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化学要点复习(打印版)

合集下载

2013届中考化学基础知识重点复习10

2013届中考化学基础知识重点复习10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自主梳理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化学是一门以______________为基础的科学。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_,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可以发现和验证_______________,学习_______________并获得化学知识。

在进行实验探究时,我们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关注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2)关注_____________,如石蜡受热时是否_______________,燃烧时是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生成等等。

(3)关注_______________,即不是孤立地关注物质的某一种性质或变化,而是对物质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描述,并进行_______________,以得出可靠的结论。

答案:实验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化学原理科学探究的方法(1)物质的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2)物质的变化熔化发光放热二氧化碳气体水蒸气(3)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比较和分析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1.所有不与水反应、难溶于水的气体都可用_______________法来收集。

2.呼出的气体中主要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可以把呼出的气体吹入_______________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_,可以得出呼出气体中主要含有_______________气体。

2013年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1~6章知识点总结

2013年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1~6章知识点总结

2013年第一章——第六章复习提纲(请保存!!)姓名班级座号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水溶性、挥发性、导电性、延展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变现出来的性质。

如: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

练习:下列能判断出镁燃烧发生的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发出明亮的白光B、放出大量热C、生成白色粉末D、放出气体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1)常用的仪器(仪器名称不能写错别字..........)A:不能加热:量筒、水槽、集气瓶、温度计等;B:能直接加热: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C:间接加热:烧杯、烧瓶、锥形瓶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一般与桌面成45°角,预热后集中试管底部加热,加热时试管口不可对着任何人B: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试管口(防止)预热后集中药品加热(2)胶头滴管:①使用时应竖直悬于试管口上方(防止液体试剂进入胶头而使胶头受腐蚀或将胶头里的杂质带进试液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试剂)(3)量筒:用于量取一定量体积液体的仪器。

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不能对量筒加热。

不能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

注意:在量液体时,要根据所量的体积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读数时应将量筒垂直平稳放在水平桌面上,视线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4)托盘天平是一种称量仪器,一般精确到0.1克。

注意: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放在右盘,取用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直接用手,天平不能称量热的物体, 被称物体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要在两边先放上等质量的纸,易潮解的药品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如:小烧杯)称量。

(5)长颈漏斗用来制取气体时,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6)酒精灯①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②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以免失火)③酒精灯的外焰的温度最高,应在外焰部分加热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2013届中考化学基础知识重点复习10

2013届中考化学基础知识重点复习10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自主梳理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化学是一门以______________为基础的科学。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_,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可以发现和验证_______________,学习_______________并获得化学知识。

在进行实验探究时,我们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关注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2)关注_____________,如石蜡受热时是否_______________,燃烧时是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生成等等。

(3)关注_______________,即不是孤立地关注物质的某一种性质或变化,而是对物质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描述,并进行_______________,以得出可靠的结论。

答案:实验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化学原理科学探究的方法(1)物质的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2)物质的变化熔化发光放热二氧化碳气体水蒸气(3)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比较和分析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1.所有不与水反应、难溶于水的气体都可用_______________法来收集。

2.呼出的气体中主要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可以把呼出的气体吹入_______________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_,可以得出呼出气体中主要含有_______________气体。

2013中考夺标中考化学复习大全九年级化学中考总复习(资料大全)

2013中考夺标中考化学复习大全九年级化学中考总复习(资料大全)

2013年中考夺标-中考化学复习第一章节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201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汇总

201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汇总

201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汇总一、常见的酸:硫酸: H2SO4亚硫酸:H2SO3盐酸: HCl硝酸:HNO3硫化氢:H2S 碳酸 H2CO3二、初中常见物质的化学式◆非金属单质:氢气H2碳C 氮气N2氧气O2磷P 硫S 氯气Cl2金属单质:钠Na 镁Mg 铝Al 钾K 钙Ca 铁Fe 锌Zn 铜Cu 钡Ba 钨W 汞Hg♦化合物:(1)氧化物:水H2O 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五氧化二磷P2O5 氧化钠Na2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硅SiO2二氧化硫SO2三氧化硫SO3一氧化氮NO 氧化镁MgO氧化铜CuO 氧化钡BaO 氧化亚铜Cu2O氧化亚铁FeO 三氧化二铁Fe2O3 四氧化三铁Fe3O4三氧化二铝Al2O3三氧化钨WO3氧化银Ag2O 氧化铅PbO 二氧化锰MnO2(2)氯化物:氯化钾KCl 氯化钠(食盐) NaCl氯化镁MgCl2氯化钙CaCl2 氯化铜CuCl2氯化锌ZnCl2 氯化钡BaCl2氯化铝AlCl3氯化亚铁FeCl2氯化铁FeCl3 氯化银AgCl(3)酸类:硫酸H2SO4 盐酸HCl 硝酸HNO3磷酸H3PO4碳酸H2CO3硫酸铜CuSO4硫酸钡BaSO4硫酸钙CaSO4硫酸钾KSO4硫酸镁MgSO4硫酸亚铁FeSO4硫酸铁Fe2(SO4)3硫酸铝Al2(SO4)3硫酸氢钠NaHSO4硫酸氢钾KHSO4亚硫酸钠NaSO3硝酸钠NaNO3硝酸钾KNO3 硝酸银AgNO3 硝酸镁MgNO3硝酸铜Cu(NO3)2硝酸钙Ca(NO3)2 亚硝酸钠NaNO3碳酸钠Na2CO3碳酸钙CaCO3 碳酸镁MgCO3碳酸钾K2CO3(4)氢氧化物: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钡Ba(OH)2氢氧化镁Mg(OH)2氢氧化铜Cu(OH)2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铝Al(OH)3 氢氧化铁Fe(OH)3氢氧化亚铁Fe(OH)2(5)常见有机化合物:甲烷CH4甲醇CH3OH 乙醇C2H5OH 乙酸CH3COOH 常见结晶水合物: 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石膏CaSO4•2H2O2 熟石膏CaSO4•H2O 明矾KAl(SO4)2•12H2O 绿矾FeSO4•7H2O蓝矾CuSO4•5H2O 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6)常见化肥: 尿素CO(NH2)2硝酸铵NH4NO3硫酸铵(NH4)2SO4碳酸氢铵NH4HCO3磷酸二氢钾KH2PO4(7)其它:溴化氢HBr 硫化氢H2S⌧沉淀:红褐色絮状沉淀--------Fe(OH)3浅绿色沉淀------------Fe(OH)2蓝色絮状沉淀----------Cu(OH)2白色沉淀--------------CaCO3,BaCO3,AgCl,BaSO4, Mg(OH)2. (其中BaSO4、AgCl是不溶于 HNO3的白色沉淀,CaCO3 BaCO3是溶于HNO3的白色沉淀)淡黄色沉淀(水溶液中)----S微溶于水------------Ca(OH)2,CaSO4⍓初中化学方程式汇总一、氧气的性质:(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52.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Cu53.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ZnSO4+ Cu54.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Cu(NO3)2+ Hg(3)金属铁的治炼原理:55.3CO+ 2Fe2O3高温 4Fe + 3CO2↑七、酸、碱、盐56.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6HCl =2FeCl3+ 3H2O57.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Fe2(SO4)3+ 3H2O58.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 H2O59.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CuSO4+ H2O(3)酸 + 碱 -------- 盐 + 水(中和反应)60.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6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2H2O62.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3H2O63. 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2NaOH =Na2SO4+ 2H2O(4)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6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H2O + CO2↑6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66.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67.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BaCl2== BaSO4↓+ 2HCl2、碱的化学性质(1)碱 + 非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68.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H2O69.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 2 =Na 2SO 3 + H 2O 70.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 3 = Na 2SO 4 + H 2O 71.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 2 = CaCO 3 ↓+ H 2O 72.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 2 = CaSO 3 ↓+ H 2O (2)碱 + 酸-------- 盐 + 水(中和反应,方程式见上) (3)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73.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 2CO 3 =CaCO 3↓+ 2NaOH 3、盐的化学性质(1)盐(溶液) + 金属单质-------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7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 4 = FeSO 4 + Cu (2)盐 + 酸--------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7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 2CO 3 + 2HCl =2NaCl + H 2O + CO 2↑ 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 3 + HCl= NaCl + H 2O + CO 2↑ (3)盐 + 碱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76.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 2CO 3 =CaCO 3↓+ 2NaOH (4)盐 + 盐 ----- 两种新盐77.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 3 =AgCl ↓ + NaNO 3 78.硫酸钠和氯化钡:Na 2SO 4 + BaCl 2 == BaSO 4↓ + 2NaCl。

2013年中考化学复习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2013年中考化学复习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2013年中考化学复习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基本概念1.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

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2. 物质的组成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 物质的分类(1)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

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②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③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酸、碱和盐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中学化学中考基础复习资料2013年修订(下)

中学化学中考基础复习资料2013年修订(下)

附录一:初中化学方程式及实验现象汇总一、化合反应1、金属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镁条燃烧:2Mg + O2点燃2MgO(现象:燃烧、放热、有耀眼的白光,产生白烟)铁丝燃烧:3Fe + 2O2点燃Fe3O4(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铝丝燃烧:4Al + 3O2点燃2Al2O34Al + 3O2===2Al2O3(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的原因)铜丝在空气中加热:2Cu + O2△2CuO(现象:紫红色的铜丝逐渐变黑)汞(水银)与氧气反应:2Hg+ O2 △2HgO2、非金属单质与氧气的反应红磷(或白磷)燃烧:4P + 5O2点燃2P2O5(现象: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白烟)氢气燃烧:2H2 + O2点燃2H2O (现象:淡蓝色火焰,若罩干燥的烧杯,会出现水珠)硫磺燃烧:S + O2点燃SO2(现象:在空气中产生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产生蓝紫色火焰,均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木炭充分燃烧:C + O2点燃CO2(现象:在空气中持续红热,在纯氧中发出白光,均有无色无味的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木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2CO3、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一氧化碳(剧毒)2CO + O2点燃2CO24、氧化物和水的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CO2+ H2O ===H2CO3(现象: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二氧化硫通入水中:SO2+H2O===H2SO3【亚硫酸】(此化学方程式仅做了解)三氧化硫通入水中:SO3+H2O===H2SO4(此化学方程式仅做了解)生石灰加水:CaO+H2O===Ca(OH)2(现象:放出大量的热)检验水的方法:CuSO4 + 5H2O =CuSO4·5H2O(此化学方程式仅做了解)(现象:由白色变为蓝色)(5)其它反应CO2通过炽热的碳层:CO2+C高温2CO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Cl2点燃2HCl(此化学方程式仅做了解)过量二氧化碳长时间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aCO3+H2O+CO2=Ca(HCO3)2【碳酸氢钙】(此化学方程式仅做了解)(现象:开始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后有变为澄清)二、分解反应1、实验室制取氧气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制氧气:2H2O 22O+ O2↑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K2MnO4 + MnO2 + O2↑氯酸钾制氧气:2KClO3MnO2△2KCl+3O2↑2、其它反应氧化汞受强热分解:2HgO 高温2 Hg+ O2 ↑水通电:2H2O 通电2H2↑+ O2↑ (记忆口诀:“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H2O + CO2↑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溶液变为红色,加热后又变为紫色)工业制二氧化碳(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CaO + CO2↑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4HCO3△3↑+H2O+CO2↑(此化学方程式仅做了解)三、置换反应1、氢气和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通式:H2 + 金属氧化物△金属+ H2O)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Cu + H2O(现象:粉末由黑色逐渐变为红色)氢气还原氧化铁:3H2 + Fe2O3△2Fe+ 3H2O氢气还原四氧化三铁:4H2 + Fe3O4△2O2、木炭和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通式:C+ 金属氧化物△金属+ CO2↑)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2Cu + CO2↑ (现象:粉末由黑色逐渐变为红色)木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高温4Fe + 3CO2↑木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高温3Fe + 2CO2↑3.活泼金属与稀酸的反应(通式:金属+酸盐+H2↑)反应条件:①酸常用稀硫酸、盐酸MnO2②金属必须位于氢以前(常考Mg、Zn、Fe 、Al)③铁与稀酸反应生成“+2”的亚铁盐(1)镁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现象:反应剧烈,放热,产生大量气泡)Mg+ 2HCl===MgCl2+H2↑ Mg+ H2SO4===MgSO4+H2↑(2)锌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现象:反应较剧烈,产生大量气泡)Zn+ 2HCl===ZnCl2+ H2↑ Zn+ H2SO4===ZnSO4+ H2↑(3)铁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现象:反应缓慢,产生气泡)Fe+ 2HCl===FeCl2+ H2↑ Fe+ H2SO4===FeSO4+H2↑(4)铝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2Al+6 HCl===2AlCl3+3H2↑ 2Al+3 H2SO4===2Al2(SO4)3+3H2↑4.金属与其他金属的盐溶液反应(通式:金属+盐新金属+新盐)反应条件:①盐(反应物)必须溶于水②金属单质(反应物)比盐溶液中的金属活泼,不用钾、钙、钠③铁与稀酸反应生成“+2”的亚铁盐(1)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Fe+CuSO4===FeSO4+Cu (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产生,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2)铝丝伸入硫酸铜溶液:2Al+3CuSO4===Al2(SO4)3+3Cu (现象: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产生,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3)铜片伸入硝酸银溶液:Cu+2AgNO3===Cu(NO3)2+2Ag(现象:铜片上有银白色物质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4)其它金属与盐溶液反应Zn+CuSO4===ZnSO4+Cu Zn+FeSO4===ZnSO4+Fe2Al+3FeSO4===Al2(SO4)3+3Fe Cu+Hg(NO3)2===Cu(NO3)2+Hg四、复分解反应(化合价均不变)反应物条件:有酸参加酸必溶,无酸参加盐、碱都必溶;生成物条件:有沉淀或气体或水三者之一生成。

2013年九年级化学中考总复习(资料大全..)

2013年九年级化学中考总复习(资料大全..)

2013年九年级化学中考总复习(资料大全) 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 2H 2O 2 === 2H 2O + O 2 ↑ 此反应MnO 2是催化剂)(单位为“1”,省略不写) 原子核 原子 核外电子(—) 中子(0) 质子(+) 注: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阴离子 原子 得e 失e 失e得e MnO 2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013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冲刺高分必备)

2013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冲刺高分必备)

2013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冲刺高分必备)(绪言)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

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5、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水变浑浊。

Cu2(OH)2CO3—6、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空气)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水)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

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2013中考化学考点分类复习

2013中考化学考点分类复习

2013中考化学考点分类复习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一、基本考点考点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通常是物质的形状、状态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变化中常伴随有放热、发光、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判断依据: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考点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不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等。

二、能力与综合考点考点 3.化学变化与能量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或吸收。

炸药、石油、煤炭、蓄电池等储存的能量,都是靠化学反应释放出来的。

利用化学反应得到有用的物质或获取能量是人类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

考点4.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其性质。

若在使用物质的过程中,物质本身没有变化,则是利用了该物质的物理性质;若在使用过程中,物质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则是利用了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三、创新考点考点 5.新情境题中物质性质的辨析依据新情境题中所给物质的信息,分析、归纳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通过解答此类题目,培养同学们认识事物和概括知识的能力。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2013中考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详细总结

2013中考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详细总结

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1、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如空气、自来水、矿泉水、海水、石灰水、粗盐、石灰石、盐酸、黄铜、生铁和钢等各种合金、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2、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如O2、N2、CO2、H2O等。

3、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4、构成物质的微粒:(1)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由原子构成);(2)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3)离子(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形成的带电微粒,可分为阳离子[如Na+、NH4+]和阴离子[如Cl—、CO32—]。

5、原子结构:(1)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体积极小但质量相当于整个原子质量。

它虽小,还可分为带正电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

(2)电子:带负电,在原子核外很大空间作高速运转。

跟原子比较,其质量和体积都可忽略不计。

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7、稳定结构:①最外层8电子②第一层为最外层2电子。

8、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1)地壳中最多的元素:O (2)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Al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3)海水、人体中最多的元素:O9、化合物的命名:(1)两种元素化合:“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Fe3O4四氧化三铁,P 2O5五氧化二磷,Ca(OH)2氢氧化钙;(2)金属与酸根化合:“某酸某”,如CaCO3碳酸钙,CuSO4硫酸铜,NH4NO3硝酸铵。

1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2H2O + O2↑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11、燃烧的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着火点。

2013届中考化学 基础知识点复习11

2013届中考化学 基础知识点复习11

2013届中考化学基础知识点复习11一、化肥简介农作物生长需求量最大的营养元素是氮、磷、钾三种元素,因此氮肥、磷肥、钾肥是最重要的三种化肥。

另外,复某某是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

【示例】(2008某某)碳铵(NH4HCO3)能使作物枝繁叶茂。

碳铵属于()解析:根据碳铵的化学式可以看出,碳铵中含有的营养元素只有氮元素,故属于氮肥。

答案:C状元笔记各种化肥对作物的生长所起的作用不同,氮肥主要促使茎叶生长;磷肥主要使果实饱满和根系发达;钾肥主要使茎秆健壮,增强抗病、抗倒伏能力。

化肥和农药是作物生长不可缺少的,但是不合理使用会带来一些环境问题。

因为化肥和农药中都含有一些重金属和有毒有机物,过量使用不但不会增产,还会带来环境污染。

近几年出现的“水华”和“赤潮”等水污染现象以及食品污染事件也与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有关。

因此要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既保证作物丰收,又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化肥的简易鉴别活动与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结论: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1)看外观:氮肥、钾肥都是白色晶体,磷肥是灰白色粉末。

(2)加水:氮肥、钾肥都易溶于水;磷肥大多不易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

(3)燃烧:氮肥可燃烧,熔化或冒气泡;钾肥不燃烧,灼烧时跳动或有爆裂声。

(4)加熟石灰研磨:含有铵根离子的氮肥能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示例】化学肥料要合理使用,下列不宜与熟石灰混合使用的是()4NO33 C.Ca3(PO4)22SO4NH,为解析: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使化肥失效;A项含4铵态氮肥。

答案:A状元笔记铵根离子(铵盐)的检验方法:加入碱溶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变蓝色。

(可简记为“铵盐遇碱生气”)据此可知,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否则放出氨气,降低肥效。

2013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大全

2013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大全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原子论(道尔顿)和分子学说(阿伏加德罗)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3、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物质的种类繁多(达2000多万种),但组成它们的基本成分——元素只有100多种。

水、氧气、二氧化碳的一个共同点:都含有氧元素。

4、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5、用高分子薄膜做的鸟笼:隔水、透气6、用纳米技术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直径6mm的尼龙绳能吊起2t的汽车)(1nm=10-9m)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考点要求: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联系考点一、物质的变化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2、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

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3、相互关系:常常伴随发生,有化学变化一定有物理变化,有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

考点二、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它们的区别是:物理性质在静止状态中就能表现出来,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则要在物质运动状态中才能表现出来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在变化语句中加“能”或“可以”或“易”“会”“难于”等词语,变成了相应的性质。

2013中考化学章节复习提纲汇总

2013中考化学章节复习提纲汇总

一.化学基本概念A.物质和组成、性质、变化、分类1.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例如氧气、氯化钠、硫酸铜晶体(CuSO4·5H2O)等。

有固定组成。

有固定的性质,例如熔点、沸点等。

混合物经分离提纯可得纯净物.2.催化剂和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3。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单质分成金属单质(如锌、铁、铜等)、和非金属单质(如氢气、氧气、氯气等)、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氖、氩等).4.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例如水的蒸发,物质的溶解、扩散现象等。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物质间的三态的变化是分子间间隔大小的改变。

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

(2)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例如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非金属单质(例如氧气、磷、硫等);二氧化碳、氯化氢等气体化合物,硫酸、硝酸等酸类物质,甲烷(CH4)等一些有机物.5。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又分成酸(见酸的分类与命名)、碱(见碱的命名)、盐(见盐的分类和命名)、氧化物(如二氧化碳、氧化铜等)。

6.化学变化:物质在发生变化时生成了其它物质。

例如灼热的木炭跟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

7.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一般指物质与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能否反应,所表现出的活动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等。

8.混合物(1)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例如空气、溶液等均是混合物。

(2)没有固定的组成。

(3)各种物质保持原有的性质,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反应。

9.离子: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1)带正电荷的离子叫做阳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带负电荷的离子叫做阴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2013届中考化学基础知识重点复习13

2013届中考化学基础知识重点复习13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自主梳理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化学方程式反映化学反应的客观事实,因此,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必须__________________,决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二是要_______________,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答案: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为使书写的化学方程式遵守_______________定律,要在化学方程式两边的化学式的前面配上适当的_______________,使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都相同,这个过程叫配平。

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当是配平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_______________连接,还要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_______________。

如果_______________中无气体,_______________中有气体,则在生成气体的化学式右边注_______________;溶液中的反应,如果反应物中没有_______________,而生成物中有_______________,则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注_______________。

答案:质量守恒化学计量数种类数目等号条件反应物生成物↑ 固体固体↓师生互动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四要四不”探究:(1)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能臆造。

如有的同学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写为4Fe+3O22Fe2O3,这是错误的,因为他违背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铁这一事实。

(2)要分清反应物和生成物,不能将反应物和生成物“调位”。

如有的同学将2H2+O2H2O写成2H2O====2H2+O2是错误的,前者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表示氢气在氧气里燃烧生成水的一个化合反应;后者反应物则是水,表示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一个分解反应,两式所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中考化学要点复习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 (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金属单质物混合物单质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物质种类稀有气体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质纯净物元素种类无机物酸其他氧化物碱化合物有机物盐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 ·5H2 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CO、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8.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a.酸性氧化物: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CO2 ,SO2 ,SO3 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同价的含氧酸。

CO2 + H2O= H2CO3 SO2 + H2O= H2SO3 SO3 + H2O= H2SO4b.碱性氧化物: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CaO Na2 O MgO Fe2 O3 CuO大部分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BaO K2 O CaO Na2 O溶于水立即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其他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应。

CaO+H2O=Ca(OH)2 BaO+H2O=Ca(OH)2 Na2O+H2O=2NaOH K2O+H2O=2KOHc.注意:CO和H2 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是不成盐氧化物。

9.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酸溶液的PH值小于7酸的名称中最后一个字是“酸”,通常化学式的第一种元素是“H”,酸由氢和酸根离子组成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根据酸的组成,通常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酸的电离方程式:酸=nH++酸根离子n-a.根据酸分子电离所能生成的氢离子的个数分为:一元酸(HCl、HNO3 )、二元酸(H2 SO4 、H2 S、H2 CO3 )和三元酸(H3 PO4 )b.根据酸分子里有无氧原子分为:含氧酸(H2 SO4 ,HNO3 , H3 PO4 名称为:某酸)无氧酸(HCl, H2 S名称为:氢某酸)鉴定酸(鉴定H+)的方法有:①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酸溶液;②加活泼金属Mg、Fe、Zn等有氢气放出10.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碱通常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溶碱有五种:钾钙钠钡氨(KOH,Ca(OH)2 ,NaOH Ba(OH)2 ,氨水)它们的溶液无色。

有颜色的碱(不溶于水):红褐色的氢氧化铁(Fe(OH)3 ↓)、蓝色的氢氧化铜(Cu(OH)2 ↓)其他固体碱是白色。

碱的名称通常有“氢氧化某”,化学式的最后面是“OH”可溶性碱的溶液PH值大于7,紫色石蕊试液遇溶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溶碱变红色鉴定可溶性碱溶液(鉴定OH-)方法一:加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是碱.方法二:加铁盐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加铜盐溶液有蓝色沉淀的是碱。

11.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第一种分类方法:a.正盐(酸碱完全中和的产物,没有可电离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例如 NaCl、Na2 S KNO3无氧酸正盐叫“某化某”Na2 S_______ MgCl2__________FeS__________含氧酸盐叫“某酸某”KNO3_________ BaSO4______________Na2CO3______b.酸式盐(多元酸里的氢部分被金属取代,H夹在中间)NaHCO3____________ 、 Ca(HCO3 )2_____________、NaH2 PO4 _____________常见的酸式盐的酸根有:HCO3-、HSO4-、H2PO4-、HPO42-c.碱式盐(化学式的中间有“OH”):Cu2 (OH)2 CO3第二种分类方法按盐中相同部分的离子称为某类盐:含碳酸根离子的盐称为碳酸盐、含硫酸根离子的盐称为硫酸盐、含硝酸根离子的盐称为硝酸盐、含铁离子的盐称为铁盐,等等。

12.酸碱指示剂(石蕊试液、无色酚酞)和PH值:酸溶液的PH值小于7(如盐酸、稀硫酸、硝酸),酸性越强PH值越小,酸性越弱PH值越大。

水、中性的硫酸盐、硝酸盐和盐酸盐溶液不能使指示剂变色,PH值等于7。

不能使指示剂变色;可溶的碱溶液PH值大于7。

碱性越强PH值越大,碱性越弱PH越小13.酸碱盐溶解性口诀:钾钠硝铵溶溶碱有五种钡钾钙钠氨不溶氯化物AgCl 不溶硫酸盐BaSO4 碳酸盐只溶钾钠铵口诀的含义: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含SO42-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含CO32-的物质只有含K+ Na+ NH4+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14.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沉淀是白色(包括Fe(OH)2)有以下常见的沉淀:Mg(OH)2 Al(OH)3 CaCO3 BaCO3 Ag2 CO3推断题中,往沉淀物加稀硝酸:若讲沉淀不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有AgCl或BaSO4 ;若讲沉淀全部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没有AgCl或BaSO4 ;若讲沉淀部分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有AgCl或BaSO4 中的一种,且还有另一种可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三)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和化学式15.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元素。

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决定原子或离子的元素种类。

①大部分单个的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一种单质但H N O Cl等符号不能表示单质,它们的单质是:H2 N2 O2 Cl2②地壳中元素按质量分数由多至少前四位是:O氧 Si硅 Al铝 Fe铁。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③化学的“语法”: “某分子”由“某原子构成”“某物质”由“某元素组成”或“某某分子构成”(金属单质、稀有气体讲由某原子直接构成)例: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

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元素、物质都是宏观概念,只表示种类,不表示个数。

不能说“水是由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④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下列粒子有相同的核电荷数:⑴ H2和He ⑵ CO、N2和Si ⑶ O2、S和 S2- ⑷ OH-和 F-元素、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元素组成物质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同类原子总称构成构成构成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原子分子16.粒子:如原子、离子、分子、电子、质子等,它们都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可表示个数。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非金属单质、非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由分子构成,化合物中既有金属元素又有非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

17.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由原子构成,例: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18.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的的构成:原子由核外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在不显电性的粒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只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普通氢原子核中只有质子无中子,氢原子的原子核就是一个质子。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更小的粒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和原子的质量都不变。

19.原子团: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构成,在化学反应中通常以整体参加反应的原子集团常见的原子团:SO42- CO32- NO3- OH- MnO4- MnO42- ClO3-PO43- HCO3- NH4+碳酸氢根(HCO3-)硫酸氢根(HSO4-)磷酸氢根(HPO42-)磷酸二氢根(H2PO4-)注意:原子团只是化合物中的一部分,不能脱离物质单独存在,因此含原子团的物质必定有三种或三种以上元素,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含原子团。

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为更小的粒子原子。

20.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带正电的离子叫阳离子;带负电的离子叫阴离子。

离子里: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带电量离子符号的写法:离子的电荷数标在右上角,电荷的数值等于它对应的化合价阳离子:Na+ Mg2+ Al3+、H+NH4+、Fe2+ Fe3+ Ca2+阴离子:O2-、OH-S2-、 F- Cl- SO4 2- CO32- NO3- MnO4- PO43- MnO42- ClO3-21.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核外电子按能量由低到高从里往外排,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三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按顺序背诵:质子数从1~18的元素符号和名称: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22.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是8(只有一层的为2)的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