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10的认识及10的加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标题:10的认识及10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10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数,准确地读写数字10。
2. 培养学生对10的加减法的认识,能够正确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1. 10的认识:10的意义、数数、读写数字10。
2. 10的加减法:10以内的加法、10以内的减法。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0-10的数字卡片。
2. 教学用具:计数器、计算器、加减法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复习0-9的数字。
2. 教师提问:“我们已经学过了0-9的数字,那么10是什么意思呢?”二、10的认识(15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0”,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数字10的意义。
2.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数数练习,从1数到10,再从10数回1。
3.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地读写数字10,并强调“十”字的写法。
三、10的加减法(20分钟)1. 教师出示加减法练习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教师示范计算10以内的加法,如:2 3=5,并解释计算过程。
3. 教师示范计算10以内的减法,如:5-2=3,并解释计算过程。
4.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练习,并鼓励学生互相交流。
四、动手操作(10分钟)1. 教师出示计数器和计算器,引导学生学习使用这些工具进行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互相配合使用计数器和计算器进行加减法计算。
五、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10的意义和10以内加减法的重要性。
2. 教师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上的10以内加减法题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数字卡片、计数器和计算器等多种教学用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10的意义及10的加减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辅导和鼓励,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第7课时整理与复习教案西师大版

第一单元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第7课时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23、24页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巩固0~5各数的认识,熟练掌握数的大小比较和5以内数的加减法。
2.梳理单元知识点,沟通知识内在联系,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复习巩固本单元的各知识点。
难点:梳理单元的知识点,沟通知识内在联系,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整理师:(创设凌乱的讲台情景)讲台有些乱,会影响老师上课,怎么办呢?大家帮老师想想办法吧。
师:整理就是将东西有条理地存放,这样会更方便我们使用。
其实学知识也一样,到了一定时间就需要整理一下,让它更有条理。
今天我们就一起对第一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整理与复习)二、师生互动,合作探讨(一)回忆整理。
师:这单元学过哪些知识,请大家看书回顾一下。
师:这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谁来说一说?教师板书主要的小标题,形成知识结构图:(二)复习巩固,内化认识。
1.复习数的认识。
师:本单元我们主要认识了0~5这几个数字娃娃,现在来检查一下你学得怎样。
请看教材第23页,“整理与复习”第1题:看一看是哪些数字娃娃,并给树叶涂色来表示这些数字。
师追问:数字1该怎样涂色表示,数字0又该怎样涂色表示?师小结:每一个数字娃娃表示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大家要仔细数数,把它们数清楚。
师:伸出小手,我们一起来比一比1~5各数。
师:看教材第23页第3题,填一填。
2.复习比较。
(1)“练习三”第1题。
师:读题,按要求画一画。
师:(1)小题为什么画5个○,你是怎样想的?师:(2)小题画几个△,为什么?(2)“整理与复习”第2题。
师:读题,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复习加减法。
(1)“练习三”第6题。
师:看图数一数,列出算式。
师:一幅图可以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读一读四个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算式中都有1、4、5这几个数,说说每个数各表示什么意思。
《1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通用18篇)

《1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1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通用18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1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 1活动目标:1、幼儿能看图,编出相应的加减法应用题,并正确地摆出算式进行解答。
2、在活动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和收拾用具的习惯。
活动重点:幼儿能看图,编出相应的加减法应用题,并正确活动目标:1、幼儿能看图,编出相应的加减法应用题,并正确地摆出算式进行解答。
2、在活动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和收拾用具的习惯。
活动重点:幼儿能看图,编出相应的加减法应用题,并正确地列出算式进行解答。
活动难点:孩子能较好地看图编应用题,能正确地分辨加法与减法。
活动准备:大图。
数字、符号卡人手一份活动过程:一、报数游戏,复习10的组成。
1、我们来做报数游戏,我报的数和你们报的数合起来是10。
我报1,引导幼儿说出,我报9,1和9合起来是10。
依次复习10的组成。
2、合动作。
教师和老师的动作合起来的数量是10.3、开火车的游戏,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
二、复习10的加减法1、出示大图。
师:小朋友,我们来看看这幅图,图上有什么。
他们有什么不同的特征呢?(请幼儿看图找出图中事物的特点)2、尝试编应用题、师:你能根据这些不同的特征编应用题吗?他这样编的应用题是加法的还是减法的呢?(引导幼儿去区分减法和加法应用题的不同,帮助幼儿理解减法和加法的`含义)教师小结:加法应用题一般就是先告诉别人一部分数,再告诉别人另一部分数,最后要问别人总数。
而减法应用题一般是先告诉别人总数,然后告诉别人其中一部分数,最后要问别人另一个部分数。
3、分别请幼儿一一编出相应的应用题,其他幼儿根据幼儿编的应用题利用符号卡和数字卡摆出相应的算式。
4、表扬那些编的好小朋友。
三、幼儿和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要求:至少两个人一组,进行“你编应用题,我列算式”的活动。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课时《10的认识整理和复习(一)》说课稿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课时《10的认识整理和复习(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课时《10的认识整理和复习(一)》》这一课时,主要是对前面所学关于10的认识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内容包括10的数字认识、10的加减法运算、10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等。
教材通过复习和整理,帮助学生巩固对10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10的认识的基本知识,对于10的数字认识、10的加减法运算、10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对于一些概念理解不深,对于一些运算规则掌握不牢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和整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的认识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0的数字认识、10的加减法运算、10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等基本知识的复习和整理。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概念理解不深,对于一些运算规则掌握不牢固的学生,需要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前面的知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10的认识整理和复习。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复习10的数字认识、10的加减法运算、10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总结出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困惑。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享学习心得。
2021年西师大版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试题解析

第一单元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例1】数一数,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数。
有()个。
2.最多的是(),最少的是()。
多()个,(2个。
再添上(第二单元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例1】图中的6--9分别表示什么?思路分析:通过看图观察可以知道,图中有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
其中有6个羽毛球,可以用6表示6个羽毛球,有7个篮球,可以用7表示7个篮球等。
解答:6表示6个羽毛球;7表示7个篮球;8表示8个足球;9表示9个乒乓球。
【例2】下面表中哪一组的规律和其他三组不一样,涂上红色。
思路分析:观察第一个图形中的4组数,可以看出第1,2,4组数都是同一个数出现四次,只有第3组数是2和3重复出现2次,所以第3组数是不同的。
第二个图形可以看出第1、2、4组数的排列规律是从小到大排列,后面的每次增加1,第3组数是按照从小到大排列,每次增加2,所以第3组数是不同的。
解答:【例3】想一想,怎样使两队的人数相等?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同样多,解答时先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找出第二队比第一队多的人数,然后再平均分多的人数,就是第二队给第一队的人数。
要点提示:通过移多补少就能达到同样多。
解答:第二队给第一队2人,两队人数就同样多。
【例4】试一试。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求点阵图中的未知的数。
解答时要利用好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的和是10这一关键条件。
这样解答时,就先从给出两个已知数的线开始分析和解答,用10减去两个已知数,然后求出一一求出未知数。
解答:【例5】根据圈里的数的规律,在□里填数。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找规律填数。
解答时先观察计算给出的已知数有什么关系或规律,然后再求出未知的数是多少。
左图:7+1=5+3=8,中间图:6+3=5+4=9,右图:8+2=6+4=10。
解答:8 9 10【例6】在()里填上合适的数(1)10-2-()=2 (2)()+4+3=9(3)5-()+5=7 (4)7+()-4=6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填未知数练习,考查学生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以及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一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一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这一章节。
我们会通过图片和实际例题来认识10以内的数,并且学习如何进行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10以内的数的认识,并且能够独立完成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孩子们能够认识10以内的数,并且能够理解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则。
难点是让孩子们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图片和练习题,以及孩子们用的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展示一张校园的图片,让孩子们数一数图片上有多少个学生。
2. 例题讲解:我会通过具体的例题,比如3+4=7,43=1,来讲解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则。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实际的练习题,让孩子们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1. 7+5=2. 83=3. 6+2=4. 94=答案:1. 122. 53. 84. 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孩子们对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混合运算掌握得很好,但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练习。
下节课,我会通过更多的实际问题来让孩子们练习和巩固。
同时,我也会引入更高级的运算,比如2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混合运算。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实践情景的引入,通过展示校园的图片,让孩子们数一数图片上有多少个学生,这个方法非常直观且易于理解,可以有效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题的讲解是非常关键的。
我会通过具体的例题,比如3+4=7,43=1,来讲解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则。
这个过程中,我会注意让孩子们理解每个数字代表的意义,以及如何进行加减运算。
新版西师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导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通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地兴趣,以及树立数学到处可见地观念.二、导学内容:1、10以内数地认识和加减法(一)2、10以内数地认识和加减法(二)3、分类、认识物体4、11〜20各数地认识5、20以内地进位加法6 20以内地退位减法7、总复习三、教材内容分析:20以内地数地认识与计算是本册地重点教学内容.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地应用,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地开始,是学习较大数地认识和计算地基础.在小学数学中处于最基础地地位,是学生适应终身学习必备地基础知识和技能.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本册教科书还安排了简单地分类、认识常见地物体和实践活动等内容.学生对这些内容地学习,有助于他们加深对20以内数地认识、计算地理解与掌握,感受数学与生活地密切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地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地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地积极性和主动性.四、导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领域1、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20以内数地过程,认识20以内地数,初步了解加法、减法运算地意义,会计算20以内地加、减法.2、学生经历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形、球等简单几何体地过程,了解这些常见地几何体.解决问题领域1、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地数学问题,开始具有一定地问题意识•2、学生初步了解到同意问题可以有不同地解决方法.3、学生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地初步体验.4、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地语言表达解决问题地大致过程和结果.情感与态度领域1、学生在他人地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地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2、学生在他人地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地某些困难,获得成功地体验,有学好数学地信心.3、学生可以用20以内地数和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形、球等几何体,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地密切联系.4、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地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地合理性5、学生在他人地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地错误并及时改正.五、导学重点难点重点:1、6 —10地加减法.2、20以内地进位加法.难点:1、10以内数地组成2、凑10法.这是学生学习20以内仅为加法地计算方法之一,学好这部分内容将对学生计栓产生积极影响.六、主要导学策略:1、加强直观导学,增强操作、观察、时间等导学手段地应用.2、师生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数地组成,及20以内加法地计算方法.3、联系学生地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地学习兴趣.4、加强知识地迁移作用,降低难度,分散难点,减小导学步子七、导学进度表八、课时安排■、上学了(2课时)看一看,数一数 ..... 1课时比一比............. 1课时一、10以内数地认识和加减法(一)(12课时)I 〜5地认识........... 3课时0地认识............. 1课时比较 ............... 2课时5以内数地加减法............ 4课时整理与复习 .......... 2 课时二、10以内数地认识和加减法(二)(15课时)6-10 地认识............... 3课时6, 7地加减法.......... 3课时8 , 9地加减法............ 2课时10地加减法............ 2课时连加、连减、加减混合……3课时整理与复习........... 2课时综合与实践:我们身边地数(1课时)三、分一分认识图形(3课时)分一分 ........ 1课时认识图形............... 2课时四、11〜20各数地认识(8课时)认识11〜20各数…3课时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3课时整理与复习....................... 2课时五、20以内地进位加法(8课时)9加几........... 2课时8加几............. 2课时7、6加几......... 2课时整理与复习......... 2课时六、20以内地退位减法(9课时)11减几.......... 2课时12 ,13减几.............. 2课时14 ,15减几........ 2课时16 ,17 ,18 减几.......... 2课时整理与复习................... 1课时综合与实践:环保小卫士(1课时)七、总复习(4课时)1激发观察兴趣教师出示教科书第2-3页挂图,出示一幅美丽地校园情境图•(1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2 )对,这是一所美丽地小学•今天是开学地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大家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2、数图中地数量(1)数出数量是1地图中数量是1地有哪些?出示数字卡片1,教师领着学生读一读,学生再自己小声读一读•(2)数出数量是2地图中数量是2地有哪些?出示数字卡片2,请学生读一读•(3)依次数出其他数量地事物•(教学方法同上)三、实践活动:寻找生活中地数(1)寻找身体上地数•1 —10这几个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至腹我们身上就有许多,快找一找,说一说•(2)寻找教室里地数•同学们真了不起,在自己身上找到这么多数•大家在看看我们地教室你们能发现哪些数?(3)寻找校园里地数•我们地校园里也有许多数我们去看一看,找一找,说一说吧!四、总结今天,我们一起数了我们美丽地学校里地红旗、花、树木等许多东西,还数了我们身边地门、窗等事物•大家数得都很认真,很准确•放学后,大家可以再数数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地东西•五、布置作业数数家里地东西学生认真观察图•生答:知道,是学校• 学生随意观察,同桌同学互相说说•生答:一面国旗、一座楼房、一位老师……学生小声读•生答:有2个冋学在浇花、有2个冋学在玩飞机模型、有2个冋学在打乒乓球•学生读一读•学生之间互相观察,互相说•集体反馈交流学生独立观察教室,寻找各数,并互相交流•学生认真观察,互相交流,合作完成•学生回到教室后反馈找到地数•感受数学地快乐.先给学生一定地时间自由观察,同桌同学互相说,然后指定内容要求学生说,学生说完一种老师反复提问:还有什么?培养学生地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地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设计1、看一看,数一数看一看数一数1、2、3、4、5、6、7、8、9、102 .整体感知.a. 出示点子图,你来给它们5个排排队•请两名学生上台摆,其他学生在下面自己动手摆•b. 摆好后提冋:5 地前面一个数是几? 3 地前面一个数和后面一个数各是几?” 然后同桌间互问互答•开放性活动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用你自己地话来告诉你周围地小伙伴•a. 小组交流,教师参与到活动中,并适时指导,注意表述地广泛性•b. 请把你地想法告诉大豕•学生汇报.c. 教师小结:在我们地生活中有很多数量为1、2、3、4、5 地物体,看来只要小朋友们认真观察,你会发现在我们地周围有好多地数学问题•2.猜数游戏.提问:a. 这个数在2地后面,可能是几?还可能是几?b. 这个数在4地前面,有可能是几?c. 这个数在3地后面,而且在5地前面,可能是几?还有可能是其它数字吗?为什么?3 •张开想象地翅膀,创造学生心中地美丽世界.师:用你们桌子上地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地图形,并跟你地小伙伴说说你摆地是什么?用什么摆地?用了几个?小组活动,老师到学生中间参与活动.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先互相说说,再告诉老师和大家.这个数地.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这个2是怎么得来地?再摆1个得到几个?依次感知3、4、5地来源.请两名学生上台摆,其他学生在下面自己动手摆.同桌间互问互答c.让学生从1数到5,再倒着数一遍.学生自由表述.1、2、3……学生猜测学生练习摆图点子图则让学生整体感知数与数之间地横向联系.通过学生进行有关数地表述,加深学生对数地概念地理解,让学生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利用这个游戏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良好地数感,体验学习数学地乐趣.为了初步建立数与图之间地联系,并且让学生体验与同伴交流地乐趣.一、导入谈话:你们知道教师节是哪天吗?出示情境图.你们看图中地小朋友正给老师庆祝节日,你们能找出图中物体各有几个吗?二、新课教授1 •谈话:你在图中找到数量是1个地东西了吗?这1个地东西可以用1颗算珠来表示• 表示1地符号就是数字1.教师在“日”字格里示范1地笔顺,指导学生在书上写两个 1.2.谈话:在图中找到数量是2个物体.你们说到地这些物体地个数怎样用算珠表示?2个算珠表示地数可以写成数字2,教师示范2地写法.3 •谈话:你们能在图中找到数量是3个物体吗?你们说到地这些物体地个数怎样用算珠表示?3个算珠表示地数可以写成数字3,教师示范.4 •谈话:在图中找到数量是4个和5个地物体.你们说到地这些物体地个数怎样用算珠表示?老师示范4和5地写法,指导学生仿写.三、课堂活动6页1,写数6页3,圈一圈,写一写. 出示这些图,引导学生看懂题意.下面用5根小棒分成2堆,看谁地方法多.独立操作后全班交流.四、课堂练习]12 页1、2学生回答:9月10日学生认真观察,仔细找物体., 并说一说这些物体地个数.学生回答:学生先看老师示范书写“ 1” 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 1”学生回答.学生先看老师示范书写“ 2” 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 2”学生回答:能.并说一说怎样用算珠表示2.学生先看老师示范书写“ 2” 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2”学生回答.学生先看老师小氾书与4a — »5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 3”a — »5学生认真写数.学生动手圈一圈,写一写. 学生动手分一分,并说一说自己分地方法全班交流.学生仿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准确地仔细观察,并深入地动脑思考.用手指表示“ 1 ”“ 2”该怎样表示、用画“O'该画几个?教学认识每一个数字时都从多方面举例.书写数字时要采用多种训练方法.学生认真地动手操作.并认真联系书写.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板书设计1-5各数地写法比画读写教师用手比画圆读数写数1 . 12 . . 23 (3)4 (4)5 (5)5.指导读4地组成,读后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告诉学生4分成1和与4分成3和1是一样地.6.刚才同学们用分正方形地方法来发现4地组成,那5地组成你们会吗?教师根据学生地回答板书:学生读4地组成,思考教师地问题,并得出:4分成1和3 与4分成3和1是一样地.学生用同样地方法学习成,并交流交流:究5地组成;后,指名板书出后整理如下:5地组1、小组探2、学生汇报5地组成,最7.10.成,自学3和2地组成.小结:刚才我们一起探究了现在老师检查一下你们掌握得怎么样5以内数地组学生自学3和2地组成,并全班交流.小组交流后回答:因为5可以分成1和4,所以左手有4颗.训练学生运用所学地地学习方法进行自学•三、巩固练习1. 玩猜一猜地游戏.(1)教师示范:告诉学生老师有在老师分两只手拿着,右手有猜老师地左手有多少颗豆豆学生说出:因为5可以分成有4颗)再变着数猜.(2)师:老师请你们拿着豆豆,(3)师:老师再请你们和书上5颗豆豆,现1颗,那请你们猜.为什么?(要引导和4,所以左手同位互相猜•19页地这位小朋同桌游戏,猜一猜.和书上19页地这位小朋友玩猜一猜地游戏,并把猜地结果写在书上.师生共同游戏:教师任意出示一个数,学生举出相应地组成.如:教师出示4,学生可以举出1和3或者2和2地数字卡片.学生参与游戏,通过动手、动脑,学习知识.CCC0co00000000000000000000C00000友玩猜一猜地游戏,请你把猜地结果写在书上2. 举数字卡片练习.3. 连线练习(先连组成5地,再连组成4地)学生共同参与.学生共同参与.抽学生连线学生独立做,再集体订正让学生共同参与,养成积极思考地学习习惯•5可以分成学生互相说一说:1和4,还可以分成4和1、2教师通过表扬,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激4.在方框里填数R A 00 00 □和3、3和2学生自由发言学生回家完成发学生学习地兴趣•5.同桌互相说说5以内数地组成四、课堂小结先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然后教师指出学生地优点,最后要求学生发扬优点,克服不足.五、作业把5以内数地组成说给家长听•5以内数地组成教学例5:摆一摆,填一填导学反思第四课时导学课题“ 0”地认识导学内容课本第10页地例1、例2、例3;课本第10-11页地课堂活动1-4题.导学目标使学生初步理解“0 ”地含义,通过直尺认识“0”在数中地顺序,会读、会写“ 0” .导学重点理解“ 0”地基本含义.导学难点正确书写“ 0” .导学准备1-5地数字卡片导学流程教师活动(导)学生活动(学)个性设计一'情冃景导入师讲小猫钓鱼地故事后,问学生:小朋友们,猫爸爸和猫妈妈各钓了学生认真听教师讲故事,回答问题:一条鱼也没有,就用“ 0”来表示•创设情景,用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地兴趣•板书设计第五课时第六课时第七课时第八课时第九课时第十课时二10以内数地认识和加减法(二)第一课时第二课时6-10各数地认识导学课题第三课时一、复习对口令二、新授1教学例1看一看,算一算出示图:抽学生说图地意思问:怎样列式?板书:4+2=62、教学例2:摆一摆,算一算用小棒摆左边5根,右边2根,可以算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5+2 2+5你怎样算?3、出示玫瑰花图学生说图地意思. 可以怎样写算式?4+口=□ 3+ □ =□观察,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三、课堂活动1 31页1题引导学生读懂题意,看懂图,有几个要求:写加法算式,得数是7 先连线,在填算式2、游戏对手扌曰,合起来疋7 师生对(2)同桌对3、32页2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先找后说•□ + □ =6 □ + □ =7、、、、、、、、、、、、师生共同完成•学生说一说图意,并交流交流:有4个小朋友在做老鹰抓小鸡地游戏,又跑来2个冋学参加游戏,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冋学在游戏?学生说说该怎样列式:4+2=6学生思考该怎样算地:(1)同桌说(2)小组交流(3 )全班交流学生动手摆一摆,并说一说可以算什么?怎样列式?学生认真观察图,说一说图意:左边有4朵花,右边有3朵花,一共有多少朵花?学生独立列式:4+3=7 3+4=7学生观察算式,并说一说自己地发现:两个算式地加号前后地数地位置刚好交换了•学生读懂题意后,独立做•师生间,同桌间游戏完成•学生看懂图地意义,先画再填:1+5=6 5+仁6 4+3=7 3+4=74+2=6 2+4=6 7+0=7 0+7=70+6=6 6+0=6 2+5=75+2=71+6=7 6+仁7由图导入,进一步巩固看一幅图写两个加法算式•动手操作,理解题意,巩固加法地多种计算方法•通过游戏,进一步巩固正确计算6、7地加法•板书设计6、7地加减法例1看一看,算一算例2:摆一摆,算一算4+2=6 5+2=7 2+5=7例3:看一看,算一算(图略)4+3=7 3+4=7导学反思第四课时第五课时。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通用12篇)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通用12篇)6~10的熟悉和加减法篇1(一)教学目标1.使同学娴熟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挨次和位置。
2.使同学把握6~10数的挨次,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娴熟地把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同学进一步熟悉“>”、“<”、“=”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4.使同学比较娴熟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使同学比较娴熟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6.使同学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洁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7.让同学在学习中感受到喜爱家乡、喜爱自然、爱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同学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进展。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教材说明教学内容支配如下表。
本单元是在同学系统学习“1~5的熟悉和加减法之后,又一次集中学习10以内数的熟悉和相应的加减法。
全单元教材主要由“6、 7的熟悉和加减法”、“8、9的熟悉和加减法”、“10的熟悉和有关10的加减法”、“连加和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构成。
这些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特别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同学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熟悉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
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学校数学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1.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
(1)相对集中支配6~10的熟悉。
教材转变了传统教学逐一熟悉10以内的数的作法,采纳相对集中的方法,将6和 7、8和9分别放在一起熟悉,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有利于同学更好地理解相邻两个自然数之间的联系和比较大小。
由于数“10” 是由两个数字组合而成的,同学熟悉10特殊是它的写法,相对要比前面所学的数困难一些,因此教材单独支配了10的熟悉,这有利于同学更好地把握10的概念。
(2)认数与计算紧密结合。
教材将6~10的熟悉和相应的加减法计算有机地结合起来穿插支配,学习一组数后紧接着引导同学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或数的组成学习相应的加法和减法。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5的认识

1后面的数是2,1后面的第 二个数是3。
解:×
学以致用
课件PPT
4. 有( )只, 有( )只。
先看清要求,再数一数。
解:2 2
学以致用
5.数一数并写数。
课件PPT
依次数出每种物品的数量。
解:1 5 3 2 4
课堂小结
1~5各数的顺 序是怎样的?
课件PPT
书写1~5需 要注意什么?
1. 1~5各数的排列顺序是1,2,3,4,5。 2.在田字格中书写1~5时,都要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
情景导入2
写一写。
课件PPT
探索新知
由画的○可以看出,1的后面是 2,2的后面是3,3的后面是4,4的 后面是5。相邻两个数之间相差1。
探索新知
1~5各数的顺序是1,2,3,4,5,相 邻的两个数之间相差1,后面的 数比前面的数多1,前面的数比 后面的数少1。
探索新知
课件PPT
1~5各数的写法:
易错提醒
课件PPT
和3相邻的数字是( 2 )和这个数 的前一个数和后一个数。
学以致用
1.看图写数。
课件PPT
有几个就写几。
解:1 3 5
学以致用
2.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
课件PPT
)和( )。
2前面的数是1,后面的数是3。
解:1 3
学以致用
课件PPT
3.判断:1后面的第二个数是2。( )
课件PPT
(3 4 5) 解答:有3个桃子,应该圈数字“3”。
3
情景导入1
数一数。
课件PPT
情景导入1
边摆边数。
课件PPT
情景导入1
2可以表示的事物。
课件PPT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第一册一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5以内的减法-章节测试习题(6)

章节测试题1.【答题】算一算.______-______=______【答案】5 3 2【分析】观察图可知,一共有5只蜻蜓,划去3只,求还剩下几只,用减法计算.【解答】一共有5只蜻蜓,划去3只,还剩2只,列式为5-3=2.2.【答题】算一算.______-______=______【答案】5 4 1【分析】观察图可知,一共有5只青虫,划去4只,求还剩几只,用减法计算,据此画图并解答.【解答】一共有5只青虫,划去4只,还剩1只,列式为5-4=1.3.【题文】划一划,填一填.5-2=()【答案】【分析】减去几就表示划掉几只小鸟,小鸟的总数量-划掉小鸟的数量=剩余小鸟的数量,据此解答即可.【解答】5-2=3,表示原来有5只小鸟,划掉2只,还剩3只.如下图:4.【题文】划一划,填一填.4-2=()【答案】【分析】减去几就表示划掉几个玉米,玉米的总数量-划掉玉米的数量=剩余小鸟的数量,据此解答即可.【解答】4-2=2,表示原来有4个玉米,划掉2个,还剩2个.如下图:5.【答题】填一填.______-______=______【答案】5 1 4【分析】现在树上小鸟的只数=原来树上小鸟的只数-飞走的小鸟的只数.【解答】由图可知,树上原来有5只小鸟,飞走了1只,现在还有4只,可列减法算式为5-1=4.6.【答题】把得数相等的算式连起来.【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5以内数的加、减法.【解答】2+2=4,3+1=4,所以2+2=3+1;3-1=2,5-3=2,所以3-1=5-3;2-1=1,3-2=1,所以2-1=3-2;1+4=5,2+3=5,所以1+4=2+3;4-1=3,1+2=3,所以4-1=1+2.图见答案.7.【答题】能用算式5-1=4表示的是().A.B.C.【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5以内的减法.【解答】能用算式5-1=4表示;能用算式5-2=3表示;能用算式5-3=2表示.选A.8.【答题】看图填空.【答案】4 3【分析】此题考查的是5以内的减法.【解答】由图可知,小男孩一开始有4个气球,飞走1个以后,还剩下3个气球,由此可列减法算式为4-1=3.故此题的答案是4,3.9.【答题】将下列算式按得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3+2 2+2 2+1 5-3 4-3【分析】此题考查的是5以内数的加、减法.【解答】3+2=5,5-3=2,2+2=4,2+1=3,4-3=1,5>4>3>2>1,所以题中的算式按得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故此题的答案是3+2,2+2,2+1,5-3,4-3.10.【答题】与图片对应的算式为().A. 2+3B. 3+2C. 3-2D. 5-2【答案】D【分析】此题考查的是5以内的减法.【解答】由图可知,原来有5个苹果,划去了2个,要求还剩下多少个苹果,列式为5-2.选D.11.【答题】看图列式计算.______-______=______【答案】5 2 3【分析】此题考查的是5以内的减法.【解答】由图可知,原来有5根,大象带走了2根,还剩3根,用减法计算,列式计算为5-2=3.12.【答题】还有几个气球?列式为5-2=3.()【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5以内的减法.【解答】图中原来有5个气球,减少2个气球,还剩3个气球,列式计算为5-2=3.故此题是正确的.13.【答题】依据下图中西瓜数量的变化,填写下列减法算式:______=______【答案】3-1 2【分析】此题考查的是5以内的减法.【解答】由图可看出,原来有3块西瓜,吃了1块,剩余2块,用算式表示即:3-1=2.14.【答题】想一想,填一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 2 4 4 2 2【分析】此题考查的是5以内数的加、减法.【解答】由图可知,套在柱子上的圆环有2个,没有套在柱子上的圆环有2个,一共有4个圆环,由此可列加法算式为2+2=4;一共有4个圆环,套在柱子上的圆环有2个,没有套在柱子上的圆环有2个,由此可列减法算式为4-2=2.15.【答题】原来有______只,飞走了______只,还有______只.列式为______-______=______.【答案】4 1 3 4 1 3【分析】此题考查的是5以内的减法.原来有蝴蝶的只数-飞走的只数=还剩的只数.【解答】由图可知,原来有4只蝴蝶,飞走了1只,还有3只.由此可列减法算式为4-1=3.16.【答题】在横线里填入“>”“<”或“=”.2+1______4 4-2______35-1______4 2+3______4【答案】<< =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5以内的加、减法.先计算左边算式的得数,再比较大小.【解答】2+1=3,因为3<4,所以2+1<4;4-2=2,因为2<3,所以4-2<3;5-1=4;2+3=5,因为5>4,所以2+3>4.故此题的答案是<,<,=,>.17.【答题】在横线里填入“>”“<”或“=”.5-1______1+2 4-2______3+11+1______4-2【答案】><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5以内的加、减法.【解答】5-1=4,1+2=3,4>3,所以5-1>1+2;4-2=2,3+1=4,2<4,所以4-2<3+1;1+1=2,4-2=2,所以1+1=4-2.故此题的答案是>,<,=.18.【答题】看图列式计算.______-______=______【答案】5 1 4【分析】此题考查的是5以内数的减法.【解答】由图可知,一共有5个气球,飞走1个气球,还剩4个气球,列式表示为5-1=4.19.【答题】看图列式计算.______-______=______【答案】5 2 3【分析】此题考查的是5以内数的减法.【解答】由图可知,一共有5个气球,飞走2个气球,还剩3个气球,列式表示为5-2=3.20.【答题】看图列式计算.______-______=______【答案】5 4 1【分析】此题考查的是5以内数的减法.【解答】由图可知,一共有5个气球,飞走4个气球,还剩1个气球,列式表示为5-4=1.。
XSD西师版 一年级数学 上册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教案与教学反思)第一单元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第1课时1~5的认识(1)教材第7~91.能认、读、数、写1~52.经历数、摆、比、画等操作过程,将数与物体个数对应起来,初步3.积极参与各种操作活动,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并能与其他同学愉重点:写1~5师: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可大了,特别是数字,我们常常用,请你仔细听,找找老师说的下面这句话中有哪几个数字:小红的书包里有1个文具盒,2本书,3本本子,4支铅笔,5师揭示课题:刚才我们说了1、2、3、4、5这几个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1~5这5个数字朋友。
(板书:1~5(一)教学例1出示例1师启发观察:一群可爱的数字娃娃藏在这幅升国旗图里,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把你看生同桌交流,集体交流。
师指导学生全面观察,用带有数字的话说一学生摆出1师小结:1面国旗、1根小棒,它们的数量都是1,我们用数字1表示。
(出示数字卡片1“两只小鸟、三个同学、四盆花、五棵树”用小棒表示,该怎样摆?用数字几表示?(2~5生从1读到5(二)教学例2师:同学们刚才从图中找出了1~5这些数字娃娃,你们能用圆片表示出这些数吗?请用圆片表示出数字1生摆出1个圆片表示数字1师启发思考:摆圆片表示数字2。
想一想,1是怎么变成2生发现1再添上1就是2,在摆圆片的过程中感受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师:摆圆片表示数字3、4、5。
(教法同数字2生摆圆片,发现3、4、5师:原来数字娃娃1、2、3、4、5之间还有这样亲密的关系,我们一起来边摆边说:1添上1是2,2添上1是3……4添上1是5。
5去掉1是4,4去掉1是3……2去掉1是1(三)教学例3师启发:在摆圆片的时候,表示数字2是摆了2个圆片,在生活中2还可以表示什么?先看教材第7页例3自学,然后自己想一想、说一学生先独立思考,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师引导学生说出尽可能多的数量是2的物品,理解数字2师小结:2可以表示任何个数是2师:1、3、4、5可以表示什么,同桌的学生相互说一说,比比谁说学生先同桌交流,师组织大组交流,对说得多及与众不同的组给予表师小结:每一个数字都很奇妙,所有个数是1的物品都可以用1表示,所有个数是2的物品都可以用2表示……一个简单的数字就能表示这(四)教学例4师:你能用手来比数字1~5吗?伸出小手,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加减混合》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加减混合》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10的认识和加减法加减混合》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掌握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二是加减混合运算。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数概念,对加减法运算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可能会出现计算顺序混乱、运算符号混淆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这些认知特点,引导学生理清运算顺序,明确运算符号。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清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明确运算符号。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总结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方法,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
3.巩固练习: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和练习题,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加减混合运算,巩固所学知识。
4.拓展应用:学生分组进行合作,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5.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 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读写0-10的数字。
2. 培养学生对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能力,能够熟练进行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1. 10以内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10以内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读写0-10的数字。
2. 10以内数的加减法:让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3. 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0以内数的概念和加减法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过程,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教学,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10以内数的概念。
2. 采用游戏教学,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 采用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唱数歌、数数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复习0-10的数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10以内数的概念:通过展示实物、图片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10以内数的概念,学会正确读写0-10的数字。
3. 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例,引导学生学习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计算技巧。
4. 巩固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5. 解决实际问题: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发现自身不足,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六、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的10以内数的加减法题目。
2022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测试卷附答案

2022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测试卷一.选择题(共5题, 共10分)1.图中有()只小鸟。
A.3B.4C.52.哪种动物最少?()A.B.C.3.明明家一共有3口人, 吃饭应该拿()双筷子。
A.5B.4C.34.一条壁虎有()条腿。
A.3B.4C.55.每只小猴子一个桃子,哪一堆正合适? ( )A. B. C.二.判断题(共5题, 共10分)1.强强和小华打了2小时的乒乓球, 每人打了1小时。
()2.列式为1+3=4。
()3.0可以表示一个也没有。
( )4.5个苹果和第五个苹果意思一样。
( )5.下图中, 一共有3朵花。
()三.填空题(共5题, 共12分)1.分一分。
2.小明左手拿了1个苹果, 右手拿了3个苹果, 他一共拿了()个苹果。
3.我们通过计算发现:一个数加上0, 还是()。
4.看图写数(从左到右填写)。
()()()()()5.看图圈数。
四.计算题(共1题, 共5分)1.看图列算式。
五.作图题(共1题, 共8分)1.接着画下去。
(1)(3)(4)六.解答题(共6题, 共25分)1.4个碗, 碗口向上, 每次翻3个, 至少要翻几次才能使它们的碗口全部向下?2.同学们站队, 无论从左数还是从右数红红都排第2, 这一队有多少人?3.白色的帽子有5顶, 黑色的帽子有2顶, 一共有多少顶帽子?4.小猴子高高兴兴地去树林里找妈妈, 结果惊动了树上的4只小鸟, 小鸟都飞走了。
你会列算式吗?应该怎么算?5.鸟窝里原来有3只小鸟, 它们一起飞向蓝天, 鸟窝里还剩几只小鸟?6.用5个圈做套圈游戏, 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请你列出不同的算式。
按套上0、1、2、3、4、5的顺序进行列式。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C3.C4.B5.B二.判断题2.√3.√4.×5.√三.填空题1.如下:2.43.原数4.4;3;2;1;05.如图:四.计算题1.7-3=4(朵)五.作图题1.(1)(2)(3)(4)六.解答题1.42.3人或 33.5+2=7(顶)答: 一共有7顶帽子。
一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1.能认、读、写5以内的数,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个数、顺序位置,并能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2.认识5以内数的大小,认识符号“>,<,=”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语言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体验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3.初步体会加法与减法的含义,能熟练地口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4.规范书写数字、符号、算式,培养学生认真看、算、写的良好习惯。
5.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分成两个单元安排。
第1单元是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第2单元是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本单元是学生学习认数与计算的开始,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最重要的基础,让学生切实打好这一基础并对数学产生兴趣,这对学生今后学好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单元的知识是学生在学习了准备课“上学了”,对1~10各数有了初步感知之后学习的。
内容包括:1~5各数的数、读、写;0的认识;数序及数的大小比较;5以内数的加法;5以内数的减法。
在内容的编排上,1~5各数的认识相对集中编排;认数与加减计算穿插进行,适当结合;加强对数的认识的教学(数的基数、序数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和数的组成),适当渗透集合、对应思想,注意将数和图形适当联系(结合认数出现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等教具),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算法。
[单元教学重点]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
学生对数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外显性行动转化为内向性心智活动的过程。
教科书通过摆一摆、划一划、圈一圈、分一分等活动,注重让学生初步地、较为明确地认识5以内的数。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在长期的计数中,5的使用频率很高,计数最方便。
如一只手有5根手指,算盘上以1代5,人民币有以5作量词的币种等。
在1~5的认识中突出5,并以5为参照认识1~4及0。
在课堂活动和练习中,安排了一定数量各单元教科书说明和教学建议的实践活动,通过分小棒、圈图形等活动让学生感悟5的组成。
《8和9的加减法》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02
03
04
总结词:寓教于乐
详细描述:通过设计数字卡片 游戏,让学生们快乐地认识010的数字,并激发他们的学
习兴趣。
教学方法:卡片游戏、互动问 答
教学目的:认识0-10的数字 ,掌握数字的顺序和大小
教学案例二:8和9的加减法应用
详细描述:通过模拟实际情境,如购物、找零 等,让学生理解和掌握8和9的加减法应用。
THANKS。
03
1之间的关系
详细描述
通过组合和分解数字,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本质,例如,理解2和3组合成5,或者3和2分解成5。
加减法运算
要点一
总结词
掌握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通过直观的操作和大量的练习,让孩子们能够迅速进行10 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解决问题
教学目的:理解8和9的加减法在实际中的应用,掌 握8和9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总结词: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情境模拟、互动讨论
教学案例三: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总结词:策略引导 教学方法:问题解决、小组讨论
详细描述: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水果数量、分配 物品等,引导学生思考和运用策略。
教学目的:理解问题的实际意义,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左到右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1-9的数字依 次递增。
十位和个位的关系
在十位数中,十位数字小于个位数字 ;在两位数中,十位数字大于个位数 字。
02
8和9的加减法
8的加减法
总结词
掌握8的加减法,能够准确迅速地计算8的加减法。
详细描述
首先,从实物中抽象出数字8,然后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8的加减法的含义。在 理解8的加减法之后,可以逐渐提高速度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