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段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各学段目标对比表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美丑。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小学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阅读的要求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学段目标与内容0第一学段(1~2年级)0(二)阅读0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0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0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05.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0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0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0第二学段(3~4年级)0(二)阅读0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0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0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0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0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0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语文课程标准各学段目标对比表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第二学段课内习作每学年的次数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第二学段课内习作
每学年的次数
小学第二学段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每个学年有3次习作。
这3次习
作包括:第一学期的历史文献朗读、实践活动环节和诗词美文鉴赏环节,以及第二学期的中华传统文化散文朗读、诗词创作环节,还有文
字形象修辞、诗歌体裁的理解和运用。
习作的类型:在习作中可以“以诗歌、散文、剧本以及故事为主”这四种主要类型,但是具体内容应当遵循各学段自身特点,例如在小
学第二学段可以讲述国学、禅学、经典文献等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以
及青少年参与的各类文化活动、探究实践体验等内容,为习作提供创
作素材。
习作目的:为了让学生通过习作,了解其身边的社会现实,夯实
语文功,培养学生的文学思维、文学表达力以及文学情怀,帮助他们
培养文化素养,从而发掘自身文化创造潜能,为更贴近社会生活实际,让学生对文学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经过多项习作实践活动,
也能让学生大开眼界,体验多样的文学表达方式,激发其文学热情,引发学术创新,从而加强他们的文学素养。
因此,小学第二学段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每个学年有3次习作活动,老师们能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和关爱,发挥习作的最大价值,让学生得到有效锻炼。
2022版语文新课标:第二学段“阅读与鉴赏”课程要求解读
2022版语文新课标:第二学段“阅读与鉴赏”课程要求解读本篇框架:联系具体的案例,从以下三部分解读:第一部分整体的比较;第二部分补充的内容;第三部分新增的要求。
具体内容如下:怎样学习新课标?目前我做了三件事。
①通读了课程标准,结合余文森教授的一篇文章,把课程标准的文本框架以及他的逻辑思路联系起来,从头到尾的通读了一遍。
②进行对比阅读,将2022版课标与2011版进行了对比,与20 01版的课标也进行了对比。
边读边思考,到底课程标准改了什么?为何改?如何指导我们的教学。
为了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学段的衔接,将课标与高中的课标进行了对比阅读。
③联系着读,将课标的内容前后联系进行阅读。
从课程的性质理念、培育的核心素养、课程的目标结构内容到实施的建议,前后联系起来读。
还将课标与我们的统编教科书以及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联系起来阅读。
第一部分——整体的比较。
2022版的课程标准的第二学段的“阅读与鉴赏”,共有6项要求,将原有的“阅读”的9项学段目标与内容做了整合、调整为5项。
同时补充了2处,新增了1项。
整合、调整5项内容:在2011版的一二两项,都提到了阅读方法的一种学习和应用——朗读、默读和略读,于是被整合成了第一条。
2011版的第三条,讲的是词语的学习以及第七条关注标点符号也被整合成了一条。
第三条原来的第四项补充了学习圈点、批注等阅读方法,以及乐于与他人研讨交流。
这两个补充的地方,一会儿结合案例给做个具体的说明。
原来的五六两条关于叙事性作品的阅读和优秀诗文的阅读要求,也进行了一项整合。
在课标中,还新增了第5条,要求阅读整本书,初步理解主要内容,主动和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这一项新增的内容后边也会做具体的解读。
课标原来的8和9这两条关于积累、背诵和课内外的阅读的要求也做了一个整合,变成了第6条要求。
第二部分——补充2处内容:①补充内容1:课标中补充了学习圈点批注等阅读方法。
在我们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第5条提出来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三个学段目标比较解读
附件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三个学段目标比较解读一、识字、写字目标第一学段( 1-2 年级)第二学段( 3-4 年级)第三学段( 5-6 年级)1.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学习兴情感态度愿望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认识常用汉字 1600— 1800。
其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2500 个,其 2.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000 个,识字写字量中 800-1000 个会写。
中 2000 个左右会写。
其中 2500 个左右会写。
5.学会汉语拼音。
(略)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能3.会使用字典、词典,具有初步 1.有较强独立识字能力。
识字能力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的独立识字能力。
4.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一定的速度。
能用毛笔写楷书,写字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汉字的形体美。
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键盘输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入汉字。
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二、阅读教学目标第一学段( 1-2 年级)兴趣、习惯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阅读方法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词句理解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把握内容,领悟方法各种文体的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阅读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标点6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积累9. 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50 篇(段) 。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三个学段目标比较解读
附件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三个学段目标比较解读一、识字、写字目标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
的思想感情。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在阅
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
语气。
五、综合实践目标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
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
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
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
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
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
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
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
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
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口语交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口语交际第一学段(1—2年级)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第二学段(3—4年级)1.能用普通话交谈。
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第三学段(5—6年级)1.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
6.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第四学段(7—9年级)1.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交流。
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4.注意表情和语气,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
5.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
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6.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根据、有条理。
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能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教师必备各学段比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与内容
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 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 4.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 见闻和想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与内容
1.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 6.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 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 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美丑。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 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 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 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 意。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 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 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 量不少于40万字。
现行语文课标规定的学段目标与内容(小学阶段)
现行语文课标规定的学段目标与内容(小学阶段)说明:语文的现行课标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3年版)。
课标是课程的“宪法”,语文老师要万分重视,经常辅导孩子学习语文的家长也要多多了解。
附记: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是这样对待课标的:把课程标准中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复印下来,贴在备课本的首页上,经常看,经常反思。
第一学段(1~2年级)(一)识字与写字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学习独立识字。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二)阅读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三)写话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提出了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提出了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
少于300字的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第二学段(3~4年级)的阅读部分,明确提出了默读的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这一要求是希望学生在中年级阶段能够提高默读的速度,并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
这一标准的制定,主要是基于学生在中年级阶段应具备的阅读能力。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开始培养快速阅读和整体理解的能力,以提高对文本信息的获取和整合能力。
通过默读训练,学生可以逐渐提高阅读速度,增强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更好地掌握阅读技巧,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达到这一标准,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来训练学生的默读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适合的读物,并规定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完成阅读。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采用一些快速阅读技巧,如跳读、扫读等,以提高阅读速度。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阅读分享、讨论等活动,让学生交流阅读心得,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思考。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训练学生的默读能力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不同学生的阅读能力存在差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
学方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默读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持续阅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提出了默读一般读物的要求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学生应当具备默读一般读物的能力。
默读是指在不出声的情况下,通过阅读文字来理解、消化和吸收知识的能力。
默读一般读物的要求已经成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之一,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默读一般读物的要求,我们有必要逐一分析并深入理解其中的重要内容:1. 默读的定义默读是指在没有出声的情况下,通过眼睛阅读文字,借助大脑进行理解、解析和思考的过程。
它不同于朗读,而是一种内化的、无声的阅读方式。
通过默读,学生可以更加专注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2. 默读的意义默读一般读物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默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结构和内在逻辑。
默读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应试能力提供有力的支持。
3. 默读的要求在默读一般读物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技巧。
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保持注意力集中,做到专心致志。
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词汇积累和语句理解能力,能够快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要点和信息。
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对一般读物的默读。
4. 默读的实施为了促进学生默读能力的培养,学校和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
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默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可以利用一些辅助工具和材料,如语音阅读器、电子书等,提供给学生更多的阅读资源和方式。
可以通过定期的测评和评估,对学生的默读能力进行监测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默读一般读物是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应当重视并刻苦训练自己的默读能力,学校和教师也应当重视默读的培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支持和指导学生。
随着对默读一般读物要求的深入理解和应用,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一定会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业和未来的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阅读的要求内容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学段目标与内容第一学段(1~2年级)(二)阅读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第二学段(3~4年级)(二)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
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二学段(3至4年级)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二学段(3至4年级)要求【识字与写字】1.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 个左右,其中1600 个左右会写。
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能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2. 写字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能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感受汉字的书写特点和形体美。
3. 能感知常用汉字形、音、义之间的联系,初步建立汉字与生活中事物、行为的联系,初步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
【阅读与鉴赏】1.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2.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3.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圈点、批注等阅读方法。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乐于与他人讨论交流。
4.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5. 阅读整本书,初步理解主要内容,主动和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6.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表达与交流】1. 乐于用口头、书面的方式与人交流沟通,愿意与他人分享,增强表达的自信心。
2. 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听人说话时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3.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2022版语文新课标:第二学段“识字与写字”课程要求解读
郑勇:第二学段“识字与写字”课程要求解读本篇框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新课程标准的传承与发展(课标中有关识字写字的一些表述);第二部分结合教材,结合实践,如何对目标进行落实的目标方法与策略;第三部分交流名师的识字写字教学片段,进行理念的引领与示范。
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课程目标的传承与发展。
将从课程总目标、学段具体目标、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提示等方面来看有关识字写字的一些表述。
①首先看第一部分关于识字写字的总目标。
识字写字的总目标在第4条中表述:认识和书写常用汉字,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
这一条在11版课标中是第6条。
第6条的第一句话是学会汉语拼音。
这种调整和改变有什么体会?这是将识写放在了第一位,突出了识字写字的重要性。
汉语拼音只是立足于用,是工具,不是目的。
②下面来看一看识字写字第二学段的目标。
第一条是原课标第1、2、3条的合并。
其中有一处做了调整——能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原来的课标中是会运用,这里发生变化,能用和会运用是有差别的。
能是一种能力,一种技能,是指熟练的运用,要求要高,会运用定位于会。
第二条写字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它是第5条、第4条的合并,11版中是“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而在这里调整为“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养成”一词强调了关注方法的指导和教师不断的纠正。
三四年级也是培养习惯的最关键的时期,其实党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已经发现了现在写字姿势、书写习惯对孩子们身心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
我们现在的孩子写字姿势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写字时坐姿不端正,普遍存在着头歪、腰弯等现象,而在执笔写字时常见手腕过于用力、笔尖太低、拇指包笔、钩腕等错误。
不良的书写习惯,致使笔画呆板无力,字体歪斜,字迹模糊,严重地影响了书写效果,同时也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比如近视、斜视、驼背、脊椎弯曲、脊椎圆、手指变形等成为孩子健康的威胁。
新课程标准关注了人,更关注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三个学段目标比较解读 精品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内容与形式
1.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5.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摩正楷字帖
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二、阅读教学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的、最受感动的内容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达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词句运用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1.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识字能力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写字
4.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三个学段目标比较解读
一、识字与写字目标
新课标小学语文第二学段新课标梳理探究解析
2022语文新课标第二学段:梳理与探究会理市毛溪小学许虹一、“语文”的缘由、课标概况清朝末废科举兴“新学”-----“国文”20世纪20年代小学“国文”---“国语”1949年6月叶圣陶建议-----“语文”1979年张志公《说“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合称语文。
二、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幻灯片5三、语文课程的地位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四、语文课程的地位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五、语文课程的四大基本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语文教育的四大基本特点3、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六、语文课程的四大基本理念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七、语文课程的四大基本理念1、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2、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3、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内容:八、语文课程的四大基本理念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新课标第二学段解读
语文新课标第二学段解读
语文新课标第二学段主要涉及到文言文和现代文两部分内容。
在文言文方面,要求学生掌握文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常用词汇和句式结构等。
同时,还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和翻译来积累文言文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在现代文方面,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现代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现代文的基本语法、修辞手法和文体特点等。
此外,还要求学生重视阅读和写作的训练,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语文素养和文化素质。
总的来说,语文新课标第二学段旨在通过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素质,同时也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第二学段(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800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