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提呈

合集下载

微生物兽医免疫第四章免疫系统--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提呈

微生物兽医免疫第四章免疫系统--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提呈
2020/7/22
2020/7/22
二、 抗原的加工处理
➢MHCII类途径:外源性抗原 内吞 内
体与溶酶体中被降解10-30分子肽; 内质网新合成的MHCII类分子与恒定链
(Ii)形成九聚体(αβIi)3,并在Ii帮助下 高尔基体 转移到内质体腔,形成MIIC, Ii被降解成 CLIP HLA-DM辅助在溶酶 体及内体内形成抗原分子肽-MHCII复合物 细胞膜。
2020/7/22
2020/7/22
2020/7/22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的特点
一、树突状细胞
➢概念: (dendritic cells,DC)
美.Steinman 1973发现,形态呈树突样;
➢是抗原提呈能力最强的APC细胞,是机体适
应性T细胞免疫应答的始动者。
2020/7/22
DC的特点
➢第三条途径是吞噬作用:是未成熟DC与
巨噬细胞皆有的功能
2020/7/22
二、单核-巨噬细胞
➢包括骨髓内的前单核细胞,外周血中的单
核细胞和组织内的巨噬细胞。
➢骨髓内中的髓样干细胞受某些细胞因子的
作用发育成前单核细胞。前单核细胞进一 步发育成为单核细胞进入血流。然后移行 至全身各组织器官内,发育成熟为巨噬细 胞。
第四章 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 APC)与抗原
的提呈
2020/7/22
为什么要进行抗原提呈?
➢T细胞不能识别天然的抗原分子,而只能识
别与MHC分子结合在一起的抗原肽,这就 要求抗原分子必须在细胞内降解成肽,并 被MHC分子递送到细胞表面被T细胞识别, 这两个过程分别称为抗原加工和抗原提呈。
单核-巨噬细胞摄取抗原

08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提呈

08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提呈
交叉形式: 外源性抗原肽-MHC I类分子-CD8+T细胞 内源性抗原肽-MHC II类分子-CD4+T细胞 原因不清楚。 可能与抗原肽转运途径、方式的改变等因素有关。
四、脂类抗原的CD1分子提呈途径
CD1分子可提呈脂类抗原或抗原肽。CD1分子并非MHC 编码产物,与MHCI类分子有30%的同源性,主要有4种: CD1a、CD1b、CD1c、CD1d。CD1a、CD1b、CD1c 表达于专 职APC表面,CD1d则主要表达于肠上皮细胞和造血干细胞。
T细胞,此过程称为抗原提呈。
APC通过四条途径对抗原进行加工、处理和提呈: ① MHC I 类分子途径;② MHC II 类分子途径;③ 非经典的抗 原提呈途径;④ 脂类抗原的CD1途径。
内、外源性抗原的形成与处理
形成“抗原肽
MHCII / I分
子”复合物。 的结合形 式:或
免疫应答的信号形成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提呈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提呈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
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提呈给T淋巴细胞 的细胞称为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 1、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树突状细胞(DC)、单核-巨 噬细胞和B淋巴细胞。组成性表达MHC II类分子,具备T细胞 所需的共刺激分子和黏附分子。 2、非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各
黏膜上皮,高表达FcR、补体受体、MHC I 和II类
分子,属于非成熟DC。 (3)体液中的DC:包括隐蔽细胞和血液DC。
图. 树突状细胞
DC与淋巴细胞 接触——提呈Ag
滤泡状DC,丝状突起
(二)DC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1、抗原提呈和免疫激活作用 (1) 膜表面MHC I / II类分子提呈Ag给CD8+、CD4+T细胞。 (2) 表达共刺激分子诱导T细胞活化第二信号的形成(图)。 (3) 分泌IL-12诱导或促进初始T细胞 (Th0细胞)分化为Thl细胞,

医学免疫学 9 抗原提呈细胞和抗原提呈

医学免疫学 9 抗原提呈细胞和抗原提呈

9 抗原提呈细胞和抗原提呈一.名词解释1.专职抗原提呈细胞:1)指能组成性表达MHCⅡ类分子和协同刺激分子,2)具有较强的摄取、加工、处理和提呈能力,3)并将抗原提呈给CD4+Th细胞的一类抗原提呈细胞。

4)主要包括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B细胞。

2.抗原提呈:抗原与MHC分子结合形成复合物,并转运至APC表面供TCR识别的过程。

二.基本概念1.DC发育4个阶段:前体阶段DC、未成熟期DC、迁移期DC、成熟DC2.淋巴样组织DC:滤泡树突状细胞FDC、并指状细胞IDC、胸腺树突状细胞(TDC)。

非淋巴样组织DC:朗格汉斯细胞、间质DC。

3.HLA-DM使MHCⅡ上CLIP解离;蛋白酶体降解的多肽片段经TAP运到ER腔。

4.DC的标志:CD1a、CD11c、CD83。

5.交叉提呈:外源性抗原循MHCⅠ类分子途径提呈;内源性抗原循MHCⅡ类分子途径提呈。

三.重要概念1.DC功能:A.摄取、加工处理并提呈抗原。

可直接活化初始T淋巴细胞B.参与胸腺内T细胞阳性选择、阴性选择。

C.FDC参与B细胞发育分化。

D.分泌细胞因子,调节免疫应答E.参与免疫耐受。

2.成熟DC与未成熟DC的比较:未成熟DC:成熟DC①功能:抗原捕获、加工处理;提呈抗原;②FcR、CR、TLR、甘露糖受体:高表达。

低或无表达。

③存在于:非淋巴组织、器官外周淋巴组织。

④胞质内MHC 多少⑤表面MHCⅡ类分子少多⑥表达协同刺激分子(B7)能力:低或无强⑦活化初始T细胞能力。

无有四.简答题1.外源性抗原提呈途径(溶酶体途径或MHCⅡ类分子途径):(1)APC对外源性抗原摄取、加工、处理:APC摄取抗原形成内体、与溶酶体融合成吞噬溶酶体,抗原降解为含锚着残基的多肽段。

(2)MHCⅡ类分子形成、转运:1)MHCⅡ类分子在ER腔中合成,含α链、β链、Ii。

2)有伴随分子钙黏蛋白协助组装、保持稳定。

3)Ii占据抗原结合槽,形成(Ii)3九聚体。

作用:参与MHCⅡ类分子组装折叠。

免疫学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及提呈PPT课件

免疫学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及提呈PPT课件
免疫学抗原提呈细胞与抗 原的处理及提呈
• 引言 • 抗原提呈细胞概述 • 抗原的处理 • 抗原的提呈 • 抗原提呈与免疫应答 • 抗原提呈细胞与疾病的关系
01
引言
主题简介
抗原提呈细胞
指能够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提 呈给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
抗原处理
指抗原提呈细胞对摄取的抗原进行降解,暴露出 抗原决定簇的过程。
维持免疫稳态
抗原提呈细胞能够识别并清除体内衰老、损伤或变异的细胞,维持 免疫系统的稳态。
参与免疫调节
抗原提呈细胞能够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影响免疫应 答的类型和强度。
03
抗原的处理
抗原的识别与摄取
抗原识别
抗原提呈细胞通过表面受体识别抗原,包括微生物、细胞、 蛋白质等。
摄取方式
抗原被抗原提呈细胞通过吞噬、胞饮、受体介导等方式摄取 进入细胞内。
小分子肽段。
表达MHC分子
抗原提呈细胞表达MHCⅠ和 MHCⅡ类分子,这些分子能够 与处理后的抗原肽段结合,形
成复合物。
与T细胞相互作用
抗原提呈细胞通过MHC分子 与T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形 成紧密接触,将抗原信息传 递给T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
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抗原提呈细胞能够将抗原信息呈递给T细胞,触发T细胞的活化、 增殖和分化,进而引发特异性免疫应答。
B细胞的激活与抗体产生白(Ig)与抗原结合,启动B细胞的激活。
抗体产生
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为浆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执行体液免疫功能。
免疫记忆的形成与维持
初始T细胞与记忆T细胞 的转化
初始T细胞在抗原刺激下转化为记忆T细胞, 保留对相同抗原的记忆。

抗原提呈细胞和抗原提呈

抗原提呈细胞和抗原提呈
3)抗原肽与MHC I类分子的结合
* 内质网中有新合成的MHC I类分子
TAP-1和TAP-2结合抗原
内源性抗原提呈的MHC I类分子途径
内源性抗原提呈途径
内源性抗原(如病毒抗原、肿瘤抗原等) ↓ 被胞质溶胶中LMP酶解 抗原肽(含8-13个AA)
↓ 经TAP转运至内质网中 与新合成的MHC I类分子结合 形成抗原肽/MHC I类分子复合物 ↓ 转运至APC表面
外源性抗原在APC中降解
3、MHC II类分子的合成和转运
MHC II类在内质网中合成,抗原肽结合槽被Ii 链占据。经高尔基体而形成MIIC。
4、抗原肽/MHC II复合物形成
MIIC与内体/溶酶体融合,在酸性环境和HLADM的作用下,Ii链解离,抗原肽结合至MHC II抗原 肽结合槽中,形成抗原肽/MHC II复合物。
外源性抗原的摄取
2.外源性抗原的处理和加工 天然抗原通过APC摄取(内化)后形成内体, 内体与溶酶体融合后,天然抗原被加工成能与MHC II类分子结合的、具有强免疫原性的肽段,称为抗 原的处理(antigen processing)。
(1)抗原在APC中的降解
பைடு நூலகம்(2)APC内MHC II类分子的合成、组装
抗原提呈细胞和抗原提呈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and antigen presentation
T细胞和B细胞识别抗原的过程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APCs) * APCs :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提呈 给T细胞的细胞,又称为辅佐细胞。
二、抗原提呈过程
* 外源性抗原(exogenous antigen): 来源于 APC 外的抗原。例如 APC 摄取的抗原 物质、病原体、肿瘤成分、移植物成分和自身 组织成分等

抗原提呈细胞及抗原提呈

抗原提呈细胞及抗原提呈

抗原提呈细胞及抗原提呈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 APC)是能够捕获微生物和其它抗原并加工,以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的形式将抗原肽提呈给T细胞,为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供活化信号的一类细胞。

APC包括表达MHCⅡ类分子提呈外源性抗原的APC和表达MHCⅠ类分子提呈内源性抗原的APC。

前者又分为专职APC(professional APC)和非专职APC (non-professional APC)。

I. 抗原递呈细胞一、树突状细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一)分化和种类1.类型根据形态和功能特点,DC主要分为两大类,即经典DC(conventional DC, cDC)和浆细胞样DC(plasmacytoid DC, pDC)。

2.分化、发育和迁移(1)前体期:髓系前体细胞存在于骨髓、外周血、脐血及胎肝中。

(2)未成熟期:未成熟DC(immature DC)主要存在于多种实体器官及非淋巴组织,其可通过受体(如FC RⅡ、人甘露糖受体等)介导的内吞作用(见后述)或吞饮、吞噬作用摄取抗原。

正常情况下,体内绝大多数DC处于未成熟状态,它们具有很强的内吞、加工、处理抗原的能力,但由于仅表达低水平共刺激分子和黏附分子,故刺激初始T细胞和在体外激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的能力较弱。

(3)迁移期:迁移期的DC主要存在于输入淋巴管、外周血、肝血液及淋巴组织,经过淋巴和血液循环,从输入淋巴管进入淋巴结。

(4)成熟期:受炎症等因素影响,未成熟DC能从非淋巴组织进入次级淋巴组织并逐渐成熟,未成熟DC在摄取抗原后,也可自发成熟。

成熟DC(mature DC)主要存在于淋巴结、脾及派氏集合淋巴结,其生物学特征为:MHC分子及黏附分子表达上调,迁移能力增强,由外周逐渐向次级淋巴器官归巢,同时其摄取、处理完整蛋白抗原的能力下调。

成熟DC高表达MHC-Ⅰ类和Ⅱ类分子、共刺激分子(B7、CD40、ICAM-1)等,其细胞表面标志是CD1a、CD11c及CD83。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提呈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提呈细胞

掌握 内容
抗原提呈及抗原提呈细胞概念、抗原提呈细胞种类
熟悉 内容
DC细胞功能、内源性和外源性抗原提呈的基本过程
了解 内容
DC细胞亚群、交叉抗原提呈/CD1提呈过程
(3)DC主要功能
¾抗原提呈,并为T细胞充分活化提供第二信号 ¾分泌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 ¾分泌IL-4 、IL-5 、IL-12调节Th细胞分化 ¾活化DC产生IL-1、IL-6、IL-18、IFN和趋化因子
二、单核-巨噬细胞
激活的巨噬细胞MHC和共刺激分子表达上调 巨噬细胞抗原提呈能力仍不及DC强
医学免疫学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提呈
抗原提呈细胞概念 抗原提呈概念 抗原提呈细胞种类 抗原提呈过程
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具 有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肽提呈给T细胞,启动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一类免疫细胞。
抗原提呈(antigen presenting):APC将抗原摄取、 加工处理、降解为多肽片段,并与MHC-I/II类分子结 合,形成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转移至细胞表面,从 而被提呈给T细胞的全过程。
血流
骨髓干细胞
非淋巴组织 上皮组织 呼 吸 道 胃 肠 道 泌尿生殖 实质脏器
定居
非成熟DC
非成熟DC 摄取抗原能力强 提呈抗原能力弱 抗原刺激 细胞因子刺激源自DC细胞成熟并 迁移进入淋巴结
成熟DC 摄取抗原变弱 提呈抗原增强
(2)DC亚群
¾髓样DC(myeloid dendritic cell, mDC) ¾经典DC(conventional DC, cDC) ¾主要的抗原提呈细胞 ¾分泌IL-12,诱导Th1细胞形成 ¾浆细胞样DC(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 pDC) ¾分泌IFN-α/β参与早期抗病毒免疫 ¾分泌IL-4 和IL-5 诱导Th2细胞形成

14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及提呈

14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及提呈

§14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及提呈§14-1 抗原提呈细胞的特点一、能提呈抗原的细胞类型和分子(一)向T细胞提呈抗原的细胞类型1.专职抗原提呈细胞(professional APC)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 APC)概念: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将其以pMHC方式呈现给T淋巴细胞,并向T淋巴细胞提供增殖和分化刺激信号的细胞。

因此类细胞在递呈抗原的同时还能很有效地刺激或调节T细胞活化,故又称为辅佐细胞(accessory cell, A细胞)。

通常所说的APC包括DC、巨噬细胞和B细胞,即专职抗原提呈细胞。

2.非专职APC有些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能被诱导表达MHCⅡ类分子及协同刺激分子,刺激T细胞活化,如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等,这些细胞被称为非专职APC。

3.靶细胞体内其它有核细胞能以pMHCⅠ方式,将加工处理过的内源性蛋白质抗原,通过MHC类分子提呈给CD8+T细胞。

由于不能表达协同刺激分子,不能使CD8+T细胞活化,而常常成为效应CD8+T细胞杀伤的“靶子”,故称其为靶细胞(target),这在CD8+T细胞有效发挥抗胞内感染的作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们不归类为APC。

(二)向B细胞递呈抗原的细胞主要是滤泡树突状细胞(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 FDC),其特点是:存在于滤泡和生发中心,无迁移能力;无胞吞作用;MHCⅡ-;CR1+,CR2+,CR3+;FcR+。

通常所指的APC不包括FDC。

它通过CR和FcR捕捉抗原抗体复合物,因无胞吞能力,从而使抗原在FDC表面保留数周、数月甚至数年。

FDC以免疫复合物的方式将抗原递呈给周围的B细胞。

FDC激发B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很强,FDC表面仅数pg、甚至<1pg抗原就能激发抗体产生。

以高亲和力结合FDC表面复合物的B 细胞可胞吞抗原,并经加工处理将抗原提呈给Th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及其抗原提呈作用

抗原提呈细胞及其抗原提呈作用

02
抗原提呈细胞的抗原识别
抗原识别机制
直接识别
抗原提呈细胞通过表面受体直接识别 病原体或其他抗原,如细菌、病毒等 。
间接识别
抗原提呈细胞通过摄取并加工处理已 死亡或受损细胞内的抗原,将其与 MHC分子结合后呈递给T细胞。
抗原与MHC分子的结合
MHC分子是一类糖蛋白,存在于所有哺乳动物细胞表面,负责呈递抗原给T细胞 。
03
抗原提呈细胞对T细胞的激

T细胞的激活过程
01
02
03
抗原识别
抗原提呈细胞通过表面受 体识别并结合抗原,将抗 原信息传递给T细胞。
T细胞活化
抗原提呈细胞通过与T细 胞表面的受体相互作用, 启动T细胞的活化信号。
增殖分化
T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增殖 并分化为效应T细胞或记 忆T细胞,以发挥免疫应 答作用。
抗原与MHC分子的结合是抗原提呈的关键步骤,不同的MHC分子可以结合不同 类型的抗原,形成MHC-抗原复合物。
T细胞抗原识别
T细胞通过其表面的T细胞受体(TCR)识别MHC-抗原复合 物,从而启动免疫应答。
T细胞的抗原识别具有特异性,不同的T细胞受体可以识别不 同的MHC-抗原复合物,产生不同的免疫应答。
共刺激信号和细胞因子在T细胞激活中的作用
共刺激信号
调节性T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通过提供共刺激信号如 B7-CD28相互作用,进一步促进T细 胞的活化。
调节性T细胞通过分泌抑制性细胞因 子或与抗原提呈细胞相互作用,对其 他T细胞的激活起到负向调节作用。
细胞因子
一些细胞因子如IL-2、IL-4、IL-7等对 T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功能发挥重要 调节作用。
APC与T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提呈
辛 岗 汕头大学医学院微免教研室
第八章·第三节 抗原提呈细胞
antigen-presenting cell, APC
• 定义: 定义: – 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提呈给 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 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 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
MHC II
高 无 有 高 有
体液中
生物学特征
1. 形态上树枝状 2. 激活初始T细胞 3. 表面标志
• • • • CD1a, CD11c, CD83(human DCs) 病原微生物受体 & FcR MHC II 共刺激分子
– CD80/CD86, CD40, ICAM-1, etc.
• 功能
专职APC 专职 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 细胞 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
非专职APC 非专职
•刺激后可表达 刺激后可表达MHC-II类分子的细胞, 类分子的细胞, 刺激后可表达 类分子的细胞 如内皮细胞、上皮细胞、激活T细胞 如内皮细胞、上皮细胞、激活 细胞 •所有表达 所有表达MHC-I类分子的细胞 所有表达 类分子的细胞
– – – – – 蛋白酶体 内体溶酶体 内质网 MHC II类器官 类器官 初级溶酶体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PS 一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 血-单核细胞 • 组织-巨噬细胞 φ) 组织-巨噬细胞(Mφ
Different names in different tissues
• • • • • Monocyte ( blood ) Kupffer cells ( liver ) Microglia ( brain ) Alveolar macrophages ( lung ) Histiocyte ( connective tissue )

下列细胞中,具有抗原提呈作用的是() 下列细胞中,具有抗原提呈作用的是()
A. B. C. D. E. NK细胞 细胞 巨噬细胞 肥大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要点* 要点
造血干细胞 T细胞 细胞* 细胞
发育* 发育 表面标志* 表面标志 表面抗原* 表面抗原
免 疫 细 胞
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
• • • 外源性抗原提呈过程 内源性抗原提呈过程 各类APC的提呈抗原的特点 各类 的提呈抗原的特点
• 外源性抗原
– APC 吞噬或吞饮 – 如: 细菌和某些可溶性蛋白
• 内源性抗原
– 细胞内合成 – 如: 病毒在感染细胞内合成的病毒抗原
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 MHC-II类抗原途径 类抗原途径
• 表面标志
– MHC II/I – IgFcR – 补体受体
• 功能: 功能:
– 吞噬杀伤 – APC(抗原提呈功能) APC(抗原提呈功能) – 免疫调节
• 分泌细胞因子、补体、酶 分泌细胞因子、补体、 类、前列腺素等
扫描电镜显示,在感染早期, 扫描电镜显示,在感染早期, Mφ伸出长长的伪足去捕获细菌
– – – – 抗原提呈 参与T细胞的发育 细胞的发育、 参与 细胞的发育、分化和激活 参与B细胞的发育、分化和激活 参与 细胞的发育、 细胞的发育 分泌细胞因子, 分泌细胞因子,免疫调节作用
DC与 DC与T细胞的相互作用
三 B 细胞
习题
• 名词解释
– 抗原提呈细胞

填空
– 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包括()、()和 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包括()、()和()。 ()、()
• 参与分子
– – – – MHC II类分子 类分子 内体 Ii, CLIP HLA-DM
• MHC II类分子 类分子 • 吞噬溶酶体(内体) 吞噬溶酶体(内体)
– 降解抗原,形成 ~18aa的肽段 降解抗原,形成13~ 的肽段
• Ii链,恒定链 链
– 与新产生的 与新产生的MHC-II类分子结合,阻止其与 类分子结合, 类分子结合 内源性抗原肽结合。 内源性抗原肽结合。 – CLIP,II类相关恒定链肽段 , 类相关恒定链肽段
内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
MHC-I类抗原途径 类抗原途径 1. 内源性抗原在蛋白酶体降解成抗原肽 内源性抗原在蛋白酶体 蛋白酶体降解成抗原肽 2. 抗原肽经抗原肽转运体转运至内质网 抗原肽经抗原肽转运体转运至内质网 抗原肽转运体 3. 在内质网中与MHC-I类分子形成复合物 类分子形成复合物 在内质网中与 4. 抗原肽-MHC I类分子复合物经高尔基体分泌 抗原肽- 类分子复合物经高尔基体分泌 小泡最终表达于APC表面,供CD8+T细胞识别 表面, 小泡最终表达于 表面 细胞识别
• B cell
– 非特异胞饮,或BCR介导内吞 非特异胞饮, 介导内吞 – 对低水平抗原能有效提呈,有效激活初始T细胞 对低水平抗原能有效提呈,有效激活初始 细胞
小结
• 内源性抗原 外源性抗原的区别 内源性抗原/外源性抗原的区别 • 外源性抗原的抗原提呈途径 • 内源性抗原的抗原提呈途径 • 几种 几种APC提呈抗原的特点 提呈抗原的特点
习题
• 名词解释
– 内源性抗原 – 外源性抗原
习题
• 一般情况下,能提呈外源性抗原的细胞具有的 一般情况下, 关键性效应分子是() 关键性效应分子是()
– – – – – MHC-II类分子 类分子 MHC-I类分子 类分子 FcR C3bR 抗原特异性受体
• 内源性抗原在抗原提呈细胞内消化降解的部位 是()
表面受体* 表面受体 CD4+T细胞 细胞* 细胞 T细胞亚群 CD8+T细胞 细胞亚群* 细胞亚群 细胞* 细胞 表面抗原* 表面抗原 B细胞 细胞* 表面标志 表面标志* 细胞 表面受体* 表面受体 NK细胞 细胞* 细胞
APC * 单核吞噬细胞 DC 其它免疫细胞
第九章·第二节 第九章 第二节 抗原提呈
• 参与分子
– MHC I类分子 类分子 – 蛋白酶体 – 抗原肽相关转运体ຫໍສະໝຸດ • MHC I类分子 类分子
• 蛋白酶体
– 内源性抗原被水解短肽
• TAP,抗原加工相关转运体 ,
– 便于内源性抗原肽从胞浆进 入内质网
APC
APC
T cell 外源性抗原肽-MHC II分子 外源性抗原肽 分子 呈递给CD4+T细胞 呈递给 细胞
T cell 内源性抗原肽-MHC I分子 内源性抗原肽 分子 呈递给CD8+T细胞 呈递给 细胞
各类APC提呈抗原的特点 提呈抗原的特点 各类
• Mφ φ
– 吞噬作用,或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吞噬作用,
• DC
– 非成熟 才具有摄取加工处理抗原的能力 非成熟DC才具有摄取加工处理抗原的能力 – 吞噬,或受体介导内吞,巨吞饮 吞噬,或受体介导内吞, – 成熟DC抗原提呈能力极强(是Mφ的10~100倍) φ ~ 成熟 抗原提呈能力极强( 抗原提呈能力极强 倍
1. 吞饮或吞噬将抗原摄入胞浆形成吞噬体,与溶 吞饮或吞噬将抗原摄入胞浆形成吞噬体, 吞噬溶酶体(内体 酶体融合形成吞噬溶酶体 内体), 酶体融合形成吞噬溶酶体 内体 ,在蛋白水解 酶作用下抗原分子降解成抗原肽; 酶作用下抗原分子降解成抗原肽; 2. 内质网中合成的MHC-II类分子合成并与 链 类分子合成并与Ii链 内质网中合成的 类分子合成并与 结合; 结合; 3. MHC-II类分子与 链被转运到内体,Ii链解 类分子与Ii链被转运到内体 类分子与 链被转运到内体, 链解 离成CLIP后,在HLA-DM的作用下,与抗原 的作用下, 离成 后 的作用下 肽形成抗原肽- 复合物; 肽形成抗原肽-MHC II复合物; 复合物 4. 抗原肽-MHC II复合物最终表达表达于 抗原肽- 复合物最终表达表达于APC 复合物最终表达表达于 细胞识别。 表面, 细胞识别 表面 供CD4+T细胞识别。
– 参与炎症等
二 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DC ,
形态学呈现多分枝形状, 形态学呈现多分枝形状, 具有抗原呈递功能的细胞
• 来源
• 分类
分布 分类 并指状DC 并指状 淋巴组织 滤泡DC 滤泡 胸腺DC 胸腺 其他组织 朗格汉斯细胞 间质DC 间质 隐蔽细胞 循环DC 循环 IDC FDC TDC LC FcR/CR 无 高 ? 高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