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诗歌的翅膀 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着诗歌的翅膀

教学目标:从感性的触碰诗歌的美到理性的欣赏诗歌的美。

教学方法:诵读、体悟、观照。

教学手段:文字资料、PPT展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歌,是文学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澎湃的情感以及悠扬的旋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表达的往往是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加上语言上的凝练性、跳跃性、模糊性,以及内容上的丰富性和含蓄性,使得解读诗歌也成为极具挑战性的一种精神活动。

二、解读诗歌的三美

(一)含蓄美。

“言有尽而意无穷”是诗歌最大的特点。

以具体诗歌为例,层层抽丝拨茧,体会诗歌的含蓄美。

1、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在这首诗中有几个人,哪几个人?

明确:童子、隐者、诗人自己,虽然没有明说,但隐含在诗歌当中。

(2)从这20个字中我们可以知道隐者的哪些消息呢?

明确:隐者住的地方,深山。隐者以采药为生。隐者的品性如何呢?正直的,超脱的,为什么?因为有青松,青松一般会给我们坚贞正直的印象。云和深山是什么印象呢?超脱淡然的。

在诗歌中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句句透露给我们隐者的品格。

(3)从这20个字中我们还可以知道诗人怎样的情感呢?

明确:诗人去拜访隐者,怀揣着欣喜,但是童子却说隐者采药去了,情绪一下子低落了,童子又说就在这座山中,诗人又有了一丝丝的希望,情绪上来了,但是放眼望去到处是云雾缭绕的高山,又失落之极了。可以说诗人的心情就像是抛物线一样,起起伏伏,忽上忽下,跌宕有致。

2、品读《断章》,发现其含蓄的美。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1)找出这首诗的意象。

明确:你、别人、桥、楼、明月、梦。

(2)你是谁?别人又是谁?明月和梦又代表什么?

明确:爱情诗——“你”和“看风景人”之所以能成为各自的风景,因为“风景”只能欣赏而不能拥有,把“你”视为风景,言下之意,是我得不到你。这样,风景就成了你我距离的象征,成为一种失落、相思的寄托物。这首诗写于1935年,此时卞之琳正处于失恋的痛苦中,他自己在文中说:“我们彼此有缘重逢,就发现这竟是彼此无心或有意共同栽培的一粒种子,突然萌发,甚至开苞了。隐隐中我又在希望中预感到无望,预感到这还是不会开花结果的。”

哲理诗—桥上的人正在注视眼前的风景,但没料到自己竟然同时成了楼上人眼中的“风景”,而楼上的人更没有料到,自己却连同身边那个被明月朗照的窗户,又一起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人生可以互相装饰,宇宙万物互相依存,息息相连。

(二)意境美

1、明确意象与意境。

什么叫做意象呢?意是主观的东西,也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象是客观的东西,是外在的事物。意象就是寄予作者思想感情的物象。意境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

2、以《天净沙.秋思》为例,体会意象与意境。

提问:这首诗中有几个意象?他们都是什么样的意象?带有作者怎样的感情?组合起来形成了什么样的意境?

明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密集的意象组合,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三)音韵美

1、总述:诗歌的语言抑扬顿挫,节奏鲜明,旋律优美,具有音乐性。重章叠唱的手法,

排比对偶的应用,诗歌中的平仄、对仗、押韵等格律都能体现诗歌的节奏感、音韵美。

2、以诗歌为例,欣赏诗歌的音韵美。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

将此首诗译成现代汉语,比较其不同,并说明原有。

明确:译成现代诗美感要差很多,因为诗中运用了叠词,又运用了对仗,使整首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产生美感。

(2)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欣赏: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叠词的音韵美。还有诗句的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使感情不由得在心中荡漾。

(3)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提问:这首诗流传千百年,现在读来仍然感到音乐美,为什么呢?

明确:叠字的运用。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注如诉的音韵效果,接连吟出七组叠字,就好像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的一串轻轻的、深长的叹息。包含恍惚、寂寞、悲伤三层递进的意境,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下半阕又用“点点滴滴”两组叠字。赢得历代读者无比赞叹。

三、总结。

把握住了诗歌的含蓄蕴藉,意境的精妙,吟咏诗歌的韵律,也就触碰到了诗歌这颗最美丽明珠的精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