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提呈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
迁移期:归巢 淋巴管、外周血中
成熟期:呈递抗原 外周免疫器官T细胞区
DC的迁移及功能特征
前体阶段 未成熟期
迁移期
骨髓 血流 非淋巴组织
炎性因子、 抗原等刺激
上皮组织、胃 肠道、生殖道 和泌尿管道、 气道以及实质 脏器的间质
表达FcR, CR, TLR, 甘露糖受体 迁移的倾向性
++ 炎症组织
-
外周淋巴组织
DC的分类
淋巴样组织中的DC
✓ 并指状DC(interdigitating DC,IDC): 淋巴组织T细胞区; 朗格汉斯细胞衍生而来;高表达MHCI类 和Ⅱ类分子;抗原提呈功能强,启动初次免疫应答。
✓ 滤泡DC(follicular DC,FDC): 淋巴结浅皮质区; 高表达FcR、补体受体;识别免疫复合物形式 存在的抗原;参与体液免疫和维持免疫记忆。
✓ 功能:较强的抗原提呈能力
静 成熟 DC
未成熟DC和成熟DC的特点
特点
主要功能
存在部位
表达MHCII类分子 半衰期 数量/细胞
共刺激分子的表达
未成熟DC
摄取、处理抗原 非淋巴组织,器官
~10小时 ~106 -/+
成熟DC
提呈抗原 外周淋巴组织
~ 100小时 ~ 7×106 ++
概念
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 APC) 能捕捉、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提呈给 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
APC的分类
专职APC(professional APC): 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B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名词解释免疫学
抗原提呈细胞名词解释免疫学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s,APCs)是免疫系统中的一类重要细胞,负责捕获、处理和展示抗原给T细胞,从而引发免疫应答。
APCs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抗原提呈,激活并调节免疫应答,使机体能够有效地识别并清除入侵的病原体。
APCs主要包括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巨噬细胞(macrophages)和B细胞(B cells)。
它们具有不同的组织分布和功能,但都能够识别和捕获外界抗原,然后将其降解成小肽段,再通过MHC分子(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结合并展示给T细胞。
树突状细胞是最重要的APCs,它们分布在全身各个组织中,具有高度的抗原捕获能力和抗原提呈能力。
树突状细胞能够通过突触形成(synapse formation)与T细胞相互作用,激活并引导T细胞的免疫应答。
巨噬细胞是一类具有吞噬功能的APCs,主要分布在组织和器官中。
它们通过吞噬并降解病原体,将抗原提呈给T细胞,激活免疫应答。
同时,巨噬细胞还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调节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
B细胞是另一类APCs,主要分布在淋巴组织和黏膜表面。
B细胞通过表面的B细胞受体(BCR)与抗原结合后,将抗原摄入细胞内,进一步处理并展示给T细胞。
B细胞还能分泌抗体,参与体液免疫应答。
抗原提呈细胞的功能对于启动和调节免疫应答至关重要。
它们能够将外界抗原转化为与T细胞相互作用的信号,进而引发T细胞的激活、增殖和分化。
这种相互作用是免疫系统中的关键步骤,使机体能够针对特定抗原产生免疫应答,从而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的侵害。
抗原提呈细胞
13
DC与疾病防治
DC 参与多种疾病过程的 发生:
感染性疾病、肿瘤、器 官移植、自身免疫病、 过敏性疾病等
14
二、单核-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由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分化而来,广泛
分布在全身各种器官和组织中。
巨噬细胞具有强吞噬能力,是抗病原体的重要
的非特异性防线。
同 DC 一样,只有在“危险信号”下,如炎症性 细胞因子激活巨噬细胞,才能有效递呈抗原。
2、免疫调节作用:
只有能够被MHC分子递呈的抗原才有可能被T细胞识别 并启动免疫应答。所以,一个个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在很 大程度上是由该个体的MHC基因决定的。因此,MHC等位基 因产物通过抗原递呈参与免疫调节。
2、参与T细胞 -APC,T细胞-靶细胞相互作用的粘 附分子: T细胞识别抗原时要求与APC或靶细胞发生短 暂接触,这对于T细胞从APC或靶细胞表面大量的 MHC分子中筛查出一种为数极少的特定的MHC/肽 复合物并传导激活信号是必不可少的。 APC表面的MHC分子中绝大多数含有自身肽, 只有不到0.1%的MHC分子含有非己抗原。TCR与 MHC/肽配体的结合是低亲和力的,还需要辅助受 体分子CD4、CD8和一系列其它粘附分子的参与才 能保证T细胞的激活。
巨噬细胞(Macrophage, Mφ )
16
巨噬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吞噬杀伤作用
杀伤靶细胞 参与并促进炎症反应 加工、提呈抗原 免疫调节
17
M的抗原处理与递呈功能
胞吞作用 (endocytosis)或内化 (internalization):
吞噬(phagocytosis)
应 性T树突状细胞刺激初始 细胞免疫应答的始动者。 T细胞
免疫学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及提呈PPT课件
• 引言 • 抗原提呈细胞概述 • 抗原的处理 • 抗原的提呈 • 抗原提呈与免疫应答 • 抗原提呈细胞与疾病的关系
01
引言
主题简介
抗原提呈细胞
指能够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提 呈给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
抗原处理
指抗原提呈细胞对摄取的抗原进行降解,暴露出 抗原决定簇的过程。
维持免疫稳态
抗原提呈细胞能够识别并清除体内衰老、损伤或变异的细胞,维持 免疫系统的稳态。
参与免疫调节
抗原提呈细胞能够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影响免疫应 答的类型和强度。
03
抗原的处理
抗原的识别与摄取
抗原识别
抗原提呈细胞通过表面受体识别抗原,包括微生物、细胞、 蛋白质等。
摄取方式
抗原被抗原提呈细胞通过吞噬、胞饮、受体介导等方式摄取 进入细胞内。
小分子肽段。
表达MHC分子
抗原提呈细胞表达MHCⅠ和 MHCⅡ类分子,这些分子能够 与处理后的抗原肽段结合,形
成复合物。
与T细胞相互作用
抗原提呈细胞通过MHC分子 与T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形 成紧密接触,将抗原信息传 递给T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
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抗原提呈细胞能够将抗原信息呈递给T细胞,触发T细胞的活化、 增殖和分化,进而引发特异性免疫应答。
B细胞的激活与抗体产生白(Ig)与抗原结合,启动B细胞的激活。
抗体产生
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为浆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执行体液免疫功能。
免疫记忆的形成与维持
初始T细胞与记忆T细胞 的转化
初始T细胞在抗原刺激下转化为记忆T细胞, 保留对相同抗原的记忆。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加工及提呈-精选文档
阻止新合成的未折叠的自身蛋 Ii链通过非共价键结合未成熟MHC-II 白结合未成熟MHC-II类分子 类分子,使之稳定,形成(Ii)3九聚体
Ii 的作用
参与II类分子的组装和折叠; 封闭II类分子的肽结合槽
阻止II类分子与胞浆中内源性抗原结合 引导组装后的MHC-II类分子转运至MIIC
~7×106 >100hr ++ ++ 强
(三)DC的生物学功能
1. 识别、摄取和加工抗原,参与固有免疫 2. 抗原提呈与免疫激活作用 3. 免疫调节作用 4. 免疫耐受的诱导与维持
1、识别、摄取和加工抗原,参与固有免疫
DC表达多种模式识别受体以及Fc受体,可识别多种微生 物或抗原抗体复合物,通过胞饮作用、吞噬作用和受体 介导的内吞作用等摄取抗原物质。 pDC活化后可快速产生I型干扰素,参与抗病毒固有免疫 应答。
2)非淋巴样组织中的DC 郎罕细胞(Langerhans cell): 表皮和上皮 间质性DC (interstitial DC): 心肺肾肝胃间质
3)体液中的DC 隐蔽DC (veiled cell):输入淋巴液 血液DC (peripheral blood DC):外周血
3. DC的表面标志
DC尚未发现特征性的表面标志。对DC的鉴定除了在 细胞形态上加以区别外,常用细胞表面标志组合等进 行鉴别。 常见的DC表面标志有MHC-I、MHC-Ⅱ、CD11a、 CD11c、ICAM-1、CD58 、CD40、CD44、CD83、 CD80、CD86、整合素(β1、β2)、DC-SIGN、 FcR、C3bR及各种趋化因子受体等。
2、抗原提呈与免疫激活作用
1.提供初始T细胞活化的启动信号 2.成熟DC高表达共刺激分子为T细胞活化提供第二 信号 3.产生的细胞因子进一步诱导活化的T细胞增殖和分 化,从而启动完整免疫应答 4.DC能通过诱导Ig的类别转换和释放某些可溶性因 子等促进B细胞增殖与分化
抗原提呈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抗原提呈细胞是一类重要的免疫细胞,也被称为抗原递呈细胞。
它们在免疫系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负责识别并呈现抗原,从而启动免疫应答过程。
本文将探讨抗原提呈细胞的类型、功能及其在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性。
抗原提呈细胞的类型在人体内,主要有三类抗原提呈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B细胞。
这些细胞在不同的组织和环境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但它们都具有识别和呈现抗原的能力。
•巨噬细胞是最常见的抗原提呈细胞之一。
它们主要存在于组织和器官中,并通过吞噬外源性抗原来呈现给其他免疫细胞。
•树突状细胞是另一类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主要存在于淋巴组织和皮肤中。
它们具有高度的抗原提呈能力,是启动免疫应答的主要细胞之一。
•B细胞也具有抗原提呈的能力,但它们主要参与体液免疫应答,通过产生抗体来清除外源性抗原。
抗原提呈细胞的功能抗原提呈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识别外源性或内源性抗原,并将其呈现给T细胞,从而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当抗原提呈细胞捕获抗原后,它们将其内部加工,并将抗原肽段与MHC分子结合,形成MHC-抗原复合物。
这些MHC-抗原复合物将被展示在细胞表面,供T细胞识别。
根据抗原提呈细胞的不同,它们将抗原呈现给不同类型的T细胞,如辅助性T细胞或细胞毒性T细胞。
这进一步引发细胞介导或体液介导的免疫反应,以清除抗原并保护机体免受感染或疾病。
抗原提呈细胞在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性抗原提呈细胞在免疫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它们不仅是免疫应答的启动器,还能够调节和协调免疫反应的过程。
通过提供信号和分子刺激,抗原提呈细胞促进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从而实现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和清除。
此外,抗原提呈细胞还参与免疫记忆的形成,帮助机体建立持久的免疫防御。
它们对于调节免疫耐受性和避免自身免疫反应也起着关键作用。
综上所述,抗原提呈细胞在免疫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它们的识别和呈现机制为机体提供了有效的免疫防御,保护我们免受疾病的威胁。
结语抗原提呈细胞作为免疫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和免疫调节作用。
抗原提呈细胞及抗原提呈
抗原提呈细胞及抗原提呈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 APC)是能够捕获微生物和其它抗原并加工,以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的形式将抗原肽提呈给T细胞,为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供活化信号的一类细胞。
APC包括表达MHCⅡ类分子提呈外源性抗原的APC和表达MHCⅠ类分子提呈内源性抗原的APC。
前者又分为专职APC(professional APC)和非专职APC (non-professional APC)。
I. 抗原递呈细胞一、树突状细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一)分化和种类1.类型根据形态和功能特点,DC主要分为两大类,即经典DC(conventional DC, cDC)和浆细胞样DC(plasmacytoid DC, pDC)。
2.分化、发育和迁移(1)前体期:髓系前体细胞存在于骨髓、外周血、脐血及胎肝中。
(2)未成熟期:未成熟DC(immature DC)主要存在于多种实体器官及非淋巴组织,其可通过受体(如FC RⅡ、人甘露糖受体等)介导的内吞作用(见后述)或吞饮、吞噬作用摄取抗原。
正常情况下,体内绝大多数DC处于未成熟状态,它们具有很强的内吞、加工、处理抗原的能力,但由于仅表达低水平共刺激分子和黏附分子,故刺激初始T细胞和在体外激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的能力较弱。
(3)迁移期:迁移期的DC主要存在于输入淋巴管、外周血、肝血液及淋巴组织,经过淋巴和血液循环,从输入淋巴管进入淋巴结。
(4)成熟期:受炎症等因素影响,未成熟DC能从非淋巴组织进入次级淋巴组织并逐渐成熟,未成熟DC在摄取抗原后,也可自发成熟。
成熟DC(mature DC)主要存在于淋巴结、脾及派氏集合淋巴结,其生物学特征为:MHC分子及黏附分子表达上调,迁移能力增强,由外周逐渐向次级淋巴器官归巢,同时其摄取、处理完整蛋白抗原的能力下调。
成熟DC高表达MHC-Ⅰ类和Ⅱ类分子、共刺激分子(B7、CD40、ICAM-1)等,其细胞表面标志是CD1a、CD11c及CD83。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提呈细胞
掌握 内容
抗原提呈及抗原提呈细胞概念、抗原提呈细胞种类
熟悉 内容
DC细胞功能、内源性和外源性抗原提呈的基本过程
了解 内容
DC细胞亚群、交叉抗原提呈/CD1提呈过程
(3)DC主要功能
¾抗原提呈,并为T细胞充分活化提供第二信号 ¾分泌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 ¾分泌IL-4 、IL-5 、IL-12调节Th细胞分化 ¾活化DC产生IL-1、IL-6、IL-18、IFN和趋化因子
二、单核-巨噬细胞
激活的巨噬细胞MHC和共刺激分子表达上调 巨噬细胞抗原提呈能力仍不及DC强
医学免疫学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提呈
抗原提呈细胞概念 抗原提呈概念 抗原提呈细胞种类 抗原提呈过程
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具 有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肽提呈给T细胞,启动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一类免疫细胞。
抗原提呈(antigen presenting):APC将抗原摄取、 加工处理、降解为多肽片段,并与MHC-I/II类分子结 合,形成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转移至细胞表面,从 而被提呈给T细胞的全过程。
血流
骨髓干细胞
非淋巴组织 上皮组织 呼 吸 道 胃 肠 道 泌尿生殖 实质脏器
定居
非成熟DC
非成熟DC 摄取抗原能力强 提呈抗原能力弱 抗原刺激 细胞因子刺激源自DC细胞成熟并 迁移进入淋巴结
成熟DC 摄取抗原变弱 提呈抗原增强
(2)DC亚群
¾髓样DC(myeloid dendritic cell, mDC) ¾经典DC(conventional DC, cDC) ¾主要的抗原提呈细胞 ¾分泌IL-12,诱导Th1细胞形成 ¾浆细胞样DC(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 pDC) ¾分泌IFN-α/β参与早期抗病毒免疫 ¾分泌IL-4 和IL-5 诱导Th2细胞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外源性抗原与内源性抗原
➢ 外源性抗原:是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的 抗原物质。 ➢如APC吞噬的各种病原体、细胞等。
➢ 外源性抗原被APC吞噬后,经过溶酶体 加工处理成小分子抗原肽,由MHC-Ⅱ 类分子递呈。
内源性抗原
➢ 内源性抗原:是在细胞内合成产生 的抗原物质。
➢ 如病毒在感染细胞内合成的病毒蛋 白质,肿瘤细胞内合成的肿瘤蛋白 等。
• CD4+T 细 胞 通 过 TCR 识 别 MHC-Ⅱ 类 分 子 递 呈 的 抗 原 肽,产生活化信号,激活免 疫应答。
三、内源性抗原加工与递呈途径
➢ 细胞内产生的内源性抗原与泛素结合,泛素将内源 性抗原引入蛋白酶体;
➢ 内源性抗原被蛋白酶水解成含5-15个aa残基的抗原 肽(即抗原决定基);
➢ 抗原肽通过TAP的跨膜通道进入RER;
➢ RER中新合成的MHC-Ⅰ类分子的α链和β2-m在一 些伴随蛋白的参与下形成二聚体,再与抗原肽结合 形成MHCⅠ-抗原肽复合物;
➢ MHCⅠ-抗原肽复合物经胞吐作用转运到细胞膜表 面,供CD8+T细胞识别。
➢ CD8+T细胞通过TCR识别MHC-Ⅰ类分子递呈的抗 原肽,产生活化信号,激活免疫应答。
和模式识别受体识别细细菌调,菌理包素裹受,体形(成Fc吞R模噬) 式体其识,中别的受细菌体随后被消化。
Mφ吞噬细菌
三、B细胞
➢ B细胞通过BCR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摄取抗原的效率很高。
➢ B细胞通过BCR介导的内吞作用摄取 抗原,摄取可溶性抗原的能力比其它 APC更强。
➢ 在二次免疫应答中,B细胞递呈可溶 性抗原的能力特别强。
内源性抗原的处理与提呈
1、细胞内产生的内源性抗原被 蛋白酶水解成含5~15个aa残 基的抗原肽;
2、抗原肽通过TAP的跨膜通道进 入内质网(ER);
3 、 ER 中 新 合 成 的 MHC-Ⅰ 类 分 子 的 α 链 和 β2-m 在 一 些 伴 随 蛋白的参与下形成二聚体,再 与抗原肽结合形成MHCⅠ-抗 原肽复合物;
4 、 MHCⅠ-抗原 肽复合物经 胞 吐作用转运到细胞膜表面,供 CD8+T细胞识别。
• CD8+T 细 胞 通 过 TCR 识 别 MHC-Ⅰ类分子递呈的抗原肽, 产生活化信号,激活免疫应答。
内源性抗原与外源性抗原的递呈途径
CD1对脂类抗原的递呈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APC,内源性抗原,外源性抗原
B细胞通过BCR摄取抗原
第二节 抗原加工与递呈途径
➢ 抗原加工 ➢APC 摄 取 抗 原 后 , 将 其 分 解 成 适 合 与 MHC分子结合的小分子抗原肽的过程, 称为抗原加工。
➢ 抗原递呈 ➢MHC分子与经过加工的小分子抗原肽 结合并表达在APC细胞表面,供T细胞 识别的过程,称为抗原递呈。
➢ 朗格汉斯细胞:分布于表皮和胃肠上皮 ➢ 并指状DC:分布于胸腺、外周淋巴器
官的T细胞区。
郎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s)
并指状树突细胞(IDC)
树突状细胞的发育成熟过程
➢ 不成熟DC ➢ 是没有接触抗原的DC,捕获抗原的能力很 强,但抗原递呈能力很弱。
➢ DC的迁移与成熟 ➢ DC摄取抗原后,移动能力增强,其捕获抗 原的能力逐渐降低,但递呈抗原的能力逐 渐增强。
➢ 内源性抗原经过蛋白酶体加工处理 成 小 分 子 抗 原 肽 , 由 MHC-Ⅰ 类 分 子递呈。Βιβλιοθήκη 二、外源性抗原加工与递呈途径
➢ 外源性抗原被APC摄入细胞,在胞质中形成内体 并与溶酶体融合;
➢ 外源性抗原被溶酶体中的蛋白酶水解成含13-30个 aa残基的抗原肽 (即抗原决定基);
➢ 内质网中新合成的MHC-Ⅱ类分子与Ii链结合,Ii 链将MHC-Ⅱ类分子引入内体,在内体中MHC-Ⅱ 类分子与抗原肽结合,形成MHCⅡ-抗原肽复合物;
➢ MHCⅡ-抗原肽复合物经胞吐作用转运到APC细 胞膜表面,供CD4+T细胞识别。
➢ CD4+T细胞通过TCR识别MHC-Ⅱ类分子递呈的 抗原肽,产生活化信号,激活免疫应答。
APC对外源性抗原的处理与提呈
1、外源性抗原被APC摄入细胞, 在胞质中形成内体并与溶酶 体融合;
2、外源性抗原被溶酶体中的蛋 白酶水解成含13--30个aa残 基的抗原肽 (即抗原决定基);
2.简述外源性抗原的加工与递呈 途径
➢ 由髓样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与M和粒细 胞有共同的前体细胞,表达MHC-Ⅱ类分 子,有很强的抗原递呈能力。
➢ 淋巴系DC
➢ 由淋巴样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与T细胞、 B细胞、NK细胞有共同的前体细胞,不 表达MHC-Ⅱ类分子,也不能摄取抗原。
Mφ与DC的来源
DC的分布
➢ DC主要分布在表皮和实质器官内,如 皮肤中的朗格汉斯细胞、胸腺中的并指 状DC。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
➢ 抗原递呈细胞(APC) ➢是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 原肽递呈给CD4+T细胞的一类免疫细 胞。
➢ APC的分类 ➢专职: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 B细胞。 ➢兼职:内皮细胞、上皮细胞、激活的 T细胞
一、树突状细胞(DC)
➢ 是抗原递呈能力最强的APC ➢ DC的来源:髓系DC和淋巴细胞系DC ➢ 髓系DC
Mφ吞噬抗原的作用
➢ Mφ通过各种受体(甘露糖受体,LPS 受 体 , 葡 聚 糖 受 体 , CR , FcR 等 ) 的 作用,吞噬病原微生物等颗粒性抗原。
➢ Mφ摄取可溶性抗原的能力较弱。
Mφ的受体介导的吞噬作用
识别
吞噬
消化
N
吞噬细胞通过调理素受细体胞 表 面 隆 起 的 胞 膜 将与溶酶体结合为吞噬溶酶体,
第十一章 抗原提呈细 胞
本章学习重点
➢ 掌 握 APC 的 概 念 和 种 类 、 内 源 性抗原与外源性抗原的概念。
➢熟悉外源性抗原、内源性抗原的 递呈分子
➢了解抗原递呈的非经典途径
概述
➢20世纪50年代,发现T、B细胞 识别抗原的方式不同。
➢ 20 世 纪 80 年 代 明 确 了 T 细 胞 识 别抗原的机制,即T细胞通过 TCR识别MHC-抗原肽复合物的 方式识别抗原。
3 、 内 质 网 中 新 合 成 的 MHC-Ⅱ 类 分 子 与 Ii 链 结 合 , Ii 链 将 MHC-Ⅱ 类 分 子 引 入 内 体 , 在 内 体 中 MHC-Ⅱ 类 分 子 与 抗 原 肽 结 合 , 形 成 MHCⅡ抗原肽复合物;
4 、 MHCⅡ- 抗 原 肽 复 合 物 经 胞 吐 作 用 转 运 到 APC 细 胞 膜 表 面,供CD4+T细胞识别。
摄取、处理和加工抗原的能力变弱 但递呈抗原的能力增强
二、单核巨噬细胞
➢ 组织中的Mφ由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分化 发育而来。
➢ 骨髓中的髓样干细胞 前单核细胞 单核 细胞 进入血流 移行至全身各组织器 官内 发育成熟为Mφ。
➢ 肝血窦中的Kupffer细胞、肺的尘细胞和 大脑的小胶质细胞都是由单核细胞分化发 育而来。
➢ DC在向淋巴结移动过程中逐渐成熟,最终到 达淋巴结的成熟DC,具有很强的抗原递呈能 力,激活T细胞产生免疫应答。
血流
骨髓DC前体
非淋巴组织
分化
非成熟DC
上皮组织、胃肠道、泌尿生殖道、 呼吸道以及实质脏器的间质
具有很强的摄取、处理和加工 抗原的能力,但递呈抗原能力弱
细胞因子和抗原刺激下
DC细胞成熟并迁移进入局部淋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