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启示》课堂实录及反思

合集下载

科学六年级《生物的启示》教学设计及反思

科学六年级《生物的启示》教学设计及反思

科学六年级《生物的启示》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一篇:科学六年级《生物的启示》教学设计及反思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生物的启示》教学案例长清区乐天小学孙延新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研究仿生的一般过程,认识什么是仿生。

2、能力目标:注重事实与生活,通过合作与交流锻炼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亲近自然、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态度。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鸟窝和蜂窝的图片。

画面展示的是什么?看到这两幅照片你能想到我们国家哪两座非常著名的建筑?(鸟巢和水立方)师出示对比图。

讲述:中央电视台在采访鸟巢和水立方的中方设计师时,他们表示,设计的灵感均来自大自然中的生物—鸟和蜜蜂的窝。

看来,生物的本领真不小,它们在很多方面给人类一些启示,人们根据这些启示可以做许多事情。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生物的启示。

(板书课题:生物的启示)二、新授1、辨认麦冬叶及韭菜叶出示麦冬叶及韭菜叶,学生辨认。

介绍麦冬(课件展示),讲述:这种植物是禾本科植物,因为冬天时也像绿油油的麦子一样,所以人们给它取了这个名字。

就是这两种植物中的一种,使老师付出了血的代价,在采集时把我的手弄破了,谁会是凶手呢?请同学们仔细地摸一摸、看一看,抓出凶手?2、学生观察抓“凶手”(说生物特点)你认为谁是“凶手”?你的证据是什么?请你把证据写到黑板上。

同学们所说的这些都是麦冬所具有的什么呢?(特点、特性等)(板书:生物特性)3、讨论如何验证想法(1)讲述:也就是说,你们认为带有锯齿结构的植物比没有锯齿结构的植物的破坏力要大,所以老师的手就被划破了是吗?真的是这样吗?我们需要怎样才能确定我们的想法是正确的呢?(做实验)我们可以通过做模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板书:做模型)。

(2)认识做模型的工具及材料,并进行讨论如何做模型。

学生讨论并汇报。

4、做实验,验证想法。

教师巡视指导。

5、实验汇报(小比赛)(实验汇报的形式一改常用的学生汇报,教师补充的形式,而是采用的“小比赛”的形式,旨在完成汇报的同时,激励学生乐于参与)(板书:测试模型)讲述:通过“小比赛”我们得知,带有锯齿结构的材料确实比没有锯齿结构的材料破坏性要大。

小学科学_《生物的启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_《生物的启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9.《生物的启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会自我评价,尊重他人的想法、相互合作的科学态度。

3.了解仿生过程,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

认识什么是仿生,并且尝试仿生设计。

教学准备:新鲜的葱叶、白纸、塑料块、铁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课,直入课题。

师:同学们,在许多木工工具中,有一种工具叫做锯。

谁知道锯是谁发明的?他根据什么发明的?(学生可能说出鲁班在小草的启发下发明了锯)师:通过视频看看锯的发明过程——欣赏视频。

受小小丝毛草的启示,发明了锯,这就是生物的启示(板书课题:生物的启示)二、探究活动活动一:葱叶的启示。

(一)引导学生发现葱叶的性能。

师:这个大家都认识吧!(出示大葱图片)你观察过葱叶吗?它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吗?生:(叶子是圆筒形、是直的、里面是空的)师:圆筒形的叶子有什么好处呢?生:(叶子向上生长,不下垂)你说的真有道理。

师:是呀,它直直的长在地里,风都不能把它吹弯,你能把它吹弯吗?找学生来试。

感觉如何?(很累,用了很大的力气也吹不倒它。

)看来它还是蛮有抗风性的。

如果我把圆筒形破坏掉,我把葱叶剪开变平,它自己就弯了。

师:这说明什么?(圆筒形葱叶承受的力大)师:我们测试一下(师演示,学生观看。

师:(圆筒形比扁平形的承受力大)这就是我们发现的葱叶的生物性能(板书生物性能)。

师: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是不是所有的圆筒形的物体都比扁平物体的承受力要大?学生回答(很可能回答是)后,师:需要我们设计一个模型,通过试验,进行科学检测。

(二)建立筒形结构模型,进行实验检测。

1、讨论试验方法师:每个小组都有一些实验材料,利用这些材料怎样实验呢,小组讨论你们的实验方法。

生物的启示教学反思

生物的启示教学反思

生物的启示教学反思一、导入新,质疑激趣。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身健康越来越重视,那么我们该怎样保护好自己呢?我们从书中找到了答案,本节课就让我们来走进《生物的启示》。

学生带着问题读课题,教师进行引导。

出示课件——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依赖于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许多困难和问题,让学生看书中插图想想我们生活中应用了哪些生物的知识。

学生通过看图了解这些生物的作用,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二、探究新,理解感悟。

1、过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向前飞速发展,相信今后还会有更多的“生物”知识将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二、学习新,探究新。

(一)运用已有知识,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结合书上图片及资料,对这些运用了生物知识的发明进行讨论,分小组进行交流,并写下你们的看法。

2、教师小结:你们真会思考,运用了已经掌握的生物知识的发明有很多,比如说:计算机,电视机等等。

(二)课外延伸,拓展训练1、请大家阅读教材“活动园地”的第三项“应用篇”和第四项“趣味篇”,阅读后请谈谈你的收获。

2、出示课件“正在使用生物知识的发明”和“其它运用生物知识的发明”的图片,指导学生辨别,并且写下你的看法。

三、再现新,巩固深化。

1、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大家认为什么样的动物会被选上,你又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呢?可以先小组讨论,然后推荐代表到班级中交流。

2、让学生欣赏几幅图片,使学生从感性上进一步加深对“生物与生活”这一主题的理解。

四、课堂总结,情感升华。

2、揭示课题,板书。

3、读书体会。

( 1)把你的看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 2)教师总结:生物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生物的特性都能在生产生活中应用,所以,人类离不开生物,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依赖于生物界的其他生命。

因此,要保护环境,我们必须爱护动植物,才能让我们生存的家园变得更加美丽。

4、同学们,听了刚才同学的发言,你一定对生物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许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还会应用生物知识发明更多的新产品,让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生物的启示》课堂实录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生物的启示》课堂实录

1.激趣导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段非常精彩的视频,我们一起来欣赏师:由感想畅谈蜘蛛侠的超能力哪里来?生:师:想不到吧,这样精彩的特技,创作灵感竟然来源于生活中小小的蜘蛛,生物在很多方面给人们带来了启示,今天我们就来探究生物给我们带了的启示。

教师板书课题:生物的启示二、探究活动活动一:葱叶的启示。

(一)引导学生发现葱叶性能。

师:同学们,如果你们看到一个生物,你能想到什么呢?它会给你什么启示呢?想不想试试?师:(出示一棵葱)这是一个非常新鲜、普通的葱叶。

仔细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吗?生:它的叶子是圆筒形的。

师:它的叶子是圆筒形的,有什么好处呢?生:刮风时吹不倒,不容易倒,直立的。

师:风都吹不倒它,那,你能把它吹弯吗?大家都来试着吹一吹,看谁能把它吹弯。

生参与吹葱叶的活动师:好,停下吧。

师:吹葱叶时感觉怎样?生:吹不动,很费力气。

师:这说明了什么?生:圆筒形的葱叶不容易吹弯,承受力非常强。

师:那,如果我把它的筒形结构给破坏掉。

老师把葱叶捋平,你们也把你们小组的葱叶的筒形结构给破坏掉,把它捋平。

现在很明显的看出来,不用吹,看,它自己就弯了。

师:这说明了什么?生:圆筒形的葱叶承受力强。

回顾:刚才,我们发现了葱叶是什么形状的?通过观察比较,又发现了圆筒形的葱叶比平板式的葱叶承受力要强,不容易弯曲。

【版贴:圆筒形不易弯曲】师:这就是葱叶的性能。

师:那圆筒形葱叶的比平板式的葱叶承受力强多少呢?我们不可以直接在葱叶上试一试,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圆筒形的模型来进行检测。

(二)建立筒形结构模型。

师:会做圆筒模型吗?(生答:我们可以把一张纸卷成筒状)师:老师为你们提供了相同的两张纸。

赶快用其中的一张做一个圆筒吧。

师:做完的小组的同学举起来,让我看一看。

【生做完后,出示一个圆筒】师:这就是我们根据圆筒形的葱叶建造的模型。

这就是圆筒模型【版贴:圆筒纸】师:【出示一张平板纸】这个就是平板式的。

现在,怎样来进行检测谁的承受力更强呢?谁有好办法?【学生设想检测方法】(三)对模型进行对比检测。

小学科学六年级《生物的启示》教学反思WPS文字 文档

小学科学六年级《生物的启示》教学反思WPS文字 文档

小学科学六年级《生物的启示》教学反思1、《生物的启示》第一节课,是赵鑫老师执教的,课的设计是由蜘蛛侠功夫展示导入的,分析讨论蜘蛛侠的本领,成功地引入“生物的启示”,进而探究葱叶的外形特点:筒状结构——吹弯?(学生试过多次,不能吹弯),把葱叶压平——再吹?(板状结构,轻轻一吹,很容易吹弯);小组学生设计实验——证明筒状结构比片状结构承受压力大,然后展示。

再由鸡蛋外观的特点进行探究:学生发生(鸡蛋易碎和坚固)的争论,试一试——把鸡蛋握碎?(不能),得到拱形结构的启示,展示赵州桥。

再到神奇的仿生学。

本节课师生配合默契,从中可以看出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堂进度自然,反应了教师对教材内容、学生情况的把握;整节课均是在学生的发现引导下展开,按学生探究的兴趣自然进行,水到渠成。

2、杜玉明老师执教的《生物的启示》是由鸟巢(北京体育馆)的仿制源——鸟巢导入,自然进度到葱业模型,进而进行探究,设计实验:准备葱叶的近似材料、钩码、1g法码,进行实验,作好记录,汇报展示,得出结论,返回生活,寻找应用;再到鸡蛋模型,鸡蛋模型的应用,反映了科学来自生活(自然),再应用到生活的基本原理。

反思我在教学时的设计:由鲁班发明锯的故事进行引入。

然后学生研究准备好的鲜葱叶,研究其结构特点并且将其结构特点与韭菜叶进行比较,通过吹一吹等活动,体会他们的不同。

然后组织学生用复印纸制作模型,验证不同结构的葱叶和韭菜叶,给予我们什么启示。

这个部分是本节课的关键,学生通过验证很容易就会得出筒形的结构有更强的支撑力。

这样这节课重点和难点就基本突破了。

然后介绍生活中哪些物体是有生物的启示得来的。

然后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树叶观察其特点,然后总结自己的有什么启示。

整个学习设计就是这样进行的。

总体上看学生们都能够有所收获。

与这两节课相比是有问题需要注意:首先学生的材料准备上,不足。

布置学生准备葱叶,但是有许多的同学没有准备,这些学生就只能看着其他同学动手去做,而自己又无所事事。

小学科学《生物的启示》教学实录

小学科学《生物的启示》教学实录

小学科学《生物的启示》教学实录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植物的果实,大家看看认识吗生:苍耳。

师:苍耳的果实叫苍耳子。

学生仔细观察苍耳子。

生:我发现它有很多刺,与刺猬的刺很像。

师将苍耳子放到衣服上。

师:你们也试试。

师:同学们,苍耳子的上面有许多小钩刺,容易钩住衣服,你有什么启示?生:鱼钩可能根据这个发明的。

生:我想起了妈妈钩毛衣的钩子。

生:想到了可以按摩与钟炙。

师:这创意很好。

师:一粒小小的果实就引起了你们的思考。

师:尼龙搭扣就是依据苍耳子发明。

师:这就是生物的启示。

(板书)师带来了大葱。

师:你们看看大葱和小葱,有什么发现?生:里面有一卷卷的。

生:绿色的地方,中间是空的。

师:往那儿长?生:往上长。

师:你们能不能吹弯大葱。

学生吹生:不容易吹弯。

师:说明什么?生:说明抗弯能力强。

生:柔韧性强。

师:如果原来是筒形,我们破坏它会怎样,我们弄平就行了。

学生弄平大葱。

师:你们发现大葱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生:叶子是圆柱体。

生:大葱聪明一点长成这样。

师画示范图。

师:这是葱叶的特性,你受到什么启发?生:想到吸管也是圆筒形。

生:饮料瓶也是圆筒。

生:想到鸡蛋。

生:想到工厂烟囱。

师:圆柱形有哪些好处。

师:我们不可以直接用葱叶来做,这东西是否能实现,我们可以怎么做。

生:做一张图纸,把里抽的模型设计出来。

学生做圆筒形。

圆筒形与普通比能承受多少呢。

生:实验。

师:怎么实验。

生:拿一张普通的平板纸与圆筒纸进行比较。

生:架起来,放东西。

师生互动实验要求。

师:你们猜猜能放多少个?生:20。

生:5、6师:平板能放多少?生:一个都不行。

学生实验。

学生交流1组:44少于12组:5023组:1124组:2615组:5426组:5510师:我们来观察一下我们的实验数据。

生:中间的架子距离越短,支撑数越多。

生:圆筒形的承受力要大些。

师:哪果在搞一些建筑的时候,我们可能要选圆筒形的。

师:其实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的。

生:房子的柱。

生:房梁。

师出示一些图片,如钢管。

2022科学《生物的启示》教学反思

2022科学《生物的启示》教学反思

《生物的启示》一课教学,应让学生了解仿生知识的基本原理,进而,学习应用这一方法,提出发明设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生物奥秘的兴趣。

但是,仿生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科学,学生要了解它,光依靠书本上的几幅插图、几段文字是远远不够的。

而众所周知,网络拥有着丰富的信息资源,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学习。

因此,本课教学前采用回家上网及看书等各种方式来查询资料,让学生通过鼠标点击、通过看书等方式自由地寻找知识点,将会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信息、扩大视野,打破书本的局限、提高教学效果。

《生物的启示》一课教学,既要学生了解仿生的创造历史,又要自己经历创造过程的体验,容量很大。

通过回家上网及看书查找资料,将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大大节约了教学时间,同时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教会学生以信息技术作为学习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总之,本课教学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建新型和谐的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信息能力,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教学环境。

本课的设计就是从实际事例出发,帮助学生了解生物和仿生物品之间的联系,体会仿生学的思维和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帮助学生理解仿生概念,提升知识应用能力。

从学生的原有经验来看,他们并不清楚什么是仿生,通过实物触摸体验,让学生将动植物与仿生品的形状、特点关联起来,意识到人类创新设计出的一些物品是受到了动植物的启发。

以蜂巢为例,感受生物进化的完美,为人类创造发明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引入第二个仿生事例。

利用学生熟悉的且有较强认同感的鱼和船进行分析,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仿生的理解,为仿生概念的提出做好铺垫。

学生在对蜂巢结构和鱼的分析之后,已经有能力独立研究动植物和仿生物品之间的关联性了。

这是对学生探究能力的一次锻炼和提升,也是研究话题的再一次延伸。

青岛版科学六上《生物的启示》教学案例及反思

青岛版科学六上《生物的启示》教学案例及反思

青岛版科学六上《生物的启示》教学案例及反思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青岛版科学六上《生物的启示》这一单元内容,使学生了解生物对人类的启示,并能够掌握生物的种类和分类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综合运用生物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生物的启示,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1.生物的种类和分类方法;2.生物对人类的启示。

教学难点:通过生物的启示,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从生物中学到了什么?为什么要学习生物?二、呈现新课(10分钟)1.展示多组生物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简单的描述,归纳和总结生物的种类。

2.教师介绍生物的分类方法,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三、讲解生物的分类方法(10分钟)1.介绍植物的分类方法:细胞结构、生长习性、生活环境等。

2.介绍动物的分类方法:体内结构、生活习性、生存方式等。

3.介绍微生物的分类方法:细菌、病毒和真菌。

四、生物对人类的启示(15分钟)1.分小组讨论:生物对人类有哪些启示?通过什么样的例子来说明?2.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讨论结果。

五、小结与展示(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评价。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通过展示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生物的种类;通过讲解生物的分类方法,帮助学生了解生物的分类规律和特点。

同时,通过讨论生物对人类的启示,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生物分类方法的理解和记忆不够深刻。

下面是我对本节课教学的一些反思和改进措施:1.教师可以通过实物示范的方式,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比较,加深对生物分类方法的理解和记忆。

2.可以设计更多的实验和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兴趣。

《生物的启示》课堂实录及反思

《生物的启示》课堂实录及反思
生:刺上带钩。
师:这是苍耳的哪一类特点呢?
生:外表的特点。
师:外表的特点也就是形状特点,生物只有形状特点吗?我们还能通过哪些特点来进行仿生呢?
(学生分组观察)
师: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我们发现苍耳的一头上有两个比其他刺都粗大的大刺。
师:哦,你们小组发现苍耳身上全是刺,而且有两个特别大的刺,是吗?你观察得真仔细!
生:我们观察刺上有钩!
师:刺的什么地方有钩?
生:是苍耳的小刺的顶端有钩,而且我们发现,苍耳在牛仔布上不粘。
师:也就是说我的裤子上不容易沾上苍耳,那什么布料容易粘上呢?
2.过程与方法。
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器材作简单的观察实验;能制作简单科学模型;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愿意交流合作;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关心新科技、新产品;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设计意图] 尽量利用轻松愉快的形式,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继续活跃课堂气氛,提出探究的材料。
2.初步探究(明确仿生过程)
师:这么有意思的东西,你们想研究一下吗?
生齐:想……
师:可是你们有没有发现,苍耳粘在我身上的哪里了?下身的牛仔裤上有没有?
生:没有。
师:这又是为什么?别急,咱们今天就从研究苍耳开始吧,看看你们会有什么发现?我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的材料(各种质地不同的布料),希望这些材料会对大家的研究有所帮助。请大家认真观察一下苍耳有什么特点,在观察的时候,可以使用桌上的放大镜和老师发给你们的材料。根据苍耳的特点,你能联想到什么?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师:我们来做个游戏,叫“看到了就想到了联想接龙”,看谁的脑子反应快。

生物的启示教案

生物的启示教案

生物的启示教案以下是一份关于生物的启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一些生物的独特结构和功能。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生物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联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几种典型生物的启示及应用。

难点:启发学生从生物中获得创新灵感。

三、教学准备相关生物图片、视频资料等。

四、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起探索一些有趣的生物世界,看看能从它们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生:好呀,老师。

师:大家看这个图片,这是什么动物呀?生:是蜻蜓。

师:对啦,那你们知道蜻蜓的翅膀有什么特别之处吗?生:很薄,很轻。

师:没错,蜻蜓的翅膀不仅轻薄,而且它的结构还很稳定,那你们想想,这给了人类什么启示呢?生:是不是发明了飞机的机翼呀?师:真聪明!就是这样。

那再来看这个,这是什么植物呢?生:荷叶。

师:那荷叶有什么特点呀?生:表面很光滑,水在上面好像不会渗进去。

师:非常好,那这又给了人类什么启示呢?生:是不是和防水的材料有关呀?师:对呀,现在就有很多防水的东西借鉴了荷叶的这种特性呢。

那同学们还能想到其他的生物启示吗?生:老师,我想到了船桨好像是仿照鱼的尾巴做的。

师:太棒了,你观察得真仔细。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学生们对生物的启示有了较深的认识和理解,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但在引导学生思考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让学生更多地自主发现和总结。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青岛版科学六上《生物的启示》教学案例附反思点评

青岛版科学六上《生物的启示》教学案例附反思点评

青岛版科学六上《生物的启示》教学案例附反思点评【教学设想】通过学生的探究,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确实是力量,当今科技正在快速刷新世界,以后科技无止境的进展,将为以后世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为庞大的奉献”,达到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科学,勇于掀开科学之谜,具有综合科学素养”的目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确实是期望自己是一个发觉者、研究者、探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更强烈。

”在设计教学时,我要紧采纳自主探究和实验相结合,让学生亲身经历仿生的科学过程,明白得仿生的概念和意义;通过大量实例让学生发觉在实际生活中仿生学的广泛应用。

【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1)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2)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看试验;(3)能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4)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靠近自然,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2)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保持强烈的探究欲望和积极尝试和不断反省的探究态度;(3)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会自我评判尊重他人的方法的相互合作的科学态度;(4)通过对仿生学的认识,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进展推动作用。

3.科学知识:(1)通过对本课的探究和学习,使学生认识什么是仿生,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发下进行的发明制造;(2)了解仿生过程,尝试仿生设计。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仿生的过程。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分组实验材料(每组鸡蛋、新奇的葱叶各一,厚纸和薄纸各一张,螺母若干个。

)。

学具预备:查阅有关仿生学的资料。

【教学过程描述】1.激趣导课。

教师播放国家体育场的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是哪里吗?生:这是国家体育场。

师:关于国家体育场你有哪些认识?生:国家体育场是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会场。

师:你明白国家体育场是仿照什么来设计建筑的?生:鸟巢。

(教师播放鸟巢图片。

)师:生活中如此的例子专门多,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从生物中得到的启发。

《生物的启示》教学实录

《生物的启示》教学实录

《生物的启示》教学实录《生物的启示》教学实录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植物的果实,大家看看熟悉吗生:苍耳。

师:苍耳的果实叫苍耳子。

同学认真观看苍耳子。

生:我发觉它有许多刺,与刺猬的刺很像。

师将苍耳子放到衣服上。

师:你们也试试。

师:同学们,苍耳子的上面有很多小钩刺,简单钩住衣服,你有什么启示?生:鱼钩可能依据这个创造的。

生:我想起了妈妈钩毛衣的钩子。

生:想到了可以按摩与钟炙。

师:这创意很好。

师:一粒小小的果实就引起了你们的思索。

师:尼龙搭扣就是依据苍耳子创造。

师:这就是生物的启示。

(板书)师带来了大葱。

师:你们看看大葱和小葱,有什么发觉?生:里面有一卷卷的。

生:绿色的地方,中间是空的。

师:往那儿长?生:往上长。

师:你们能不能吹弯大葱。

同学吹生:不简单吹弯。

师:说明什么?生:说明抗弯力量强。

生:柔韧性强。

师:假如原来是筒形,我们破坏它会怎样,我们弄平就行了。

同学弄平大葱。

师:你们发觉大葱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生:叶子是圆柱体。

生:大葱聪慧一点长成这样。

师画示范图。

师:这是葱叶的特性,你受到什么启发?生:想到吸管也是圆筒形。

生:饮料瓶也是圆筒。

生:想到鸡蛋。

生:想到工厂烟囱。

师:圆柱形有哪些好处。

师:我们不行以直接用葱叶来做,这东西是否能实现,我们可以怎么做。

生:做一张图纸,把里抽的模型设计出来。

同学做圆筒形。

圆筒形与一般比能承受多少呢。

生:试验。

师:怎么试验。

生:拿一张一般的平板纸与圆筒纸进行比较。

生:架起来,放东西。

师生互动试验要求。

师:你们猜猜能放多少个?生:20。

生:5、6师:平板能放多少?生:一个都不行。

同学试验。

同学相互沟通1组:44 少于12组:50 23组:11 24组:26 15组:54 26组:55 10[4]下一页《生物的启示》教学实录师:我们来观看一下我们的试验数据。

生:中间的架子距离越短,支撑数越多。

生:圆筒形的承受力要大些。

师:哪果在搞一些建筑的时候,我们可能要选圆筒形的。

师: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到的。

《生物的启示》课堂实录及反思

《生物的启示》课堂实录及反思

《生物的启示》课堂实录及反思一、教学内容: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生物的启示》。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了解仿生过程:知道什么是仿生,尝试仿生设计,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

2.过程与方法。

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器材作简单的观察实验;能制作简单科学模型;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愿意交流合作;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关心新科技、新产品;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三、重难点分析:了解仿生的整个过程,尝试仿生设计。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粘着苍耳的毛衣、尼龙粘扣、葱叶、花蛤壳等生物材料、实验报告单、1/2 A4纸张(模型)放大镜(学生桌上)五、教学设想:1、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发散思维的培养。

2、通过猜测,了解仿生发明的过程以解决重、难点。

3、自主探索生物特点,亲历仿生过程,巩固重、难点。

六、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师:我们来做个游戏,叫“看到了就想到了联想接龙”,看谁的脑子反应快。

生:看到了棉花,就想到了海绵。

生:我看到了荷叶,就想到了雨伞。

生:我看到了鸭子,就想到了小船。

……师:在这个游戏中,我们海阔天空地进行了联想,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也会用到联想,希望你们继续发挥你们宽广的思路。

准备好了吗,我们现在上课好吗?[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解除师生陌生感,缓和学生的紧张气氛。

(二)上课过程1.兴趣导入师:前天我们交流的时候,同学们给我提供了好多好玩儿的地方,昨天我就出去转了转,风景确实非常好。

在我回来的时候发现身上粘了些东西,我觉得特别的有意思。

大家想知道是什么吗?生齐:想……师:真想看?生齐:真想……师:那我就让大家看看。

我看看还在这儿吗?在这儿呢!(脱下外套,露出里面毛衣上粘的苍耳)大家认识我身上是什么吗?生:认识……师:你说是什么?生:是苍耳。

师:你是怎么认识的?生:就是原来上过科学课的时候认识的。

生物的启示教案及反思

生物的启示教案及反思

第5课《生物的启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认识不同的仿生现象,意识到人类的很多发明创造可以在自然界找到原型。

能多角度探究蜂巢结构的特点,知道蜂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

对仿生设计产生探究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不同的仿生现象。

难点:多角度探究蜂巢结构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各种蜂巢结构、鱼身体的图片和视频。

学生分组材料:A4纸、记录单。

教学过程一、单元导入出示课本13页的一首小诗:学生自由读一读这首小诗,想一想:火箭升空靠什么定位方向?轮船在辽阔的大海中为什么能够乘风破浪?教师引导:火箭升空能够定位方向,轮船在大海中航行能够乘风破浪,都是人类向自然界的动物学习的结果。

生物具有的功能,迄今比任何人工制造的机械都优越的多。

仿生学,就是要在工程上实现并有效的应用生物功能的一门学科。

从今天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了解探索有关仿生的知识。

二、新课导入教师引导:自然界的生物有许许多多,人们又从这些生物得到哪些启示,进而运用到工程技术中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5课——生物的启示。

板书课题:5.生物的启示三、学习新课活动1:人们从动植物的形态结构中获得的启示生物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有利于生物生存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人们从中获得很多启示。

下面请同学们看一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品的设计与动植物的形态结构有什么相似之处?出示课本第14页第1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左边荆棘上的刺和右边铁丝网上的尖刺,想一想铁丝网的设计与荆棘在形态结构上有什么相似之处?预设:铁丝网和植物茎上的刺的尖锐部分都能起到保护作用。

荆棘上的刺很尖,分布均匀,扎人很疼,可以很好的保护植物本身;铁丝网上用铁丝布置了一些尖刺,这样可以加强铁丝网的有效性,外来人员很难穿过这样的铁丝网,从而起到防护的作用。

按照同样的方法分别出示课本14页的其他3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想一想这三组图片中物品的设计与动植物的形态结构有什么相似之处。

预设:塑料吸盘和八爪鱼的吸盘都呈碗状,具有吸附功能。

生物的启示教学反思

生物的启示教学反思

生物的启示教学反思(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生物的启示教学反思生物的启示教学反思5篇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记录教学特色教学效果教学困惑与改进方案的目的是供以后教学使用并在此基础上发展,通过各种方式实现自我完善,以推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小学科学第5课生物的启示(教案)

小学科学第5课生物的启示(教案)

小学科学第5课生物的启示(教案)小学科学课教案:生物的启示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特征和基本分类;2. 理解生物对人类的重要性;3. 探索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5.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物的特征和基本分类;2. 生物对人类的重要性;3. 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如:“你们身边有什么属于生物的东西?”、“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有什么区别?”等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能力。

步骤二:概念讲解(15分钟)1. 生物的特征和基本分类:a. 生物的特征:生物是指能够维持自身稳定的特点,包括生长、繁殖、变异、响应刺激等;b. 生物的分类:根据形态、结构和功能,生物可以分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2. 生物对人类的重要性:a. 食物来源:大部分人类的食物都来自于动物和植物,没有生物就没有我们的生活;b. 药物来源:很多药物都是从动物和植物中提取出来的;c. 环境调节: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动物可以帮助控制害虫数量;d. 生态平衡:生物之间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生态平衡的系统。

步骤三:案例分析与讨论(25分钟)1. 案例一:蜜蜂与花朵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a. 蜜蜂靠从花朵中吸取花蜜获得能量,同时在花朵间传播花粉;b. 花朵通过提供花蜜吸引蜜蜂,同时利用蜜蜂传播花粉促进繁殖;c. 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维持着花卉的繁衍,也保证了蜜蜂的食物来源。

2. 案例二:动物对植物的影响:a. 鹿、兔等食草动物会捕食一些植物,这样减少了竞争;b. 鸟类会帮助植物传播种子,促进植物的扩散;c. 这些动物与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维持了一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3. 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其他的生物相互依存关系,以及它们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步骤四:实践活动(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比如到学校附近的草地、花园或公园,观察和记录生物的相互关系,特别是食物链和生态环境。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生物的启示》》课堂实录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生物的启示》》课堂实录

《生物的启示》课堂实录教学内容: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生物的启示》。

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和学习,认识什么是仿生,了解仿生过程,尝试仿生设计,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推动作用,并尝试着自己发明。

2、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做简单的观察实验,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3、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会自我评价、尊重他人的想法的相互合作的科学态度;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保持强烈的探究欲望和积极尝试不断反省的探究态度。

4、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分析:了解仿生的整个过程,尝试仿生设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今天唐老师给大家带来的一位朋友,他是谁?请看视频。

(视频播放《超凡蜘蛛侠》制作特辑之动画制作)师:一起说这是谁?生:蜘蛛侠师:蜘蛛侠为什么能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生:因为蜘蛛侠能飞檐走壁,帮助有困难的人们。

生:因为蜘蛛侠具有了蜘蛛的本领。

生:蜘蛛侠模仿蜘蛛出丝的本领能在空中自由的行走成为了人们的向往。

二、教授新知师:是呀,很多生物都具有我们人类没有的本领,如果我们人类能够根据这些生物的特殊本领创造出我们人类也具备的本领,那该多好啊!我们把人们模仿生物的特性,研制产品,叫做仿生。

板书:把人们模仿生物的特性,研制产品,叫做仿生师:请看视频《仿生》师:谁能说说,鲁班从看到一种带齿的树叶到发明锯经历了几个阶段?生:发现了叶片的锯齿,想到了锯。

生:鲁班肯定要经历一个反复研究的过程。

生:鲁班先发现了能划手的叶子,想到了切木头,然后动手实验,发明了锯。

师:真好,鲁班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先是发现生物的结构性能(叶子上的锯齿);再根据生物结构特点(锯齿锋利)建立生物模型(切割木头的锯齿);接着反复实验,开发出新产品(锯)。

这就是仿生的过程。

板书:生物性能→建立模型→模型检测→开发产品三、扩展思维空间人们利用动植物的特点,发明了很多物品。

《生物的启示》教学反思整理

《生物的启示》教学反思整理

《生物的启示》教学反思整理《生物的启示》教学反思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生物的启示》教学反思,期望能够帮忙到大家。

《生物的启示》教学反思1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们知道科学课教学,就是要让“孩子们切身感受到课堂上的探究活动是真实的”。

本课教学体现了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让同学亲历学习过程,即经受了提出问题→猜想→设计试验方案→试验探究→整理分析→得出结论的全过程。

叶圣陶先生说过:“老师的教不在于全盘授予,却在相机诱导”。

老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导演而不是主演。

以课堂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活动,应当成为同学自我进展的阵地,老师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让同学动起来,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同学的主体地位,给同学供应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究。

在本课设计中,我充分发挥“导”的作用:1、要引导同学进行猜想猜想与假设是同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鼓舞同学对要讨论的问题或对象进行大胆的猜想,这样不仅对同学进行了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更可以激起同学对新学问的主动探究的欲望。

本课中葱叶承受力大跟它是筒形的有关系,是同学的猜想,假如转变它这种筒形结构,葱叶又会怎样呢?也是同学充分发挥猜想的空间。

2、要引导同学深化探究科学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老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忙同学经受科学探究,形成学问和技能,而不是把现成的学问灌输给同学。

当同学有了“葱叶承受力大跟它是筒形结构是否有关系?”的.疑问后,老师要准时引导同学用试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在这期间要给同学以充分的思索和动手操作的时间,引导他们去探究、争论,通过同学亲自动手,体会到:葱叶承受力大的确跟它是筒形结构有关系;筒形的物品的确比条形的物品承受压力大,承重力量强。

3、要引导同学学会科学描述通过描述可以使同学把自己的观点展现出来,进而交换各自的意见形成正确的熟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的启示》课堂实录及反思一、教学内容: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生物的启示》。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了解仿生过程:知道什么是仿生,尝试仿生设计,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

2.过程与方法。

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器材作简单的观察实验;能制作简单科学模型;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愿意交流合作;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关心新科技、新产品;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三、重难点分析:了解仿生的整个过程,尝试仿生设计。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粘着苍耳的毛衣、尼龙粘扣、葱叶、花蛤壳等生物材料、实验报告单、1/2 A4纸张(模型)放大镜(学生桌上)五、教学设想:1、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发散思维的培养。

2、通过猜测,了解仿生发明的过程以解决重、难点。

3、自主探索生物特点,亲历仿生过程,巩固重、难点。

六、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师:我们来做个游戏,叫“看到了就想到了联想接龙”,看谁的脑子反应快。

生:看到了棉花,就想到了海绵。

生:我看到了荷叶,就想到了雨伞。

生:我看到了鸭子,就想到了小船。

……师:在这个游戏中,我们海阔天空地进行了联想,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也会用到联想,希望你们继续发挥你们宽广的思路。

准备好了吗,我们现在上课好吗?[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解除师生陌生感,缓和学生的紧张气氛。

(二)上课过程1.兴趣导入师:前天我们交流的时候,同学们给我提供了好多好玩儿的地方,昨天我就出去转了转,风景确实非常好。

在我回来的时候发现身上粘了些东西,我觉得特别的有意思。

大家想知道是什么吗?生齐:想……师:真想看?生齐:真想……师:那我就让大家看看。

我看看还在这儿吗?在这儿呢!(脱下外套,露出里面毛衣上粘的苍耳)大家认识我身上是什么吗?生:认识……师:你说是什么?生:是苍耳。

师:你是怎么认识的?生:就是原来上过科学课的时候认识的。

师:噢,原来认识的。

生:上语文课学过一篇《动物妈妈有办法》里面说过。

众生笑。

师:是《植物妈妈有办法》吧?这就是那篇文章里说到的苍耳。

[设计意图] 尽量利用轻松愉快的形式,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继续活跃课堂气氛,提出探究的材料。

2.初步探究(明确仿生过程)师:这么有意思的东西,你们想研究一下吗?生齐:想……师:可是你们有没有发现,苍耳粘在我身上的哪里了?下身的牛仔裤上有没有?生:没有。

师:这又是为什么?别急,咱们今天就从研究苍耳开始吧,看看你们会有什么发现?我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的材料(各种质地不同的布料),希望这些材料会对大家的研究有所帮助。

请大家认真观察一下苍耳有什么特点,在观察的时候,可以使用桌上的放大镜和老师发给你们的材料。

根据苍耳的特点,你能联想到什么?(学生分组观察)师:你们有什么发现?生:我们发现苍耳的一头上有两个比其他刺都粗大的大刺。

师:哦,你们小组发现苍耳身上全是刺,而且有两个特别大的刺,是吗?你观察得真仔细!生:我们观察刺上有钩!师:刺的什么地方有钩?生:是苍耳的小刺的顶端有钩,而且我们发现,苍耳在牛仔布上不粘。

师:也就是说我的裤子上不容易沾上苍耳,那什么布料容易粘上呢?生:(举起毛巾布)这种布最容易粘上苍耳。

师:你是说我准备的这种毛巾布更容易粘上苍耳,这种布有什么特点呢?生:我觉得毛巾的密度很低,苍耳的刺很容易钻进去;而牛仔布的密度很高,苍耳的刺不容易钻进去。

师:你说的“密度”是不是指的线与线之间的空隙大小?其实,密度是物理学上的一个专有名词,并不是用来形容布的密度,这里我们应该说是稀疏或致密。

是这样的吗?生:是。

师:哦,那我没有理解错。

你们观察到这个特点以后,想到了什么?生:我们想到了《喜羊羊与灰太狼》中,懒羊羊披着一身的铠甲然后去攻击灰太狼的情景。

师:哦,是《攻击狼堡》那一集吗,不错,想到了铠甲。

生:我们想到了一种植物,也能挂在衣服上,不过它是条状的。

生:我们想到的东西很多,比如说刺猬、榴莲、没有成熟的板栗。

师:说了这么多啊!她说的这些你们都见过吗?生齐:见过。

生:我们想到了粘贴纽扣,就是那种在衣服上能拉开粘上的那东西,今天我穿的衣服上也有。

师:你们都听明白是什么了吧?部分学生:明白了。

师:(掏出一条尼龙搭扣撕开)是不是说的这东西啊。

刚才那位同学能不能说说你是怎么想到这种东西的?生:我们观察苍耳后,发现它上面有很多带钩的小刺,当把苍耳放到毛巾布上,就会粘在上面,所以就想到了粘扣。

师: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啊,其实这种尼龙搭扣就是发明者看到苍耳后发明的。

你们桌子里也有一段尼龙搭扣,请你们观察一下,想一想这种尼龙搭扣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分组观察尼龙搭扣,猜测发明过程)生:我们觉得那个人看到苍耳后,觉得苍耳上有很多小倒钩,而尼龙搭扣的这一面上也有很多小倒钩,就像苍耳上的钩一样;而且看到苍耳扎在毛巾上很结实,就发明出来了。

师:你是说,看到苍耳和尼龙搭扣这一面很相似,就发明出来了,可是尼龙搭扣发明出来以前还没有这样的材料呢。

生:那人看到苍耳上的倒钩以后制作出来的这样类似的材料,然后制造了另一面的毛绒样的材料。

师:我们来看看这个过程。

最开始时,这人发现的是什么?生:苍耳能挂在衣服上。

师:(出示课件)这里是发现了一个生物的特点,这个特点很有用。

然后呢?生:然后他往身上的衣服上一扔发现能粘上,就发明了尼龙粘扣了。

师:就做了一次测试吗?他是不是像你们一样用了很多种布做的测试,有的布粘得结实,有的布粘得不结实,这个过程我们叫做建立模型,并且进行了模型检测。

我到底试试哪种布料粘得更结实,最后呢,把这个模型发展变成了产品,也就是发明出了尼龙搭扣。

师:那尼龙搭扣和苍耳有什么相似特点呢?生:刺上带钩。

师:这是苍耳的哪一类特点呢?生:外表的特点。

师:外表的特点也就是形状特点,生物只有形状特点吗?我们还能通过哪些特点来进行仿生呢?生:人们利用蝙蝠的超声波原理发明了雷达。

师:这是蝙蝠的功能特点,我们还能利用生物的功能特点来进行仿生发明。

生:鱼身体里有鱼鳔,鱼需要上浮时会把空气放进鱼鳔里;需要下沉时就把鱼鳔里的空气排出来。

利用这个原理我们设计了潜水艇。

师:这是利用了鱼的什么特点?生:功能特点。

师:哦,也是功能特点。

我们还能利用生物的什么特点来进行仿生发明呢?生:……师:想不到了?我来提示你们一下,你们看结构、颜色的特点能不能用来进行仿生发明?而且我们是不是还有很多其他的特点也可以用来仿生发明?[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观察苍耳的特点,并进行发散思维,提出各种创意设计,最终由学生总结出仿生发明的过程及要求,初步完成课堂重难点的教学。

3.二次探究(仿生设计)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些材料:葱叶、贝壳、鸡蛋、剑麻的叶片、竹竿,我们下面就来研究研究它们。

另外还有一些材料我没有办法找来实物,给你们准备的图片资料(枯叶蝶、螳螂、蜘蛛)。

我们的时间有限,不能对每样材料进行发明,这样吧,每个小组选择两种你感兴趣的材料进行发明设计。

(小组合作发明设计,教师参与活动。

)师:哪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发明?生:我们发现剑麻有一端是非常尖的,尖的这一头刺得人非常得疼痛,我们用另一端的话就没有什么感觉。

我们推测,一个物体如果有这种尖的话,扎我们的手会很疼痛。

我们用纸折了一个这样的尖,这样形状的纸扎人也很疼,而用一张展平的纸扎手,根本没有什么疼痛的感觉。

师:你们借此发明了什么呢?生:还没有想好。

师:哦。

你们只是发现了这样一个特点,没有作出设计,希望你们能继续考虑。

生:我们也观察的剑麻,和他们的结果一样,我们觉得可以用这个特点发明矛。

师:你们是根据剑麻的这种形状的特点发明了长矛。

生:我们还观察了贝壳,我们再敲打贝壳时,发现贝壳很结实,不容易被敲碎,由此我们发明了盾。

众生笑。

生:我们发现如果像葱叶一样,是圆形的物品不容易被吹倒,如果不是这种形状的可能就容易吹倒了。

而且这种形状单层的不如多层的结实。

我们还没有想好用它来做什么。

师:你们组研究了这种筒形的结构,而且还做了好多不同的筒形模型来研究。

那你们的模型监测工作一定做得很深入,希望你们能继续研究下去。

生:贝壳上有波纹状的类似褶皱的东西,这些能让贝壳更加结实,这让我想到了一种波纹状的钢板,这种钢板要比平板的承受重量要大,我认为这种钢板是根据贝壳的形状特点发明的。

生:我觉得他说的不对,我们很容易就把这小块的贝壳掰断了。

生:我说的是从上往下压。

师:原来你们研究的受力方式不一样,在这一受力方式下,这种形状的材料受力很强,但在另一种受力情况下就需要改进了。

生:我们用手握鸡蛋,鸡蛋很不容易被握破,我们发现的蛋壳能承受很大的力量,可以把力量分散。

我们由此想到了那种蛋壳结构的建筑物,当地震到来的时候,这种结构就能减少地震的破坏。

那种建筑就是根据鸡蛋的结构特点来发明的。

生:我们想发明一种响板,就是在音乐课上用来打节奏的东西,因为我们发现贝壳两片对起来撞击的声音很好听。

师:哦,看来还能利用生物的一些声音的特点来进行发明。

我们又找到了一个仿生发明的方向。

生:我们看到葱叶上有一层白色的薄膜,我们想到了温室大棚上的那种膜,我们觉得这两种膜的性质很相像。

生:……[设计意图]通过亲历仿生发明的过程,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熟悉仿生发明的四个步骤。

同时,通过师生交流,引导学生从更多不同的方面来考虑仿生的问题。

4.欣赏仿生发明作品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物品是仿生的设计,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课件)这两样东西都认识吧?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生:我觉得是有一个人上山的时候,被酸枣枝扎得很狼狈,而他回到家的时候,发现自己田里的东西被偷走了。

他就想到能不能种植些酸枣枝来防贼呢,但是他发现酸枣枝有的地方疏有的地方密,他就仿造酸枣枝制作了铁丝网,疏密也相同了,这样,铁丝网就被发明出来了。

师:那你认为,铁丝网是根据酸枣枝的什么特点来发明的呢?生:我觉的铁丝网是根据酸枣枝的形状特点来发明的。

师:如果把你的话简单一点儿说,就是“铁丝网是根据酸枣枝发明的,是仿生了酸枣枝的形状特点”。

(下一组幻灯片课件)生:锉刀是根据拉拉秧发明的,是仿照了拉拉秧的形状特点。

(第三组幻灯片)生:我觉得是根据云杉的形状特点设计了电视塔。

生:电视塔应该是根据云杉的结构发明的。

师:对,这就是生活中常见的塔式结构。

[设计意图] 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仿生现象的剖析,进一步拉近仿生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并为课后的延伸活动作好铺垫。

5.课后拓展师: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仿生发明,因为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是在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慢慢的演化成现在的样子。

在这个过程里,它们学会了各种各样特殊的本领。

如果我们把这些有用的特点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的美好。

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周围生物的特点,并尝试进行你们自己的仿生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