3.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协作能力。
三、实训内容1. 针灸基本理论(1)经络系统:学习十二经络的走向、分布、功能及相互联系;(2)腧穴:了解腧穴的定位、分类、主治功能及针刺方法;(3)针灸手法:学习针刺、灸法、拔罐等基本操作技巧;(4)针灸禁忌症:掌握针灸的禁忌症,确保临床安全。
2. 临床应用(1)常见病证的针灸治疗:学习运用针灸治疗头痛、感冒、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常见病证;(2)穴位注射:学习穴位注射的操作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效果;(3)针灸与其他疗法的结合:了解针灸与中药、推拿等疗法的结合应用。
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通过课堂讲解、自学等方式,掌握针灸的基本理论;2. 实操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针刺、灸法、拔罐等基本操作的练习;3. 临床实习:在教师的带领下,参与临床病例的诊疗,提高临床实践能力;4. 小组讨论:与同学们共同探讨针灸治疗病例,分享经验,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1. 理论知识:掌握了针灸的基本理论,能够运用针灸理论分析病例;2. 操作技能:熟练掌握了针刺、灸法、拔罐等基本操作技巧;3. 临床实践:能够运用针灸技术治疗常见病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4. 团队协作:在实训过程中,与同学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六、实训体会1. 针灸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是提高针灸技能的关键;2. 在实训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临床能力;3. 针灸治疗疾病具有独特优势,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我们要努力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医学;4. 团队协作在针灸实训中具有重要意义,要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共同提高。
针灸治疗内科疾病的临床经验
![针灸治疗内科疾病的临床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6be62d2ebe23482fb4da4cb6.png)
针灸治疗内科疾病的临床经验一、内科疾病及治疗方式简介内科为医学科属,包括了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肿瘤科,内分泌科,血液内科,传染病科,小儿科等等。
内科学也是临床医学的一个专科,几乎是所有其他临床医学的基础,亦有医学之母之称。
内科学的内容包含了疾病的定义、病因、致病机转、流行病学、自然史、症状、征候、实验诊断、影像检查、鉴别诊断、诊断、治疗、预后。
内科疾病的种类多,内科急症起病急、病情发展快且严重,而内科慢性疾病的病程长,均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在临床中,西药治疗一般是内科疾病患者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是针灸治疗内科疾病也有着西药治疗不可比拟的好处,可以免去西药对身体的副作用,或者药物对内脏的刺激作用。
内科病证作为针灸疗法的适应症,其临床研究一直备受医学界关注,临床研究的病种数达几百种,一般的针灸专业的教材收入运用针灸治疗的内科病证有几十种。
以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即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针灸治疗学》为例,包括附病在内的共有47个病证。
二、针灸治疗疾病的现状针灸治疗疾病在历史上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曾经有过很辉煌的发展历程。
但是,近些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影响下,针灸的发展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退和衰弱现象,根据文献报道,无论城市和农村地区,这种情况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那么针灸萎缩的背后一定有诸多原因存在,目前文献研究和报道临床针灸服务发展的文章比较零散,并且多为叙述性报道,缺乏客观的评判依据。
鲜见通过收集临床调查统计资料分析针灸服务目前生存状态和发展趋势的研究。
对近十年来针灸治疗内科病证的文献进行分析,以了解内科病证用针灸治疗受到关注的程度。
查阅了中国知网里2002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0日发表在国内医学网上的有关针灸治疗内科病证的文献,将其分为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文献和叙述性文献,确定其系数,以关注指数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实训习题中医内科学含答案
![实训习题中医内科学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e8c94aa76e58fafab00361.png)
一问诊(一)实验内容女性,45岁,反复夜间胃脘部疼痛2个月。
(二)实验目的1、熟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婚育史、过敏史、家族史以及中医十问的问诊内容。
2、掌握不同主诉问诊的技巧,培养问诊能力。
(三)实验要求1、条理性好、能抓住重点。
2、围绕主诉病情询问。
3、问诊语言恰当。
二病案书写(一)实验内容王某某,男,68岁,退休,,有饮酒,吸烟史30年。
患者近一周来家务繁忙,少寐多梦,二天前晨起突感眩晕耳鸣,头胀且痛,口苦咽干,自测血压150/100mmHg,服心痛定一粒,休息后无好转。
第二天感头晕加重如坐车船,不能站立,恶心欲呕,来我院就诊。
当时血压160/100mmHg,整个发病过程神清,无四肢抽搐、两便失禁。
查体:T:37.0C,P:88次/分,R:20次/分,BP:160.0/100.0mmHg。
神志清,面红耳赤,两肺呼吸音清,HR78次/分,律齐,腹软,无压痛,反跳痛。
双下肢无浮肿。
舌红,苔黄,脉弦。
未见其他阳性体征。
患者近两年来时来时有眩晕,多于情绪激动或劳累后发作,自服心痛定能缓解。
实验室检查:血胆固醇7mmol/L。
心电图示:左室高电压。
(二)实验目的1、熟悉住院病案文书书写格式。
2、掌握住院病案文书书写要领。
3、培养住院病案文书书写能力。
4、培养诊断疾病、正确确立治法和应用中西药物的能力。
(三)实验要求1、要求学生完成四诊摘要、辨证分析(病因、病机、病位、病性)中医类证鉴别。
2、提出中医、西医诊断依据。
3、正确确立中医治法、方药(方名、药物剂量、煎服法等)、中医调护内容或必要的诊疗计划内容。
三病案分析1实训材料男,42岁,恶寒,无汗,发热,头痛2天。
2天前感寒后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重,鼻塞声重,遂来就诊,查见T:37.8℃,P:81/分,R:22次/分,BP:180mmHg,神志清,精神可, 咽部充血,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
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下篇第一章:内科常见病症(1至12节)
![下篇第一章:内科常见病症(1至12节)](https://img.taocdn.com/s3/m/1b3b21cf8bd63186bdebbc0d.png)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下篇:内科病证 第一节 感冒
辨证论治
三、外感暑湿
[证候]
身热,微恶风,有汗不解,肢体酸 重或疼痛,头重而晕,咳嗽痰粘,鼻流浊 涕, 心烦,渴不多饮,胸闷泛恶,小便短赤,舌 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 解表清暑,芳香化湿。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下篇:内科病证 第一节 感冒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下篇:内科病证
第二节 内伤发热
辨证论治
三、肝郁发热
[方药]
丹栀逍遥散加减。 [针灸治疗] 可选用行间、侠溪、风池、大椎、 曲池、内关,用泻法。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下篇:内科病证
第二节 内伤发热
辨证论治
四、瘀血发热
[证候]
发热或潮热,胁腹刺痛,拒按,痛 有定处,甚则面色黯黑,肌肤甲错,烦躁不 安或如狂,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弦或涩。 [治法] 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下篇:内科病证
第三节 咳嗽
学习目的
掌握咳嗽的定义、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在辨
治上的异同。 熟悉肺脏和其它脏腑与咳嗽发病的关系。 了解咳嗽发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施治方法。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下篇:内科病证
第三节 咳嗽
定义
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发出咳声或
咳吐痰液的肺系病证。 “咳”指有声无痰。 “嗽”是有痰无声。 本证病位主要在肺系 但“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
第二节 内伤发热
第二节 内伤发热
返回目录
下篇:内科病证
第二节 内伤发热
学习目的
掌握内伤发热的诊定义、临床特点及内外伤
针灸临床辨证论治(第2版)
![针灸临床辨证论治(第2版)](https://img.taocdn.com/s3/m/b6b50810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3d.png)
一、内科病证治及 案例
三、五官、外科病 证治及案例
1
一、误治辨析 案例
2
二、其他病案 例
3
三、肢体疼痛 症案例
4
四、外伤性疾 病案例
5
参考书目
作者介绍
同名作者介绍
这是《针灸临床辨证论治(第2版)》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这是《针灸临床辨证论治(第2版)》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好书,是进阶的书。 针灸也讲辩证论治,这本书对于针灸治疗一些内科性疾病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对于一些内科性痛症,提供了 非常好的辩证思路。
目录分析
一、辨证论治 1
是祖国医学的 精髓
2
二、针灸临证 治要
3 三、证候群是
辨证论治的依 据
4
四、针灸组方 选穴5五、医案源自二、妇、儿科病证 治及案例
谢谢观看
针灸临床辨证论治(第2版)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辨证论治
部分
针灸
辨证论治
总论
特色
祖国
针灸
针灸
广大读者 案例
医案
第版
内科 辨证论治 病
前言 儿科 组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该书是一部集家传五世针灸临床经验,具有中医辨证论治特色的针灸临床治疗专著。本书1995年在我社出版, 自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欢迎,但因年代久远,我社已停印。孔夫子旧书网上竟然卖到上千元1本。现应广大读者 要求,进行修订。全书分总论、各论和其他三部分,总论包括针灸临床辨证论治、针灸临床治要、针灸组方选穴 等。各论为针灸论治各科疾病,每个病证都以辨证施治和病案举例为重点。其他部分主要以误治辨析案例为主, 为该书一大特色。
浅析几种内科病证的针灸疗法
![浅析几种内科病证的针灸疗法](https://img.taocdn.com/s3/m/fc24f20890c69ec3d5bb75a3.png)
为主 。毫针浅刺 用泻 法 ,体 虚者用平 补平 泻法 ,并 可加灸 。
1 - 3 . 1 . 2 处 方
列 缺 、风 门 、风 池 、合 谷 。 1 - 3 . 1 - 3 随症加减 头痛 加印 堂 、太 阳 ; 背痛 酸楚 加肺俞拔 火罐 。
1 . 3 . 2 风 热证
1 . 3 . 2 . 1 治 法
l - 3 . 2 . 2 处 方
大椎 、曲池 、合谷 、鱼际 、外关 。
1 - 3 - 3 - 3 随 症 加 减
咽喉肿 痛加少 商 ,用 三棱 针点刺 放血 ; t DJ L 高 热惊厥 加 人 中 、十宣 ,毫针 浅刺疾 出 ,不按 针孔 , 并 可挤 出少量血珠 。
2 咳 嗽
4 6 8
世界 最新 医学信 息文 摘 2 0 1 3年第 l 3卷第 5 期
・
临床医护 ・
浅析几种 内科病证 的针 灸疗法
于艳 丽
( 大兴 安岭地 区塔河县十八站林业 医院 ,黑龙江 大兴安岭 1 6 5 2 0 1 )
摘 要: 目的 介绍几种 内科病证的针炙疗法。方法 根 据病 症进行针 炙治疗。结论 利用针炙疗法辨证论治 内科疾病 ,可
2 . 3 针灸治疗
2 . 3 . 1 外感 咳嗽 2 - 3 . 1 . 1 风 寒 证 治法 : 疏 风散寒 , 宣肺化 痰 。取手太 阴 、 手 阳明经穴 为主 。 毫 针刺用泻 法 ,留针 , 并 可加 灸 ,或在背部 肺俞等 穴拔火 罐 。 处方 : 列缺 、肺俞 、合谷 。 随症 加减 : 头痛 加风池 、上 星 ; 肢 体酸 楚加 申脉 、后 溪 。 2 ‘ 3 . 1 . 2 风 热 证 针 刺
2 . 2 . 1 . 1 风寒证
《针灸治疗》教学大纲
![《针灸治疗》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40e0911336c1eb91a375dd4.png)
《针灸治疗》教学大纲(供普通大专针灸推拿专业使用)课程名称:针灸治疗课程代码:711018课程性质:专业课学时安排:7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50学时,实践教学22学时)。
授课对象:普通专科针灸推拿专业开课时段:第四学期编制单位:针推保健系针灸教研室开课部门:针推保健系一、课程性质和任务《针灸治疗》是研究如何运用中医基础理论与诊断技术、经络腧穴理论及针灸操作技能等一系列知识防治疾病、康复保健的一门临床学科,是针灸推拿专业的核心课程。
学好本课程对步人针灸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课堂教学、病例讨论、模拟实验和临床见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针灸治疗的理、法、穴、方、术(即辨证治疗)的全过程。
对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急症、重症和疑难病症等能熟练地进行正确处理。
教材第一部分讲授针灸的治疗作用、治疗原则、辨证论治纲要和配穴处方等。
第二部分讲授各科病证辨证论治的具体方法。
附录作为参考资料内容,介绍古代针灸治疗歌赋辑要.子午流注针、灵龟八法的具体应用,同时介绍针灸治疗作用原理研究概况与临床研究进展概况等内容。
本课程教学计划规定为7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50学时,实践教学22学时。
附录为参考资料,供学生课外阅读。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讨论式教学和临床见习,并适当运用图表、录像、多媒体、实验等手段配合教学。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大纲适用于针灸推拿专业大专层次使用,依据中医针灸推拿专业“为农村基层、城镇社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能型中医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具有运用中医基础理论、诊断技术、经络腧穴理论、针灸操作技能等一系列知识及相关技术,对针灸科范围内的常见病证的治疗、预防、康复保健的能力。
具体体现在知识教学目标、能力培养目标、素质教育目标方面,现分述如下:【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针灸治疗中的概论、急症、内科病证、妇科病证、儿科病证、皮外骨伤科病证、五官科病证及其他病证等章节的基本理论和技术,重点掌握各章节常见疾病的辨证和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学全本
![针灸治疗学全本](https://img.taocdn.com/s3/m/a4f9f69433d4b14e852468b2.png)
⑵ 奇穴
既有固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没有归属于十四正经的腧穴,因其有奇特的疗效,故称之为奇穴。又因其在十四经穴以外,故又
称“经外奇穴”。
⑶ 阿是穴
既无具体的名称,又无固定的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的部位, 叫作“阿是穴”,又称“天应穴”、“不定
穴”、“压痛点”。
二、 腧穴的的治疗作用及主治规律
1.基本治疗
主穴实证用泻法,虚症用补法。
▲寒湿证加艾灸;
操作 ▲瘀血证加刺络拔罐;
▲肾虚证命门穴加用附子饼灸。
腰痛
其他治疗
1.皮肤针法 选择腰部疼痛部位,用梅花针叩刺 出血,加拔火罐。
●适用于寒湿腰痛和瘀血腰痛。
2.耳针法 取患侧腰骶椎、肾、神门,毫针刺后 嘱患者活动腰部;或用揿针埋藏或用 王不留行籽贴压。
中枢性面瘫口角歪斜眼以上正常攒竹鱼腰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翳风手少阳三焦经深层为面神经出颅之处急性期面神经水肿针刺手法宜轻或加灸以温经散寒地仓阳白颊车翳风鱼腰为循经远端选穴急性期急性期用泻法可祛除阳明用泻法可祛除阳明太阳太阳筋络之邪气筋络之邪气祛风通络祛风通络攒竹四白颧髎配穴配穴
针灸治疗学
(七版)
上篇 腧穴总论部分
《灵枢.官针》“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 所,以上下摩骨也。” 是一种强调手技的方法。此法 的操作进针后,稍微摇动针柄,慢慢进针至骨部,然后在 骨头上或骨缝间上下提插,好比针尖在击打骨头,故谓 之短刺。常用于治疗跟骨骨刺、颈椎病、老年性膝关 节退变等症。
3 合谷刺
《灵枢.官针》“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 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 。操作:针刺得气后, 将针退至皮下,再向左刺入,再将针退至皮下,,向右 刺入,针再退至皮下,最后直刺入肌肉(分肉)深处。 整个过程就好像用针在肌肉间划了个鸡爪,用于治疗 肌痹(肌肉挛缩不用等症) 。
针灸学-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
![针灸学-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663349a7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5a.png)
针灸学-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头痛头痛的辨证要点头痛常与外感风邪以及情志、饮食、体虚久病等因素有关。
病位在头,与肝、脾、肾关系密切。
头为诸阳之会,所有阳经都循行到头,足厥阴肝经上行到巅顶,故头痛与手足三阳经、足厥阴经、督脉密切相关。
各种外邪或内伤因素导致头部经络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头部脉络不通或脑窍失养均可导致头痛的发生。
根据疼痛部位进行经络辨证:枕部痛或下连于项者为太阳头痛;额痛或兼眉棱、鼻根部痛者为阳明头痛;两侧头部疼痛者为少阳头痛;巅顶痛或连于目系者为厥阴头痛。
本病又可以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外感头痛主症头痛较急,痛无休止,外感表证明显。
若头痛连及项背,兼恶风畏寒,苔薄白,脉浮紧者为风寒头痛;头痛而胀,兼发热,苔黄,脉浮数者为风热头痛;头痛如裹,兼肢体困重,苔白腻,脉濡者为风湿头痛。
内伤头痛主症头痛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常伴头晕,遇劳或情志刺激而发作、加重。
若头胀痛、跳痛、掣痛或两侧、巅顶作痛,兼心烦易怒、口苦、脉弦者为肝阳上亢头痛;头痛昏蒙,兼胸闷脘胀,苔白腻,脉滑者为痰浊头痛;头痛迁延日久,或头部有外伤史,痛处固定不移,舌紫暗,脉细涩者为瘀血头痛;头空痛、昏痛,兼神疲无力,面色不华,舌淡苔白,脉细弱者为血虚头痛。
头痛的治法调和气血,通络止痛。
根据头痛部位循经取穴和取阿是穴为主头痛的处方主穴百会太阳风池阿是穴合谷配穴太阳头痛配天柱、后溪、昆仑;阳明头痛配印堂、内庭;少阳头痛配率谷、外关、足临泣;厥阴头痛配四神聪、太冲、内关。
风寒头痛配风门、列缺;风热头痛配曲池、大椎;风湿头痛配头维、阴陵泉;肝阳上亢头痛配太溪、太冲;痰浊头痛配中脘、丰隆;瘀血头痛配血海、膈俞;血虚头痛配脾俞、足三里。
方义局部取百会、太阳、风池、阿是穴,可疏导头部经气;且风池为足少阳与阳维脉的交会穴,功能祛风活血,通络止痛;合谷为行气止痛要穴,善治头面诸疾。
诸穴合用,共奏通经活络止痛之效。
头痛的治疗操作基本刺灸方法毫针虚补实泻法。
针灸学第二十四讲 胁痛 (2)
![针灸学第二十四讲 胁痛 (2)](https://img.taocdn.com/s3/m/4dc2217f284ac850ad0242e6.png)
针灸学第二十四讲胁痛 (2)新疆医科大学教案首页编号:27 课程名称主讲教师专业技术职称章节名称针灸学苏菲娜专业计划时数助教中医医疗 2学时班级专业层次编写时间使用时间本科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一节内科病证(胁痛---癫狂)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掌握胁痛、痹证重点病症的概念、病因病机,掌握其辨证分型、针灸治疗原则、处方、配穴及方义。
2、了解痿证、痫证、癫狂一般病症的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熟悉其针灸治疗。
重点与难点 1、重点为胁痛、痹证病症的病因病机及其辨证分型 2、难点为痿证、痫证、癫狂等病症针灸治疗原则、处方、配穴及方义 1、重点讲授胁痛、痹证重点病症的概念、病因病机,掌握其辨证分型、针灸治疗原则、处方、配穴及方义。
教学内容 2、了解痿证、痫证、癫狂一般病症的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熟悉其针灸更新情况治疗。
3、重点病证结合临床病例讲授教学方法与组织安排课堂讲授为主。
1、复习、提问上节课内容3―5分钟;2、对胁痛、痹证等病症概念、病因病机及其辨证分型、针灸治疗原则、处方、配穴及方义60分钟左右;3、对痿证、痫证、癫狂病症概念、病因病机及其辨证分型、针灸治疗原则、处方、配穴及方义20分钟;4、小结3―5分钟;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基本教材《黄帝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针经指南》《针灸问对》《中和参考书国针灸》、《针刺研究》、《上海针灸》、《针灸临床杂志》集体备课教研室审查意见同意上次授课内容复习提问:(一)、提问:1、中风、眩晕、头痛、面瘫、腰痛的诊断、病因病机、辨证分型。
2、中风、眩晕、头痛、面瘫、腰痛的针灸治法、处方、方义及随症配穴。
(二)、上次课内容梗概:中风、眩晕、头痛、面瘫、腰痛的诊断、病因病机、辨证分型;针灸治法、处方、方义及随症配穴。
胁痛胁痛临床常见的证状之一,泛指因一侧或两侧的胁肋部疼痛而言。
《内经》说:“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又说:“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内科慢性病及传染病史,否认重大
手术外伤史,无烟酒等不良嗜好。
• 查体:右肩活动受限,双侧手指、足趾变形,患处皮色 不红,关节不肿,触之不热,舌质红润,苔白而薄腻, 脉沉弦而紧。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针灸治疗学 Acupuncture therapy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针灸治疗学 Acupuncture therapy
• 诊断:中医诊所:感冒(风热表证)
西医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治则:散风热,肃肺气,利咽喉 • 取穴:曲池、足三里、合谷、大椎、少商 • 操作:曲池、足三里、合谷用泻法,留针20分钟;大椎 三棱针点刺出血或针刺得气后不留针,针后加雀啄灸40 次;少商三棱针点刺出血,每日1次。
• 诊断:中医诊断:痹证(痛痹)
西医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
• 治则:温经散寒,袪风通络,除湿止痛,兼调补肝肾。 • 取穴:肾俞、关元、血海、阳陵泉、肩髃、肩髎、曲池
、外关、阳池、合谷、环跳、髀关、风市、犊鼻、鹤顶
、丘墟、申脉、阿是穴 • 操作:毫针刺法,肾俞、关元补法,余穴平补平泻,每 日一次,留针30分钟。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针灸治疗学 Acupuncture therapy
作业六:
• 李某,女,62岁,退休教师。
• 患者3年前开始左膝关节冷痛,遇寒及阴雨天痛增,得
温则减。曾诊断为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针灸治疗后疼 痛缓解。一周前因气温骤降,左膝关节疼痛又作,畏寒 ,自行贴敷膏药后疼痛未减。刻下:左膝关节冷痛,屈 伸欠佳,纳可,寝欠安,二便尚调。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针灸治疗学 Acupuncture therapy
• 诊断: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气虚血瘀) 西医诊断:脑梗死后遗症 • 治则:醒脑开窍、补益肝肾、疏通经络 • 取穴:内关、人中、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 • 操作:先刺内关,直刺0.5—1寸,提插捻转泻法1分钟;继 刺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采用雀啄泻法,以 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再刺三阴交,45°角斜刺,进针 0.5—1寸,采用提插补法,以患者抽动3次为度。极泉、尺 泽、委中三穴直刺进针0.5—0.8寸,采用提插泻法,以患者 抽动3次为度。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针灸治疗学 Acupuncture therapy
病案五:
•于某,女,38岁,工人。
•现病史:患者因两次流产后周身无力,经常失眠,近两个
月失眠症状加重,伴心悸不宁,头昏头沉,不思饮食,健 忘。 •体查:神清,形体消瘦,面色少华,言语低微,心肺(— ),腹软,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舌质淡,苔薄白,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针灸治疗学 Acupuncture therapy
作业三:
• 女,55岁,右侧肢体瘫痪,神志昏迷2天。
• 患者素来性情急躁易怒,有高血压病史15年。今晨起床
后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鼻鼾痰鸣声重,烦躁,身热, 急送医院救治。右侧肢体强痉失灵,牙关紧闭,呼吸气 粗,两手紧握,口噤不开,大小便闭,苔黄腻,脉弦而 滑数。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针灸治疗学 Acupuncture therapy
病例四:
• 男,15岁,头晕时作2年,加重3天。
• 患者自幼偏食,经常性的饮食不调,2年来常觉头晕,
神疲乏力,心慌气短,四肢倦怠,多梦,夜寐不安。近 1周复习迎考而头晕加重,遂来诊。面色苍白,唇甲色 淡,舌质淡红,脉细弱。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针灸治疗学 Acupuncture therapy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针灸治疗学 Acupuncture therapy
作业一:
• 张某,男,24岁,职员。
• 患者于两天前晨起自觉周身不适,头痛,发热,汗
出,鼻塞流浊涕,咽痛,咳嗽痰稠,二便正常,胃
纳欠佳。舌红苔薄黄,语音重浊,呼吸正常,未闻
及异常气味,脉浮数。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针灸治疗学 Acupuncture therapy
阴交斜向上刺1.5寸,行捻转提插补法。使针感向上放射。太
溪直刺0.5寸,行捻转补法,局部有酸胀感。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针灸治疗学 Acupuncture therapy
作业二:
• 吴某,女,45岁,下岗工人。
• 患者因两天前与女儿争吵后,渐觉心口疼痛,胀满,攻
痛连胁,嗳气频频,呕吐酸水两次,胃纳不佳,二便正 常。上腹部微胀满,喜按,无明显压痛。面色黄白,舌 红,苔薄白,无异常气味,脉沉弦。
病例二:
• 男,45岁,胃脘部疼痛10年,加重3天。
• 患者10年来经常胃脘部疼痛,常因嗜酒,饮食不调发作
或加重。曾服用吗丁啉、雷尼替丁等药物治疗,症状时 轻时重。3天前又因嗜酒出现胃脘部隐痛,表现为空腹 时疼痛加重,进餐后疼痛减轻或消失,伴咽干,口燥, 五心烦热,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而小数。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针灸治疗学 Acupuncture therapy
• 既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无痛风、红斑狼疮病
史。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针灸治疗学 Acupuncture therapy
• 体格检查:神清,精神欠佳,心肺腹部及神经系统检查
未见异常。左髌韧带两侧压痛明显,左膝关节活动度减
小。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 左膝关节正侧位片示:左膝关节退变。血查风湿三项未 见明显异常。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针灸治疗学 Acupuncture therapy
作业五:
• 王某,女,40岁,教师。
• 患者因长期教学压力大,于一年前开始出现夜间入睡困
难,入睡后多梦易醒,每晚仅睡2—3小时,且伴心悸、 健忘、头晕目眩、身疲乏力。曾长期服用艾司唑仑及大 量中医药物,疗效不佳。此次来就诊时口服艾司唑仑剂 量已达6—8mg,仍不见效。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脉细弱。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针灸治疗学 Acupuncture therapy
• 诊断:中医诊断:不寐(气血亏虚)
西医诊断:神经衰弱
• 治则:补益心脾,镇静安神 • 取穴:神门、三阴交、脾俞、心俞、足三里、印堂
• 操作:神门进针0.5寸,三阴交直刺1寸,两穴均捻转补
法;脾俞、心俞向棘突方向斜刺进针1.5寸,捻转补法 。足三里进针2寸,捻转补法,印堂进针0.5寸,提插泻 法。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针灸治疗学 Acupuncture therapy
•诊断:中医诊断:胃痛(胃阴亏虚)
西医诊断:急性胃炎
•治则:养阴益胃 •取穴:中脘、足三里、太溪、三阴交、胃俞、脾俞
•操作:中脘直刺1—1.5寸,行提插补法,使胃脘部有酸胀感。
足三里直刺2寸,捻转泻法,使局部产生酸胀感。胃俞、脾俞 针尖向脊柱方向斜刺1寸,捻转补法,使针感向腹部放射。三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针灸治疗学 Acupuncture therapy
内科病证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针灸治疗学 Acupuncture therapy
病例一:
•杨某,女,28岁,工人,因恶寒发热、咽痛来院就诊。
•患者自诉今日晨起自觉头痛,后枕部胀闷,继则咳嗽有
痰,咽痛,口干,恶寒发热,热多寒少,胸闷纳呆,小便 短黄,大便未解。查体:精神欠佳,面赤,苔薄白微黄, 脉浮数,体温40.1℃。 •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内科慢性病史及传染病史,否认重 大手术外伤史,无烟酒等不良嗜好。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针灸治疗学 Acupuncture therapy
病例三:
•张某,男,47岁,因左侧肢体活动不利3月余来院就诊。
•患者于2011年3月1日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出现左侧肢体
乏力,活动不利,遂赴医院急诊。查头颅CT提示:右侧基 底节区梗死灶。急诊使用血塞通等治疗后,症状稳定,但 仍余左侧肢体活动不利等后遗症状。之后在外院进行综合 康复治疗,但肢体逐渐出现痉挛,自感肢体僵硬,活动困 难。本次由家属推轮椅就诊。
• 诊断:中医诊断:眩晕(气血亏虚) 西医诊断: • 治则: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 取穴:膈俞、心俞、脾俞、肝俞、血海、足三里、膻中
、百会、中冲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针灸治疗学 Acupuncture therapy
• 操作:膈俞、心俞、脾俞、肝俞向棘突斜刺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寸,
捻转补法,使酸胀感向四周、向前放射。血海、足三里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针灸治疗学 Acupuncture therapy
• 患者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3年,服用珍菊降压片控
制血压,血压平时最高140/80mmHg。长期从事夜间工作
,夜寐欠安。有吸烟史,每日10支。 • 查体:神清,左上肢肌力Ⅲ级,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 增强。舌暗红有齿痕,苔薄白,脉细涩。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针灸治疗学 Acupuncture therapy
病例六:
• 马某,男,55岁,干部。
• 患者自述2005年开始出现手腕肿,继而发展为两手肿,
之后逐渐发展为全身关节疼痛。经某医院确诊为类风湿 性关节炎,经抗风湿、抗炎及激素治疗月余,症状时轻 时重。近一周来病情加重,全身关节痛,右侧手指关节 、双侧腕关节及踝关节肿胀,走路困难,晨僵1—2小时 。
直刺补法,使针感向下传到踝部、向上传到膝关节、髋 关节。百会向后沿皮刺,令针感向四周扩散,至整个巅 顶发胀。膻中向下斜刺,捻转补法。以三棱针点刺中冲 0.2—0.3cm,放血3—5滴。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针灸治疗学 Acupuncture therapy
作业四:
•张某,男,48岁,工人。 •患者头昏眩晕半年余,时轻时重,严重时头重脚轻,不敢迈步 走路,恶心呕吐,睡卧片刻多能缓解,但常反复发作。近一周工 作繁忙,连夜加班,昨日症状加重,头晕如坐舟船,天旋地转, 难以站立,恶心欲吐,不能饮食,胸部闷痛,面部升火,四肢发 软,耳鸣如蝉。虽休息多时,今晨起床后仍无明显缓解,故来就 诊。 •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2年,无梅尼埃综合征和头部外伤等病史。 •查体:面部稍红,血压160/90mmHg,舌质偏红,苔厚腻微黄, 脉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