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金融_研究进展及分析框架
能源金融_内涵及需要研究的问题
收稿日期:2008-06-05 作者简介:刘传哲(1964—),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副院长,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研究所所长。
能源金融:内涵及需要研究的问题刘传哲,何凌云,王艳丽,何丽娜(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摘 要:论文在对能源金融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就能源金融领域研究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思路进行了分析。
笔者认为,目前我国能源金融的研究应从三个方面开展。
一是研究能源产业金融安全及风险防范机制与管理方法;二是研究能源产业自主创新金融措施和政策保障体系;三是研究成立专业性的能源金融机构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经营管理模式。
关键词:能源金融;能源金融风险;能源银行中图分类号:F8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05X (2008)03-0059-04一、引 言能源和金融是经济发展中的两大核心问题。
能源是现代经济运行的基本动力,而金融全面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研究将两者结合起来的“能源金融”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伴随着社会进步和政治经济的发展,能源金融一体化也逐渐成为了全球经济的普遍现象,而能源发展的资金需求,也带来了能源金融的发展良机。
从我国的现状来看,我国能源产业发展进入新的战略转型期,能源产业技术升级主要靠大量的资本投入在支撑,能源金融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从世界范围看,随着我国能源发展“走出去”战略的稳步推进,对外能源合作会更加广泛深入,能源企业的发展战略问题也成为了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
2007年5月10日,以“能源金融创新与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能源金融论坛”举行,许多专家学者就我国能源金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二、能源金融的内涵及理论基础对于“能源金融(Energy Finance)”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义。
佘升翔、马超群等指出:按照系统学的观点,能源金融是传统金融体系与能源系统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形成的新的金融系统[1]。
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风险分析及相关建议
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风险分析及相关建议1. 引言1.1 绿色金融的重要性绿色金融是指将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融合在一起的金融体系。
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显的情况下,绿色金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绿色金融可以有效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金融体系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而绿色金融的出现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制。
绿色金融可以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问题。
作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绿色金融体系的建立可以有效地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和推广,推动可再生能源、清洁生产等绿色产业迅速壮大,从而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双赢。
绿色金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可以为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支持,也可以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1.2 绿色金融体系的发展现状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目前,我国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基本建立,各类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绿色金融市场逐渐兴起。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措施,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持。
各大金融机构也纷纷加大绿色金融业务的拓展力度,积极参与绿色项目的融资支持。
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绿色金融市场需求不足,部分投资者对绿色金融产品认知不足,导致供需不平衡;二是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尚不完善,规范化水平有待提高,影响了绿色金融产品的发展和流通;三是绿色金融风险管理不足,部分绿色项目存在环境风险和市场风险,容易造成资金损失。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仍需要不断完善政策环境、加快推进标准制定和提高风险管控水平。
只有在政府、金融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绿色金融体系才能更好地发展,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本文旨在对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通过深入探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的不完善、绿色金融市场需求不足、以及绿色金融风险管理不足等问题,以期为完善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新能源项目投融资模式研究
新能源项目投融资模式研究目录一、新能源项目投融资模式研究概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4)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二、新能源项目投融资模式理论基础 (6)2.1 新能源项目特点与分类 (7)2.2 项目投资决策与风险评估 (8)2.3 项目融资渠道与融资方式 (10)三、新能源项目投融资模式案例分析 (11)3.1 光伏发电项目投融资模式 (13)3.2 风能发电项目投融资模式 (15)3.3 核能发电项目投融资模式 (16)3.4 生物质能发电项目投融资模式 (17)3.5 海洋能发电项目投融资模式 (19)四、新能源项目投融资模式比较分析 (21)4.1 不同类型新能源项目的投融资模式比较 (22)4.2 不同地区新能源项目的投融资模式比较 (24)4.3 不同政策环境下的投融资模式比较 (25)五、新能源项目投融资模式优化建议 (26)5.1 完善政策体系,引导市场健康发展 (27)5.2 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 (29)5.3 强化风险管理,保障项目可持续发展 (29)5.4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 (31)六、结论与展望 (32)6.1 研究结论总结 (33)6.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与建议 (34)一、新能源项目投融资模式研究概述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新能源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新能源项目的投融资模式一直是制约其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将对新能源项目的投融资模式进行研究,以期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新能源项目投融资模式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新能源项目的投资需求、资金来源、融资渠道以及投资回报等方面,从而为新能源项目的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投融资策略。
本研究还将对新能源项目投融资模式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实践指导。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运用现代金融学、项目管理等理论,结合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实际情况,对新能源项目的投融资模式进行深入探讨。
2024年全球绿色金融投资趋势研究
研究背景与意义
01
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全球绿色金融投资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手段,通过
引导资金流向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项目,有助于减缓全球变暖、保
护生态环境。
02
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绿色金融投资不仅有助于环境保护,还能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通
过对清洁能源、绿色建筑、可持续交通等领域的投资,可以推动绿色产
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涌现
为满足投资者对绿色投资的需求,金融机构不断推出创新的绿色金融 产品和服务,如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
绿色金融政策环境不断完善
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纷纷出台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如提供税收 优惠、设立绿色投资银行、推动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等。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深入研究绿色金融与经济 增长的关系
XX
PART 06
绿色金融投资实践与案例 分析
REPORTING
国际绿色金融投资实践
绿色债券发行
国际金融机构和企业纷纷发行绿色债券,为可再 生能源、低碳交通等绿色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绿色基金设立
各国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设立绿色基金,专门 用于支持绿色产业和绿色技术的发展。
绿色保险产品创新
保险公司推出绿色保险产品,为绿色项目提供风 险保障,促进绿色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绿色基金市场发展趋势
绿色基金市场是绿色金融市场的新兴领域,未来将继续保 持快速增长。同时,绿色基金的投资策略和投资组合将不 断优化,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投资选择。
XX
PART 04
2024年全球绿色金融投 资趋势预测
REPORTING
投资规模与增长速度预测
总体投资规模
根据当前趋势和预测模型,2024年全球绿色金融投资规模有望达到数万亿美元。
能源金融
能源金融能源金融(Energy Finance)什么是能源金融能源金融是通过能源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整合,实现能源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不断优化聚合,从而促进能源产业与金融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一系列金融活动。
能源金融分析框架[1]能源和金融是相互联系的两大问题,可以说能源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金融问题,二者存在很大的互动。
从关联性上看,能源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将极大地刺激经济的发展,能源产业也成为了金融业利润的主要来源之一;而金融业的支持,又反过来促进了能源产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研究能源金融问题即是要明确两大产业的关联机理,最终使得两大产业内各自独立的经济组织因同类资源共享或异类资源互补(主要是后者)促进产业内、外部直接或间接的资源配置效率改进,推动产业共同发展。
基于此,本文认为,“能源金融”的系统性研究应涵盖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研究金融支持能源以及能源产业作为金融产业利润来源而构成的机制中,金融信息通过能源产业向实体经济的传导,以及能源产业信息对金融产业的影响机理;二是基于两大产业的正向关联性研究金融支持能源的路径;三是基于两大产业的负向关联性,研究能源金融安全,包括能源金融的产业风险传染性及风险的预警和控制体系;四是研究促进两大产业共生的金融生态和能源战略以及其它能源金融政策((见图1)。
(一)能源产业与金融产业的关联机理理论上讲,能源产业和金融产业存在相互作用的两条通路,这两条通路在不同的条件下会产生两种结果,这两种结果成为能源产业发展目标和所要控制的重点问题。
1.在合适的经济环境和条件下,能源和金融产业相互促进。
金融支持能源发展,同时获取利润,并在这个过程中有效防范风险,这也是能源金融发展的目标。
在这个互动发展的过程中,能源产业发展促进了金融业的创新与合作,也产生了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这种需求又使金融业面临对能源产业发展支持力度、金融服务方式、金融产品乃至整个金融市场面向能源产业创新等诸多问题,并最终促进两大产业的协调发展。
国际能源市场金融化综述(全文)
国际能源市场金融化综述1国际能源市场的金融化趋势金融化是指国际经济活动日益以金融活动为中心,以金融关系为纽带,以金融政策为协调工具,从而把金融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来推动世界各国经济进展的过程与趋势。
20XX年美国次贷危机、2020—20XX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发生,经济和政治的不确定性导致全球股票市场波动剧烈。
这个时期股市之间的联动增强和连锁反应鼓舞投资者再次使用大宗商品来规避风险,同时决策者实施健全和严格的规定以幸免对商品和金融资产造成不良影响。
大宗商品金融化导致商品指数基金将巨量的资本投资在商品期货市场,通过扩大资产组合来分散风险。
伴随着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的上升,各种商品指数基金投资额迅速膨胀。
从20XX年到20XX年,购买商品指数相关衍生品的总价值由150亿美元增长到2000亿美元。
然而指数投资作为金融投机的形式,会引起不必要的能源和食品价格的上涨,从而导致过度的价格波动。
金融商品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的投机投资造成了“商品泡沫”,使得商品价格高于其基本价值。
大宗商品资产中,能源产品(主要是石油、与石油相关的天然气等)是关系到全球经济命脉的重要资源性商品,能源金融市场的产品从传统型能源产品为基本标的迅速向低碳金融、可再生能源的相关领域扩展,能源金融衍生品市场得到快速进展,一系列衍生工具的出现实现了能源市场多元化的投资战略。
Fttouh发现,在20XX年以后石油市场的投机和金融化引起石油现货价格的波动。
Irwin和Snders发现,被动的指数商品投资引起商品期货价格的巨大泡沫。
Henderson认为,金融机构的行为和对商品的需求,对商品期货市场价格形成有显著影响。
从政策导一直看,对能源市场金融化存在以下争论:商品期货市场结构变化与非商业参与者的交易;投机的作用;短期波动的影响;非能源商品价格和石油价格之间的联系;价格发现和风险治理活动对期货市场潜在的破坏性影响。
20XX年,第二届ZG金融国际研讨会上讨论了关于能源和金融共同合作的问题,其理论基础是:随着环境、能源以及商品衍生市场的快速增长,能源与金融的相互作用已成为一个关键问题,能源商品越来越接近金融商品。
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的理论框架与交叉研究
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的理论框架与交叉研究低碳经济是指以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模式。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低碳经济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探索低碳经济发展路径时,建立一个合理的理论框架和进行交叉研究变得至关重要。
低碳经济的理论框架可以从不同维度进行构建,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环境科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研究。
下面将从这几个维度来分析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的理论框架及其交叉研究。
首先,经济学在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的探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经济学可以通过成本效益分析、经济增长模型和市场机制等方法,研究低碳技术的经济可行性、推动低碳转型的激励机制以及低碳经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例如,通过建立完善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可以通过经济手段调控碳排放,促进企业和机构转向低碳发展。
此外,经济学还可以提供绿色金融的理论和工具,支持低碳项目的融资和发展。
其次,政治学对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的研究也至关重要。
政治学可以分析政策制定者、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各方面对低碳经济的态度和决策,研究政策的引导作用和政府的治理能力。
政治学研究可以帮助理解低碳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挑战和机遇,进而促进政策的有效落地。
同时,政治学的研究还可以分析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对低碳经济的推动作用,为国际合作提供政治支持。
环境科学在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的揭示中也起到关键作用。
环境科学可以从能源、气候变化、生态保护等方面,研究和评估低碳经济对环境的影响和环境对低碳经济的限制。
环境科学可以使用模型和数据分析,评估低碳技术的整体环境效益,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环境科学还可以研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低碳经济的融合,提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社会学对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学可以从社会文化、社会结构和社会行为等方面,研究低碳经济的社会接受度、公众意识和行为改变。
社会学可以探讨社会对低碳理念的认知和支持,研究社会变迁对低碳经济转型的影响,以及低碳经济对不同社会群体的影响和适应。
我国发展零碳金融的挑战与机遇
我国发展零碳金融的挑战与机遇目录一、内容概览 (2)1.1 背景介绍 (2)1.2 研究意义 (3)二、零碳金融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4)2.1 零碳金融的定义 (6)2.2 全球零碳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 (6)2.3 我国零碳金融的发展现状 (8)三、我国发展零碳金融的挑战 (9)3.1 政策法规不完善 (10)3.2 技术水平有限 (11)3.3 市场认知度不足 (12)3.4 资金投入不足 (13)四、我国发展零碳金融的机遇 (14)4.1 政策支持 (15)4.2 技术创新 (17)4.3 市场需求 (18)4.4 国际合作 (19)五、我国发展零碳金融的策略建议 (21)5.1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22)5.2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 (23)5.3 提高市场认知度和参与度 (24)5.4 增加资金投入力度 (25)六、结论 (26)6.1 研究成果总结 (27)6.2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28)一、内容概览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肩负着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责任。
零碳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旨在通过投资和融资活动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碳排放成本。
本文将分析我国发展零碳金融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期为我国零碳金融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1.1 背景介绍在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零碳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业态,正逐渐成为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国际社会对低碳、零碳理念的日益重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和碳减排的巨大压力。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推动绿色金融创新,努力构建绿色金融体系。
在此背景下,零碳金融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广泛关注与重视。
能源金融(第2版)
能源金融 ( 第2 版)
者: 林 伯 强 ,黄 光 晓 著
出 版 社: 清 华 大学 出版 社
O1 4-0 2-01 出版 时 间 : 2 I S t 3 N : 9 7 87 5 0 25 4 5 64 0
许擅 自 把 网络上有著作权的作品、远程资源 、纸质作品转 化到 自己的图书馆 网络信息资源融合系统或融合器里 ,避
网络信息资源融合器 ,是展示图书馆综合水平和提供优 质
服 务 途径 之 一 。为 此 ,在 建 设过 程 中 ,要 格 外 重视 适 用性
问题 ,只有从我校实际出发 ,根据我校学生、教师情报信
息 掌 握水 平 、信 息需 求愿 景 以 及学 校 各 个院 系 、科 研 机构 的 学 术领 域 进行 科 学 规 划 ,制定 并 建设 出适 用性 较 高 的高 校 图书馆 网络 信 息资 源 融合 体 系或 网络 信息 资 源融 合 器 , 满 足 师生情 报 信息 需 求 。 3 . 3 知识 产 权 问题 高 校 图书 馆 网络 信 息 资 源融 合 一旦 开 展 ,首 先 遇 到的
4 结语
总而 言之 ,高校 图书馆 网络 信 息资 源 融合 是 一 项头 绪 繁 多 、综 合 系统 、重 叠交 叉 的跨 学 科 工程 ,必 须 拥 有先 进
作 为 能源 金 融 的教 材 , 《 能源 经 济 学 教 科 书 系列 :能 源金
融 ( 第2 版 )》全 面地 介绍 了全球能源金融领域发展 的现状 与
林伯 强 著名能源经济学家 。1 9 9 0 年6 月获美 国加利福尼 亚大学经济学博 士学位 :1 9 9 3 年5 月至2 0 0 6 年6 月任亚洲开发银 行 ( A D B )主任能源经济 学家:2 0 0 6 年6 月 至 今 任 厦 门大 学 中 国能源经济研究 中心主任 , 长江学者 ”特聘教授 ,博士生导
2023年度中金公司ficc研究框架
一、引言2023年已经到来,对于中金公司来说,作为国内领先的金融机构之一,其研究框架在当前市场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特别是在FICC(固定收益、货币和大宗商品)领域,中金公司一直以其深入的研究和精准的预测著称。
本文将对中金公司2023年度FICC研究框架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和参考。
二、固定收益固定收益在2023年的研究框架中依然占据重要地位。
中金公司将继续关注国内外债市和利率市场的走势,重点关注政策对债市的影响以及利率市场的变化。
中金公司将会对不同类型债券的信用风险进行深入研究,特别关注高收益债和地方债的风险情况。
在固定收益领域,中金公司将继续秉持“稳健、深入、务实”的研究理念,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投资建议。
三、货币2023年,随着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的不确定性增加,货币市场将面临更多挑战。
中金公司将深入研究全球主要货币的走势及其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分析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对人民币的影响。
中金公司将针对央行货币政策及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整进行研究,分析其对市场投资的影响。
中金公司将秉持“洞察、分析、预测”的研究精神,为客户提供全面的货币市场分析。
四、大宗商品2023年,在全球经济复苏的推动下,大宗商品市场将面临独特的机遇和挑战。
中金公司将继续关注全球大宗商品的供需格局和价格走势,特别关注能源、金属和农产品市场的变化。
在大宗商品研究方面,中金公司将深入分析全球经济走势对各类大宗商品的影响,预测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
中金公司将积极拓展商品衍生品研究,提供更多的投资工具和策略。
五、总结中金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金融机构,在2023年度FICC研究框架中将继续深入研究固定收益、货币和大宗商品市场,为客户提供精准的市场预测和投资建议。
中金公司将坚持研究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为客户创造更大的投资价值。
期待中金公司在FICC领域取得更多的成绩,为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2023年已经过去了一半,对于中金公司来说,在FICC领域的研究工作依然非常重要。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转型金融发展分析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转型金融发展分析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形成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导致气候变化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峻风险之一。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高韧性经济体,实现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和谐共生已经成为各国的发展目标与共识,“转型金融”概念也在这样的需求背景下应运而生。
本文将阐述发展“转型金融”的必要性,介绍“转型金融”的相关概念,梳理相关政策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并进一步为我国“绿色金融”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一、转型金融的提出背景气候风险将对经济社会形成较大冲击,因此30・60目标下重点用能行业有序转型需求迫切。
我国原有的绿色金融着眼于绿色企业的融资需求,而转型金融可作为绿色金融的延伸,有助于拓宽企业转型融资渠道。
(一)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带来冲击气候风险是由气候变化产生的不确定性及其造成的影响,分为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
物理风险是指极端候带来的环境事件(如海平面上升、热带风暴、洪涝、干旱、森林火灾、热浪等自然灾害)造成的资产价值损失,并传导至金融系统。
SternReview的环境经济报告中指出“5-6摄氏度左右的气候变暖将会导致近10%左右的GDP 损失。
气候的变化会影响人均消费量。
”、“美国185OS研究表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GDP也有着紧密联系。
预测在2050年,每550Pm 的C排放的减少匹配了1%GDP的变化。
”转型风险指的是,为了应对气候风险,从原有经济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未知收益或损失。
首先,国家会从政策层面限制碳排放量。
一是设立碳税、资源税、碳交易市场以及其他针对性的税费,二是制定相关环境法律法规,由国家司法体系强制执行对于违法污染行为的处罚。
政策导致的企业成本上升是经营风险的一大来源。
例如根据中财大环境压力测试研究成果,碳价上升的风险会导致沪深300指数的收益率下降。
其次,技术的进步和不可再生资源的衰竭是转型风险的另一方面。
新型能源的发展使得资源使用成本降低,高污染能源的消耗量得以下降,并可以逐步淘汰环境经济效率低下的技术。
新能源汽车产业金融支持效应研究
新能源汽车产业金融支持效应研究目录一、内容概述 (2)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1.2 研究目的与问题 (3)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2.1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7)2.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8)2.3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环境分析 (10)三、新能源汽车产业金融支持现状分析 (11)3.1 金融支持政策综述 (12)3.2 金融支持方式分析 (13)3.3 金融支持与产业发展相关性分析 (15)四、新能源汽车产业金融支持效应实证研究 (16)4.1 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17)4.2 实证分析结果 (18)4.3 结果讨论 (19)五、新能源汽车产业金融支持优化建议 (21)5.1 完善金融支持政策体系 (22)5.2 创新金融支持方式 (23)5.3 加强金融风险防范 (24)六、结论与展望 (25)6.1 研究总结 (26)6.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28)一、内容概述本文档的核心内容是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金融支持效应的研究。
在当前全球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正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在这一进程中,金融支持效应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对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旨在深入剖析金融支持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所产生的具体效应,为政策制定者、金融机构以及产业界提供决策参考。
本文将首先介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阐述其在全球能源转型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分析金融支持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包括政策扶持、资本市场融资、金融机构信贷支持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研究金融支持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具体效应,探讨其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机制。
提出优化金融支持效应的政策建议,旨在更好地发挥金融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能源转型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来自地方性商业银行的经验证据
摘要:能源转型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利用新能源示范城市政策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倾向匹配双重差分模型(PSM -DID )考察能源转型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
研究发现,能源转型提高了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且相较于银行信用风险而言,能源转型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影响时效更长。
进一步分析表明,能源转型对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会受到地区资源禀赋和技术进步的影响。
因此,商业银行应积极关注能源转型风险,完善和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尤为重要。
关键词:能源转型;银行风险承担;气候风险;地方性商业银行文章编号:1003-4625(2023)12-0067-15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张庆君,杨炎明(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天津300222)收稿日期:2023-08-16作者简介:张庆君(1974—),男,辽宁大连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货币银行与公司金融;杨炎明(2000—),男,湖北鄂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绿色金融与银行风险。
能源转型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来自地方性商业银行的经验证据一、引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发展构成了较大威胁。
一项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预测表明,在不久的将来,地球上的热带雨林或两极冰川将会很快走向消亡,并且这种变化是非线性的[1-2]。
为避免这种后果,《巴黎协定》指出将全球温度升高幅度稳定在高于工业化前水平的2℃以下,并明确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方向[3]。
欧洲一些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能源转型的政策,例如欧洲提出的“能源城市奖”政策,欧盟的“市长盟约行动”等。
能源转型属于环境规制的范畴,具有引导性和约束性。
目前有关能源转型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存在两种假说:“限制假说”和“波特假说”。
“限制假说”认为低碳转型作为一种环境规制手段,会增加企业进行污染控制的成本,对企业的创新和产出产生不利影响,负面效应大于正面效应[4];而“波特假说”则认为环境规制手段可以引发清洁技术的创新效应,从而使生产过程更加高效环保,所实现的成本节约足以补偿因转型所带来的合规成本和创新成本[5]。
我国碳金融体系构建的难点及解决对策分析
收稿 日期 :2 1- 8 5 0 0 0 —1 作 者简介 :李凯风(9 0 ) 17 一 ,男,吉林磐石人 ,中国矿 业大学管理 学院金 融工程与风 险管理研 究所博 士研 究生 ,研 究方向为能源金融 、财 务金融 、金 融风险管理。
融机构 如何支持低碳 经济发展 的问题 ,更 是一个新 的金融 体系构 建的问题 ,如果不抓 住“ 碳金 融体系 ” 这个关键 ,忽
视碳交 易定 价权和碳商 品计 价结算货 币主导权 这一核心 , 就会在新一 轮国际货 币体系重构 巾失去主导地 位 。因此 , 本文重点探 讨如何 构建和完 善我 国的“ 碳金融体 系” ,以确
李 凯 风
( 中国矿业大 学 管理学 院,江苏 徐 9 2 1 1) ’ 2 16 z , l 摘 要 :中国碳金 融的发展 与建 设是一 个 系统 工程 ,必须从 系统 学的 高度把碳 金 融体 系的建立 与完善放到
国 家战 略 发 展 的层 次 ,从 碳 金 融 环 境 体 系、 碳 金 融 调 控 体 系 、碳 金 融 监 管 体 系 、碳 金 融 组 织 体 系、碳 金 融
经 济 投 融 资 活 动 ,或 称 碳 融 资 和 碳 物 质 买 卖 ,亦 即 服 务 于
算货 币方面 已经 占据优势 ,业 务领域 涵盖 新能源 和清洁技
术投融 资 、碳市场 交易 、碳 金融衍生产 品和碳金融 风险管
理 等 。 而 国 内“ 金 融 ” 究 起 步 较 晚 ,发 展 相 对 滞 后 。 更 碳 研
第2 卷 第2 7 2期
21年 1月 00 1
科
技
进
步
与
对
策
V .7N O2 1 .2 2 NO . 0l V2 0
能源行业政策与市场分析
能源行业政策与市场分析第1章能源行业概述 (3)1.1 能源分类与特性 (3)1.2 能源行业的重要性 (3)1.3 世界能源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4)第2章我国能源政策体系 (4)2.1 能源政策发展历程 (4)2.2 现行能源政策框架 (5)2.3 政策制定与实施机制 (5)第3章能源市场结构分析 (6)3.1 市场主体与市场层级 (6)3.1.1 市场主体分类 (6)3.1.2 市场层级结构 (6)3.2 市场竞争格局 (6)3.2.1 竞争格局特点 (6)3.2.2 竞争态势分析 (6)3.3 市场监管与调控 (6)3.3.1 监管政策体系 (6)3.3.2 调控手段与措施 (6)3.3.3 政策影响分析 (7)第4章传统能源行业分析 (7)4.1 煤炭行业 (7)4.1.1 市场现状 (7)4.1.2 政策影响 (7)4.1.3 发展趋势 (7)4.2 石油行业 (7)4.2.1 市场现状 (7)4.2.2 政策影响 (7)4.2.3 发展趋势 (8)4.3 天然气行业 (8)4.3.1 市场现状 (8)4.3.2 政策影响 (8)4.3.3 发展趋势 (8)第5章新能源行业分析 (8)5.1 电力行业 (8)5.1.1 市场概况 (8)5.1.2 政策环境 (8)5.1.3 技术进展 (8)5.2 核能行业 (9)5.2.1 市场概况 (9)5.2.2 政策环境 (9)5.2.3 技术进展 (9)5.3 可再生能源行业 (9)5.3.1 市场概况 (9)5.3.2 政策环境 (9)5.3.3 技术进展 (9)5.3.4 市场前景 (9)第6章能源产业政策分析 (9)6.1 产业政策目标与手段 (9)6.1.1 政策手段 (9)6.1.2 技术手段 (10)6.2 产业政策对市场的影响 (10)6.2.1 市场供需 (10)6.2.2 市场竞争 (10)6.2.3 价格机制 (10)6.2.4 投资环境 (10)6.3 典型产业政策案例解析 (10)6.3.1 煤炭行业去产能政策 (10)6.3.2 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 (10)6.3.3 能源体制改革 (11)6.3.4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11)第7章能源市场改革与发展 (11)7.1 市场化改革进程 (11)7.2 改革对市场格局的影响 (11)7.3 未来改革方向与挑战 (12)第8章能源对外合作与贸易 (13)8.1 国际能源合作概述 (13)8.1.1 背景与意义 (13)8.1.2 形式与领域 (13)8.1.3 发展趋势 (13)8.2 我国能源贸易现状与趋势 (13)8.2.1 现状 (13)8.2.2 特点 (13)8.2.3 发展趋势 (14)8.3 能源合作与贸易政策分析 (14)8.3.1 政策体系 (14)8.3.2 政策目标 (14)8.3.3 政策措施 (14)第9章能源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14)9.1 科技创新对能源行业的影响 (14)9.2 我国能源科技政策与产业现状 (14)9.3 产业升级路径与政策建议 (15)第10章能源行业未来展望与政策建议 (15)10.1 全球能源行业发展趋势 (15)10.1.1 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 (15)10.1.2 能源消费结构优化 (15)10.1.3 能源互联网与智能化发展 (15)10.2 我国能源行业前景分析 (16)10.2.1 能源需求持续增长 (16)10.2.2 可再生能源发展潜力巨大 (16)10.2.3 能源体制改革深化 (16)10.3 政策建议与措施 (16)10.3.1 完善能源政策体系 (16)10.3.2 加强能源技术创新 (16)10.3.3 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 (16)10.3.4 加强能源国际合作 (16)10.3.5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16)10.3.6 强化能源安全监管 (16)第1章能源行业概述1.1 能源分类与特性能源作为支撑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其分类与特性对于理解能源行业。
世界能源金融的发展趋势与我国的能源金融策略
世界能源金融的发展趋势与我国的能源金融策略秦领【摘要】文章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新政”进行了考察.通过将这一新的制度框架与我国过去的地方债管理制度、与日本的管理制度进行比较,发现我国地方债管理新制度是一种行政控制下的市场约束型制度,与过去简单的行政控制制度相比更加完善,转变成规范的行政控制,中央政府控制债务发行总规模和利率;与日本的行政控制型的制度相比,我国的地方债务管理制度在募集资金方面更趋向于市场化,债务风险更易于分散化,但是风险监督体系、预警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期刊名称】《财会研究》【年(卷),期】2016(000)004【总页数】3页(P65-67)【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作者】秦领【作者单位】兰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10.2能源是关系全球经济和金融命脉的重要资源性商品。
随着全球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能源金融发展迅猛,能源市场不仅成为金融市场的一部分,而且成为世界大国实现金融战略意图的武器。
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能源金融化却明显不足,在国际博弈中处于不利地位。
本文在分析全球能源金融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我国能源金融的策略选择。
(一)能源的金融属性日益增强,且呈现出过度金融化的趋势能源金融由来已久。
早在1886年,世界最早的煤炭交易所就已开始运用远期合约等金融工具对煤炭交易进行风险管理和市场运作。
20世纪70年代,随着两次石油危机的爆发,石油期货相应产生,并在随后的30多年中发展成为全球交易量和交易额最大的商品期货交易品种。
尤其引起关注的是,围绕能源资源创造的期货、掉期、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其交易量大幅度超过了实物的产量。
以石油为例,从1995-2012年,全世界原油的消耗量增长不到2倍,而原油期货的交易量增长了将近17倍,远远超过现货市场的供需规模(见图1)。
此外,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统计,2005年在交易所交易的铜的期货、期权合约规模相当于其全球产量36.1倍。
新能源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
监管政策的主要内容
监管机构:负责对新能源金融业务 进行监管的机构
监管内容:新能源金融业务的风险 控制、资金流向、投资回报等方面 的监管要求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监管对象:新能源金融业务的参与 主体,如金融机构、项目方等
监管方式:采取现场检查和非现场 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 对新能源金融业务进行检查和评估
的发展。
添加标题
在这一阶段,金融机 构开始涉足新能源产 业,为新能源项目提 供贷款和融资支持, 新能源金融业务逐渐
兴起。
添加标题
起步阶段的新能源金 融业务主要集中在太 阳能和风能领域,这 些领域的技术和产业 逐渐成熟,成为新能 源金融的主要投资方
向。
添加标题
在这一阶段,新能源 金融的发展还面临着 许多挑战,如技术不 成熟、政策支持不足、 市场接受度不高等问
新能源金融的市 场分析
市场规模
全球新能源金融市场规模持续 增长
中国新能源金融市场规模居全 球前列
新能源金融市场投资额逐年增 加
新能源金融市场未来发展潜力 巨大
市场结构
新能源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包括金融机构、新能源企业、政府机构等 市场细分:按照新能源类型、产业链环节、应用领域等进行划分 竞争格局:主要企业的市场份额、竞争优劣势分析 发展趋势:未来几年新能源金融市场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创新发展阶段
新能源金融的 兴起
金融机构的积 极参与
政策支持与市 场需求的推动
技术创新与业 务模式的变革
新能源金融的主 要产品
新能源债券
定义:新能源债券是专门为新能源项目融资而发行的债券 目的:为新能源项目提供低成本、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 投资者: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 市场规模: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新能源债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卷第5期2009年9月T he Journal o f G angdong U n i vers ity o f F i nanceVo.l 24,N o .5Sep .2009 能源金融:研究进展及分析框架何凌云 刘传哲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研究所,江苏徐州221116摘 要:能源金融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
对国内外能源金融与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后得出一个有关能源金融的研究框架,即能源金融研究应该从能源产业与金融产业的关联机理、金融支持能源产业的路径、能源金融风险控制、能源金融政策等层面展开,反映在实践中是要建立能源与金融的产业共生机制。
关键词:能源金融;能源金融风险;能源金融安全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1625(2009)05 0088 11收稿日期:2009 06 28基金项目:中国矿业大学 211工程 研究基地项目;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08W 01)。
作者简介:何凌云(1982 ),女,甘肃陇西人,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能源金融、货币政策与管理;刘传哲(1964 ),男,江苏丰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
一、引言能源和金融是经济发展中的两大核心问题。
能源是经济运行的基本动力,金融则全面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
因此,研究将两者结合起来的 能源金融(Ene rgy F inance) 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能源金融一体化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普遍现象,能源发展的资金需求也带来了能源金融的发展良机。
能源市场与金融市场的相互融合,使得 能源 金融 生态成为深刻影响能源市场走向的关键变量(胡晓群,2008)[1]。
2005年9月, 金融支持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高层论坛 在太原举行;2006年3月和2007年3月,欧洲货币能源论坛与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先后在北京举办了两届国际可再生能源融资论坛;2007年5月10日,以 能源金融创新与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 为主题的 能源金融论坛 举行,会上许多专家学者就中国能源金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2008年11月, 能源与金融世界论坛 在北京召开,旨在探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世界金融的新格局以及能源金融浪潮的兴起;2008年6月,世界上第一家专门为能源产业提供服务的投资银行FEB (第一能何凌云 刘传哲 能源金融:研究进展及分析框架源银行)获得了巴林中央银行对同业及大客户的大金额银行业务许可,成为金融支持能源的一种路径探索。
理论上讲, 能源金融 是一个泛意的概念,是能源和金融两大产业组成的新系统,但对其内涵的意义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佘升翔等(2007)[2]认为能源金融是传统金融体系与能源系统相互渗透与融合形成的新的金融系统,可以分为能源虚拟金融和能源实体金融两个层面,前者是指能源市场主体在能源商品期货、期权市场、国际货币市场以及能源相关的资本市场进行能源实务、期货、期权、债券、汇率、利率、股票以及相关衍生品等金融资产的套期保值、组合投资或投机交易;后者是指能源产权主体、效率市场和传统金融市场通过有机联络,利用金融市场的融资、监督、价格、退出机制,培育、发展和壮大能源产业。
贺永强等(2007)[3]认为能源金融就是将能源与金融相互融合起来的一种新的金融形态。
项俊波(2007)[4]将能源金融概括为通过能源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整合,实现能源产业资本与金融产业资本不断优化聚合,从而促进能源产业与金融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一系列金融活动。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行长刘贵生(2007)[5]认为研究能源金融问题,既不是简单的金融怎样支持能源产业发展的问题,也不仅仅是能源产业怎样为金融带来更多利润的问题,而是根据一定的指导原则和要求,构造一个和谐的系统,使能源业和金融业之间以及能源金融与系统外部之间能够实现协调共进、互利共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中国是能源产需大国,能源产业发展对经济有重大的影响。
从中国的实际来看,一方面能源行业贷款在其总负债和总投资中占比都很高;另一方面,能源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的规模不断扩大,金融支持能源企业 走出去 的战略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能源进出口贸易中,金融机构提供了包括贸易融资、兑换与结算、利率与汇率风险管理在内的多层次的金融服务,能源和金融的融合程度不断加强。
但总体来看,能源金融的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
一是中国能源产业市场化程度偏低,能源与金融的联结尚处在比较初级的水平,不能满足能源经济发展的需要。
当前,中国能源产业发展进入了新的战略转型期,煤炭、石油、电力等工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而除传统能源外,中国新能源产业也存在着诸如科技创新水平落后、大型设备制造能力薄弱、激励机制不完善、持续发展的双效机制尚待建立等问题。
2007年12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了 中国能源状况与政策 白皮书,指出中国能源战略的基本内容是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依靠科技、保护环境、加强国际互利合作,努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能源产业技术升级及可持续性发展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必须依靠金融支持。
因此迫切需要建立金融体系与能源系统相互渗透和融合的新的金融系统和能源工业发展战略。
二是能源宏观经济运行中还存在投资规模过大,部分信贷资金流向低水平重复建设领域,金融机构贷款的行业集中度过高,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不协调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两大产业的相互渗透耦合潜藏着巨大的风险,并可能通过产业关联机制导致风险传染。
如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国际石油价格暴跌等,这些均会影响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
因此,亟需建立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能源金融风险预警和控制体系。
二、能源金融研究进展(一)国外研究对于能源金融,国内外尚未展开系统性的深入研究。
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支持产业的路径,尤其是 项目融资 上。
因此,国外所谓的 能源金融 即是 能源融资 。
Joy Dunkerley(1995)[6]认为,传统的融资方式已不能满足发展中国家能源产业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项目融资是金融支持能源产业的重要路径。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来自国际石油公司的资金在石油、天然气等产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但是急速增长的资金需求也要求其外部融资不断增长。
因此,发展中国家能源产业必须引入 私人投资者 ,但对于 私人投资者 在能源产业发展中的定位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
Gerald Po llio(1998)[7]从行为角度分析了项目融资过程中相关主体的行为。
Pa i n u l y and Park,et a l(2003)[8]对 能源服务性公司 进行了研究,他们在 促进发展中国家能源效率融资和能源服务性公司的发展:机制及障碍 一文中指出,发展中国家能源效率的提高面临的最大障碍是没有适宜的融资机制,而能源服务性公司ESCO的定位就是提高能源效率,并在许多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都有成功的经验。
但目前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还面临着诸如市场、金融机构、不完善的能源价格政策、高交易成本等障碍。
发展能源效率市场,政府要以客户信息的提供者以及政策的制定者的角色推动能源金融性公司,并选择合适的金融机构作为能源效率融资的窗口,设计专门的能源金融产品。
Da lia S tre i m ik iene et a.l(2007)[9]从欧盟的实践出发,提出要利用欧盟结构基金支持欧盟新成员国能源产业可持续性发展。
此外,W iser and P ickle(1998)[10]对电力融资、K laus Rave(1999)[11]对风能融资、De rr ick(1998)[12]and H uang L i m i n g(2008)[13]对可再生能源的融资机制都分别做了研究。
(二)国内研究1.特定能源金融。
这里的 特定能源金融 是指由 能源金融 概念所衍生出的、某种特定能源与金融产业的结合。
目前讨论较多的是 石油金融 与 煤炭金融 。
李维和刘薇(2006)[14]提到的 石油金融一体化 是指借助金融的支持使石油企业可以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通,更好地帮助石油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实现套期保值、价格锁定和规避经营风险。
马卫锋等(2005)[15]认为国际石油市场的发展趋势是石油与金融的联系日益密切,期货价格已成为国际石油价格的重要基准,金融也已成为国际石油价格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国应该建立有关石油的货币金融政策、建立石油产业发展基金、建立和做大石油衍生品市场。
张广本等(2008)[16]认为中国石油金融风险巨大,缺乏完善的石油金融市场体系,石油金融信贷投放结构不合理,缺乏对石油金融的后续监管和安全性评估。
因此,要合理规避金融风险,不断完善石油金融战略体系,调整石油信贷结构,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并加强后续监管。
郝玮(2008)[17]指出石油市场金融特征日益明显,要用金融安全保障石油安全。
可以看出,上述观点在 石油金融 层面凸显了能源虚拟金融和能源实体金融的统一。
何凌云 刘传哲 能源金融:研究进展及分析框架对于 煤炭金融 的具体研究则很少,只是一些初步的提法,属于泛化研究。
如中国人民银行大同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07)[18]研究了大同市煤炭金融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如何构建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金融环境与市场环境,从而使得现代经济最高端的金融与产业链最低端的煤炭挂钩。
梁福成等(2004)[19]、郝冬莉(2007)[20]对煤炭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路径进行了探讨。
值得一提的是,郝冬莉(2006)[21]在研究中指出,银行贷款是煤炭工业的主要融资途径。
但信贷资金的特点及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要求决定了贷款难以满足煤炭工业对资金的需求;而开发性金融实现政府发展目标、弥补制度落后和市场失灵的特点正好能够弥补商业性金融的不足,因此建立区域开发性金融是必要的。
这为研究金融支持能源的路径提供了新的思路。
2.能源金融体系单元。
能源金融 是个系统性的概念,是一个体系。
该体系由多个子系统构成,每个子系统又涵盖若干单元。
目前学者们也有从体系单元角度进行的研究。
如高鸿(2005)[22]、付俊文和范从来(2007)[23]从整体上分析了金融对能源产业的支持体系;付俊文和赵红(2007)[24]提出了一些控制能源金融风险的对策;王宁等(2007)[25]研究了能源金融结构与内生增长模型,通过建立两部门的内生增长模型,论证了合理安排能源投资以使经济系统实现内生增长的理论可行性,推出均衡状态时经济系统中的能源投资结构比例。
但总的来说,目前国内外尚未有从产业共生发展角度对能源和金融两大产业及其相关要素间作用机理进行的系统性研究,能源金融的理论研究基础甚为薄弱;对金融支持能源产业的路径研究集中在 参与性 层面,对 介质 层面,即能源金融产品设计少有涉及,研究内容较为单一,且对金融支持能源过程中的角色参与研究不足;对于能源金融风险层面也仅从理论上阐释能源防范金融风险的必要性,缺乏对于能源金融风险来源、传染路径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风险预警体系和控制模式的研究;此外,能源金融政策研究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