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古文运动与唐传奇的关系

合集下载

唐传奇与古文运动关联性研究

唐传奇与古文运动关联性研究

唐传奇与古文运动关联性研究
唐传奇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成熟形态,而古文运动则是我国散文史上一次重要的文体革新运动,二者在时间上接近,创作主体类似,因而存在着难以割裂的联系。

通过对于二者关联性的研究,能够更加宏观地把握古文运动的影响,对唐传奇的思想内容、创作心态、艺术特色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对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二者在思想内容方面存在关联之处。

古文运动“文以明道”“不平则鸣”指导思想体现了其现实主义的创作追求。

而在小说领域,唐传奇创作在思想内容上也逐渐摆脱了六朝志怪小说宗教迷信思想的影响,走向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

二者的现实主义创作关联性主要体现在现实批判、道德劝诫、世俗化创作倾向三个方面。

其次,二者在创作心态上存在关联之处。

唐传奇的产生和流传很大程度上源于唐代士子搜奇记逸的游戏化心态,这种游戏化心态的出现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与唐代发达的社会经济、丰富的市民生活、文人士子的娱乐消遣需求有着密切关联。

这种创作上的游戏化心态,在韩愈、柳宗元的古文中也得到了一定的体现,形成了韩愈“以文为戏”的创作追求和游戏化的古文创作风格。

最后,二者在艺术表现上也存在着关联之处。

韩柳古文的艺术表现手法与唐传奇的“传奇”写法,即虚构手法和叙事艺术之间存在着共通之处;而唐传奇语言的口语化、通俗化表达特征和骈散结合的特点,也与韩柳古文的语言特色不谋而合。

唐代传奇的文学成就222

唐代传奇的文学成就222

浅论唐代传奇的文学成就荣运良摘要:唐代传奇是一种用文言写的短篇小说,它是中国小说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它的出现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次大的飞跃,标志着小说现实意义的加强和艺术上渐趋成熟,标志着小说进入到一个有意识创作的时代,使小说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

唐代传奇的文学成就表现在五个方面:一、现实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二、思想内容与题材手法上的创造性和启发性;三、结构完整、情节曲折,构思巧妙;四、人物描绘和形象塑造丰满,个性鲜明;五、语言简洁、准确、丰富、优美。

唐代传奇小说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唐代传奇文学成就传奇小说是唐代艺苑中的又一朵鲜花。

它是在中唐古文运动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文体。

晚唐裴刑把他所撰的小说集命名为《传奇》,宋以后人们遂称唐代的小说为“传奇”,取其“作意好奇”之意。

实际上就是文言短篇小说。

唐代传奇小说的源头出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但由于社会环境与创作态度的不同,在艺术上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正如鲁迅所说“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然施之藻绘,放其波澜,故所成就及特异,其间虽亦或托讽谕以纾牢悉,谈祸福以寓惩劝,而大归则究在文采与意想,与昔之传鬼神明因果而外无他意者甚异其趣矣”。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八篇)其内容主要是记述奇人奇事,爱情婚姻,神仙怪异及福祸惩戒等故事,情节离奇曲折,叙述婉转有致,语言文辞流利,引人入胜。

由于唐代传奇的高度成就,被人们称之为“一代之奇”。

一、唐代传奇小说的发展阶段及其影响唐代传奇小说的发展阶段分为三个阶段。

初唐盛唐是传奇的兴起阶段。

这时的作品刚脱胎于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在思想内容上还残存着志怪故事的影响,但情节结构已比较完整,描写手法也有显著的提高,流传至今的只有《古镜记》、《补江总白猿传》和《游仙窟》3篇;中唐时期是传奇小说百花怒放的黄金时代。

这个时期作家纷起,名作迭出,志怪述异的风气虽未完全扫除,但现实生活的气息已经压倒了神鬼的气息。

个人对唐传奇的三个阶段的表述”

个人对唐传奇的三个阶段的表述”

唐代传奇是我国古典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

从内容和形式上来看,唐代传奇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盛唐传奇、中唐传奇、晚唐传奇。

一、盛唐传奇1.1 形成时期盛唐传奇是在盛唐时期兴起并繁荣的,这一时期受到现实生活和宫廷文化的影响较为明显。

在唐代盛世的繁荣背景下,文人墨客们拥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以及更宽松的表达空间,因此传奇文学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1.2 代表作品在盛唐时期,因为社会形势的变化和文学风气的转变,唐传奇的作品也开始出现了相对丰富多样的特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应算是《长恨歌》和《妖精歌》等。

1.3 风格特点盛唐传奇的作品多是情节曲折,结构复杂,多以宫廷爱情或神怪情节为主题。

作者在这一时期开始有所突破,对于传奇文学的主题和形式进行了更为全面的探讨。

二、中唐传奇2.1 形成时期中唐传奇的时期正值唐朝由盛世走向衰落的过渡时期。

在社会动荡和文学思潮变化的影响下,传奇文学的作品也开始呈现出了新的气象。

2.2 代表作品在中唐时期,唐传奇的作品主题逐渐趋向于社会风尚的变革和对现实的批判,其中以《珠玉传奇》、《葬花词》等作品的反向崇高性最为明显。

2.3 风格特点中唐传奇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一定的变化,其中在题材上对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的吸收,使得传奇文学的作品更具有贴近民间生活的特点。

三、晚唐传奇3.1 形成时期晚唐传奇是在唐代社会变革和文学思潮的影响下产生的,这一时期唐朝的政治变局、社会变革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使得传奇文学的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更大的突破。

3.2 代表作品在晚唐时期,传奇文学的作品更具有了丰富多样的特征,代表作品有《天仙配》、《李娃传》等,这些作品在题材上更加广泛,形式上更加丰富多样。

3.3 风格特点晚唐传奇在风格上更加开放,传奇文学的作品多了一些对于悲剧色彩的描绘,并有了更为富有表现力的对于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

这一时期的作品更多地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使得其形式和内容更加多元化。

资料唐传奇——精选推荐

资料唐传奇——精选推荐

唐传奇——唐代传奇小说●1、概念●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

大多以记、传为名,以史家笔法,记奇闻异事。

以“传奇”作为小说之名,有两种说法:一是始于晚唐裴铏小说集《传奇》,一是始于元稹《莺莺传》。

《莺莺传》原名《传奇》,今名据说是宋人收入《太平广记》时改的。

而把“传奇”明确地用为唐人文言小说的专称,是在元代后期。

此后,传奇作为唐人文言小说的通称,便约定俗成地沿用下来。

●中国小说发展到唐代,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鲁迅说:“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

”(《中国小说史略》)2、兴起:[1] 唐传奇的兴起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 a 、城市繁荣、商业经济发达,三教九流、各行各业的人物聚集在城市,流传着形形色色的奇闻轶事,这为传奇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生活来源。

●b、城市的繁荣和发展,也使许多面向市井民众的俗文学形式,如说话、变文等应运而生。

这类新兴的俗文学,不仅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也引起文人士大夫的兴趣。

许多文人开始把注意力投入到这种富有趣味的创作中来。

●C、佛道教义、神怪传说的流行,对传奇创作也有相当的影响。

d、唐代科举中的行卷、温卷风气也助长了传奇的繁荣。

由于唐传奇能很好地显示自己在“史才、诗笔、议论”等多方面的才能,因此成为应试求仕的文人投卷的一种作品。

这样无形中促进了唐传奇的写作。

[2]、从文体内部说,传奇小说是六朝志怪演变发展的产物。

到唐代志怪进一步人情化、精致化,演化为传奇。

但两者又有根本的区别。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六朝志怪受神道意识的影响很深,作为文学创作的意识并不明确,而唐传奇则象鲁迅所说“始有意为小说”(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二是六朝志怪虽然也有一些情节较为曲折的作品,但基本上是粗陈梗概而缺乏深入细致的描绘,而唐传奇则有较为完整的结构,情节也曲折复杂;三是唐传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心理的刻划等方面也有了显著提高。

第八章 关于唐代传奇与古文

第八章 关于唐代传奇与古文

的《游仙窟》。
2〉中唐:唐人传奇繁荣时期。最为 脍炙人口者有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蒋 防的《霍小玉传》,沈既济《任氏传》,李 朝威的《柳毅传》,白行简《李娃传》,元 稹《莺莺传》等。 另外,还有沈既济《枕中记》,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
3〉晚唐:大批传奇专集的出现,有 牛僧孺《玄怪录》,李复言《继玄怪录》, 牛肃《纪闻》,薛用弱《集异记》,袁郊 《甘草谣》,裴鉶《传奇》,皇甫枚《三水 小牍》等。 杜光庭《虬髯客传》 “风尘三侠”
今存唐代传奇小说,数量不少,其中 流传较广的有90篇,这些作品大都收入 宋初李昉等编集的《太平广记》里,其它 如《文苑英华》、《太平御览》、《全唐
文》等总集类书中也收载了一些。
1.唐代传奇根据它的历史发展情况,可 分三个时期:的作品有隋末唐初人王度的《古镜
记》,无名氏的《补江总白猿传》及张鷟
古 文 运 动
唐 代 散 文
唐 代 传 奇
关于唐代传奇小说
唐代传奇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它由魏 晋小说发展而来,是中国文言小说中最富有文学性、 最有生命力的一种小说体,即传奇体,成为与唐诗并 称的“一代之奇”——成为“始”有意为小说的划时 代意义。 唐人小说后世称为传奇,唐人传奇是中国古典小说 成熟的标志,这是合于现代文体观念和美学观念的文 人小说。
古文运动的基本内容:
第一,文道合一。即文统与道统的统一。 第二,革新文体,建立新的文学语言。
新的文学语言的标准:一是“词必己出”,
二是“文从字顺” 。
2.唐传奇的艺术特色: 唐传奇构思精巧,情节曲折,结构完整。 唐传奇语言通俗简洁,生动流畅,而极 有文采。 唐传奇注重塑造人物性格,人物个性鲜
明。
关于唐代散文及唐代古文运动

唐传奇[总结]

唐传奇[总结]

唐传奇传奇本是传述奇闻异事的意思,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

它远继神话传说和史传文学,近承魏晋南北朝志怪和志人小说,发展成为一种以史传笔法写奇闻异事的小说体式。

唐传奇内容更加丰富,题材更为广泛,艺术上也更成熟。

唐传奇“始有意为小说”,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阶段。

恨歌传》、《东城父老传》等,往往借历史表达思想情感。

此外,描写义侠刺客的题材的作品也不少,如《聂隐娘》、《红线》、《昆仑奴》、《虬髯客传》、《谢小娥传》等,反映了反抗强暴和侠义的思想精神。

另外还有一些描写神仙鬼怪的作品,如《古镜记》、《补江总白猿记》等。

艺术成就唐传奇的创作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首先,唐传奇在小说发展史上摆脱了六朝小说粗陈梗概的写法,对生活的描写和人物的刻画走向了细致化的艺术境地,注重生活细节的描写和人物的精神心理的展现,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具有性格化的人物形象,并且开始注意小说的审美价值和娱乐功能。

其次,唐传奇是“有意为小说”,因此在创作手法上较六朝志人的偏重写实增强了虚构性,较六朝志怪的偏重记述传闻增加了再创作性,作家真正开始自觉地进行艺术想像和艺术创造,而且在艺术构思、情节结构上,都取得了新的成就。

唐传奇此外,唐传奇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以及语言、词采等方面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主要采用散体古文,适当吸取了民间口语,也常插入诗词,提高了小说的表现力。

唐传奇的地位和影响唐传奇作为文学史上开始进入成熟阶段的短篇小说,难免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譬如史传为传奇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营养,但同时传奇也就往往采用史传的简洁笔法,而省略必要的交代和细致的描述,有时更用归纳的方法写人物,这对小说而言,其实是不合适的。

又譬如《云麓漫钞》说士子欲以传奇显"史才、诗笔、议论”,确实唐传奇作品中普遍存在议论成分,有的还夹有众多诗篇,这也造成小说文体的不纯。

但尽管如此,唐传奇毕竟展开了一片崭新的艺术天地。

通过虚构的故事和虚构的人物,它比以往的任何文学样式,能够更自由更方便更具体地反映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理想,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趣味,由此而言,它在文学史上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唐传奇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唐传奇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唐传奇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可与唐诗一起并誉为唐朝文学的两座高峰。

它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起到了前承六朝志怪、后启宋元话本的作用。

唐传奇主要分成三类:一是写才子妓女的爱情故事,一是写豪侠壮士的侠义故事,一是写人生如梦的讽世故事。

在这些唐传奇故事中,以爱情篇中的人物形象最为生动、情节最为曲折动人。

除此之外,这些故事对社会现实的忠实反映和它自身的反展演变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一下试从几个方面来分析此类传奇中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

一、爱情类唐传奇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由于此类唐传奇描写的是年轻人之间的爱情,无论最后结局如何,他们曾有过的热烈的爱情和女主角清光照人的形象都为后人所喜爱。

因此这些爱情类的传奇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宋代以后的话本小说和元代以后的杂剧更是多取材于此,比如元代四大名剧之一王实甫的《西厢记》就改编自元稹的《莺莺传》,而明代汤显祖的《紫钗记》则师承蒋防的《霍小玉传》。

同时这些作品的写作技巧发展了六朝以来骈文中细致的描写,并且吸收古文运动中文字精炼行文流畅的特点,对后世的散文和小说都起到了有益的作用。

二、爱情类唐传奇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唐传奇中的爱情故事是对唐代社会的真实写照。

初唐所建立的科举制度和读书人狂热追求的官宦仕途到了中晚唐的时候已变得腐烂不堪,科举已经不是出人头地的唯一出路。

读书人在考过科举后,于仕途上平步青云的途径一是靠婚姻,二是靠裙带,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以至于晚唐时牛李之争也是因为靠科举走上仕途的读书人和靠血缘关系互相提携的豪门贵族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冲突。

由于这个原因,中晚唐时娶五姓女之风巍为盛行,读书人莫不把五姓女当作官场上的敲门砖,同时很多读书人也为此放弃了自己原有的爱情。

《霍小玉传》中的李益就因此抛弃了霍小玉,造成了唐传奇爱情故事中最大的悲剧。

另一方面,唐朝文化开放,国力强盛,吸引了许多外国人前去学习唐朝先进的思想,各国商人、僧侣、外交使团络绎不绝,使得长安成为了首屈一指的国际化大都市。

古文运动与唐代传奇关系辩正

古文运动与唐代传奇关系辩正
国文 学史 》 现今 中国古代 文学 史教科 书 中影 响最大 的 一种 , 虽然 认 为唐 代 传 奇 的兴 起 和 发 展 , 先 是 它 首 是 由于唐 代社 会生 产力 的发 展 , 促进 了城 市经济 的 繁荣 , 传 奇 小说 提 供 了 丰富 的素 材 , 它 由单 纯 的 给 使 谈神说 鬼 , 向反映 复杂 的社 会生 活发 展 ; 它还 是 承 陈 氏 之说 , 为 古 文运 动对 唐传 奇 的 创 作 有 影 响 , 但 认
之 中坚 人物 是也 。此 二者相 互之 关 系 , 自来 皆以 为古 文之 兴 起 , 其 时古 文 家 以古 文 试 作 小说 , 能 成 乃 而 功之 所致 , 而古 文 乃最 宜于 作小 说 者也 。 - ( 此论 后 来 被 学术 界 广 泛 采用 。游 国恩 等学 者 主 编 的 《 ”2 J 中

现于 2 0世 纪末 期 的研究 隋 唐五代 小说 的专 史 也仍 然 承袭 旧说 , : 中 唐是 唐代 古 文运 动 的高 潮 时期 , 云 “ 也 是唐传 奇 的繁 荣 时期 。两种 文学 同步 发展 , 因是 它们 的 目标 完全 一致 。唐代 古 文运 动 反 对骈 体 文 , 原
陈 寅恪 先生 最早 认定 唐代 古文运 动影 响唐 传奇 。他 的这一 观点先 是在 《 韩 愈与 唐代 小 说 》 一 文 论 … 中进行 了论 证 。后来 在《 白诗笺 证稿 》 元 中他 又一次 重 申 : 中 国文 学 史 中别 有 一 可注 意 之 点 焉 , “ 即今 1 3 所谓 唐代小 说者 , 亦起 于贞 元元 和之世 , 与古文 运动 实 同一 时 , 其时最 佳小 说之 作者 , 而 实亦 即古文 运 动
云 : 最后 唐代 古文运 动 与诗 歌的发 展 , “ 也影 响传 奇的创 作 。这不仅 表 现为 一些传 奇作 家 如 沈 既济 、 公 李

唐代传奇

唐代传奇

唐代是经济与文化空前发展繁荣的时代,这是使小说走向成熟的唐传奇兴盛的基础。

唐代科举取士主考诗赋的规定造成读书人争作诗赋、崇尚文才的风气,社会上产生了大批才子,这是传奇兴盛的前提。

就其内容而言,传奇与唐代的妇女状况、宗教传播,以至唐代中后期的动乱,都有密切关系。

而在文学继承上,它的形成与史传文学、笔记小说、古文运动和民间曲艺的奠基密不可分。

按照题材分类,唐传奇可划分为神异的警世传奇、才子佳人的婚恋传奇、感喟盛衰的轶事传奇和锄奸仗义的豪侠传奇四大类。

神异的警世传奇类主要是受魏晋南北朝的志怪书的启发。

中唐王朝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宦官专权,政治矛盾重重。

面对这种状况,传奇作者们不约而同地以志怪为表象,在人物的梦中描绘唐代的人情世态,讽喻官场,写出多篇神异奇幻的警世传奇。

沈既济的《枕中记》和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才子佳人的婚恋传奇有两个类别:现实类和幻异类。

现实类写男女爱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生活实感,代表有《霍小玉传》、《莺莺传》等;幻异类写人与神仙鬼怪之恋,富于幻异感和理想色彩,代表作有《柳毅传》、《裴航》等。

感喟盛衰的轶事传奇很受文人创作的青睐。

从开元之治到安史之乱,唐王朝的国势大起大落,提供了写不完的轶事。

《长恨歌传》、《东城老父传》等都是代表之作。

豪侠传奇是婚恋传奇之外又一个唐代传奇大家族,它不仅数量多,佳作也多,《柳氏传》、《虬髯客传》等都是文学经典。

唐传奇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与前代的笔记小说相比,它的题材与篇幅上大大扩展,成为了规模严整可观的文学创作,有生动人物、曲折情节,也有细致笔墨、文采光华;它是有意识的小说创作,是作者主动创造美文的艺术自觉,且多想像、虚构,与客观记述有本质区别;它艺术性显著提高,大大增强了故事的传奇性和表现力,增强了作品的曲折美和变化美。

可以说,中国的小说是在唐传奇的阶段成熟的,唐传奇是成熟的文言小说。

唐传奇的影响是深远的。

它不仅为后世的文言小说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和可供效法的艺术范式,又为白话小说提供了题材和内容的借鉴,使小说的发展进入了新的艺术天地。

唐代的传奇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重要阶段

唐代的传奇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重要阶段

唐代的传奇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重要阶段传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是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不寻常的故事。

作为文学史上的黄金时期,唐代也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唐代传奇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重要阶段。

唐传奇产生和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时期。

初唐、盛唐为发轫期,是由六朝志怪向唐传奇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其主要作品是王度的《古镜记》、无名氏的《补江总白猿传》和张鹜的《游仙窟》。

前两个故事尚未脱离志怪的性质。

《游仙窟》则开始转向记述世俗故事。

中唐是传奇大发展的兴盛期,晚唐是丰收期。

许多著名诗人都开始创作传奇,有的作品被作为行卷的资本,可见传奇作品已被社会所广泛接受。

就爱情系列看,元稹的《莺莺传》、白行简的《李娃传》、蒋防的《霍小玉传》最为生动精彩,流传也最广泛。

从这三篇传奇的女主人公便可看出唐传奇作品的艺术风貌。

崔莺莺、霍小玉、李娃三个女性虽然出身不同,命运不同,但都是性格鲜明、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

而小说的情节和环境描写更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独运,与魏晋南北朝时的志怪小说大不相同。

即作者已经不再是为了记载怪异奇闻,而是有意创作小说。

是我国小说由粗糙走向精致的一个重要阶段。

除这三部爱情作品外,还有讽刺社会世情的作品,最有影响的是沈既济的《枕中记》和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前者是“一枕黄粱”和“黄粱美梦”成语的出处,后者则是“南柯一梦”典故的来源。

另外还有历史故事类的《长恨歌传》、《东城父老传》、《高力士外传》等。

另名,还有一本书叫《虬髯客传》,记载的是隋朝权臣杨素的宠妓红拂私奔李靖,二人在奔赴太原途中遇见豪侠虬髯客,三人结为至交。

虬髯客志向远大,欲谋求帝位,后来见到李世民,为其英雄气概和非凡的相貌所折服,慨然辞别,另谋出路,后世称之为“风尘三侠”,该故事已有侠义小说的风貌。

总之,唐传奇无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在我国小说发展史上都是重要的发展阶段,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古代文学第九章唐代传奇和敦煌

古代文学第九章唐代传奇和敦煌

第一节 唐代传奇—发展 7
2.《任氏传》和《柳毅传》是两篇具有神怪色彩 的爱情小说,但却充满了人间情趣。
李朝威《柳毅传》较突出。小说写落第书生柳毅 为洞庭龙女传书终成夫妻的故事,揭露了封建婚 姻制度下的妇女遭受的压迫和痛苦,反映了妇女 追求自由幸福的强烈愿望,歌颂了见义勇为、严 守信义、行重操守、知恩图报等道德品质。故事 情节曲折新奇,结构严谨,人物形象血肉丰满。 想象丰富,具有浓郁烂漫注意色彩。
人以姓名达诸主司,然后投献所业,逾数日又投, 谓之‘温卷’,如《幽怪录》、《传奇》等皆是也。 盖此等文备众体,可见史才,诗笔、议论。”
“温卷”风气中晚唐尤为盛行,对文人写作传奇产 生传奇的发展 三个时期: (一)初盛唐是传奇小说发展的初期。 作品数量少,思想意义不深,艺术上也不
第九章
唐代传奇和 敦煌变文
第一节
唐代传奇
第一节 唐代传奇—概说 1
一、唐代传奇概说 (一)唐代传奇释名
唐代传奇是唐人文言短篇小说通称。元稹《莺莺传》原 名《传奇》;晚唐裴硎最早以“传奇”作小说集名称; 宋以后以“传奇”概称这类小说,沿用至今。
唐代传奇虽在六朝志怪小说基础上发表起来的,但已明 显进步:
第一节 唐代传奇—发展 5
白行简《李娃传》荥阳公子郑生赴京考试,遇明妓李娃, 甚爱。恋岁余,资财荡尽,娼家用计将他驱逐,致流落 街头,为凶肆歌手。后被父发现,以为辱没门第,痛打, 弃之门外,为友人所救,沦为乞丐。雪天求乞,被李娃 救回,二人同居。郑生奋发读书,考试连中,做高官, 父子相认,李娃被封为汧国夫人。
第一节 唐代传奇—发展 6
元稹《莺莺传》中的莺莺既有追求爱情的强烈愿望, 又疑虑重重,怨而不怒,性格上具有双重性。从前 以爱情为题材的作品,主人公大都是下层妇女,或 商贾之妻,或征人之妇,或妓女姬妾,也有神女仙 姑,但却未有这样的大家闺秀,因此莺莺形象出现, 具有强烈的影响。而张生则是一个对莺莺始乱终弃 的贵族青年,本应该予以谴责,可是作者却赞许他 “善补过”,反映出严重的封建思想意识。因此 《莺莺传》思想艺术都不及《霍小玉传》和《李娃 传》。

中唐散文和传奇

中唐散文和传奇
中唐散文
制作人:任偲佳
一、隋不初盛唐的文体因革
在隋不唐代前朝,骈文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章、奏、 书、议等应用文体,完全是骈文的天下。入隋后,隋文帝 黜落浮华,力行质朴,可惜虽有努力,影响却丌大。唐初 的虞世南、许敬宗等人的骈体文仍然为世风所尚;唐太宗 等人的文章也未能摆脱齐梁习气。 以虞世南、上官仪等为代表的宫廷文人,以及以魏征为 代表的朝堂重臣,分别在重形式、重辞藻呾重内容、重骨 力两条道路上推动着文体发展。到了“四杰”时期,文质 兼善的美文将骈文推上了又一个高峰。
韩愈的古文课分为三类:
1.论说文,如《原道》、《论佛骨表》、 《原性》、《师说》,特点是论点鲜明, 雄辩恣肆。 2.叙事之文,或宏大凝重如《平淮西碑》, 或慷慨激昂如《张中丞传后叙》,寥寥数 语,声貌必现。 3.记人抒情之文,情真意切,富于感染力。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的特点:
首先,始终与柳宗元本人的贬谪心态相 联系。 其次,写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极尽孤寒之意。 再次,蕴含着晋人以来由山水散怀体道、 体察宇宙的精神。
4.晚期唐人传奇
从僖宗初到五代初(874~910),这是唐人传奇发展 的晚期,作品较少,以传奇集为主。 唐末是传奇的蜕变期,传奇小说从此进入了长期的 低谷状态。这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1.选材上,“无关大体”的浪漫人生不再处于这一时期 传奇的中心; 2.有些题材陈陈相因,新意不多; 3.以议论为小说,削弱了传奇的美感魅力。
小结:唐人传奇的三个文体特征:“无关大体”的浪漫人生; 注重想象呾虚构;传、记辞章化。
二、唐人传奇的发展进程
唐人传奇的发展,如仿照明代高棅《唐诗品汇》对唐诗的分期, 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初期(618~779):从唐高宗起到唐代宗止,传奇产生、渐趋成 熟; 盛期(780~820):从唐德宗起到唐宪宗止,传奇发展的鼎盛时 期; 中期(821~873):从唐穆宗起到唐懿宗止,传奇集创作大获丰 收的时期; 晚期(874~910):从唐僖宗起,延续到五代初,传奇衰退、变 建时期。

古文运动与唐传奇关系考辩

古文运动与唐传奇关系考辩

古文运动与唐传奇关系考辩摘要:中晚唐时期,唐传奇创作迎来了它的创作高潮,在探讨唐传奇繁荣原因时,大部分学者认为除其自身发展规律外,唐传奇繁荣与古文运动有关,或者说古文运动对唐传奇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本文认为韩愈发动的古文运动与唐代传奇的繁荣发展虽为同时,但韩愈只写过“以文为戏”的几篇散文,并未以古文尝试作传奇。

他的以奇为特点的古文既不适合于传奇创作,也未对传奇产生过影响,古文运动与唐传奇的繁荣没有必然的关联。

关键词:古文运动;唐传奇;韩愈;考辩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5-0009-01唐传奇指唐代出现的具有成熟形态的文言小说。

它是古代小说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

唐传奇的演进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

初唐有三部著名的传奇:《古镜记》、《补江总白猿传》、《游仙窟》,它们都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但在其后一百年左右的时间,传奇创作虽没有停止,但有影响的作品却寥若晨星,直到中晚唐才再一次掀起了传奇创作的高潮,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作家作品。

无论是单篇传奇还是传奇集子,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得以与唐诗并称“一代之奇”。

为什么传奇创作直到中晚唐才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呢?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

除了文言小说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外,现今几乎所有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教科书都认定它的繁荣与韩愈发动的古文运动有关。

笔者认为这一似乎成为定论的观点值得商榷。

陈寅恪先生最早认定唐代古文运动影响唐传奇。

他的这一观点先是在《论韩愈与唐代小说》一文中进行了论证。

后来在《元白诗笺证稿》中他又一次重申:“中国文学史中别有一可注意之点焉,即今日所谓唐代小说者,亦起于贞元元和之世,与古文运动实同一时,而其时最佳小说之作者,实亦即古文运动之中坚人物是也。

此二者相互之关系,自来皆以为古文之兴起,乃其时古文家以古文试作小说,而能成功之所致,而古文乃最宜于作小说者也。

”此论后来被学术界广泛采用。

高中论述类阅读:唐代小说简谈①魏晋南北朝小说分为志人志怪两种。志怪方面,又可分为文人之作和宣扬佛

高中论述类阅读:唐代小说简谈①魏晋南北朝小说分为志人志怪两种。志怪方面,又可分为文人之作和宣扬佛

高中论述类阅读 2019.1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魏晋南北朝和唐代小说简谈①魏晋南北朝小说分为志人志怪两种。

志怪方面,又可分为文人之作和宣扬佛教教义的作品两种。

志人小说则以记文人及贵族的生活为主,笑话也可以属于这一类。

这些小说在小说史上有如下的特点:一是真实和虚构的问题。

小说是虚构的故事,但这个时期的小说作者即使是写鬼故事,也自以为是写真事;志人小说更是以真实作为评定小说优劣的标准。

二是写作态度问题。

现代小说的作者,会为了某个目的去编写小说,也就是有一定的写作动机;但这个时期的作者写这些作品则是“被动的”记录,也就是“非有意为小说”。

三是志人小说的出现,显示了小说向写人事发展的趋势。

四是小说和历史的关系仍然十分密切。

②至于文学手法方面,这一时期小说在叙事上只是“粗陈梗概”,只有故事大纲,基本上没有较高级的小说技巧出现。

但《世说新语》却长于叙事,善用比喻,文字生动,成就较高。

③小说发展到唐代,无论在形式观念上,还是在写作技巧上,都与前代作品有本质的改变。

唐传奇兴盛的原因首先是唐代社会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政治经济的成功,促成了文学的发展。

但这一点同时也适用于其它文体,所以就讨论唐传奇来说,单作这样的分析还不够。

要注意的是,小说以写人的社会生活为主,如果社会停留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那种简单朴素的农村生活,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小说就只能写一些口耳相传的鬼故事,不会有更大的发展。

唐代社会的进步,都市的出现,使人与人的来往密切了,出现了各种悲欢离合的故事,还有人生得失的反省,政治上尔虞我诈的斗争,宗教的流行等,都可以在小说中出现。

丰富的社会生活是形成唐代小说蓬勃发展的主因。

④其次是文学本身的条件。

具体来说一是小说体裁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的志人志怪小说为唐传奇的出现提供了基础,例如一些志怪的作品成为唐传奇创作的题材;而志人小说由写鬼怪的风气转而为写人事,对文人的创作也有很好的启示。

论唐传奇与古文运动的关系

论唐传奇与古文运动的关系
奇 文 占主要 的地 位 。
愈 、 宗元 等轰轰 烈烈 开展 古文 运动 的时 候 , 奇 已 柳 传
收 稿 日期 :00— 5—1 21 0 2
作者简介 : 王静清 (9 6一) 女 , 18 , 安徽蚌埠人 , 士生 , 硕 主要从事唐宋文学研究 。
3 6
商 丘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郑 振铎先 生较 早 注意 到唐传 奇与 古文运 动 的关 系 。他 在《 图本 中 国文 学 史 》 插 中论 及 传 奇 文 的 兴 起 时说 : 传 奇文是 古 文 运 动 的一 支 附庸 , 附庸 而 “ 由 蔚成 大 国 。 … ’ 振铎 先生 之所 以做 出这样 的判 ” 郑
而古 文 , 而是为 古道 而古 文 , 提倡 的古文 是从 功利 他
皆是也 。盖此 等 文 可 以见 史 才 , 笔 , 论 。 因此 诗 议 ” 也 可 以说 韩愈 写传 奇 文 不 过是 赶 潮 流 而 已 , 而且 他 所作 传 奇文甚 少 , 并不 能 从 他 领 导 的古 文 运 动 中分 离 出来 , 形成一 种 支流 。韩愈倡 导 古文 , 是 为古文 不
备 宣传之 条件 ] ( 。
从 以上 引 文可 以看 出陈寅 恪先 生主要 强调 的是
传》 之类的游戏文章 , 被划在传奇的范围之内, 以此
来证 明传 奇文 的运 动就是 古文 运动 的一 支 。但 在韩
传奇 对古 文运 动所起 的作 用 。他认 为古文 运动是 因
为借 对传奇 文 的写作 才成 功 的 , 在二 者 的关 系 中 , 传
于是“ 乃用 先 秦 两 汉 之 文 体 , 改作 唐 代 当时 流 传之
文增添 了写 实精神 , 而传 奇 想 象、 虚构等 创作 方 法也或 多或 少地影 响 了古文 的创作 。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文学唐传奇剖析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文学唐传奇剖析

唐传奇兴盛的原因:
1、社会生活的变化与发展(城市经济、市民 生活);
2、科举考试的“行卷”、“温卷”之风; 盖此等文备众体,可以见史才,诗笔,议 论。(赵彦卫《云麓漫钞》)
3、古文运动的促进作用; 4、佛教兴起及俗讲的影响; 5、史传文学及志怪小说的影响。
二、唐传奇的发展分期
唐传奇的历史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 初盛唐时期; 中唐时期; 晚唐时期。
——蒋防《霍小玉传》
嗟乎,倡荡之姬,节行如是,虽古先烈 女,不能逾也。焉得不为之叹息哉!
——白行简《李娃传》
3、晚唐传奇(衰落期)
传奇集:牛僧孺《玄怪录》、李复言 《续玄怪录》、牛肃《纪闻》、薛用 弱《集异记》、袁郊《甘泽谣》、裴 铏《传奇》、皇甫枚《三水小牍》等。
豪侠小说:《昆仑奴》、《聂隐娘》 (裴铏《传奇》);杜光庭《虬髯客 传》(“风尘三侠”李靖、红拂女、 虬髯客)。
一、唐传奇的兴起
“传奇”是我国文学的体裁之一,以其情节多奇 特、神异,故名。唐传奇是后人对唐人所创作的 文言小说的称谓,它代表了唐代小说的发展水平。 以“传奇”为小说作品之名,始于元稹,他的 《莺莺传》,原名“传奇”,晚唐裴铏所著小说集, 也叫《传奇》。 “稗官废而传奇作,传奇作而戏曲继。”(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 鲁迅认为唐代“始有意为小说”,指出了唐传奇 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划时代的意义。
1、初盛唐传奇(初兴期)
王度《古镜记》 佚名《补江总白猿传》 张鷟《游仙窟》(崔十娘、五嫂)
余以少娱声色,早慕佳期,历访风流, 遍游天下。弹鹤琴于蜀郡,饱见文君; 吹凤管于秦楼,熟看弄玉。虽复赠兰 解珮,未甚关怀;合巹横陈,何曾惬 意。昔日双眠,恒嫌夜短;今宵独卧, 实怨更长。——张鷟《Βιβλιοθήκη 仙窟》2、中唐传奇(繁荣期)

汉语言文学论述题

汉语言文学论述题

1举例说明《左传》的叙事艺术《左传》的叙事艺术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富有文学表现力的剪裁功夫。

文学性的剪裁,是指在保证真实叙述历史事件的基础上,通过史料的取舍、叙述的详略,使历史事件故事情节化。

例如《郑败宋师获华元》记载宋、郑两国间的一次战事,开头只以极简练的交字交代了时间、地点和结局,而后则以大部分篇幅细写战事前后的几件趣事:狂狡如何反遭俘虏,羊斟如何衔私报复,这样的记录,不但反映出宋军战败的某些因素,更增加了文章的故事性和趣味性。

2全知叙事角的采用。

采用全知叙事视角。

既保证了历史事件叙述的真实和亲切,也便于引入一些细节描写和人物语言,从而增强事件的故事性和意趣,避免缺乏情趣与形象的枯燥乏味的流水账形式的史事记述《左传》以擅长叙写战争著称,作者写战争场面,一如亲历。

如《晋楚城濮之战》中两军的阵势、将帅,各路兵马的战况,如晨目前,而且还有变化波折,一路直进取胜,一路佯退而夹击,文字虽短,却参差起伏,场面生动如画。

2试述《离骚》的艺术表现的成就:1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

《离骚》在艺术表现上想象自由驰骋,完全摆脱了现实生活的固有逻辑,而进入奇幻神异的想象境界。

《离骚》后半部分写对未来道路的探索,诗人把火一样浓烈的激情、忠贞深沉的爱国情感,通过奔腾飘逸,上天入地的想象,淋漓尽致地喷发出来。

2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高贵出身,崇高的理想,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人格,及其异常浓烈的真挚情感,构成了抒情主人公超凡脱俗的完美形象。

他一心报国,却不断地被残害、被疏远流放,但是他非但没有放弃理想,反而更加注意自己美好品质的修养。

3比兴手法的拓展。

《离骚》运用了较《诗经》更丰富的喻象,它把《诗经》片断的比兴发展成为长篇诗歌中比兴的连续使用,它还把《诗经》那种喻象、喻体各自独立的单纯比喻合二为一,溶铸成浑融的艺术境界,使之具有象征的意义。

4结构和语言上的创新。

《离骚》围绕诗人忠贞不渝的故国情结和追求崇高理想九死不悔的的精神这个中心谋布局。

唐代古文运动与唐代传奇+(14)

唐代古文运动与唐代传奇+(14)

7/3/2021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周茂君
21
创造新体古文的具体标准
• 这段话至少说明:一是对古人的文章必须学习继 承,但只能“师其意,不师其辞”,表现方法还 得由自己来创造。二是文章有“难”(艰深)和 “易”(通顺)的区别,表现上他说两者都可以, “无难易”,只要“唯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周茂君
26
1、韩愈的政论文
• 韩愈是唐代著名散文家。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潮洲韩文公庙 碑》)。韩愈的政论文内容广博,体裁不拘一格,如《原道》、《论佛骨 表》、《师说》、《进学解》等;立意新颖,观点鲜明,大胆坦率,战斗性 强。
7/3/2021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周茂君
• 韩愈强调全面地吸收前人的成果,特别是不能像古文运动先驱者只是局限在 六经之中,甚至排斥屈、宋、两汉文学,他是主张在兼收并蓄之中来推陈出 新的。
7/3/2021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周茂君
24
(四)唐代古文运动在文学史上的
地位与作用
• 1.唐代的古文运动在贞元、元和二三十年间暂时 打垮了骈文的统治地位,把古文提高到一个新阶 段,使古文成为自由地叙事、议论、抒情、写景 的工具。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周茂君
20
创造新体古文的具体标准
• 韩愈在《答刘正夫书》中正面阐述了自己的看法:“或问:‘为文宜何师?’ 必谨对曰:‘宜师古文贤人。’曰:‘古圣贤人所为书具存,辞皆不同,宜 何师?’必谨对曰:‘师其意,不师其辞。’又问曰:‘文宜易宜难?’必 谨对曰:‘无难易,唯其是尔。’”
• 它根据汉语文学的特点,组成整齐美观的对偶形 式(排偶),挑选色彩鲜明的字句给人以美感 (辞藻),利用典故表达复杂的情景事物,促进 读者的联想(典故),又注重音调的铿锵悦耳, 增强文章的音响和节奏效果,使它富于音乐性 (音律)。这些都大大地丰富和提高了我国文学 的艺术性能和技巧,对散文的发展也发生发良好 影响。

唐传奇对多种文体特点的沿革与整合

唐传奇对多种文体特点的沿革与整合

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唐传奇对多种文体特点的沿革与整合[内容提要]唐传奇是我国文言短篇小说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其艺术成就之一是对唐和唐以前多种文体特点的沿革与整合。

它吸收了史传文学、诗歌、和散文的长处,做到“文备众体,可以见史才、诗笔、议论”,便于进士行卷;古代神话的积极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先秦诸子寓言蕴含深刻哲理于浅显的虚构故事中的象征手法也被唐传奇作者所吸收;唐传奇有从六朝志怪小说中取材的,也有从民间文学中取材的;而语言和美学风格上也受六朝志人小说的影响。

唐传奇因博采众长而文备众体,因融会贯通而浑然天成。

[关键词]唐传奇;文体特点;沿革;整合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经过先秦至西汉的孕育期和东汉魏晋南北朝的雏型期,在隋唐五代由成熟逐渐走向鼎盛,尤以唐传奇的兴盛为标志。

唐人传奇兴盛的原因固然离不开政治经济背景、社会思潮、文化艺术氛围以及进士行卷之风的影响,本人以为它的兴盛还在于对唐和唐以前多种文体特点的沿革和整合,使其赢得了“与诗律可称一代之奇”[1]的崇高地位。

南宋赵彦卫《云簏漫钞》卷八中说:唐之举人,先籍当世显人以姓名达之主司,然后以所业投献。

逾数日又投,谓之温卷。

如《幽怪录》、《传奇》等皆是也。

盖此等文备众体,可以见史才、诗笔、议论。

至进士则多以诗为贽,今有唐诗数百首行于世者,是也。

[2]可见传奇中有史书、诗歌、散文的因素,但又绝不完全等同于这几种文体,而是对这几种文体进行了整合后创造出的一种新的文体。

我认为“文备众体”的“众”不只是指史书、诗歌和散文,还指神话、寓言、志怪等。

现分述如下:一、史传文学对唐传奇的影响(一)对唐传奇作家创作意识的影响我国有着优良的著史传统,著史被认为是崇高的事业。

唐代士子的三大到理想便是科举及第、娶甲族女为妻和著史,而真正能著史、修史的只能是极个别的人,传奇作家只好用小说的方式弥补理想无法实现的遗憾,来“补史氏之阙” [3],况且早就有“史说同质” [4]的观念。

如陈鸿祖《东城老父传》、《长恨歌传》,颜师古《隋遗录》,韩偓《海山记》、《迷楼记》和《开河记》等,就是作者有意识地借传奇小说补正史,进而揭示封建帝王没落的历史原因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文家积极地创作文学性强、叙事程度较高的文学作品,如柳宗元的《三戒》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题材内容或隐或显地受以《枕中记》为代表的讽刺意味极强的传奇文的影响;《捕蛇者说》有具体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已经有了小说化的倾向。

韩愈的《毛颖传》,是一篇为毛笔做传的游戏之文,被后世文学家看做是准小说。

在传奇创作方面,自形式而言,单行散句的句式在中唐古文运动发生之后,被广泛地运用到传奇文的写作之中,如中唐时期优秀的传奇文《莺莺传》、《李娃传》、《柳毅传》。

一、中唐古文运动与唐传奇的界定(一)中唐古文运动“古文”一词是韩愈在唐贞元初年(约785年)提出的,经过张籍、李翱等韩门弟子的继续发展,在贞元末年(约804年)形成了一股用散文创作的潮流,元和年间经过柳宗元的“文以明道”的思想的加入,古文运动在当时文坛产生了更大的影响,遂成为一次重要的古文文体、文风改革的运动。

中唐古文运动的主要人物是韩愈和柳宗元,从形式而言,打破六朝四六文体对文人创作的束缚,改变骈文浮靡轻艳、华而不实的文风,提出一种单行散句为主,活泼、生动、自由的文体形式;自内容而言,韩愈提出了“文以载道”的理论主张,在重视道统的同时也不忽略文的作用,做到了文道并重,并且将文学引向政治领域,反映社会现实。

(二)唐传奇唐传奇的由来说法众多,“传奇”原是元稹《莺莺传》的题名。

传奇以一种小说的题材出现是在宋代陈师道的《后山诗话》中:“范文正公为《岳阳楼记》,用对语说时景,世以为奇,尹师鲁读之,曰:“传奇体耳!”《传奇》,唐裴铏所著小说也。

”当然这段话也不足以概括唐传奇小说的特点,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道: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婉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始有意为小说。

胡应麟(《笔丛》三十六)云:“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幻设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

”其云“作意”,云“幻设”者,则即意识之创造矣。

又云: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然施之藻绘,扩其波澜,故所成就乃特异,其间虽亦或托讽喻以纾牢愁,谈祸福以寓惩劝,而大归则究在文采与意想,与昔之传鬼神明因果而外无他意者,甚异其趣矣。

鲁迅的这段话高度的概括了传奇小说的特点,“叙述婉转,文辞华艳”,“有意为小说”,即传奇小说寄托了一代文人的精神需要和理想,蕴意丰厚、情感饱满。

传奇文中多叙事、描写、抒情、议论。

二、唐传奇对中唐古文运动的影响唐传奇的迅猛发展出现在“安史之乱”以后,唐代文人对中唐“中兴”的渴望以及对现实的讽刺、抨击和控诉,使大量的文人把理想寄托在唐传奇这种题材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多样的文体创作上。

(一)题材内容的影响当时的作家如沈既济曾与古文大家萧颖士关系密切,他的传奇作品势必会影响萧颖士的后学韩愈和柳宗元这两位古文大家的创作。

沈既济的传奇文作品并不多,但是已经彰显出了唐传奇走向成熟。

《枕中记》中描写的卢生出身寒门,“衣装弊亵”,十分热衷功[摘要]唐传奇与散文在中唐时期同时达到了兴旺繁荣的状态,虽然他们的繁荣离不开中唐时期复杂的政治背景,同时它们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古文借鉴了唐传奇的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使古文的内容得到一定程度的延展;古文运动中倡导一种单行散句为主,活泼、自由、生动的散文体形式,传奇文的文本形式更显灵活、跳跃。

[关键词]古文运动;唐传奇;相互影响[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002(2010)09-0116-03中唐古文运动与唐传奇的关系刘丹丹(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110034)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第27卷第9期2010年9月Vol.27No.9Sept 2010[收稿日期]2010-07-08[作者简介]刘丹丹(1986-)女,辽宁辽阳人,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116·名利禄,“士之生世,当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列鼎而食,选声而听,使族益昌而家益肥,然后可以言适乎。

”经得神仙之术的道士的帮助,在不够煮熟一顿小米饭的功夫做了一个梦,先后经历了娶妻生子,多次升官,两次被贬,尝尽人间的荣华富贵后,直到老死的那天还在为皇帝上书。

卢生大梦方醒,道士对卢生说“人生之适,亦如是矣”,卢生追求功名的梦被点醒,“夫宠辱之道,穷达之运,得丧之理,死生之情,尽知之矣,此先生所以窒吾欲也。

敢不受教。

”显然这篇结构简单,篇幅短小的传奇文是在讽刺那些热衷功名,最终不过“黄粱一梦”罢了;同时讽刺了官场黑暗、官僚之间明争暗斗、政治日益腐败的现实。

诸如此类讽刺时弊的题材的文章在古文领域也有创作,如柳宗元的《三戒》是著名的讽刺小品文。

《临江之麋》描写了在家依仗着主人喜欢,与自家狗打成一片就洋洋得意起来,结果刚一出门就被外面的狗咬死了。

以此讽刺那些仗势欺人的官僚,注定是悲惨地结束生命。

《黔之驴》有人将驴子带到无驴的地方,刚到的时候,驴子的吼叫声足以把老虎镇住,但老虎经过细心的观察发现驴子不过就那点才能,最后老虎将驴子的脖子咬断,并吃了它的肉离开了。

以此讽刺那些外表看似强大,实际上一无是处、软弱无能的人。

《永某氏之鼠》是借房子的主人因为迷信而让老鼠为非作歹,在房子换了新的主人之后,将老鼠一网打尽,全部消灭。

以此讽刺那些作威作福、无法无天的官僚们。

这三则小故事具有很强的文学性,从题材内容上看,是通过对糜、驴、鼠的叙述,代替那些仗势欺人、骄横自大,自取灭亡的可悲之人,既嘲讽了社会现实,也抒发了郁结胸中的怨气。

这些寓言的创作,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传奇体托人事以讽实世的影响,虽然传奇体是托人,散文体寓言是托动物,但借鉴的痕迹是明显的。

(二)表现手法的影响唐传奇是一种小说文体,思想内容驳杂。

应自身情节发展的需要,作品中运用了丰富的表现手法,如大量的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等手法,文笔优美,情节曲折,细节描写生动传神,注重刻画人物的心理和神态,使传奇文小说具备了更强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中唐的散文作家也借鉴了传奇文的优势,为丰富和发展散文的表现力服务。

以沈亚之的《湘中怨词》和柳宗元的《捕蛇者说》进行比对,可得出共同之处。

《湘中怨词》郑生与汜人相恋,离别。

在过节的时候郑生因为思念汜人,充满愁苦的吟唱之后:“声未终,有画舻浮漾而来,中为彩楼,高百余尺,其上施帷帐,栏笼画饰。

帷褰,有弹弦鼓吹者,皆神仙娥眉,被服烟霓,裾皆广长,其中一人起舞,含颦凄怨,形类汜人……舞毕,敛袖,翔然凝望。

楼中纵观方怡。

须臾,风涛崩怒,遂迷所往”。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创作于永州司马任上,历史背景是安史之乱以后,由于军队的增加,国家开销过大,不得不用税收来维持收支,作者用以小见大的笔触反映朝廷的横征暴敛,其中不乏传奇小说中常见表现手法,描写蛇的外貌“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当地的农民蒋氏就靠捕捉这种治百病的毒蛇维持生计,逃避重赋,当我听说他家三世以此为生,并且死于捕蛇上的时候,可以帮他换份工作的时候“蒋氏大戚,汪然出涕”,随后讲述的缘由:“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駭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

细节描写这是传奇文特有的表现笔法,如描写楼:“彩楼,高百余尺”,“上施帷帐”,“栏笼画饰”把人间没有的那股仙气表现出来了。

同样,《捕蛇者说》在描写蛇的外貌上也用了细节描写“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把接触蛇的危险刻画得入木三分。

文中还出现了神态描写,也是最为精彩的。

《湘中怨词》的神态描写精准灵动,“含颦凄怨”、“翔然凝望”,把汜人内心的痛苦、凄婉忧伤的情绪都刻画得淋漓尽致;官吏的神态“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与蒋氏的神态“恂恂而起”、“弛然而卧”、“谨食之”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样的塑造反映了社会黑暗的思想内涵。

三、中唐古文运动对唐传奇的影响中唐古文运动最突出的两个特点:一是用处处变化的散句进行各种文体的写作,文章显得自由、活泼。

二是受到韩柳古文运动“文以载道”、“文以明道”、“不平则鸣”的思想的影响。

这两方面的特点深刻地影响了唐传奇的创作。

(一)奇行散句对传奇文的影响韩愈认为骈文讲求对偶、声律,束缚了文体的发展,也束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一种华而不实的文体。

日渐衰落的国势、文坛靡靡之音日渐繁盛,这就需要一种新的文体出现。

于是散体文出现,其短小精悍,方便进行各种文体的论说,具有极强的攻击性,对规范政坛、文坛有极大的帮助。

韩愈就是用这一散文体进行各种题材的文学创作。

《杂说四首》用伯乐和千里马作比喻来表述自己不被任用的处境: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117·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这种跳跃、灵活、自由的文体可以延展传奇文作者的表现空间,作于804年的《莺莺传》中明显可以找到散文这种自由的文体,莺莺被红娘搀扶着第一次到张生的房间里来的情景:“俄而红娘捧崔氏而至。

至,则娇羞融冶,力不能运支体,曩时端庄,不复同矣。

”莺莺在给张生的信中提到玉环一枚,乱丝一,文竹茶碾子一枚,莺莺托物象表达对张生的思念和对张生至死不渝的爱恋:“玉环一枚,是儿婴年所弄,寄充君子下体所佩。

玉取其坚洁不渝,环取其终始不绝。

兼乱丝一,文竹茶碾子一枚。

此数物不足见珍。

意者欲君子如玉之贞,俾志如环不解。

泪痕在竹,愁绪萦丝,因物达情,永以为好耳。

”通过以上材料的对比,可以看出传奇文明显的受到了古文运动的影响,散体文写作比比皆是,句式灵活多样,传情达意明白晓畅,析理精深透彻。

(二)中唐古文运动的主张对传奇文的影响中唐古文运动最重要的思想就是“文以载道”,同时也注意到文与道同样重要,韩愈在《题欧阳生哀辞后》中说道:“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于今者耶!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

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

”柳宗元也十分赞同韩愈的“文以载道”的观点,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有明确的表述:“始吾幼且少,为文章,以辞为工,及长,乃知文者以明道。

”重视文章创作的同时,还要尊崇儒家道法,反映社会现实,传奇文作品中也不乏反映现实,讽刺时弊的作品出现,如《周秦行记》,故事梗概是牛僧孺进士落榜,回家途中的艳遇,“黄衣”、“朱衣”、“紫衣”、“沈婆儿”明显影射皇家,带有皇家色彩,唐文宗都说“此必假名,僧孺是贞元中进士,岂敢呼德宗为沈婆儿也!”故宋代文人认为是李德裕的朋党写作,鲁迅也确认“非出于僧孺手”,显然是用以陷害牛僧孺的。

这篇传奇文却真实地显示了牛李党争的激烈程度。

陈寅恪先生说:“二党真可畏哉!”“文以载道”,反映社会历史现实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唐传奇,这类的唐传奇作品也遍地开花,如牛僧孺的《郭代公》,反映了在“安史之乱”后,人们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李玫《嵩岳嫁女》,嘲讽时事,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酷无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