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方法
场地平整计算方法(方格网及截面法)

8
0.52 0.26 0.80 0.40 1.09 0.55 1.39 0.70 1.71 0.86
9
0.52 0.26 0.80 0.40 0.10 0.55 1.41 0.71 1.74 0.87
10
0.53 0.27 0.81 0.41 1.11 0.56 1.43 0.72 1.77 0.89
填方面积 /m2
挖方面积 /m2
截面间距 /m
边坡土方计算步骤及方法
填方体积 /m3
挖方体 积
/m3
图示
计算步骤方法
1.划分截面 根据地形图、竖向布置图、设计边坡坡
度绘制边坡地段平面图、截面图,截面图的间距取 10 m
或 20 m,最大不超过 50 m。在边坡地段平面图上的边坡起
点的左上角分别填上自然地面和设计地面的高度及两者标
11
0.53 0.27 0.82 0.41 1.12 0.56 1.45 0.73 1.80 0.90
12
0.53 0.27 0.82 0.41 1.14 0.57 1.47 0.74 1.83 0.92
13
0.54 0.27 0.83 0.42 1.15 0.58 1.49 0.75 1.87 0.94
a ——方格网的边长 m。
零点亦可采用图解法求出,如图(b)用尺在各角上标出相应比例,用尺相接, 与方格相交点即为零点位置。
3.计算土方工程量 按方格网底面图形和下表体积计算公式,计算每个方格 内的挖方或填方量。
4.汇总 分别将挖方区和填方区所有方格计算土方量汇总,即得该建筑场地 挖方区和填方区的总土方量。
26
0.58 0.29 0.93 0.47 1.35 0.68 1.85 0.93 2.46 1.23
场地平整土方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场地平整土方工程量的计算在编制场地平整土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进行土方的平衡调配以及检查验收土方工程时,常需要进行土方工程量的计算。
计算方法有方格网法和横断面法两种。
(1)方格网法用于地形较平缓或台阶宽度较大的地段。
计算方法较为复杂,但精度较高,其计算步骤和方法如下:1)划分方格网根据已有地形图(一般用1:500的地形图)将欲计算场地划分成若干个方格网,尽量与测量的纵、横坐标网对应,方格一般采用20m×20m或40m×40m,将相应设计标高和自然地面标高分别标注在方格点的右上角和右下角。
将自然地面标高与设计地面标高的差值,即各角点的施工高度(挖或填),填在方格网的左上角,挖方为(-),填方为(+)。
2)计算零点位置在一个方格网内同时有填方或挖方时,应先算出方格网边上的零点的位置,并标注于方格网上,连接零点即得填方区与挖方区的分界线(即零线)。
零点的位置按下式计算(图6—3):(6—8)式中x1、x2——角点至零点的距离(m);h1、h2——相邻两角点的施工高度(m),均用绝对值;a-—方格网的边长(m)。
图6-3 零点位置计算示意图图6-4 零点位置图解法为省略计算,亦可采用图解法直接求出零点位置,如图6-4所示,方法是用尺在各角上标出相应比例,用尺相接,与方格相交点即为零点位置.这种方法可避免计算(或查表)出现的错误。
3)计算土方工程量按方格网底面积图形和表6-31所列体积计算公式计算每个方格内的挖方或填方量,或用查表法计算,有关计算用表见表6—31.常用方格网点计算公式表6-31注:1.a——方格网的边长(m);b、c——零点到一角的边长(m);h1、h2、h3、h4——方格网四角点的施工高程(m),用绝对值代入;Σh—-填方或挖方施工高程的总和(m),用绝对值代入;V--挖方或填方体积(m3)。
2。
本表公式是按各计算图形底面积乘以平均施工高程而得出的。
4)计算土方总量将挖方区(或填方区)所有方格计算土方量汇总,即得该场地挖方和填方的总土方量.[例6-1] 厂房场地平整,部分方格网如图6-5所示,方格边长为20m×20m,试计算挖填总土方工程量。
简述平整场地的清单工程量与定额工程量的计算规则

简述平整场地的清单工程量与定额工程量的计算规则
平整场地的清单工程量是根据平整场地的具体情况和要求进行计算的,包括场地的面积、土方开挖与填筑、场地平整与压实等。
计算规则如下:
1. 场地面积:根据现场实际测量的场地面积计算得出。
2. 土方开挖与填筑:根据场地地质和设计要求,计算土方开挖与填筑的体积。
土方开挖与填筑的工程量计算公式如下:
土方开挖与填筑工程量 = (填方体积 + 开方体积)×揭示率
其中,填方体积和开方体积是根据现场实际测量的土方体积,揭示率表示土方开挖与填筑的实际施工率。
3. 场地平整与压实:根据场地平整要求,计算场地平整与压实的面积。
场地平整与压实的工程量计算公式如下:
场地平整与压实工程量 = 场地平整与压实面积 ×单位面积工程量
其中,单位面积工程量是根据设计或施工规范确定的每平方
米场地平整与压实的工程量。
定额工程量是根据设计或施工规范中规定的场地平整与压实的工作量进行计算的,其计算依据定额中规定的数据与参数。
定额工程量可以作为清单工程量的依据,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场地平整是将天然地面改造成设计要求的标高平面所进行的土方施工过程(图2.5)。
在场地平整过程中,应遵循以下规定:①场地平整应保证人和施工机具安全。
②场地内有洼坑或暗沟时,应在平整时填埋压实。
可保留的,必须设置行人和车辆能明显看到的警示标志。
③平整后的场地应对普通施工机具的正常作业有安全保障,有特殊安全要求时,场地平整应符合其要求。
④有爆破施工的场地必须保证人员的安全撤离,同时必须设置庇护场所。
图2.5 场地平整1)场地平整的顺序和要求(1)场地平整顺序现场勘察→清除地面障碍物→标定整平范围→设置水准基点→设置方格网→测量标高→计算土方挖填工程量→平整土方→场地碾压→验收。
(2)平整场地的一般要求①排水:一般应向排水沟方向做成不小于0.2%的坡度。
②场地表面逐点质量检查:检查点为每100~400 m2取1点,但不少于10点;长度、宽度和边坡均为每20 m取1点,每边不少于1点。
③校核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场地平整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格网法:将场地划分为边长10~40 m的正方形方格网,通常以20 m居多。
再将场地设计标高和自然地面标高分别标注在方格角上,场地设计标高与自然地面标高的差值即为各角点的施工高度(挖或填),习惯以“ +”号表示填方,“ -”号表示挖方。
将施工高度标注于角点上,然后分别计算每一方格的填挖土方量,并算出场地边坡的土方量。
将挖方区(或填方区)所有方格计算的土方量和边坡土方量汇总,即得场地挖方量和填方量的总土方量。
方格网法土方计算适用于地形变化比较平缓的地形情况,计算步骤如图2.6所示。
图2.6 方格网法计算土方量流程图(1)划分方格网,测定角点标高将施工区域划分为边长10~40 m的正方形方格网,通过测量确定每个方格网角点的标高,并将其标注在对应角点上。
(2)计算设计标高计算设计标高主要考虑以下因素:满足工艺和运输的要求;尽量利用地形,减少挖填方量;场地内挖、填方平衡,土方运输总费用最少;有一定的泄水坡度(≥0.002),满足排水要求,并考虑最大洪水水位的影响。
场地平整计算土方步骤

场地平整计算土方步骤
计算场地平整所需进行的土方的步骤如下:
确定场地面积:首先要测量场地的长度和宽度,然后将两者相乘得出场地的面积。
确定土方量:根据场地需要平整的高度差和面积,计算需要进行的土方量。
土方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土方量 = 场地面积 x 高度差。
确定土方方式:确定最合适的土方方式,即判断是否需要挖出或填入土方。
估算成本:估算土方的成本包括人工、机械和运输成本等。
准备工作:启动施工前,需要准备相应的材料、设备、人员和安全措施。
场地平整土方工程量计算

场地平整土方工程量计算
首先,场地平整土方工程量计算的第一步是进行现场勘测。
勘测应包
括场地的地形、地貌、土层分布、土石方性质、工程地质条件等方面的调查。
勘测工作要根据规范进行,确保获取准确的数据。
其次,根据勘测数据,进行土方计算。
土方计算主要包括填方量和挖
方量的计算。
填方量计算是指场地平整过程中需要填充的土方量。
计算方法一般有
三种:平均高度法、梯形法和逐点法。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
法进行填方量的计算。
挖方量计算是指场地平整过程中需要挖出的土方量。
计算方法一般有
两种:三角高程法和梯形法。
三角高程法是根据场地的地形进行计算,通
过勘测数据和设计要求,计算出挖方量。
梯形法是根据场地的横断面进行
计算,通过勘测数据和设计要求,计算出挖方量。
第三,进行土方变更计算。
在土方工程中,设计变更是常有的事情。
设计变更会导致土方工程量发生变化,因此需要重新计算工程量。
最后,进行土方工程量汇总。
根据实际情况,将填方和挖方的工程量
进行汇总,得出土方工程的总量。
总之,场地平整土方工程量计算对土方工程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场地进行详细研究和勘测,准确计算出填方和挖方的工程量,可以
为土方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保证土方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场地平整及土方工程量的计算

iy =0.3%
H6=43.09+20×0.3%=43.15m
H7=43.09-20×0.3%-20×0.3%=42.97m; H8=43.09-20×0.3%=43.03m H9=43.09+20×0.3%-20×0.3%=43.09m
7 42.70
8 42.75
H0 H
1
2 H 2 3 H 3 4 H 4 4N
•H0:场地初步设计标高 N:方格数 •H1,H2,H3,H4分别为1,2,3,4个方格共用的角点标高
• H0=(H1+2H2+3H3+4H4)/4N
1
满足 挖填 方平 衡的 平均 高度
2 4
3
• •
②调整场地设计标高 根据土的性质,考虑3个因素
9 42.80
• (3)计算各角点施工高度、零点位置和零线
hn=Hn-H, 0.64 1 42.45
16.8
Ⅰ
以+为填,-为挖 -0.6 0.04 3 43.81 2 43.11
Ⅱ
1~4线
5
-0.12 4 43.15 Ⅲ 7 0.27
42.70
-0.12 5 43.21 Ⅳ
-0.25 6 43.40
x
H1=43.09-20×0.3%+20×0.3%=43.09m; H2=43.09+20×0.3%=43.15m ;
1 42.45
2 43.11
3 43.81
H3=43.09+20×0.3%+20×0.3%=43.21m;
H4=43.09-20×0.3%=43.03m ; H5= 43.09m ;
0.64 20 x1 =16.8(m) 0.64 0.1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

第一章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1.5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第一节 1.5.1土方横截面法计算在编制场地平整土方工程施工组织设 计或施工方案、进行土方的平衡蠲配以及 检查、验收土方工程时,常需要进行土方 量计算,计算方法有横截面法和方格网法 两种。
系根据地形图或现场测绘,将场地划 .分为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横截面,应用横截 面计算公式逐段计算土方量,最后将各段 汇总,即得场地总挖,填土方量。
本法多 用于地形起伏变化较大、自然地面较复杂 的地段或地形狭长的地带。
计算较为简单 方便,但精度较低。
其计算步骤如下;L 划分横截面 按垂直等高线或垂直主要建筑物的边长原则,将场地划分为AA'、 BB\ CC ……(图i-5),截面的间距通常取10~ 15m 。
2 .画横截面图形 按比例(水平为1:200~500、垂直为1: 100〜200)绘制每个横截 面的自然地面和设计地面的轮廓线,两轮廓线之间的面积即为挖方或填方的截面。
3 .计算横截面面积 按表143公式计算每个横截面的挖方或填方截面积。
4.计算土方量 根据截面积按下式计算每段土方量;(1-59)1.53 土方横截面法计算图1-5面横截面示意图 1—自然地面;2i 设计地面式中V——相邻两横截面间的土方量(n?);A】、A?——相邻两横截面的挖(或填)方截面面积(n?);L—相邻两截面的间距(m)05,汇总全部土方量按表1-14格式汇总全部土方量。
■A = h1 -+ hl 2 + k3- + A4 2A = -y (A0 + 2fc + h n)h = + h[+ h& + + h©土方工程・汇总豪森114截面填方面积(m2)挖方面积(m2)截面间距(E)填方体积(m3)祀方体积(m3)A-A'-B-B'C-C会计【例卜1引丘陵地段场地整平如图1-5所示,已知AA'、BB\ CC'……EE’截面的填方面积分别为47、45、20. 5、0m\挖方面积分别为15、22、38、20、16m2,试求该地段的总填方和控方常用横舞面计算公式聚1T3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然后按每个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算出填、挖土方量,并计算场 地边坡的土方量,这样即得到整个场地的填、挖土方总量。
1。确定方格网零线及零点
零线即挖方区与填方区的交线,在该线上,施工高度为零。零线 的确定方法是:在相邻角点施工高度为一挖一填的方格边线上,
三角棱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也分两种情况: 1.三角形三个角点全部为挖或全部为填(图 1-7a)
(1-15) 式中 a—方格边长,m;
H1,H2,H3—三角形各角点的施工高度,m,用绝对值代入。 2.三角形三个角点有填有挖
当三角形三个角点有填有挖时,零线将三角形分成两部分,一个 是底面为三角形的锥体,
0.68
307.94 308.16
2978.46 1915.68
由此可见,采用最佳设计平面设计方法所得到的设计平面其土方 工程量比仅考虑土方挖填平衡的设计方法小得多。
b 三角棱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计算时先把方格网顺地形等高线,将各个方格划分成三角形 (图 1-6)。
图 1-6 按地形将方格划分成三角形 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点的填挖施工高度,用 H1,H2,H3 表示。
一个是底面为四边形的楔体(图 1-7b)。 其中锥体部分的体积为:
楔体部分的体积为
(1-16)
(1-17) 式中 H1,H2,H3—一分别为三角形各角点的施工高度,m,取绝对值,
其中 H3 指的是锥体顶点的施工高度。
a)全填或全挖;b)锥体部分为填方 图 1-7 三角棱柱体的体积计算
在场地平整土方工程施工之前,通常要计算土方的工程量。但土 方外形往往复杂,不规则,要得到精确的计算结果很困难。一般情况 下,可以按方格网将其划为一定的几何形状,并采用具有一定精度而 又和实际情况近似的方法进行计算。
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场地设计标高确定后,求出平整的场地方格网各角点的施工高 度 Hi
VW
6、7、11、12 所 VT
围方格
VW
7、8、12、13 所 VT
围方格
VW
8、9、13、14 所 VT
围方格
VW
10、11、15、16 VT
所围方格
VW
11、12、16、17 VT
所围方格
VW
12、13、17、18 VT
所围方格
VW
13、14、18、19 VT
所围方格
VW
15、16、20、21 VT
6-7
13-14
18-19
21-22
5-10
6-11
2-7
a 、a 、a 17-22
18-23
9-14
这些边线。
用插入法求各方格边线零点位置
a2-3:
x=8.56m
a2-7:
x=9.72m
a6-7:
x=0.54m
其余零点位置见例 1-4 图.
连接各零点得到零线. 2。土方工程量计算 零线确定后,便可进行土方量的计算。方格中土方量的计算有两 种方法:“四方棱柱体法”和“三角棱柱体法”。 a 四方棱柱体法
用插入法求出方格边线上零点的位置(图 1-4),再将各相邻的 零点连接起来即得零线。
图 1-4 零点计算
如不需计算零线的确切位置,则绘出零线的大致走向即可。
例 1-4 绘出例 1-1 计算结果的零线位置。
解:先将各点的施工高度标在图上,然后查找相邻角点为一挖一填
的方格边线。本题共有
a a a a a a a a 、 、 、 、 、 、 、 、 2-3
(1-14)
式中 ∑H 填(挖)——方格角点中填(挖)方施工高度总和,各角点 施工高度取绝对值,m;
∑H——方格四角点施工高度总和,各角点施工高度取绝对值, m;
a) 角点全填或全挖;b)角点二填二挖;c)角点一填(挖) 三挖(填)
图 1-5 四方棱柱体的体积计算
例 1-5 根据例 1-1 及例 1-2 计算结果,运用四角棱柱体法计算挖 填土方量。
428.93 24.56 378.78 299.68
0 64.10 5.20 102.18 0.006 91.83
0 95.61 0.007 197.3
0 138.45
0 94.10
0 24.38 4.18 279.18
89.55 57.49 1.42 227.33
0 12.34 53.84 32.53 13.45 27.44 1.42 48.11 0.96 120.75
解: <![endif]>
<![endif]>
方格
0、1、5、6 所围 方格
1、2、6、7 所围
土方工程量(m3)
例 1-1 例 1-2
VT
0
0
VW
219.18 343.48
VT
0.38
0
方格
VW
2、3、7、8 所围 VT
方格
VW
3、4、8、9 所围 VT
方格
VW
5、6、10、11 所 VT
围方格
0 79.20
0 52.15
0 7.93 12.33 226.48
所围方格
VW
16、17、21、22 VT
所围方格
VWபைடு நூலகம்
17、18、22、23 VT
所围方格
VW
18、19、23、24 VT
所围方格
VW
总土方量
0
0
93.44 60.68
3.64
6.28
9.69
4.38
114.51 127.30
1.21
四方棱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分两种情况: 1.方格四个角点全部为填或全部为挖(图 1-5a)时:
(1-12) 式中 V——挖方或填方体积,m3;
H1,H 2,H3,H4—方格四个角点的填挖高度,均取绝对值,m。 a——方格边长,m。 2.方格四个角点,部分是挖方,部分是填方(图 1-5b 和 c)时:
(1-13)