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烯醚萜类成分分析

合集下载

知识点 环烯醚萜

知识点 环烯醚萜

7 6 8 10 5 9 4 3
O 氧化 环合 O
O
OH
环烯醚萜
O OH 裂环内酯 环烯醚萜
OH
裂环环烯醚萜
环烯醚萜
环烯醚萜苷类 环烯醚萜类成分多以苷的形式存 在,以10个碳的环烯醚萜苷占多数
(1)C1位多数存在官能团,可能是羟基、甲氧基或酮基; 而C1-OH很活泼,易与糖结合成单糖苷。 (2)C3、C4位大多有双键,C4-甲基易氧化成-CH2OH、CH2OR、-COOH、-COOR等。 (3)分子中的环戊烷部分呈现不同的氧化状态。
环烯醚萜
环烯醚萜(iridoids),含有环戊烷结构单元, 包括含有取代环戊烷环烯醚萜(iridoids)和环戊 烷开裂的裂环环烯醚萜(secoiridoids)两种基本 COOH 6 5 4 脱羧 碳架。 3
7 11 6 7 8 10 9 5 4 8
O OH
O OH 4-去甲环烯醚萜
氧化
3
O
1
开环
环烯醚萜
波谱规律
H-NMR
H-1: 4.5~6.2ppm
7 8 10 9 11 6 5 4 3
O
1
C4有酯基, H-3: 7.3~7.7(各别7.1~8.1)ppm,
OH
J3,5=0~2Hz; C4为甲基, H-3: 6.0~6.2 ppm, m; C4 无取代, H-3: 6.5ppm左右 ,m , J3,4=6~8Hz J3,5=0~2Hz
有C8-H, 10-CH3:1.1-1.2ppm,d(6Hz); C7-C8为
双键, 10-CH3:2.0ppm左右,
-COOCH3: 3.7-3.9ppm, 3H, s
环烯醚萜
显色反应及检识

天然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天然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对环烯醚萜类化合物近年的研究成果进行概述,为基于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新药发现和药物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环烯醚萜类;结构分类;构效关系;生物活性;抗肿瘤
中图分类号:R2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 - 2670(2011)01 - 0185 - 10
Advances in studies on natural iridoids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2 卷 第 1 期 2011 年 1 月
·185·
天然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董天骄 1,崔元璐 1*,田俊生 1,姚康德 2
1.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 现代中药发现与制剂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天津 2.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 300072
化合物115结构见图2coohho10hochoh1113roh14ohcoohho15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结构figchemicalstructuresiridoids12从藏药抱茎獐牙菜swertiafranchetianasmith中分离得到2个环烯醚萜苷分别命名为senburiside16senburisideiv17此类物质c7位所连苯甲酰基的间位羟基上连有一个间羟基苯甲酰基该羟基与一分子的葡萄糖成苷环烯醚萜母体的c1从唇形科植物eremostachysglabraboiss中分离得到个环烯醚萜苷分别为69epi8oacetylshanzisidemethylester1859epipenstemoside1959epi78didehydropenstemoside20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多见于 木犀科、马鞭科、茜草科、龙胆科、玄参科、唇形 科等双子叶植物中,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保肝、 利胆、神经保护作用、抗肿瘤、抗炎、治疗糖尿病 及其并发症等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环烯醚萜类 成分还具有抑制 DNA 合成的作用。曾有文献对其 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进行综述[1]。本文将结合近 10 年研究成果,从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构 效关系、生物活性等方面综述其研究进展,为系统 地研究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结构,及基于环烯醚萜类 化合物的新药发现和药物设计提供参考。

中药环烯醚萜类化合物

中药环烯醚萜类化合物

中药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摘要: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是植物中存在的一大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是许多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

对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结构、分布、药理活性及提取、分离、定量测定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环烯醚萜;药理活性;提取;分离在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研究中,萜类成分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是寻找和发现天然药物生物活性成分的重要来源。

环烯醚萜类属于单萜类化合物,为蚁臭二醛的缩醛衍生物,是许多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

环烯醚萜类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玄参科、茜草科、唇形科、龙胆科、马鞭草科、木犀科等双子植物中均有分布[1]。

近年来随着对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深入研究,发现该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对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保肝作用、利胆作用、降血糖血脂作用、抗炎作用、解痉作用、抗肿瘤作用、抗血栓和抗氧化作用等[2-3],所以受到极大关注,发展也更加迅速。

本文对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在结构类型、分布、药理活性及提取、分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1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最基本的母核是环烯醚萜醇,具有环状烯醚及醇羟基,由于醇羟基属于半缩醛羟基,性质活泼,故该类化合物多以苷类的形式存在。

据不完全统计,已从植物中分离并鉴定结构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超过 800 种,其中大多数为苷类成分,非苷类环烯醚萜仅 60 余种,裂环环烯醚萜类 30 余种。

其苷大致有普通环烯醚萜苷类、裂环环烯醚萜苷类、4-位无取代环烯醚萜苷类等。

1.1 普通环烯醚萜苷类普通环烯醚萜型化合物由一个五元环和一个环烯醚环组成,五元环 C6、C7、 C8 位均可有取代基 (常为羟基或酯基) ,C6-C7、C7-C8、C8-C9、C8-C10 可以为单键或双建。

C1 位半缩醛羟基(β 型)常与葡萄糖形成苷键,葡萄糖 C6 上羟基可与其他基团以酯基形式存在。

近年来还发现了一类由环烯醚萜苷葡萄糖C6′上分别连有不同结构的生物碱所组成的新化合物。

理化性质性状简单的环烯醚萜类成分一般为液体或低熔点固体

理化性质性状简单的环烯醚萜类成分一般为液体或低熔点固体
从化学结构看,它是异戊二烯的聚合体及其衍 生物,其骨架一般以五个碳为基本单位,少数也有 例外。
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甲戊二羟酸 (Mevalonic acid, MVA)(而不是异戊 二烯)是萜类化合物生源途径中最关键的 前体物。
因此,一般认为,凡由甲戊二羟酸衍 生、且分子式符合(C5H8)n 通式的衍生物 均称为萜类化合物。
3 2
1
4
5
6
8
7
• 薁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挥 发油中,游离存在的很少, 大多具有抑菌、抗肿瘤、杀 虫等活性。
(2) 性质
在挥发油分级蒸馏时,高沸点馏分中有时可看 见美丽的蓝色、紫色或绿色的馏分,这显示可 能有薁类成分存在。
薁类沸点较高,一般在250℃--300℃,。 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和强酸,加水稀释
(三)理化性质
1.性状
简单的环烯醚萜类成分一般为液体或低熔点固体;环烯 醚萜苷和裂环烯醚萜苷为白色结晶体或无定形粉末,具有吸 湿性。这类成分均有苦味,分子结构中C-1、C-5和C-9多形 成手性碳原子,故均具旋光性。
2.溶解性
这类化合物分子量一般较小,且大多连有极性官能团, 虽然环烯醚萜类较环烯醚萜苷的极性小,但两类成分均能溶 于水、甲醇、乙醇、正丁醇,难溶于氯仿、乙醚、苯等亲脂 性有机溶剂。环烯醚萜苷的亲水性较其苷元的亲水性更强。
CH3
CH3
CH3
α-金合欢烯 α-farnesene
β-金合欢烯 β-farnesene
CH3
CH3
CH3 CH2OH
金合欢醇 Farnesol
CH3 OH
橙花醇 Nerolidol
2、环状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萜
① 双环倍半萜内酯类——青蒿素

环烯醚萜类成分分析

环烯醚萜类成分分析
2.色谱法 主要采用以硅胶为吸附剂的薄层鉴别法。
展开剂:常采用正己烷、石油醚。11 显色剂:如10%硫酸乙醇溶液、0.5%香草醛—硫酸乙醇溶液等。
11
环烯醚萜类成分分析
三、含量测定 1.分光光度法 可以采用紫外直接测定或显色后比色测定的方法测定中 药中的环烯醚萜类成分,如地黄和筋骨草中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测定均可 采用酸水解后,经二硝基苯肼乙醇试液-氢氧化钠醇溶液显色后测定。 2.高效液相色谱法 可选用紫外检测器或蒸发光散射检测器(仅在 200nm附近有末端吸收的)进行检测。 3. 薄层色谱法薄层扫描法 测定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时,可用硅胶G薄层
一、概述 由两分子苯丙素衍生物(即C6—C3单体)聚合而成的天然化合 物。组成木脂素的单体有四种:桂皮酸,偶有桂皮醛,桂皮醇、丙烯苯、
烯丙苯。
二、定性鉴别
1.化学反应法:三氯化铁反应, Labat反应, Ecgrine反应,异羟肟酸铁
反应。
2.荧光法:如将厚朴药材断面置紫外光灯下,显灰绿色或淡蓝色荧光。
本品含五味子醇甲(C24H32O7)不得少于0.40%。
8
环烯醚萜类成分分析
一、概述 环烯醚萜是一类特殊的单萜,其母核都为环状,具有烯键和醚键,常与
糖结合成苷,根据环戊烷环开裂与否,分为环烯醚萜(苷)及裂环环烯醚 萜(苷)。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分布较广,在玄参科、茜草科、唇形科及龙 胆科中较为常见,多与糖结合形成苷存在。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具有抗菌、 抗病保肝利胆、解痉镇痛、降糖降脂等生物活性。
3.吸附薄层色谱法
6
6
木质素类成分分析
三、含量测定 1.总木脂素的含量测定:利用木脂素分子结构中取代基的特征反应使其生成
有色物质,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木脂素含量。如常用的显色剂变色酸-浓 硫酸试剂,适用于结构中含有亚甲二氧基的木脂素类成分。 2. 单体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1)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测定单体木脂素含量的主要方法。 (2)薄层扫描法一般采用吸附色谱,以硅胶为吸附剂,低极性有机溶剂为展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及生物活性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及生物活性

1 1
合 物( i r i d o i d s ) 作为单萜类化合物是臭蚁二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i r i d o d i a l , 从 臭蚁 的防
卫 陛分泌物 中分离出来 的物质 ) 的缩醛衍生物【 l _ 。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 3 广泛分布于玄参科 、 茜草科 、 唇形科 、 龙 胆科 、 马鞭科 、 木犀科等双子 7 叶植物 中 。据不完全统计 , 已从 多种药材 中分离鉴定得到 1 0 0 0 余 2 种此类化合物[ 2 1 。本篇文章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与资料 总结 环烯 醚萜 类化合物 的结构分类 、 生物活性等方面 的研究进展。 1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结构及其分类 从结构上看 , 环烯醚萜以环戊烷结构 为母 核 , 且具有一定特殊 B A 性质的环状单萜衍生物 , 包括环戊烷环烯醚萜及环戊烷开裂的裂环 环烯醚萜两种基本碳架 , 见图 1 。环烯醚萜具 有的半缩醛 C 一 O H性 图 1 环 烯 醚 萜 类基 本 骨 架 质不稳定 , 因此多以苷类形式存在于植物体 内。大致将其分为普通 环烯醚萜苷 、 4 一去 甲环烯醚萜苷 和裂环环烯醚萜苷等 。 K y o u n g S i k P a r k等人报道 桃叶珊瑚 苷能够 减少 T N F 一 诱导 1 . t 环烯醚萜苷类 的炎症 反应 , 从 而改善肥胖引起 的动脉粥样硬化 。有实验表 明从鸡 环烯醚萜成分的苷元 结构 特点 为 C 。 羟基 与葡萄糖结 合成单糖 屎藤 中分离 的一种 主要活性成分环烯醚萜苷 对肾损伤 的老 鼠有保 苷, 以 p— D 一葡萄糖苷居多 , 常有双键存 在。由于环烯醚萜苷 C 位 护作用 , 通过灭活 N F —K B p 6 5的信号通路 , 下调 M C P 一 1和 0 【 一 S MA 多连 甲基或羧基 、 羧基 甲酯 、 羟 甲基 , 故又称 C 一 4位有取代基环烯醚 的表达使。 肾损伤小 鼠改善肾纤维化 ,从而达到抗炎和抗免疫作用 。 萜 苷。J u n — J i e T a n等潜 心研究 , 在独一 味 L a mi o p h l o m i s r o t a t a的根 山茱萸环烯 醚萜苷可 以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 , 从 而减 轻创 伤性 中用 9 5 %乙醇提取分离得到 1 种新 的环烯醚萜内酯 , 命名 为 l a m i o — 脑损伤模型大鼠的炎症反应_ 】 1 。

胡黄连属植物环烯醚萜类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胡黄连属植物环烯醚萜类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1 、 可以提高细胞的存活率 , n 减少乳酸脱氢酶的释放量 , 降
3 , 抗肿瘤活性 Go i d J. Xa a i 等对 1 种环烯醚枯类 vn Pda 5 化合物进行研究。Kulko.1 ( 10、0 、 、 〕 『 二 抑制 oe 10 50 10。 卜 1) 0 结果( 表示与阳性对照的相对百分比) 。 、 8肠、 肠、 % 犯. 6 7
饭 万
幻 H诬 七
O H一
P . (4]P_k[, ]
弧 矛
比h口 峭n 叼 A “ 鳍lu血D h. 日 3CO
洲 I c
c H: CH,
1 礴
注:P. ku~
3’ 汕ox一 郎 一 y 啊访 即
二 k, p P一c叩卜 = P. 5 u
日 。
3. 2 抗过敏 C. C. BARUAH 等人研究 P cr i 对抗过敏反 i o v l
动脉夹闭制作脑缺血再浦注的沙鼠 对受损的神经元有保护
i P c, id 们 2. 7% 、 3% 、 % 、 帕。所以 Kul 。oe 对非 。 s 66. 10 0 10 0 k 。 1 洲琳巴细胞瘤病毒引起肿瘤有较好的抑制作用。Au 汕i 、 e n
piO moide 1抑制 作用较差。
3. 8 抗病原徽生物 Don 吕 司em 等人对 1 种环烯醚瀚类 i T a i 0
有保护作用, 可以减少缺血组织细胞的凋亡, 减少局部炎性细
胞因子的释放 , 减轻组织损伤。
应。 ①被动 皮肤过敏实验:P c耐1 ( . 2 、 , 2 m i , 5 1 5、 了kg) , 6 2 5 阳
性药物 Ds G 色甘酸钠)组犯 m『kg。药物抑制率由低到高 c ( 5 7 %、%、 %, 0 8 5 8 阳性药为 8 % ; ②肥大细胞实验: 户 l 2 c拍 v i ( 6. 25、 5、 m盯kg) , 12. 25 阳性药物 Dsc c 组so m『kg。由化 合物4 / 0 诱导脱粒的脱粒抑制率 8% 、 、 % , 58 朽% 5 2 阳性药 2 8 %。由卵清蛋白诱导脱粒的脱拉抑制率5。 、 % 、 % , % 8 2 2 8 阳性药幻% 。化合物 4 / 0 诱导脱粒( 非免疫学方法) 和卵 88 清蛋白诱导脱粒的实验中, cI l 对45/ 50 诱导脱粒无显著 户 Di v 意义。 5 m岁味 为卵清蛋白诱导脱粒最大剂! , 12 浓度再高 作用不明显;③Sc u o D目 实脸:p元 ( 1、 5、 m岁kg) 均 h l t e 闹iv 2、 s

知识点 环烯醚萜

知识点 环烯醚萜

环烯醚萜
波谱规律
H-NMR
H-1: 4.5~6.2ppm
7 8 10 9 11 6 5 4 3
O
1
C4有酯基, H-3: 7.3~7.7(各别7.1~8.1)ppm,
OH
J3,5=0~2Hz; C4为甲基, H-3: 6.0~6.2 ppm, m; C4 无取代, H-3: 6.5ppm左右 ,m , J3,4=6~8Hz J3,5=0~2Hz
O O
H
COOCH 3
OHH O O H Oglc
O HOH2C H OH OC6H11O5
HOH2C
O OC6H11O5
栀子苷
梓醇
当药苷
环烯醚萜
理化性质
简单的环烯醚类化合物一般为液体或低熔点固 体 成苷后为白色结晶或无定形具吸湿性的粉末。 此类化合物一般均味苦,是中草药中显苦味的 成分之一。 分子中有手性C,故都具有旋光性。
有C8-H, 10-CH3:1.1-1.2ppm,d(6Hz); C7-C8为
双键, 10-CH3:2.0ppm左右,
-COOCH3: 3.7-3.9ppm, 3H, s
7 6 8 10 5 9 4 3
O 氧化 环合 O
OOH环烯醚萜 NhomakorabeaO OH 裂环内酯 环烯醚萜
OH
裂环环烯醚萜
环烯醚萜
环烯醚萜苷类 环烯醚萜类成分多以苷的形式存 在,以10个碳的环烯醚萜苷占多数
(1)C1位多数存在官能团,可能是羟基、甲氧基或酮基; 而C1-OH很活泼,易与糖结合成单糖苷。 (2)C3、C4位大多有双键,C4-甲基易氧化成-CH2OH、CH2OR、-COOH、-COOR等。 (3)分子中的环戊烷部分呈现不同的氧化状态。

中药秦艽和习用品中5种环烯醚萜类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

中药秦艽和习用品中5种环烯醚萜类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

中药秦艽和习用品中5种环烯醚萜类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环烯醚萜类成分是中药秦艽的主要活性成分,其中马钱苷酸、6′-O-β-D-葡萄糖基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在秦艽药材中的含量相对较高且具有良好的药理活性。

实验中建立了中药秦艽中5种环烯醚萜的含量测定方法:Shiseido SPOLAR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0.04%甲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1;检测波长240 nm;柱温30 ℃;进样量5 μL。

该方法分离度良好,标准曲线在线性范围内相关性良好,加样回收率均值在97.35%~106.2%。

对8种39份秦艽药材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显示5种环烯醚萜类成分在8种秦艽类药材中均有分布。

种内含量差异较大表明含量除了与物种有关外,与种质资源、环境和生长年限都密切相关。

小秦艽中各组分的含量明显低于其他3种正品秦艽。

标签:秦艽;HPLC;环烯醚萜中药秦艽临床应用广泛,是治疗风湿关节痛、结核病潮热、黄疸等证的主药之一。

201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了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麻花艽G. straminea Maxim.、粗茎秦艽G. crassicaulis Duthie ex Burk.和小秦艽G. dahurica Fisch.的根入药。

目前这4种秦艽野生资源均处于濒危状态[1]。

同时龙胆科龙胆属秦艽组中多种植物的根在地方临床用药及民族药中被用做秦艽。

秦艽药材中主要活性成分是环稀醚萜类化合物,其中龙胆苦苷和马钱苷酸在药材中含量较高[2-3]。

2010年版《中国药典》将这2个化合物作为药材质量评价的指标性成分。

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显示,除了龙胆苦苷和马钱苷酸,其他多种环烯醚萜成分均具有良好的药理活性。

獐牙菜苦苷、獐牙菜苷以及6′-O-β-D-葡萄糖基龙胆苦苷均对fMLP诱导产生的超氧化物的生成有抑制作用[4]。

长白忍冬花蕾中环烯醚萜类成分的研究

长白忍冬花蕾中环烯醚萜类成分的研究

文章编号 :05— 18 2 0 )3— 2 6— 3 10 0 0 (0 9 0 0 0 0
长 白忍冬 花 蕾 中环 烯 醚 萜 类成 分 的研 究
王广树 周 小平 崔 晶 , , , 赵祥敏 杨 晓虹 ,
(.吉林大学 药学院 , 1 吉林 长春 10 2 ; .沈阳药大药业有限责任公 司, 宁 沈阳 10 1 ) 30 1 2 辽 10 6
10 6 12 1 烯碳 的特征信号 ; 10为 甲氧 5. 、 1. 是 65 .
的干燥 花蕾 2k , g 用体 积分数 为 7 % 的乙醇 浸提 5 3次 , 次 7 , 压 回 收 乙醇 , 长 白忍 冬 花蕾 每 2h 减 得
的醇 提 取 物 10 g 7 。将 醇 提 取 物 经 预 处 理 过 的 D1 1大 孔 树 脂 柱 分 离 , 次 用 水 、 积 分 数 为 0 依 体 1% 、5 的乙醇洗脱 , 7 % 乙醇洗 脱物 9 。 0 7% 得 5 5g 将所 得 乙醇 洗脱 物 3 0g反 复进 行 硅胶 柱 色 谱 分 离, 洗脱 剂为 氯仿一 甲醇一 酸乙酯 . 、 乙 水 氯仿 . 甲醇.
大学药 学院生药 教研室 张静敏教授 鉴定为长 白忍
冬 ( o iea rpehin e e. 花蕾 。凭 证 标 L ncr u rc t a R g1) a 本保存在 吉林 大学药 学 院生药教研室 。
2 提取 分 离
取长 白忍 冬 ( o i r u rct n e e. L nc a r ehi a R g1 ) e p a
Ab t a t: i s lt a d e u i ae ii o d ompo n s n t ud o onc r rpr c ta g 1 s r c A m To io ae n l cd t rd i c u d i he b s f L ie a u e h i n Re e . a M e h ds S l e te ta t n a d c l mn h o aog a y w e e u e o io ae ii o d c m p u ds Ph sc t o o v n x r c o n o u i c r m t r ph r s d t s l t rd i o o n . y io—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和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和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和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摘要: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是植物中存在的一大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是许多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本文对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浸渍法、微波法、超声波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分离纯化方法(大孔吸附树脂法、柱层析法、HSCCC法),含量测定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HPLC法、色谱联用技术,二阶导数光谱法、双波长薄层扫描法)进行综述,为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前言:环烯醚萜类属于单萜化合物,是许多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蚁臭二醛的缩醛衍生物,是许多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广泛存在于植物界。

该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主要表现为:保肝作用,利胆作用,降血糖血脂作用,抗炎作用等。

其大部分为苷类成分,大致分为普通环烯醚萜苷类、裂环环烯醚萜苷类、4-位无取代环烯醚萜苷类等[1]。

本文将结合近10年研究成果,从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含量测定等方面综述其研究进展,为系统地进行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1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提取方法1.1浸渍法环烯醚萜类的提取一般采用溶剂提取法。

由于该类化合物在植物体中以苷的形式存在,极性较大,所以溶剂一般选用极性较大的水、甲醇、乙醇、烯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2]。

许婧等[3]用95%甲醇冷浸的方法,从蜘蛛香中提取环烯醚萜类化合物。

采用加压溶剂提取法从兔儿尾苗叶中提取梓醇和桃叶珊瑚苷较常压提取,提取率更高[4]。

京尼平苷的和京尼平苷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为70℃下提取2次,提取时间为1h,溶剂为12倍体积的50%的甲醇[5]。

栀子总环烯醚萜苷提取中,比较了水提醇沉法和醇提水沉法的异同,前者有效成分的损失比较大,而醇提和醇提水沉的提取率较大,且醇提水沉法较醇提提取率更高[6]。

1.2微波法微波提取是把微波作为一种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能源来使用,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有提取成分不易分解、耗时短、耗能低、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蜘蛛香中总环烯醚萜及2个指标性成分baldrinal和11—ethoxyviburtinal含量测定

蜘蛛香中总环烯醚萜及2个指标性成分baldrinal和11—ethoxyviburtinal含量测定

蜘蛛香中总环烯醚萜及2个指标性成分baldrinal和11—ethoxyviburtinal含量测定目的建立蜘蛛香药材中总环烯醚萜类成分及2种环烯醚萜类成分baldrinal (缬草醛)和11-ethoxyviburtinal(环戊烷-吡喃-7-甲醛,4-乙氧基甲基)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3个产地蜘蛛香药材中的成分含量。

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11-ethoxyviburtinal为对照品,在波长288 nm处测定总环烯醚萜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baldrinal和11-ethoxyviburtinal的含量,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以乙腈-磷酸水为流动相,流速为0.95 mL/min,检测波长为288 nm,柱温为30 ℃。

结果蜘蛛香中总环烯醚萜类成分的浓度在2.088~14.616 μg/μ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baldrinal、11-ethoxyviburtinal分别在74.88~224.64 μg、41.6~249.6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加样回收率均良好。

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快速,可用于蜘蛛香药材的质量控制。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total iridoid compounds and baldrinal and 11-ethoxyviburtinal from Valerianae Jatamansi Rhizoma et Radix;To determine the contents of total iridoid compounds and baldrinal and 11-ethoxyviburtinal in Valerianae Jatamansi Rhizoma et Radix from three medicinal origins. Methods UV spectrophotometry was applied,11-ethoxyviburtinal (cyclopentane-pyran-7-formaldehyde,4-ethoxy methyl)was set as the reference substance,and the content of total iridoid compounds was determined at 288 nm. HPLC method was used to simultaneously determine the contents of baldrinal and 11-ethoxyviburtinal. The HPLC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a Phenomenex Luna C18 column (250 mm×4.6 mm,5 μm). The mobile phase was composed of acetonitrile-water in gradient elution at a flow rate of 0.95 mL/min. 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288 nm and the column temperature was 30 ℃. Results The total iridoid compounds,baldrinal and 11-ethoxyviburtinal were in good linearity within the ranges of 2.088–14.616 μg/μL,74.88–224.64 μg,and 41.6–249.6 μg,respectively. This method was precise,and with good repeatability,stability and recovery rate. Conclusion The method is accurate,simple,rapid,which can be used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Valerianae Jatamansi Rhizoma et Radix.Key words:Valerianae Jatamansi Rhizoma et Radix;UV;HPLC;total iridoid compounds;content determination蜘蛛香为败酱科缬草属植物Valeriana jatamansi Jones的干燥根茎及根,主产于四川、贵阳等地,始载于《本草纲目》,具有理气止痛、消食止泻、祛风除湿、镇惊安神功效,用于脘腹胀痛、食积不化、腹泻痢疾、风湿痹痛、腰膝酸软、失眠[1]。

羽叶丁香茎皮中环烯醚萜类成分

羽叶丁香茎皮中环烯醚萜类成分

羽叶丁香茎皮中环烯醚萜类成分通过色谱方法从蒙药特色药材山沉香原植物羽叶丁香的茎皮中分到1个新的和5个已知的环烯醚萜,其结构经质谱,核磁共振谱等分析,及与文献数据相比对鉴定。

化合物1命名为山沉香萜苷A(alashanidoid A)。

5个已知成分分别为(8E)女贞子苷(2),异女贞苷(3),3′OβD葡萄糖女贞苷(4),10羟基女贞苷(5),木犀榄苷二甲酯(6),其中3~5为丁香属内首次报道,2和6为本种内首次报道。

化合物1~6抑制RAW2647细胞中NO生成和HepG2细胞毒的活性筛选,但不显示明显的抑制活性。

标签:山沉香;蒙药;环烯醚萜;山沉香萜苷A[Abstract]One new iridoid,named alashanidoid A,and five known analogues,were isolated from the stem bark of Syringa pinnatifolia by various chromatographic methods Their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 on the basis of MS and NMR spectroscopic data analyses,and comparison with those in literature Among them,compounds 35 were isolated from this genus for the first time,and 2 and 6 were isolated from the species for the first timeThese isolates were tested for their in vitro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 against NO production in lipopolysaccharide(LPS)induced RAW2647 macrophages in mice and cytotoxicity of HepG2 cell line,however,no obvious activity was observed at the concentration of 40 μmol·L-1[Key words]Syringa pinnatifolia;Mongolian folk medicine;iridoid;alashanidoid Adoi:10.4268/cjcmm20160715羽叶丁香Syringa pinnatifolia Hemsl又名贺兰山丁香,为木犀科Oleaceae丁香属植物,是我国丁香属特有品种,主要分布在我国内蒙、宁夏、甘肃、青海、陕西、四川等地,其中以内蒙和宁夏交界的贺兰山地区较为集中[1]。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结构式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结构式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结构式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是一种具有独特结构的天然化合物,它们在植物界中广泛存在,并且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本文将介绍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结构式及其特点。

一、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是一种由碳、氢和氧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其结构特点如下:1.环状结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具有一个环状结构,其中包含多个碳原子。

这个环状结构是该类化合物的基本骨架。

2.醚键:在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中,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间通过醚键连接,形成一种称为“碳-氧键”的化学键。

这种醚键是该类化合物的特征之一。

3.羟基:在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中,氧原子通常会连接一个或多个羟基基团。

这些羟基基团可以赋予该类化合物一定的水溶性和生物活性。

4.烯键:在某些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中,碳原子之间通过双键连接,形成一种称为“碳-碳双键”的化学键。

这种烯键可以增加该类化合物的稳定性。

二、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肿瘤等。

这些活性与该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密切相关。

例如,某些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清除自由基并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此外,该类化合物还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并缓解疼痛。

三、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应用由于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多种生物活性,它们在医药、保健品和化妆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某些环烯醚萜类化合物被用于制备药物,用于治疗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

此外,该类化合物还被用于制备保健品和化妆品,以增强身体健康和美容效果。

四、结论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是一种具有独特结构和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化合物。

它们的环状结构、醚键、羟基和烯键等特征使其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

在医药、保健品和化妆品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环烯醚萜苷的结构特点(一)

环烯醚萜苷的结构特点(一)

环烯醚萜苷的结构特点(一)
环烯醚萜苷的结构特点
组成
•环烯醚萜苷是一类天然产物,由糖苷和烯丙基环醚两部分组成。

结构
•糖苷部分通常由糖基与萜苷部分连接而成。

•烯丙基环醚是环烯醚萜苷独特的结构特点,它包括一个含氧的环和一个烯丙基功能团。

物理特性
•环烯醚萜苷常呈结晶状固体或黄色粉末。

•它们通常在水中不溶,但在有机溶剂中可溶。

生物活性
•环烯醚萜苷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炎、抗氧化、抗菌和抗肿瘤等作用。

•这些化合物在药物和保健品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来源
•环烯醚萜苷主要存在于植物中,如一些中草药和食物植物。

应用
•环烯醚萜苷可用于药物研发、新药开发和天然产物研究等领域。

•它们也被广泛用于保健品制造业。

以上就是环烯醚萜苷的结构特点的简要描述,这类化合物在医药和保健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11
环烯醚萜类成分分析
3)与Shear试剂(盐酸1体积与苯胺15体积混合液)的反应:能与吡喃衍生物
产生特有的颜色,如车叶草苷与Shear试剂反应,产生黄色→棕色→深绿色的
变化。 (4)Weiggering法:新鲜药材的1%盐酸溶液浸提液与Trim-Hill试剂(冰醋酸
10ml、0.2%硫酸铜水溶液1ml、浓硫酸0.5ml混合溶液)加热后产生颜色。
6 5.气相色谱法 某些分子量小、具有挥发性的香豆素类成分
适合测定总香豆素的含量和纯化后单体香豆素的
6
木质素类成分分析
一、概述 由两分子苯丙素衍生物(即C6—C3单体)聚合而成的天然化合
物。组成木脂素的单体有四种:桂皮酸,偶有桂皮醛,桂皮醇、丙烯苯、 烯丙苯。
二、定性鉴别
1.化学反应法:三氯化铁反应, Labat反应, Ecgrine反应,异羟肟酸铁 反应。
1 2
香豆素类成分分析
木质素类成分分析 环烯醚萜类成分分析 有机酸类成分分析 鞣质类成分分析
3
4 5
6
7 8
色素类成分分析 氨基酸、蛋白、多肽类成分分析
核苷类成分分析 多糖类成分分析
4
9
4
香豆素类成分分析
一、概述 具有苯骈α -吡喃酮环结构的化合物,由顺式邻羟基桂皮酸脱水缩 合而成的内酯。 二、定性鉴别 1.化学反应法 2. 荧光法 用异羟肟酸铁反应、三氯化铁反应、重氮化反应、Gibb′s 或Emerson反应等可对香豆素类成分进行鉴别。 香豆素母核本无荧光,其C7位羟基衍生物却呈强烈的蓝色荧光,
0.3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五味子粉末(过三号筛)约0.25g,精密称定,置20ml容量瓶
中,加甲醇约18ml,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20kHz)20分钟,取出,加甲醇至 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即得。 本品含五味子醇甲(C24H32O7)不得少于0.40%。
5
甚至在可见光下也可辨认;但若在C7位的邻位即C6或C8位引入羟基,则荧光 减弱或消失。
3. 薄层鉴别法 香豆素类成分大多数具有荧光,不具荧光或荧光强度较弱的香
豆素可用喷显色剂或喷碱溶液以增强荧光再进行检识。
5
香豆素类成分分析
三、含量测定 1.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 含量 2. 薄层扫描法 利用香豆素具有紫外吸收或产生荧光的特性,直接进行吸收扫 描或荧光扫描测定 3.荧光光度法 4.高效液相色谱法
2.色谱法 主要采用以硅胶为吸附剂的薄层鉴别法。
展开剂:常采用正己烷、石油醚。 12
显色剂:如10%硫酸乙醇溶液、0.5%香草醛—硫酸乙醇溶液等。
12
环烯醚萜类成分分析
三、含量测定
1.分光光度法 可以采用紫外直接测定或显色后比色测定的方法测定中
药中的环烯醚萜类成分,如地黄和筋骨草中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测定均可 采用酸水解后,经二硝基苯肼乙醇试液-氢氧化钠醇溶液显色后测定。
2.高效液相色谱法 可选用紫外检测器或蒸发光散射检测器(仅在
200nm附近有末端吸收的)进行检测。 3. 薄层色谱法薄层扫描法 测定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时,可用硅胶G薄层 ,用显色剂显色后测定或用硅胶GF254薄层,检查荧光淬灭斑点。
13
13
有机酸类成分分析
一、概述 按其结构不同可分为三种: 脂肪族有机酸:如酒石酸、草酸等; 芳香族有机酸:桂皮酸、水杨酸等; 萜类有机酸:熊果酸、齐墩果酸等; 除少数有机酸以游离状态存在外,一般都与钾、钠、钙等结合成盐,有的 与生物碱结合成盐。
9
9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 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
环烯醚萜类成分分析
一、概述 环烯醚萜是一类特殊的单萜,其母核都为环状,具有烯键和醚键,常与
糖结合成苷,根据环戊烷环开裂与否,分为环烯醚萜(苷)及裂环环烯醚
萜(苷)。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分布较广,在玄参科、茜草科、唇形科及龙 胆科中较为常见,多与糖结合形成苷存在。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具有抗菌、
2.荧光法:如将厚朴药材断面置紫外光灯下,显灰绿色或淡蓝色荧光。
3.吸附薄层色谱法
7
7木质素Biblioteka 成分分析三、含量测定1.总木脂素的含量测定:利用木脂素分子结构中取代基的特征反应使其生成
有色物质,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木脂素含量。如常用的显色剂变色酸-浓 硫酸试剂,适用于结构中含有亚甲二氧基的木脂素类成分。
14
14
有机酸类成分分析
二、定性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 吸附剂:常用硅胶、聚酰胺等 。 展开剂:选择极性较大的,在展开剂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甲酸或醋酸以抑制因有 机酸类成分在展开过程中解离所产生的斑点拖尾现象。 显色剂:溴甲酚绿、溴甲酚紫、溴酚蓝等pH 指示剂,也可用磷钼酸、硫酸等 试剂,阿魏酸、绿原酸等具有荧光的有机酸亦可直接在紫外灯下观察。
中药分析学
1
1
第七章 中药各类化学成分的分析
2
2
目录 目录
1 2 3 4
第一节 生物碱类成分的分析 第二节 黄酮类类成分的分析 第三节 蒽醌类成分的分析 第四节 皂苷类成分的分析 第五节 挥发性类成分的分析 第六节 其他类型成分的分析
3
5
6 7
第七节 动物药、矿物药分析
3
§6 其它类型成分的分析
2. 单体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1)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测定单体木脂素含量的主要方法。 (2)薄层扫描法一般采用吸附色谱,以硅胶为吸附剂,低极性有机溶剂为展
开剂。
8
8
木质素类成分分析
例:定量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65:35 )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0nm。理论板数按五味子醇甲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五味子醇甲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 1ml 含
抗病保肝利胆、解痉镇痛、降糖降脂等生物活性。
10
10
环烯醚萜类成分分析
二、定性鉴别 1.化学反应法 环烯醚萜苷元具有半缩醛结构,化学性质较活泼,对酸碱试 剂敏感,与酸、碱共热都能发生分解、聚合、缩合、氧化等反应,形成不同颜 色的产物,可用于定性鉴别。 (1)与氨基酸的反应:游离的环烯醚萜苷元与氨基酸类物质加热,即显红色 至蓝色,最后生成蓝色沉淀。 (2)与铜盐的反应:环烯醚萜苷的冰醋酸溶液中加少量铜盐,加热后能产生 蓝色。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