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五则教案

合集下载

论语五则 教案

论语五则 教案

论语五则教案教案标题:论语五则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论语》中的五则经典语录,使学生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

2.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使其能够理解并运用《论语》中的智慧。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了解《论语》中的五则经典语录。

2. 分析《论语》中的核心价值观。

3. 运用《论语》中的智慧进行思考和写作。

教学准备:1. 《论语》原文及翻译版本。

2. 课堂展示工具,如投影仪或白板。

3. 学生个人笔记本或纸张。

4. 相关参考资料,如儒家思想的介绍和解读。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视频或故事等方式引入《论语》的背景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讲解:2. 分别介绍《论语》中的五则经典语录,如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3. 解读每则语录的含义和背后的核心价值观,与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小组合作:4.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则语录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

5. 要求学生分析语录的内涵、应用场景以及对个人和社会的启示,并撰写一份小组报告。

展示和分享:6. 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与全班分享他们对于《论语》中语录的理解和思考。

7. 整理学生的观点和见解,引导全班对于《论语》的讨论和深入思考。

个人写作:8. 要求学生选择一则语录,写一篇短文,探讨该语录在自己的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9. 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思考和感悟,结合实际例子进行写作。

总结与反思:10.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回顾学生对于《论语》的理解和应用。

11. 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和进一步学习的建议。

拓展活动:12. 鼓励学生进一步研究和学习《论语》中其他经典语录,拓展他们对于儒家思想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和展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评估学生在个人写作中对于《论语》的理解和运用。

3. 收集学生的小组报告和个人短文,对其内容和表达进行评价和反馈。

大学语文《论语》五则教案

大学语文《论语》五则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论语》的基本内容,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2. 培养学生阅读古代经典的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3.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 《论语》五则的内容及其思想内涵。

2. 文言文阅读技巧。

教学难点:1. 《论语》五则中部分文言文句式的理解和翻译。

2. 对孔子及其弟子言行所蕴含的道德观念的把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介绍《论语》的作者、成书背景和主要内容。

2. 引导学生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生平事迹。

二、阅读《论语》五则1. 让学生阅读《论语》五则,注意理解文言文句式和词语含义。

2. 针对重点句式和词语进行讲解,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

三、讨论与交流1. 让学生就《论语》五则中的内容进行讨论,如孔子的教育思想、道德观念等。

2.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论语》五则的理解和感悟。

四、总结1. 总结《论语》五则的主要内容,强调孔子及其弟子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2. 强调学习《论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儒家思想。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论语》五则的理解程度。

2.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论语》五则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二、深入学习1. 针对上节课讨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讲解和探讨。

2. 分析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引导学生理解其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三、案例分析1. 选取《论语》五则中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2.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思考如何将儒家思想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四、总结与拓展1. 总结《论语》五则的主要内容,强调孔子及其弟子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应用。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论语》五则的内容理解和翻译能力。

2. 学生对孔子及其弟子言行所蕴含的道德观念的把握程度。

《论语》教案(通用11篇)

《论语》教案(通用11篇)

《论语》教案(通⽤11篇)《论语》教案(通⽤11篇) 作为⼀名⽼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的教学能⼒。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编帮⼤家整理的《论语》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论语》教案篇1 【教学⽬标】 1、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

2、理解课⽂思想,对照反省⾃⼰。

3、积累⽂⾔词汇。

【教学重点】 背诵、翻译、理解课⽂。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课时 1、介绍孔⼦及其《论语》。

2、朗读、背诵课⽂。

3、研读前五段。

〖教学步骤】 ⼀、导⼊新课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明历史,产⽣了辉煌灿烂的古代⽂化。

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了巨⼤的凝聚⼒,⽽且对今天在全民族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明仍有巨⼤的现实意义。

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世界⽂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类的骄傲。

《论语》是我国古代⽂献中的⼀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化遗产,对我国⼏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化产⽣了巨⼤影响。

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们所效法。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则》。

⼆、朗读课⽂ 1、孔⼦及《论语》资料 强调识记: 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

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公认的世界⽂化名⼈。

政治上,孔⼦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征伐,同情⼈民疾苦,俗话说“孔⽈成仁,孟⽈取义”,就是这个意思。

他的政治主张具有⼀定的开明态度,所以孔⼦学说成为封建⽂化的正统,影响极⼤,被尊为“圣⼈”、“⾄圣”。

教育⽅⾯,他是我国历史上致⼒于教育事业的第⼀⼈,所以也有⼈呼吁要以孔⼦诞⾠为中国教师节。

他⾸创私⼈讲学之风,主张“有教⽆类”(⼀视同仁),因材施教,相传有弟⼦三千,贤⼈七⼗⼆。

《论语》是记录孔⼦及其弟⼦⾔⾏的⼀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也是研究孔⼦思想的主要资料。

从汉朝初年到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年间,《论语》⼀直是学童们的⼀本必读书,影响很⼤,书中有不少语句都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之中。

《论语》五则

《论语》五则

▪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 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 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 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 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 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 观念及教育原则。
▪ 《论语》与《大学》《中 庸》《孟子》并称“四书”。
齐读成诵。
▪ 曾参说:“我每天从多方面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 不是诚实守信了呢?对老师传授的功课,是不是用心复习了呢?”
▪探讨:从这一章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道德、智慧及勇敢的重要性,对我们“三观”形成 的借鉴意义。
▪ 1、结合课文谈谈你对孔子人生观的理解。 ▪ 2、翻译全部选文。
▪探讨:从这一章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道德修养需要长期的学习和锻炼;道德的最高境界 是思想和言行的一致,是发自内心的去遵守道德规 范,而不是违背心意去做;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 能做什么(改变不了什么,决定不了什么)
▪ 颜渊、季路站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为什么不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呢?” ▪ 子路说:“我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穿的衣服,和朋友们共同使用,即使用坏了也不遗
▪探讨:从这一章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做一个人格完备的人,应该要有智慧、克己、勇敢、 知礼等品质。孔子还认为,要见利思义。对我们 “三观”的形成有借鉴意义。
▪ 孔子说:“君子所遵循的三个方面,我都没有做到:仁德的人不忧虑,智慧的人不迷惑, 勇敢的人不惧。”子贡说:“这是老师对自己的描述。”
▪ 子路问怎样才算是人格完备的人。孔子说:“像臧武仲那样有智慧,像孟公绰那样不贪 求,像卞庄子那样勇敢,像冉求那样有才艺,再用礼乐修养来修饰才艺,就可以算个完 人了。”孔子又说:“如今的完人何必要这样呢?见到利益能够想到道义,遇到危险时 肯献出生命,长期处于贫困中也不忘平生的诺言,也就可以算是完人了。”

《论语》教学设计优秀3篇

《论语》教学设计优秀3篇

《论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四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1、理解词句的意思,能把《论语》二则改成两段白话文。

2、正确默写课文。

情感目标:对中国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产生兴趣,由此产生对国家、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词句的意思。

能把《论语》二则改成两段白话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3、逐步理解两则论语的意思。

4、渗透学习要温故而知新,善于思考的行为品质。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导入。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论语一则,谁能给大家背背?(复习导入。

)《论语》是孔子的学生根据对他言行的记载而编写的。

那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论语》中的有关知识,看看这两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二、新授。

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指名读,检查读音。

如:为矣罔殆3、小组互相读,提出不懂得问题。

4、根据学生提出的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注释和自己的理解,小组交流这两则论语的意思。

5、学习汇报。

(指导学生理解第一则论语的意思:温习已经学到的知识,就能得到新的体会、新的'发现,这样的人就可以当老师了。

)6、谁想试着说一说。

7、小组间互相说一说。

8、那这则论语中的一个生字我们能想办法把它记住吗?(指导学生随文识字。

)9、小组自学第二则论语。

10、汇报。

教师指导学生把语言组织完整、准确。

11、着重理解“罔”和“殆”的意思,同时记住这两个字。

(教师相机板书,指导书写。

)12、谁愿意再试着说一说这则论语的意思。

13、和你的小组同学再说一说。

三、指导背诵。

1、自愿背。

2、齐背。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板书:27、《论语》二则温故知新为师学不思罔思不学殆反思:学生理解论语二则的含义之后,觉得自己应该如此好学,背诵较快。

《论语》活动课教学设计5篇

《论语》活动课教学设计5篇

《论语》活动课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 1.积累、理解成语。

2.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

3.培养文言注释能力。

4.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全文。

2.评点《论语》十则内容。

教学难点:深层理解《论语》十则内蕴。

教学时数:4课时。

学习方法:1、诵读法2、评点质疑法第一课时【学习要点】了解孔子及《论语》。

认读《论语》十则,整体感知,析读十则内容。

预习导学:1、搜集关于孔子其人及《论语》的资料2、细读《论语》十则,熟读成诵课堂导学:1、提问关于孔子的资料收集。

(小组汇报,搜集成果)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我国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

政治上:主张仁义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2、提问关于《论语》的资料收集。

(小组汇报,搜集成果)《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_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从汉朝初年到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年间,《论语》一直是学生的一本必读书,影响很大,书中有不少语句都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之中。

3、朗读课文:范读:学生要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同学们正音正字。

全班齐读:感知课文内容,反复诵读4、总结三个通假字:ABC5、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1)领会大意,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表述。

讨论、弄清楚没有注释的词语的意思。

(2)把十则《论语》按照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分类,注意一些句子是兼而有之的。

《论语》十则导学案第二课时学习重点:理解前五则课文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

学习难点:重点字词释义,弄清楚通假字。

学习要点:详细分析,具体探讨,学习前五则内容。

1、第一则: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第三句讲的是()【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翻译()2、第二则:吾:日:三:省:为:谋:忠:交:信:传:习:翻译本则()3、第三则:故:知:可:以:为:总结出这章当中的一个成语()翻译本则()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

《论语》教学设计(精选6篇)

《论语》教学设计(精选6篇)

《论语》教学设计《论语》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论语》教学设计(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能够总结出课文中孔子提出的学习方法和态度,能当堂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指导学生熟读成诵,积累文言字词。

根据注释准确翻译并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结合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并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教学课时1课时课型选用诵读课型教学过程分为三个基本步骤:第一步:读课文,定背诵目标第二步:读课文,找背诵方法第三步:读课文,测背诵效果第一步:读课文,定背诵目标1、结合注释,走进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春秋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被尊为“圣人”。

他首开私人讲学的先河,主张“有教无类”,一改过去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上学的局面,起到了普及文化知识的作用。

他向往西周的“太平盛世”,倡导施行“仁政”。

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删修《春秋》,译注《周易》,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2、初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好语气字音:曰(yuē)说(yuè)愠(yùn)逾(yú)罔(wǎng)殆(dài)好(hào)焉(yān)停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读好语气:教师范读,让学生试读,要求读出语气舒缓,读出韵味。

3、定标——当堂背诵全文。

第二步:读课文,找背诵方法方法一:译文背诵法1、译读课文——同桌讨论,翻译。

要求: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译读全文。

大学语文论语五则教案课件

大学语文论语五则教案课件

课时: 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论语》五则中的核心思想,包括仁、礼、忠、信等儒家伦理观念。

2. 通过对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分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化的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论语》五则中的主要思想内容。

2. 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特点。

教学难点:1. 理解古代文化背景下的伦理观念。

2. 将《论语》中的思想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论语》原著或选段3. 相关背景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以“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为题,引导学生思考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 简要介绍《论语》及其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

二、新课导入- 展示PPT课件,介绍《论语》五则的选段和主要内容。

- 引导学生阅读选段,初步理解其中的思想。

三、课堂讲解1. 《学而篇第一》- 讲解“吾日三省吾身”的含义,引导学生反思自身。

- 分析“尽心,忠心”等词语,强调忠诚的重要性。

2. 《为政篇第二》- 解读孔子的人生阶段论,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目标和价值观。

- 讨论孔子对学习、立身、处世等方面的看法。

3. 《颜渊篇第五》- 分析子路和颜渊的志向,引导学生思考个人理想与道德修养的关系。

- 讲解“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含义,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

四、课堂讨论-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就《论语》五则中的思想进行深入交流。

-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回顾上一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论语》五则的思想。

二、课堂讲解1. 《八佾篇第三》- 讲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

- 分析“在邦无怨,在家无怨”的含义,强调个人在社会和家庭中的责任。

2. 《里仁篇第四》- 解读“仁者爱人”的思想,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

- 讨论仁、义、礼、智、信等儒家伦理观念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国学经典 第二章《论语》五则

国学经典 第二章《论语》五则
我们熟知的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温 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 师焉
强调“克已复礼”: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孔府——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
孔庙——祭祀孔子的祠庙
孔庙——祭祀孔子的祠庙
孔林——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
作为君子,孔子认为其必需的品格有许多, 这里他强调指出了其中的三个方面:仁、智、 勇。
君子品格:
【补充】
14.23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14.26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 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补充】
14.29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 我则不暇。”
14.30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 也。”
【教学目标】 1、熟读五则论语,理解其中的含义。 2、了解儒家的思想核心及《论语》的有关知识, 明确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3、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 4、能熟练背诵相关论语。 【教学重点】 1、了解儒家的经典著作《论语》的有关知识,明 确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2、了解孔子的政治教育思想。 3、能熟练背诵相关论语。 【教学难点】 了解孔子的政治教育思想,能熟练背诵相关论语。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 者。” 【译文】 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 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 《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 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 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 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 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 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本篇共计44篇。其中著名文句有:“见危授命, 见利思义”;“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古之 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不在其位,不谋 其政”;“君子思不出其位”;“君子耻其言而 过其行”;“修己以安百姓”;“仁者不忧,智 者不惑,勇者不惧”。这一篇中所包括的主要内 容有:作为君子必须具备的某些品德;孔子对当 时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所发表的评论;孔子提出 “见利思义”的义利观等。

《论语》教案

《论语》教案

《论语》教案•相关推荐《论语》十则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语》十则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语》教案篇1教材分析: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选文中的十则有的谈求知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修身做人。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读字词、积累文言词汇。

2、翻译、理解课文内容3、整理、积累成语、短语等语言材料。

过程与方法目标:1、诵读2、合作探讨3、培养勤学好问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态度人生修养教学重、难点:揣摩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浅谈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学情分析:语言简练,含义深远,因学生出次接触文言文所以授课过程中老师要精讲,学生要熟记深思牢记。

课前准备:收集有关孔子的有关资料。

教具准备:朗读磁带、幻灯片教学过程:《论语》教案篇2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同学们,我们国家古代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对我国、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天联合国还有他的塑像,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多媒体显示孔子像)(学生回答)对,他就是孔子。

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他关于学习的一些论述,看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关于孔子和《论语》(学生在班上交流自己的预习: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教师明确有关资料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同学们自读课文“阅读提示”,慢读全文。

2.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体会语调。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课文:1、听录音,朗读课文。

2、结合课下注释,串译课文。

3、了解各章大意。

A、“见贤思齐”章:见贤思齐、勇于自省。

B、“三人行”章:择善者而师之。

C、“士不可以不弘毅”章:人必须坚强并且有仁爱之心,并能坚持到底。

论语五则_大学语文_教案

论语五则_大学语文_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论语》中五则经典语句的含义及其背后的儒家思想。

2. 通过对《论语》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

3.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论语》五则经典语句的解读。

2. 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启示。

教学难点:1. 对《论语》中较为深奥语句的理解。

2. 将儒家思想与现代价值观相结合。

教学准备:1. 教材《论语》五则经典语句。

2. 相关背景资料。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论语》及其作者孔子,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学习《论语》五则经典语句1. 阅读教材,引导学生对五则经典语句进行初步理解。

2. 对每则语句进行详细解读,结合背景资料和儒家思想进行分析。

- 第一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第二则:“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可谓好学也已。

”- 第三则:“巧言令色,鲜矣仁。

”- 第四则:“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第五则:“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五则语句的理解和感悟。

2. 各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五则经典语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深入探讨儒家思想1. 分析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2. 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儒家思想对个人和社会的启示。

三、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儒家思想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反思自身,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儒家思想。

四、布置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论语》五则经典语句的学习心得。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情况,了解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论语》五则经典语句的学习心得,评估其对儒家思想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论语五则教案

论语五则教案

论语五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论语》的基本背景和作者。

2.理解《论语》中的五则经典故事。

3.掌握《论语》中的五则故事所传达的道德价值观。

4.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道德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论语》的基本背景和作者《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后人记录孔子言行而成。

其内容包括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五则经典故事2.1. 孔子见南子南子是孔子的一位弟子,他很有才华,但是却不肯向孔子请教。

有一天,孔子主动去拜访南子,南子很惊讶,问孔子为什么要来拜访他。

孔子说:“我听说你很有才华,我想向你请教一些问题。

”南子非常感动,从此开始向孔子请教。

2.2. 孔子见颜回颜回是孔子的一位弟子,他非常聪明,但是却很早就去世了。

有一天,孔子梦见颜回来拜访他,孔子非常高兴,问颜回:“你现在在哪里?”颜回回答:“我在天上。

”孔子问:“你在天上学习什么?”颜回回答:“我在学习仁义道德。

”孔子听了非常感动,从此更加努力地传承儒家思想。

2.3. 孔子见子路子路是孔子的一位弟子,他非常勇敢,但是却不够谦虚。

有一天,孔子问子路:“你觉得自己勇敢吗?”子路回答:“是的,我非常勇敢。

”孔子说:“勇敢是好的,但是要谦虚,不要自大。

”子路听了孔子的话,开始更加谦虚。

2.4. 孔子见子贡子贡是孔子的一位弟子,他非常聪明,但是却不够勤奋。

有一天,孔子问子贡:“你觉得自己聪明吗?”子贡回答:“是的,我非常聪明。

”孔子说:“聪明是好的,但是要勤奋,不要懒惰。

”子贡听了孔子的话,开始更加勤奋。

2.5. 孔子见子夏子夏是孔子的一位弟子,他非常勤奋,但是却不够谦虚。

有一天,孔子问子夏:“你觉得自己勤奋吗?”子夏回答:“是的,我非常勤奋。

”孔子说:“勤奋是好的,但是要谦虚,不要自大。

”子夏听了孔子的话,开始更加谦虚。

3. 五则故事所传达的道德价值观这五则故事都传达了儒家思想中的道德价值观,包括谦虚、勤奋、自律、尊重和感恩等。

《论语》五则教案

《论语》五则教案

《<论语>五则》一、教学目标:1.简要了解孔子和《论语》,并领会这五则语录所阐述的道理。

2.在反复诵读中体味本课简洁而深刻的语言特色。

3.背诵这五则语录。

二、教学重点:1.简要了解孔子和《论语》,并领会这五则语录所阐述的道理。

2.背诵这五则语录。

三、教学难点:在反复诵读中体味本课简洁而深刻的语言特色。

四、教法:分组教学法、课件演示法五、学法:小组讨论法、诵读法六、教学步骤:1、导入在初中,我们曾经学过孔子的《论语十则》,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第一则: 为人处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译文:孔子说:"学习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是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开心的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生气,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吗?" 第二则:为人处事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曾参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第三则:学习方法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知识与体会。

那就可以当老师了。

”第四则:学习方法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得,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让学业陷入困境。

”第五则:学习方法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第六则:学习态度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里仁》) 孔子说:“看见贤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和他一样;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

”第七则:学习态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大学语文论语五则启示教案

大学语文论语五则启示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论语》的背景和主要内容,感受儒家思想。

2. 通过对《论语》五则的解读,引导学生领悟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论语》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 五则《论语》的解读。

教学难点:1. 对五则《论语》的深刻理解。

2. 将《论语》中的哲理应用于实际生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论语》的背景和作者孔子。

2. 引导学生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

二、讲授新课1. 逐句解读五则《论语》:(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 对每则《论语》进行详细解读,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的人生哲理。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五则《论语》的启示,分享自己的看法。

2. 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寻找例子,阐述《论语》的启示。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五则《论语》的启示,强调其人生价值。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论语》启示的作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五则《论语》的掌握程度。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作业心得。

二、课堂讨论1.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互相评价。

2.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文,指出优点和不足。

三、拓展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论语》中的哲理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强调《论语》的启示对人生的指导意义。

2. 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阅读《论语》的其他章节,进一步了解儒家思想。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论语》的背景和主要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五则《论语》的解读和理解能力。

3. 学生将《论语》中的哲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论语》教学设计15篇

《论语》教学设计15篇

《论语》教学设计15篇《论语》教学设计15篇 在教学⼯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编收集整理的《论语》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论语》教学设计1 第⼀课时 教学⽬标 1、了解《论语》和孔⼦,掌握常⽤的⽂⾔词语 2、理解前五则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 3、感受古⼈的思想和智慧,感受我国的优秀传统⽂化 教学重点 理解课⽂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 教学过程 ⼀、导⼊激趣 由《论语》和孔⼦直接导⼊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诵读感知 1、学⽣范读,读毕师⽣评点,明确⽂⾔⽂的朗诵要求 2、教师范读 3、学⽣齐读 三、研读分析 1、“学⽽时习”章 (1)“学”指的是孔门弟⼦要学的功课——诗、书、礼、乐等,学这些科⽬,只懂道理⾏吗? 不⾏,还要“时习之”,“习”是实践,是练习,《〈论语〉⼗则》简案,初中⼀年级语⽂教案《《〈论语〉⼗则》简案》。

拖得太久也不⾏,还要经常、按时练习。

这⾥的“学”与“习”有什么区别? 好⽐游泳,先学道理,然后下⽔,等到学会了,会有什么感觉?(说,⾼兴,同“悦”) (2)“朋”就是朋友,有朋友从远⽅来,为什么会感到快乐呢?(⾃由作答,适当引导与学习联系起来) 孔⼦有门徒三千,来⾃全国各地,来的时间也不⼀样,有早的有晚的,孔⼦这句话是对门徒说的,有什么⽤意? (3)“君⼦”指的什么⼈?孔⼦认为,什么样的⼈才配称作君⼦? (4)这段话都⽤了“不亦……乎”的句式,翻译时要译做“不也……吗” (5)这⼀则谈的是什么问题? 2、“吾⽇三省”章 (1)这段话是谁说的?“曾⼦”是什么⼈? (2)曾⼦说,他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讲了三件事,同学们能把三句话翻译⼀下吗?(有不懂的地⽅可以提出来) (3)学⽣翻译,教师纠正问题 (4)讲述“曾⼦杀彘”的典故,问,这个故事⼤致能照应哪句话?《论语》教学设计2 ⼀、教学⽬标 1、了解相关的⽂学常识 2、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

综合实践公开课《论语》教案

综合实践公开课《论语》教案

综合实践公开课《论语》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论语》,让学生了解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涵,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提升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论语》中的智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道德修养。

二、教学内容1. 《论语》简介:《论语》是儒家经典,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反映了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涵。

2. 重点学习章节:学而、为政、八佾舞、里仁、公冶长等。

3. 主要概念:仁、义、礼、智、信、孝、悌等。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论语》相关章节,了解儒家思想的基本概念。

2. 课堂讲解:教师对《论语》的背景、作者、内容等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

3. 案例分析:挑选《论语》中的经典案例,让学生讨论如何运用儒家智慧解决实际问题。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其融入日常生活。

5. 课堂分享: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大家共同交流学习。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五、教学资源1. 《论语》原著或简化版《论语》读物。

2. 相关注释、解读资料。

3. 网络资源:关于《论语》的讲解、分析、案例等。

六、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让学生选择《论语》中的一个角色,进行角色扮演,体会角色的思想和情感。

2. 论语诗句创作:让学生尝试用现代诗歌的形式,表达对《论语》中某个理念的理解。

3. 论语故事改编:让学生对《论语》中的一个故事进行改编,使其更符合现代社会的背景。

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主动探索儒家思想的内涵。

2. 案例教学:教师选取生活中的案例,结合《论语》中的理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儒家思想。

大学语文论语5则教案

大学语文论语5则教案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论语》中的五则经典语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念,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解读《论语》中的名言,学会欣赏古代文化的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将孔子的思想应用到现代生活中,提升个人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准确理解《论语》五则经典语录的含义,掌握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念。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论语》中的思想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提升个人品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论语》的兴趣,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论语》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五则《论语》语录,结合注释理解句子的大意,对不懂的地方做好标记。

3.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讨论五则《论语》语录的含义,分享彼此的见解,加深对孔子思想的理解。

4.课堂讲解针对五则《论语》语录,进行详细讲解,包括句子结构、关键词语、句意解释等,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

5.案例分析选取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结合《论语》中的思想,分析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孔子及其弟子的观念,提升个人品质。

6.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将《论语》中的思想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提出自己的观点,提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7.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念,提醒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践行。

8.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选取一则《论语》语录,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心得体会,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论语》五则经典语录,让学生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念,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将《论语》中的思想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提升个人品质。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论语》五则教案

《论语》五则教案

《论语》五则教案教案一:《论语》导读教学目标:1.了解《论语》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题。

2.理解《论语》的基本形式和作品结构。

3.掌握《论语》的基本思想和重要观点。

4.培养学生对古代经典文献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复印《论语》的相关章节,供学生阅读和讨论。

3.特制课堂辅助工具,如《论语》的思维导图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师生互动:询问学生对于《论语》的了解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3:作品结构1.学生自读:学生自行阅读教材中的《论语》的作品结构部分。

2.教师讲解:教师对《论语》的基本形式和作品结构进行阐述,如《论语》与其他文献的异同点等。

Step 4:基本思想与重要观点1.学生自读:学生自行阅读教材中的《论语》的基本思想和重要观点。

2.学生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3.教师点拨:教师组织学生合作,互相点拨、分享各自的理解和发现。

4.教师讲解: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汇总和讲解,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论语》的思想。

Step 5:思维导图制作1.学生操作:学生利用特制课堂辅助工具,制作《论语》的思维导图,梳理和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

2.学生展示:学生自愿展示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并进行互相点评和讨论。

Step 6:小结1.回顾与总结:教师结合课堂讨论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回顾与总结。

2.拓展任务: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阅读《论语》的相关章节,撰写读书心得。

教学延伸:1.让学生分组进行文本阅读,针对《论语》中的重要内容进行深入讨论和研究。

2.组织学生进行《论语》的现代释义翻译工作,让学生更能理解和运用其中的思想和观点。

3.布置学生进行《论语》的个人心得写作,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教案二:《论语》中的人生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论语》中的人生观的基本内容和重要观点。

2.理解孔子的人生哲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提高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修订版《论语》五则 教学设计 0214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修订版《论语》五则 教学设计 0214
明确:本文主要包括学习和个人修养两方面的内容。(有的地方内容上有交叉,老师在分析中给学生明确。)
(如果学生有讲得不到位的,可以让其他同学补充,老师点拨补充。)
3.拓展知识:
让学生结合本文的章句,仔细回顾头脑中旧有的《论语》知识,落实自己的感悟,并思考问题:先人的学习方法?应有什么样的学习态度?君子的品质是什么?
2.背诵教过的五则《论语》并尝试默写。
3.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
有的时候教师上课一言堂,担心学生自主学习完不成任务或做不好,教师受累,学生不买账。我把这节课还给了学生,让他们课前查资料,上课时给他们尽情表达的机会,事实证明他们做的很好。教师是课堂的参与者,是配角,而学生才是主导着,是主角。
板书设计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请5个小组分别派一个代表回答;
(生8-12)
这个问题请1-2个学生归纳;
(生13-14):
诚信、成人之美、君子好学。
可请学生尝试着总结。
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积极参与,有效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检查课堂教学是否有效。
六、课堂小结
(3分钟)
先和学生共同回顾这堂课所学的内容:了解了孔子和《论语》的大概情况,还附带赠送了“四书五经”这个知识点,合作探究学习了《论语》五则,落实了这五则的字词。
七、布置作业
(2分钟)
1.整体本课的分类式学习笔记,内容包括:文化常识(作家作品)、成语、名言警句、重点语句、疑难点。可以尝试在预习下节课内容的时候,把这个笔记也做进去。
(师生互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五则》
一、教学目标:
1.简要了解孔子和《论语》,并领会这五则语录所阐述的道理。

2.在反复诵读中体味本课简洁而深刻的语言特色。

3.背诵这五则语录。

二、教学重点:
1.简要了解孔子和《论语》,并领会这五则语录所阐述的道理。

2.背诵这五则语录。

三、教学难点:
在反复诵读中体味本课简洁而深刻的语言特色。

四、教法:
分组教学法、课件演示法
五、学法:
小组讨论法、诵读法
六、教学步骤:
1、导入
在初中,我们曾经学过孔子的《论语十则》,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第一则: 为人处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文:孔子说:"学习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是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开心的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生气,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吗?" 第二则:为人处事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曾参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第三则:学习方法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知识与体会。

那就可以当老师了。

”第四则:学习方法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得,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让学业陷入困境。

”第五则:学习方法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第六则:学习态度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孔子说:“看见贤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和他一样;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

”第七则:学习态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短处自己也有,就要改正自己与他们一样的习惯。

" 第八则:怎样做人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曾参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道路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第九则:怎样做人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孔子说:"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落的。

" 第十则:怎样做人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不要强行于别人身上。


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第二则是学习方法,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

第三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对知识的必要性。

第四则是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第五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

第六则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思想修养。

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第七则是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第八则是个人修养,强调怀有抱负就该有坚毅的意志。

第九则是学习态度,强调要惜时而学。

第十则是个人修养,强调要学会换位思考。

2、作者简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有“万世师表”之称。

孔子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称为“六书”。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3、《论语》简介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其语言简洁,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论语》首创语录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

《论语》一书比较真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现在通行的《论语》为20篇。

《论语》篇章排列在内容上没有必然联系,各自独立成篇。

它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哲学、经济、政治、伦理、美学、文学、音乐、道德等方面的言论。

4、生字注音
人之所恶.()吾十有.()五颠沛
..()必于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理解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2、教师检查学生朗读情况(指名分则读、齐读)
3、学生结合文下注释、小组讨论理解课文内容对不懂的地方,教师巡回予以指导,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4、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小组学习结果。

强调重点字词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行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君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小人:见识肤浅的人。

食:shí饮食。

①吃,废寝忘食(名作动)②吃的东西,强兵足食“敏于事”,“慎于言”是状语后置。

“敏于事而.慎于言”中的“而”字表示并列关系。

就:靠近,跟从。

正:使动用法,使······正,纠正。

而:⑴转折关系,“然而”、“可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要怎样来理解“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与“好学”的关系。

请同学先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

一般来说,好学的人不会追求过高的物质享受。

一味追求物质生活享受、懒惰而又夸夸其谈的人,不可能是好学者。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

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评析】这一则,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

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

事实上并非如此。

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

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

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

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够独立做事情,四十岁不糊涂,五十岁就预知天气变化,六十岁时需要侧而听别人说话,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却又不超出规矩。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知道学习却不思考,就会因为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知道思考却不去学习,就会对所有事情一知半解,不懂装懂。


子曰:“小子何莫学《诗》乎?《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呢?学《诗》可以激发志气,可以观察天地万物及人间的盛衰与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群的必要,可以使人懂得怎样去讽谏上级。

近可以用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主;还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6、品读课文
(1).请同学们再次朗读全文,说说这五则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主要思想。

(2)、教师小结:
前两则主要论述人的物欲与仁德,满足物欲要取之有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三四则强调人的阅历很重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将学与思结合起来。

最后谈“学诗”的重要性,换句话说就是强调文学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7、课外积累
1、观看于丹讲《论语》视频。

2、阅读《论语》,积累孔子语录
8、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论语>五则》是有关修养和学习方面的论述,通过“君子”和“小人”在学习和修养上的对比区别,突出地阐述了儒家圣人孔子关于修养和学习上的观点,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启示和警示。

9、作业
1、抄写并背诵《<论语>五则》。

2、完成课后练习。

3、建议部分学生写一篇读《论语》心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