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马锡的公司治理

合集下载

向淡马锡学习集团管控

向淡马锡学习集团管控

因工作需要,笔者有幸去新加坡近距离学习了淡马锡模式。

在新加坡学习期间,参加了多场淡马锡专题课堂和座谈交流,参观走访了多家淡联企业。

两周学习行程紧锣密鼓,以不同方式问道淡马锡。

淡马锡持续取得优异业绩实属难能可贵,淡马锡模式是那样的熟悉而又遥远。

国内集团类企业管控模式或多或少与淡马锡模式有相通之处,但似乎又都陷入管而不控,或“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困境。

那么,备受推崇的淡马锡模式是什么?淡马锡模式给国内集团管控的启示和借鉴有哪些?集团管控的困境集团类企业具有诸多成员企业,涉及多元化业务,跨区域或国际化发展的特征,是某行业或者细分领域的领先者。

集团总部对下属成员企业管控通常采用授权模式,核心在于母子公司职能权限的划分。

采用集权型授权模式注重发挥产业和管理协同优势,分权型授权模式强调激发成员企业的积极性,发挥其生产和市场一线的优势。

无论哪种类型,授权模式都基于行政管理而非法理为基础,与领导人意愿和母子公司利益博弈策略高度关联,从而母子公司权限争议不断,集团管控动荡不安。

母公司永远感觉成员企业工作开展得不够好,成员企业永远感觉上面管得太紧。

向淡马锡学习集团管控授权模式的集团管控有诸多不足,淡马锡公司治理对商业模式、董事会能力建设等有较高要求,集团管控实践需试点先行,在符合条件的并购企业、成熟子集团等层面推广,建立以董事会为核心,以法理为导向的管控模式文/ 朱建军+ 董事学院 / 智库College062董事学院插图/周崛063投稿邮箱***************500人,部门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业务部门,分别是直接投资部,专注于投资电讯、制造业、服务业和交通后勤等;策略投资部专注于互联网等新技术领域投资;证券投资部专注于投资基金和管理证券、债券和现金投资。

第二类是职能部门,分别是财务部门、审计部、机构服务部,为投资部门提供支持,承担淡马锡人事、内部审计和行政功能。

第三类是关键管理部门,分别是战略发展部,重点管理和研究投资项目;资本资源管理部管理投资组合;公司组织发展部,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和队伍建设,价值观建设等。

新加坡淡马锡模式对我国公司治理的启示(PPT 39页)

新加坡淡马锡模式对我国公司治理的启示(PPT 39页)
5 对成都市国资委的建议
四川大学信息与企业管理研究所
• 公司治理理论产生的背景
1、两权分离、委托代理和规避道德风险 的要求;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2、科学决策的要求; 3、责权利对等和权利合理运用的要求; 4、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的要
求。
四川大学信息与企业管理研究所
四川大学信息与企业管理研究所
董事会成员构成:
淡马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成员及公司主要经理 人员的任命都需经共和国总统审批,表明政府对其人 事控制的强度。目前,淡马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中8 来自 www名.cn政shu府.cn有中国关最大部的门资料的库下代载 表包括:由财政部常务秘书(相当 于常务副部长)担任董事长,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局长、 财政部总会计师、新加坡贸易发展局局长等都担任该 公司的董事。这种主要由政府公务员兼任公司董事的 国有产权管理方式也是淡马锡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个重 要特点。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
副理事长
中国运筹学会 企业运筹学分会 副理事长
四川大学信息与企业管理研究所
主讲内容
1 公司治理理论的产生背景及含义
2 我国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3 新加坡淡马锡模式简介
4 淡马锡模式对我国公司治理的启示
• 二、我国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
1、“股东权益 ”
缺失现象 较为严重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7、国有企业的公司治 理与企业管理脱节 现象较为严重
2、董事会运行不畅
3、监事会内审机制
缺失、内部约束
七个
短缺
问题
6、党组织与法人治理 结构的关系不明确
4、经营者激励 约束机制不完善

公司治理案例分析-淡马锡模式

公司治理案例分析-淡马锡模式

三、淡马锡公司治理
董事会 4名政府公务员+9名民间企业家
执行委员会
检查所有国联企业的重大项目投资事项 管理层 业务活动具体实施
财政(审计)委员会
监督公司在股票和资本市场上的投资活动
根据公司章程规定,公司仅高层领导(董事长、总裁)的任命 需经财政部复审、报总统批准,其余董事没有一个是政府派出的, 没有一位是现任的官员,全部都是市场化的人才担任。
二、淡马锡模式
淡马锡模式的核心就是董事会制度,它实现了政企分 开和决策层同经理层的分开。淡马锡控股公司不受政府决 策干扰,拥有淡马锡100%所有权的新加坡财政部在公司内 部的作用很小,真正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公司特殊的董事会 架构,淡马锡与其旗下企业的关系也是如此,不直接介入 其经营决策,只是通过董事会来对其进行管理,这是一种 分层递进的控制方式和有效的约束机制。 淡马锡控股公司的经营宗旨就是以客户为导向,利用 雄厚的国家财政实力做后盾,批量处理中小企业贷款担保 申请、审批、放贷及风险控制,即建立“信贷工厂”,提 供中小企业融资。
工作经历
陈育宠 (Bobby CHIN YC) 吴友仁 (GOH Yew Lin)
自2014年6月起 自2005年8月起 2002年5月起任执行董事; 2004年1月起任首席执行长 自2010年1月起 自2014年6月起 自2006年10月起
公司现任执行董事兼CEO由现 任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妻子何晶女 士担任。公司董事会目前共由13名 董事组成,4名为政府公务员,另外 9名为企业界人士,其中大部分是非 执行董事,都是来自独立私营企业 的商界领袖。
的控股地位。国家以股东身份行使国有资产的所有权,通
过任免董事长、董事以及同企业签订计划合同等方式来主 导企业发展方向。

新加坡淡马锡的董事会制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新加坡淡马锡的董事会制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新加坡淡马锡的董事会制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淡马锡公司(Temasek Holdings)作为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成立于1974年,其董事会制度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介绍新加坡淡马锡董事会制度的运作机制,探讨其特点和优势,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淡马锡是新加坡政府属下的投资公司,目标是为了增强国家财富和推动经济发展。

作为国家主权财富基金,淡马锡拥有广泛的投资组合,涵盖不同的行业和地区。

为了确保其运作的透明、高效和负责任,淡马锡采用了一套独特的董事会制度。

淡马锡的董事会由精选的董事组成,他们具备广泛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

董事会的成员由新加坡总理任命,在任命前经过严格的筛选和背景调查。

这样的严格选拔制度确保了董事会成员的高素质和专业水平。

在淡马锡的董事会中,存在着一种独特的合作和协作文化。

董事会成员以团队合作的精神,共同制定并实施淡马锡的投资策略。

他们通过定期会议和讨论,分享意见和经验,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做出贡献。

淡马锡的董事会制度还体现了高度的透明度和责任制。

董事会对淡马锡的投资决策和业绩负有监督和审查的责任。

他们定期向股东和公众披露公司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同时,淡马锡还接受政府的审计和监管,确保其运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并且符合国家利益和公众利益。

总之,新加坡淡马锡的董事会制度在透明度、责任制和专业水平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

它的运作机制和文化有助于确保公司的长期发展和国家利益的实现。

在未来,随着新加坡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淡马锡在全球投资领域的影响力的增加,淡马锡的董事会制度有望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为公司和国家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新加坡淡马锡的董事会制度进行深入探讨。

文章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和呈现:第一部分:引言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新加坡淡马锡的董事会制度进行概述,介绍其基本背景和重要性。

同时,我们也会说明本文的目的,即通过对董事会制度的详细分析,探讨其优势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淡马锡公司及其治理模式

淡马锡公司及其治理模式

高级财务管理作业:淡马锡和中电投公司治理的比较一、淡马锡公司及其治理模式(一)淡马锡公司简介淡马锡控股有限公司是新加坡财政部的全资国有控股公司。

(二)淡马锡董事会治理结构1.董事会成员构成。

淡马锡董事会由政府官员、下属企业领袖、民间人士三方面共同组成。

政府官员来自不同部门,包括总统府、财政部、贸易发展司等;下属企业领袖则是业绩突出、声誉好的资深管理者;民间人士包括私营企业家学者及其他专业人士。

这种安排较好地体现了政府、企业、民间三方面权利的均衡,三类成员在合作的同时相互制衡,实现了国家股东与董事会,实际上也就是国家控制与市场运作之间的制衡。

董事会一般有10名成员,董事会成员中除了1~2名执行董事之外,其余董事都是独立董事、外部董事。

董事任期不超过三年,期满有资格被续聘。

总裁不担任董事长职位,不是审核委员会成员,也不介入其自身的业绩评估和薪酬的决定。

因此,淡马锡身的公司治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监督权和管理权的分离。

同时,淡马锡的董事会成员和新加坡财政部部长也定期审查并访问淡联企业,以加强对这些公司的监管。

所有公司除了向淡马锡呈交一年一度的财务报表以外,也定期汇报业务的发展情况。

淡马锡主要是运用股东的权利来影响下属企业的业务和策略方针,绝不干涉下属企业日常运作和商业决策。

官员董事这个群体内部也存在相互的制衡。

淡马锡现任董事会的官员包括总统府资政、财政部常务秘书等人。

在新加坡宪政体制下,作为国家象征的总统超脱于总理领导的政府之外,所以总统代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制政府的私立,而政府内部不同部门的代表也形成了部门利益的制衡关系,从而降低了官员董事实行集权专制的可能性。

2.董事会成员的激励约束机制。

淡马锡的董事会成员以及总裁的任免须由总统批准,一旦批准便给予其充分信任,同时也赋予其相应的责任。

除财务报表须定期报送财政部审阅之外,政府则只在关系淡马锡某个关联公司股份的并购和出售问题时参与企业的决策,不干涉企业的日常经营。

新加坡淡马锡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新加坡淡马锡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新加坡淡马锡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新加坡淡马锡是一家拥有庞大国有资产的公司,负责管理新加坡政府的投资组合。

该公司成立于1974年,致力于通过投资、管理和增值国有资产来为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做出贡献。

淡马锡的投资领域广泛,包括房地产、金融、能源、运输和通信等。

淡马锡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淡马锡运用长期投资策略。

淡马锡注重长期价值的增长,而不只是短期利润的最大化。

他们认为,长期的投资有助于稳定和可持续地增加资产价值,为国家和社会创造长期福利。

因此,淡马锡在投资中采取了一种以长期利益为导向的理念,不受短期市场波动的影响。

其次,淡马锡注重多元化投资。

为了降低投资风险,淡马锡将资金分散投资于各个行业和地区。

通过投资于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的企业,他们能够分散风险并获得更多的机会。

淡马锡在世界各地拥有广泛的投资组合,包括亚洲、欧洲、美洲和澳洲等地区。

第三,淡马锡注重长期稳定的投资收益。

淡马锡使用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和策略,以确保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

他们对投资进行详细的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以确保选择具有潜力和稳定增长的企业和项目进行投资。

同时,他们还通过积极的管理和参与来提高投资项目的绩效,以实现更好的投资回报。

最后,淡马锡注重社会责任。

淡马锡作为一家代表新加坡政府进行投资的公司,注重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他们在投资决策中考虑了社会和环境的因素,以确保投资项目对社会和环境的造成最小影响。

此外,淡马锡还通过各种方式回馈社会,包括慈善捐赠、社区援助和培训等。

总的来说,新加坡淡马锡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以长期价值增长、多元化投资、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和社会责任为特点。

通过这种模式,淡马锡能够有效地管理国家的资产,并为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做出贡献。

盈利神话的背后——浅谈淡马锡的内部控制管理

盈利神话的背后——浅谈淡马锡的内部控制管理

马锡公 司负责经营。曾有 国外媒 体估 算 ,淡马锡 控股所 持有的股票 市价 占
到 整 个 新 加 坡 股 票 市 场 的 4 % .可 以 7
企业 ( 可视为其子公 司)其 中 l 为 , 4家 独资公司、 7家上 市公 司和 2家有 限责
任公司 . 属各类大小企业 约 20 下 0 0多
要业务是 资产经 营和管理 ,集 中于资 本投资和财务 管理。由于淡马锡公 司
不 是 一 般 的企 业 ,它 经 营 的 是 国有 资 产 , 此 , 公 司 的 内 部 控 制 管 理有 独 因 该


淡 马锡 简 介
1 控 半 个 新加 坡 的 巨人 . 掌
无二的体 系与配 套办法 . 被誉为“ 淡
时政府的委托 ,新加坡 开发银行等 3 6
家 国 联 企 业 的股 权 ( 额 达 3 5亿 新 总 . 4 元 , 合 70 约 0 0多 万 美 元 )被 授 权 由淡 ,
控股公 司, 代表 国家持 国企 股权 , 并行
使 股 东 权 利 。 作 为 国家 控 股 公 司 , 目 前 , 司以控股方式管 理着 2 公 3家 国联
代 表 国 家 的股 东 身 份 淡 马 锡 是 政 府 与 国企 之 间 的 国 家
的国家资产经营和管理公 司。根据 当
保 证了淡马锡“ 市场原则导 向” 的战略
江企 管 目匝夏 苏业理 函

鼎 信 咨 询
方针 。 至 政 府公 务 员 董事 群 体 , 是 甚 也 来 自不 同部 门 的官 员 组 成 ,这 就 保 证
右。
优先导 向、投 资主体与决策主体相分 离原则 , 内部环境高度透 明. 风险控制

新加坡淡马锡模式对我国公司治理启示

新加坡淡马锡模式对我国公司治理启示
目前理论界对“公司治理”没有统一的定义, 但普遍认为:公司治理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与 非正式的、内部和外部的制度与机制来协调公 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 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 的利益的一种制度安排,是公司利益相关者通 过一系列的内部和外部机制实施的共同治理。
四川大学信息与企业管理研究所
的公司治理原则:
董事会向所有的股东负责, 经理层向董事会负责。同时, 这个原则又被运用于政府和 淡马锡之间、淡马锡自身和 淡联公司之学信息与企业管理研究所
(2)、淡马锡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董事会;
淡马锡公司本身没有股东会和监事会,其董事会 具有代表国家经营国有资产,行使股东权力,支配股 权等多项权利。它有权决定国有资本的扩张、送股和 售股以及按股权回报率调整股权结构;有权决定直属 控股子公司董事会的人选,有权审定直属子公司股息 分配方案等。但对于除直属子公司以外的各个层次的 公司企业,淡马锡股份有限公司与它们之间不形成直 接的产权关系,主要是通过直属子公司逐级实施产权 管理。
四川大学信息与企业管理研究所
• 淡马锡及淡联公司的治理结构
淡马锡公司董事会
常务委员会 审核委员会 领导力发展和薪酬
委员会
董事会专门委员会
领导
监督约束
组建、参与
子公司股东会 产生
子公司董事会
领导
产生
组建、参与
总 经 理
总公司总经理
孙公司股东会
四川大学信息与企业管理研究所
董事会成员构成:
淡马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成员及公司主要经理 人员的任命都需经共和国总统审批,表明政府对其人 事控制的强度。目前,淡马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中8 名政府有关部门的代表包括:由财政部常务秘书(相当 于常务副部长)担任董事长,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局长、 财政部总会计师、新加坡贸易发展局局长等都担任该 公司的董事。这种主要由政府公务员兼任公司董事的 国有产权管理方式也是淡马锡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个重 要特点。

新加坡淡马锡模式对我国公司治理的启示

新加坡淡马锡模式对我国公司治理的启示
长事理副 长事理副 长院副
会分学筹运业企 会学筹运国中 会学济经业工国中 院学理管商工学大川四
导博、授教、士博
瑜佩任
示启的理治司公国我对 式模锡马淡坡加新
所究研理管业企与息信学大川四
议建的委资国市都成对 示启的理治司公国我对式模锡马淡 介简式模锡马淡坡加新 题问的在存理治司公国我 义含及景背生产的论理理治司公
。%l2值总场市占�%3l 的值总产生内国坡加新占值产的业企述上。市上经已业企个7有 中其�域领等技科及以力电、程工、讯通、通交、融金及涉要 主�)业企级一称或(业企属直型大家12有拥司公该�前目。展发 的大较有都域领等流物、输运、程工、信电、融金在�外国在 布分产资半一约�权股的%001至%5有持司公家08在前目锡马淡 �料资布公所月3年6002据。%81到达率报回东股均平年�元新亿 0301达高经已值市合组资投锡马淡�底月3年5002至截。)CLG称 简�YNAPMOC DEKNIL—TNEMNREVOG即(业企联关府政的有所坡加 新理管�资投的业企对府政坡加新握掌是旨宗设创其�年479l 于立成司公该。部政财坡加新于属隶�司公股控有国的大最府 政坡加新是�”锡马淡“称简下以�司公限有股控锡马淡
33司 公子
23司 公子
13司 公子
32司 公子
22司 公子
12司 公子
31司 公子
21司 公子
11司 公子
3司公子属直
2司公子属直
1司公子属直
理经总、会事董 司公锡马淡 制控、命任 核考、督监 托委
部政财
托委
系关管监的产资有国坡加新、3 •
府政
所究研理管业企与息信学大川四
层理经
司公联淡
会事董
锡马淡
题问要主的决解要理治司公 •

(公司治理)淡马锡的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淡马锡的公司治理

淡马锡的公司治理淡马锡(私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淡马锡”)是新加坡财政部的全资国有控股公司。

1974 年成立之初,旗下35家公司(以下简称“淡联公司” )的业务仅限于本土,资产总计仅 3.5亿新元。

截至2005年3月底,淡马锡投资组合市值达到1030亿新元,年平均股东回报率达到18%。

淡马锡的表现可谓出类拔萃,令他国的国有企业不能望其项背。

据2006年3月所公布资料,淡马锡目前在80家公司持有5%至100%的股权,约一半资产分布在国外,在金融、电信、工程、运输、物流等领域都有较大的发展。

旗下知名企业包括新加坡航空公司、星展银行、新电信,也在中国建设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持股。

为借鉴淡马锡管理国有资产的成功经验,中国国资委曾多次派员到新加坡对其公司治理模式进行全方位考察。

虽然2004年6月国资委的通知规定试点企业董事会的外部董事不少于2人,但对于内、外部董事人数比例并无要求。

到了2005年10月宝钢、神华成立董事会时,外部董事人数均超过半数。

随后加入改革的诚通、国旅、国药、铁通也承诺逐步增加外部董事的人数,使之超过内部董事。

淡马锡影响隐约可见。

那么,淡马锡到底有什么成功经验值得中国国有企业借鉴呢?我认为,可以从三方面来看:1)淡马锡和股东(政府)关系;2)淡马锡公司治理;3)淡马锡和下属公司关系。

政府不介入淡马锡商业决策过程新加坡建国初年,经济基础薄弱,私人资本不足,投资能力有限。

因此,国家担负起引导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任,进入一般商家不愿涉足的高风险、高投资工业项目领域,如钢铁、造船、石油化学等,创办了一批隶属财政部的国有企业。

这批国有企业于年被1974 归入淡马锡旗下。

政府授权淡马锡和淡联公司按照商业模式灵活运作。

同时政府也刻意自制,不干预淡马锡和其他国有企业的管理与商业决策。

新加坡政府对于国有企业一向坚持能者居其位的用人原则,任命有能力的人,确保决策过程透明化,给予其充分的信任,同时也赋予其相应的责任。

淡马锡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

淡马锡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

淡马锡控股有限公司是新加坡最大的 全 资国有控 股公司 ,隶属于 新加坡 财政 部 。该公司成立于 17 年 ,其主要 任务是 94 掌握新加坡政府对企业的投 资,管理新加
坡所有的政府关联企业 。成立之初 ,旗下 3 家公司的业务仅限于 本土 , 5 资产总计仅 35 . 亿新元 ,而截至 2 0 年 3 05 月底 ,淡马 锡投资组合市值 已经高达 1 3 " 新元 , 0 0L f 年 平均股东回报率达 到 1%。据 2 0 年 3 8 06 月 所公布资料 , 淡马锡 目前在8 家公司持有 0 5 %至 10 0 %的股权 ,约一半资产分布在 国 外 ,在金融 、电信 、工程、运输 、物流等 领域都有较大的发展 。旗下知名企业包括 新加坡航空公司、星展银行、新 电信 ,也 在 中国建设银行、中国民生银行 、中国银 总值 的 1%,占市场总 3 值 2%。 1 在全世界国有企业逐步萎缩之际,淡 马锡却开始走出国门,面 向国际进行大肆 扩张, 创造 了巨大的收益 。 0 3 2 0 年和 2 0 04 年 ,淡马锡的平均投 资回报率达到 3 %, 3 引起了世界的瞩 目。 在 3 年的时问中, 0 淡马锡公司获得 了 巨大的成功 ,形成了其独特的集 团化管控 模式。淡马锡的成功模式得到 了更多国家 的关注 。包括 中国在 内的众多国家开始学 习和研究这种 国家控股 、公司化运作、集 团化管理的淡马锡模式。尤其在中国,中
淡 马锡公 司治理结构 的研 究
黄红英 邱 强 华东 交通 大学计 划财务处 上海对外 贸易学院 国际经 贸学院 3 0 1 0 3 3 2 1 0 0 2 6
【 文章摘 要 】 淡马锡成功在于其有很好 的管控模 式。 而 管控模 式 的 关键取 决 于公 司治理 结 构 , 文就 此方 面展 开论 述 。 本 着重 介 绍 淡 -锡总部和 其关联的淡联 公司的公司 5 治理结构 的特点和 内容 ,以及他们是如 何 实现 风 险控 制和 决 策的 。这 对 于我 国 大型的国有企业来说尤其重要。

淡马锡公司治理及启示培训讲学

淡马锡公司治理及启示培训讲学

淡马锡公司治理及启示《董事会》杂志秦永法编者按:中国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需要借鉴各国成功和成熟的做法,淡马锡治理的成功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榜样,其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淡马锡治理实践所依托的文化、法制、社会环境和我国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在学习的同时勿忘探索自己的路子淡马锡简况新加坡淡马锡控股(私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淡马锡)是新加坡政府全资持有的控股性公司,从1974年6月成立至今,淡马锡以市值计算的年股东总回报达到18%,以股东权益计算则达到17%,每年派发给股东的股息超过7% ,总投资额由初期政府授予的3.4亿新币的资产,到2007年3月31日止,投资组合总市值已经达到1649亿元新币。

新加坡宪法第五号规章规定,淡马锡等五家国有企业的董事、总裁的任免需要有民选总统批准。

新加坡政府不干预淡马锡的运作,政府如果给淡马锡下达非商业化的任务,财政部门会专门拨给款项;政府作为产业政策的制定者,当改变政策给淡马锡造成不利影响时,政府会采取相应补偿。

淡马锡也不介入淡联企业的日常经营和运作上的决策,而是在淡联企业的常年股东大会和特别股东大会上行使股东权力,淡联企业完全按照商业化原则进行运营。

与其他小股东的不同之处,是在淡联企业需要时,淡马锡帮助淡联企业寻找高素质、深具商业经验的董事人选,提名具有潜能的总裁人选,为淡联企业建立价值观、拓展重大业务、培养人才和制定发展战略目标提供支持。

淡马锡与淡联企业的这种默契,主要来源于淡马锡高水平的工作和淡联企业的信赖,而没有制度上或法律上的安排。

淡马锡及淡联企业董事会结构目前,淡马锡董事会共有8名成员,6名非执行董事,2名执行董事。

非执行董事中,包括董事长、副董事长在内的5位独立董事,一位来自财政部的常任秘书;2名执行董事中,一位兼任总裁。

淡联企业无论是独资还是控股,都建有独立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董事会人数一般为11人左右。

一般情况下,淡联企业董事会由股东单位人员、管理层和独立董事三方面人员构成,依据企业情况不同,来自股东单位的董事(简称股东董事)数量不同,有的淡联企业甚至没有股东董事,即使来自于股东单位的董事,在淡联企业领取的董事报酬也需要上缴淡马锡。

新加坡淡马锡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新加坡淡马锡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案例四:新加坡淡马锡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研究1•淡马锡公司简介(1)淡马锡模式的介绍第一,淡马锡公司的简介淡马锡控股(私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淡马锡”)是新加坡最大的全资国有控股公司,隶属于新加坡财政部。

该公司成立于1974年,其主要任务是掌握新加坡政府对企业的投资,管理新加坡所有的政府关联企业。

成立之初,旗下35家公司的业务仅限于本土,资产总计仅3.5亿新元,而截至2005年3月底,淡马锡投资组合市值已经高达1030亿新元,年平均股东回报率达到18%。

据2006年3月所公布资料,淡马锡目前在80家公司持有5%至100% 的股权,约一半资产分布在国外,在金融、电信、工程、运输、物流等领域都有较大的发展。

旗下知名企业包括新加坡航空公司、星展银行、新电信,也在中国建设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持股。

目前,该公司拥有21家大型直属企业(或称一级企业),主要涉及金融、交通、通讯、工程、电力以及科技等领域,其中有7个企业已经上市。

上述企业的产值占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的13%,占市场总值21%。

第二,淡马锡公司产生的背景淡马锡的组建,正值新加坡建国初期,经济基础薄弱,私人资本不足,投资能力有限,许多企业光靠私人无法维持经营。

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担负起引导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任,进入一般商家不愿涉足的咼风险、咼投资工业项目领域,如钢铁、造船、石油化学等,创办了一批隶属财政部的国有企业。

这批国有企业于1974年被归入淡马锡旗下,如新加坡发展银行、海皇轮船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三巴望造船厂等,成为淡马锡早期的资产。

可见,淡马锡一开始就是作为国家经济的操盘者,以主导国内经济为重任的身份出现的。

80年代初期,随着新加坡经济基础逐步稳固,GDP增长平均保持在6%,到了1986年〜1998年,新加坡经济更进入奇迹发展阶段,GDP平均增长高达8、5%。

此时的淡马锡,几乎完全控制了新加坡的经济命脉。

而当时新加坡的经济发展也进入快车道,淡马锡的投资平均回报率,曾高达18%。

辩证看待“淡马锡模式”

辩证看待“淡马锡模式”
新加坡依宪依法监管国有企业的做 法和经验,对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关于“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规 定、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创新适应 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的产权保护制度,加 强对国有、集体资产所有权、经营权和各 类企业法人财产权的保护”的精神有着重 要的借鉴意义。依法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 展,必须及时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落实 法治精神,加快修改《企业国有资产法》 等法律法规细则条款,完善国有企业国家 所有权法律法规体系,以加强对各类国有 资产的监督和管理,切实保护国有财产权 不受侵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被内部人 控制。
“淡马锡模式”的很多做法,对中国 国有企业改革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但是, “淡马锡模式”本身并非神话,其独特的股 权投资运营模式、财务投资者定位、新加坡
的政治法律环境,使得它也存在诸多推广复 制的局限性。同时,以淡马锡为代表的国有 资本经营公司,始终无法替代国有资产监管 机构,来充当全国集中统一的国有资产监督 管理者的角色。
根据《淡马锡年度报告2014》,截至2014年3月31日,淡马锡 的投资组合净值为2230亿新元(约1770亿美元)。从1974年成立至 2014年,淡马锡的股东总回报率达到16%。从10年前的900亿新元 增至2014年的2230亿新元,淡马锡的投资组合净值增长了1330亿新 元,10年期和20年期的股东总回报率分别为9%和6%。作为一家跨 国投资公司和主权财富基金,淡马锡投资遍布全球各大洲,在新加 坡、中国、美国、英国、越南、巴西、印度、墨西哥等设有分支机 构,其运营团队共有来自全球29个国家的490名员工。
淡马锡的国有独资运营模式和新西兰 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启示我们:在新 一轮国有企业改革中,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 主体、以国有经济为主导,不搞国有经济撤 退和私有化;在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中,不 搞一刀切、不搞“为混而混”、不搞针对国 有资本的单向混合。

淡马锡—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典范

淡马锡—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典范

淡马锡—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典范查尔斯•顾之博(Charles Goodyear)将从2009年10月1日正式接替现任执行总裁何晶女士。

现年51岁的查尔斯•顾之博是美国人,他也因此成为掌管这只新加坡著名主权基金权杖的第一位外国人。

淡联企业无论是独资还是控股,都建有独立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董事会人数一般为11人左右。

一般情况下,淡联企业董事会由股东单位人员、管理层和独立董事三方面人员构成,依据企业情况不同,来自股东单位的董事数量不同,有的淡联企业甚至没有股东董事,即使来自于股东单位的董事,在淡联企业领取的董事报酬也需要上缴淡马锡。

淡马锡及淡联企业十分重视董事会的独立性,股东董事和来自管理层的董事极少,一般只有总裁一人,首席财务官、首席运营官等高级管理人员不进入董事会,独立董事实际上占董事会的绝大多数,各级淡联企业董事会中约有600多个关键性董事职位(主要指提名、审计、薪酬等委员会)由独立董事担任。

他们认为,独立董事占绝大多数是最佳运作董事会必备的结构和实现条件。

淡马锡和绝大多数淡联企业,董事长与总裁两个职位由两个人分别担任,董事长是外部董事(多数为独立董事,下同);极个别企业由于特殊原因董事长兼任总裁,如吉宝集团有限公司。

但是,即使由内部人担任董事长,董事会中必然自然形成或由董事会指定一名外部董事(或独立董事)为首席独立董事或副董事长,在执行董事不参加的情况下,召集非执行董事研讨内部人不宜参加的公司有关事务。

淡马锡及淡联企业董事会均设有专门委员会,上市公司专门委员的设置必须按照法律的规定设立审计、提名、薪酬、风险管理委员会,非上市企业专门委员会的设置由董事会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不尽相同。

如淡马锡,设立了执行委员会(EXCO)、审计委员会(AC)和领袖培育与薪酬制定(LDCC)三个委员会;新加坡航空公司为淡马锡控股上市公司,设有常务、审计、薪酬与工业关系、提名、安全风险五个委员会。

新加坡宪法第五号规章规定,淡马锡等五家国有企业的董事、总裁的任免需要有民选总统批准。

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国有资产市场化经营的典范

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国有资产市场化经营的典范

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国有资产市场化经营的典范当前的国有资产改革似乎有种越私越好的趋势,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典范,当然这一个弹丸之国政府能够实现的有效控制换到中国这样的大国会是一个问题。

一、淡马锡是个什么性质的公司“淡马锡”三个字是马来语“Temasek”的音译。

淡马锡公司成立于1974年,是由新加坡财政部负责监管、以私人名义注册的一家控股公司。

那么为什么在70年代初新加坡政府要成立这么一家公司呢?它成立的背景是什么?它的任务是什么?它与新加坡政府又有什么关系?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简要地回顾新加坡经济发展史。

新加坡1959年从英国取得自治权,特别是自1965年与马来西亚分离后成立新加坡共和国,国家主权及经济发展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刚刚诞生的新加坡政府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创造就业机会,减轻就业压力。

为此,新加坡采取了以政府为主导,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经济方针。

当时新加坡的一些基础产业,如交通运输、造船业,都是由政府出面兴办的国有企业。

在新加坡,人们把这类企业称为与国家有联系的企业,简称“国联企业”。

经过近10年恢复和发展,到70年代初,新加坡取得全民就业,政府调整了经济发展政策,即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高科技产业发展。

由于70年代初发生的石油危机,新加坡利用其特殊的战略位置,决定发展新加坡原油加工业。

于是1977年由政府出资成立新加坡石油公司(SPC),不久又建立新加坡化工集团(PCS)。

与此同时,政府还投资兴建了一批高科技的电子和计算机产业。

到70年代中期,新加坡由政府各部门出面兴办的企业(即国联企业)越来越多,如何加强对这些企业的管理与监管,使他们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而不是躺在政府身上,处处依赖政府的保护和帮助,这是摆在当时新加坡政府面前一个十分迫切而又艰巨的课题。

70年代中期之前,新加坡政府为了进一步促进全国基础设施的发展和管理,成立一些所谓“法定机构”,这些法定机构集政府职能与企业经营为一体,如电力局、邮电通讯管理局、石油管理局等(类似我国的电力、铁道、邮电部)。

淡马锡公司及其治理模式

淡马锡公司及其治理模式

高级财务管理作业:淡马锡和中电投公司治理的比较一、淡马锡公司及其治理模式(一)淡马锡公司简介淡马锡控股有限公司是新加坡财政部的全资国有控股公司。

(二)淡马锡董事会治理结构1.董事会成员构成。

淡马锡董事会由政府官员、下属企业领袖、民间人士三方面共同组成。

政府官员来自不同部门,包括总统府、财政部、贸易发展司等;下属企业领袖则是业绩突出、声誉好的资深管理者;民间人士包括私营企业家学者及其他专业人士。

这种安排较好地体现了政府、企业、民间三方面权利的均衡,三类成员在合作的同时相互制衡,实现了国家股东与董事会,实际上也就是国家控制与市场运作之间的制衡。

董事会一般有10名成员,董事会成员中除了1~2名执行董事之外,其余董事都是独立董事、外部董事。

董事任期不超过三年,期满有资格被续聘。

总裁不担任董事长职位,不是审核委员会成员,也不介入其自身的业绩评估和薪酬的决定。

因此,淡马锡身的公司治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监督权和管理权的分离。

同时,淡马锡的董事会成员和新加坡财政部部长也定期审查并访问淡联企业,以加强对这些公司的监管。

所有公司除了向淡马锡呈交一年一度的财务报表以外,也定期汇报业务的发展情况。

淡马锡主要是运用股东的权利来影响下属企业的业务和策略方针,绝不干涉下属企业日常运作和商业决策。

官员董事这个群体内部也存在相互的制衡。

淡马锡现任董事会的官员包括总统府资政、财政部常务秘书等人。

在新加坡宪政体制下,作为国家象征的总统超脱于总理领导的政府之外,所以总统代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制政府的私立,而政府内部不同部门的代表也形成了部门利益的制衡关系,从而降低了官员董事实行集权专制的可能性。

2.董事会成员的激励约束机制。

淡马锡的董事会成员以及总裁的任免须由总统批准,一旦批准便给予其充分信任,同时也赋予其相应的责任。

除财务报表须定期报送财政部审阅之外,政府则只在关系淡马锡某个关联公司股份的并购和出售问题时参与企业的决策,不干涉企业的日常经营。

浅析淡马锡的公司治理模式及其借鉴意义

浅析淡马锡的公司治理模式及其借鉴意义

淡 马锡在董事会 方 面 有一 些 精巧 的设 计 值得 借 鉴 。据 刚 刚访 问淡马锡 的财政科 学研究所 研究员 周放生介 绍 , 马 淡 锡下 属公司总经理 离任 后 , 年 内不 得 担任 本公 司董 事长 。 三 这一 制度安排使 得管理 层 和董事 会 之 间能 够 真正 做 到相 互 独立 、 分权 和合作 。这 与 中国企 业例行 的操作相 去甚远 。
国 内生 产 总值 的 4 。 l
本 文通 过对 淡马锡 董事会 制度 、 对旗 下公 司的管理等 方面的分析 , 结 出“ 总 淡马锡模 式” 的成 功经验 , 而提 出其 进 公 司治理模 式对 中国的借鉴 意义 , 以及 简单分析 了“ 淡马锡 模式” 中国化 的 阻力 。 关键词 : 淡马锡 ;公 司治理模 式 ;中国化
经营与管理
浅 析 淡 马锡 的公 司 治 理 模 式 及 其 借 鉴 意 义
陶俊 清 ( 东华 大学旭 日工商管理 学院 , 海 2 1 2 ) 上 0 60
摘要 : 淡马锡控股 有限公 司( 以下简称“ 马锡 ”是新加 坡 最大 的全资 国有控 股公 司, 淡 ) 隶属 于新加 坡财 政部 该公 司 成立 于 l 4 , 市场化标准设 立 , 9 年 按 7 不享有政 府任何特 殊优 惠政 策 , 资活 动也 不会被 干预 , 主要任 务是 掌握新 加 投 其 坡政 府对企 业的投 资 , 管理 新加坡所 有的政府 关联企 业 。旗 下知名 企 业 包括 新加 坡航 空公 司、 星展 银行 、 电信 , 新 也 在 中国建设银 行 、 中国民生银 行 、 中国银行 等金 融机 构持 股。 目前 , 该公 司管理逾 千亿 美元 的投 资, 20 年 新加 坡 占 07
( 企业 战略 以效 益优先 三) 在淡马 锡树形 的组织方 阵中 , 除了全资 、 控股 企业 之外 , 还有 着在世 界许多 国家 和行 业 的投 资 。 目前 的淡 马锡 不 断 制 定新 的投 资计划 , 还把 原有 的投 资计划分 散到 l o多家公 o 司。在 亚洲 的主要投 资方 向包 括 全球 网络 、 务业 、 区 能 服 地 源、 科研 机构 以及 各行 业 中 的优胜 者 。这表 明 , 并不 是一 它 个 一味强调 核心竞争 业务 的企业 , 而是要抓住 市场 中最有 创 造 活力 、 最有盈利 潜力 的业 务 。

强势董事会的运作-略谈淡马锡

强势董事会的运作-略谈淡马锡

强势董事会的运作-略谈淡马锡引子:在资本市场上对企业而言,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可能得到更多的融资、更高的评级。

原因在于投资者愿意为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的公司支付较高溢价,同时包括标准普尔在内的许多信用评级机构都纷纷把衡量公司治理结构的好坏作为评级的重要标准。

而目前,我国的集团型企业普遍面临治理结构不合理、治理效率低下的通病,公司治理的规范化运作变革呼声日益迫切,而且随着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和国际接轨,萨班斯法案、COSO内控框架、独立董事、审核委员会等外部治理监管规则对集团型企业运作将产生深远影响。

背景: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首先要有一个真正发挥作用的董事会,使得它能在对公司进行战略指导的同时,有效监督经营者并反映股东利益。

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董事会还肩负着国有资产出资人的特殊身份,这也更凸现了董事会建设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核心地位和重要内容。

而在先行探索的国家中,新加坡的“淡马锡模式”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典范。

淡马锡控股(Temasek Holdings)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淡马锡”)成立于1974年,是由新加坡财政部负责监管、以私人名义注册的一家控股公司,也是新加坡政府最大的国有控股公司。

自1974年成立至今,淡马锡的股东总回报率超过18%。

淡马锡的信贷评级分别为标准普尔AAA级与穆迪Aaa级别。

它被号称为新加坡经济的发动机,是新加坡40年来经济高速增长背后的重要推动力。

成就:在截至2008年3月31日的财政年度中,淡马锡的利润创下180亿的历史新高,淡马锡的投资组合净值从去年的1,640亿新元增加到1,850亿新元,增长率为13%。

由于美元的疲软,按美元计算的投资组合净值从去年的1,080亿美元增加到1,340亿美元,增长率为24%。

股东权益同期增长了26%达到1,440亿新元。

淡马锡的成功投资经营更加速了它的全球扩张策略。

淡马锡自2004年开始就已经加大了对全球金融业的投资,目前,淡马锡对印度、巴基斯坦、中国及新加坡的各大金融机构都有投资,截至08年3月,该公司旗下的金融资产在其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已经由去年同期的21%上升至40%。

国企应借鉴淡马锡董事会建设经验

国企应借鉴淡马锡董事会建设经验

国企应借鉴淡马锡董事会建设经验淡马锡控股的公司治理模式历经30年,可以说就是一个全球比较、结合国情、循序渐进的实践过程淡马锡,号称新加坡经济的发动机,是新加坡40年来经济高速增长背后的重要推动力。

自1974年成立以来,由新加坡政府一手控制的淡马锡控股业已成为新加坡核心行业的把持者,几乎已经主宰了新加坡的经济命脉。

而它所取得的所有成就都离不开淡马锡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

不断探索公司治理模式淡马锡控股认为,世界经济已经走向一个全球都能够接受最佳公司治理模式的时代,但每一个国家应用方式应结合国情,依据自己发展步伐来演进。

淡马锡控股的公司治理模式历经30年,可以说就是一个全球比较、结合国情、循序渐进的实践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演进成熟的过程。

淡马锡控股最佳治理模式遵循以下原则逐步推进:首先是在比较研究欧美发达国家法人治理理论和案例的基础上,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世界顶级跨国公司中寻找样本,探究最佳公司治理模式。

其次是在充分结合新加坡国情的情况下,在淡马锡内部进行循序渐进并持之以恒的摸索实践。

再次是重视顶级人才的使用和培养。

经过30年的建设,淡马锡控股最终形成了具有新加坡特色的最佳公司治理模式,创造出全球领先的国家资本高效运作的成功典范(图1)。

30年来,淡马锡公司治理模式随着世界经济局势以及公司系统内外环境的转变而转变。

从1970年代建立之初的无为型董事会,到1990年代介入型董事会,再到21世纪营运型董事会,淡马锡控股实现了董事会由监管者到领航者的角色转变。

这是一个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成熟的过程,而每一种模式都与淡马锡控股当时环境相适应,都发挥了董事会作为淡马锡控股核心枢纽的最佳功能。

董事会建设是核心事会建设是整个淡马锡控股公司治理的核心。

董事会在淡马锡控股系统内外上下承接,起到了关键作用。

一方面,淡马锡通过董事会隔断政府对淡马锡的干预,并通过淡联企业董事会隔断淡马锡控股对旗下企业的干预,划清各自管理边界,起到稳定的保护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淡马锡的公司治理淡马锡(私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淡马锡”)是新加坡财政部的全资国有控股公司。

1974年成立之初,旗下35家公司(以下简称“淡联公司”)的业务仅限于本土,资产总计仅3.5亿新元。

截至2005年3月底,淡马锡投资组合市值达到1030亿新元,年平均股东回报率达到18%。

淡马锡的表现可谓出类拔萃,令他国的国有企业不能望其项背。

据2006年3月所公布资料,淡马锡目前在80家公司持有5%至100%的股权,约一半资产分布在国外,在金融、电信、工程、运输、物流等领域都有较大的发展。

旗下知名企业包括新加坡航空公司、星展银行、新电信,也在中国建设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持股。

为借鉴淡马锡管理国有资产的成功经验,中国国资委曾多次派员到新加坡对其公司治理模式进行全方位考察。

虽然2004年6月国资委的通知规定试点企业董事会的外部董事不少于2人,但对于内、外部董事人数比例并无要求。

到了2005年10月宝钢、神华成立董事会时,外部董事人数均超过半数。

随后加入改革的诚通、国旅、国药、铁通也承诺逐步增加外部董事的人数,使之超过内部董事。

淡马锡影响隐约可见。

那么,淡马锡到底有什么成功经验值得中国国有企业借鉴呢?我认为,可以从三方面来看:1)淡马锡和股东(政府)关系;2)淡马锡公司治理;3)淡马锡和下属公司关系。

政府不介入淡马锡商业决策过程新加坡建国初年,经济基础薄弱,私人资本不足,投资能力有限。

因此,国家担负起引导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任,进入一般商家不愿涉足的高风险、高投资工业项目领域,如钢铁、造船、石油化学等,创办了一批隶属财政部的国有企业。

这批国有企业于1974年被归入淡马锡旗下。

政府授权淡马锡和淡联公司按照商业模式灵活运作。

同时政府也刻意自制,不干预淡马锡和其他国有企业的管理与商业决策。

新加坡政府对于国有企业一向坚持能者居其位的用人原则,任命有能力的人,确保决策过程透明化,给予其充分的信任,同时也赋予其相应的责任。

淡马锡董事会成员和总裁的任命和免职由财政部部长牵头,各政府部长及专家组成的提名委员会推荐,并须经民选总统同意。

董事任期不超过三年,期满有资格被续聘。

为了达到保值和增值目的,淡马锡董事会必须向总统负责并确保每次投资的交易价格符合其公平市场价值。

未经总统批准,淡马锡的年度营运预算或计划中的投资项目不能动用过去的储备金。

淡马锡董事长和总裁必须每半年向总统证明当前和以往储备金报表的正确性。

淡马锡定期向财政部提供财务报告和简报。

不定期和财政部审查股息发放政策,在现金回报和再投资之间寻求最优组合。

制定投资和其他商业决策是淡马锡董事会和管理层的职责,总统和政府不介入决策制定过程。

只有一名内部董事淡马锡依照新加坡公司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来操作。

公司法规定公司在董事会的领导下经营其业务。

淡马锡董事会为其管理层提供指导和方针。

董事会决定各委员会、总裁和管理层的授权范围,批准经审核过的年度报告。

在总裁回避的情况下,董事会审核其业绩和360度评估报告。

董事会下设常务委员会、审核委员会及领导力发展和薪酬委员会三个专门委员会。

淡马锡董事会成员来自于不同的商业领域,具备丰富的投资和管理经验。

根据最新资料,在九位董事中,五位(包括一位新西兰人)目前也担任跨国公司、新加坡上市公司和私人公司的高层主管,三位(包括一位董事长、一位执行董事兼总裁、一位董事)曾任职商业机构和政府部门,另一位为现任财政部常任秘书。

政府只派一位财政部官员担任淡马锡董事,显示其遵循不介入淡马锡商业运作的原则。

九位董事中,执行董事、总裁何晶(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夫人)是惟一的内部董事,但她不担任董事长职位,不是审核委员会成员,也不介入其自身的业绩评估和薪酬的决定。

因此,淡马锡本身的公司治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监督权和管理权的分离。

淡马锡管理层拥有一批面向全球招聘,熟悉不同行业投资环境的专家。

譬如从世界级金融机构如汇丰、花旗、美国运通聘来的金融专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

此外,淡马锡也和外部专家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和进行广泛的交流。

综合公司内、外部专家的意见使淡马锡能有效监督和判断旗下公司的经营业绩。

淡马锡如何管理淡联公司?新加坡政府成立淡马锡的最初目的是设立专门部门收集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信息,并让财政部和内阁清楚掌握这些公司的表现。

所以刚开始的意图并不是积极管理政府投资项目,也没有监管的作用。

淡马锡高级董事经理和中国首席代表蒋福娟表示,正如邓小平的“摸着石头过河”的理论所言,淡马锡的运作理念是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参考一些知名跨国公司的做法,如通用电器,InvestorAB等,慢慢摸索出一套有效的方法。

随着商业化运作程度的增加,面对国际投资机构的要求,淡马锡公司治理的力度更为加大,透明度也有所提高。

尽管是新加坡政府的全资企业,淡马锡及旗下公司依据商业原则运作,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作出商业决策,致力于为股东的投资带来最大回报。

在淡联公司方面,淡马锡的态度和政府一样,也坚持不介入其日常经营决策的原则。

作为一个积极的股东,淡马锡相信使其投资组合产生卓越和可靠回报的最好方法是组建高素质、商业经验丰富、多元化、国际化的董事会,领导下属公司的管理层和员工。

为了提升董事会能力和素质,淡马锡积极物色具有不同专业能力、背景、国籍的董事人选,将他们推荐给下属公司。

此外,淡马锡也参与物色和推荐总经理人选。

淡马锡执行董事、总裁何晶认为董事会应发挥四方面的作用:●董事会以专业、客观、稳健的态度指导和引领管理层。

董事会和管理层紧密合作,制定战略,评估方案,提高决策准确度,提升企业竞争力。

作为管理层的一个有经验的舵手、战友和导师,董事会贡献其专长、经验和建议来帮助实现公司目标。

作为公司战略的决定者,董事会承担着带领公司业务向前迈进的责任。

新加坡电信集团56%的股票为淡马锡所持有,其投资与营运业务遍布于二十多个国家与地区。

董事会成员们在战略规划、银行、电信、信息科技和会计等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长。

董事会的组成相当国际化,在11位董事(包括10位独立董事,1位执行董事)中,有六位(包括董事长)不是新加坡人。

董事们以其对于亚太地区(如澳大利亚、泰国、中国、菲律宾等)商业环境敏锐的洞察力,支持管理层带领新电信成为亚太区的最佳电信集团。

大多数的淡联公司在竞争性的商业领域运作,董事必须具备商业方面的专长和经验方能胜任引导和监督管理层的工作。

因此除了特殊情况,近年来担任淡联公司董事的现任政府官员越来越少。

淡马锡持股55%的新科工程主要提供与国防有关的产品,因业务需要,这家公司的十一位董事中有三位来自国防部。

另外四家公司各有一位董事也具备公务员身份。

其他淡联公司的董事都非现任政府官员。

●董事会独立监督管理层,使后者对企业绩效负责。

为了维持客观性和独立判断的能力,淡联公司董事会大多数的成员为独立董事。

根据淡马锡2005年年报,在其持股占17%~100%的34家淡联公司中,独立董事人数超过三分之二(68%)。

有些外部董事担任不止一家淡联公司的董事,因此不符合新加坡交易所有关独立董事的定义。

然而这些董事可以视为独立于管理层之外的外部董事。

通常淡联公司董事会只有一位内部董事。

假若董事长也兼任总经理,这表示他/她同时领导董事会和管理层。

这种情况使得其他董事会成员无法有效检视有关管理层的问题,也难以对总经理的表现进行客观的考核,更难对他/她作出免职的决定。

不能和总经理建立客观和独立关系是许多董事会失败的原因,因此,淡马锡董事长丹那巴南于1999年就表示:淡联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的职位应由不同的人担任。

如此董事会才不会陷入被总经理要挟的情况。

淡马锡的九家全资子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都由不同的人出任。

除了吉宝集团以外,所有在新加坡上市的淡联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也都是由两人分别担任。

董事长和总经理职责有明确的分工,前者领导和负责董事会的运作,后者在董事会的授权下执行战略,负责企业日常事务运作,以企业业绩向董事会负责。

淡马锡董事经理、总裁何晶认为董事会下设提名委员会可以减少总经理对于董事会产生不当影响(如提名朋友担任董事)。

所有淡联公司提名委员会都至少有三名成员,其中多数必须是独立董事。

提名委员会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提名或再提名董事,考虑因素包括候选人的专长、经验、品格、独立思维能力、坦诚程度、财务知识、出席状况、参与与准备程度等。

此外,提名委员会也负责指派各委员会成员和协调评估董事表现工作。

超过三分之二的董事为独立董事、外部董事独立于管理层之外、董事长和总经理由两人分别担任、依靠提名委员会提名新董事等措施在制度上大大减少总经理对于董事会的潜在不良影响,有助于董事会独立监督管理层。

●董事会考评管理层绩效和建立接班计划,确保公司有强有力的管理层。

聘任、奖励和解雇总经理是董事会最重要的一项职责,也是最敏感的工作。

为了将这个工作做好,董事会应定期评估来自公司内、外部的潜在接班人选。

董事会下设薪酬委员会,定期评估总经理和其他管理高层的表现。

薪酬委员会应保持其独立性,在总经理不出席的状况下,召开会议认真评估其工作表现,决定薪水和奖金事宜。

所有上市的淡联公司都必须在其年度报告中披露总经理和其他主要高层主管的薪酬及薪酬组成部分,表明总经理不介入关于其个人绩效评估和薪酬的决定。

但是只有六家公司略为提及有关评估接班人计划事宜,可见这项工作的敏感性。

●保证遵循法律和法规。

董事会有责任确保公司和管理层遵守所在地的法律,了解所涉及的商业风险。

淡联公司都设有审核委员会。

委员会所有成员(至少三位)必须是非执行董事,而且大多数的成员还是独立董事。

至少有两位成员应具备会计或相关财务管理专长。

董事长不能担任审核委员会主席。

审核委员会在授权范围内可以调查任何事项,有权和管理层见面并取得他们的合作。

在管理层回避的状况下,审核委员会约见内、外部审计人员。

审核委员会也可自行决定邀请任何董事或管理人员出席会议。

审核委员会向董事会报告内、外部审计人员所做的审核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信息披露的恰当程度、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的质量。

审核委员会也和管理层、外部审计人员联手审查季度和年度财务报告,审查和批准内、外部审计人员的计划,以及他们对于内部会计监控系统的评估。

董事会通常不介入公司的日常运作,只有详细注意遵循法规和风险管理的系统与程序,并具备对管理层品行的良好判断力,方能履行好自身职责。

淡马锡认为形式不能取代实质,法规不能代替诚信,也不能消除风险。

董事会和管理层的健康运作最终取决于是否个人和组织层面都能坚守诚信原则。

在个人方面,每个人为人处事诚实,不欺不盗,公私分明,具备行事客观和专业化的勇气,把人情世故和专业责任分开。

组织诚信要求董事会、管理层和所有员工言行一致,共同维护公司的荣誉。

淡马锡深信公司治理能使一家公司产生更卓越、更可靠的业绩,进而为所有的股东带来更大的投资回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