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2015高考生物一轮课后限时练:第24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1:第24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24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达尔文之前,人们是怎样看待生物进化的。
2、概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3、评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了解拉马克学说,结合我们身边的实例,理解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贡献和局限性,知道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
然后完成学案,不明白的问题标记出来,再翻阅课本或资料,解决问题。
有些问题需要认真思考和总结,切忌抄课本和资料。
学习重点: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2、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
学习难点: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
预习案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1.内容:①地球上的生物不是_______的,而是的;②生物是逐渐进化的;③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____________和。
2.拉马克认为生物不断进化的主要原因是。
3. 意义:否定了论和论,奠定了科学生物进化论的基础。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1.解释模型根据模型概括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2.在课本中划出自然选择学说的意义。
3.局限性(1)对于____________的本质,未做出科学解释。
(2)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____________水平。
(3)强调物种形成都是___________的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__________ _等现象。
三、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
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已经从_______水平深入到______水平;关于自然选择的作用等问题的研究也已经从以_______为单位发展到以______为基本单位。
这样就形成了以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预习自测:1、下列各项中,不是拉马克观点的是()A.生物不是神造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祖先进化来的B.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C.生物适应性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D.生物新类型的形成是有利变异逐代积累的结果2、使用某种农药来防治某种害虫,开始效果很显著,但长期使用以后,效果越来越差,其原因()A.害虫对农药产生了定向的变异B.害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选择C.害虫对农药产生了隔离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3、下列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不能解释的是()A.生物进化的原因B.生物不定向变异的原因C.生物多样性的原因D.现存生物适应性的原因4、按照达尔文进化学说,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第24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2.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1)隔离的实质: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包括地理隔离和 生殖隔离。其实质是阻止生物之间的基因交流。 (2)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生殖隔离时期, 但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仅有地理隔离不能产生新的物种, 生殖隔离才是物种形成的关键。
3. 物种形成 (1)物种形成的三种典型模式 ①渐变式——长期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的产生
已经从以生物个体 为单位发展到以种群
为基本单位
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种群:生活在_一__定__区__域__的__同_种__生__物____的全部个体。
(2)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_全_部__基__因__。
(3)基因频率: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_等__位__基__因__数__
A.上述过程说明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
成的标志
生殖隔离
B√.甲、乙两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基因பைடு நூலகம்率总是变化的,其基因
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C.乙、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
不相同 D.甲、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
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 种群
②是否能够交配 两个种群的生物能够交配,不一定属于同一物种,如果交配 后代不育,则两个种群的生物不属于一个物种,如马和驴相 互交配产生骡子,骡子不能经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马和驴 不属于同一物种。
命题设计
如图中的A、B、C表示三个自然条件有差异的地区,地区间的 黑线表示存在一定的地理隔离。A地区某些个体由于某种机会开 始分布到B、C地区,并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③中的甲、乙、 丙分别表示三个种群。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名师一号》高考生物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第24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体验·双基考题(时间:10分钟)建体系练能力速效提升建网络练考题1.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B.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C.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D.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解析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知识。
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在整个生物界是非常普遍的,它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对生物进化极其重要,A项正确;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因而形成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B项正确;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由于选择作用,与该环境有关的性状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而与该环境无关的性状的基因频率可能不改变,C项正确;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D项错误。
答案 D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C.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D.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
具有竞争关系的生物之间进行着相互选择,A项正确;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证据是古生物学证据,是以化石为依据的,B项正确;外来物种入侵会改变当地生物的生存机会,进而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C项正确;突变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项不正确。
答案 D3.大约一万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分化,过程如下图所示,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先经历a过程B.b过程的实质就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C.①~⑥只能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D.品系1和品系2种群基因库出现了较大差异,立刻形成物种1和物种2解析图中a为地理隔离,b为自然选择。
多倍体的形成,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形成新物种,A项错误;①~⑥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变异是不定向的,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C项错误。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4:第24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20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一、选择题1.在某小岛上的一种啄木鸟,其喙的长度分布如图甲,而其唯一的食物是一种在树干中的虫。
这种虫在树干的深度分布如图乙。
有四位同学围绕“下一代鸟喙的长度可能如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四位同学的观点分别阐述如下,其中合理的是()①下一代鸟的喙都比亲本长,因为较长的鸟喙是生存所必需的②下一代鸟的喙都比亲本短,因为在树干深处就很容易捕捉到虫③下一代鸟的喙不一定比亲本长,因为变异是不定向的④下一代鸟的喙不一定比亲本长,仅一代的时间还不能进化成较长的喙A.②③B.①④C.①③D.③④2.下图表示小鼠原种进化为某种小鼠新种的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使该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若图中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则Z1是形成小鼠新种的必要条件C.根据达尔文的观点可认为,X来源与突变和基因重组D.某个小鼠有利变异的产生不一定引起该小鼠种群的进化3.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B.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C.异地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4.一个全部由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组成的种群,经过连续n代自交,获得的子代中Aa的频率为(1/2)n,AA和aa的频率分别为(1/2)×[1-(1/2)n]。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以肯定该种群在这些年中()A.发生了隔离B.发生了自然选择C.没有发生生物进化D.没有发生基因型频率的改变5.一对等位基因(F、f)位于常染色体上,经调查兔群中,雌兔基因型频率FF(30%)、Ff(60%)、ff(10%);雄兔基因型频率FF(20%)、Ff(40%)、ff(40%)。
假设随机交配,则子代中() A.基因型频率改变,该群体发生了进化B.Ff基因型频率为52%C.F基因频率雌兔为60%、雄兔为40%D.雌兔、雄兔的基因型频率不同,进化方向相同6.如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B.在变化过程中,P点时Aa的基因型频率最小C.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基因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D.该种群基因库中A和a的基因频率的变化表示新物种产生7.以下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二倍体生物经秋水仙素处理形成的四倍体与原来二倍体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C.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D.突变和基因重组都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8.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第24讲 生物的进化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案
第24讲生物的进化考点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①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②基因频率: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③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①可遗传变异的来源②生物突变的有利和有害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
③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只是产生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变异是不定向的不利变异被淘汰,有利变异逐渐积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生物朝一定方向缓慢进化。
(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①隔离②物种形成a.物种形成的三大环节b.标志:产生生殖隔离。
(5)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①共同进化的类型和实例共同进化类型相互关系实例生物与生物之间种间互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与细长花距的兰花种间斗争捕食猎豹与斑马寄生粘液瘤病毒与兔子竞争农作物与杂草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地球早期无氧环境→厌氧生物→光合生物出现→空气中有氧气→好氧生物出现②生物多样性的形成a.内容: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形成原因:生物的进化。
c.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化石。
3.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1)中性学说:大量的基因突变是中性的,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中性突变的逐渐积累,而不是自然选择。
(2)生物进化理论不会停滞不前,而是在不断发展。
[纠误诊断](1)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 ×)提示:自然选择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的进化。
( ×)提示:可遗传的变异中的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3)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地理隔离的根本原因。
( ×)提示: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4:第24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优质课件
【答案】 基因 物种
生态系统 化石
1.遗传平衡定律又称哈代——温伯格定律
哈代——温伯格定律是指在一个巨大的、随机交配和没有干扰 基因平稳因素的种群中,基因频率将世代保持稳定不变。在一个 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个(A和a)时,设p代 表A的基因频率,q代表a的基因频率,则(p+q)2=p2+2pq+q2 =1,其中p2是AA的基因型频率,2pq是杂合子Aa的基因型频率, q2是aa的基因型频率。
二者联系
①只有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产生了明显差异,出 现生殖隔离才形成新物种;
1.遗传平衡定律又称哈代——温伯格定律
哈代——温伯格定律是指在一个巨大的、随机交配和没有干扰 基因平稳因素的种群中,基因频率将世代保持稳定不变。在一个 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个(A和a)时,设p代 表A的基因频率,q代表a的基因频率,则(p+q)2=p2+2pq+q2 =1,其中p2是AA的基因型频率,2pq是杂合子Aa的基因型频率, q2是aa的基因型频率。
4.自然选择的结果:适者生存。
自然选择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缓慢、连续的过程。由于 生存斗争不断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不断进行,通过一 代代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生物的变异被定向积累和加 强,微小的有利变异得到积累而成为显著的有利变异, 从而产生了适应特定环境的生物新类型。
1.按照达尔文进化论学说,下列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 A.生活在地下水井中的盲螈,因长期不用眼睛而失去视觉 B.食蚁兽的长舌是因为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反复不断伸
(1)类型:包括种内斗争、种间斗争(竞争、捕食等)、生物与 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
(2)意义:生存斗争对生物的某些个体的生存不利,但对物 种的生存是有利的,并能推动生物的进化。
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4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习题课件
解析 由题表信息可知该小鼠种群共有 1000 个个体, 则该等位基因共有 2000 个,其中 A+基因共有 100×2+200 +300=700(个),所以 A+的基因频率为 700÷2000×100%= 35%,A 正确;等位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 正确; 等位基因的根本区别是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C 正确;小鼠 种群全部个体的所有基因才能构成小鼠的基因库,D 错误。
第十六页,共40页。
8.[2017·山东德州期中]某小鼠群体中,A+、A、a 互 为等位基因,该种群基因型及个体数如下表:
基因型 A+A+ A+A A+a AA Aa aa 个体数 100 200 300 100 200 10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的基因频率是 35% B.A+、A、a 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A+和 A 的根本区别是碱基序列不同 D.该小鼠群体所有的 A+、A、a 基因,构成小鼠的基 因库
第十八页,共40页。
9.[2017·丰台二模]榕树依赖专一的榕小蜂传粉,榕小 蜂借助榕树部分雌花的子房产卵,被产卵的子房会终止发 育,并且二者在形态结构上出现了许多适应性特化。榕树 雌花内共存着一种只产卵不传粉的欺骗性榕小蜂。榕树雌 花期,传粉者和欺骗者同时被吸引,即使有充足雌花资源, 两种榕小蜂均不会产完所有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第二十一页,共40页。
10.[2017·山东齐鲁名校调研]如图是某物种迁入新环境 后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情况,分析这些数据能得 出的结论是( )
第二十二页,共40页。
A.1950~1980 年间该种群始终没有发生进化 B.1990 年该生物已经进化成了两个物种 C.1960 年该种群 Aa 基因型的频率为 48% D.变异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3:第24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24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内探究案『探究目标』1.深刻认识和理解拉马克学说、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能够解释生物进化现象2.比较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3.分析并弄清基因频率改变、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关系4.掌握有关基因频率的计算规律『探究过程』考点一: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典例1』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思维拓展』(1)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个体的基因型还是表现型?研究生物的进化,仅研究个体的表现型可以吗?自然选择如何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2)基因突变产生的变异都是有利的吗?基因突变为什么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3)什么是物种?隔离在物种形成中起什么作用?物种形成的途径有:(4)①渐变式:经过长期的而达到,形成新物种②爆发式:不同物种间都存在,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时期,但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如『归纳点拨』(1)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的,而且是个体的。
(2)突变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的,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变异有害或有利往往取决于生物的。
(3)自然选择是的,决定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
(4)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变式训练1』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变式训练2』有关基因频率和生物进化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生物只要发生进化,基因频率就会改变B.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会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C.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生物进化了就一定有新物种形成『归纳点拨』基因频率改变、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关系『变式训练3』如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生物的突变和重组B.②是自然选择C.③是自然选择学说D.④是物种多样性[归纳提升]考点二: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及相关计算『典例2』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请回答:(1)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
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精品讲义:第24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第24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考纲要求]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
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Ⅱ)。
考点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重要程度:★★★☆☆]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1)过度繁殖:自然选择的基础。
(2)生存斗争:生物进化的动力和选择的手段。
(3)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的内因。
(4)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结果。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①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②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③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④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①可遗传变异的来源{突变⎩⎨⎧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②生物突变的有利和有害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③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①原因:不断淘汰不利变异的基因,积累有利变异的基因。
②结果: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4)隔离导致物种形成①隔离类型:常见的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②隔离实质:基因不能自由交流。
③物种形成三个基本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
④新物种形成的标志:生殖隔离.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异同点易错警示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有关的3个误区(1)把“突变"误认为就是基因突变:“突变”不是基因突变的简称,而是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2)变异在环境变化之前已经产生,环境只是起选择作用,不是影响变异的因素,通过环境的选择将生物个体中产生的不定向的有利变异选择出来,不利变异遭到淘汰,如喷洒杀虫剂只是将抗药性强的个体选择出来,使整个种群抗药性增强,而不是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
(3)把物种误认为种群: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一个种群必须是同一物种。
最新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详细复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考点透析+典例跟踪详解+实验导航大题专训 新人教版
D.细胞衰老意味着细胞内所有酶的活性的下降
解析:人体内激素、神经递质和抗体在发挥作用后立即失活, 但酶是生物催化剂在发挥作用后不失活;水稻种子在萌发过 程中有机物的含量减少,但有机物种类会增加,如部分淀粉 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蛋白质水解为多肽、氨基酸等;衰 老细胞内绝大多数酶的活性下降,但色素积累的酶活性增加。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进化的标志,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 标志,C正确。 答案:C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共同进化。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 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1)不同物种之间的影响既包括种间互助,也包括种间斗争。
(2)无机环境的选择作用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 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生物的进化反过来又会影响无机环境。 (3)共同进化的实例:
【例1】 (双选)最近,可抵抗多数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引 人关注,这类细菌含有超强耐药性基因 NDM1 ,该基因编码 金属β内酰胺酶。此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是( ) A.定向突变 B.抗生素滥用 C.金属β内酰胺酶使许多抗菌药物失活
D.通过染色体交换从其他细菌获得耐药基因
解析: “ 超级细菌 ”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其抗药性产 生于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故A错误;“超级细
共同进化类型 不同物种之间
包含类型 共生 捕食
举例 长有细长吸管口器的 蛾与长花矩的兰花 猎豹和斑马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生物影响环境,环境 影响生物地球最早无 氧环境→厌氧生物→ 光合生物出现→空气 中有了氧气→出现好 氧生物
生物与无机环境 之间生物影响环 境,环境影响生 物地球最早无氧 环境→厌氧生物 →光合生物出现 →空气中有了氧 气→出现好氧生 物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练24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课时规范练24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2019广东惠州三调)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B.在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C.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才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D.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先经过地理隔离然后才能形成生殖隔离2.某科研小组用面粉甲虫研究人工选择的功效,他们称量甲虫蛹的体重,并选择部分个体作为下一代的亲本,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者在每个世代中选择了体重最大的部分蛹作为亲本B.体重越大的个体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能力越强C.该实验中人工选择的方向与自然选择的方向是相反的D.该实验中每一代甲虫的基因库与上一代都有所差异3.(2019河北邢台月考)下图表示澳大利亚某地区野兔被注射药物后1年、6年的种群数量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给野兔注射药物前,野兔种群中无耐药性个体数少于有耐药性个体数B.给野兔注射药物后,导致部分野兔发生变异,因此6年后存活个体数增多C.给野兔注射药物属于人工选择,野兔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定向改变D.为了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有耐药性的野兔,给野兔注射药物的剂量越少越好4.(2019山东日照一中模拟)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是一对非常相近的姐妹种,大约1千万年前起源于亚洲的一个共同“祖先”,但前者比后者具有更强的抗寒能力和抗病能力。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种群是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进化的基本单位B.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遗传信息和基因库完全相同C.染色体变异可为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进化提供原材料D.人工选择能使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5.美国白蛾是外来入侵物种,对果树等农作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科学家利用某病毒防治该害虫,防治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a→b年间,美国白蛾能适应入侵地的环境B.c年时,美国白蛾种群的基因库与b年时的相同C.该病毒对美国白蛾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D.美国白蛾与该病毒和当地物种相互适应、共同进化6.(2019福建厦门外国语学校月考)某生物基因(a)由正常基因(A)序列中一个碱基对的替换而形成。
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 课时分层集训24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课时分层集训(二十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建议用时:45分钟)1页)A组基础达标1.下列观点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新物种的形成意味着生物能够以新的方式利用环境条件B.狮和虎可以交配并繁殖后代,因此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C.种群中个体的死亡可能会导致种群基因库发生改变D.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发展B(狮和虎可以交配并繁殖后代,但后代不可育,因此狮和虎之间存在生殖隔离,B错误。
)2.经调查发现,某地区青菜虫种群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其原因是连续多年对青菜虫使用农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使用农药导致青菜虫发生抗药性变异B.青菜虫抗药性的增强是人工选择的结果C.通过选择导致青菜虫抗药性不断积累D.环境是造成青菜虫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动力C(青菜虫先发生抗药性变异,农药只是选择有利变异,A错误;青菜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农药选择的结果,B错误;通过选择导致青菜虫抗药性不断积累,C正确;连续多年对青菜虫使用农药是造成青菜虫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动力,D错误。
)3.下列叙述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相符的是()A.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殖隔离形成没有关系B.高茎豌豆与矮茎杂交出现的3∶1的过程可以为进化提供原材料C.共同进化就是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并非所有新物种的形成都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使生物发生进化,当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导致基因库发生较大差异出现生殖隔离时会出现新的物种,A错误;高茎豌豆与矮茎杂交出现的3∶1是等位基因分离,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结果,该过程不存在突变和基因重组,不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B错误;共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进化,C错误;并非所有新物种的形成都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才产生生殖隔离,如人工诱导多倍体的生成,D正确。
)4.若选取基因型为Aa,性别比例为1∶1的某种昆虫组成一个种群。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24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后限时练 新人教版(1)
课后限时练(二十四)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计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5分,共90分)1.(2014·沈阳质量检测)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于自然选择对个体表现型的间接作用,导致不同物种的形成B.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但一个种群中只能含有一个物种C.若两个种群都发生了进化,则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一定都发生了改变D.若乙物种是由甲物种进化来的,则两个物种之间一定发生了生殖隔离解析自然选择是通过对表现型的直接作用,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答案 A2.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有利的变异在生物体内的积累B.害虫抗药性不断增强是因为农药对害虫进行了定向选择C.地理隔离使种群间基因不能交流必然导致生殖隔离D.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协调,其结果是产生了遗传、种群、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多样性解析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意在考查考生识记理解与判断能力。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故A项错误。
地理隔离往往会导致生殖隔离,但不一定形成生殖隔离,故C项错误。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遗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故D项错误。
答案 B3.(2014·北京西城期末)亲缘关系较远的物种,如果生存环境相似则会产生相似性状的演化,这种现象被称为趋同进化。
在趋同进化过程中( )A.不同物种的基因库趋于相同B.自然选择对不同物种的影响效果相近C.同一区域的不同物种之间不存在相互选择、相互影响D.不同物种将演化为形态结构相似的同一物种,从而打破生殖隔离解析不同物种由于生存环境相似而产生的趋同进化,可导致某些性状产生相似现象,但不同物种间其他性状不一定向相似方向发展。
种群基因库由于生殖隔离存在,不同物种生物在进化过程虽然发生相互选择、相互影响,但不会导致基因库趋于相同。
答案 B4.经调查某兔群中雌兔基因型分别是FF(30%)、Ff(60%)、ff(10%),雄兔基因型分别是FF(20%)、Ff(40%)、ff(40%),其中ff的雌兔不能生育。
【优化指导】2015届高三人教版生物总复习 第24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课时跟踪检测
第7单元第24讲课时跟踪训练一、选择题1.(2014·广州测试)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隔离与新物种形成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B.突变、基因重组和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C.共同进化是指同种生物之间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相互选择共同发展的过程D.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一定发生了生物进化,但不一定产生了新物种解析:选D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A错。
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B错。
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C错。
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D正确。
2.下列有关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种群中,基因频率改变一定导致基因型频率改变B.基因型频率改变一定导致基因频率改变C.基因型频率改变一定导致生物进化D.基因频率改变一定导致新物种形成解析:选A A项对,自然种群中,基因频率改变,基因型频率一定改变;B项错,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频率不一定改变,如杂合子自交后代的基因型频率会发生改变,但基因频率不变;C项错,基因频率的改变一定导致生物进化;D项错,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形成,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产生新物种。
3.(2014·海口模拟)下列过程不会导致生物进化的是()A.在红眼果蝇的群体中,出现了白眼突变个体B.小麦Aa连续自交,后代个体中AA所占比例越来越高C.濒临灭绝的江豚,有些个体得不到交配机会使部分基因消失D.尖峰岭森林公园不断有灰喜鹊迁入从而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解析:选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在红眼果蝇的群体中,出现了白眼突变个体,导致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生物进化;小麦Aa连续自交,虽然后代个体中AA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但种群的基因频率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生物并没有发生进化;濒临灭绝的江豚,有些个体得不到交配机会使部分基因消失,可能会导致基因频率变化,从而导致生物发生进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限时练(二十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计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5分,共90分)1.(2014·沈阳质量检测)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于自然选择对个体表现型的间接作用,导致不同物种的形成B.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但一个种群中只能含有一个物种C.若两个种群都发生了进化,则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一定都发生了改变D.若乙物种是由甲物种进化来的,则两个物种之间一定发生了生殖隔离解析自然选择是通过对表现型的直接作用,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答案 A2.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有利的变异在生物体内的积累B.害虫抗药性不断增强是因为农药对害虫进行了定向选择C.地理隔离使种群间基因不能交流必然导致生殖隔离D.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协调,其结果是产生了遗传、种群、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多样性解析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意在考查考生识记理解与判断能力。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故A项错误。
地理隔离往往会导致生殖隔离,但不一定形成生殖隔离,故C项错误。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遗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故D项错误。
答案 B3.(2014·北京西城期末)亲缘关系较远的物种,如果生存环境相似则会产生相似性状的演化,这种现象被称为趋同进化。
在趋同进化过程中()A.不同物种的基因库趋于相同B.自然选择对不同物种的影响效果相近C.同一区域的不同物种之间不存在相互选择、相互影响D.不同物种将演化为形态结构相似的同一物种,从而打破生殖隔离解析不同物种由于生存环境相似而产生的趋同进化,可导致某些性状产生相似现象,但不同物种间其他性状不一定向相似方向发展。
种群基因库由于生殖隔离存在,不同物种生物在进化过程虽然发生相互选择、相互影响,但不会导致基因库趋于相同。
答案 B4.经调查某兔群中雌兔基因型分别是FF(30%)、Ff(60%)、ff(10%),雄兔基因型分别是FF(20%)、Ff(40%)、ff(40%),其中ff的雌兔不能生育。
如果雌、雄兔随机交配,则子代中()A.FF基因型频率不变B.F和f基因频率不变C.Ff基因型频率为8/15D.f基因频率为8/15解析由雄兔基因型比例,可得到雄兔中F和f的基因频率分别是2/5和3/5,雌兔(去除无生殖能力的ff)中F和f的基因频率分别是2/3和1/3。
据平衡定律(2/3F+1/3f)(2/5F +3/5f)可得到随机交配的结果是:4/15FF、8/15Ff、3/15ff,C项正确。
答案 C5.(2014·哈尔滨期末考试)下列观点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①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基因,所以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②在无自然选择的前提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③马和驴能杂交并产生活的后代,说明两者间不存在生殖隔离④野兔伪装性较好的体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相互选择的结果⑤若某种群中基因型频率发生变化,则该种群一定发生进化A.只有④B.①④C.②③D.④⑤解析①中,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基因,但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①错误。
②中,即便无自然选择,种群的基因频率也会变化。
③中,马和驴杂交能产生后代,但不能繁衍后代,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③错。
④中,野兔伪装性好与鹰锐利的目光是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④对。
⑤中只有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种群才会进化,并非基因型频率发生变化,⑤错。
答案 A6.图中甲、乙、丙表示自然选择对种群的三种作用类型,其中最易产生新物种的是()A.甲B.乙C.丙D.甲、乙解析两种群存在明显的不同方向的变异倾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易产生新物种。
答案 C7.某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一群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昆虫的性状分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上述现象说明自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C.在生存斗争中,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相互选择D.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所差别,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变得不相同,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解析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由于环境的差异,选择的方向不同,导致翅的长度出现不同的类型。
答案 B8.(2014·西城区期末)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由基因突变引起,其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用a表示)。
只有隐性纯合子才会发病,携带者不发病,且对疟疾的抵抗力高于正常人。
在非洲某些疟疾流行的地区,携带者比例在20%左右;现在美洲黑人中携带者的比例已降到了8%。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非洲疟疾流行地区a的基因频率大约为30%B.美洲黑人中a的基因频率下降是环境选择的结果C.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患者死亡会导致人群基因库发生变化D.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有害的突变基因可转变为有利的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基因频率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基因突变能够改变基因频率,而基因频率的改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叫作这个种群的基因库,人群中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患者死亡会导致该种群的基因库发生变化;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有害的突变基因可转变为有利的;根据题干信息无法计算出a的基因频率。
答案 A9.(2013·天津理综)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
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缺失的结果B.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22%C.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D.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解析某通道蛋白中只发生一个氨基酸的替换,其原因应是控制该通道蛋白合成的基因中发生了个别碱基对的替换,A项错误;据表中有抗性杂合子推测,抗性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甲地区抗性基因(A)的基因频率应为2%+20%×1/2=12%,B项错误;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最高,不能说明抗性基因的突变率最高,而是说明乙地区的环境最有利于具有抗性基因的个体生存,C项错误;丙地区种群中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该地区环境对该基因决定的性状自然选择的结果,D项正确。
答案 D10.一个全部由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组成的种群,经过连续4代自交,获得的子代中,Aa的频率为1/16,AA和aa的频率均为15/32。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以肯定该种群在这些年中:①发生了隔离②发生了基因突变③发生了自然选择④发生了基因型频率的改变⑤没有发生生物进化()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⑤D.④⑤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由题干可知,基因型为Aa的豌豆种群在连续自交4代过程中,只发生了基因型频率的变化,没有发生基因频率的变化,因此该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答案 D11.下列不属于生殖隔离实例的是()A.雄萤火虫给雌虫发出各自特有的闪光求偶信号,雌虫对异种雄虫发出的信号无反应B.牛蛙的卵细胞和豹蛙的精子能融合成受精卵,发育一段时间后死亡C.玉米的花柱很长,有些植物的花粉在玉米柱头上能萌发,但不能到达子房D.特纳氏综合征患者缺少一条X染色体,性腺发育不良,没有生育能力解析本题考查生殖隔离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分析及推理能力。
生殖隔离的出现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判定是否为同一物种的重要依据,特纳氏综合征是一种由染色体变异引起的遗传病,不属于生殖隔离形成的新物种,故选D项。
答案 D12.(2014·河北省名校第二次调研)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果蝇DNA分子中基因的缺失是基因突变导致的B.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C.环境的变化可能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D.经人工选择获得的优良品种不一定能适应自然环境解析本题考查变异和进化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和判断能力。
基因的缺失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的,故A错。
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且害多利少,故B正确。
环境的变化可能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故C正确。
人工选择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但不一定适应自然环境,故D正确。
答案 A13.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B.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C.小麦吸浆虫在接触敌敌畏后能产生抗药性的个体,敌敌畏的使用能增强小麦吸浆虫的抗药性D.随着光合生物的出现,大气中有了氧气,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小麦吸浆虫本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不是接触敌敌畏后产生了抗药性的个体,敌敌畏的使用对小麦吸浆虫的抗药性起了选择作用。
答案 C14.将苍蝇养在甲、乙两瓶中,甲瓶内放有捕蝇纸,乙瓶内没放捕蝇纸,其余实验条件皆相同(培养基、有翅和无翅的苍蝇皆等量)。
8天后,甲瓶内仅无翅的苍蝇存活,捕蝇纸上皆是有翅的死苍蝇,乙瓶内有翅和无翅的苍蝇皆存活,如图所示。
下列对此实验的解释或推论合理的是()A.甲瓶的环境不利于有翅苍蝇的生存B.乙瓶内有翅的苍蝇能存活是因为发生了突变C.无翅的苍蝇比有翅的苍蝇更适合生存于乙瓶D.由此实验可推出若苍蝇不常使用翅,则翅会退化解析甲、乙两瓶的差异是捕蝇纸的有无,甲瓶的环境不利于有翅苍蝇的生存。
乙瓶中有翅的苍蝇能存活是因为没有捕蝇纸。
答案 A15.图中,甲、乙、丙、丁、a、b、c、d代表各种不同生物,哪一图符合达尔文的进化观点()解析生物物种起源于共同的原始祖先,经过不同自然条件下的选择,从而进化为现在的众多物种。
答案 C16.如图所示为玉米的含油量随选择世代的变化情况。
据图分析,选育过程对高含油量玉米品种的产生所起的作用是()A.改变了控制产油的一对等位基因的总频率B.改变了玉米的基因库,导致新物种的产生C.淘汰了一些表现型,从而导致控制含油量高的基因频率增大D.在逐步产生并选择多对等位基因的同时,淘汰了多对等位基因解析依曲线图可知,随着选择世代数的增加,玉米的含油量逐渐增多,这是选育过程对含油量高的表现型进行了选择,从而导致控制含油量高的基因频率增大,故C项正确。
任何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之和为1,故A项错误;人工选择并没有导致新物种的产生,故B项错误;从图中无法得出D项的结论。
答案 C17.如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
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
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